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排名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西南交通大学排名

2019全球大学声誉排名

7月1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19年全球大学声誉排名。该排名强调大学的品牌价值,反映各高校在吸引人才、商业投资、科研等方面的竞争力。

哈佛大学/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系统,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和158位诺贝尔奖得主。

麻省理工学院(MIT)/ 在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领先,拥有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林肯实验室和MIT媒体实验室,万维网、GNU操作系统皆诞生于此。

斯坦福大学/ 负责运行管理美国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胡佛研究所等机构。培养了83位诺贝尔奖得主,并为硅谷输送了大量人才。

剑桥大学/ 培养了15位英国首相和117位诺贝尔奖得主。设有8座文理博物馆,拥有剑桥大学出版社。

牛津大學/ 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专业影响深厚。培养了6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位英国首相。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伯克利是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以自由、包容的校风吸引了一批人才。同时在科研领域与斯坦福大学共同构成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

普林斯顿大学/ 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同构成了理论研究中心,对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影响深远。

耶鲁大学/ 培养了61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美国总统。拥有全球顶尖的教学设施,校园内260座建筑物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去年美国申请人数最多的大学。商业、金融、技术、电影艺术等专业实力雄厚。

芝加哥大学 / 诞生了众多芝加哥学派,是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费米实验室的成立奠定了其在自然科学界的地位。

第2篇: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建构

摘要:印度政府于2015开始构建其大学排名体系,当前的指标体系已实现了从关注教师到师生兼顾的转变,在注重专业研究与实践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多維发展,强调全方位多层面的声誉调查。与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相比,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在指标多样性、权重分配及文献数据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虽然形成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关注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增长”,强化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以及注重高等教育的“学科均衡”的特色,但也面临着数据来源缺乏权威性,重数量评价轻质量评估以及重本土化轻国际化等困境。

关键词: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世界大学排名;包容性增长;产教融合;学科均衡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

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大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构建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是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世界一流学科的构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载体,是联结大学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判断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竞争力的强弱,主要途径为比较,尤其是区域和国际层面的比较。大学排名较好地融合了这两点因素:第一,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是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要素的重要体现,是简化了的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第二,大学排名强调比较的重要意义,单一的国家大学排名注重国内机构的比较,而区域及国际大学排名则关注群体间的比较,尤其是国家间大学的比较。

作为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政府在世界一流大学战略之下,积极构建具有印度特色的大学排名基本框架(National Institute Ranking Framework,NIRF),并以此为基础,于2016年、2017年、2018和2019年连续四年发布了国家大学排名结果。当前印度大学排名已形成了稳定成熟的指标体系,注重各院校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尤其关注排名之后的院校质量改善与提升。然而,与世界大学排名相比,其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具有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的共性?其特色与不足有何体现?这是本研究尝试回答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概述

作为衡量高等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排行榜深受各国青睐,许多发展中国家更是将之视为高等教育卓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印度等国家纷纷实施了政府主导的大学排名。就国际层面而言,许多国际机构也热衷于大学排名,但目前比较成熟、权威且国际认可度较高的大学排名有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THE)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一)QS世界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是一种以商业模式运行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大学排名体系,最初的QS世界大学排名又称《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由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合作于2004年推出。但自2009年排名发布后,QS与泰晤士终止合作,两家于2010年分别推出各自的排名体系。当前的QS世界大学排名由QS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合作推出,涵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学科分类排名、地区性排名(亚洲大学排名、拉丁美洲大学排名、金砖五国大学排名以及中国大陆大学排名等)、建校50年以下100所大学排名、全球最佳求学城市排名、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等。目前的QS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参与机构最多的排名之一,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排名体系之一。

(二)英国泰晤士(THE)世界大学排名

现有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于2010年推出的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为了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排名方法,《泰晤士高等教育》先后与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爱思唯尔(Elsevier)等机构合作,充分利用斯科帕斯(Scopus)等数据库的已有资源。当前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包括世界大学排名、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声誉排名、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校龄50年以下的年轻大学排名)、亚洲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等。[1]

(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作为美国第三大新闻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不仅积极关注政治经济及军事,也以大学排名的形式对高等教育给予密切关注。早在1983年,其对美国大学及其院校进行的排名就因专业性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现行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始于2014年,是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中最年轻的排名体系。当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在关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其关注领域,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性最佳大学排名。与QS及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不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摒弃了区间排名的方式,更加关注具体高校的具体排名。

(四)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于2003年6月发布,是全球第一个多指标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旨在明确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寻求质量提升。自2009年开始,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软科)全面接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组织、实施与发布工作,逐渐形成今天的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当前的软科大学排名涵盖中国和世界两大区域,既包括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最好大学排名以及最好学科排名,也包括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2019年8月15日上海软科发布了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涵盖全球前1000名高校,其中前100名采取逐次排序的具体排序方式,100名至200名之间以50段位进行衡量,200名以后则以100段位进行衡量。

三、印度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分析

自2016年首份排名结果公布开始,经过三年的探索,印度大学排名无论是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數据发布还是在指标体系上均相对成熟。印度大学排名的初衷是改善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就此而言,作为印度大学排名核心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国际可比性,遵循“国际化—本土化”的构建路径,既强调印度大学排名与世界大学排名在指标体系构建上的同质性,又关注指标体系的“印度化”。

(一)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发展

印度大学排名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自2014年10月提出印度国家大学排名框架(National Institutes Ranking Framework,NIRF)以来,印度政府将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近一年的沟通与协商,历经一级指标的形成、二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的确定两大阶段,[3]印度国家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基本成型,并于2015年9月对外公布,在此基础上,印度政府于2016年4月发布了第一份国家大学排名结果报告,截至2019年底,印度政府已接连发布了四份国家大学排名结果报告。就印度国家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而言,四份报告在遵循五大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对二级指标做了若干修订。印度国家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印度大学排名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印度政府将指标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注重指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印度大学排名而言,2016年和2017年是重要的分水岭:2015年至2016年可视为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构建期,2016年至2017年是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重要完善期,而2017年至2018年和2018年至2019年的指标体系都是在2016年至2017年指标体系基础上的微调。鉴于此,此处重点分析2016年和2017年的指标体系。

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指标体系仍保持五大一级指标,但在二级指标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从过于关注教师到师生兼顾,并注重资源的合理使用。在2017年“教学资源”指标之下,除保留2016年的主要二级指标外,还增加了学生优势、财政资源及其利用两大二级指标,前者强调学生在院校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者更加关注资源的合理使用及效率的提升。第二,注重基于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强化产教融合。2017年的指标体系除保留科研成果方面的指标外,更加注重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关注产教融合,如强调知识产权及专利的授权及许可,强调专业实践及其执行等。第三,关注学生的多维发展。在毕业生成就方面,2017年的二级指标打破了2016年单纯从考试成绩来预测毕业生成就的狭隘视野,将多途径就业(如常规就业、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以及自主创业等)、工资以及博士研究生等纳入考察体系,使毕业生成就更为立体。第四,强调全方位多层面的声誉调查。与2016年的指标体系相比,2017年更加关注多方面的声誉调查,尤其关注雇主和投资者对于院校的看法,此外,公众、同行评估及院校竞争力也是声誉调查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世界大学排名视域下的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印度政府制定大学排名框架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一是提升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的知情权;二是改善印度高等院校的全球排名,提升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印度政府在构建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时理应考虑并适度参照国际知名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这种参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处理国内与国际排名之间的关系,是本部分重点阐述的内容。

尽管大学排名尤其是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仍需遵循一定的国际原则。2006年,世界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REG)讨论并形成的“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明确了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核心原则与规范。柏林原则指出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应该目的明确,而且更加多元和恰当;指标构成要相对全面,而且权重稳定;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要科学、可核实;排名结果要信息公开和透明。[8]鉴于此,本文将从指标构成多样性、权重分配、文献数据三大维度对印度大学排名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进行分析,具体的指标体系对比如表2所示。

