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科技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生产的形势,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第一篇:中国科技史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大国的崛起

摘要: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版图的位移与中国科技的兴衰密切关连,中国从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国家成长为今天的科技大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事业的重视、领导和推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现代化

2011年1月14日、5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型人才。”“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版图的位移与中国科技的兴衰密切关连。中国从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国家成长为今天的科技大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事业的重视、领导和推动。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技并把它摆在突出的位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并努力推动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崛起的不朽基石。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科技的地位。确立科技立国指导思想,推动中国科技事业走上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标志。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它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事关民族国家的存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出辉煌的科学技术并在15世纪之前遥遥领先于欧洲。17-18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18-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科学教育与知识的传播,加快了西方现代化的进程,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历史把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深知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独立的支撑作用,在革命的过程中一直把科学技术作为建国的先决条件。毛泽东把科学看成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他认为人人都应学习自然科学,否则就不是一个好的革命者。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朱德在《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的讲演中指出:“自然科学,这是一个伟大的力量”,“谁要忽略这个力量,那是极其错误的”。陈云在《重视自然科学研究》中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力,可以大大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共产党对于自然科学是重视的,对于自然科学家是尊重的。自然科学家在共产主义社会是可以大大发展的。”1944年8月毛泽东给博古的信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工厂、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党充分认识到科技对于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党把科技发展与现代化紧密结合。确立了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把发展科技摆在全党各项工作突出的位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明确新中国科技工作总方针:“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发明与发现,普及科学知识”。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充分体现了党建立与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强烈愿望。1955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1956年1月21日,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毛泽东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好,应该建设成为世界上一个科学、文化、技术、工业各方面更好的国家。”周恩来指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1月25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在党中央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思想指导下,我国制定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即《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规划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方针,对新中国尽快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体系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科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59年底至1960年初,在集中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强调“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苏美霸权主义的打压。处在国际反华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敌视之下。1963年9月,毛泽东再次强调,“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于是,我国又开始制定第二个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即《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和中央科学小组汇报科技工作十年规划时,更加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毛泽东把提高国家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称作一个伟大革命,把它同社会政治革命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他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党把科技发展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一方面进行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解决社会制度问题;另一方面进行技术革命,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技

思想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向科学进军: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实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方面内容。中央高层领导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工作亲自挂帅,从国家层面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并调动各种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保证了新中国的独立与发展,巩固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缩短了中国整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随后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发展,一大批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全球视野和时代高度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发展战略重点从国防军事转移到经济建设,实现了中国科技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历史性转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奠定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基石。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明确提出“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口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显著,以其为主要支柱和动力的经济、军事和国家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邓小平高瞻远瞩,从全球视野和时代高度对科学技术作出深刻概括。1988年9月5日,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南巡谈话再次强调这一论断,提出中国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为我国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奠定了新时期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历史性转移的思想理论基础。

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重新肯定和其地位、作用的深化认识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智力资源和动力支持。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1977年7月,他重新复出以后便自告奋勇分管科技方面的工作,抓知识分子问题,“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新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把知识分子看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他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从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实践者的角度界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要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次表示“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极大地振奋了科技界,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的振兴和发展。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为中国科技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环境保证。对外开放是科技现代化的必然之路。邓小平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并首先在科技领域实行。他告诫全党,“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生产线和先进设备及管理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逐渐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战略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实施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和尖端技术的科技发展战略,壮大了国家的实力。但从总体上看科技发展不平衡,加上“文革”时期科技遭到全面的严重破坏,到70年代中期,我国除了军工科技发展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之外。其他方面的科技力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总体科技水平仍然不高。80年代科技界经过拨乱反正。呈现出一片生机和活力。但随着科技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原有科技体制的弊端日渐显露,科技与经济相脱节不能适应科技振兴和四化建设的需要。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充分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创造性地提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1982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明确地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发挥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着手解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国家明确认定技术成果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科技成果也是商品,并提出开拓技术市场。1986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力量进行重新安排,把全国的科技工作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支撑计划;二是跟踪高科技发展趋势、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计划:三是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攀登计划。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把科技与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和“面向”战略使中国具有了整体科技实力,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到1990年,我国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地质学、化学等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全国有一大批技术开发型研究机构进入企业,与企业结成科研一生产联合经营体;出现了一批科技经济实体;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0%提高到38%,科技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方向转变。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国科技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许多国家都把竞争取胜的支点放在科技上并把科技发展提到国家决策层面。我国20世纪80年代实施“依靠”与“面向”战略成就显著,但经济发展水平与拥有的科技实力不相称:一是没有完全建立起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二者的结合还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科研与生产脱节,经济建设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二是教育事业不发达,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偏低。科技知识的普及程度较低,社会对科技教育投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小,导致我国的综合国力同世界发达国家比较仍有较大差距。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江泽民强调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他指出“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

打,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足够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1991年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为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指导方针。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列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关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一个主要论点。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党形成共识。党的十四大提出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同年,我国颁布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科技事业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我国成功地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科技的运行与管理体制中,大大推动了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步被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所理解和认识。1995年5月全国科技大会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基础的方针。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一个关键措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以基本国策的形式保证其全面贯彻落实。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五大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措施,把它正式规定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l世纪的发展战略。表明党对科技教育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五大后,国务院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相继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对面向新世纪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进行重点部署。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明确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次强化了先进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更加深刻地阐明了科技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指明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科技战略格局,实施了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计划,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四、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从科学发展观高度审视科技的作用。确立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进入2l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势头更加迅猛,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十一32”规划的建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006年1月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召开,胡锦涛做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深刻揭示了现代科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2006年6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蓝图,提出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2020年达到2,5%以上,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纲要是1956年"12年科技远景规划”之后又一个国家级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首个国家科技规划,它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战略转变,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从推进科研院所改革的局部突破,进入到在国家层次上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中国距离科技大国究竟有多远?1月10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期间,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对中国科技竞争力的表述是:在具有科技竞争力的可以比较的49个国家中,中国大约排在第28名左右,只能算“中下水平”。“要达到现有创新型国家的水平,或者说位次再前移七八位,这样难不难?我觉得也难。但是15年的时间。我相信完全可以做到。”徐冠华在央视《决策者说》节目中表示。此时,全国科技大会的核心议题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在讨论阶段。与会人士透露,1月9日到11日,三天的会议是按照胡锦涛的讲话精神进行的:“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纲要》。”会议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各方意见会后都统一收回大会组委会,《纲要》最后由国务院正式发布。据该人士说,可以明确的是,《纲要》在确定2020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传达得最鲜明的思想是,今后要把科技政策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大国梦的危机感1949年以来,我国共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此次《纲要》是第八个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从2006年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明确加强自主创新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科技部一位人士说,《纲要》汇集了全国

