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2022-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影响研究

摘 要:目前,创业是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选择之一,而且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鼓励创新、鼓励创业。但是基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大学生创业的风险较大,所以很多大学生对于创业都是望而却步,而且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也容易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创业的顺利进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文章就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辅导的内容,促进高校创业教育。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创业;教育

近些年,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很多高校也都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鼓励在校学生创业,甚至设立专门的创业园区,为学生创业以及创新课题提供场所。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以及具体的创业指导等方面,而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没有被纳入创业教育的内容。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开拓其创新创业精神才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内容。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形式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与辅导,它主要是通过团体内的个体之间的人际交往作用,促使个体在游戏、工作等团体交往活动中进行观察、学习、总结,不断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改正,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心理辅导形式已经形成了体系。

二、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相比于社会创业,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较少,创业持续时间短。因为大学生难以承担较大的经济风险,所以创业投资资金较少。而且,有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持续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平均持续时间为13个月,而最大值也仅仅为60个月。受很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持续时间不太长,很多项目在刚起步阶段就夭折了。

另外,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成功的平均次数都较少。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还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创业成功率低也可能是限制大学生产生创业想法的一个原因。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创业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1.调动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现在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授课形式上,教师只是讲解一些创业知识和基本的理论,学生则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一些效应法则,以及一些创业的经验,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而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团体活动中,通过情境设定,使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而且活动的内容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进一步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团体心理辅导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一个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交团体。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通过经验分享获得来自其他人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将不断地刺激团体成员新想法的产生,而且各个成员之间可以互相鼓励。另外,提出有价值想法的成就感也会增强成员的自信心。而在团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锻炼了每位成员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的能力。而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等品质都是大学生创业中重要的心理素质体现。

3.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创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选择,同时选择创业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敢拼搏的精神。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若这种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学生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创业的成功。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舒缓紧张的心情,调节情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而且团体像一个大家庭,可以使成员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放松。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

1.创业意识的辅导

创业意识是指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个人思想意识倾向,其主要包括创业目的、兴趣以及创业方向等。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创业者,其创业意识在其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着其创业成败。在创业意识的辅导上,团体心理辅导意在提升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激发其创业动机。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要逐层深入:首先,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活动中让学生说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以及自己参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希望收到的效果;其次,学生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形式进行分析,总结进行创业需要具备的个人素质;最后,学生要提出自己的创业构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对策。在此过程中,辅导教师主要进行组织,并在需要时适当地调动气氛,营造和谐开放的活动氛围。

2.创业自信的辅导

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对于社会经验尚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创业过程更是充满了挑战。所以,大学生在创业的团体辅导中应该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所以创业团体心理辅导应该以增强学生信心为出发点,使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和劣势。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应该设计学生自我评估的环节,每个成员应该欣赏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长处,并且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问题,进行自我调整。整个过程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会给创业过程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学会挖掘自身潜能,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学生改正自身不利于创业的缺点,学会在困境中调节自己的情绪。

3.创新能力的辅导

创新精神是创业的灵魂所在,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创业精神,提出有创新性的发展想法,使创新项目推陈出新,拥有不竭的前进动力。所以,团体心理辅导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辅导与培训,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思维观念的束缚,实现思维的灵活。在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锻炼其创新能力。首先让学生大胆提出创业想法,学生思维不必受到任何限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然后进一步以实物激发学生的创业想法,由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创业想法,对学生的创业想法进行可行性方面的评价与指导,不可简单地否定其设想。

五、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在大学生创业难的社会现实下,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各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該积极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林建珠,程 灵.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训练——创业自我效能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7(1):112-118.

[2]杨 姹.新背景下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171-172.

[3]吴 芳,陈 营,谷建松.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J].科技风,2012(13):209.

[4]臧 凯,李 英.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81-82.

[5]王 雪,卜秀梅,崔仁善,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遭受性骚扰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7(9):1411-1414.

