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树立化学教学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 要 化学教学因受应试教育桎梏,功利思想掣肘,教学实际中难以跳出师本位机械教学固化模式。现代化学教学,需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重。这就需要树立起创新意识,突破教学瓶颈,革新教学模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策略,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鉴于此,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实际,阐释了在化学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化学;教学实践;能力;策略

1 现代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授课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教育功利化思维的影响,我国高等化学教学所处的生存环境十分逼仄。并且在化学教学实际中,部分教师只知“完成任务”,却忽略了人文关怀,因此在教学往往过于依赖对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达到应付考试的效果。如此教学手段一方面没有认清学生主体性,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激情;另一方面,立足创新时代发展诉求,现目前,我国化学教学创新力度乏力,授课方式则大多采取照着教案讲的陈旧模式,更有甚者直接就照本宣科。如此教学,既没有及时跟进新的的教学模式,又不敢勇于尝试创新,同时也没有正视学生主体性,就一直抱着自己的老套路一路走到底,这样做的结局无疑是死路一条。

1.2 教学与实际相分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实现创新的基础,可纵观如今的化学教学往往都脱离实际而进行。诸多教育工作者因应试教育的功利化思维影响,错误认为化学即是“死的书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向学生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衔接,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那么也就无法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化学教学中采取新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1 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的思维导图滥觞于上个世纪60年代,该概念提出伊始主要是描述一种新型的笔记方式。英国学者托尼·布赞是该概念的提出者,它试图以此阐释一种笔记方式,这种笔记方式与传统笔记方法有所迥异:其一,思维导图是以作图为基础的笔记方式,这与传统笔记以字为主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二,思维导图是以发散形式放映思维抑或知识框架的作图形式,这与传统笔记以记载为目的有所不同。思维导图是映射知识结构的媒介,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总结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中,教师时常都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即尽管在课堂倾尽所有的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到头却换来学生虽然对知识点悉数尽知,但都容易混淆不能灵活地运用到解题中去。造成这样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对知识的系统化归纳不足,因此学生没有构建好良好的知识系统化,知识点在脑海中混沌着没有清晰脉络,所以就不要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了。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知识系统化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因为系统化知识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避免知识混淆的有效策略。根据研究发现,做好课堂小结是知识结构系统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效策略。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有关思维导图,以此落实知识结构化要求,加强学生创新能离并且学生通过绘制课堂小结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并根据教师的结论矫治笔记中的错误,从而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巧用留白艺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是引导学生科学阅读的带路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而并非执着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耐心的为其讲解答疑即可。换言之,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欲言又止”,充分利用留白艺术,不要讲得太细太透。应该将文章最好的营养留个学生慢慢“咀嚼消化”。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这同样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2.3 移动学习技术下的协同式教学模式

合理的研讨是激发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在M-learning技术支持下,对于化学教学协同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M-learning模式下的协同学习模式中,不同学习者对于同一教学任务具有协同关系。这意味着在高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不是一座座孤岛,而是一块联合的大陆,共同攻克学习难关。在这一层面上,协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合作与协同性,分享学习资源,进行交流探讨,构成“学习共同体”而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移动学习技术为学生协同式学习提供了教室以外的平台,学习小组的成员可通过E-mail, QQ, 论坛等多种渠道进行沟通学习,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利用移动学习技术,能够有效开展协同学习模式,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4 采取案例引导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积极使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旨在利用案例推动教学,以引导佐助教学、掌控教学。显然案例引导式教学能够通过案例引导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然而案例引导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存在一定阻碍,一方面如果教师过于依赖于引入案例,抑或不假思索借鉴案例,这就很容易造成教学中案例泛滥或案例缺乏典型性的情况;另一方面,案例教学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秀的案例诚然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一味的滥用案例,非但不能突出案例的效用同时还会固化学生思维,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案例引导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也需讲求策略,具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2.4.1 信息反馈工作,落实学生掌握情况

化学知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诚然在实施案例引导式教育时也应该掌握学生对案例的认知情况,以此及时矫治教学案例。

2.4.2 积极引导,掌控课堂

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较之传统教学则显得更加灵活,而这意味着课堂活跃程度较高,教学管理难度也随着增强。鉴于此,案例引导式教学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选取优秀合适的案例,与此同时做好课堂引导也至关重要。

2.4.3 结合项目教学

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为了满足课程实践性要求,实施案例引导式教学时也应该积极融入项目教学法。案例引导式教学结合具体项目而展开,不仅能够增强案例的直观性,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4.4 做好信息反馈总结

在化学教学实际中实施案例引导式教学应该把握两条主线,其一案例是否恰当合理;其二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可行;从本质上讲,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必须结合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而定。因为只有深入分析反馈信息才能确保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达到预期水平,也才能够了解课程进度是否合理。

2.4.5 实施研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诚然学习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此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十分重要,可以说研究是知识内化的玄门所在,并且研究式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即是基于此理论基础所展开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师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现代教育中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严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然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可以说实施该学习模式是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重要一步。诚然,于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将发挥巨大效用。首先,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极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活课堂整体学习氛围。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在探究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充分理解知识。最后,研究性学习模式重在琢磨,通过不断的辩证思考可以促使学生获得新的体会,并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言以蔽之,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研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大有助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引导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协同学习法、留白艺术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郭根富.让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J].人民教育,2003(3-4).