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2000多名专家、学者。历经一年编写而成,所透露的“危机感要强于以前任何一次规划”。一份去年年中由《纲要》编写成员完成的《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报告》)中,对中国未来科技规划也表达了沉重的忧思。《报告》在提出建议之前,对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境遇作了不容乐观的总体判断:美国政府将科学技术与国家利益相联系,认为科学是国家利益中的一种“关键性投资”;英国政府近期启动了未来10年科技发展规划,“主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国家,必须确保科学基础是强大而且优异的”。全球99%的发明专利实际上掌握在世界前20位创新型的国家手中,近年来这个比例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尽管几乎所有的全球性高新技术公司都在中国布点,但中国不在此列。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非唯一的担忧,《报告》指出,近邻韩国政府提出2005年韩国科技地位世界排名达到第12位,“超过其他所有亚洲国家”;“印度在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上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愿”,1998年以来,印度政府“全方位采取措施为信息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与中国引进型的产业结构相比,印度本土信息产业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长率,软件业增长率更是接近50%。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R&D研究开发般人占GDP比重为1.32%,距离作为“创新型国家”2%的标杆仍有相当距离,与日本、美国的3%和以色列的4.7%相比更是相形见绌。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众专家、学者在分析了诸种不利因素后,提出了“与一个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远景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世界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由此测算,2000年至2020年我国研究开发投入累计将要超过9万亿元,到2010年,R&D投入必须达到GDP的2%、对外技术依存度要从目前的60%降低到35%(目前国际创新型国家均在30%以下)。前述参会人士称,《纲要》对2006-2020年规划的远景目标设定,基本上是以《报告》为蓝本,在大会上引发了积极的讨论。显然,这样的目标对未来的中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从现在的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15年必须保持超过7%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我国必须保持长达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不曾有过。专家们在经过测算后指出,“未来20年,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投资效率大幅度提升,即使我国继续保持40%左右的投资率,也不可能实现GDP再翻两番的目标,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徐冠华在科技大会期间的公开谈话中也指出了这种挑战,要保持从改革开放到2020年40年GDP增长率都超过7%。“如果保持目前的科技进步贡献率39%左右的水平,就意味着投资率要达到52%的高水平。”他分析说,投资率达到40%E,经是上限,“这就意味着,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提高到60%,才能够实现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60%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如何实现?科技体制和政策成为着力点。专家们认为,我国过去在产业发展中重技术引进而轻消化吸收的倾向,客观上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并且,在政策导向上,国家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贸易政策、消费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一这是导致中国科技竞争力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理顺科技政策与各项经济政策的关系成为《纲要》的主导思想。据科技部人士透露,从去年以来,由各部委共同组建了一个“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分析与研究”课题组,针对现行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科技五大类政策,以课题以五大分类报告的形式提出相关的意见,共梳理了共计289项与自主创新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清理出31项“问题政策”,其中财政3项、税收10项、金融5项、产业8项、科技5项。课题组指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不统一”的问题是困扰本土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现行企业所得税对内外资分两套制度,税前列支标准和税收优惠不一致,外资企业平均负担率为11%,内资企业平均负担率为22%,国有大中型企业负担率为30%。课题组严厉指出:这“在国外极为罕见,使内资企业处于不利竞争地位”。另外,课题组指出,1994年公布的《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有关“为了换取关键技术和设备,允许有条件地开放部分国内市场”的规定也需要修正。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PA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随着国际竞争程度的加剧,越发显得不合适宜。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严格限制高技术对中国的出口,关键技术无法从国外引进,所以产业政策设计的目标导向亟须调整。科技部人士指出,随着《纲要》的公布和实施,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另外,关于修订《国家科学促进法》、《政府采购法》等法规,出台《反垄断法》等议题业已摆上日程。而根本之策,专家们在《报告》中就指出,“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从推进科研院所改革的局部突破,进入到在国家层次上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党的十七太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9年2月10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2010年6月8日,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三个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勾勒出2020年的中国创新战略地图。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全面深刻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自主创新,如何走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问题。十六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已由跟踪世界科技前沿进入了创新发展的阶段。2011年2月18日,科技部公布:中国科技投入年均递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取得多个“首次”或“第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一系列数字表明中国的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正在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五、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第一,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科技认知是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提。能否正确认知科技,正确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并形成中国特色的科技理论对于中国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

党都十分重视对科学技术内涵功能认识的拓展。延安时期,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基础上紧密结合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深刻时代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建国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思想,深化了科技的内涵,提升了科技作用的新认识,特别是科技与生产力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对科技生产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虽然在不同历史条件所阐发的理论侧重点有所差别,但是科技发展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对科技的认知是一个历史传承与现代追寻相统一,不断深化、不断创新的伟大历程。在不断深化科技认知过程中,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逐渐明晰,中国科技大国渐进成长。

第二,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建国以来,党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规划蓝图,指明方向。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第一次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点发生重大转折,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了转移。迄今为止,我国制定了四个科技发展战略:一是以发展与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重点的科技战略,二是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基本内容的科技战略,三是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教兴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四是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科技自主创新战略。从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到江泽民明确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再到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现代化战略创新体系。

第三,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内驱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国家安全、国际地位和国家尊严的坚强后盾和可靠保证。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科技发展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科技立国兴国强国是其发展科技的思想脉络,中国科技发展始终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放在第一位。新中国成立后以重工业和国防科技为重点的科技发展战略旨在抵御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争取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捍卫中国人民的尊严和独立自主权利。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党的领导集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调整科技发展战略。“面向”和“依靠”战略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鲜明体现,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摆脱受人控制、落后挨打的面貌。科教兴国战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客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把科技自主创新和国家竞争力密切联系起来,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是依靠科技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第四,科技文化成长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精神根基。“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科技文化与科技发展相辅相成。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中心主义”为特征,“尊道鄙器”,道德理性排斥科技理性。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科学文化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科学技术只是“雕虫小技”,“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与士齿”,历代科举考试也不考技艺。科技文化落后和边缘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生产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动力。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注重对党员和民众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使人们的认识取向逐渐从伦理本位向科技本位转变,科技理性成为主流话语,改变了传统的“轻自然、斥技艺”的文化心态,彻底打破了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同时建立完善科技法律和制度文化。《宪法》中增设了发展科技事业的条款,形成了专门的科技立法,科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到科技成果转化法,从科技合同法、科学普及法到科技进步法,从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到智力引进条例,科技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保障。博士后制度、专利制度和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建立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科技法律制度的完善促使科技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并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刘宏兰

作者:张立慧

第二篇: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提升中国科技实力

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并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和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后,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来激励全社会通过开展自主创新来赢得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保持科学精神

科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精神。一个人可以具有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但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近代中国何以落后于世界?有识之士在政治、经济等诸原因之外,还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科学精神的缺乏。今天,中国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已经跃上历史新高度,但科学精神的弘扬依然属于“今日之急务”。关于科学精神的涵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构成科学的精神气质。中国的蔡德诚教授则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从结构来看,科学精神具有3个层次:一是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二是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4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三是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的伦理精神体现在以理性为基础、以创造为中介的各种关系之中,无论理性精神也好,创造精神也好,其最终表现必然在于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伦理精神便是对相互关系的规范和调节。因此,伦理精神是整个科学精神结构的核心所在,科学精神不仅内蕴伦理精神,而且还外在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技术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它是科学技术的灵魂。毫无疑问,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态度,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科学的分析,没有科学的分析就没有科学的决策,没有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最终也只陷入迷信的科学和科学的迷信。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必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创新,科技将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国家将贫困落后;没有创新,民族将走向灭亡。世界上任何一样新事物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新。白炽灯的发明者爱迪生当初能想到发明电灯是一次创新,在经历几百次失败后,能采用钨作为灯丝也是一次创新,这两次创新使拉斯维加斯的夜晚不再黑暗。一种新的理论的建立也离不开创新。如果伽利略也迷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没有创新,就不会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不会建立伽利略方程,那么,人类文明也会停滞很多年。有了创新,新事物才不断被发明,科学理论才逐渐完善,人们才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从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因此,若要科技进步,唯有创新。既然创新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创新?