作者:于瑛琦

第2篇: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改善效果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由高中生变为大学生,自身角色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都有了质的改变。更加自由的环境和氛围让一部分学生迅速根据自身喜好安排学习生活,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转变思想,进而导致自己无法把控时间。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之内,个体与个体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经验的方法,也是一种通过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估,在团体作用之下改变个体行为的手段。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大学生主动驾驭时间,运用良好的手段管理时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区别于个体辅导,是指将一个团体作为辅导对象,用以适当的辅导策略,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个体在整体中学习,推动整体来带动个体发展,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态度和方法。20世纪90年代,团体心理辅导开始出现,因其感染力强、效率高、辅导效果易巩固等诸多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调节辅导、学习改善辅导、生涯规划辅导等多个方面。通过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技能来帮助团体中的成员交流学习、共享经验。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的基础,是对时间高效利用的体现,也是内在管理素质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社会关注度极高,越来越多的社会调查暴露出大学生对时间无法掌控的缺点。上述缺点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们处理学习时间与课外活动、娱乐等时间的关系比较弱;不善于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好每天、每周的任务;在安排计划、分配时间、设置目标、检验结果等方面更偏向于主观的享受而忽视客观事实的存在;对于时间的价值观念、控制能力以及作用方面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差异性。

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措施及效果

时间管理即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工具从而实现对时间灵活有效的安排和规划,最终完成既定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名词开始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种大学生心理辅导以及学习生活之中。因此,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措施是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基础,从整体出发。

首先,心理辅导老师要对学生时间的认知结构、控制能力、行为意识等方面进行干预、嵌入、感染,然后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心态、掌握技巧,主动反思内心、思考时间与自我关系。

其次,老师应明白“辅导”二字重为“导”而非“辅”,通过问题,把握时机,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并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心理辅导活动的发展和推进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个人情况来完成,活动中个体既要领会到自身所起的作用,同时于整体中又能感受到对时间管理的把握,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们时间观念的提升。

最后,在辅导结束之时,心理老师借助大学生们内省、团体活动中的表现、其他个体的建议来帮助其对自身认知体系进行再一次的梳理。重心放在大学生自身对时间观念的领悟与理解。个体的改变促进整体的进步,使个体之和大于整体。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在集体环境之下,个体间互动联系丰富,在增强社会适应性的同时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大学生对于时间管理的敏感性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对时间的认知结构以及控制能力较之以往有所改善,而行为意识方面的提高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方式的干预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则需要一定时间。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旨在解决的是共性问题,具体的个性问题容易忽略,因此共性和个性问题要区别对待,才能让时间管理的改善效果更好。团体心理辅导需要完善辅导方式创新辅导模式,在发展中用不同方法有机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的研究之中。用辅导的科学性来保证个体试验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作者:余敏

第3篇: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改善效果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时间压力的加大,时间管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时间管理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自我价值感以及焦虑和适应性等密切相关。

作者:张锋 祝婷

第4篇: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由于我国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和思维的简单性,这样个体心理咨询已无法满足全体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作用越发突显。加深对团体心理辅导的了解,扩大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范围,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 成长 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JCJYC152515027)的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85-0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康的人格、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专门教育活动。其总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个体心理咨询已远远无法满足全体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一般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以群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PAC理论)、人际沟通理论(5W)为理论基础,强调体验式、互动式学习,感悟式成长,重视在团队人际互动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团体辅导的作用表现在: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增强自信心,开发潜能;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性;有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目标有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且预防、发展重于矫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适应正常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内心世界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潜能的发挥与人生价值的正确体现。

从整体上看,有不少学生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能力差引起的学习困难,挫折承受力低而导致的情绪易波动等,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学校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需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通过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适用面广、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耗时短,效率高等优势,既可以针对具有共同心理问题的十人左右的小组,又可以针对几十人的发展性群体;每个成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在有引导的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有理论,有实践,有体验,有分享,获得多重的反馈,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在团体中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影响或改变个人的某些自我概念或想法,还可以协助解决原本在个人之间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和思维的简单性决定了中小学生适合做团体辅导。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开展团体辅导不仅使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机会增加,而且同伴的正向积极的感染力也能通过有效的团体辅导传递给彼此,使正能量在团体中得到关注。同时,团体辅导过程使学生产生共性,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团体辅导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每个人都存在类似或完全相同的困扰因素,从而更能接受自己遇到的困扰。

在我们基层学校往往有一些留守学生存在厌学、迷恋网络、孤独另类等问题,对于这些学生,个别心理咨询的群体效率不显著,一般的心理辅导课很难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将这些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小组,相互鼓励,寻找自信,共同解决问题,一起成长。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组织与实施