[3]周兴美.化学开放性课堂的“放”与“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12.

作者简介

鲁桂华(1964-),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

作者单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作者:鲁桂华

第2篇: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在新时代和新环境背景下,人们对人才教育寄予了新的期望。因此,教师务必要站在时代前沿,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形成新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将语文教學建立成培养富有创新意识人才的必不可少的阵地。本篇文章重点对教师如何教育学生树立主体自我意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造性思维;自我意识;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把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和重点,并把其放在提升全体公民素养,推动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上。由此可见,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本文中笔者通过已有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学生自我意识,倡导独立自主、相互协作、深入研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积极向上精神,提倡独立自主、相互协作、深入研究的学习方法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里指出的课程改良变革的基础观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为主体的学生和以教学为主体的教师这两个主体形成了一个协作的平台——课程。置身于非完全开放性的教学课程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将学生当成毫无活力的非生命物体来看待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将学生当成具有自我认知和自我实践能力的主体,要理解和重视学生,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发现和激发学生各方面潜在的能力。例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朗读一遍,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进行自由讨论,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背影是什么含义,听完朗读后有什么想法与体会。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结合自己对父亲的想法和理解,谈谈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如何体会到父爱的。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主地去寻找、获得知识,从而对父爱也有了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思考。

二、帮助学生提高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教学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教学过程来教育学生形成“学到老,活到老”的延续性的精神和素养。而要想使学生形成这种精神和素养,教师就必须提高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思考不深入与透彻,对于问题的提出更是无从入手。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来帮助学生提高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寻找重点词,提问要点句

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学生通过自主理解和体会而提出的疑问。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和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在一些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有深层含义的字句里发现和提出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发现课文里的重点词句。记叙文中刻画和描写角色所说的话、所做的行为、所表现的神情与姿态以及内心活动的字词等,说明文里用来解释事物突出特点的字词及课文里与主题相关的恰到要点的字词等,都属于重点的字词。而课文中用来表达角色想法性格的、深层内涵的、包含人生道理的、有趣详尽的、能体现主题的句子则属于要点句。

(二)通过对比,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把握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若将事物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则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样的体会与结果。对比是辨清问题的一项技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见解和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具有可比性的一些文章或者是一些词句段落有机结合起来,从它们相同的地方找出不同的点,再从不同的点中发现相通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便能快速地找到可疑之处,从而提出和发现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生抓住文章的基本内容,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作者情感思路的了解、对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式手段的掌握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能使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与规律,推出其他类似的规律与认识。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对比儿子和父亲的外貌与举止等,并对此进行思考与讨论,由此想到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者对儿子和父亲的外貌描述有什么区别?那些描写外貌的句子与段落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对儿子和父亲的外貌、举止做详细的描述?这样,通过对比,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带动学生践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把教育有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作为整体发展策略的目标,并据此实施有成效的方法,策划多种多样的创新性的实践。正如谚语所说:“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这就指出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文章基本知识后,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室,而是进入社会实践,在内容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新的认知和体会。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的书刊杂志给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制作黑板报,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研,观察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发展与学习的环境。这样,语文教学的立脚点不再只是课堂,也包括了外界社会,学生就能够在生活与社会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富有活力的语文有机营养。总之,语文心理素养与情绪意识、品质特性和价值特性等的有机结合,既能使学生形成好的心理素养、好的人格品质以及好的思想意识,又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来说,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与需要,去除旧的、落后的教学思想,形成新的、进步的教学思想,将培养学生的素养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新.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2).

2.周俊生.浅谈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教师的作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3.王学深.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

4.武茂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8).

作者:崔朝霞

第3篇:树立创新意识,做好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摘 要] 德育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正确认识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树勤”“树责”“树绩”是创新发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化、制度化和过程化,最终达到实现中职学校环境育人的作用。

[关 键 词] 创新;中职;德育管理

[

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推动和保障作用。如何在立足服务意识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是做好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可以有效地指导德育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一、以“树勤”为根本,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基础化

“树勤”是指立足工作岗位,爱岗敬业,对岗位性质和服务对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这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岗位服务意识的体现。而目前中职学校存在着“官本位”现象,有些人把德育管理岗位看成了一种专门人员负责的专门化工作,不考虑学校发展大局,如果不站位于此,把正常工作狭隘化,不仅造成德育管理工作的扭曲,而且会影响中职学校的发展。

