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

2022-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路径研究

摘 要: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业规划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首要负责人。当前,部分高校出现育人理念陈旧、责任意识淡薄、协同机制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导师不断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将科研活动和育人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地构建起长效的育人机制,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路径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育德”[1]。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研究生政治素养、高尚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学术道德等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担负的时代使命

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光辉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重大历史成就。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未来国家将以何种姿态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教育是国之大计,而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培养方向应始终同国家发展战略相吻合。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时代主题,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指向。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要怀揣高远志向,不受世俗利益诱惑,帮助研究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错误思潮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导师自身的育人本领和育人能力,进而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二)立德树人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当前研究生群体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主体意识强,但责任感不足、抗压能力弱、合作意识有限。导师在与研究生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受传统师生理念和现实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对立化、雇佣化、利益化”等一系列矛盾,进而使得师生关系呈现出紧张态势[2]。因此,需要不断增加师生间信任和沟通,来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构建。“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3]。在立德树人的视野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了解双方的内在需求,改变主客二分式的沟通方式,进而通过协作、互动、共享构建起富有情感性和谐师生关系。

(三)立德树人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青年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承受着科研、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助于提升青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就国家教育事业的目的而言,是要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青年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道德素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命运的走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彰显出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因此,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上不断汲取营养,还需要在思想道德层面不断提升水平。思想道德基础牢靠与否,直接关乎研究生的未来发展。研究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下,才能够不断完善人格,实现能力与德行的有机统一。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重学术轻德育,责任意识不强

党的十九大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科研水平和人格魅力时刻影响着研究生的行为与认知。然而,当前研究生教育实际工作中,重学术轻德育的问题十分突出。导师往往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而较少参与到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去,也不清楚如何围绕学生展开德育工作。同时,“导师岗位责任意识不明确”[4],普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事务中,而未能充分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而导致教学与育人相脱节。

(二)导师素质有待提升,育人技能相对有限

新一轮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仅局限于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提升,还应着眼于人格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的塑造。这一方面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呈现,另一方面也为导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然而,当前除了重学术轻德育的觀念影响外,部分导师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如何展开德育工作,也是当前影响研究生德育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

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研究生导师具备较高的育人技能,以及正确的沟通方式。但导师平时除了要承担较强的工作压力外,还要面临论文、项目、学术会议等科研活动以及日常教学工作。这就导致导师往往分身乏术,很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育人技能。而目前高校科研为主导的评价机制也难对育人状况进行科学考核,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导师育人工作的被动处境。

(三)导师职责与工作脱节,协同性不强

伴随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重视程度的一再提升,导师育人职责也在不断明确。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导师除了对学生展开学业规划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爱国情怀培养、自身价值实现同样负有直接责任。在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不少导师仍然只是将学术指导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而道德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价值观引导则被看作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同时,伴随近些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急剧增长的研究生数量为导师带来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研究生导师精力有限,很难兼顾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而辅导员由于忙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各种考核,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的立德树人工作。此外,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交集较少,很难形成责任联动,进而导致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普遍较差。

三、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强化立德树人意识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它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由于受到泛娱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当代青年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爱国意识淡薄、责任感较弱、道德情操不高等现象。因此,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融入研究生培养的整个环节,进而帮助青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具体而言,研究生导师在理论教学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展开理论指导、专题交流、业务实践活动。基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立场,帮助研究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同时,针对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出现的迷惑和偏差,研究生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积极纠正和引导,使其能够在复杂的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保持理性思考和正确认知。此外,导师还要注意个体化差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此来解决育人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二)科研育人有机结合,发挥导师关键作用

研究生培养质量好不好,关键取决于导师在育人环节中如何发挥作用。尽管从教育部到地方高校都在一直积极推动研究生德育工作改革,但现实中教书与育人相脱离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近些年来屡屡发生的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导师育人功能发挥不足所致。

研究生学习阶段,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无疑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内容,也是研究生在学术领域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然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同样影响着研究生道德形象和学术生态状况。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科研活动中,导师应更加关心研究生的生活状况、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同时,以自身扎实的学识、高尚的情操、仁爱之心及帮助研究生解决现实问题,使他们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导师的关爱。同时,导师还应对研究生群体容易出现的功利主义、学术不端、诚信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三)构建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在当前“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科学体制机制的建立,是研究生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关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学业进展、道德品质、职业规划的重要引导者。而班主任、辅导员尽管分工不同,但也都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研究生立德工作的开展,应首先明确导师的主导地位,完善导师评价机制,将研究生德育工作纳入到研究生导师考核的内容中。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全力配合导师展开“立德树人”工作,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德育目标,进而构建起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此外,增强教师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密切度,按时向党政领导汇报学生的思想状况,使立德树人工作既能責任到人,又能形成团队合力。

参考文献:

[1]杨守鸿,杨聪林,刘庆庆.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7).