(一)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及活动名称

团体目标要注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团体名称要有吸引力,积极正向,并能够体现本团体的目的。

(二)设计团体活动的方案及程序

要注意团体成员的特点、团体的规模、团体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场地、所需的设备材料。特别要考虑一些常用的团体辅导游戏活动,根据本次设计的目的、人数以及场地器材等情况,需要做哪些变通。

(三)组成团体

通过海报、校园广播、校园网、学生电视台、校刊校报等各种宣传途径,让全体学生了解将要举办的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和有关事项。

募团体成员。团体成员来源可以是通过宣传途径了解开班信息,自愿报名的参加者;也可以是通过咨询师给出建议而报名的参加者;还可能有通过其他途径,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介绍、动员而来的参加者。

团体成员的筛选。通过面谈、心理测试结果,筛选确定合适的成员。

宣布团体纪律:坦率真诚,保守秘密。

(四)实施团体咨询计划

1.预热

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创设和谐、温暖、理解的团体心理氛围,使团体成员有安全感、肯定感、归属感。在活动开始,可以设计一些游戏,通过游戏让成员们彼此相识、彼此认同,消除沟通的障碍,引发成员参加团体的兴趣和需要,促进成员参与互动活动。

2.主题活动体验

营造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气氛,创设特殊的游戏或讨论情境,使成员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成员开始融入团体之中,并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他们彼此谈论自己或别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分享成长体验,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利用团体互动,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把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练习和改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实验场所,以期能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每次活动后,团体指导者还要请成员们做出反馈,及时地交流种种新的认识及感受。

3.交流与分享

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了活动的基础上,辅导者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这是一个开放和分享的环节,辅导者可以事先从活动中提炼几个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分享;也可以让学生先围绕活动自由展开讨论,最后辅导者进行总结。

4.评价

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总体效果评估,通过一些相关量表和测验,评估学生是否在相关方面得到发展。每一次活动结束后,辅导者可以给予学生一定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总结该次团体活动,激励学生期待下一次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既有教育与发展的功能,也有预防和治疗的功能。对人格健全的学生而言,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提高适应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对人格不够健全的学生而言,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减轻症状,培养适应能力,增进健康。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主要在学校中得以发挥和体现。

1.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成长

具体做法是:将班级当作“辅导团体”,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气氛,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团体活动,唤起学生内在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助人自助”,最终达到增进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共同成长的目的。

以初一新生刚开学时建立集体意识的心理辅导为例,班主任或者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安排三节主题班会,帮助新生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快速融入新的集体:

第一节:相逢是首歌。在音乐中指导者自我介绍,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与时间,方式等。做游戏“为爱转动”热身,通过游戏“滚雪球”“小小动物园”促进成员更全面认识自己,增进成员间的了解。

第二节:缘来一家人。学跳兔子舞,活动“无家可归”“我们的家园”“信任之旅”,加强新班级成员间的互信与合作。

第三节:我们的七(3)班。暖身游戏后,通过“你追我赶”“驿站传书”“穿越雷区”等游戏和活动对团体进行统整,大家对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有认同感,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

2.在团队活动中引导学生成长

团队组织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团结和教育青少年,所以活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长期以来,团队活动存在着形式主义、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组织学生成长训练营,提高团队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心理游戏、野炊活动、话剧表演、社区服务、内务评比、专项训练、小组辅导等形式开展辅导,以促进小组成员参与、互动、凝聚、探索,达到小组和个人共同成长的目的。

除了通过营地的形式之外,其他形式的团队活动都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来开展。开展带辅导性质的团队活动关键抓住三点:一是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出发;二是活动的过程要能吸引参加者积极参与,让每一个参加者都“动”起来;三是要注意活动后的“辅导”。

3.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团体活动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多感受、多合作,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团体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如联想活动、团体讨论、创意思考、团体游戏、角色扮演、行为示范、行为练习等。

第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或小组学习。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合作性学习必须具有共同目标、彼此互动、个人责任、共同规范、共同成功五个因素。

第三,作为一种辅导策略,运用于学习障碍的干预之中。比如,可以组织“克服学习障碍成长小组”,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运用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上。将部分上课不认真、对学习缺乏兴趣、未能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集中起来,通过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辅导等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彼此接纳,合作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个人增强素质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又能帮助提高团体的整体协作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团队绩效。团体心理辅导将会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第5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齐 平① 欧罗城 黄丽春 黄雪薇 项 中 张 瑛 王凤仪 陆小莲