“树勤”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要把教学所需的工作放在首位,为教学做好提前准备工作。保障学校教学各阶段所需,以教学为重中之重,学校教学有了质量,才有发展的动力。学生入校后德育就开始了,要让这种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意识。学校德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是需要打“提前亮”的,这样才能起到保障作用。为了创新工作,一是要在日常繁杂的事务中多观察、多思考,寻找规律,梳理成条目,虽然琐细,但却有了管理工作的项目框架,这样就不会出现工作的盲点;二是要在细节上创新,德育提供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告诉学生行为上如何规范和提升自己,所以贵在“常”和“细”。从细节上着手,不放松任何教育学生的机会,让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外都有规范,都有人监督,形成学生行为的常态化,就会强化德育行为效果,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树勤”就是要在校园文化中做好育人工作。让校园的一草一木,校园的设备设施等都成为育人标志。校园的各种公用设施、体育器材和食堂、宿舍等都与学校发生着直接关系,没有质量保障,那么学生的活动与生活就不能保证安全。安全是第一要务,让安全意识深入学生心中,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能奖勤罚懒,才能树立工作典范,才能解决目前中职学校中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混日子”状态,从根本上解决绩效问题,让这种氛围时刻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以“树责”为动力,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制度化

“树责”就是要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分工,用制度管人、育人,用制度进行创新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有岗有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树责”就是要在工作中能够正确对待工作职责。把履职尽责作为完成工作的基本指标,但是工作岗位职责也只是一个树干,相关的枝繁叶茂需要灵活创新的把握。食堂是学生吃饭的地方,寝室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不仅要干净、安全,还要温暖、舒适,一个烧饮用水的热水器,一个免费为学生充电的电源,都可以让学生感受温暖。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爱护。责任意识把握得体和理解得深入直接关系到岗位职责的落实和达成的实效。工作制度化是对岗位工作履行情况的保证,也是对工作效果的鉴定,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岗责挂钩,还可以有效地指导和约束工作的推进,这样就可以把德育管理工作高效、高标准地完成好。

三、以“树绩”为目标,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过程化

“树绩”就是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注意成绩和成效的积累,并在业绩的创造中,实现对工作的突破与创新,实现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化。

“树绩”是对工作岗位职责完成情况的评定,也是对更高工作标准的提升。有了工作目标,工作的开展就可以有了推动力,就可以实现过程的监督、体系的建立。

“树绩”是对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指导。德育管理工作不是单一体系,是中职学校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部分发展好了,整体才能出实效。但是德育管理工作又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始终,所以,在抓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全局发展。这些都符合哲学发展中的矛盾论和重点论。没有坚实的管理理论,是行不通的。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部门,要在丰富和充实基础管理工作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指导和创新发展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用发展的、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对待中职德育管理工作,才能提升管理能力,才能建立高视角、高质量的管理体系,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才能将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顺利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

参考文献:

黄素梅.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创新的探索[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作者:李世峰

第4篇: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根据我省当前实际提出,在解放思想方面要做到“十破十立”。

财政工作干部作为全县从事财税、经济工作的干部,应当带头树立率先之志,做到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

一、勇于争先。首先要彻底解决思想观念的创新问题,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牢固树立除旧布新的强烈意识。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县财政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寻求新方法,扎实推进财政工作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二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性部门的观念。彻底打破传统观念的局限,找准位置,将财政工作与我县经济大局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三要努力增强争先意识,不仅要把争先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要作为一种任务、一种责任、一种衡量标准。要树立起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敢于突破陈规,破旧立新。要树立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做到知难而进,敢于胜利。

二、增强本领。努力拓宽知识,增强本领。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开拓创新。做到既勤政又善政。积极探索、改革和完善财政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制度,进一步拓宽财政工作领域,延伸财政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提高财政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增强党性。一要锤炼情操。胸怀理想,淡泊名利,荣辱不惊,无怨无悔。二要增强党性,在工作中,清除私心杂念,坚持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按规矩办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住防线,维护好新时期财政工作干部的形象。

第5篇:开拓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生动、主动地成才,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人类进入数码时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学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到:“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要他们去发现新的定理,创造发明新的东西,显得不太现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发展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创新品质。黄全愈博士还写到:“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努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开放式——开放式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不给学生一定的模式,不束缚学生的手脚,给予他们思维自由翱翔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不必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问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可以让学生对长方体学具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再把各种感观获取的信

息.通过大脑思维,进行处理加工,各自得出不同的方法,既可以用六个面相加,也可以用相对两个面的为一组,把不同的三组面积相加,还可以把三个不同的面为一组,把不同的两组面积相加„„,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二、质疑式——质疑是对常规的挑战

质疑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黄全愈博士说:“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哪怕是近乎于荒谬的问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时,由于教师特别强调零除外,就引起了学生质疑:“为什么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又不加零除外呢?”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问到:“一个三角形为什么只可以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在学习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转换成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就说可以用求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求它,有学生质疑:它相当于长方形长的那段,是一条波浪型的曲线,而长方形的长是一条线段,怎么能代替呢?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积极鼓励、支持,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

三、辩论式——辩论体现学生自我

当学生质疑或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不必样样都来解惑,一锤定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甚至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争论,或组织辩论,用各自的道理说服对方,让正确的结论

越辩越明、水落石出,既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又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如上面所提到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一个不加零除外,而另一个要加零除外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辩论,让学生明白“商不变的性质”中的倍数本身不包括零,已经把零排除在外,因此不必加零除外。而“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一个数是指我们所有学过的数,其中包括零,因此必须加零除外。至于圆面积转换为近似长方形的问题,虽然学生没有极限的知识,但可启发学生想象当无限大地把圆等分时,每一个扇形的弧就是一个点,而这些点就连成了一条线段。