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创新好比吃饭,创新精神又好比饥饿,肚子不锇,又怎么会想到吃饭呢?但这种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慢慢培养。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生活中时时想到创新,事事想到创新。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它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经过反复刻苦的训练,就会深深扎根与人的思维中。具有了创新精神,就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次,有了创新精神这一前提后,就应该付诸实践了。所谓“创新”,就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和事物,把两者有机结合,促使其飞跃,进而创造出新的理论和事物。在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守必要的原则。第一,创新所要得到的新事物必须切合实际。创新并不是让“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而是让老母鸡孵出小鸡。凡是脱离实际的“创新”,必将失败。第二,已有的理论、事物必须正确可靠。理论和事物好比路标,如果方向指错了,肯定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理论是荒谬的,背离实际的,就永远也不能实现创新。第三,创新重在“新”,也就是要促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要“新”,必须打破成规和陈旧的观念,思想必须开放,开明。封建社会,由于大多数人思想保守,消极创新,科技发展缓慢;改革开放30年中,人们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科技空前发展。但是,放弃旧思想,不等于放弃所有的传统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上所述,创新过程中,应该设想科学,方向正确,最后努力飞跃。

再次,有很多因素阻碍创新。生活中,总有人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创新,甚至扼杀创新。有些新事物的出现,不会立刻表现出优越性,加之人们害怕改变,因此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它提出之时,只有少数几个人理解,更多的是反对。有些势力为维护其利益,就刻意扼杀创新。哥白尼的日心说因为触犯宗教的利益而遭到排斥;特斯拉以交流电代替直流电的想法,也因为冒犯了爱迪生而迎来了一场“大战”。但是新事物始终是先进的,它必然会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优越性,最终为人们所接受。转眼至今,广义相对论正指引人们更透彻地了解宇宙,日心说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理论,而交流电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是直流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创新初期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总会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一天。

美好的未来需要用科技来创造,科技的发展必须由创新来推动。

进入新世纪的,既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转折的历史阶段,也是科技事业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基础上,通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科技事业正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中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越升,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中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产品开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稳步得到提升。在载人航天、纳米技术、量子信息和通信、并行计算技术等高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就。同时,科技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众多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在诸如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一大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近10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成为引导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此外,在人口与健康方面,充分依靠科技,成功地抑制了非典疫情和禽流感重大传染病的蔓延,还积极组织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在减灾防灾方面,提出了新的预报方法和模式,提高了对地震、恶劣气候条件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

通过不断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自1999年始,国家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并启动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国家先后出台了30多项具体政策,内容涉及经费投入、产权制度改革、股权激励、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等许多方面。目前这两大改革都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大幅度增加,成为推动国家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发生重要的转变,人才队伍和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显著增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过去科技开发主要依靠科研机构的状况有了较大转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确立。在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中,企业投入已占到2/3;在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创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方面,企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中国已成长起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和一大批极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法规制度、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合作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1993年颁布了《科技进步法》,标志着中国科技步入了法制化发展的轨道。此后,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同时,还就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评价和奖励、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监督等重要议题适时出台了有关法规来规范政府及科研机构、科学家个人在科研或科技管理方面的所作所为。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启动实施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国家引导建立一个平台,使分散的科研数据、材料、信息得到集成,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设立了100多个试点项目,搭建了12个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坚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重大国际科技工程合作。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相继参加了全球对地观测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洋钻探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大科学研究计划,并将加入国际核聚变研究计划,国际科技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这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行动,将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注意到,面对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中国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研究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的很多重要领域,我们还没有做出较多的原创性贡献;虽然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在20%的增长速度,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更大,但总体的发明专利数量的积累还不够多。中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国际市场。与中国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其中条件落后、能力不足及服务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未来5-15年,要改革和创新,着重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中国科技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未来社会将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日益加快的科技进步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发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这将引发人类活动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二是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这将使国家间在市场、资源、要素等方面更加相互依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三是追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很多国家都谋划出并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国务院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科技事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中国科技的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事业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二是把积极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科技新发展要达成的基本目标是,通过15年的努力,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标志,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这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做出的战略选择。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水资源仅为1/4。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实践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依靠科学技术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近年来,中国产业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国家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出,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根据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基本部署。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新一代绿色制造流程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努力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未来5年,还特别注重加强农业、卫生、环境、城市和城镇化等公益性的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同时还把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和制度保障。

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对“十一五”科技工作做出全局性、前瞻性部署。其中,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

一方面,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紧迫需求出发,扭转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我们将选择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组织精干科技力量进行攻关;从项目、人才、基地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农业、卫生与健康等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将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5∶5。另一方面,着眼于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支持项目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基地和队伍的稳定支持。

(二)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要向企业开放,重大产业化项目要建立企业为主的组织实施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近期科技部将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支持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

《规划纲要》围绕国家目标,筛选出16个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科技工程作为重大专项。通过这批重大专项的实施,力争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带动中国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今年要在总结“十五”期间实施12个重大专项管理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启动实施重大专项的工作方案,建立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地方的积极性,推动重大专项积极稳妥实施。要做好有关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综合论证工作,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期分批启动实施若干重大专项。

(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中国科技发展,要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国家将从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分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多个方面,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采取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参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

(五)在更高层上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近年来,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要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并且在中国具有优势的领域积极组织国际性大科技工程。还要鼓励地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学科、支持地方开展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同时,也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

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中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

要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要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从政策上采取得力措施,也需要从科技上给予有力支撑。要适应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科技力量投入。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加强直接涉及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药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攻关。要加强对节约能源资源的科技研究开发,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地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科技政策措施,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整体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

(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下功夫建立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扩大合作交流领域,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二)依靠科技调优产业结构

要把依靠科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加大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不断用新产业、新产品改造老产业、老品种。大力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加大技术集成,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三)不断强化科技项目意识

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高度重视科技项目工作,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形成依靠项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切实加强科技创先工作