[2]秦莹,屈晓婷.基于立德树人的新时代研究生导生关系建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3]刘林.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5).

[4]王武习.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责任编辑 包玉红]

作者:何景毅

第2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分析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七维度测量量表,编制调研问卷,以中国矿业大学各类在读研究生为调研对象发放并收集调研问卷,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了测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并从不同角度统计分析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总体较好,但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提出了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立德树人职责;研究生导师;落实现状;对策

研究生导师制最早产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后被各国广泛采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也是采用了这一基本制度。研究生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1]。中国在1953年颁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开始施行研究生导师制。后来由于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弊端,1986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1986〕教研字030号),提出要改变现有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不足,实行双导师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双导制和导师小组共同指导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必须配备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进行联合培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明确了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进一步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同时应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1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要求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该文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尽管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师德师风建设,但仍旧存在不少问题。2017年一项基于12所高校1496名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导师主体、文化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尚存在着理性认知不足、情感认同不够和行为方式偏差等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研究生德育的实效[3]。2014年一项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对导师人品的满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治学态度、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负责程度和指导能力,而对导师“关心学生”满意度最低,这也反映出导师普遍对研究生学业以外的关心还较为欠缺[4]。因此,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讲,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状况,及时完善薄弱环节,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遏制各类研究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概念和内涵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概念

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指树立德业。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指培养人才。因此,树立德业,培养人才是研究生导师应尽的职责。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内涵

对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简单来讲就是要教研究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要培养他们的德商、情商和智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卓越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协作力[5]。但是,要当好研究生导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生導师需要帮助研究生制定研究和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阅读文献与写作,引导研究生学会与人交流及合作,树立学术规范营造实验室文化,关注研究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融洽互动氛围[6]。《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中指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主要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七个方面。该文件明确界定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内容和范围,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考核与改进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履职情况的测量方法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测量量表开发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相关精神,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维度开发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测量量表,共计42个题项。其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维度的题项修改自沈壮海和王迎迎(2016)[7]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维度的题项参考了吴照云(2007)[8]和田也壮等(2016)[9]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维度的题项修改自周玲(2014)[10]的成果;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维度的题项借鉴了刘宇(2014)[11]和潘琪等(2014)[12]的成果;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维度的题项改编自郭玲伶等(2015)[13]和顾越桦(2013)[14]的成果;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维度的题项借鉴了王晓漫和黄辉(2006)[15]以及施亚玲等(2013)[16]的成果;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维度的题项修改自夏桂松(2015)[17]和施亚玲等(2013)[16]的成果。

(二)调研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

根据所开发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测量量表编制了调查问卷,以中国矿业大学在读研究生为调研对象,涉及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进行打分,并通过问卷星收集数据。调研过程采用“研究生院→学院→导师→研究生”四级发放方式,确保将问卷链接发放到各个学院的各个专业,最终由研究生随机填写。调研时间为2018年11月,共收回问卷834份,剔除满分问卷和答题时间过短的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共计632份,问卷有效率为75.78%。

(三)调研样本特征

在受访者中,男性和女性研究生的占比分别为62%和38%;博士、学硕、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占比分别为17.2%、54.4%、26.1%和2.2%;就读硕士(或博士)年数为1年、2年、3年、4年和5年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7.1%、23.1%、55.2%、3.0%和1.6%;研究生所在学科领域中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占比分别为1.0%、3.6%、3.5%、1.3%、1.4%、8.4%、62.9%、15.4%和2.5%;导师为硕导或博导的研究生占比分别为45.9%和54.1%;导师为男性和导师为女性的研究生占比分别为84.2%和15.8%;导师年龄分别为40岁以下、41~50岁和50岁以上的研究生占比分别为45.5%、28.8%和25.6%。从样本特征可以看出,男研究生较女研究生多,学硕和全日制专硕、博士等类型研究生占比依次递减且层次分明,工学、管理学和理学等学科研究生占比较大,其他学科研究生占比较小且分布较为均衡,这与中国矿业大学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多科性综合型大学的基本格局,以及各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等特征相符合,因此,调研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四)效度與信度检验

利用SPSS21.0和AMOS23.0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首先,对测量量表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测量量表的KMO值为0.987,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8.3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测量模型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聚合效度一般用因子荷载(Factorloading,FL)、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ies,C.R.)和平均变异萃取量(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来检验。此外,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0.7以上说明量表信度良好。通过进行CFA和信度分析,删除SXZZ1、SXZZ4、SJCX3、SHZR1、SHZR2、XSDD3、PYTJ5、RWGH2、RWGH4题项后,最终求得的FL、C.R.、AVE和Cronbach’sα值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题项的FL值均大于0.6,各维度量表的C.R.值均大于0.8,各量表的AVE值均大于0.7,所有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9。计算结果表明:测量量表的聚合效度和信度良好。