四、发散式——发散是创新的基础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途径去思考和解答问题,思路要宽、方法要活,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格局,不要受已有模式的禁锢,不要造成比照式的线性思维,而应培养开放式的发散思维。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思路,列出不同方程,在计算时,不必’‘循规蹈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使计算又对又快。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通过知识沟通,思路转换,用多种方法解答,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除了书上的方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考虑其它的解法,用方程解时,除了根据书上“松树棵数士柏树棵数=120”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外,还可以根据“120一松树棵数(或柏树棵数)=柏树棵数(或松数棵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书上还讲了用按比例分配和列比例解答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再发散,采用和倍问题的方法解答:120÷(4+1)=24(棵)得到柏树的棵数。另外从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来考虑,把总棵数看作单位“l”,松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4/4+l,柏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1/4+l,120×(4/4+1)=96(棵)即得松数棵数„„。

五、求异式——求异才能创新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人云亦云,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三位数加整

十、整百数”时,当学生掌握了书上的方法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有一个学生每当教师刚出现一道题,他就立即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师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算的,这个学生说:“我不是按你讲的方法,我是从最高位加起,如300+370,我不是把370分成300十70然后再与300相加,我是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加出来就得出了结果。”教师表扬了他,肯定了他有悖常规但又可行的方法,同时指出这是因为现在我们学的是不进位加法,为今后学习埋下伏笔。

六、逆向式——逆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萌芽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在想问题时,不但可以顺向思考,还可以以相反的方向切入。让学生能初步学会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具有辩证思维的萌芽。如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条折成三等分表示其中的1/3时,学生有一定困难,怎么折都不精确,有的就

采用量出纸条实际长度再除以3的方法。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

不先从总的考虑,而是先确定一份,再以这一份为标准折出其它两份,如折了三份后纸条有多,就剪去,如不够就把一份调小,这样就使学生的思路不局限于只从正方向思考,也知道还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去解

决问题。

除了以上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薪意识’,每个教师可以结合学主的实际,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探索“创新教育”的路子,形或自己的特色。

第6篇:增强责任意识 勇于开拓创新1

增强责任意识 勇于开拓创新 切实提高执行力

早日建成“四优”局

一、我局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局自去年7月挂牌成立以来,虽然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有责开展,树立起大亚湾质监部门崭新形象,得到了省、市质监局和区委、管委会的充分肯定以及企业的好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局的一些工作还未完全走向正规,离“四优”局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执行力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需改进,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局经大家近一年来艰苦努力形成的良好局面,严重影响到我局的长足发展,“四优”样板局也只会是一句口号。目前,我局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政治敏锐性,对上级和本局的决策、部署领会不够深刻,贯彻落实不够到位。比如在落实“五个转变”的问题上,有些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省局党组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导致在执行中态度不积极,思路不开阔,效果不明显。又如我局组建后部署的第一件大事是对全区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普查。但为什么要普查,普查后怎么办,一些同志并没有深刻理解,造成普查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对如何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不断充实完善数据库,推动各项业务工作更有效开展等等,没有深入研究,拟乎

普查结束了,我们这项工作也就完成了,万事大吉了。

(二)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有些同志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上只图能应付,缺乏端正的工作态度,缺乏干事创业的精神和干劲,对我们质监事业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怠工心态。有的干部缺乏一种持之以恒,一往无前精神,工作热情、工作干劲有下滑趋势,对上级和本局的部署安排照搬照套,推一步走一步,有的工作甚至一推再推还推不动,片面强调客观原因,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领导布臵的工作要求再多 、再细致,但真正落实的只有一小块,甚至是蜻蜓点水,没有真心、细心、用心去抓落实,作风浮而不实。

(三)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习惯于老一套、老办法,不热衷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对本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没有认真钻研,主动提出切实有效的新办法和新措施,工作没有新突破。有的干部不能紧跟形势,没有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管理模式,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四)不注重学习,综合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有些同志不注重学习,既不注重时事政治的学习,也不注重本身的业务知识的学习积累,自身原有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充实,那么提高综合能力也就不从谈起。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思路滞后,方法简单,措施平庸,业绩不佳,信心不足,精神不振。

(五)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局自挂牌至今将近

1年,但各项制度还不健全,管理也不规范,如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上网观看与工作无关内容等情况时有发生。

(六)考核评价体系、监督方式、问责机制不完善。有的同志工作散漫,阳奉阴违,领导面前搞一套,领导背后搞一套,对制度、规定臵若罔闻,我行我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干得怎么样,缺乏有效的督查责问,这已严重影响到执行力,阻碍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政治敏感性不强,缺乏大局意识。一是学习不够主动自党,学习兴趣不高,或者只重视业务学习,忽视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对于一些政治敏感性强的问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二是对重要决策、重点工作理解不透,对领导的决策难以全面把握,导致有些计划、目标、决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三是大局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积极地将我们的工作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进行思考,不能有效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二)缺乏主人翁精神,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是我们的干部职工对自身要求不严,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工作浮于表面,甚至敷衍塞责,不思进取;二是工作中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上级和本局交办的任务,表现出一种推一下动一下的消极态度,不能主动开展工作;三是没有工作激情,没有在平凡的岗位干不出不平凡的业绩的决心和信心。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我们的管理体制仍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用制度管人、严格按规章办事的有效机制;二是分配体制没有体现公平、效益的原则,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和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三是没有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不能从制度上对干部职工产生监督和激励,以致于许多同志抱着“干多不如干少”、“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消极怠工心态。

