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能力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班干部能力

乡镇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

【摘要】乡镇干部作为直面群众的党的各项政策的最直接的贯彻执行者,培养和提高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到提升乡镇干部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当前实际深入分析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乡镇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依法治国 乡镇干部 法治思维能力

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①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趋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既是衡量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而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构,距离群众近、涉及事务多,是党的各项政策的最直接的贯彻执行者,因此,培养和提升乡镇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关系到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是尽快实现“依法治国”目标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提升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必要性

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全面推进并实现依法治国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和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乡镇干部身处群众工作的第一线,作为“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公权的行使者,党的执政方针、政策和理念的实施离不开乡镇政府,乡镇干部的一言一行也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乡镇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是否能够做到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和依法行政的实际效果,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乡镇干部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带头学法、信法、守法、用法,起到旗帜和榜样的作用!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②

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及三十余年的普法宣传教育的积累,尤其是新媒体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观念意识发生了较大改变,“法治意识、维权意识”的理念已经形成,在面对问题时老百姓开始意识到追究政府行为的规范性、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对政府各项工作的公正性、透明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并习惯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出现不符规定的行为,就容易激起群众的不满和对立情绪。乡镇作为直面人民群众的重要政府机关,干部如仍然按照传统的人治思维、政治思维的办事方式来解决问题已经很难再敷衍群众,这就需要乡镇干部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遇事按照政策原则公开公平处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③切实树立起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应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执法不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却屡屡发生,而且这些事件往往复杂程度高,处理难度大,使得社会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越来越困难,稍有不慎就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变成影响全局的问题,④可以说是重视程度高、投入成本大、而维稳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群众的法制观念、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和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部分基层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依法办事,引发矛盾的爆发;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事件时,为了尽快消除事件影响,动辄采取高压手段进行强行压制,看似暂时解决,实则埋下隐患,不但没有真正化解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为了防止事件的发生和化解各类隐患,迫切需要提高各级领导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的能力,引导群众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稳定。

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拥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是人们拥有法律思维的前提。⑤在我国推行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业已认识到学法、懂法的必要性,但是很多干部在法律知识的积累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典型表现为三个“不够”:

第一,对法律知识的把握不够全面。以邢台市L县为例,该县依据国家形势和上级要求统一组织了包括县、乡、村三级干部在内的宪法学习,宪法学习的普及率基本达到90%以上(其中有10%的干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系统学过宪法),除宪法外没有统一组织过其他部门法的学习;对60名县直机关、乡镇和农村干部的调查,学习过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的干部有32人,仅占53.3%;在学习过这些单行法的干部中,85%是县直各机关干部,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由于和本职工作有关必须学习,只有15%的乡、村干部自觉学习过。

第二,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通过对L县宪法学习效果的调查发现,在接受过普法教育的干部中,有51.6%的人对宪法规定的基本精神和原則的掌握一知半解,20.4%的人对宪法修改的程序不清楚,导致法律知识的学习呈现重形式不重质量的现象。

第三,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够常规。通过调查发现L县12个乡镇中组织过法律知识集中学习的仅有25%,这些乡镇政府也只是在上级有明确要求的时候才组织,每年组织集中学习的乡镇几乎没有,大多数单位安排工作人员自行学习,由于乡镇工作繁琐,自学时间较少,而且缺乏有效监督,自觉学习的干部少之又少,自学的质量更是可想而知,“旧的知识随着时间而遗忘,新的知识没有认真去学习”,造成基层政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匮乏。

乡镇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一是人员素质高低对法律思维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作用,在乡镇中,虽然大多数干部具有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愿望,但是由于“老乡镇”们往往理论知识底子比较薄弱,加之普遍不重视知识的更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受限,囿于惯性思维,法治思维的形成就容易受到限制。⑥二是个别地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持续有效的党性教育,思想意识滑坡现象有所抬头,人员流失严重。例如:邢台市L县某乡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年轻人不愿去,近三年来参加工作的12名年轻干部,通过招考出去的有3人,占总数25%,借调到县直各机关的达到4人,占总数的33.3%,两类人员共计占到58.3%,人才大量流失,造成乡镇机关真正具有高法律素质的人越来越少,在基层直面群众的服务工作中,很难形成浓厚的法治工作氛围。

乡镇干部依法办事的理念落实不到位。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是法治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国家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普法宣传的强化,大多数乡镇干部法律意识已经有了较大提升,在行政执法、办事程序等问题上,业已认识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但是“认识到”并不意味着一定“做得到”。很多干部在工作时依然习惯性的采用传统的道德思维、政治思维和方式,或者机械按的法律条文办事,教条主义严重,导致行政行为不规范、不灵活等现象。如行政法规定的行政复议期,很多乡镇干部都不以为意,错误的认为行政执法行为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就不必等待复议期,从而盲目的抛之脑后,最终造成政府工作被动。那些违法乱纪、渎职贪污的官员,也并非都是“法盲”,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没有在内心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和依法办事的理念。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法律原则、法制观念在一些乡镇干部心中还没有真正落实。