检验区别效度一般采用每个潜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来进行判断。根据调研数据求得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其中位于对角线的斜体字为各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可以看出,测量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基本都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测量量表的区别效度良好。此外,所有变量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求得的绝对拟合指数、增量拟合指数和简约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3.136,RMR=0.024,RMSEA=0.058,NFI=0.948,GFI=0.869,TLI=0.959,IFI=0.964,CFI=0.964,PGFI=0.734,PNFI=0.851,PCFI=0.865,均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表明测量量表与调研数据的整体拟合度良好。

三、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的总体状况

根据调研数据求得的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均值为4.06(按百分制计分为81.2),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86±1.03、4.15±0.94、4.12±0.92、3.91±0.99、4.27±0.92、4.15±0.94和3.95±1.04,各维度的均值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矿业大学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良好,尤其是在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需要导师更加重视。

图1立德树人职责各维度均值分布图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比较分析

1.不同性别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男研究生和女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95±0.95和4.23±0.76,经独立样本t检验,t=-4.017,P=0.000<0.05,表明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女研究生对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相对更加满意,这与中国矿业大学女研究生相对偏少,能够得到导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有关。为此,建议导师应对男研究生投入更多的关注。

2.不同类型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94±0.98、4.02±0.90、4.19±0.82和4.50±0.53,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3.32,P=0.02<0.05,表明不同类型研究生对导师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较低,反映出他们对学业成就和导师角色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导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不同年级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就读年数分别为1、2、3、4和5年及以上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4±0.73、3.97±0.96、4.05±0.90、3.89±1.04和3.84±0.9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1.818,P=0.124>0.05,表明不同就读年数的研究生对导师职责落实状况的评价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一年级和三年级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较高,这也反映出导师对一年级新生和三年级毕业生的关注更多。

4.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53±0.35、4.18±0.59、4.39±0.80、4.45±0.61、4.51±0.51、4.12±0.93、3.96±0.94、4.15±0.80和4.49±0.42,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2.115,P=0.026<0.05,表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哲学、文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更加满意,而工学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相对较低。

5.针对不同性别导师的评价结果

女导师和男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9±0.58和4.02±0.93,经独立样本t检验,t=-3.823,P=0.026<0.05,表明研究生对女导师和男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女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更能得到研究生的认可,男研究生对男导师和女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93±0.97和4.20±0.53,经独立样本t检验,t=-2.449,P=0.018<0.05,表明男研究生对男导师或女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更能得到男研究生的认可;而女研究生对男导师或女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標准差分别为4.19±0.82和4.32±0.60,经独立样本t检验,t=-1.378,P=0.170>0.05,表明女研究生对男导师或女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女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也更能得到女研究生的认可。

6.针对不同身份导师的评价结果

硕导和博导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11±0.83和4.02±0.94,经独立样本t检验,t=1.280,P=0.201>0.05,表明研究生对身份为硕导和博导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硕导比博导获得的认可度稍高。

7.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导师的评价结果

对年龄阶段在40岁以下、41~50岁和50岁以上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07±0.78、4.10±0.96和4.00±0.9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595,P=0.619>0.05,表明研究生对不同年龄段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差别不太明显,其中年龄在41~50岁之间年富力强且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表现更好。

四、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对策

(一)加大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宣传力度

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研究生导师能够真正理解“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立德树人职责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应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立德树人师德模范的宣传来引导广大导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此外,还可以通过名师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来塑造研究生导师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掌握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方法与途径,不断提升其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

(二)完善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相关制度

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的有关精神,制定并不断完善本单位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具体规章制度,加大研究生导师在定期培训和交流研讨等方面的投入,重视营造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环境,维护和规范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利,建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研究生导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弥补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短板

参考和借鉴此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状况的调研分析结果,在发扬和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重点查找短板并加以改善。

(1)在继续保持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等优势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职责方面的落实效果。

(2)学校男研究生占比较大,但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满意度相对偏低,因此,广大导师有必要针对男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3)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相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其学业要求相对较高,毕业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导师应当更加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态,及时加以指导和干预。

(4)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数量最多,但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相对较低,因此,应引起工学学科领域广大导师的格外重视,可以通过与哲学、文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导师进行交流,提升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效果。

(5)男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学生的认可度均相对偏低,因此,男导师应当反思日常指导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借鉴女导师的有益做法,不断改善立德树人职责的执行效果。

(四)关注并持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满意度

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满意度对其研究生指导行为和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学校应通过尊重导师身份、听取导师意见、保障导师待遇、营造学术氛围、改善导师工作环境等途径,不断提升导师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其立德树人职责落到实处。

五、结语

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维度开发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度量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立德树人职责的总体落实情况良好,但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职责的执行方面认可度相对偏低,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提升。此外,通过进一步多角度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不均衡等问题,还需要引起研究生管理部门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金永东,李侠.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角色转换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4):91-94.