(四)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倒查机制。一是工作进度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对于工作的部署和实施进度没有细分量化,没有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任务,导致工作效能不高;二是没有实行闭环管理机制。工作干了,但干得怎么样,是否完成了任务,没有回音;三是领导布臵的任务,部门完成得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没有去跟踪、督促,结果是有头没尾,责任不清,落不落实都一样,没有追究任何责任,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执行力,影响到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提高执行力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领导执行力。一是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重视调查研究,力求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坚决杜绝管理的随意性和决策制定的盲目性;二是要积极转变观念,要通过自身的能力的提高、领导水平的升华来凝聚民心,聚集民智,形成合力,打造强有力的战斗队伍。三是要坚持带头更新执行理念、强化执行意识,要做好提高执行力的第一人的表率,坚决杜绝领导说、

下属做,工作停留在会议上的现象。

(二)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构筑中坚力量。一是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融洽领导与一般干部的关系,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杜绝信息沟通不畅、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二是加强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对政策的把握和决策的理解能力,中层干部对上级战略决策、工作部署理解得越有深度、越透彻,思想认识越统一,整体执行动作就会越积极、越协调、越细致、越有力;三是要切实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发挥执行管理的作用,加强部门内部的战斗力,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政治素养,培养政治敏锐性,提高对政策方针的掌握能力;二是加强对重点工作、重大事件的理解、把握能力,提高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贯彻落实决策的能力,防止工作中生搬硬套,执行中变形走样,增强决策、措施实施的连续性;三是要加强纪律教育,贯彻对既定目标、计划无条件服从的理念;四是增强业务能力,促进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总之,要通过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执行的战斗队伍。

(四)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度。要端正态度,增强责任意识,坚持“四着眼”,养成“四习惯”,一着眼于“严”, 要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工作,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二着眼于“实”,

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养成严谨求实、扎实工作的良好习惯;三着眼于“快”, 要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抢抓机遇、争抢时间,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四着眼于“新”, 要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开拓创新,积极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养成主动竞争、锐意进取的良好习惯。

(五)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服务经济的能力。一是要加强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纲要》和区委、管委会中心工作的把握,掌握地方政府对质监部门的要求,从而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确保措施的得力,提高质监工作的效力;二是要加快职能的转变,将质监部门的职能放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改变过去单一的监管模式,贯彻落实“五个转变”,提升监管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我们的执行力;三是创新服务方式,要继续深入企业,开展一线调研、现场办公、开好质量分析会和质监业务知识免费培训班等密切与企业的关系,通过工作方式的改进,提高执行力。

(六)完善规章制度。一是要通过导入ISO管理和结合构建“四优”局,完善和优化管理体制,实现内部管理的秩序性和有效性,坚决消除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二是要立足完善行政执法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树立质监部门的良好形象,扩大质监工作的权威。

(七)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实行问责倒查机制,增强制度的

威慑力,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制定工作职责、流程及监督办法,用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来提升质监执行力,防止一些部门存在的诸如办事马虎、主观随意、工作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再生;二是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执行到位。要对各部门、各人的工作开展绩效考核、定期考评、对于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的,要进行必要的惩罚,提高制度的威信力,以此督促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抓落实,保证执行到位;三是要强化问责倒查工作,重点任务要细分、落实到人,落实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各项重点工作要开展督察督办,比如落实“五个转变”,狠抓“三大安全”监管等工作中,中层干部要敢于承担、狠抓落实,对没有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的,要予以重点问责。

第7篇: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内容目标: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2、提示与建议: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它昭 示我们,世界是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它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本课是新课程教材增加的内容,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哲学依据,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结构:这一框题共有两目。第一目讲“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第二目讲“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本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主要阐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两个方面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和辩证法的本质。 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分析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分析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否定观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革命批判精神与勇于创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事例和漫画、材料分析探究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回忆、分析具体事例,来发现、总结、归纳哲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怀疑和批判精神,敢于在创新,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能以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精神对待周围的世界。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辩证否定观

教学难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树立创新意识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通过第

七、

八、九课的学习之后,能够用思想方法的视角回答“世界是怎么样的”,能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辩证否定观是辩证法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框题主要讲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即创新的哲学基础,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漫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回忆、分析和讨论探究中掌握知识。

四、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观察社会现象、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生成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践行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教学过程中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

(4)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事例和漫画、材料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5)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怀疑和批判精神,敢于在创新,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能以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精神对待周围的世界。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形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探讨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设计流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分析具体事例和漫画,来发现、总结、归纳哲学知识。

(3)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好学生课堂练习资料,选好漫画与图片,选取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准备的典型材料,用数码相机拍好2011年我校参加儋州市旅游知识竞赛赛一等奖获得者的相片,做好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创新的事例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创新的事例