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多样性可从指标体系的数量与指标维度两方面阐述:就指标体系的数量而言,印度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四大排名的指标体系。印度大学排名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总共有23项,仅二级指标也有18项之多,而四大排名的指标体系最多为16项,最少则为6项,其数量之多令人惊讶。就指标维度而言,五大排名相差不大,但侧重点各异。印度大学排名涵盖教学资源、研究及专业实践、毕业生成就、扩展性与包容性以及声誉五大维度,若单纯从二级指标数量而论,印度对各大维度的关注较为平均;而四大排名则各有侧重:THE指标体系覆盖面最广,也较为平均,涉及教学、研究、引用、国际视野及行业收入五大维度;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仅涉及声誉、师生比、论文引用以及国际化四大维度,且过于关注声誉类维度;USNEWS大学排名一级指标虽然众多,但仅文献引用类指标就多达9项,指标维度比较单一;ARWU也仅仅覆盖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及师均表现四个一级指标,实际覆盖面仅为教育质量与教师质量,且教育质量较为抽象。

权重分配是衡量各大排名体系关注焦点的重要和主要观测点,包括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要求“排名应该认识到组织机构的多样性,考虑它们各自的使命和目标”[13]。根据高等教育机构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此处着重关注教学指标、科研指标以及声誉指标三大指标的权重分配。印度大学排名通过指标权重的分配将教学与科研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各占30%的权重。而其他四大排名都将科研作为重要指标,相对忽略了教学这一基本功能:THE大学排名中,教学指标虽然占30%的权重,但真正与教学相关的师生比、博士与学士之比以及博士占科研人员比仅占12.75%,而科研类指标则包含研究与引用两大一级指标,占60%的权重,过于关注科研的倾向可见一斑;在QS的指标体系中,教学与科研权重分配一致,均占20%的比例,但仅仅通过师生比来衡量教学质量略显单薄,缺乏全面性与说服力;USNEWS和ARWU指标中教学与科研的不对等尤甚,前者干脆未设置教学类相关指标,而后者虽然以教学质量作为一级指标,但主要以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作为评价标准,实质上还是对科研的评价。各大排名对声誉指标的强调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印度大学排名将声誉作为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赋予其10%的权重,强调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的声誉;THE排名将声誉指标分解为教学声誉与研究声誉,占33%的权重;QS则将声誉分解为学术声誉与雇主声誉,占50%的权重;USNEWS用全球研究声誉与地区研究声誉来衡量声誉,赋予其25%的权重;而ARWU则没有明确的声誉指标,但对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强调则是无声的声誉,就这一点而言,对声誉的强调似乎无处不在。

文献数据是判断数据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对相关数据进行核实的重要途径。文献数据主要包括文献数据形式与文献数据来源两大部分,文献数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排名的学科倾向问题,而文献数据来源则保证了文献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相关文献数据是否具有国际可比性。对于印度大学排名而言,其文献数据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院校自身,二是全球性的大型数据库。院校主要提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数据,而科研方面的数据,尤其是与科研密切相关的出版物及引用数据则主要通过Scopus(Elsevier Science)、Web of Science(Clarivate Analytics,Formerly Thomson Reuters)、SCI-Expanded、SSCI、A&HCI等第三方机构提供,此外,在文献数据形式上,将社会科学领域的会议论文及书籍等包含在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文社科领域在大学排名中的窘境。THE与QS均使用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而USNEWS则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文献形式上,THE与USNEWS均将书籍与会议记录作为数据的重要形式,以扩大文献的包容性与覆盖面,ARWU的数据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论文为主,但对SSCI的论文赋予两倍的权重,以平衡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距,在文献数据来源上,仍以Web of Science为主要的数据库。[14]

总之,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相比,印度大学排名在指标多样性、教学与科研的兼顾以及学科覆盖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印度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反省与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四、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特色

印度大学排名是当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政府主导的排名体系,其初衷在于构建一套符合印度国情、体现印度特色的指标体系,最终目的在于以排名体系为杠杆,唤起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意识与反省意识,进而促进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事实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并逐渐凸显印度高等教育的“地方性”与“本土化”。

(一)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印度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将学生因素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观测点之一。以2017年的指标体系为例,该指标体系在2016年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学生优势”这个二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度政府对学生这一高等教育主体和主要參与者的重视。此外,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还强调对毕业生的关注,并将毕业生的成就作为重要的一级指标,既关注毕业生的发展形式,也关注毕业生的发展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毕业生多途径多渠道发展,尤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如在毕业生成就这一指标之下,将就业、深造以及自主创业作为毕业生发展的三大途径,且在分数的计算方式上更加侧重于自主创业。

(二)关注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印度种族、宗教的复杂性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印度高等教育必须走“包容性增长”之路。对于印度高等教育而言,这种“包容性增长”强调打破狭隘的地区界限,促进各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融合性发展;强调摒弃传统的“重男轻女”陋习,关注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强调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困境。在印度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中,上述几大内容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关注来自于其他邦和国家的学生在某一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比例;女性所占的比例;经济社会不利处境的学生以及为残疾学生所提供的基础设施,等等,并分别赋予上述二级指标30、25、25、20分的分值。尽管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在上述三大内容中各有侧重,但对于印度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强化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

印度将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将“产教融合”视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并重视知识的转化与收益问题。在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产教融合”主要体现在研究与专业实践这一指标之中,并具体落实到具体的计算公式中。以2017年的指标为例,知识产权包括申请、出版、授权及许可(IPR and Patents:Patents Filed,Published,Granted and Licensed),是重要的二级指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IPR=IPF+IPG+IPP+IPL,其中IPF=3×p(PF/F),PF指的是前三年申请的专利的数量,后面的IPG、IPP也采取相似的计算方式,PG与PP分别代表前三年授权及发表的专利数量。值得注意的是IPL采取另一种计算方式:IPL=2×I(P)+4×p(EP/F),这一公式更加注重印度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及知识的转化效益问题,I(P)是判断前三年被许可的专利的数量,如该数值为1,表明有一项专利被许可,EP指过去三年从专利中获得的总收入,是评价知识转化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15]除这个二级指标之外,还有其他二级指标也体现了印度高等教育注重“产教融合”及知识转化的问题。

(四)注重高等教育的“学科均衡”

世界大学排名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已得到各国政府及高校的青睐,但世界大学排名,尤其是其指标体系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包括:大学排名指标权重设置的模糊性;重视量化指标,没有兼顾非量化指标;注重“投入—产出”评价,忽视“发展过程”评价;注重规模数量,忽视内涵式发展;重视理工类高校,轻视人文类高校。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力求减少甚至避免上述缺陷与不足,尤其注重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均衡,这种均衡主要通过文献数据来源与数据形式两方面得以体现:就数据来源而言,理工类学科的数据主要来自于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含CCR-EXPANDED)以及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等数据库,而人文社会科学类则来源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就文献数据形式而言,既包括以论文形式呈现的研究成果,也包括著作以及学术会议的相关成果,强调多种文献形式的引文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文社会以著作形式呈现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覆盖了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科,促进了二者的均衡协调发展。

五、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构建的困境

尽管印度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已基本形成自身特色,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可比性,但与其他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一样,仍存在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在未来的修订工作中加以认真思考。

(一)指标数据来源缺乏权威性

与四大世界排名相比,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缺乏一定程度的权威性。就某种程度而言,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院校自身提交的数据、相关数据库的数据以及来自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首先,印度缺乏可靠及综合的数据库,这就决定了某些数据必须依赖于高校自身,这种依赖性增加了数据的不确定性。其次,印度缺乏比较权威的调查来收集相关数据,且主要集中于印度本土,缺乏国际认可度。以声誉这一指标为例,THE不仅会进行年度声誉调查(Academic Reputation Survey,ARS),而且会发布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QS和USNEWS虽不发布声誉排行榜,但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对声誉这一指标进行调查;而印度大学排名在声誉这一指标缺乏明确的数据来源,更多具有临时性色彩,且对数据缺乏标准化处理。最后,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数据多数来自于院校自身及相关利益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使数据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大学排名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二)重數量评价轻质量评估

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一样,印度大学排名也存在重数量评价而轻质量评估的问题,这固然与质量难以量化有关,但关键还在于对高等教育规模效应的过度强调。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模式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关注量化指标忽视非量化指标,二是重视规模效应忽视质量评估。在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许多关键观测点,如学生优势、研究与专业实践等,都将数量视为评价的主要和重要标准,而仅有的质量标准,如知识转化的效益,也主要通过创收的利益大小来评估,这种数量和规模效应贯穿于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始终,且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此外,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也将量化指标作为主要的观测点,忽视了定性指标的评估,无论是教学资源、研究与专业实践、毕业生成就,还是扩展与包容性以及声誉,都重视二级指标的量化过程,但对于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定性指标,如教学育人质量、学术民主自由、大学人文精神等,要么将其窄化,要么将其抛弃。就长远意义而言,这种规模与量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印度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生成。