干部的考核机制和监督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更偏重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区域稳定等指标,这些指标也成为干部晋升的重要考量因素。而对于其是否依法行政、工作方式是否合法性一般都没有作为硬性指标纳入考核的具体指标体系中。而且,目前我国对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监督不重视,机制不完善,遇到存在的问题往往重拿轻放。究其根源是,没能以依法行政的效果来判断干部的政绩,缺少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监督考核的平台,大家感觉不到现实的压力,法治思维的形成缺乏督促机制,这就导致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积极性不足。国务院很多文件都明确要求中央加强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但是,中央如何实施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通过什么组织形式,运用什么手段,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和组织安排,这也就直接导致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重视程度大都处于自发状态。⑦

培养和提升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

建立乡镇干部法制学习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各乡镇要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加大对乡镇干部的法律教育培训力度。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立法高峰期“新法的出台、旧法的修改”不断进行,法律法规更新速度很快,基层干部更要及时更新法律知识。针对大多数乡镇很少组织学习的现状,可由上级政府下达硬性指标,规定学习时间、学习形式,采取和各高校、培训机构结对子的方式,定期组织法制学习和培训,建立起法制学习的长效机制。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在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手机新闻报、电子杂志等形式,或者组织一些法制宣传晚会等文娱活动,通过一些大家喜闻乐见而又教育意义深刻的相声、小品等进行法制宣传,组织一些正反面典型的宣讲活动进行示范、警示教育。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使领导干部们能够经常性地接触到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提高知识的积累,提升学习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学习内容上既要学习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又要学习相应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既要学习实体法律规范,又要学习程序法律规范;既要学习法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实务中的实际运用知识。⑧要重点防止出现重形式,轻质量—虽然参加了学习,但“学过什么不清楚、学过之后就忘了”的现象;可通过创新督促考核方式方法,如:领导干部培训学习以后,由干部轮流讲,形成“以讲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的学习模式;加强对学习情况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学习制度,最终达到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目的。

提高乡镇干部任用选拔的用人机制。首先,鼓励那些学历比较低,文化底子差的干部通过自学、成人教育等方式提高文化素质,为法律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第二,加强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基层,克服部分干部怕吃苦、怕担责的心理,选拔一些思想政治过硬、法制素养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乡镇中,使他们树立起扎根基层的理想信念,让所学的知识能够真正的服务于人民;第三,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提升乡镇干部的晋升空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乡镇干部。⑨最后,充分利好用国家落实乡镇干部基层补贴的契机,抓好骨干力量培养和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使其真正能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引导乡镇干部树立法治理念的自觉性。不管是“法治思维”还是“法治方式”,无论是“依法办事能力”还是“运用法治思维能力”,都是建立在良好法治理念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法治理念是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法治理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这就要求通过教育、监督等方式,引导乡镇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牢记法律规定和法治要求,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依法服务群众的本质,将民主、法治放在群众工作的第一位,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逐渐养成干部工作中“遇事先想法、办事先依法”的自觉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信仰,让依法办事成为干部的自觉行为,使遵法、守法、信法、依法成为一种执政新风尚。

完善乡镇干部依法行政的考核监督机制。健全完善的干部考核和监督机制,是干部能够依法行政的关键,对提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首先应当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⑩因此,应当尽快改变以前唯经济、重稳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法治实绩的考核明确纳入指标体系中,使考核内容能更加全面。同时,为了使法治实绩考核指标能够落入实处,应细化、具化法治实绩考评标准和指标。其次,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是法治思维形成的保障。政务公开是首要,通过树立标识牌、开通官方微博等方式将乡镇政务各项工作的程序、内容和形式予以公开,让群众对此有清晰的了解,避免徇私舞弊的出现,使违法行政行为无处可藏,有效防治权利的滥用;公众参与是必须,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的政策,必须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听证会,邀请法律人士参加确定其合法性,不能只走过场;执法检查是督促,要及时对乡镇干部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對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估,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行政问责是保障,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行政的干部应当一究到底,决不姑息。相信,通过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制度的创建和完善,能够促使乡镇干部思维模式的转变,使乡镇领导自觉形成法治思维,自觉选择法治方式。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法治国视域下地方政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执政能力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5FX007)

【注释】

①⑩《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10/24/c_1112969836.htm。

②张宁波:“增强基层干部法治思维的路径探讨”,《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③刘启春:“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桂海论丛》,2015年第2期。

④王秀珍:“新时期企业信访工作角色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8期。

⑤穆家莹:“镇村干部必须提升法治思维”,《连云港日报》,2015年5月28日。

⑥汪东:“关于提高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思考”,《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8期。

⑦王廷勇:“浅析制约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的几个因素”,《学理论》,2010年第27期。

⑧彭民健:“提高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思考”,《团结报》,2014年12月1日。

⑨孙志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责编/丰家卫(实习)

作者:李丽坤 冯晓霞

第2篇: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摘 要:文章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方法。要完善立法,化解法律本身的冲突;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是树立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 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关键词:法治思维;依法治国;法律信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它对于破除人治思想,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举措,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所谓法治思维就是服从法治的要求,以法律规范为基准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按照法治思维思考问题、进行决策以及实施决策,是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思维的特征是按照法治精神思考问题。而为什么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简言之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主体,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具备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依法做出决策,可以有效带领本地方、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人员规范履责,使本地方、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能够依法开展;另一方面他们运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能在全社会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社会各界人士自觉自愿遵循法律、依法行事,最终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因此,“法治思维”是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