[2]郑爱平,张栋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基于12所高校1496名师生的调查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30-35.

[3]柳礼泉,王俊玲.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08-112.

[4]常正霞,狄美琳.硕士研究生导师满意度的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29-33.

[5]贾黎明.导师是老师,还是老板?——试论研究生导师的职责[J].學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1-5.

[6]严纯华.传道授业解惑守正立德垂范——如何当好研究生导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1-4.

[7]沈壮海,王迎迎.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8):5-12.

[8]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19-23.

[9]田也壮,武姗姗,杨洋.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以管理学科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5):129-132.

[10]周玲.对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4):125-126.

[11]刘宇.增强当代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7):77-78.

[12]潘琪,史冬波,蓝煜昕.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33-39,48.

[13]郭玲伶,王青,段丽萍.导师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113-115.

[14]顾越桦.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道德心理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6):59-63.

[15]王晓漫,黄辉.论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的指标设置及其权重分配[J].中国高教研究,2006(4):24-27.

[16]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培养质量导向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5-59.

[17]夏桂松.对工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0):3-4.

Researchon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aboutmorality-preferred

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iesofpostgraduatetutor:

Tak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asanexample

NIGuodonga,WANGWenshuna,CHENPingb,GAOFuninga,LUVXiangqianc,WANGLia

(a.SchoolofMechanicsandCivilEngineering;b.AcademicAffairsDepartment;

c.GraduateSchool,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Xuzhou221116,Jiangsu,P.R.China)

Onthebasisofanalyzing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postgraduatetutor’smorality-preferred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ies,aseven-dimensionalmeasurementscaleofpostgraduatetutor’smorality-preferred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iesisconstructedthroughliteratureresearchandasurveyquestionnaireiscompiled.Questionnairesaredistributedandcollectedforallkindsofgraduatestudentsin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thedataareanalyzedbySPSSandAMOSsoftware,and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measurementscaleistested.Fromdifferentperspectives,thecurrentsituationofimplementingpostgraduatetutor’smorality-preferred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iesis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theimplementationsituationofpostgraduatetutor’smorality-preferred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iesin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isgenerallygood,butideologicalandpoliticalquality,socialresponsibilityandhumanisticcareaboutpostgraduatesneedtobefurtherstrengthened.Finally,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tostrengthenpostgraduatetutor’smorality-preferred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ies.

Keywords:morality-preferredandpeople-orientedresponsibility;postgraduatetutor;implementing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

(責任编辑梁远华)

作者:倪国栋 王文顺 陈平 高富宁 吕向前 王莉

第3篇:优化全员育人导师制,夯实“立德树人”之基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每一位教师,在学科教学之外,也负责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改变任课教师只重视“教”而忽视“导”的状况,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每位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搭建良好平台。

一、 贯彻理念,明确目标,制定出科学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贯彻一个理念。面向未来,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实现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明確两个目标。建立一支适应新课改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导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亲情化服务,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同时制定设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度和导师工作手册(笔记)及导师在育人过程中的过程性记录、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导师与受导学生名单。

二、 狠抓育人导师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学校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2. 加强师德建设。学校继续开展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增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的意识,使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3.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将进一步落实《潍水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倡导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等活动,让班主任有幸福感和成就感。重视培养年轻班主任,通过师徒结队、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学习管理班级、指导学生的方法,让他们尽快走向成熟。

4. “全员育人”的意识深入人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真正认识到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 切实做好育人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

1. 选聘导师,师生双向选择结对。

2. 师生共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工作方案。

3. 导师利用有效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导、育”活动。

其中,导师的选聘至关重要。我们按照新课改思想要求,在“整体、合作、优化”原则的指导下:学校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并通过一定渠道向学生公布任课教师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

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以保证每位导师带徒计划的完成;导师向学生家长告知电话、校园网站、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建立“家校微信沟通群”,便于导师与家长随时交流学生成长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四、 真正落实全员育人中的七项必备制度

包括:学生成长档案制度;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家校联络制度;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导师例会制度;多元的评价制度;学生的积极参与制度。

各级部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经验总结,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专题研讨会。举办“全员育人导师”主题论坛,推出“做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师德教育主题活动等,并在学校快讯上及时报道开展情况,形成了强大氛围,并使之得以全面推行。

五、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主要创新点

1. 重视科研推进。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各级部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开展课题实践研究。同时开展“导师制”活动的经验论坛、金点子案例评选活动等,整合多种资源,并将学生成长导师制推向深入。