要把科技创先作为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思路,拓宽创先内容,积极开展科技创先活动。要把创先的重点放在强化政府行为、健全科技运行机制、发展科技服务组织、推广高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依靠科技创先强化基层科技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全面启动科技创新示范行动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普工作水平;要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能,确保机构、人员、工作三落实,推进发明专利产业化。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营造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吸收、用好各类人才,这三个环节同样重要,培养和吸收是基础,用好是关键,要通过用好人才,把外面的人才吸引来,把本地的人才吸引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从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入手,要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大胆启用人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环境;要关心、爱护科技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特别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要提拔重用,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落实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

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税收政策,建立科技投入风险基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加大科技资金监管力度,切实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及时了解新的科技理论,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学会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观察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各部门、各行业要发挥职能作用,增强配合意识,广泛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国际合作加速中国科技进入世界科技前沿

十五期间,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进入了世界的核心舞台。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由中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共同设计的“中国实验快堆”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与目前压水堆核电站1%的核燃料利用率相比,它对核燃料的利用率可达到70%,由此,可利用的铀资源就可以增加千倍。在这个实验快堆上,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应用了一个非能动停堆系统,当出现核安全事故时,反应堆能够自动停下来,保证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这个先进的系统就是中国的科研人员自行设计出来的。

过去5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研发经费达到84.4亿元,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在许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中担当重任。就在不久前刚刚启动的总投资100亿欧元,由美国、欧盟等共同参与的俗称“人造太阳”的热核聚变项目中,中国就承担了10%的建造任务,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认为:中国自身已经具备了参与这样计划的一个水平,不仅仅是科技能力,而且反映出经济实力也达到了这样一个地步。除了热核聚变计划,中国还加入了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并将在2020年前发射100多颗卫星,涉及国土资源、测绘、水利等各个领域。此外,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计划等多个国际性大科学计划中,中国都在扮演着主要参与者和牵头人的角色。

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全力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创新活动。仅仅20多年过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冠华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科技大国,正日益融入经济、科技全球化之中。“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科技实力为全人类造福,是我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两个支点。”展望前景,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中国科技必将以开放、自信、平等、协作的姿态稳步迈向国际科技前沿,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越来越强劲的实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决定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是中国科技界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科技全球化,为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科技资源,并在较高的平台上加强创新、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科技工作要紧紧抓住未来15-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和先导。

作者:王明思

第三篇:依靠科技,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摘要]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生产的形势,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粮食安全; 保护耕地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用不到世界土地资源的8%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8年,中国政府宣布,我国粮食供需平衡,丰年有余,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这应该说是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也是对世界人类的贡献。

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先生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主要观点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到2030年人口可能达到16亿,中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届时,中国的16亿人口需要消耗6.8亿吨粮食,而中国只能生产4.5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在2亿吨以上;而现在国际粮食贸易量也只在2.2亿吨左右,谁来养活中国人?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人完全能够养活中国人,布朗的说法是不对的;后来,布朗也承认他夸大了这种危险性。其实,在1995年以后,中国政府还是大抓粮食生产的,加之粮价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1996年以后连续4年粮食丰收,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以上。由于粮食大丰收,政府不能完全收购农民的余粮,出现了农民卖粮难问题,此事一直持续到2003年夏天。到2003年9月,我们又突然发现,我国的粮食并不是那么多,粮食安全问题又重新回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及发展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是食品最主要的成分,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政府的领导者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分配问题。“粮食安全”是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9月,时任FAO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给粮食安全重新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里特别强调买得起又能买得到。

由于世界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可持续性发展)三个层次。即在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粮食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此外,粮食安全战略也应由立足本国自给自足和向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发展。因此,21世纪我国实施现代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及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统筹考虑。

数量安全涉及到居民粮食安全(买得起与能买到)与国家粮食安全(总量供给与分配)。鉴于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买得起和买得到以及政治影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而立足点是国内生产。其国际贸易依存度应在5%左右,不能超过8%。

质量安全是粮食的品质和粮食的结构。当经济发展了,不仅人均粮食消费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要求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要营养、健康、多品种。粮食安全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方的膳食结构。

生态安全首先是粮食本身没有污染和生产过程不造成污染,其次是粮食生产不破坏环境或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压力,能够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曾达到50000万吨以上,在1998年达历史最高水平51230万吨后,由于种种原因,自2000年开始连年减产,尤其是2003年出现了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谷物同时减产的局面,目前粮食市场价格同比上涨50%以上。由于粮食价格上扬,带动了生产资料价格和其它相关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我国目前已经不具备5000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水平。但我国的粮食需求仍在增加,在过去连续3年减产的基础上,2003年粮食生产仅为43065万吨,与当年消费之间又出现6000万吨左右的缺口。

表1到表4列出我国近年来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人均粮食和单产的数字,以便作一比较。

从统计和调查的结果表明,2003年的粮食种植面积是50年来最少的,总产量是10年来最少的,人均占有量是20年来最少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种粮面积减小,粮食单产没有大的变化。2003年的种粮面积比1999年减少近2亿亩,这2亿亩共减少粮食生产6000万吨左右,以至于2003年的总产比1990年还要低。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只相当于1980年代初期的水平。但是因为我国有比较充足的粮食储备,特别是1996年以后的连续4年大丰收,每年剩余粮食约在500亿斤左右,4年约增加2000亿斤的库存。又由于我国饲料和粮食一起计算,近3年来进口约5000千吨大豆,其饼粕约有3000万吨可作饲料,这也可以抵冲粮食消费。所以尽管粮食连续4年减产和近两年我国少量出口玉米和小麦,我国粮食库存量还应该在1995年的水平。

我国的粮食存量一直搞不清楚,数据不准。我认为,要分清储备粮和库有粮两个概念,库有粮应该是现有粮食库存量,而储备粮是国家控制在非常情况下用以保证人们生存必须的粮食,即战略储备。储备粮我国能保证在1000亿斤左右即可。库存量的统计应该在每年的6月1日和12月1日各进行一次。6月1日的库存量即是纯剩余量,也可以叫余粮;而6月1日以后有消费有生产,12月1日的库存量应该考虑到全国居民的半年消费量。

三、今年来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数量安全。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的警钟应该始终长鸣。新中国成立后用45年的时间才基本上解决吃饭问题。粮食从长期不足到供需基本平衡,1996年以后粮食略有剩余,以后剩余逐年增加以至于出现卖粮难,据说最高时库存量达到近5000亿斤。但是从2003年9月开始又重新出现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二是单产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三是自然灾害严重。

(1)种粮面积下降。2003年和1999年比较,种粮面积减少2亿亩,其原因是:

一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近郊及经济发达地区。1999—2002年减少耕地估计在3100万亩以上。

二是近年来国家在西北地区大力提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致使种粮面积下降。1999—2002年11月退耕还林面积9700万亩,估计减少粮食播种面积3000多万亩以上。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粮田转为种植经济作物。1996—2002年估计因此而减少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000万亩。

另外近年来,各地的开发区多达6000多个,占地面积比现有我国城市面积总和还多;其次是由于种粮效益低,东部地区农民抛荒较严重。这两方面也占用了大量耕地。

(2)单产略有下降。一是受粮食价格长期低价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户不肯下工夫种田又逐步回到粗放生产,再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断下降。

