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几年中, 维生素D广泛的生理功能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维生素D不仅是保证生长发育、维护骨骼和肌肉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 还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1]。有研究表明, 在维生素D缺乏时钙吸收减少[2], 从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增加导致破骨细胞的成熟加速, 导致骨量减少[3]。临床常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 水平的测定来评估人体维生素D的状况.维生索D受体 (VDR) 除表达在钙调节组织如肠, 骨架和甲状旁腺外, VDR还广泛分布于卵巢、输卵管、子宫、宫颈等与生殖有关的器官、组织与细胞中, 介导多个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4]。基于上述的一些基础研究, 该研究拟进一步探讨25羟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在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该院门诊或病房的绝经期的2型糖尿病妇女。入选患者条件: (1)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T2DM诊断标准。 (2) 处于绝经期的妇女。剔除标准: (1) 近期有急性病史、感染史, 合并恶性肿瘤, 有酗酒史, 合并慢性肝病, 合并肾功能衰竭和服用了会干扰25羟维生素D测量结果的药物 (抗惊厥药物, 维生素D和钙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2) 非绝经期、非2型糖尿病的女性; (3) 既往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病史;据上述条件, 共有60例女性患者入选该研究。

1.2 方法

1.2.1基本资料收集及性激素水平、25-OHVit D的测量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包括性别、年龄、Hb A1c、体重指数 (BMI) 。性激素指标包括雌激素 (E) 、总睾酮 (T) 、游离睾酮 (FT) 、孕激素 (P) 、泌乳素 (PRL) 、黄体生成素 (LH) 、卵泡刺激素 (FSH) 。采血时间均选在上午9:00-11:00点空腹时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测定采用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样品中25羟维生素D含量。25羟维生素D水平参照上海地区人群维生素D研究状态[5]进行分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50 nmol/L被认为维生素D不足, 低于37.5 nmol/L被认为是缺乏。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连续变量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行多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

共有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该研究, 平均年龄 (55±10) 岁, 平均糖尿病病程 (15±8) 年, 入院前Hb A1c平均水平 (7.7±2.10) %。根据25-羟维生素D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通过分析发现, 伴随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 患者的雌二醇的水平也有明显的下降, 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伴随25羟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 各组间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没有明显改变, 见表1。进一步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体内E2的水平伴随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呈下降趋势 (F=5.22, r=0.08, P<0.05) , 经糖化血红蛋白及BMI因素校正后, 上述变化趋势依旧存在 (t=2.14, 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0, 趋势P<0.05。

注:※表示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比较, P<0.05;△表示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与维生素D水平不足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阳光照射和食物摄取人类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方式。目前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目前公认的评价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 >90%的美国有色人种 (黑人、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 和75%的美国白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 (25羟维生素D<30 ng/m L) 。与同样人群10年前的数据相比, 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几乎翻了一倍, 其主要原因可能与牛奶的摄入减少、防紫外线用品的增加和BMI的增加有关[6]。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不足的发生率约为50%, 美国为75%, 日本和韩国高达90%[7]。我国还有研究显示上海绝经期妇女冬季维生素D的状况显示, 其维生素D缺乏者占68%, 维生素D不足者占了30%, 只有2例维生素D充足占2%[8]。该研究中绝经期的2型糖尿病妇女, 其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发生率也相当高。该研究中仅26.7%的绝经期妇女处于维生素D充足状态, 73.3%的绝经期妇女处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状态, 维生素D的状况不容乐观。但与上海地区相比其维生素D的缺乏状况有所改善, 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南方地区光照相对充足、人们衣着相对单薄、空气污染较少等因素有关, 这还有待于相关的大样该研究进一步证实。

绝经期是女性重要的生理时期, 伴随绝经期的到来, 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体内性激素水平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尤其是雌二醇与孕酮、睾酮在体内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从而增加了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我国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性激素变化尤其是雌二醇水平下降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9]。除此之外, 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与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关系。25- (OH) 2D3可能有与人类生殖系统组织细胞中的VDR结合达到调节人类生殖系统发育的作用[10]。该研究显示伴随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 其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进一步下降。并且通过线性相关研究提示, 维生素D水平和雌激素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这就提示我们对绝经后的妇女适当补充维生素D是否会缓解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从而达到改善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的健康状况,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该实验研究例数较少, 还有待于相关大型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摘要:目的 分析2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探讨2 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0月间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根据患者不同的25羟维生素D水平, 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测量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静脉血中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催乳素 (PRL) 、雌二醇 (E2) 、孕酮 (P) 、睾酮 (T) 、游离睾酮 (FT) 的水平。每个组之间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的维生素D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以及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对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组的雌激素水平均较正常组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不同。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 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排除了BMI、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后依然存在。结论 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的对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能对提高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2型糖尿病,雌二醇,绝经期

参考文献

[1] Madms JS.Hewison M.Update in vitamin D.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95) :471-481.

[2] Heaney RP, Dowell MS, Hale CA, et a1.Calcium absorption varies within the reference range for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J Am Coll Nutr, 2003, 22 (2) :142-146.

[3] Holick MF.Sifts ES.Binkley N, et a1.Prevalence of Vitamin D inadequacy among postmenopausal North American women receiving osteoporosis therapy[J].J Clin Endoerinol Metab, 2005, 90 (6) :3215-3224.

[4] Norman AW.Vitamin D receptor:Row assignments for an already busy receptor[J].Endocrinology, 2007, 147 (12) :5542-5548

[5] 朱汉民, 程群, 甘洁民, 等.上海地区人群维生素D状态研究;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 3 (3) :157-162.

[6] Madms JS.Hewison M.Update in vitamin D.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95) :471-481.

[7] Dawson-Hughes B, Mithal A, Bonjour J P, et al.IOF position statement:vitamin D recommendations for older adults[J].Osteoporos Int, 2010 (21) :1151-1154.

[8] 张浩, 黄琪仁, 章振林, 等.上海市绝经后妇女冬季维生素D状况[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17) :1.

[9] 吴建芳, 申强.性激素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 :20-21.

[10] Viganb P, Lattuada D, Mangioni S, et a1.Cycling and early pregnant endometrium a S asite of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he vitamin D system[J].J Mol Endocrinol, 2006, 36 (3) :415-424.

上一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临床分析下一篇:浅议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