(三)重本土化轻国际化

对于印度而言,大学排名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公众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知情权,促进相关机构的信息公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反思与反省意识,促进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期望需要赋予印度大学排名更多国际性因素,然而这恰恰是当前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所缺乏的内容,过于关注本土化而忽视国际化。印度大学排名将教学资源、研究与专业实践、毕业生成就、扩展性与包容性以及声誉作为五大一级指标,若干二级指标关于国际化的略微强调多处于边缘性的辅助地位,国际化指标的缺失与印度大学排名的初衷背道而驰。相反,THE、QS、USNEWS等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尽管对于国际化指标的重视程度不一,国际化的呈现形式也有所区别,但都将国际化视为评价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THE指标体系中国际视野这一指标占据7.5%的权重,分为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以及国际合作三个二级指标,QS也将国际教师比例与国际学生比例作为衡量国际化的两大关键指标,赋予其10%的权重。因此,对于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而言,有必要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强化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的指标体系建设,更好地提升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无论是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就时间维度而言,与2016年的指标体系相比,2017年及之后的指标体系关注多维性与立体性,更加强调指标体系的“与时俱进”。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在明确现有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缺陷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印度的“本土化”,另一方面注重指标多样性、教学科研兼顾以及学科覆盖等方面的改进与完善。经过四年努力,印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已形成了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注重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增长”,关注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以及高等教育的学科均衡发展等诸多特色,但也仍然面临着数据权威性缺乏、重数量评价轻质量评估以及重本土化轻国际化等一系列挑战,需在未来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殷晶晶.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路径探究——基于世界大学排名分析[J].江苏高教,2017(5):25-28.

[2]最好大学网.网站首页[EB/OL].[2020-01-13].www.zuihaodaxue.com/index.html.

[3]王建梁,武炎吉.印度大学排名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反响[J].江苏高教,2017(7):98-102.

[4]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ndia Rankings 2016[R].New Delhi: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p2.

[5]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ndia Rankings 2017:National Institutional Ranking Framework Methodology for Ranking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India[R].New Delhi: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p10.

[6]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ndia Rankings 2018[R].New Delhi: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p2.

[7]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ndia Rankings 2019[R].New Delhi: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p2.

[8]郭丛斌,张优良,傅瀚文.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基于THE、QS和USNews大学排名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18(12):8-13,146.

[9]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methodology[EB/OL].(2019-09-02)[2020-01-13].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0-methodology?site=cn.

[10]QS TOPUNIVERSITIES.QS World Rankings-Methodology[EB/OL].(2019-06-19)[2020-01-13].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

[11]US News.How U S News Calculated the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EB/OL].(2019-10-21)[2020-01-13].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articles/methodology.

[12]最好大学网.排名方法[EB/OL].[2020-01-13].www.zuihaodaxue.com/ARWU-Methodology-2019.html.

[13]IRGE.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2006-05-20)[2020-01-08].http://ireg-observatory.org/en_old/berlin-principles.

[14]最好大學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9排名方法[EB/OL].[2020-01-13].www.zuihaodaxue.com/ARWU-Methodology-2019.html.

[15]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ndia Rankings 2017:National Institutional Ranking Framework Methodology for Ranking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India[R].New Delhi: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p19.

(责任编辑陈春阳)

作者:武炎吉

第3篇:光明《留学》英国榜42所排名吃亏的优质英国大学

看着《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THE)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上满眼的美国大学,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少有上榜;再看现在绝大多数留学机构都不得不主打的美国留学,不禁让人感叹,曾经日不落的英国高等教育真的沦为混文凭的二流选择了吗?

《留学》杂志广泛研究了英国的TOP100大学,发现英国的大学特色性很强。且不说老牌大学、平板玻璃大学和新兴大学这样的细致分类(注:详见本专题《英国高等教育日不落》一文),英国的几百所大学可粗略分为研究型和实践型;排名不高的实践型大学虽然听上去掉价,读起来可能性价比更高。这些大学与全球、欧洲、英国、本地各层次的企业均建立了紧密合作;就读他们的王牌专业,不仅可参与到苹果电脑、捷豹汽车的研发中,还能在知名企业获得实习机会。

在本次的光明《留学》英国榜中,留学推荐了最值得读的50所英国大学。同时进入三大世界大学排名TOP100的院校就不用再占版面了。更全面、详细的信息请见《留学》杂志会员刊《留学·英国册》。

伦敦地区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英文名称: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英国排名:31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16年建校,是英国唯一一所专门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全世界研究东方以及非洲问题拥有学者最多的机构,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外交官。人类学全英排名第三,仅次于剑桥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和艺术史、政治学、神学和宗教研究第三,经济学第四,音乐第五。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英文名称:

Royal Holloway,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国排名:34

推荐理由及专业:

该学院与牛津大学合作建设了由政府出资的国家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所开设信息安全学授课型硕士课程的大学,在全英享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声誉。皇家霍洛威学院的影视制作、剧本写作、纪录片制作、导演、戏剧表演等专业均为实操型课程,在全英享有极高声誉。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英文名称: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国排名:37

推荐理由及专业:

1887年建校,共有五位诺贝尔奖得主诞生或工作于这所大学;优势专业包括天文学,英语,法律,经济,航空航天工程,以及医学;社科学院拥有众多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里的世界知名教授;校友包括众多知名电台记者和主播、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另外,玛丽女王大学拥有著名的巴兹伦敦牙医学院。

伦敦城市大学

英文名称:

City University London

英国排名:46

推荐理由及专业:

城市大学始建于1894年,1966年获得皇家特许状并成为全英优秀的现代化大学之一。其卡斯商学院(Cass), 是世界知名的商学院之一,获得了"AACSB", "EQUIS", "AMBA" 三大全球最具权威的商学教育质量认证。

布鲁内尔大学

英文名称:

Brunel University

英国排名:47

推荐理由及专业:

布鲁内尔大学成立于1966年,大学命名来源于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工程师Isambard Brunel,这也奠定了其在英国工程类院校出类拔萃的地位。其他优势专业还包括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市场营销专业和部分管理专业开设两年硕士课程,提供一年实习。

金史密斯学院

英文名称: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国排名:55

推荐理由及专业:

创立于1904年,目前已成为伦敦大学的一部分, 以艺术与设计、文化及社会科学见长,传播和媒体研究,戏剧、舞蹈和影视,音乐,心理学等课程都是学校杰出的课程。有6名毕业生获得过欧洲重量级的当代艺术大奖Turner Prize。其学习氛围和教学质量更侧重学生就业。

伦敦艺术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英国排名:85

推荐理由及专业:

创办于1986年,在伦敦市中心共拥有18处校园,由六间教授艺术、设计、时尚和媒体课程的学院组成。伦敦艺术大学是欧洲最大的艺术、设计、媒体传达和表演艺术的教育机构,是全英唯一一所开设时装类、电视及录像化妆专业、美容课程学位课程的高校。

马兰戈尼学院

英文名称:

Istituto Marangoni

英国排名:37

推荐理由及专业:

这是一所为高端专业时尚领域输送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的学校,校区分别位于米兰、巴黎和伦敦,三地的课程和学费基本一致。世界公认的时尚界最高学府,校友包括Dolce & Gabbana公司、MOSCHINO的创始人、Tod's新任女装系列创意总监等。Versace和Prada80% 的员工均毕业于此。

英格兰地区

杜伦大学

英文名称:

Durham University

英国排名:6

推荐理由及专业:

始建于1832年,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除牛津、剑桥外唯一一所学院制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学校位于英格兰东北部;优势专业包含历史与考古、法律等人文专业。

埃克赛特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Exeter

英国排名:7

推荐理由及专业:

被《泰晤士报》评为“英国最美的花园式校园”,是欧洲贵族的首选。其Financial Analysis and Private Fund专业课课程包括CFA一级和二级考试;社会基因研究中心是英国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社会基因研究中心的成员之一;数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流体动力学中心与英国气象局建有合作关系。

巴斯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Bath

英国排名:10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66年建校,现任校长是爱德华王子;运动设施排名全英第一。巴斯大学拥有全球最好的同传学院,学生去联合国做口译是学业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硕士提供两年硕士课程,其中包括一年实习;商学院在英国排名前三,甚至超过了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英国G5院校。