二是目前仍有一批提高粮食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基层农业推广缺位,农民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动力。

三是主要原因是农业科研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农业科技储备不够,近年没有像矮化育种、杂交水稻那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

四是我国现有农田大多为中低产农田,土、肥、水条件不好,产量不高,中低产农田比例在69%左右。

(3)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从1995年的6.9亿亩扩大到2002年的7.1亿亩,其中成灾面积从1995年的3.3亿亩扩大为2002年的4.1亿亩,成灾率(成灾面积/受灾面积)从1995年的48.5%上升为2002年的58%。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监控和研究,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是建国以来最少的一年,也是遭受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仅淮河流域成灾面积就有170多万亩。有时灾害直接毁坏了农田。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是建国以来最少的,总产量是10年来最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335公斤)是20年来最低的。

2.质量安全。

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植物性农产品中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以及加工贮运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特别是蔬菜农药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但中毒现象还不断发生。二是动物源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如猪肉瘦肉精含量过高,影响人体健康;还有人畜共患动物疫病问题,如今年发生的禽流感。三是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3.生态安全。

一是资源与生态条件恶化。目前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以上;全国40%的耕地退化,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草原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速度退化;由于水资源短缺而过分开采地下水,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

二是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我国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给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此一项对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

三是我国的植物物种中15%~20%处于濒危状态。物种资源的消失减少了我国的基因储备和生物多样性,削弱了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生物学基础。

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

解放以后,我国农作物产量有两次大的突破:一是矮化育种的成功,如矮杆水稻、矮杆小麦等品种的育成;二是杂交育种如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应用,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矮杆水稻、矮杆小麦的培育和推广比世界上绿色革命要早,我国的杂交水稻至今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正是这些农业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为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力的释放,以及随后粮食自足奠定了技术基础。1978—1999年期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6.5亿亩左右,但粮食生产能力从3亿吨增加到5亿吨。可见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大部分应归结于单产的提高(从1978年的168公斤到1998年的300公斤),即通过新品种改良更新(每次更新增产10%以上)和化肥、农药等应用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据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质量安全则完全取决于科技进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科技进步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供给,主要体现在:

一是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为确保我国粮食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改进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

二是种植、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的改进与推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农民的综合收入。

三是植物病虫害、畜禽重大疫病预防手段和控制技术的加强,有效地防止重大疫病的发生,降低了农畜产品的损失,为农牧渔业的安全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科学保障。

四是农业高技术研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加速了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技术产业的形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五、主要政策建议

回顾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要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归根到底还是邓小平同志总结的三句话“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为满足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发展的要求,首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耕地,保住源头,储粮于地;二是落实已有的各项政策,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政府的积极性,储粮于人;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储备,储粮于科技。

1.切实保护耕地。

当前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与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矛盾,严格限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000万亩以上的速度减少,短短几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左右,非常可怕。我国常年约3亿亩的蔬菜、水果,加之6000万亩的经济作物,所以现在种粮面积只能在15亿亩左右。

2.制定和落实各项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和粮食产区的积极性。

多年来,我国是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使国家有了很快的发展,三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应该说我们是欠了农民一笔账的。目前我国工业和城市发展都比较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来支持。在我国参入WTO后,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而“黄箱政策”谈判允许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农业总产值的8.5%也一直没有到位,相反每年向农民收取农业税税率为常年产量的8.4%。正反相加,对农业与农民实际投入空间有近17%,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力度。

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为核心,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我国三大产粮地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95%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问题,就等于确保了全国的粮食安全。大力加强粮食主产区与销区的协作,在确保粮食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基础上,积极鼓励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产、销对口协作与支持:产区要增加粮食生产的供给能力,销区要增强对产区的粮食生产投入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国家、产区、销区三方共同承担粮食安全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在抓粮食主产区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调动中西部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使他们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不至于遇到大的灾荒,因交通运输问题而缺粮挨饿。

3.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保护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出路要依靠科技。我国农作物产量必须要有第三次突破。为此,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确保农业科技投入,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队伍主要是由国家农业科学院、省市农业科学院及农业大学组成,在过去的50年里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现有的国家农业研究体系是根据行政区域来设定的。农业有其本身的特点,应该根据农业生态区划来划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统筹考虑我国农业科研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创新分中心、国家和省区农业试验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三部分构成,分别承担起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三个层面的工作。

依托国家中心与区域中心,实施粮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安排专项经费连续支持,培养和稳定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确定主攻方向,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争取在3—5年内取得一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占农业GDP的0.25%左右,比20世纪80年代的0.4%还低,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建议首先整合国内的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研究的人力资源和农业投入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为国家的总体目标服务:在全国保证10000人左右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其次在现有投入基础上增加投入,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搞研究。

(2)健全全国的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由政府公共财政供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推广队伍,确保其主要精力用于向农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此事也可结合全国试验站的工作来进行。

(3)围绕粮食安全,明确科技工作重点领域与方向。当前要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减少粮食损失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迅速在生产中进行转化,力争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到4.75亿吨以上的水平;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便保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支撑2010年5.0亿吨、2020年达到5.5亿吨、2030年达到6.0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4)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及时对粮食供需状况提出预警,并提供相应的危机处理对策。此体系最好也包括对国际市场的监测。

4.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非洲、南美、南亚、原苏东等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国际资源。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我国农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投资,以技术、管理、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在海外建立一批科技型农、牧、水生产及加工企业,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特色农牧水产品,满足当地市场需要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从长远看,此举对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和转移富余劳动力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本文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博士生导师)

作者:翟虎渠

第四篇:科技新闻助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现路径探索

[摘 要] 在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新闻的发展远滞后于西方同行这一现实背景下,本文阐述科技新闻对于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性,总结国内外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报道与传播经验,基于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发展现状,指出其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的意识淡薄、人才短缺、自主发布平台缺失等问题,并从意识提升、内容优化、平台构建、方式创新、人才培育等多角度全面探索科技新闻助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中国科技学术期刊 科技新闻 影响力提升 实现路径

[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to Promote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TM Journals by STM News

Liu Ya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

[Key words] Chinese STM journal STM news Influence promoting Methods

學术期刊是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期刊。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1] 。我国综合类、科普类、技术类科技期刊中新闻报道内容比较丰富, 但学术类期刊中很少见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信息[2]。尽管我国科技出版学界和业界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科技学术期刊增加科技新闻的相关讨论,但在出版实践层面依然进展缓慢。放眼国际,西方科技期刊界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科技新闻写作、编辑、发稿体系与制度,科技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论文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是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与美誉度的保证。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文阐述科技新闻对于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性,总结国内外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的相关经验,在客观分析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科技新闻助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1 科技新闻对提升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性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学术期刊极强的专业性决定其小众传播的特点,其交流范围只能局限在本学科的专业人员中,这种过窄的受众定位忽略非专业人士的相关信息需求,限制期刊的传播效果,也制约其发展。事实上,学术期刊也是一种信息载体,本质也是一种信息传播[3],如何使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受众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科技新闻可以说是最便捷有效的选择之一。