2、少数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依然薄弱,“权力本位思想”仍然存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与社会转型形势不相适应,处理实际问题,法治思维尚未成为自觉等问题。对于权与法的关系,仍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权大于法”;还有的领导干部选择“法律的权威不能大于人的权威”。有的人认为,在中国办事,成功与否取决于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意志和决策;认为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人治”“权本位”传统,至今仍有巨大惯性。近年来,部分地区屡屡出现“政绩工程”,盲目设置“开发区”,忽视生态环境和财政实力,遍地开花发展工业的现象。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迷信政绩考核,盲目崇拜GDP。当上项目与相关法规相冲突时,有的领导干部往往选择政绩优先,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薄弱。

3、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国目前正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矛盾之间的冲突很激烈,利益分歧和利益纷争也很大,而由于一些地方存在GDP至上的经济思维、显性政绩至上的政治思维,甚至推崇“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致使部分群众出现“信访不信法”的倾向。信访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它的功能应该是辅助性的。没有一个国家解决纠纷和矛盾是完全靠信访或者主要靠信访,因为如果通过信访这种不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方式直接解决纠纷,造成的结果就是缠访、闹访,最终会带来整个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所以运用法治思维通过公开、公正的法定救济渠道来有效的公正的化解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之道。

二、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1、完善立法,化解法律本身的冲突完善立法应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思维能力的首要突破口。虽然我国在2010年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我国的立法质量总体来讲还不高,“简单概括”的立法思路导致法出多门、多头立法、部门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存在比较突出的冲突矛盾。比如“重庆最牛钉子户”案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当事人依照《物权法》维权,而政府则依照《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进行拆迁,从而出现各依各法的尴尬局面。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首先应当从法治思维赖以存在的法律本身开始,完善立法,化解法律本身的冲突。

2、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所以,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就要不断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所以现在国家把12月4日定为了国家宪法日,体现了对宪法的尊重。

3、是树立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法律信仰是法律得以存在的灵魂,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前提,也是法治社会建立的基础。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威力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重申“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强调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人人有责,这个责任体现于信仰法治,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头脑中。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法律大国”,但还不是“法治大国”,这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具体行政过程中,牢固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努力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习惯。

4、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加强法治培训,完善学法制度。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习宪法法律知识,学习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法规知识培训,以促进领导干部养成法治思维。

5、改善法治环境。法治环境与法治思维以及法律手段的运用是辩证、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法治思维增强了,会促进法律手段的运用,而法律手段运用多了和运用有效了,会改善法治环境;另一面法治环境改善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这是法治的良性循环。当前改善法治环境,应从以下二方面努力:一是要注重制度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尤其是要加快程序方面的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项具体制度。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优化考评晋升、问责机制,养成法治思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基本情况,为干部的提拔、任免、奖惩提供参考。因此,要像考核GDP和其他重要指标一样,把领导干部的法治建设成效引入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这会促使或倒逼领导干部养成法治思维。为此,当务之急是把法治建设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并量化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来评价和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尤其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考察,从而让法治思维成为领构建科学有效的问责制度既是我国政府改革的趋势,也是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的有效机制。为此,一方面要对不同部门之间的“责、权、利”进行严格界定,对于职责相近的工作交由专门部门负责,以防出现推诿、扯皮;另一方面要在部门内部强化权责界定,每个官员的职权与职责要有明确的划定。一旦出现了问题,能够找到直接责任人,从而提升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马怀德.破除“人治思维”才能实现法治梦想[N].检察日报,2012-12-19.

[2]杨小军.领导干部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思维[N].学习时报(网络版),2013-01-7.

作者:陈海凤

第3篇:基层企业工会干部素质能力建设探讨

【摘 要】基层工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干部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工会工作的开展。为了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企业工会组织干部应改变以往的工作理念,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保证自身职责的履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基层企业;工会干部;素质能力

1 引言

当前,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发展形势,不同阶层职工的利益诉求出现较大偏差,为了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性,维护其合法权益,工会组织应不断提高干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可以更好地迎接挑战、发挥作用。

2 提高基层企业工会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性

基层工会组织属于工会工作开展的保障,企业需要依靠基层工会组织向职工传达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政策方针。工会组织传达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成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工会面临更多复杂的问题与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工会组织应该不断提高干部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使其在维护职工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3 基层企业工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一是合格的政治素质,其不但需要对党、国家负责,还应对社会、企业负责。工会干部人员应始终与党中央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坚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二是良好的思想素质,工会干部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与思想素质。三是渊博的知识,干部人员应学习法律、经营以及管理等相关知识,了解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工作中可以宽以待人、团结合作,对职工保持亲和的态度,保持谦虚、乐观的精神。五是健全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可以时刻保持冷静,自信面对挑战,并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六是合格的作风素质,尽心为职工服务,保持真挚情感。七是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深厚的文字功底,基层干部人员需要经常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要将群众语言转变为精准文字。因此,工作中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并可以进行正确的语言表达。