萨里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Surrey

英国排名:11

推荐理由及专业:

1891年建校,具备自主研究和制造小型天梯人造卫星的能力,并将产品卖给政府和企业,就读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有参加相关项目的研发优势。其他专业有卫星通讯、电子、酒店旅游管理,该校与500多家企业有联系, Times就业率统计中多项专业名列第一。

兰卡斯特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英国排名:12

推荐理由及专业:

物理系在低温物理方面的研究也是国际领先;拥有英国顶尖的环境科学系和国际知名的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该大学有一个帮助学生们找到兼职工作的“工作商店”和一个“志愿队”,同时该大学还经营着“糖房子”,位于兰卡斯特市中心,是兰卡斯特大学的夜总会。

拉夫堡大学

英文名称: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英国排名:13

推荐理由及专业:

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获得七次英国大学最高荣誉奖—“英国女王年度奖”,次数与曼彻斯特大学持平,仅次于牛津大学。体育专业英国第一,在传媒文化研究,以及工程领域中的车辆制造与研究、宇宙航空、道路与驾驶安全等研究领域成就卓然。

东英吉利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英国排名:14

推荐理由及专业:

环境科学系是该专业英国最大的系科,并被英国教育投资委员会授予满分5分,新闻传媒专业在英国专业排名中位列全英国第二位;德语、斯堪的纳维亚语和荷兰语荣获最佳成绩5*的得分;被授予5*的学科还有应用社会工作、发展研究、工程专业和法律。

南安普顿大学

英文名称: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排名:18

推荐理由及专业:

以理工专业闻名,其中电子与计算机学院(ECS)科研实力处世界前列,全英第一;同时,在电子工程、海商法、船舶工程、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成就;该校的天文学家在开发全球最先进的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INTEGRAL”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2002年协同设立欧洲太空署。

莱斯特大学

英文名称:

Leicester University

英国排名:20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21成立,罗素集团、欧洲N8集团、白玫瑰联盟成员大学。医学与生物学专业是莱斯特大学的优势专业,尤其在DNA基因研究方向有着卓越的表现。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相关专业提供为期两年的硕士课程,包含月薪1000英镑的实习机会。同声传译专业为学生提供去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交换学习的机会。

谢菲尔德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排名:21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05年正式建校,著名的红砖大学、罗素集团成员大学,诞生过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其工程学院是英国最大和最好的工程学院之一,是波音公司在欧洲唯一的合作研究伙伴。优势专业包括了新闻学与建筑设计,均提供各种实习机会。

纽卡斯尔大学

英文名称:

Newcastle University

英国排名:22

推荐理由及专业:

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之一,著名校友包括憨豆先生等。作为一所综合类大学,该校在众多学术领域均跻身英国前十的位置,比如金融学、艺术与设计、传媒、工程、教育等。口译专业的学生去联合国做口译是学业的一部分。另外,其农林专业在全英排名前三。

萨塞克斯大学

英文名称: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

英国排名:25

推荐理由及专业:

传媒、人类学、艺术史、物理学、社会学等专业排名位居英国前十。与ISIS国际学生实习计划合作,建立中国学生ISIS实习专项基金,每年推荐优秀中国学生免费参加ISIS,毕业后安排实习。ISIS提供的职位均为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英国公司。

肯特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Kent

英国排名:30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65年建校,与欧洲大陆的一百多所学校关系密切,被誉为“英国的欧洲大学”。精算科学为全英乃至全球最强学科,是英国少数几个具有英国精算师豁免资格的大学;其他优势专业还包括法律、人类学、经济学、社会政策等。

埃塞克斯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Essex

英国排名:32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65年建校,培养出了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位和平奖得主。科研能力强,RAE评估经常能够进入全英前十,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在全英居领先地位。

雷丁大学

英文名称:

Reading University

英国排名:33

推荐理由及专业:

建于1892年,该校在传播和媒体研究,戏剧、舞蹈和影视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雷丁位于英国中部的“硅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公司,为当地居民和大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该大学属下国际资金市场协会与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华威大学、伦敦城市大学并称为英国“金融界的七驾马车”。

阿斯顿大学

英文名称:

Aston University

英国排名:34

推荐理由及专业:

建于1895年,是一所科技大学,学校以商科及工科专业尤为出色,大学的MBA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在全英排名前十。该校提供重点组合式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这样的组合反映出本校在下列领域的教学以及研究专长:商业、工程及应用科学、生命及健康科学、语言及欧洲研究。

考文垂大学

英文名称:

Coventry University

英国排名:42

推荐理由及专业:

考文垂大学的汽车工程与汽车设计专业位列全英第一,与捷豹、路虎、BMW、福特等知名汽车厂商紧密合作。该校与考文垂市共同建立了20公顷的大学科技园,主要提供培训、论坛和商业洽谈,是产学研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英国大学。本科硕士课程均有实习机会(本科实习为一年,硕士课程实习为8-12周)。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英文名称: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英国排名:

推荐理由及专业:

成立于1881年,其艺术学院历史悠久,享有国际声誉,主要有服装设计、室内装潢、平面设计等;其他优势专业包括商业研究、法律、化学、播音主持、传媒。其学生实习率全英第一。

赫尔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Hull

英国排名:58

推荐理由及专业:

创建于1928年,目前普及到个人使用的液晶发明于赫尔大学化学系;1979年获第一枚英国女皇高等教育科技奖。大学在工程、机器人技术方面发展了专门的技术。推荐课程化学、戏剧、舞蹈和影视、电机和电子工程学、数学、统计学和运算研究、物理学、心理学等专业。

伯恩茅斯艺术大学

英文名称:

Arts University at Bournemouth

英国排名:59

推荐理由及专业:

艺术、设计与媒体类的高等学府,也是英国顶级数字动画学院。校园内设有一系列专建的工作室,该校还是指定的AppleMac优秀教育中心。本科课程(两年预科学位及三年文学学士荣誉学位课程)均提供三周免费学期前课程。

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

英文名称: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英国排名:62

推荐理由及专业:

近几年的全英高校质量评估中一直获“优秀”等级。旅游、酒店和休闲管理专业是该校最好的专业;从规模上来说,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是欧洲最大的提供旅游、酒店和休闲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所有毕业生可获得一年的带薪实习机会。

中央兰开夏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英国排名:77

推荐理由及专业:

创立于1828年,是英国最富有的大学之一。传媒类专业等王牌专业为英国大学前10强,学校拥有全英国最先进的媒体工厂;艺术和设计系因其几近100%的毕业生就业率而声名卓著。许多专业设有三明治课程,学生可以在课程第三年有一年的实习机会。

赫特福德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英国排名:79

推荐理由及专业:

电脑、工程、心理学尤为著名;商学院与欧洲、加拿大、美国的30多所大学的商学院有学生交换项目,在英国素有“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摇篮”之称。拥有英国最大、最先进的学习资源中心。这不是未来从政或做理论研究的最佳选择,却是学生就业率的保证。

苏格兰地区

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英国排名:39

推荐理由及专业:

成立于1796年,作为全英第一个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大学,SBS(斯特莱斯克莱德商学院)一直在英国乃至欧洲享有盛誉,并获有三大商学院认证;此外,学校的工程学院也是英国最顶尖的工程学院之一,特别是EEE专业,位居英国TOP3。

赫瑞瓦特大学

英文名称:

Heriot-Watt University

英国排名:41

推荐理由及专业:

1821年建校,大学名称是为了纪念在金融(英国皇家金融家乔治·赫瑞)和工程(蒸汽动力研究方面的杰姆斯·瓦特)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苏格兰先驱而命名的;大学的优势专业包括商业管理,精算,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食品科学和海洋科学。

阿伯丁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Aberdeen

英国排名:44

推荐理由及专业:

该校是中世纪创建的四所苏格兰古大学之一,也是全英校龄第五长的大学,拥有五名诺贝尔奖得主。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工程专业是紧邻北海油田的阿伯丁大学的支柱专业。医学享有盛誉,设有英语系国家第一所医学院;法学院被认为是英国的顶级法学院之一,国际法和商法尤其适合中国学生学习。

邓迪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Dundee

英国排名:45

推荐理由及专业:

1881年建校,该校为英国的第一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心。水利法学、政策和科学中心为联合国研究世界水资源的管理。该校也是英国唯一向法学学生提供英格兰法和苏格兰法双重法学学士学位的大学。