一方面,科技新闻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科技学术期刊论文是科技新闻的重要来源,由于科技期刊对待科学意义与不确定性的评价标准与大众媒体不同,在报道方式和尺度方面也更为严谨,因此以论文为来源的科技新闻无疑可以减少新闻报道浮夸的风险,增加科技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4]。当今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伪科学新闻传播现象时有发生,科技新闻无疑是破除伪科学的一把利器。另一方面,科技新闻较为简明通俗,可读性及亲和力较强。典型的学术论文一般采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和专业术语来呈现科学成果,但仅能在有限范围内传播,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科技新闻就力求通俗并具有生活气息,以此增加读者的兴趣,使读者在解构和分析科学知识时,不是仅仅搞清楚科学知识是什么,而是更多地从价值等多维角度理解科学为什么会是这样。兼顾学术公信力与阅读亲和力的科技新闻能充分扩大受众范围,加快科学内容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进而提升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国内外相关新闻报道与研究均证实科技学术期刊进行科技新闻报道不但没有妨碍学术质量的提升,而且在读者和作者中均赢得良好的口碑,发行量也不断增长[5]。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新老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使尽可能多的资源成为一个公共的多媒体平台,这让多数人成为期刊的潜在读者变为可能。借助数字技术,依靠内容优势,加强面向广大从业者和社会公众的科技新闻报道,是学术期刊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新途径。

2 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启示

2.1 设置专门部门及专业人员进行科技新闻发布

一些大型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会设置专门的部门及专业团队发布科技新闻。如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爱思唯尔(Elsevier)、美国物理联合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AIP)、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等都有自己的媒体服务部门和全职新闻官员,定期向外界推送新闻报道稿件,向注册记者提供禁止公布日期之前的科学新闻素材,积极加强与媒体的联系与互动,重视发挥学术期刊本身的新闻功能。

2.2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科技新闻传播

2.2.1 立足纸质期刊,凸显新闻特色

一些科技学术期刊较重视自身的新闻功能,通过设立大众通俗易懂的新闻栏目或刊发当期重要论文的简明摘要等方式进行科技新闻传播。如《自然》(Nature)的《研究集萃》(Research Highlights)、《新闻》(News)、《新闻特写》(News Features)等栏目;《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的《医学新闻与观点》(Medical News & Perspectives)、《观点》(Viewpoint)等栏目。相关研究显示,《科学》(Science)每期均有半数以上的论文被制作成新闻稿[6]。我国少数学术期刊也设置了科技新闻栏目,如《生理科學进展》的《科研新闻》栏目和《生命的化学》的《科研新发现》栏目。

2.2.2 加强媒体合作,发布科学新闻

科技学术期刊论文是科技新闻的重要来源,其权威性高、可信度强的特点使得“无论文,不报道”(No paper, no news)的科技新闻传播理念为学界和业界广为认同。一些学术期刊与各种大众媒体合作,将刊发的论文以文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科学新闻的形式呈现给社会大众。如《柳叶刀》(The Lancet)通过会议、新闻发布等活动与许多媒体记者保持积极的联系;《细胞》(Cell)、《科学》、《中国科学》、《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等中外知名期刊与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全球互联网科学新闻服务平台优睿科(EurekAlert!)合作,在其平台发布科学新闻稿件。中国科协旗下期刊借助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开展科学新闻发布工作[7]。多项研究及报道显示,经过科学新闻报道的论文的影响力比未发布的论文明显提高,被引次数也大幅增加,这不仅能扩大期刊的读者群,还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和稿源,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2.2.3 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多途径传播科技新闻

近年来,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及功能的不断拓展与完善,科技学术期刊能借助不同媒体的形式与特点,进行多样化、多形式、多途径的科技新闻报道与传播。许多期刊通过建设网站,扩展了期刊的信息容量,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形式,为科技新闻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如《科学》的网站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研究成果,并对最新成果进行及时报道和更新,弥补期刊时效性不强的短板;《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提供可免费下载的观点荟萃、编辑总结、作者访谈等音频资料。一些期刊针对读者移动阅读碎片化的特点,推出手机App,如《科学》的App Science Mobile,集合了《杂志》《新闻》《职场》等栏目,用户可以查阅杂志内容、看科学新闻及寻找职位。与此同时,许多学术期刊也积极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科技新闻传播,如爱思唯尔为所出版的期刊、图书及出版物主要研究领域在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领英(Linkedin)、谷歌+(Google+)等社交媒体上设立账号,及时发布科学新闻,鼓励读者讨论及反馈。

2.2.4 创新表现手法,助力科技新闻传播

科技学术期刊运用富有创意的表现手法进行科技新闻报道及传播,能使公众更快捷、更深刻地理解权威、专业的科研成果,有助于唤醒民众的科学意识,提高其科学素养。一些科技学术期刊在科技新闻标题设计、新闻撰写技巧、新闻配图等方面融入创意元素,增强期刊对潜在读者的吸引力,引导其阅读并思考。如《科学》2018年第5期《深度报道》(In-depth)栏目的《想永远年轻?裸鼹鼠可能知道其中的秘密》(Forever young? Naked mole rats may know the secret)一文标题趣味十足;2018年第2期《自然》的《新闻特写》(News Feature)栏目刊登的标题为《如何看见记忆》(How to see a memory)的新闻报道配图融入了影视、科技等创意元素:一张连接着不同事物的立体大网代表人大脑中储存的互相联系的记忆,位于这张网醒目位置的是风靡世界的BBC热播剧《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他记忆中的不同事物与其相连,图片背景是一台脑波扫描仪。这张新闻配图形象地展示了新闻的内容——科学家们正在利用脑显像技术来确定人脑制造及回想某段记忆的活动模式。文章开头也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认知神经学家珍妮丝·陈(Janice Chen)不是夏洛克的铁粉,但她却比大多数人更加熟悉这部BBC热播侦探剧……”

图1 科技新闻《如何看见记忆》配图

3 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科技学术期刊高度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小众性,其发展轨迹多年来一直呈现出“曲高和寡”的状态,科技新闻实践非常匮乏,只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一些拓展和尝试,例如《生理科学进展》《生命的化学》等少数期刊设置新闻报道栏目;《中国科学》杂志社专门设立新闻采访编辑岗位[7];《中国科学》、《世界胃肠病杂志(英文版)》(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科学通报(英文版)》等期刊与优睿科合作,在其平台发布科学新闻稿件;一些科技学术期刊开始同《科学时报》和科学网等科学传播媒体签署新闻报道合作协议[8];中国科协旗下期刊借助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开展科学新闻发布工作。总体来说,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报道还处于雏形和探索阶段,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