4 基层企业工会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职能作用,保证创新活力,基层工会干部人员除了应提高素质水平外,还应锻炼自身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学习能力,社会形势的变化,使得企业发展领域变得更为广阔,工作内容逐渐增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均需要干部人员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与业务水平。工会干部人员不但需要掌握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社会保障、法律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成长为专家型干部人员。二是执行能力,这也体现了干部人员的工作业绩与水平。只有强化执行力,才可以发挥工会组织的引导作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对此,工会干部人员应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中勇于创新,做到服务大局。三是调查研究能力,基层工会需要经常进行实地调研,为了掌握事物本质,工会干部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把握形势与观察的能力,始终深入基层了解职工情况,通过问题研究对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组织能力,工会工作具备一定群众性质,干部人员应最大限度地组织职工、带领员工,增强凝聚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提高干部人员的组织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创造与劳动热情,以实现最佳的发展目标。五是协调能力,工会群众性的工作模式也需要干部人员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深入职工群体,维护合法权益。在此期间,干部人员需要不断与职工、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职工心声,应对新的社会形势要求。六是创新能力,创新属于基层工会组织不断获得突破的源泉,干部人员应创新工作方法,根据职责需求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与方法,从而保证工会工作具有活力。

5 基层企业工会干部素质能力建设的对策

5.1 强化服务意识

基层工会干部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会工作往往属于其中一部分。受利益因素的影响,大多干部人员忽视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工会组织属于员工与企业的连接桥梁,面对当前复杂的劳动关系,基层工会干部人员应始终秉持服务意识,找出职工的满意点与不满点,在遵循企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克服工作的行政化趋势,真正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并在服务职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進而提高自身的威信与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加快企业发展进程。

5.2 不断加强学习

当前,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此种形势,企业需要不断适应与改变,这也对基层工会组织提出了更多要求。对此,在面对不同任务与发展形势时,基层工会干部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各种法律、经济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保证依法办事,并引导职工形成维权意识,在维护职工权益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对标学习,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缺点,积极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工作模式应由以往事务性转变为学习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此外,企业也应做好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强化继续教育,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实效性与针对性。培训期间应采用分级规划原则,采用在职培训、半脱产与脱产等模式,保证职工形成终身学习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干部人员可以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推进工会的稳定发展。

5.3 善于总结反思

企业基层工会工作内容较丰富,具备复杂多样的特点,干部人员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还应反思总结经验,在现有基础上寻找新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工会会员关系转接、会员办理等工作,应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保证标准化、制度化运行。此外,应做好工会活动的策划工作,制定可行的运行方案,降低工作失误的发生概率,全方位提高工作效率。

5.4 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党的优良传统便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遵循此原则,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非看重个人利益。作为企业职工的群众组织,基层工会代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属于代表者与维护者。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应始终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积极听取工会职工的意见,通过深入调查了解职工群众的真实情况,体察职工情绪,真心为群众办实事。

5.5 积极开拓创新

为了增进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认同感,企业工会还应赋予其更多内涵,保证管理的特色性与创新性。基层工会干部人員应从事创新性与开拓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学习的理论与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可以热情参与工会活动。当前,部分工会工作的开展形式比较落后,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获得职工的一致认同,甚至违背了服务发展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也可以引入互联网技术,包括微信、微博等平台,使更多职工参与工会活动,为工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发挥基层职工代表参政议政作用。

5.6 注重实践锻炼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工作中还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是培养素质能力的关键途径,企业工会干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才可以总结经验,承担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提高素质水平,增长才干,从而真正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对此,基层工会组织应为干部人员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组织工会干部人员到基层调研,保证工会组织贴近实际工作,满足职工需求。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应组织工会干部在更为艰苦与复杂的工作中锻炼,使其可以在实践中掌握企业发展现状、了解政策动向、开阔视野,全方位提高决策与工作水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6 结语

基层工会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面临较多挑战,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工会干部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勇于探索发现,创新工作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工会干部要注重提高工作协调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80.

【2】张燕.精心规划 开拓创新 提高工会工作能力[J].长江丛刊,2016(28):170.

【3】郭若云.提高干部素质 推进工会工作[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09):233-234.

作者:陈晓鑫

第4篇:谈班干部能力的培养

作为班主任怎样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呢? ㈠帮班干部树立威信,获得自信

班主任在培养信任班干部时,首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并树立威信,多数新任班干部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是:担心同学们不服从管理,不能帮助老师做好工作,清除这种担心的有效办法是班主任要让他们树立这样的观念:当班干部不是为了管自己的同学,而是为了更多更好的为同学服务,要确立服务第一的原则,要有奉献精神.当班干部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后,班主任要帮班干部找一件班里急需要解决的事让他们做,并协助其圆满完成,这对他们树立威信,获得自信非常重要. ㈡重点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当班干部确立了服务意识的时候,重点培养的就应该是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了这是做好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能力,这时班主任应该放手让班干部去工作,尽量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重要的工作,但要注意:

1、要循序渐进

2、要适时帮助,绝不能一下子将组织难度太大的工作全部摊给班干部,这容易让班干部在压力面前失去信心,在班干部组织活动时,班主任切不可当‘甩手掌柜”一推了之,而要时刻关注事情的进展,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做好幕后工作. ㈢多为学生创造工作的机会

班主任应该在常规工作之外,多给他们‘找”工作,在为学生找工作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工作,对于他们的设想,可行的一定要支持,不行的也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切不可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第5篇: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成都市成华区 建设路小学 蒋玲玲