斯特灵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Stirling

英国排名:53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67年成立,是全英唯一建立在王宫里的大学。拥有全英国最顶尖的教育学院和体育学院,全苏格兰第一的新闻传媒学院和全英国最大的市场营销学系;该系也是全英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国际会计金融硕士课程可免考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6门课程,投资分析硕士课程有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认证。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英文名称:

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英国排名:

推荐理由及专业:

英国最古老的,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与全球80多所合作院校签有学生交换协议,还是全英国学生退学率最低的学院之一。在SHEFC(苏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估中,下属三个分校建筑、美术和设计的教学分别被评定为优秀、高度满意和高度满意。

威尔士地区

卡迪夫大学

英文名称:

Cardiff University

英国排名:27

推荐理由及专业:

该校于1883年取得皇家许可状,并为英国威尔士地区唯一入选罗素集团的大学。在大学专业排行榜中,物流、新闻、公关、建筑等专业长期位于英国前五。另一王牌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欧洲首个新闻学院、世界十大新闻学府,在新闻业内有着新闻界“牛津”的美誉。

斯旺西大学

英文名称:

Swansea University

英国排名:43

推荐理由及专业:

1920年建校,位于威尔士斯旺西市,该市是全球最安全、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该校是世界上第一辆超音速汽车研发地,参与设计研制了空客A380机翼和机身材料部分;与众多世界100强企业在科研、教学或就业方面有合作;优势专业有材料、土木工程、海事海商法、海运物流、计算机、机械工程、经济学、心理学、化学工程、管理等。

班戈大学

英文名称:

Bangor University

英国排名:50

推荐理由及专业:

成立于1884年,其海洋科学系不仅规模为英国最大,而且荣获了“国家优秀专业中心”称号。其他优势专业还包括环境科学、林业科学、农业资源管理、环境生态学银行、财会会计以及管理课程。

北爱尔兰地区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文名称: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英国排名:38

推荐理由及专业:

1845年建校,罗素集团成员,诞生过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位爱尔兰总统。优势专业包括:财会,计算机,土木工程,制药和法律。

阿尔斯特大学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of Ulster

英国排名:69

推荐理由及专业:

建筑学院全英排名第四,课程得到多家专业机构的认证;新闻学院是全英唯一获得印刷和广播专业机构双重认证的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酒店管理专业按照美国标准评定为五星级。

致谢:新东方前途出国英国部,启德教育集团,部分学校中国区办公室 (实习记者夏媛媛、张梦元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4篇:【西南政法大学排名】西南政法大学特色专业-西南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南政法大学排名】西南政法大学特色专业-西南政法大学录取分数

线

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建校60余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0多万人,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

一、历史沿革西南政法大学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了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我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我校既会聚了法学名流又吸纳了实务精英,既秉承了深厚的法学传统又融入了公安教学的特色。学校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管理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1977年学校经中央批准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经过60余年来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从继续教育到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法学教育方面,成为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齐全,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社会贡献突出,在全国法律界有良好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二、发展现状学校现有渝北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宝圣湖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313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余人。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应用法学院等13个学院,18个职能处(部)、室,5个教学辅助单位,有21个本科专业、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有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学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覆盖10个法学二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工商管理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对全国数百所高校的法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学科排名全国第六;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大学研究生院二级学科评价中,我校经济法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一。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为法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向。2005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1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34项(其中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横向课题96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7项。其中,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这是重庆市高校首次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奖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项。学校多名教师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34部法律、地方法规的立法、咨询工作。学校图书馆各类馆藏文献420余万册,拥有两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其中,法学专业刊物《现代法学》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著名期刊,成功入编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职工1307人,其中专任教师1028人。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4人,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的2人、

提名奖的5人次,重庆市教学名师2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人才5人,获准设立“巴渝特聘教授”岗位2个,特聘教授2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进入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序列59人。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实施并完善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选修制、导师制、督导制等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我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16门。2001年以来,我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28项,其中有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获第

四、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0年以来,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一、二等奖,9部教材分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

一、

二、三等奖和优秀奖,9部教材获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序列。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3个)、全国“三好”学生标兵(2人次)、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次)等荣誉称号;1999年至今,学校连续多年被重庆市和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2005年、2006年,我校青年法学会、演讲辩论协会和大学生社会调查中心相继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百优社团”称号;2001年和2007年,学校代表队两次获得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银奖,是唯一连续两次进入决赛的政法类院校;2007年,我校男子排球队包揽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冠亚军,同年,又在首届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获得亚军,并作为亚洲唯一受邀请的排球队于9月29日赴维也纳参加世界大学生校际运动会。在2010年“创想青春-2010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辩论大赛”中,力挫北京大学等名校,获得总冠军。学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在2005年8月《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批收录的176名法学名家中,我校教授和校友共37名入选;在已进行的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我校共有18位学子当选;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法律院(系)中,均有我校毕业生执掌教鞭,我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法学师资的培养基地”。我校还有近50位校友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27人被任命为大法官和大检察官,

22人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9位中共“十七大”代表.合作交流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6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受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学校还设有“中国国家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地方政府国际培训重庆中心”,面向海内外进行学位培训、管理培训等,为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当前,学校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弘扬“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着力“卓越人才培养”、打造“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卓越学科专业”、追求“卓越科研成果”、完善“卓越校园”,搭建“卓越办学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以“转型升格”为核心内容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特色专业和特色研究领域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南政法大学招生网站:

第5篇:西南石油大学全国综合实力排名

西南石油大学在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成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排名第152。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评价目标已连续8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是目前最流行、最具权威性的大学排行榜。

西南石油大学在石油专业方面排名

西南石油大学在全国石油大学中排名在前三位,最好的是中国石油大学,然后是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2011年更名)接下来就是西南石油大学了。

这个学校说起来比较有争议,近些年科研项目很多,成绩很不错,在一次没有中国石油大学参加的测评获得了油气田类的第一名,更是让这个学院信心爆棚。不过据说这里学位审查实在不够严格,领导们很容易在这个学校混个博士学位,其中内幕传言很多。反正在学位授予方面让石油系统颇有微词,但也通过这个非常规的措施,接了不少大项目。另外,西南的学生毕业去海油比较有优势,如果想去海油,可以考虑下。

西南石油大学的钻井、开发、储运等主干专业比较强,钻井应该是最强的。全国陆上最复杂的钻井非四川莫属,西南石油大学在四川钻井的研究与攻关是密不可分的了,钻井液(泥浆)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其次油气田开发、储运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在油田化学、矿场机械、勘察技术等领域都位于前列。

西南石油大学走海油的比较多是事实,因为在80年代海油创建之处,当时的张绍槐院长就鼓励支持大家到海油发展,现在海油的很多高层、中层都是西油的嘛,因为创业的时候她们付出的很多,也很正常,当然在同等条件下录用校友也复合中国的“国内惯例”赛。

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很好在全国都可以排上的上号如果你想石油方面的专业这个学校 还不错值得考虑

第6篇:【西南大学专业】西南大学招生网站-西南大学分数线[模版]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南大学专业】西南大学招生网站-西南大学分数线