3.1 科学新闻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科技学术期刊忽视科学新闻报道主要缘于其对自身传媒属性和传播效果理解不够,认为“阳春白雪”的学术研究与关注时事热点的新闻报道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事实上,科技期刊的首要任务是把作者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公诸于世, 这就决定科技期刊也具有新闻性[9]。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时事热点都与学术期刊无关,当地震、核辐射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转基因食品、环境问题、克隆技术等与人类生存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成果问世后,社会公众普遍渴望得到权威可信的信息,科技学术期刊可以利用科学新闻这一兼顾权威性与通俗性的表达方式满足公众的科学渴求,同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长期形成的职业惰性和传统观念使学术期刊独步于自己的轨道之上[10],科学新闻意识亟待加强。

3.2 科学新闻创作人才短缺

科技学术期刊的科学新闻创作并非易事,它要求新闻撰写者用浅显的语言将复杂、前沿的科技成果传播给不同层次的公众,这需要相当的“内功”:一是要有强烈的创作驱动力,对科学新闻创作有极大的热情;二是要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对科研工作非常熟悉;三是要有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储备。一线科研人员具有过硬的科研背景,但囿于科研评价机制的束缚,对科学新闻创作缺乏热情。我国现阶段的科研评价机制对一线科研人员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拿到的科研经费、获批及完成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科技新闻往往不在评价指标之中,这就使得科研人员的科学新闻创作内在驱动力严重不足,即使科研人员有撰写科学新闻的意愿,如果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文知识储备欠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期刊编辑虽然具有专业科研背景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本身就很繁忙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之余再承担新闻报道的工作,工作量必然增大,再加上国内科技学术期刊编辑普遍缺乏将“论文”变“新闻”的经验,这就导致其对科学新闻创作工作热情度有限。至于科技新闻记者,其在科学新闻创作方面也存在较难克服的“短板”——专业科技新闻记者很多由理科博士转行而来,科技新闻创作过于专业化的问题依旧存在;而大众传媒新闻工作者往往文科出身,科技背景知识的缺乏严重妨碍他们利用期刊论文从事新闻报道。由此看来,科学新闻创作并非易事,科学新闻创作人才的短缺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3.3 自主科学新闻发布平台缺失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自己的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新闻发布平台。尽管中国科协于2007年率先在国内启动了“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但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发布仍处于雏形阶段,参与的媒体十分有限[11]。另外,虽然我国一些科技学术期刊与优睿科英文版和中文版开展合作,为前沿科研成果提供国际化的新闻发布平台,但其并非我国独立自主的科技新闻发布平台。在笔者看来,优睿科等平台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自主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新闻发布平台的长期缺失,会直接导致我国优秀科学新闻报道外流。不可否认,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在我国学术界持续多年,中国学术界及科技期刊出版界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建立独立自主的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新闻发布平台刻不容缓。

4 科技新闻助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探索

4.1 增强新闻意识,优化办刊模式

科技学术期刊具有与生俱来的新闻性。在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强国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科技新闻体系并成功助力期刊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影响力的现实背景下,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必须增强新闻意识,加强科技新闻报道与传播,以此提升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加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在办刊模式上,可以对既往的传统学术栏目进行优化,开辟新闻性栏目,激发读者兴趣。如前述的《自然》《美国医学会杂志》等期刊新闻栏目的设置都大大丰富了期刊内容,开拓了读者的视野并提高了读者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有效扩大读者范围并维护其忠诚度。在期刊编辑排版上,可以采取灵活的表现手法,如增加一些新闻导读、趣味图片、人物特写等,引导读者有兴趣地阅读并思考。

4.2 把握时事热点,启迪读者智慧

时事热点能迅速引发公众的强烈兴趣,不论是专业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针对时事热点进行的科技新闻报道都能拓宽其思路,启迪其智慧。对于专业学者来說,短小精悍的科技新闻能使其迅速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前沿动态,更有利于自己的科研进展。与此同时,在当今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学者也越来越需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从而实现科研创新。据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50%以上都得益于跨学科的学术交流[12],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正是这种交流的有效平台。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来说,他们期待通过学术期刊通俗准确地了解热点事件的原委,满足自身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与探索,科技新闻为其提供了权威却不失可读性的科学资料。科技学术期刊应把握时事热点,抓住出版时机,迅速将科技新闻通过适当的传播手段传至不同受众,实现期刊与不同读者群的对接,特别是对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要能够准确、专业地将事件的原委进行科学阐释,满足不同读者科学需求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扩大读者群、作者群和稿源,进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4.3 构建自主平台,拓展传播渠道

随着优睿科等内容源于期刊论文的国际科技新闻发布平台的日趋成熟,国内科技学术期刊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开展科技新闻工作及构建科技新闻发布平台的重要性。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等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推动和经费支持下,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应构建自主的科技新闻发布平台,让参与期刊在审核注册、内容审核、限时禁发、责任追究等制度的基础上平等参与,让期刊体会到引用频次、吸引稿件方面的优势,让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从中获得激励,也让科技媒体或大众媒体的科技新闻采编人员获得更加充分的本土资源[13],从而推动平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构建自主平台的同时,科技学术期刊还要在加强现有科技新闻传播渠道传播能力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大力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电子邮件通讯(Email Newsletter)向期刊读者推送科技新闻;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使由学术论文转化来的科技新闻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到达受众,使科技新闻兼具权威性、时效性与可读性,甚至可以打造并利用自己的微博及微信矩阵,实现科技新闻的互通与联动;利用手机App提供查找、互动等多种科技新闻服务,在移动用户中提升期刊影响力,扩大期刊品牌效应。

4.4 优化报道方式,融入创意元素

科技新闻的读者广泛,不仅包括专业科研人员,更有广大的社会公众,这就要求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构建去权威化、增进受众认同感的传播语境,在报道手法、报道风格上形成与具体科技知识相匹配的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如在语言表达上采用具有亲和力的词汇(如口语化词汇、网络词汇等)、句式和修辞,形成受众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话语;在标题设计上注重增强对读者及潜在读者的吸引力;在文本设计中预设生活化场景,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科技学术期刊运用富有创意的表现手法来呈现科技新闻更能使“专业”如虎添翼。如借鉴国际众多知名学术期刊利用封面故事(cover story)来呈现最新研究成果的做法和经验,设计富有创意的封面,增强期刊的“感染力”,甚至可以突破每期一篇封面故事的传统范式,借鉴《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等期刊的做法,封一至封四全部采用封面故事的形式进行科技新闻报道;也可以利用新兴媒体技术,推动科技新闻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的融合,提升读者体验,实现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4.5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育

对于科研人员、期刊编辑、科技新闻记者等科技新闻创作与传播主体,相关部门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如在科研人员与期刊编辑的业绩评定、晋升中予以承认,在科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技新闻与学术论文同等对待;期刊出版机构设置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发布科技新闻并维护媒体关系。与此同时,应加强对科技新闻创作与传播人员的培训,形成科学高效的新闻制作与发布流程,如为新闻作者提供一定的撰写规范和指导,促进其了解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规律和管理,增加其将“论文”变成“新闻”的经验与技巧,推动科技新闻创作与传播链条上不同主体的合作,实现科技新闻快速、准确的发布。从科技新闻报道的长远发展来看,专业化人才培育工作亟待推进。高校可设置相关专业培养科技新闻人才,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新闻”专业授予双硕士学位[14],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新闻人才。

