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及其发展建议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近年来, 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大批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投融资主体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 我国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已逾4000万家,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对GDP的贡献超过60%。民营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的迅速壮大为其逐渐扩大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金融服务业也慢慢成为其发展的目标。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非公经济36条”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 为民营资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2013年7月5号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加快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步伐。2014年7月25日, 银监会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 的筹建申请。可以说民营银行的设立为金融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也为金融市场建立新的有序竞争格局提供可能。

2013年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热情一度爆发, 分布于12个行业的30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民营银行, 67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预核准。积蓄力量已久的民营资本似乎看到了金融行业的美好发展前景, 争相跻身这一浪潮之中。作为浙江首家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 被披露在其开业之后的一个月里仅发放了11笔贷款, 由此看出民营银行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在目前已经形成的金融格局面前, 民营银行想要从传统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碗中分得一杯羹仍然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

一、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分析

1. 传统银行的生存形式不适宜民营银行的发展

我国国有银行垄断银行市场的格局长期不能打破, 民营银行这一新产物想要以传统地依靠存贷差获得生存几乎成为天方夜谭。以政府为支撑的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让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都受到限制, 更不要说非专业化的民营银行。国有银行将个人存款的大部分和几乎所有品质优良的大型企业资金全部收入囊中, 密集的网点分布、良好的信用体系和长期深远的影响也是其最大的优势, 这些都极大地收窄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再加上民营银行的非专业化, 潜在的高风险以及经营规模的限制, 决定了其业务结构单一和业务范围不广泛的性质, 俨然成为其成功壮大发展的阻力。并且, 短期之内民营银行并不能改变这种现状, 如果民营银行投资者想按照传统商业银行的路来走, 恐怕要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

2. 预期成本的增加加大了民营银行生存的难度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低息揽储成为过去式。我们都知道民营银行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就要从小做起, 将服务对象锁定在中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以及社区居民。这在过去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但如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逐渐深入。例如, 余额宝为客户提供的余额增值服务, 阿里小贷为会员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等都在迅速抢占民营银行的客户群体。要想在这种困境中找到出路, 或许今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会进一步提高, 利率市场化也将使得存款利率上限逐渐放开, 这无疑加重了民营银行的负担。

除了存款成本的提高, 不得不提到的还有管理成本的提高。民营银行的设立资本主要来自于民间资本, 主要的服务对象设定在中小微企业, 各项资金来源缺乏安全的保障, 也容易发生资本金短缺风险和储户信用风险。考虑到这些问题, 为保证银行正常运作, 增强储户对其的信心, 对于风险管理的投入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对于初期规模较小的民营银行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015年5月1日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将正式实施, 对不同银行采用风险定价方式即采用差别费率, 并且规定强制参保。风险较高自然定价较高, 可以预见民营银行将缴纳的保费费率必然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虽说存款保险制度为民营银行潜在的风险带来了保障, 但这种隐形的利好不知究竟有多大。在未来利润未知的情况下就先确定了成本, 民营银行的未来前景堪忧。

3.“钱荒”历史可能再度重演阻碍民营银行发展

2013年我国先后发生两次钱荒, 市场流动资金量一时间极大缩减。6月20日, 质押式回购利率甚至冲高到30%的高位。地方政府负债累累, 企业资金吃紧致使他们将融资对象锁定在银行, 一味借旧还新导致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重错配, 这种期限错配牵涉范围广, 短时间内也难以调整。虽然我国的货币发行量一直处于世界高位水平, 但市场仍缺乏有效的流动资金。金融机构一心追求利润却使投资失去活力, 庞大的资金量得不到有效配置, 存量资金无法盘活, 我们很难说未来不会出现相同的局面。也许“钱荒”不会给国有银行带来太大影响, 但一旦市场资金流动性减弱将让本来就吸储困难的民营银行更难获取资金来源。若银行间拆借利率被再次推高也会扩大民营银行的信用风险, 最终被市场淘汰。

4. 产权结构性质决定民营银行营运容易受到控制

国家政策一放开, 对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就有大批来自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申请设立民营银行, 如此空前的规模来源于银行业巨额利润的吸引。2014年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占A股总利润的51.72%。如此高额利润的诱惑致使许多企业希望通过设立自己的民营银行来达到融资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银行更容易冒高风险寻求更高利润。如果缺乏有效严密的监管体制, 民营银行无疑是将自己推向了深渊。

特权集团的介入为民营银行带来不小的隐患。部分大企业集团利用特权设立民营银行, 相互进行关联交易, 形成一种不良的竞争格局, 最终危及的不仅是民营银行本身更有可能波及整个金融系统。另一方面, 民营银行准入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容易滋生腐败, 并且提高新设立民营银行的非专业性。总的来说, 我们国家需要注入了民间资本活力的民营银行, 但不需要过度追求利益的民营银行,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追求目标背道而驰。

二、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建议

作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典范, 浙江台州地区的泰隆银行显然找到了最适合其经营发展的模式, 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问题, 真正与小企业客户融为一体。泰隆银行注重对于小企业日常经营状况的监督, 更关心自身服务的质量。“三品三表”“保证贷款”“三三制”……这些都是泰隆银行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和“缺少抵押物”等多项难题而进行的改革创新, 在拓宽了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 也为创立初期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实现了银企双赢。

其实民营银行的资本来自民间, 自然对民间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再加上其服务主群体的特殊性, 民营银行大可利用其区域优势, 深入了解周围环境后整合该地区可利用资源, 减少资金空窗期, 盘活存量资金。在先带动一部分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 最终实现银企互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民营银行主动放下身段, 与客户融为一体, 做到“想客户所想, 急客户所急”, 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另外, 由于前期规模较小, 灵活多变也可成为民营银行能好好利用的一大优势。不受复杂的业务范围和结构的限制, 民营银行能更专注地做好自己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目标, 并适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要尽可能多地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借鉴了泰隆银行对于客户企业日常经营状况的严格监督机制, 民营银行要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在内部控制方面不容松懈。既要解决由于股权分配不合理带来的经营管理缺乏效率问题, 又要解决由于监管不严导致的关联交易。还要完善其风险管理机制, 实时监控其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 建立一套事前救助、退出、清算程序, 在风险发生时就及时解决, 避免造成更大隐患。

综合考虑, 民营银行在进入市场之前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切忌急功近利、本末倒置, 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才能在严峻的金融竞争局势下生存下去, 为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摘要:随着银监会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又拉开了新的序幕, 民营银行的设立将为金融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也为金融市场建立新的有序竞争格局提供可能。但当下国有四大行的垄断地位, 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使得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不是非常乐观, 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营银行,中小微企业,改革,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 周民源.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对内地的启示.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1)

[2] 卢福财, 张荣鑫.中国民营银行的设立:现实意义、政策选择与风险防范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04)

[3] 陈卓凡.民营银行的优势分析及其发展路径探索.海南金融, 2006 (03)

[4] 王晨曦.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考——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 2012.

上一篇:江苏省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现状及模式选择下一篇:对探究性实验开出率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