摘要 目的 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 对80 名医药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

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 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 被试在自我意

识, 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 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 < 0. 05, P < 0. 001)。对训练后被试的书面报告定

性分析, 其收获主要反映在3 个方面: ①自我认识更加客观; ②自信心增强; ③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纠正认

知偏差, 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 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发展 自我意识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

面。胡会芹的研究显示: 约占1.3以上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一

般或不良, 有待进一步改善[1 ]。笔者在对本院新生做的一项

“你认为上大学以来情绪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的调查中发现, 约1.5的大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为了探讨改善本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我们于

2000 年3~ 6 月开展了主题为“改善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

辅导实验研究。辅导前我们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

析。我们认为大学生正处在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他

们身上发生的诸多心理问题, 大多数是由于发展过程中自

我意识的认知偏差所致。个体是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调节

自己的行为, 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2 ]。学生之所以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正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或者

自卑、或者自负, 或者还处于矛盾的自我之中, 以及对环境、

对他人缺乏较全面、合理的认识。因此, 我们此次辅导定位

在以发展为目标, 帮助大学生纠正认知偏差, 同时辅以行为

· 8 9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 年第9 卷第2 期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2001,Vol 9,No.

2① 中国. 广东药学院高教研究室(广州)51022

4.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训练, 增强适应能力上面。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被试为本院99 级新生, 以自愿报名形式招收

参加“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班”学生共98 名。经过面试,

筛选掉目的不明确或无法坚持的学生18 人, 实际参加实验

的成员为80 人, 男性50 人, 女性30 人, 分7 组进行。

1. 2 方法 心理辅导的时间为每组(每期) 8 周, 每周

1次, 每次2 小时, 总的辅导时间为16 小时。每个小组的成员

有6~ 18 人不等。辅导前采用自编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自

编量表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拟出7 个项目, 以测查大学生的

自我意识, 对他人的了解与态度等方面在辅导前后的心理

变化(详见附表)。每个项目由弱到强分10 个等级, 由被试

自我评定。对统计数据采用SA S 6. 12 软件进行分析, 方

法: 非参数检验。同时对被试参加辅导后的书面报告进行定

性分析。

1. 3 辅导方式 每期分3 个阶段。①导入阶段: 约3 小时。

目的是让团体成员之间相识、了解, 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

的气氛。②实施阶段: 约11 小时。采取讲座、讨论、写体会、

写日记、演心理剧等形式, 通过“我是谁?”、“自画像”、“生命

线”等活动帮助被试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进而学会客

观地分析自我, 接纳自我并增强自信。而“人际关系中的

我”、“脑力激荡”、“信任之旅”等行为训练则用来促进被试

之间的沟通, 增加对他人的了解, 并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

想。另外还介绍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事项等理论知

识。③终结阶段: 约2 小时。以总结会、大团圆等形式作为一

期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此阶段由辅导员总结本期的辅导

情况, 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与技巧运用于今后的生活实

践, 以不断地完善自我。同时, 成员们畅言接受辅导后的体

会。最后再让被试填一次自编量表, 并写一篇接受辅导后的

体会。

2 结果与分析

2. 1 实验前后量表得分的显著性检验 被试接受辅导前

后的量表得分差异经非参数检验, 统计结果(见附表) 全部

有显著性意义(热情乐观: P < 0. 05, 其余各项: P < 0. 001)。

附表 辅导前后量表得分差异统计

自评项目U P

1. 了解自我5. 79 < 0. 00

12. 责任感3. 83 < 0. 001

3. 热情乐观2. 54 < 0. 0

54. 自信心5. 89 < 0. 001

5. 了解别人5. 89 < 0. 001

6. 关怀别人3. 45 < 0. 001

7. 分享经验5. 68 < 0. 001

从附表可以看出, 被试通过辅导, 自我意识的3 个方面

有了明显的进步: 自我认识更加全面和客观, 因此了解自我

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自我检验更加积极肯定, 表现为

责任感显著地提高、更加热情乐观; 体现自我控制的自信心

有了明显的增强。自我意识的改善, 加之一定的行为训练,

促进了被试之间的沟通, 增进了相互了解, 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缩短。结果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分享经验的得分均显著

