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导致小儿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由于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器官, 受外伤的机会多, 加上鼻腔的粘膜血管丰富, 形成易出血区, 故一旦碰伤就可发生鼻出血。鼻出血既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原因很复杂, 故临床表现多样。鼻出血在小儿较常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这就要求该院在患儿就诊后诊断正确, 迅速制定治疗方案。该院于2012年1月收治1例患儿, 旨在探讨维生素K缺乏导致小儿鼻出血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 女, 3岁, 因反复咳, 流涕1周突然吐血、鼻出血不止就诊。患儿在近1周前受凉后出现流涕, 偶咳, 开始为白色粘涕4 d后流黄色脓鼻涕, 近1周患儿一直偶咳, 少痰且一直不发热, 在家自服维生素C银翘片。就诊前1 d晚上患儿呕吐1次, 非喷射性,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接下来第2天白天患儿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39.5℃, 到医院就诊给予利巴韦林、维生素C、麝香注射液等药物静脉点滴。患儿体温降至38.5℃左右, 持续不退, 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1 d。就诊当天凌晨四时许患儿突然出现鼻腔流血不止, 呕血口吐鲜红色血, 面色苍白急来该院就诊。患儿既往有偏食、体质较弱、系早产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1.2 检查方法

患儿入院后进行入院检查、实验室检查。

2 结果

2.1 入院查体

患儿神志清楚, 精神欠佳, 反应可, 面色较苍白, 左侧鼻腔塞了纱布仍在滴血, 口唇红, 两肺呼吸音稍粗, 未闻及啰音, 其余未见异常。

2.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血常规:WBC:16.4×109/L, N:60%, PLT:302×109/L。凝血四项:PT-sec:13.2 sec, PT-INR:0.99, PT-%:102, APTT:87.4sec。肝功能:TBIL:5 umol/L, 10 umol/L, D-BIL:1.10 umol/L I-BIL:3.90 umol L, ALT:5.30 u/L, AST:23.50 u/L, ST/LT:4.40。肾功能:BUN:4.42 mmol/L CR:28.10 umol/L, CRP:2.70 mg/L。

3 讨论

根据患儿病例特点分析病因如下。

细菌感染:首先根据患儿因反复咳流涕1周, 仅口服维C银翘片。病初一直流白色粘液涕, 4 d后流黄色脓鼻涕, 可引起鼻粘膜糜烂溃疡。小儿鼻腔本来就小, 鼻道狭窄, 黏膜很嫩, 富有微细血管且分布很密感且脆弱。炎症时容易破裂而致出血。患儿病程又中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5℃, 鼻粘膜干燥, 需要更多的血流流经鼻腔以提高湿度, 鼻粘膜的微丝血管因而容易充血破裂引致流鼻血[1]。

患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当孩子的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此患儿感冒, 高热时粘膜干燥, 鼻粘膜的微丝血管因而容易出血, 如果孩子抠鼻子, 就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维生素K缺乏:患儿体质偏弱, 加上患儿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习惯, 也可以造成维生素K缺乏而致鼻出血。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K它参与与人体凝血过程。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K就等于缺乏凝血因子。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之一, 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的主要成分, 而且维生素K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 需摄入含维生素K的食物后在肠道合成, 而在日常膳食及正常肠道环境中肠道菌丛可以合成维生素K量较少, 难以满足人体需要。而新鲜蔬菜时维生素K的良好来源, 每百克绿叶蔬菜可提高50~800μg的维生素K。而牛奶、奶制品、肉蛋、谷物、水果及其他蔬菜中含量则较少, 每百克有1~50μg。人体摄入青菜缺乏也是会导致维生素K缺乏易引起粘膜出血, 尤其是鼻出血[2]。

根据患儿的症状、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及病因分析最后诊断:根据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凝血四项:PT-sec:13.2 sec, PT-INR0.99, PT-%:102, APTT:87.4 sec。即可确诊维生素K缺乏。最后该病例诊断为维生素K缺乏鼻出血。

对维生素K缺乏鼻出血治疗及预防:首先要止血: (1) 压迫止血:用食指和拇指紧捏其鼻翼双侧压迫鼻孔中间软骨前部一般在10 min左右可自行止血。如果仍出血不止须用填塞止血。填塞法:用纱布卷、脱脂棉或吸水好的纸卷、先用冷水、轻轻塞进鼻孔, 可以有效起到止血作用。如仍出血不止须到医院专科鼻腔填塞止血:用滴鼻液滴鼻后用凡士林纱布卷填塞止血并进一步查找出血原因。 (注:为了制止鼻出血, 有的人将头向后仰,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血流入咽喉是人就会做吞咽动作, 这样一来血流反而会加剧, 除此以外经过咽部流入的血可以刺激胃产生呕吐, 从而也可造成血流加剧, 更出血不止) ; (2) 使用抗生素:常为一般预防性用量, 如有发热用量加大; (3) 使用止血药:立止血、维生素K、抗血纤容芳酸、止血敏等药; (4) 保肝药:使用肌苷、维生素C等药;

重在预防:要预防儿童的鼻出血应该针对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积极治疗急性发热性疾病。告诫和教育孩子不要往鼻子里塞东西, 改掉抠鼻子的不良习惯, 少吃一些油炸辛辣食物, 在饮食上不挑食、偏食、多吃青菜水果。

幼儿鼻出血并不少见, 但是就诊家长极紧张, 为什么?长期反复大量鼻出血可导致继发性贫血, 影响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鼻出血有时可自行停止, 但持续大量的出血则可能使患儿脸色苍白, 脉弱而速, 腹痛, 全身无力, 头晕血压下降, 呕血, 甚至休克或者死亡。鼻出血的危害性是重大的家长们要重视!

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导致小儿鼻出血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维生素K缺乏导致鼻出血患儿检查与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PT-sec:13.2sec, PT-INR:0.99, PT-%:102, APTT:87.4sec, FIB:4.15g/L即可确诊维生素K缺乏, 最后该病例诊断为维生素K缺乏鼻出血。结论 长期反复大量鼻出血可导致继发性贫血, 必须重视小儿平时的良好生活习惯与营养状况。

关键词:小儿鼻出血,维生素K缺乏,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会丰, 王卫平.关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小儿出血性疾病的命名、诊断、治疗和预防[J].中国小儿血液.2004, 9 (5) :49-51.

[2] 黄金铸.小儿鼻出血116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J].2008, 11 (7) :45-46.

上一篇:MCS-51单片机寻址方式浅析下一篇: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和审计的作用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