班级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摇蓝,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能力的方法,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行指教。

一、根据学生能力特点,大范围民主选拔班干部。

新接手一个班级必然要了解学生情况,而选拔班干部就更需要了解哪些同学担任过什么样的职务,同学、老师评价如何等,有了这手资料,选拔时方向就比较准确,可以少走些弯路。当然,如果是小学低段学生,情况不太了解的,就要靠老师在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中去分析、去发现哪些同学适合担任班干部。譬如,我班的班长就是一个曾经在幼儿园担任过班长,组织能力强,并且胆大心细的学生,缺点是太固执,经常不能以理服人。了解了这些情况,我认为组织能力强,胆大心细这两个条件很重要,至于那些缺点在今后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善的,于是确定了班长。

二、以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培养班干部。

首先,班干部要管理好班级,自身素质要好,必须要具有榜样示范作用。要达到这个标准,班主任就应激发班干部主动遵守各类行为规范,让他们能够自觉的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其次,班主任还要具有“放养”的意识,摒弃家长观念,考虑到每一个班干部的特长,给与他们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这时的班主任则是一个知心朋友的角色,监督他们平常的工作,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就可以了。现在我的班级还在低段,很多琐碎的事情,班干部都自行处理了。等到中段,召开班委会时,我就会放手让班委去主持和召开,我只是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而已。班级的大小事务处理都由班长牵头其他班委具体负责,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体现班级管理自主性。另外,在学校安排的活动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要能够多听取意见,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化建议,为班级掌好舵,剩下的工作就尽量让班干部去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各项工作开展中,班主任视情况对班干部进行个别指导,譬如,文娱委员开展文娱活动,常常需要全班同学参加,在他召开全班会议时他的发言应该具有很强的煽动力,才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班主任可以事先听取文娱委员的想法和说法,在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可以避免混乱。第四,班干部实行分届选举制,不搞终生制,创建一个优化的动态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成为班干部,而每一个班干部都要有危机感。另外,我还在班上进行每月的优秀班干部和需要进步班干部评选,调动全员参与,效果显著。

三、班级管理制度化,创建群体管理方式。

在逐步实施培养目标的同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详细规定,如班级公约、奖罚制度。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如班长、副班长是班级管理体制的主管;纪律委员和文娱委员分管班级出操纪律和佩戴校徽的形象纪律;学习委员、各科代表主管收发作业等学习纪律等等。将工作细化,分项落实到人头,这样一来,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一项工作的管

理者,同时自己也是其他管理者的管理对象,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共同参与的良好机制。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是一个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自成一体的班级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班级管理自行运作,使绝大部分同学都得到了能力的锻炼,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目的。

总的来说,每一种人才的培养都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每个实施培养目标的人的观念是影响被培养者的关键,教师具有新观念是培养学生的关键。

四、转变班级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性的班级管理。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班级管理更是离不开创新。

“创新”不仅与教学有关系,与班级管理更是关系密切。身为班主任,不能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更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提出某一问题,并使用方法和策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当在班级管理上予以创新思路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为学生留有更宽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去发,去创造,也落实了创新性的班级管理教育。

第6篇:如何培养的班干部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有较高的威望,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能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取得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配合和支持,形成合力实现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同时,还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这样既能避免班主任整天忙于班级日常事务,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搞好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责任感和管理能力的的人才。

一、知人善任,选拔好班干部

接手一个新班级,班主任必然要通过让学生填写《情况登记表》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并指定临时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学习、思想教育和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参加者,也是各项活动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集体的核心。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拔好班干部时,先了解哪些同学在小学、初中担任过什么样的职务,同学、老师的评价如何等情况。有了这些资料,选拔时方向就比较准确,可以少走些弯路。然而,最真实可靠的情况,还需要老师从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中去观察,去分析。在班级组建之初的班干部选拔时,班主任还要鼓励学生自我推荐,参与竞争,同时班主任要以一个开拓者的胆识去甄别发现,所选的班干部应该是有朝气、有热情、敢想敢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这样才可能形成有威信的班干部集体,为班级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班干部的选择对象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学习成绩较好。②、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关心班级。③、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威信。其它方面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老师指导,不断地磨炼提高。班主任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观察等各种途径,在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工作热情和组织能力等方面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特别注意考察那些品学兼优的,尤其是有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学生。依据扬长避短的任用原则,以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增强其工作中的自信心。对于已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在征求个别意见之后,要先让其代理班干部工作,以便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考察,也让他们在临时工作期间,用自己的热情和能力去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等待同学们对代理干部有一定的了解后,再通过民主选举或民意测评来最后确定。

二、严格要求,培养班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

班干部要管理好班级,自身素质要高,这就是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达到这个标准,班主任就应激发班干部主动接受各类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经常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树立长久的威信。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班干部有了成绩要及时的表扬,但犯了错误,也应该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批评教育正是老师对自己的爱护,而且在班级内也能形成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学生”的环境气氛。切不可放任不管或姑息袒护,这样会不利于班干部的成长,而且也会失去广大同学对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信任。在对班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班主任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表扬时要告诫其戒骄戒躁,批评时不要伤其自尊心,这样才能使班干部健康地成长。