十、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司马光砸缸》

引导学生总结《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所体现的逆向思维(按常规是人脱离水,而司马光则是打破了常规,让水脱离人),也就是创新思维,导入新课。

(故事、图片导入,自然活泼又简洁。)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教学情景:鲁班是何许人也? 教师: 请你举一反三

(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个角度思考、归纳)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备用例子: 麦粒——麦株——麦粒 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 实践-----认识-----实践 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辨证否定的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的特点:

(1) 辨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展示图片(岳飞、邓世昌 、汶川抗震救灾 或嫦娥一号)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国主义。

教师小结: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至今没有变,但我们否定了它的“形式”和部分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2)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展示图片(黄道婆、现代纺织业)

3、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举例:高一物理教材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教师强调: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扬弃不等于抛弃。 漫画赏析一 通过漫画赏析,引导学生归纳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观点。给孩子洗澡,孩子和脏浴水一块儿拨掉吗?形而上学的否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和否定,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全盘抛弃,其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保留和继承。

联系《文化生活》的知识,形而上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观点

联系学生高一语文鲁迅《拿来主义》,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总结

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三种错误态度

孱头 —— 懦弱无能, 不敢面对

昏蛋 —— 不分好坏, 全盘否定——虚无主义 废物 —— 不分好坏, 全盘接受——复古主义

引导学生对待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简单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设计课堂探究问题

材料一:1985年,海尔公司从德国引进了当时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不影响制冷,但外观有划痕。职工对这76台冰箱的去留有不同看法,有人说低价卖给职工,有人说修好后重新投放市场。但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果断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76台冰箱,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点。自此,海尔公司注重产品质量的形象被牢固地树立起来,得到全国消费者的认同。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变化和成熟,过去单纯依靠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海尔公司逐步认识到“只有在经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海尔公司对产品和质量问题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1997年,海尔公司提出“卖信誉,不卖产品”的口号,实现了营销客体从“有形的具体产品”向“无形的企业整体形象”的根本转变。

材料三:海尔,这个创建时还亏空147万元的街道小厂,如今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价值高达702亿元的跨国大企业。在《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海尔由2004年第95位,升至2005年第89位。事实证明,海尔从名牌产品战略过渡到了名牌企业战略。

(1)、结合材料

一、二,说明海尔公司的“一砸一转”体现了什么样的否定观?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三,说说海尔从“名牌产品战略”到“名牌企业战略”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安排探究问题(1)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辨证否定观的内涵和实质,通过探究问题(2)使学生明确创新的必要性,过渡到辨证否定观的要求,做到一题两用。)

4、辨证否定观的要求

(1)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创新的事例、注意)

(2) 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结合教材76页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治疗烧伤的案例理解树立创新意识与尊重书本,尊重权威的关系) 课堂探究:为什么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因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不迷信权威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在重新研究和分析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用了与传统的包扎疗法相反的暴露疗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烧伤治愈率。

这一事例体现的哲理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是肯定和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这种对待事物采取“扬弃”的态度,就是辩证的否定观。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叉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防止和克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

对于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不能迷信,不唯书,既不能无批判地全盘继承。兼收并蓄;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既要反对复古主义,也要反对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

(3) 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事例

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对(3)、(4)两点,引述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话-----评价和赞誉是用户和社会各界对海尔过去的肯定,我们有一句话就做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过去再有效的方法,甚至是成功的方法,今天如果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都必须放弃。

提问:“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点评: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可见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要具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启发学生用革命的批判的精神看待社会现象。雷锋的精神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钞票服务。这是两种对立的精神境界。

教师: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有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用好教材77页探究)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提问: (1)举例说明: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请简要说明“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备用事例:

哥白尼不对地心说提出怀疑,怎能提出日心说?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提出怀疑,怎能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爱因斯坦不对牛顿时空观提出批判,怎能提出相对论?

毛委员不对城市暴动提出怀疑,怎能指出“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邓小平不对前苏联经济模式提出怀疑,怎能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师小结:“破”和“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 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是手段、途径,没有破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2) 立是目的,立是在破的基础上的立,是不能离开破的立,它是对“破”的否定 (3)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漫画赏析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蛋

提问:打破常规就是是创新吗?

选取这一漫画是为了引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创新意识

展示2011年我校参加儋州市旅游知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数码相片,倡导学生做创新的人才。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创新知识大赛中的小制作,与同学分享。 教师提问: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怀疑和批判精神?