提高。

2. 2 对被试书面体会的分析 80 名学生均写了接受辅导

的心得体会。所有被试都反映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 其中认

为收获不小的38 人, 占47. 5%; 认为有一些收获的42 人,

占52. 5%。对于这次以“改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

辅导, 被试的书面体会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 2. 1 自我认识更加客观 “团体辅导使我的自我认识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开始重新认识自我, 明确并修改自己

的生活价值观”,“通过了解自己, 剖析自己, 终于能够正确、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并且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改正缺

点,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闪光点, 增强生活、学习的自信

心”。“以前我不是很了解自己, 通过辅导, 我对自己有了较

全面的认识。以前只知道有哪些优点, 忽视了缺点, 而现在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并为之改变, 从而使自己有了更大

的进步。”

2. 2. 2 自信心增强 “团体心理辅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

炼机会和实习场合。以前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讲话, 害怕别人

嘲笑。现在不同了, 不但在同学面前, 而且在陌生人面前都

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谈笑自如, 有时还发表自己的见

地。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

上次上化学实验课, 我走上讲台发言, 第一次不紧张, 也很

轻松自然。真的应该感谢这次活动、自由地站在众多人的面

前”。

2. 2. 3 人际交往能力提高 “令我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

思, 如何从容应付一些(人际交往的) 突发情况。在同辈间如

何交往, 与长辈如何交流, 与陌生人如何交谈..等都有了

一定的心理基础”。“在这样的团体中, 我终于勇敢地迈出了

我人际交往的步伐, 在众人面前我也敢发表我的意见, 虽然

见解不够深度, 但我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或许是我觉

得成功的第一步”。

总之, 这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成员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不少成员认为“参加心理辅导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并纷

纷反映“这一活动应该坚持下去”,“应该扩大范围, 让更多

的同学受益”。

3 讨论

通过纠正认知偏差, 同时辅以行为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

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尽管不少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 但我们认

为, 大多数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仍然是成长过程中的不

稳定, 并由此产生认知偏差所造成的。因此只要能够纠正这

种认知偏差,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多数心理

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另外, 这种以主题形式开展的团体心理

辅导因其目标明确, 易为被接受, 也容易激发被试参与的积

极性, 从而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总结此次团体心理

辅导,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 一是成员的

· 9 9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 年第9 卷第2 期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9,No. 2

2001,Vol 3

第6篇:叙事治疗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将叙事治疗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团体辅导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方法:采取一名面临降级学生为例,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结果:通过团体辅导来访者和团体成员均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办法;结论:将叙事治疗应用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叙事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 鹰架对话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QYJY20170118);课题名称:叙事疗法在《团体心理咨询》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1-01

一、叙事治疗简述

叙事心理治疗来自西方福柯的语言即是权利的哲学思想,说话人通过语言的改变使其获得重生。在20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MichaelWhite)和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Epston)创始。与传统心理治疗比较叙事疗法更注重“去中心化”和“多元化”,以解决问题为焦点,关注来访者的语言,不去深究根源性问题。其快速、直接的后结构主义的治疗方式受到了众多心理工作者的青睐。解构式倾听、外化问题、寻找特殊意义事件等叙事治疗方式将人与问题分开,使来访者以第三方的角度重新看待受困扰的问题,重构生命价值与意义。

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符合中国儒家的“省”和禅宗的“悟”,更适用于善于自律的国人,叙事疗法不仅使人们看到受困的问题,更看到了自身的闪光点和价值。通过语言的建构重新找到有价值的自我,正如建构主义学派的皮亚杰所说,人们是在与周围互?拥墓?程中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发展了自我。

二、团体心理辅导简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游戏等活动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大学校园内,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共性大于个性,但碍于面子学生不愿走进咨询室,更不愿与他人暴露深层问题,但情绪的长期压抑会对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而叙事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恰恰填补了此空白。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问题外化”使受困学生和团体其他成员一起看待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弱化问题对人的影响。此种发展性团体成员通过讨论、见证、分享,掌握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预防同类问题的发生,并为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强化彼此的联结,促进人格成长。