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二十条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为招生计划的105%-110%,在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120%。第二十一条在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各省规定及投档顺序对达到学校在当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实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二十二条在考生的专业安排上,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根据专业分数级差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并参考相关科目的成绩择优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它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第二十三条学校认可国家政策性照顾加降分政策,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凡符合国家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分或降分投档条件的考生,在高考文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第二十四条对于有学校选考科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省级招办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学校以考生必考科目加学校选考科目的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同等条件下学校选考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在选考科目线上考生不足时,可考虑录取兼考科目的考生。第二十五条 学校有部分本科专业分别按学科大类招生录取,学生入学后统一按大类学习基础课程,两年内进行专业分流。第二十六条自主选拔合格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且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办规定的自主选拔录取相应批次第一院校志愿报考学校,如专业服从调剂,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体检合格,学校确保录取。专业安排办法:高考成绩加20分后参加专业选择。若加分后仍不能满足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则作退档处理。报考学校自主选拔合格的考生,须将高考成绩通知单及填报我校的高考志愿表等材料,于2013年6月30日前传真到学校招生办公室,以便学校准备相关录取资料。未按时传真相关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第二十七条 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八条 国防生的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九条 学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第三十条定向生的具体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只招收填有我校此类志愿考生,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我校在有关省(直辖市)本科相应批次提档分数线以下40分。通过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招收的考生,本科毕业后须到西藏基层工作不少于5年。第三十一条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原则上应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其中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并对英语单科成绩有一定的要求。其它各专业考生不限制外语语种,但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第三十二条艺术类各专业的录取,在以专业成绩作为录取排序依据时,如果学校组织了校考,以校考专业成绩为依据,如果学校没有组织校考,则以参加省统测专业成绩为依据。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划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各科成绩中凡有一科为零分者,学校不予录取。(一)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绘画、绘画(书法方向)、雕塑、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应用技术本科)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上线(重庆市音乐类考生,其专业成绩为重庆市音乐类统考成绩加上我校面试成绩所得的综合分)的情况下,按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二)音乐学(理论方向)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上线(重庆考生的专业成绩为重庆市音乐类统考成绩加上我校面试成绩所得的综合分)的情况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按高考文化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省统测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按高考文化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四)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按文化成绩的50%和专业成绩相加所得总分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录取分数=校考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成绩×50%)。(五)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录取规则是: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按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相加所得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录取分数=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成绩)。(六)对第二至五款所涉及的艺术类专业,在要求艺术类招生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计划分文理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文理科招生计划,依据录取规则分别排序录取。在艺术类招生计划不分文理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将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文理科文化成绩二本批次线为基准,对理科考生的文化成绩按一定公式折算后和文科考生一同按录取规则排序,择优录取,折算公式如下:理科生文化折合分=理科生文化总分×(普通文科二本批次线÷普通理科二本批次线)

(七)报考音乐学(师范)、音乐学(理论方向)、美术学(师范)、体育教育(师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考生,外语成绩原则上不能低于60分(150分制);其余各艺术类专业的外语成绩要求视生源情况而定。(八)学校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按(贵阳考点、长沙、广州考点)、北方考区及舞蹈学专业川渝考区的招生计划,根据考区生源质量情况确定,不作分省计划,录取时根据同一考区或考点内的名次进行排序录取。考区招生计划可根据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第三十三条体育教育(师范)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对该专业有明确的投档排序规则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时按投档成绩排序,兼顾单项成绩和其他特长,择优录取。对该专业没有明确的排序投档规则或将文化、专业成绩均上线考生按志愿全部投档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我校将按专业成绩排序,兼顾单项成绩和其他特长,择优录取。第三十四条除国防生外,学校各专业招生无男女生比例限制。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其中,对考生身高的特殊规定如下: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体育教育(师范)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舞蹈学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3米;音乐学(师范)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6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0米。专业特别优秀者身高要求可适当放宽。第三十五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具体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国家民委及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

西南大学重点专业:

西南大学全景地图: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南大学历年分数线:

西南大学报考指南:

西南大学招生计划:

西南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7篇:西南交通大学简史

★★★★★★西南交通大学简史★★★★★★

山海关建校

1877年,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在直隶省(今河北省)创办开平矿务局,这是我国最早用机器开采的一个大型煤矿,它是现在开滦煤矿前身的一部分。为了将开平矿务局生产的煤由矿区运往天津,经清政府批准,开平矿务局在1881年修建了唐胥铁路,并逐渐延伸。

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铁路建设人才。1896年,津榆铁路总局(北洋铁路总局)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创始人之一吴调卿,以津榆铁路总局总办的身份兼任铁路学堂第一任总办(校长)。1896年11月20日,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申报》上刊登《铁路学堂告白》,开始招生。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校舍坐北朝南。房舍为砖瓦建筑,建造对称整齐。大门门楣上悬一横匾,锩刻“北洋山海关”五个小字,“铁路学堂”四个大字。

山海关铁路学堂的课程设置为:

中文:散文 伦理

算学:算术 代数 求积法 三角 解析几何及微积分原理

物理:普通物理

力学:静力学 动力学及流体静力学 工程及材料力学 机械及结构设计制图:徒手画 几何及透视 机械图及土木工程图

测量:定(放)线及土方计算 铁路曲线 道岔 道口 普通测量及水平测量机械:机械原理 工程机械设备

铁路工程:路基 桥梁 涵洞

体操:操练 器械运动

当时由于教材缺乏,课堂讲课除中文课外,完全使用英语,学生有不明了的地方,既无

参考书,更无教师辅导,而考试制度又十分严格。除此之外,学生进退的主要依据是分数多

寡,成绩优良者除列榜公示外,还另奖银两若干,而成绩不好者,或留级、或退学,因此学

生学习十分认真,绝少敷衍塞责者。

唐山路矿学堂时期(1905-1911)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沦陷。山海关铁路学堂为俄军强占,学堂教学被迫中辍,师生离散。这对中国铁路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损失。

1902年8月,八国联军从山海关撤军,1903年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和关内外铁路总局总办曾经积极筹划,力图恢复山海关铁路学堂,终因经费支绌,未能实现。

1905年10月15日,路局总办亲自前往唐山火车站以西,唐山铁路机器厂以北择定校址,旋即购地192.85亩,唐山建校工作从此开始。

1905年,在唐山筹备恢复建校时,学堂仍按山海关铁路学堂旧制设立铁路工程科,学堂名称以唐山铁路学堂命名。1906年3月27日,确定学堂名称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但因为校址已在唐山,后称“唐山路矿学堂”。

1906年8月初,学堂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主要报纸刊登招生广告,开始招生。经过考试,一共录取

学生121名。

1907年2月12日,建校工程大体竣工,计建成校舍110余间。春节过后,学生齐集唐山校园,分为甲乙两班于3月4日正式开学上课。

1907年7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主管“路轮邮电”四政。8月,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局改称京奉铁路局,归属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归邮传部京奉铁路局管辖。

1908年1月11日,邮传部通知京奉铁路局,结束路局总办执掌校务的体制。1月20日,邮传部颁发学堂关防(校印),学堂脱离京奉铁路局,改由邮传部直辖,校名改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从此学堂成为独立开办,面向全国铁路的学校。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时期(1912-1920)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成立中华民国。清政府的邮传部为民国政府(北洋)的交通部)所取代,我校归交通部直辖。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7月14日,我校便由唐山路矿学堂更名为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9月,遵照教育部和交通部的指示,我校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1916年是我校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一页,是自本校成立二十年来办学成绩的一次大检阅。1914届毕业生黄寿恒、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考取官费赴美留学。黄寿恒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修习飞机制造;茅以升入康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继续修习桥梁专业。

是年春,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高等学校作业成绩展览评比,我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第一名。12月,为此教育部除给我校颁发优等奖状外,还由教育总长范源廉特奖我校“俟实扬华”匾额一方。

1918年10月,在天津部分校友的推动下,本校校友会在唐山开始筹备。1919年1月19日,唐山校友会正式成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我校学生群起响应,既而成立学生会,发表宣言,通电全国,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正义斗争。

1920年5月10日,我校举行唐山复校15周年(建校24周年)纪念大会。

唐山交通大学时期(1921-1937)

1921-1937年间,我校校名屡有更易,但其后人们一直习惯称为“唐山交通大学”,简称“唐山交大”。

1920年12月12日,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才”为由,拟订统一教育办法,将交通部所属之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设立上海学校和唐山学校。12月14日,国务会议通过叶恭绰的提案。后来北京邮电学校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1909)并入称为京校。

提案通过后,为了统一学科,沪校的土木科调归唐校,沪校的管理科调归京校;唐校新设的机械科和京校的电气工程班调归沪校。 学校改组调整工作于1921年6月完成。7月1日交通大学正式成立。9月10日。京唐沪三校同日举行开学典礼。1922年6月20日,交通总长高洪恩以“交通大学组织未善”,提交国务会议议决,将交通大学改组为两所独立的学校。沪校改称交通部南洋大学,唐校改称交通部唐山大学。京校撤消,并入交通部唐山大学,称唐山大学北京分校。1923年唐山大学本部划出部分专业给北京分校,同时北京分校独立,改称北京交通大学。

1926年秋,交通部代理总长兼唐山大学校长常荫槐利用京奉铁路局历年拖欠学校的半学经费20余万元,筹建交通部唐山大学锦县分校,设管理,工程,矿冶三个系。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设立大学院掌管教育。我校因在北洋政府管辖区内,仍属北洋政府交通部管辖。

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随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北伐战争迅猛发展。6月15日,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国民政府委派孙鸿哲为接收委员,接受唐山交通大学。

6 月 29 日,国民政府交通部公布《交通大学组织纲要》。根据纲要,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改称第三交通大学;上海的南洋大学,因早已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内,改称第一交通大学.