1、关注变化的实际。

2、善于发现新问题。

3、敢于突破、超越。

4、积累知识、经验。

5、要有灵感、顿悟。

6、经得起实践检验。 十

一、本课小结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本课的逻辑顺序。

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要点的是逻辑顺序: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辩证否定观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要点的逻辑顺序是: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十二、课堂板书:略 十

三、课堂练习:略 十

四、教学后记:略

第8篇:金牌队材料:树立创新意识 争创一流队伍

树立创新意识

争创一流队伍

不断提升联队管理水平

分公司作业联队组建于2001年9月,下设12个生产班组,现有职工72人,平均年龄31岁,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6人。拥有卡特、沃尔沃250修井机等先进的配套装备,能独立完成下4″套管、试油(气)、压裂酸化及维护性作业施工。2001年底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荣获中石化股份公司甲级作业队资质。

两年来,作业一联以争创股份公司金牌作业队为契机,坚持“创新管理、优质高效”工作思路,严格标准,全员参与,扎实开展“五项劳动竞赛”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成效明显,作业施工有效率、施工一次合格率、资料全准率、油层保护措施实施率、设备完好率实现了五个1000/0;安全生产无事故,连续两年被评为厂安全生产标杆队,科技创新能力和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先后荣获中原油田金牌作业队、模范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一、 推进管理创新,确保优质高效

优质高效蕴含于管理的不断创新之中。两年来,我们立足工作实践,坚持不懈开展管理创新,重点在运作模式、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探索管理新模式,见到了明显成效。

实行联队运作模式。为提高组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我们在全厂率先探索联队运作模式,按照管理流程重新设计的要求,将单机组作业队整合为三机组作业联队,队伍由90人缩减为72人,劳动用工减少20%,压缩了人员,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独立作战能力,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与2012年同比,2013年联队产值上升了110万元,利润上升60万元。目前联队运作模式已在全厂作业系统中推行。

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在作业施工过程中,我们坚持“三把关一评价”,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把好技术交底关,施工前由技术员对操作人员就质量标准、施工工序、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严格按设计施工;把好大型措施施工预案关,对可预见的异常情况制定详细应对方案,做到有备无患;把好现场操作关,对施工过程中20多项质量控制环节,逐项明确质量负责人和奖罚措施,并主动接受采油矿、队监督,确保规范操作;坚持措施后质量评价,每次施工后及时组织质量回访,对质量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完善提高。两年来,我们施工的321口作业井,满意率达到100%,平均免修期超过了483天。

实行成本细化量化管理。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目标落实到岗位个人原则,将各项成本控制目标细化到岗位和个人,量化评价,考核兑现。外雇特车费用占全队总成本的10%,由于以前对特车的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督,致使特车无效工时隐匿于总工时中难以发现,造成全队特车费用居高不下。我们通过对特车使用环节进行分析,将特车费用细分到班组、个人,根据定额设定目标,建立特车使用现场跟踪卡,由每个使用班组对有效工时记录在卡,结算时剔除因特车自身原因造成的无效工时后,挂钩考核使用班组,使特车费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每月可节约7000元。通过细化量化管理,全队的成本控制降低率达到9.65% 。

二、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一项技术的突破可以改变命运和面貌。面对极复杂的地下井筒装况和工艺要求,我们瞄准作业技术难题,充分挖掘职工的创新潜力,把智慧转化为技术,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优势。

研制出51/2″套管内复杂落物打捞钻铣系列工具。随着油田开发的延长,井况恶化严重,井筒落物越来越复杂,常规工具无法处理,研制了可调整式加长捞矛、可调整套铣母锥、磨铣式捞矛、拨钩捞筒等系列工具,满足了不同状况下复杂落物的处理需要,先后在9口井上推广应用,创效110万元。2004年10月,H12-108井因井内出砂造成防顶卡瓦被埋,常规工具打捞4次均未成功,只能待大修处理,我们经过反复思索,研制出磨铣式捞矛,一次打捞成功,节约大修费用15万元。

成功应用51/2″套管内下4″套管修复技术。在下部套管损坏严重的油水井内,采用全井下入或悬挂4″套技术修复油水井,满足了油田开发需要。共完成51/2″套管内下4″套管5口,累计增油1400吨。

形成了复杂落物打捞工艺。形成斜井、深井打捞工艺,固定复杂落物打捞工艺技术,特殊鱼顶打捞、砂埋打捞、电泵打捞工艺技术,截止目前,已施工8口,创效200万元。2013年5月在H7-36井施工时,起出管柱后发现抽油泵自固定凡尔座处脱落,因固定凡尔位置无法确定,给打捞造成很大难度。我们优选拨钩捞筒进行打捞,到达鱼顶后,采取边旋转边下放的办法,将凡尔球引至拨钩内上提,使凡尔球归位再进行打捞,反复10余次终于将井内落物捞了,节约大修费用12万元。

制作250型修井机外置式液压油过滤装置。原有液压油过滤器在液压油箱内,在保养时更换滤子即费时又费力,也容易造成液压油漏失。现在采用外置式液压油过滤装置,只要关闭控制开关就可以更换滤芯,缩短了保养时间,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年创效高达1万元。

自制油水溢流导流器。在对有溢流的井施工作业中,管柱内的油水混合物从周围溢出后,增加了操作困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油水溢流导流器可以把油水引流到溢流池或返回至井筒内,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提高了作业进度。

积极开展群众性小改小革活动。工作实践中,全队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一法创千金”的作用,为降本增效献计献策,自行研制的可调整式油管座、绝缘防盗架线杆、推钻地锚绝缘捣杠等工具,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均取得很好效果。仅2013年全队就有16项小改小革在全厂内推广,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三、推进基础工作,提升整体素质