三、叙事疗法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用实例

“鹰架对话”的灵感来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观点是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在社会合作中有经验的个体为其他成员提供成熟的建设性意见促进其他成员成长。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绝不是一个自我独立发展的过程,而是在和环境、周围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创造自己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为了让受困者摆脱自身困境,团体成员的互动就是搭建鹰架(scaffolding)的过程,鹰架为个案提供掌握跨越困境的经验,在团体成员的见证下拉开与受困问题的距离,迈向新的可能。鹰架的意思就是一种支持受困者努力的系统,且非常敏感地融入受困着的需要。下面为一例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小S为一名大三男生,目前因学业问题面临降级,不愿意上课。特组织叙事治疗团体并截取鹰架对话如下:

咨询师:不良情绪如何影响你?

小S:过去很紧张,面对这么多科非常焦虑。看书看不进去,看到别的同学学习生活安排的很好自己着急。现在无所谓,没太多感觉。

咨询师:那在你面对那么多焦虑、紧张时候你是怎么陪伴自己的?

小S:我先告诉自己要放松,然后听歌和跑步。

咨询师:告诉自己要放松对你的紧张和焦虑有怎样的支持?

小S:他们帮助我更相信自己,告诉我不要自我否定和自暴自弃,但是现在没什么效果了已经。

咨询师:大家做过什么帮助自己提高成绩?

小A:就是上课注意听课,下课完成作业,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感到压力大,就挺挺就过去了,坚持一段时间。

小B: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多琢磨。

小C:心情不好的时候找好朋友聊天,看电影。之后心情好了就能学习了。

小D:给我爸爸打电话,我爸爸经常鼓励我,感觉能好点。

咨询师:听到大家的分享,你看到了什么是你之前没看到的?

小S:听了大家的话,最主要的感受就是我父母不相信我,从小不认可我,成绩也一直不好,每次考试之前都很紧张,即使看过的都想不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听了小D的我很羡慕很希望父母给我鼓励和支持。可是,每次给父母打电话时候只想告诉他们好的一面,告诉他们我现在很好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可现状却恰好相反,压力很大。小B说的多观察和多琢磨我没想过,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在战斗,很无助。小C说的我更多的时候时自己一个人抗,很少和朋友吐露过心声。谢谢大家给我这么多启发,并且让我看到主动解决问题是一种高很棒的感觉。

咨询师:你想想10年后的你对现在的你会说些什么?

小S:放下你的心魔,没什么大不了,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咨询师:现在的你听到10年后的你的想法,会给你带来什么?

小S:觉得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而且现在也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我想改变就会有所改善,好的改善。

咨询师:现在的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S:我觉得现在的经历也很珍贵,它促使我改变和面对,可能是面对父母,也可能是面对不好的自己,但是现在没那么恐惧,有力量些。我知道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我现在愿意尝试,听大家的意见觉得自己有出路了。

四、讨论

叙事治疗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来访者的问题,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格交融碰撞的时期,既稳定又动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被长期压抑后果严重,而面对和分享则是化解问题的良药。通过叙事治疗的问题外化、见证、寻找特殊意义事件等方法使团体成员受益。在团体中让来访者看到了问题或许并不是问题,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在团体辅导之后,该生制订了学习计划,并定期参加心理辅导,考试通过。团体其他成员也表示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更注重觉察。

参考文献

[1]肖凌.李焰.叙事治疗的西方哲学渊源.心理学探.2010-5-第30卷.29-33.

[2]蒋继华.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批评外转的机理研究.学术论坛2017-4.7-11.

第7篇: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团体名称

“打开心扉交朋友”——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2.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成长性 3.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通过“心理游戏”的形式,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氛围,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帮助组员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4.团体对象

新造镇在校小学生,需有比较强烈的的认识自我的意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认真地对待小组活动。 5.团体规模

12~16人(团体人数为偶数) 6.团体时间

活动计划3次,每次2小时,在一周内完成。 7.团体地点 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8.团体领导者

领导者:吴丹婷,湛江师范学院大二在校生。2013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为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实习生。曾在三下乡活动中带过“人际交往”团队。 9.理论依据 1.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人际沟通具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和人际协调等功能。