2. 拓宽导师队伍。随着“导师制”的不断深入,从起先清一色的校内教师延伸到校外热心青少年教育的人士。同时,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也可以充当“小导师”的角色,辅助导师开展工作,丰富导师的资源。

3. 开辟学校育人的新渠道。学校阅览室、实验室等各种场馆功能室,是孩子们喜欢和需要的场所。负责导师要从其所在岗位入手,拓展育人服务时空,挖掘育人契机。要立足服务学生需求,开展各种交流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社会、家庭资源入手构建全面的育人体系,学校与社区共建,成立家长委员会,建设家长学校等,开辟新的育人渠道。

4. 建立育人特色运行保障机制,长效推进。建立考评与激励相结合的新机制。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学生的责任导师,将育人培养纳入教师的业绩考评,建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育人建设监督网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可操作的新型育人机制。

优化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一岗双责机制,强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责任。提高育人意识,以良好的师德建设带动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夯实了学校“立德树人”之基。

作者:董学民 郭云龙

第4篇: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

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总体要求。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

3.政治素质过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自觉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4.师德师风高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者;谨遵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公平正义和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科学选才,规范招生,正确行使导师权力,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尽职尽责,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及时给予研究生启发和指导;有仁爱之心,以德育人,以文化人。 5.业务素质精湛。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执着的学术追求,关注社会需求,推动知识文化传承发展;熟悉国家招生政策,胜任考试招生工作。秉承先进教育理念,重视课程前沿引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指导能力,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之间的平衡,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三、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6.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7.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理念,积极参与制定执行研究生培养计划,统筹安排实践与科研活动,强化学术指导;定期与研究生沟通交流,指导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研究;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引导研究生跟踪学科前沿,直面学术问题,开拓学术视野,在学术研究上开展创新性工作。

8.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和专业实践活动,指导研究生发表各类研究成果,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支持和指导研究生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9.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鼓励研究生将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人民与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积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积极推动者。

10.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术规范训练,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涵养;培养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1.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根据不同学科、类别的研究生培养要求,积极为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条件,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有利条件;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加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12.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校规校纪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过程,在关心帮助研究生的过程中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加强与研究生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关注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保护研究生合法权益;关注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引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关心研究生生活和身心健康,不断提升研究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

13.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研究生导师评价的核心内容,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将人才培养中心任务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学科特色,制订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考核办法,以年度考核为依托,坚持学术委员会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研究生评价和导师自我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体系。

14.明确表彰奖励机制。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引导、激励和教育功能。强化示范引领,对于立德树人成绩突出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给予表彰与奖励,推广复制优秀导师、优秀团队的成功经验。

15.落实督导检查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把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纳入教学督导范畴,加强督导检查。对于未能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

五、强化组织保障

16.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管理,强化服务,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切实保障各项投入,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政策落实;突出制度建设,形成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长效机制。

17.研究生培养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落实,确保实效;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导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提升导师学术研究水平和研究生指导能力;尊重和保障导师自主性,维护和规范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利;保障导师待遇,加强导师培训,支持导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行业企业实践,逐步实现学术休假制度;改善导师治学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实验设施等条件;积极听取导师意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导师工作满意度。 18.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协同参与。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动员各界力量关心导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导师立德树人先进典型,加强榜样示范教育;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协同参与,促进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常态化科学化。

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根据本意见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教育部

2018年1月17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0]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

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中发〔2004〕16号文件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2.总体上看,广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中发〔2004〕16号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和高等学校按照文件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办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

分紧迫的任务。

二、切实健全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3.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研究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和评估。学校党委要有一名负责同志统筹负责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各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专门的工作部门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负责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行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与党委有关工作部门共同研究抓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紧密结合,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 4.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研究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原则上应该设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组织实施全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规模较小的高等学校,可在研究生培养部门或党委学生工作部门设立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选派专人负责有关工作。院(系)党政要具

体负责本院(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落实具体责任人。

三、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5.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要求,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试点和实施工作。要贴近研究生思想和学习实际,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发掘各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廉洁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和荣辱观。

6.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要注意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培养研究生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将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要制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

育,并将其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7.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共同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安排必要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研究生要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研报告、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8.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要根据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个体服务和团体辅导项目,帮助他们解决好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人格发展、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

9.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要建立渠道,加强研究生与学校、导师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实际问题,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排忧解难。要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完善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要关心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条件的改善,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校内兼职岗位,承担教学、科研、管理辅助等“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引导

他们结合国家需要和自身所长,到基层、西部和国家重点行业去建功立业。

四、充分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10.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生党支部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重要组织依托。高等学校要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班上。要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组织生活形式,尝试在学科、实验室、课题组等建立党的组织,使党员教育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与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相结合、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提升研究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引导研究生党员在创先争优中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1.大力加强研究生团学组织和班级建设。共青团组织、研究生会、研究生社团等团学组织和研究生班级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具体组织形式。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团学组织和班级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针对研究生特点,开展富于思想性、教育性的各类活动,浓厚学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为广大研究生成长成才服务。要充分发挥网络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快推进“易班”等学生网上互动社区建设。研究生团组织要加强对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并积极为各类研究生群众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搭建平台。