以争创“金牌作业队”为主线,坚持“连续、创新、完善、侧重”的原则,全面推进基础工作,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培训工作日趋规范化,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倡导“四大理念”(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事故隐患;放纵宽容是最大的事故漏洞;设备技术手段落后是最大的事故根源;个人施于宽是最大的自我毁灭)、“五个统一”(安全与效益的统一,安全第一;责任与权利的统一,责任第一;安全意识与技能的统一,安全意识第一;科学管理与经验的统一,科学管理第一;强制与自觉的统一,强制讲落实,自觉讲思想),积极推广HSE管理,变“事故后四不放过”为“事故前四不放过”(不放过每一个安全检查点、不放过每一个事故隐患、不放过对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教育、不放过每一个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前移了事故预防关口,为防止事故发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和精神基础。绘制了井场布置示意图,规范了工具、设备、油管桥和值班房摆放位置,在每个作业现场设置安全通道和安全警示带,现场“三标”达标率达到100%,连年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强化职工培训工作。立足岗位和现有条件技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建立了“三个一”考核制度,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考核结果与效益挂钩,调动了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目前,全队员工兼岗持证率达96%,中高级工占队伍总数的82%,涌现出局级技术能手1名,厂技术能手6名,员工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设备管理实行量化考核积分制。将例行保养、故障排除、运转记录等管理控制点分别确定相应分值,对设备管理责任人进行量化评价,逐次累积,滚动考评,形成设备管理业绩连续量化评价模式,确保了设备完好率100%。

实行案例分析管理。每月定期召开案例分析座谈会,提出安全、质量、队伍管理等方面的正反案例,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制定措施,力争找到最佳方法和最短的管理路径。两年先后征集到各类管理案例50余篇,做到案例分析统一认识,实现效益最大化。

各位领导,两年以来在争创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五项劳动竞赛”是创效的载体,提升管理水平的途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继续把争创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为油田有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9篇: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辩证否定观

难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喜之郎CICI果冻的前世今生。

2008年底,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我国发生多起老人、小孩因食用果冻不当而导致呼吸道完全堵塞致窒息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家长的关注。各果冻厂商销量急剧下滑,纷纷减产,部分企业甚至因此事件破产倒闭。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以喜之郎为首的一批果冻厂商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一款新型的果冻类产品——CICI果冻系列。将传统的固态果冻转换为稠状液态。产品投放市场后,因其可爱的外型、便于携带、安全卫生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青年家长的青睐,企业从此扭亏为盈,重新占领了市场。 设问:(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喜之郎果冻成功的原因?

(2)请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喜之郎果冻的成功的原因?

(3)请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喜之郎果冻成功的原因?

教师归纳:其实材料中除了涉及到今天所讲到的哲学原理,还包括今天要讲到了另一个原理——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

【新课教学】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的要求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知识,一辩证的否定观,

二、创新精神,三革命的批判精神。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内容——辩证的否定观

一、辩证否定观(板书)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教师提醒:同学们在理解本概念时,应该特别注意哲学上讲的否定是事物自身作用的结果,与外力无关,特别要区分与日常生活中的否定的区别

提问分析:我踩死虫子、风摧折庄稼是不是哲学上的否定?

得出结论:哲学上的否定必须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过渡)作为哲学上辩证否定还应该满足两个基本特征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板书)

例证分析:从固态果冻到液态果冻的过程变化

得出结论: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

(过渡)思考:固态果冻和液态果冻是不是什么关系也没有了

得出结论:两者之间还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板书)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

(过渡,出示幻灯片)提问:喜之郎CICI果冻是否完全否定了传统果冻?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可见辩证的还否定并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所以说:

4.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板书)

那么,如果我们一定要简单的肯定一切,否定一切,会得出什么结果呢

出示幻灯片:

肯定一切——事物将没有发展,或者发展受到阻碍

否定一切——事物将失去联系,无法实现发展

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的特征为: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一个内容,辩证的否定观,作为一个哲学原理,它的方法论是什么?

二、树立创新意识(板书)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教师讲解:

上具体指的是权威,是专家,不唯上告诫我们不能迷信权威,纵观人类的历史,如果我们人类迷信权威,世界将无法发展。

例: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对牛顿“时空观”的怀疑,就不会提出著名的“相对论”;如果没有毛泽东对城市暴动的怀疑,就不会指出“农村包围城市”这条正确的革命路线;如果没有邓小平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情系,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但任何书本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所以要做到不唯书,

提醒:“唯”强调的是唯一性,也就是说,不要把权威、书本当作唯一,但并不代表要完全否定,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过渡)其实在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史中,就有过类似的案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点。而如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两者相比,谁是正确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两者都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之所以会有区别,就在于任何事物在它刚刚产生的一段时间内,对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肯定的事物都会失去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失去自己存在的权力,失去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东西。所以,辩证的否定观还要求我们:

三、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板书)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辩证的否定观不仅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求我们发扬革命的批判精神,那么这两个方法之间又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呢?

四.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出示幻灯片:

A、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破

B、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的要求,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以下,到底哲学中有哪些原理可以用来分析今天讲到的创新呢

出示幻灯片

(1)辩证的否定

2)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3)发展的观点( (

上一篇:党员四个意识党课讲稿下一篇:坚持实践实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