班主任要教育班干部树立“一心为集体服务”的思想,要注意强化班干部的心理素质。要让班干部在工作中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增强班干部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全班同学,去赢得同学们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对于一些不负责任的班干部,要做出及时的改选轮换。班主任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随时发现和培养壮大班干部的后备队伍,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得到担任班干部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全班同学的集体主义思想,同时形成竞争机制,让每一个班干部都有危机感:如果我不努力,将会有其他同学顶替我的位置;还能够避免了个别学生担任班干部时间过长而产生的优越感和疲倦感。

每一个班干部的培养教育都凝结了班主任的许多心血,班干部通常也是班级中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但再优秀班干部也不宜搞终身制,应该创建一个优化的动态过程,对班干部进行定期改选。让

锻炼机会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优秀干部能克服“官本位”意识,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

三、精心指导,培养班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选定班干部后,班主任就要针对班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培养,使他们在各方面尤其是管理能力方面尽快地得到成长提高,达到能让其独立工作的目的。班主任要激发班干部搞好工作的愿望,使他们认识到班级的好坏与自己担任的工作之间的关系,了解领导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意义。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应教会他们善于分析班级情况,热情帮助后进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别人,要抓住工作的主线来推动工作的进展,提高工作的效率。在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中,班主任的个别指导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新任班干部的个别指导,不仅要告诉他们做什么,还要具体教他们怎么做。譬如,文娱委员组织开展活动,常常需要全班同学参加,在召开全班会议时他的主持应该具有很强的煽动力,才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活动之前,班主任要认真听取文娱委员的想法,对活动方案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必要时还应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让他们在活动中积极配合好文娱委员的主持,从而避免活动过程中的混乱和冷场出现。特别是要让文娱委员的第一次主持取得成功,以增强他的自信,树立他的威信。

班主任还要丢弃家长制等陈旧的传统观念,在其学习和工作中扮演一个知心朋友的角色,要能考虑到每一个班干部的个人特长,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譬如,在召开班委会时,我总是让班长去通知,会议议题也告诉班长,由班长担任主持人,这样

一、两次后,他们就能自行主持会议,我大多只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或者会后听听汇报而已,班级的许多大小事务处理都由班长牵头其他班委具体负责,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体现班级管理自主性,锻炼了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学校安排的活动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要能够多方听取意见,提出综合性的建议,尽量发挥班干部的创造力,切忌事无巨细皆由班主任本人或交给班长一人独揽。对班干部要大胆地放手使用,让他们在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当然,班干部开展工作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只要班主任采取正确的方法,从爱护班干部、爱护班级体的大局出发,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具体的指导,就能为他们掌好舵,使他们在风浪中不断地成长,增强他们独立工作的信心和能力。

四、班级管理制度化,建构班干部的自我管理模式

在逐步实施班干部培养目标的同时,班主任要通过班会或班委会,以讨论表决的形式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具体规定,如制定班级规章、奖罚制度、值日生职责等,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如班长、副班长是班级管理体制的主管,学习委员管学习、考勤,劳动委员管清洁卫生等,做到所有班干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团支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团支委对班干部和共青团员的监督管理作用。这样一来,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同时自己也是其他管理者的管理对象,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和谐机制。这样的管理模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可以说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的班级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一个同学都可能成为班干部,都能锻炼提高管理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目的。

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尝试当班干部的滋味,体会班级管理的艰辛,我们还实行了按学号轮流值日的制度,班级日常事务以值日生为主的值日生和值周班长共同负责制,由值日生负责班级教学日志的填写,并且在每天晚自习前,让值日生走上讲台对当天的班级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进行总结。这样的值日制度,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使全体学生的管理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第7篇: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中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中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带班这几年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能力的方法,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行指教。

一、了解学生情况,选拔班干部。

新接受一个班级必然要了解学生情况,而选拔班干部就更需要了解哪些同学在小学、中学担任过什么样的职务,同学、老师评价如何等,有了这手资料,选拔时方向就比较准确,可以少走些弯路。当然,情况不太了解的,就要靠老师在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中去分析、去发现哪些同学适合担任班干部。不要让成绩单上的名次左右你选班干部的意向。平时自己仔细观察学生在班级中的种种表现,并加以分析,排队物色,选那些德、智、体较全面的,活泼开朗,在同学中有一定号召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来担任。

二、着重培养班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班干部的帮助和培养,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细水长流,源源不断。首先,班干部要管理好班级,自身素质要高,包括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缺一都不能成为合格的班干部。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无法做好班级工作,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要达到这个标准,班主任就应激发班干部主动接受各类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能够自觉得经常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树立长久的威信。其次,班主任还要丢弃一些传统的陈旧观念,如家长观念,要能考虑到每一个班干部的个人特长,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而班主任最好扮演一个知心朋友的角色,起帮助和监督作用就可以了。譬如,在召开班委会时,我总是让班长去通知,会议议题也告诉班长,由班长担任主持人,这样

一、两次后,他们就能自行主持会议,以后,我只是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而已,班级的大小事务处理都由班长牵头其他班委具体负责,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体现班级管理自主性。第三,在学校安排的活动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要能够多听取意见,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化建议,尽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不过班干部开展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一帆风顺的,只要班主任能为他们掌好舵,再大的风浪也能挺过来。在各项工作开展中,班主任的个别指导非常重要,譬如,文娱委员开展文娱活动,常常需要全班同学参加,在他召开全班会议时他的发言应该具有很强的煽动力,才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班主任可以事先听取文娱委员的想法和说法,在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可以避免混乱。