12.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研究生文化水平高、民主参与意识突出、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更应体现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性。要积极为研究生开展自我教育创造条件,指导和帮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长才干,全面发展。要加强研究生骨干培养,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带动作用。要鼓励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的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发挥他们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在参与育人的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要注重表彰和宣传研究生中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

境和氛围。

五、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高等学校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建立起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要明确专门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组织协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

会科学课教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应作用。

14.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高等学校要定期组织导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经验交流,定期评选优秀导师,不断提高导师育人水平。要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鼓励导师参与到研究生党团和班集体建设及各类活动中,有效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育人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要制订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定期进行考核检查。

15.建设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选聘一定数量的硕士学位以上优秀毕业生专职从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加强培养培训,使他们成为研究生辅导员的骨干,支持他们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去建设、作为职业去发展、作为事业去追求,成为专门人才。要充分利用青年教师资源,作为研究生辅导员配备的重要补充。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新上岗专业课年轻教师充实到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专职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工作,并选聘部分优秀教师、博士生兼职从事研究生

辅导员工作。

六、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16.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定期听取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度经费预算中安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列入高等学校党建和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一并检查评估。

17.努力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高等学校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信息,调动各方面的育人积极性。研究生教育职能管理部门要注意运用政策法规、资源配置、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配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其他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实际,积极配合,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

作。

18.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高等学校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相适应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要加强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的建设,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咨询、

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党委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细

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5篇:重点考核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职情况、研究生指导质量和教学科研情况

导师评价与考核机制

1、修订研究生导师遴选与管理相关制度

在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中强化立德树人相关要求,细化对研究生导师的政治素质要求,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各培养单位成立由党委书记负责,培养单位党政领导、学科带头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参加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培养单位学科、类别导师师德建设工作。

2、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

根据要求,把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职情况纳入师德考核内容。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

继续推行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在每年度研究生导师注册环节,重点考核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职情况、研究生指导质量和教学科研情况。通过审核注册后方能进行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导师存在下列情况的,视情节轻重,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确认,分别给予诫勉谈话、暂停招生资格、取消导师资格或纪律处分等处理。被取消导师资格者,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纪律处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未尽到教育、监督等责任,导致其指导的研究生在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学术不端问题。

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中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者。

未按要求履行导师职责,对研究生疏于指导和管理。

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等规定的行为。

第6篇:立德树人学校征文: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

立德是育人的根本,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使命和价值。

xx市xx实验学校是一所幼小中xx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培养的学生从3岁进幼儿园到18岁高中毕业,学生生命的底色就在这里铸就。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所好学校就要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

一、“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德育方面要从小培育学生的是非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个方面,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材,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这就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顺应每个学生自然的禀赋,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德树人”包含了德育和智育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xx实验学校牢记育人使命和价值,传承“德行好、基础实、能力强、视野阔、特长显”的学校育人目标,始终将“立德”放在育人的首位。2019年10月学校将迎来八十年校庆,八十载xx育人播撒爱,新时代立德树人再出发。学校致力于为祖国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关键在教师。

结合区域“三好两优”人才建设项目,党总支在发动师生、家长讨论的基础上,设定了xx“好老师、优势学科、优秀团队”标准,明确将“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写入好老师和优势学科标准内容中。党总支通过设标准,达到广大教职工共学习、树榜样、有提升的教育成效,在广大教职工中倡导立德树人使命和育人价值。

二、增强全体教师 “立德树人”责任感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对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是要拥有大量的好老师。办人民满意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xx实验学校党总支落实学校“全员、全面、全程”的教育机制,通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的不断涌现。营造风清气正、和谐进取、敢为人先、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党总支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xx实验学校目前全校教职工247人,围绕学校“实验性、创新型、国际化”办学目标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党总支就学校师德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师德规范要求,加强思想文化引领,营造“立德树人”氛围。结合长宁区“三好两优”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自下而上广泛听取师生、家长意见,制定了“xx好老师、xx优势学科、xx好团队”标准,引导广大教工和班组对照标准,完善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并注重挖掘培育身边先进师德典范,每年评选“xx好老师、xx优势学科、xx优秀团队”,通过道德讲堂进行表彰宣传,弘扬先进,倡导师德风尚;组织中小两部学生运用网络APP无记名征集“最喜欢听老师讲的一句话”和“最不喜欢听老师的一句话”活动,在道德讲堂上进行发布。通过设标准、树榜样,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党总支组织开展以“勤耕杏坛,芳菲满天”为主题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建党纪念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xx实验学校建校80周年、十九大报告会、道德讲堂、电影党课、外出参观、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最喜欢听的十句话》印成书签发给每一位老师等等,在教工中广为宣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传xx“好老师、优势学科、优秀团队”标准,激发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服务奉献、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xx好老师。

党总支把“弘扬高尚师德,倡导立德树人”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强化党性观念,提振教师精气神,引领党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以敬业爱生、服务奉献的突出成绩共同奏唱出校园最美好声音!