9月4日,国民政府颁布《交通部直辖交通大学组织大纲》。9月8日,交通部依据大纲规定,将第一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第三交通大学,改组为交通大学,校部设在上海。

10月,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12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管辖,唐山,上海,北平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29年2月,在北平的铁道管理分院改称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1930年2月,按照交通大学的统一部署,着手筹办唐山工程学院研究所,9月成立。

5月2日,交通大学公布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934年,《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歌》谱写完成。歌词如下:

“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习矿冶,土木工,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璀兮如金在熔,灿兮如玉相攻。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宜诚笃,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郅大同。”

11月25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汉奸殷汝耕粉墨登场。冀东大片国土处于日伪铁蹄之下,惟有唐山工程学院校园仍飘扬着中国国旗,称为冀东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株苍松。

复员前后,唐院师生和各地校友曾对学校的发展调整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规划。意见大致为:恢复唐山交通大学校名;将矿冶学科分为采矿和冶金两个学科,增设建筑,机械,电机等学科。并力陈:作为独立的工学院,机,电两科不可或缺。

在师生,校友的一再要求下,教育部仅批准唐山工学院科系设置作部分调整:土木工程系依旧;矿冶工程系分为采矿工程,冶金工程两个系;仍保留矿冶专修科。新增建筑工程系。

9月,学校在上海,天津,唐山三地招收新生。11月1日,新旧学生均报到注册。是日,开始上课。

12月初,行政院决定调整高等学校教工的生活补助标准,唐山工学院教工的生活补助拟按照河北省的标准执行,而河北省标准与平津地区相较约为二与三之比。但实际上,唐山物价与平津地区不相上下。行政院的决定给唐山工学院造成极大困难。为此,唐院全体教师既痛感生活待遇明显低于平津及京(南京)沪地区,实属不平;同时,又深感学校拨款较之他校为少,对学校发展前途十分忧虑。经极其艰难的旅途生活之后,12月6日,最后一批师生员工到达上海。先后到达的师生员工,大部分在上海交大暂住。

12月12日,唐山解放。在唐山工学院校园中仍有部分员工留守,迎接了解放。1948年11月唐山工学院南迁上海,因事出仓促,师生员工的旅费及日常生活用费,工价未予津贴。在12月初到达上海后,虽暂借杀上海交大旧文治堂及体育馆两处容身,但吃饭问题却自始非常严重。上海物价高昂,且逐日上涨。我校师生员工,既无公教人员的配给,又买不到上海市民的户口米,教育部又不拨经费。

学校唯一的财源知识校友们的一时的资助,杯水车薪,但难维持久远。于是迫不得已,又采取紧急疏散办法,由汪泰葵教授和金传炳讲师率领了200多名学生,于12月15日自上海乘车前往江西萍乡。

1949年1月,心力交瘁的顾宜孙院长再次请求辞职。教育部没有批准辞职,但准允他请假,并准允了唐振绪以教授身份代行院务。1月11日,唐振绪代院长到职视事。

1月19日,唐院教授与茅以升,赵祖康,胡博渊,朱国洗等校友举行座谈会,会商唐院南迁后的校址与复课问题。经过讨论议决:争取十天之内,在上海寻觅独立性校舍复课;如果于期限内无法实现,即去萍乡复课。

唐振绪代院长不负众望,他费尽心力,为寻觅校址日夜奔波。终于商得上海交大王之卓校长同意,在不影响该校教学的情况下,借用上交的课堂,实验室等,作为唐院师生复课之用;又商得交大校友会的同意,借用新文治堂,作为唐院师生住宿之需。于是唐振绪代院长于2月1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院务会议,力陈在沪复课之必要。结果,会议一直通过:即日在沪筹备复课。

在江西萍乡的二百余名师生,得悉学校决定在沪复课,于2月中旬返回上海。唐山工学院迁到上海之后,教育部不予拨款,师生员工的吃饭问题亟待解决。幸赖各地校友捐米,方解燃眉之急。

2月27日,上海交大校长王之卓,同济大学校长夏坚白,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国立唐山工学院代院长唐振绪,联袂去南京要求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发给三个月的储备粮。

3月12日,教育部准允顾宜孙教授辞去院长职务,正式聘任唐振绪为国立唐山工学院院长。

3月19日,院务会议决定,自3月28日起,在沪恢复上课。3月28日,在学校的运筹指挥下,全校师生员工经过艰苦紧张的筹备,终于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借上海交大校舍恢复上课。对此,上海交大给予很大支援。上课未及一个月,时局发展急转直下,因国民党反动当局搜捕学生和强迫学校疏散,因而课业无法继续,不得不宣告停课。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 国内和平协定 上签字,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顺利渡江。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发出命令,勒令上海十五所大专院校紧急疏散,限令三天内退出原址。“倘逾期犹未完成此项疏散工作,则由警察局等机构派队前往,强制执行。”唐山工学院被迫停课。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上海交大搬到启明新村。

5月27日,上海解放。全校师生员工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来到,无不欢欣鼓舞,喜笑颜开。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庆祝上海解放的各项活动。

在唐山,1949年3月,华北交通学院自石家庄迁来我校唐山校园。华北交通学院是华北解放区1948年8月创办的高等转科学校,隶属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未随学校南迁的罗河教授等员工,1949年4月自平津等地回到唐山,组成复校委员会,组织修复由于南迁和国民党军队进驻而遭到破坏的校园,以迎接上海解放后将要返回唐山的师生员工。

1949年初,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修复铁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了铁道部(新中国成立后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唐山工学院归军委铁道部接管。1949年6月,军委铁道部派顾稀为接管唐山工学院的军代表。顾稀已于3

月先期到任。

1949年5月30日,我校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决定派王效通和邓洋两位同学返回唐山,尽快与唐山取得联系。6月初,王效通和邓洋到唐山,向军代表顾稀汇报了那么前上海的唐院师生情况。顾稀旋即派接管联络员赵锐和李泳携款前往上海,迎接唐院师生员工返回唐山。

1949年6月19日,唐振绪院长率领我校大部分教职工及家属和学生共约600多人,与上海交大等高校师生依依告别,自上海启程北返。经过8天8夜的艰难行程,于6月27日到达唐山。在车站受到以接管代表顾稀为首的华北交通学院师生员工和没有南迁的我校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

第8篇:西南交通大学的特色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铁路官学堂建校时仅仅设有土木工程系一个系,是我国高校最早成立土木工程系的,由此西南交通大学也成为中国近代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如今的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国家级特色学科“土木工程”等优势专业。结合西南地形复杂的特点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气工程:

学院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学科和电子信息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国家特色学科,培养出的电子类人才基本上都去往各大铁路局,地铁主要是依靠电力能源运行,因此许多电气学院的学生被高薪聘请到上海、南京、广州等地铁运营大市。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个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抢手,校友已经遍及海外。电气学院的“磁悬浮列车与悬浮技术研究所”、“电气工程研究所”、“磁悬浮列车与磁力工程应用”等重点研究所和实验室可是几块金字招牌,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国内第一,世界领先。

交通运输:

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交通工程学院,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的铁道管理系。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物流系统规划及优化、驾驶员身心条件及心理测评技术、道路桥梁、智能交通应用技术开发等学科在地铁、物流配送、人机和环境工程、智能交通技术等方面拥有不可代替的地位。上海磁悬浮列车、长江三角洲之间的子弹头列车,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代表着未来铁路交通发展的方向,而西南交大正是在这方面有着一技之长。这里还拥有交通运输工程这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国家级学科中也是赫赫有名的!