总之,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当下,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应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以科技新闻为突破口,探索和践行有效路径,提高自身对优质内容资源的控制力、整合力与传播力,建立和巩固自身在多元化科学信息传播格局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实现从传统的、被动的“内容提供商”到新媒体环境下“知识服务商”的转变,在促进公众及时获取科学信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注 释

[1]程道才.专业新闻写作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電视出版社,2002:136

[2]张立新.科技学术期刊增加科技新闻报道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5,17(1):56-57

[3]欧阳菁.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传播效果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00-203

[4][6]孔朝霞,王晶,钟紫红,等.国际科技期刊的新闻政策引入我国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75-478

[5]王丽,詹洪春.学术期刊强化新闻报道和科普作用的意义[J].编辑学报,2013,25(2):112-114

[7][9]钟紫红,张虹.科技期刊要加强科技新闻报道[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4(4):27-28

[8]闫蓓,严谨,肖宏.搭建科学与大众的桥梁:谈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合作实践[J].编辑学报,2009,21(4):325-327

[10]张海东,孙继华.学术期刊尝试传播科普内容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3,25(6):528-530

[11]贾鹤鹏,王大鹏,杨琳,等.科学传播系统视角下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45-449

[12]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普研究,2012,7(1) :11-18

(收稿日期:2018-03-06)

作者:刘杨

第五篇: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科技人才流失,科技水平与企业研发能力受到发达国家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科技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战略调整,采取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相应对策来提高应对科技全球化的能力。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市场换技术;对策

作者简介:杨春柏(1975—),男,江西萍乡人,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

一、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难得机遇。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第一,在科技领域形成争抢人才的挑战。当今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核心是高端科技领域尖子人才的竞争。中国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争抢人才的重点地区,科技精英成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争夺的主要对象。微软中国研究院曾经宣布斥资8000万美元,招纳100名顶尖华人计算机专家。英特尔、朗讯等大型跨国公司也纷纷仿效,“门”对“门”的与中科院打起了人才争夺战,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符合国际规则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利用其独特的创新文化,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形成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一批科技精英加盟,致使我国人才流失严重。而人才流失将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科技知识创新与转化方面的距离。可以说,人才流失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二,对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形成挑战。虽然我国科技界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杂交水稻、航空航天技术、汉字识别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受到世界科技界的关注,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还相对落后,科技竞争力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科技的差距,我国曾在较长时期内鼓励引进技术和设备,包括鼓励以合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但无论是合资还是引进技术,都未能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让出了市场,却难以换来技术能力的提高,反而使企业陷入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最典型的是汽车工业。目前,我国90%的轿车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车,几家全面合资引进国外汽车技术和装备的企业,至今没有培育出一款像样的自主汽车品牌。由于技术输出方和引进方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可能成为一种竞争关系,欧洲国家明文规定,出口中国的技术必须保持10年以上的差距,因此,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多年的实践也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总是掌握着主动权。“市场换技术”是技术模仿国的一厢情愿,如果我们继续沿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进技术进步,必将难以承受大量引进技术的巨额成本。

由于科技资源主要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成为科技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许多科技领域占有优势甚至垄断地位。据《欧览》杂志2005年第9期报道:2004年,德国巴—符州机械行业委托一家研究机构在中国进行了一项调查,结论是中国企业普遍缺乏高质量研发人员,能承担研发任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用来开发市场和扩张业务,研发水平落后欧洲一代到两代,技术开发水平薄弱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在近期内无法成为欧洲的竞争对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入有可能造成我国技术路径依赖甚至出现技术空心化的现象,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宁愿花钱雇佣外国的设计和工程咨询公司,而不愿花时间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即是明证。2003年《洛桑报告》中人口多于2000万的30个国家和地区科技竞争力指标排名中,中国的研发总量支出水平仅与韩国、意大利相当,人均研发支出更是远远落后,在参评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4位。低研发投入使我国科技产出能力有待加强。

第三,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研发压力。在科技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制度会在全球普遍推行。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在技术供给方面的自然垄断地位,在技术转移方面将出现更多的限制性行为,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引进适用技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近公布的一则消息: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虽然我国已是贸易大国,但货物出口的55%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9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据统计,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外国企业在华申请专利达14万件,是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的6.4倍。在光学、无线传输、信息存储、移动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外国申请专利比例高达90%以上。这种“专利圈地”现象不仅抬高了我国技术引进的成本,也极大地挤压了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空间。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牢牢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而我国企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利润,却消耗了大量资源。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和日本的11.5倍。可见,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研发压力,知识产权争端也更加频繁。

二、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有利影响

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两面性。在认识到技术全球化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在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科技资源跨国界流动有利于缩小科学技术差距。从绝对规模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投放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支出规模,还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流动规模,其数量在近些年都有相当大数量的增加,客观上促进了科技资源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而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差距,并最终完成科技赶超使命。巴西、墨西哥、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赶超说明发展中国家是有可能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技术跨越的。从长远看,科技全球化为中国建立面向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研发管理的学习效应日益显著。

其次,研发活动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研发水平。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外资进入会加剧一国市场竞争,但在竞争压力下,东道国厂商会更注意新技术的研发。在此过程中,外资企业对当地职员的培训和技术外溢会提高当地的研发水平。外国企业进驻中国的过程就是中国企业研发水平提升的过程。科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研发资金和技术获取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技全球化外溢效应不断显现,使我国加快了大型实验设备的建设,改善了实验手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科研水平。

第三,科技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青年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这对提高科技人员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客观上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研发储备人才。而且,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我国的设立,还促进了我国重视人才的观念以及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三、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许多共同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加强对科技全球化的关注,不断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时制定和实施有力的科技政策,积极应对科技全球化的挑战,趋利避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

第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必须有针对性、有重点的与外国开展科技合作,在某些领域实现经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实了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更多的获得发达国家技术开发溢出效应,这是我国获得先进技术供应的一条捷径。

第二,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我国正面临着科技人才全球化的重大考验。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为本,实施科技人才战略。(1)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良性流动态势。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吸引其回国创业。(2)稳定好现有人才,培养现有人才,实施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3)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制度网络,他们资助或从事研发,将研发成果商品化,并推动和影响新技术扩散。诚如吴敬琏先生所言:制度重于技术。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原始创新的作用最大。但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难度相对较大。加强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从头干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进科技创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进行原始创新。企业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发挥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受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够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官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第四,搭建平台,为企业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营造良好环境。科技全球化有利于我国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学习研发组织管理经验。企业通过在国外研发投资,对企业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脉搏,利用国外丰富的科技资源开发出适应国内和国际需要的产品,从而对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在参与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壁垒,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搭建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这也是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蒋珠燕.苏南地区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陈清泰.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思考[N].科技日报,2006-01-24.

[4] 黄晓霞.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对策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4,(04).

[5] 傅建球.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桂海论丛,2002,(06).

[6]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组.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09).

作者:杨春柏

上一篇:中国艺术鉴赏论文下一篇:中学语文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