三、实施制度化,采取群体管理方式。

在逐步实施培养目标的同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规定,如班级公约、奖罚制度。当班干部取得一定的成果时,一定不吝啬语言的鼓励,并在全体同学面前予以赞誉,使起获得的体验成为人格素质的组成部分。对班干部既要交给任务,有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小心扶植;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另外,还要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这样一来,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一项工作的管理者,同时自己也是其他管理者的管理对象,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良好机制。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可以说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的班级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班干部提高管理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目的。

总的来说,每一种人才的培养都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每个实施培养目标的人的观念是影响被培养者的关键,作为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就要更新观念,作为班主任更要不断更新传统意识,要让自己的意识能跟的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放眼未来,培养出顺应时代潮流的、面向世界的新一代人才。

第8篇:干部履职能力(精选)

工商所干部履职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实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主管部门,肩负着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监管、市场准入、市场交易、消费维权等重要职能,监管执法的任务十分繁重。如何更好地发挥工商职能,提升监管和执法水平,是工商部门能否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点。而对于工商干部来说,工商的岗位多样化,工作复杂化,在处理一件事情当中我们可能要涉及很多知识,这对于很多工商干部来说有些不知所措,甚至带来巨大的行政风险,造成严重后果。干部的履职能力水平高不高,将直接影响工商工作能不能顺利开展。作为一名工商所干部,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工商工作经验,简单来谈下工商所干部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

第一,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事,干部的履职能力高了,在履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就拿最基本的来说,当我们出去巡查的时候,材料带齐了,任务目标确定了,真正实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却因为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预期的任务没有完成,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跑第二趟,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这种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实在不适合新时期下的工商工作。干部履职能力的提高是新时期工商的迫切要求。

第二,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可以降低行政风险。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当下适用于工商的法律法规成千上万,工商所的工作更是千变万化,

层出不穷,可以这么说,工商所做工作不能死板的套法律法规,也不能光靠经验办事,对于窗口登记的同志来说,正确把好准入关,避免引起登记纠纷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的履职能力是不行的;而对于责任区干部来说,在处理责任区事务的时候,如何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减免自己的法律责任,有效的保护自己,那也是需要一定的履职能力,我们经常说的留下监管痕迹,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免责行为。提高干部自身的履职能力,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的降低行政风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第三,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可以提高群众满意度,提高工商的社会认可度。工商所的工作直接对象就是群众,我们要对消费者负责,要对经营户负责,同时也要对上级负责,对自己负责。工商所得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商部门在社会中的形象与地位,认真对待工作很重要,能不能做好工作更重要。如何提升我们的形象,跟我们如何开展工作,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获得社会和群众的认可,就要向他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去完成这份答卷。

第四,只有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才能适应工商所繁重要的工作,才能有所创新。工商所可以说是工商局的派出机构,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工商的各项任务,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工商所联系密切的是本局及当地的乡镇、个体户、企业。除去乡镇委办的工作不说,本局有十几个科室,每个科室都有各自的特定职能,当然,每个科室对于工商所来说都很重要,在讲究工作创新的年代,谁都希望做出成绩来,

谁都想有亮点工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得不肯定,每一次的想法是好的,对于工商的工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工商所就是这些想法最终的实践者。应对这些繁重的工作,没有一定能力,不讲究方式方法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同志,只能说他工作态度极其认真。我很欣赏这种认真的人,但是我们也要有效率,也要学会创新。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叫做创新;别人想到了你做到了,叫做创新;别人做到了你用更有效的方式做到了,也叫创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协调与乡镇的工作,解决消费者、个体户、企业的出现各种问题,一项项的工作都在呼吁我们要提高履职能力。

上面我谈了提高履职能力对我们工作的重要性,接下去从我自身的观点出发来谈一下如何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

第一,要懂得学习,要善于学习。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法律法规,工商文化,工商知识等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可以从书上直接学得,真正的知识是从经验中从实践中学来的,这才是提高我们履职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向学习老同志的经验,也要学习新同志的创新;要向本所同志学习适用本所实际的工作方法,也要向其他所同志学习新的工作方法,有条件的话要学习其他分局的工商所好的工作经验;要学会虚心向企业家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及为人处事的道理,从而了解他们的心态,以便更好的监管服务;同时,我们不仅要横向学习,更要纵向学习,要向领导学习,向领导看齐,学习领导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工商工作尺度的把握。

第二,要学以致用,要勤于实践。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学了很多知识消化不了,或者说懒于消化,时间久了就会淡忘,学了也等于白学。赵括式的纸上谈兵不是我们所预期的目标,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前辈们总结出了经验、方法,就是为了让后来者少走弯路,我们应该把这份宝贵的知识结合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去,再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套理论加以完善、改进,这也是一种创新。如此往复,则我们的工商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如何把我们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要求我们勤于实践,知识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加以巩固、提升的。

第三,组织适当的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可以帮助我们完善以往的知识结构,发散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而业务知识培训则可以让我们学习具体问题的应对方法,今后碰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独立解决。有水准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工作方向,提高履职能力。