三、培养党员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楷模

xx实验学校目前的党员人数共101人,占全校教工总人数的41%,抓好党员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将党员培养成师德典范和教育教学骨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更多教师树师德、强师能,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保障。

党总支鼓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在探索幼、小、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以及开展国际融合教育实验、探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总支组织“道德讲堂”让党员成为引领高尚师德的模范。“道德讲堂”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师德素养,增强党员“立德树人”意识,促进党员带动广大教师成为师德强、业务精的好老师,将党员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管理骨干,推动和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例如:《清气满校园,师德耀xx》的“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青年党员教师谈教育理想;有教工团志愿者展示他们的风采;有展示学校“三好两优”先进集体和个人风采;有校领导为 “三好两优”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有“团队育人 润物无声”视频展示;有幼儿部中班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展示;有手球队师生的访谈;有小学部合唱队献给亲爱的老师们的合唱《茉莉花》;有校长对好老师诠释的微讲座。“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凸显师德师能、立德树人、党性修养、服务宗旨等关键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每学期召开的“道德讲堂”与每年3月开展的党员师德承诺活动增强了党员教师的师德素养,提升了党员教师立德树人意识。

党总支开展“做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系列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思想境界。2019学年起,组织党员教师每周开设“党员教师讲时政”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国旗下讲话”;组织青年党员教师跨学段开课、全体党员教师听评课活动;结合家长、学生所需,组织党员参加特色课程---《情商》课程的培训学习,提升党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帮助党员教师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总支组织“做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的微型党课征文、演讲活动,提升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境界。

四、“立德树人”培育xx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在教育综合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

党总支倡导鼓励党员教师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先锋模范。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学习成为了学习常态,走班制的学习模式给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和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党总支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要求党员积极参与集体辅导助力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对学习困难、心理焦虑等学生开展个别化针对性的辅导,以及集体会诊、集体反馈、分头指导、集体家访等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育。

“集体会诊”---在以党员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集体会诊制中,导师组成员在党员班主任老师的召集下,每周一碰头,一月一例会。每周一碰头,班主任老师主动向任课老师询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行为规范的表现。通过任课老师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班主任把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和谐师生关系。在每月例会上,各科老师就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状态起伏较大、心态出现问题、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方法需调整以及个别学生进步较快或者退步明显等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分析,集体确定帮扶对策。

“集体反馈”---对一些需要与家长反馈、沟通的学生,党员班主任邀请家长到校,相关任课教师集体与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听取了任课老师全面而科学的建议和辅导,凝聚导师团队集体智慧的沟通、反馈往往全面而高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

“分头指导”---对学生进行全面“把脉”结束后,党员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进行课外辅导、答疑解惑等,导师组老师各自领取 “扶贫”对象和“攻尖”对象,随后,任课教师各自采取行之有效的个别辅导形式,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师生一对一),点对点(帮扶薄弱方面)的辅导。一阶段后再进行评估。党员教师尤其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使家校共育达到理想效果。

“集体家访”---以党员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集体家访制最大限度发挥了教师团队家访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学生更加亲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更加信任教师,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推学生成长!例如,党员班主任施宇慧老师先分析学生情况,找出典型,确定家访对象。随后征询并邀请任课教师一同随行。在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前,施老师协同语、数、英学科老师一同前往陈某(过渡焦虑型)、顾某(严重偏科型)、郑某(自由散漫、严重缺爱型)等几位同学家里,了解情况,送去老师们的关爱。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情况。在家访的过程中,有着丰富德育工作经验的语文万技伟老师充分展现了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巧,与家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家长的充分信任与认可,也让我们其他老师觉得受益匪浅。数学曹俊老师和英语任含华老师认真查看了学生的暑假作业,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并给学生私人定制了近期小目标。英语任含华老师为顾某同学定制了英语一考能达到100分的目标;万技伟老师为陈某同学定制了每天读15分钟文言文的任务,争取语文过班级平均分;曹俊老师给陈某同学定制了每天挑战一道数学难题的任务,争取能在数学学科上有突破;给郑某同学定制了补齐暑假作业的任务,争取不拖欠作业的目标。通过本次家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老师满满的关爱,更是老师的鼓励和信任,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将这份鼓励化作了学习的动力,高三一个学期下来,这几位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总支将继续加强组织、宣传和发动,将党员服务宗旨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建项目积极回应“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引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xx实验学校就是这样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培养了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造就一代有青春梦想,有理想追求,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