人际沟通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巧。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咨询为来访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而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发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昼缩小代价而昼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而后,发展出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提出了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即对称的获利、对称的吃亏和双方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称。海斯(Hays,1988)对交换关系得失的研究表明,人们认为从人际关系中自己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以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10.团体方案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有缘来相识 单元目标: 1.打破僵局,营造气氛,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 2.订立团体契约,培养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 活动准备: 大白纸1张,大头笔1支,彩色卡纸(剪成各种形状不一的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 活动程序:

(一)开火车(10分钟)

活动目标:活跃团体氛围,打消拘谨气氛。 步骤:

1、全体成员为一组进行游戏。

2、在开始之前,每个成员要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地名不能重复。

3、游戏开始后,假设甲来自北京,乙来自上海,甲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全体成员一起问:“往哪开?”,甲说:“往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乙就要马上快速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乙迅速地选择另一个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算输了。输者要受到惩罚。( 二)最佳搭档(15分钟)

活动目标: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 步骤:

1、每位成员抽取一张裁好的彩色纸。

2、成员拿着自己的彩色纸在团体里找到与自己同色、同形状的另一半。

3、找到后,两人自由交谈2分钟,互相认识。

4、共进行3轮。

5、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交流分享。

(三)自我介绍(30分钟) 活动目标:通过轻松的氛围与活动,使全体成员彼此更加认识。步骤:

1、领导者要求成员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在名字前面加上一个标号,如“我是紧张的小明”等。

2、当每一个成员介绍完后,领导者引导大家分别解释为何会得此标号,同时分享感受。

(四)许愿(20分钟)

活动目标:探索并交流团体成员对团体咨询的看法、期待,引导成员心往一处想。 步骤: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 (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四)你我的约定(20分钟)

活动目标:建立团体规范加强我们的团体凝聚力,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步骤:

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五)小结(1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心灵不设防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 活动准备:纸笔每人一份,眼罩一个,桌子椅子若干, 活动程序:

(一)背背佳(20分钟) 活动目标:消除组员之间的隔阂,增进组员间的了解。 步骤:

1、先请每两人组成一组进行。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两个人的手臂扣住手臂。各组成员都准备好后,领导者下达站起来的命令,各组组员依靠背靠背的支撑一起站起来。

2、组员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扣在一起的手臂不能松开,不得借助其他的外力站起来。

3、当两人站起来成功后,将两组合并成一组,一同样的方法站起来。以此类推,直至全体成员共同站起来为止。

4、分享感受。 (二)积极倾听(10分钟) 活动目标:让成员学会倾听。 步骤:

1、每位成员闭上眼睛,用1分钟时间,注意力放在耳朵上,用心去听你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的声音。

第8篇: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活动背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针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有效地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使小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感受团队队员之间相互的信任。

三、活动意义:

1.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团体生活。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团体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四、活动对象:小学生,20人左右

五、活动场地:一间空教室

六、活动时间:90分钟

七、活动准备:眼罩、气球

八、活动内容:

(一)介绍我,认识你(人际交往)

简述:用简单的动作或言语让别人了解你。

人数:全体班级成员。

游戏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说一句或者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来介绍自己。 游戏示例:我叫***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二)蒙眼走直线(团队信任)

简述:通过游戏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来体会信任。

人数:两人一组。

道具:眼罩。

游戏方法:

1.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

2.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3.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三)合力吹气球(团队合作)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心理辅导员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九、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注意控制气氛,以免场面失控。

3.适时调整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第9篇: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

二、 活动主题:健康成长

快乐学习 活动意义:

1. 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团体生活。 2.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 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团体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三、

四、

五、

六、

七、 活动对象:二(5)班全体学生, 活动场地:一间空教室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准备:眼罩、气球 活动内容:

(一)、介绍我,认识你(人际交往) 简述:用简单的动作或言语让别人了解你。

1、 人数:全体班级成员。

2、游戏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说一句或者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来介绍自己。

3、游戏示例:我叫***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二)、蒙眼走直线(团队信任)

1、简述:通过游戏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来体会信任。

2、人数:两人一组。

3、 道具:眼罩。

4、 游戏方法: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 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三)合力吹气球(团队合作)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1、人数:每组限六人。

2、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3、游戏方法: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八、注意事项:

1. 注意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注意控制气氛,以免场面失控。 3.

适时调整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上一篇:系徽设计大赛策划书下一篇:老员工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