第四,偶尔组织旅游。重复的工作,长久的工作,都会造成身心疲惫的。时间一长反而会对工作产生厌恶的情绪,不利于工作开展,搞不好还会影响工作态度,破坏工商形象,所以我认为偶尔组织出去放松下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可以在生活中了解其他同事,增加以后同事间工作的默契度;二来可以收拾下烦躁的心情,回来后能以饱满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新的工作。心情好了,办事效率就高了,也是提高履职能力的一种方式。

第五,要鼓励干部开展创新。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性,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习知识的积累,加上我们不断的实践,这些都能提高我们的履职能力,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变,而变则才能创新。履职能力的提高让我们能够创新,同样,我们要在创新中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有了创新,才有发展,才能提高,工商所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市场监管体制和方式,才能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才能提高履职能力。

工商工作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它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各层关系,在工作当中也难免会磕磕碰碰甚至犯点错误,但是这个并不可怕,因为我相信我们工商干部是坚强的,是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摔倒了爬起来,犯错误了改过来,人生路上的坎很多,过不过得去完全看你的态度与决心。我们要做的是多看多学多做多提炼,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以上是作为一名工商所一般干部的一点小小的想法,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第9篇:加强干部在职培训提高干部能力素质

搞好干部在职培训,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是新形势下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迫切需要。如何把干部在职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通过探索和实践,我感到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必须解决方法单一的问题,努力拓宽干部在职培训的路子。组织干部在职培训,要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在坚持传

统做法的基础上,多管齐下,走宽路子。一是集训要认真。集训前对干部素质状况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真正摸清底数。要合理安排集训内容,或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每次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或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每次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一两项新技能。要改进集训的方法,将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与规范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注意引导干部联系工作实践,总结教训,丰富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去年先后3次集训政工干部,每次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大家感到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二是夜校要坚持。主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干部进行补差训练,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在对口培训的基础上,应向“交叉培训”发展,安排干部全面学习了解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全面抓工作的能力。同时,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进行集体会诊、模拟示范、经验交流,进行应用性培训。要长计划、短安排,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见缝插针,相机实施,三是帮带要具体。领导同志要有很强的传帮带意识,以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教益于人,并用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导部属的学习。对干部的传帮带,主要结合工作进行,注重帮全过程。比如,年初帮助理清全年工作思路,半年帮助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年终帮助全面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平时则结合大项工作和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传经验、教方法,具体指导。机关部门领导对年轻干部要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精通业务,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四是函授要普及。近两年,我们积极鼓励干部报考各类大专以上函授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仅去年就开设了4个函授站,514人参加了学习。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提倡结合本职工作自学一两门专业知识,鼓励报考研究生。五是换岗要经常。根据目前部队的实际,每年都可以安排一些任职经历单一的营连职干部,在机关与部队之间进行岗位互换,没有任过基层主官的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到基层代职,使他们全面得到锻炼。机关选用干部,可打破界限,各机关相互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下级机关干部到机关见学,效果也比较好。

二、必须解决保障滞后的问题,努力创造干部在职培训的条件。领导机关要把培养人才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忧中之忧。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尽力为干部在职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是要提供时间保障。当前,部队任务重、标准高、节奏快,工学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当领导的要始终认准一个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坚信在干部培训上花些时间值得。做到既抓工作,又抓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干部素质提高推动工作,努力实现学习、工作的良性循环。许多事实说明,只要领导有决心,并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干部在职培训的时间是能够保证的。二是要提供经费支持。舍不舍得投入,肯不肯花本钱,是衡量一级党委目光是否长远,抓干部在职培训决心大不大约重要标志。我们宁可其它方面省一些,也挤出经费搞干部培训。近两年来,师团两级投入经费***多万元,完善军官训练中心、指导员之家、图书馆的设施,添置了大屏幕投影仪、摄像机、数码相机、影碟机等设备器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购买计算机、学习机,保证团以上领导、机关科(股)有微机。师专门拿出*万元,编印下发军事、政工、后勤、装备、“两个经常”、安全工作和机关工作等7本培训教材,各单位也给连以上主官和机关干部订了两种以上的军内业务杂志。我们还规定,给参加大专以上函授学习的干部报销*的学费。三是要提供师资力量。提高干部在职培训的层次,必须广开门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部队常用的知识,师团领导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阅历,可“挂师又出征,亲自授课当教员。对部队发展阶段需要更新的知识,可“借鸡孵蛋催生人才”,安排基础好的干部到军地院校、工厂进修学习,回来后当教员。对专业技术知识,可“依靠现有人才带人才”,让各种专业骨干在训练教学中唱主角、带徒弟。对理论性强、科技知识含量高的内容,可“借角唱戏众人看”,请军内外院校教员、专家进行教学和指导。

三、必须解决机制不全的问题,努力优化干部在职培训的环境。一是要有具体的规划。去年,党委研究制定了《加强干部在职培养三年规划》。明确了抓干部在职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措施,并反复组织干部学习,较好地保证了努力有方向,落实有抓手,检查有依据。二是要有明确的责任。党委要经常研究,定期分析,督促落实。主官要树立“抓工作,培养人就是重要的工作;出政绩,

上一篇:疾控中心人才建设计划下一篇:教育党总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