第9篇:学院西南学院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周 报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

第26期

2008年4月22日

4月11日下午由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共同承办的 “纷彩人生, 我来总策划”系列活动开幕式暨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讲座在我院3218教室举行。这是系列活动的第一阶段,重庆顶点职业咨询有限公司李璐小姐、材料学院的团委副书记杨瑞雪,勤工之星李国策,异想国负责人周家杰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会创始人李桂芳,都应邀来到了活动现场,他们结合自生的创业、就业经历作了精彩讲演。讲演围绕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求职观等在校大学生十分关心的内容展开,深深吸引了在场同学。

随后,重庆顶点职业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瑞发先生做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的讲座,在现场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唐经理语言幽默,生动有趣,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在记者采访时,有同学谈到,此次活动的最好的地方就是促使大家要树立目标,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规划一番。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举行此次活动的出发点是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规划好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同学们制作自荐书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创建一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推进“规划人生,演绎纷彩”主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系列活动。

4月9日,由西南大学团委学生会主办的“舞林大赛”第二季在李园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我院艺术团积极参加此活动,共选送了三支特色舞蹈,分别是蒙

1 古舞《牧民新歌》、街舞《a.m.m.m》和《夏威夷草裙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赛的同学们经过了赛前紧张刻苦的排练,终于在舞台上竭尽全力将自己最闪耀、最美丽的舞姿展示给了观众。经过一番努力,我院的《牧民新歌》和街舞《a.m.m.m》成功晋级下一轮。

4月11日,大赛晋级赛在李园活动中心隆重举行。经过两天的短暂调整,进入下一轮的参赛选手又一次闪亮登场。我院晋级舞蹈《牧民新歌》《a.m.m.m》再一次以全新的姿态和服装亮相。在蒙古舞蹈《牧民新歌》中,共有来自政管院的8位漂亮的姑娘身穿蓝色轻纱蒙古服装,以其轻柔大方的舞姿和传神的眼神和微笑征服了评委和在坐观众,赢得了一片喝彩声。《a.m.m.m》是由2006级卢芳同学带来的,她平时酷爱街舞,赛前她经过刻苦排练和艰辛创作,终于完成了此次参赛作品。她以有力劲爆,热烈炫酷的风格征得了无数掌声。

最后,我院艺术团选送的蒙古舞《牧民新歌》顺利晋级十强,即将参加最后的决赛。4月26日,武林大赛总决赛将在五一所大礼堂隆重举行,届时,我院舞蹈《牧民新歌》将闪亮登场,向舞林大赛总冠军进军。据艺术团负责人透露,现在舞蹈队员们正在紧张的排练中,她们有信心和决心勇夺桂冠。预祝我院艺术团舞蹈《牧民新歌》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

根据我院培养优秀师范生和进行团学建设的要求,学院决定成立院书法队,并由团委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书法队成立事宜。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书法队成立大会于4月14日在3212教室召开。

院团委书记李长松老师、院学生会继续教育学生分会主席金明勇、团委书记助理王寅和中宣团团长金勇作为嘉宾参加了成立大会。李长松老师致辞,他指出:我们成立书法队,旨在为培养同学们的书法爱好,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希望书法队成员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到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书法队成员还走上讲台一展身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祝书法队明天会更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飘逸苍劲的书法既展示出我院学生良好的素质,又表达了他们对书法队的美好的祝愿。

此外,书法队还会在周末组织培训课堂,对广大的书法爱好者进行培训,帮助我院学生提高三笔字水平,真正服务于广大同学。

2 ■

4月16日晚,一场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启航大学规划·纵横职场人生”为主题的讲座在10教601举行。本次讲座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会主办,旨在指出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贴近现实,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方向,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本次讲座很荣幸邀请到重庆市华冠纵横电脑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用先生。应邀前来的嘉宾还有西南大学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吴梦然、政管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团长金勇以及现任TM社社长的我院前任学生会主席唐海陵。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吴梦然为此次讲座致辞,表达了社团联合会对讲座的良好祝愿以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会工作的肯定。

刘文勇先生将自己实实在在的就业、创业经历作为案例讲述给同学们,使在场同学受益匪浅。他还就就业创业话题为同学们提出了宝贵建议,在就业方面,他指出自荐书要简明扼要突出特长;在求职面试时要大胆自信,调整好心态,给考官留下良好的首次印象;在创业方面则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充满创业的激情以及要选好项目等。最后,同学们还就主题向刘先生提出了问题,刘先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做出了详尽的解答。

通过这次讲座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也意识到要提早为自己规划未来职业生涯。

4月17日上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在学院门口隆重举行。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西南大学体委副主任、体育学院院长夏思永及在校的学院党政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陈时见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肯定并赞扬了政管院体育文化节所取得的成绩,并预祝此次体育文化节能取得圆满成功。

王文余书记为此次体育文化节致开幕辞,他强调说,“本次体育文化节是我院2001年以来举办的第六个体育文化节,在奥运的旗帜下,把更多的同学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同学来感受体育文化,一直是我院举办体育文化节的出发点和归宿。”

启动仪式上,同学们载歌载舞,用激扬的舞姿和动感的歌声庆祝体育文化节的开幕。一曲《超越梦想》提起了在场同学们的兴致,《恰恰舞》曼妙的舞姿展 3 现了政管学子的多才多艺,动感的街舞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奥运知识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对奥运的积极关注。随后进行了此次体育文化节的第一场比赛——拔河比赛,各班密切配合,展现团结就是力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本次体育文化节旨在通过将奥运精神理念与体育活动的具体结合,积极营造奥运气息,传递奥运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牵手奥运、服务奥运的热情,为同学们营造文明、和谐、欢乐、友爱的校园氛围。

此次体育文化节历时三天,包括奥运图片展、双龙同戏奥运珠、羽毛球赛等 活动。

4月19日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六届体育文化节之“奥运之星”活动在10教201隆重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德全,团委书记李长松,宋明老师以及鲁克亮老师应邀出席了现场,并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比赛现场布置精美,比赛准备充分,拉拉队阵容强大,整个比赛现场洋溢着迎奥运的喜庆气氛。

比赛的六支队伍都来自06级、07级的各个专业,每支队伍都有一个展示个性的队名,分别是“TBT(THE BEST TEAM)”、“圣火队”、“梦之队”、“五彩梦之队”、“六角星”、“MVT(MOST VALUABLE TEAM)”,他们用与众不同,富有深意的名字展现着自己队伍的特点与理念,同时也凝聚着每个队员的力量。

比赛共分三个环节,分别是“奥运知多少”“奥运默契猜”“才艺展示”。在第一环节中,各队派出实力队员,在1分钟之内答对尽可能多的题目;第二环节中,各队员需要密切配合,依次模仿奥运动作,最后一名队员以英语作答,在此期间,队员们动作各异,笑话百出,令现场观众无不捧腹大笑,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最后一环节中,各队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将队员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表演的节目丰富多彩,有与奥运相关的武术、跆拳道、健美操,也有搞笑娱乐的双簧,更有煽情的奥运时事角色模拟与激情的歌唱,加之拉拉队振奋人心的呐喊,把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最后,MVT队以敏捷的反应,密切的配合以及精彩的才艺赢得了奥运之星的荣誉,成为了本次比赛的赢家。

4 此次“奥运之星”活动是我院迎奥运的实际行动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为同学们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促进同学们成长成才。

4月19日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六届体育文化节在历时三天的比赛后落下帷幕,闭幕式在10教201隆重举行。应邀出席闭幕式的有政管院党委副书记夏德全,团委书记李长松,宋明老师以及鲁克亮老师。夏书记在向大会致闭幕词时指出:“我院本次体育文化节在团委、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的精心组织下,在全院学生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广大同学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在活泼、欢快的氛围中培养了能力,锻炼了身体,感受了体育的乐趣,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希望团委、学生会能认真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我们的体育文化节打造为我院的特色品牌活动。”

随后,学院对在体育文化节上表现优异的班级进行了表彰,2007级思政1班以优异的成绩摘得了此次活动的第一名。

我院体育文化节虽然结束了,但是同学们迎奥运,强体魄的行动没有停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子将在学院的领导和指引下,乘奥运之风,不断进步和成长。

4月份期间,我院2006级、2007级思想政治专业各班纷纷举行了以“拓展大学生素质”为主题的讲课比赛。本次活动为我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节系列活动之一。相信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将会有利于我院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大家以后更好地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学院第五届素质拓展节系列活动之一的 “真情感恩,你我同行’主题读书感恩教育活动在全体学生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次读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参照《沉重的母爱》为蓝本,每位同学在阅读基础上写出读书心得体会,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学院团委在此基础上还将举行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

5 这次读书活动,将有助于加强了我院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树立良好的责任感以及强烈的感恩之心。

( 责任编辑:夏德全、郭亮 编辑:新闻网络部、鲁业子、李敏、王艺)

上一篇:消防主题活动方案下一篇:新闻宣传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