第7篇:立德树人征文

一片冰心在玉壶

枝江一中 李露

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揣着满腔的热情回到了曾经培养我的母校,成为了一名教师。伴随着角色的转换,我也感受到了自己背负的责任和使命,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崇高的事业,所以我要做的也不仅仅是踏实勤奋的工作,更是对“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精神的追求。在这漫长的教书育人之路上,如何能始终如一,不断进步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立德。“立德”不只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更是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在别人看来,这是对教师的赞美,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看来,它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能不能保持本心,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信念。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当满腔的豪情变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生活的时候,我也有过迷惘和徘徊,我问自己,这是我要的生活吗?当我送走的第一届学生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向我表露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和热忱,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事业其实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充满挑战和激情。它是我生命的延续和拓展,我用心血和智慧浇灌的,是一颗颗年轻的心,我无怨无悔地守着这方净土,执着这份恬淡,奉上自己的爱心,终究会孕育出最伟大的果实。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安于平凡、耐住寂寞呢。我们平凡的生命,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

习总书记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我是一名青年,作为高中教师,我所面对的也是青年学生。我要教给学生的是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

那么首先作为教师自己,我也要求自己先做到这一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一节课后,我都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反思课堂中我是否全情投入,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是否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间,反思如果再上一次我改做哪些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我相信通过反思我也能一步步成长,才能教育出更优秀的学生。当然,这个反思也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思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反思自己的品德行为。

做学问,需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做教师,需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做人,需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三尺讲台,已然成为我人生最绚丽的舞台,如何坚守?我的答案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8篇:〈〈立德树人〉〉2

弘传统文化

做少年君子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根本任务,它要求我们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同时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德育教材《立德树人》的出版,目的是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下面是我校开展《立德树人》教材的具体做法与收获。

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

市教育局把我校作为学习《立德树人》小学片的试点,我校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开展,把《立德树人》课程纳入了课堂教学,主要做法:

1、学校强调学习《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云浮市云硫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后学校精神面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的具体例子说明学习《立德树人》不但不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反而会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并让全体教师清楚认识《立德树人》一书的真正教学意义。它共分为10课,书中故事有古代的“蔡文姬为父续书”、“孟母三迁”和“颜之推教子”等等;今有大将军“朱德承母之美德” 、“苏步青苦学”和“毛泽东读书的故事”等等。通过古今故事的阅读,让学生受到正确的教育,让他们懂得怎

样区分是非、善恶;让他们懂得做一个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2、我校把《立德树人》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中体现出来,每周一节。要求上课教师做好备课,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由管理学校德育的中层领导负责检查落实,并把发现的问题通过召开老师会议及时反馈与整改,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真真正正落实到实处。

3、本教材主要是通过古今故事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所以在教学这套书时,我们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在故事的讲述中得到感想与体悟,让他们学习个中的道理。并要求学生完成“有感而女发”的内容,让他们写下自己所学到的做人道理与心得体会。

4、通过诵读《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经典诵读》里面的古诗词,传承着中国文明精神,对校园、对家庭、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所以,我们收集了《弟子规》、《三字经》及《增广贤文》等内容为校本《经典诵读》。要求全校学生利用早读、午读前十分钟分诵读经典名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不达到练背诵的程度。德育处利用早操时间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背诵,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回到家里与家长一起学习,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创建书香家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

5、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

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句句增广贤文走进了校园内、宣传栏、楼梯通道,走廊等处,令人赏心悦目,体现了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以致用出实效

通过使用《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材后,全体教师感觉收获很大:学校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得到了提升;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们认为:《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既是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一定会取得很好成效。从目前来看,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学生以前见到老师或外来领导时,不敢主动问好。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大部分学生能礼貌待人,主动问好;上下楼梯时,能够主动让道;学生乱丢垃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校园环境清洁了;早、午读钟声还未响,同学们已能争分夺秒进行早、午读,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仪容仪表变得规范了,学生间更加团结。

学生反映:大多数学生对此项活动感兴趣,能够主动要求家长购买一些书籍,以增加阅读量,积极背诵老师要求的内容,高年级的同学大部分内容都能背诵。他们认识到,通过《立德树人》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规范;不应与父母和师长顶嘴,父母和师长教育时,应认真听,不反驳,有错改正,无错诫免;学校倡导学生为家庭做一

切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基本上能做到。

家长的看法: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孩子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家长们反映,自己孩子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习更加积极了,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些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查阅资料,对拓展孩子知识面有帮助。有的家长向学校反映,近来他们的孩子能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孩子在家时家长们也经常用《弟子规》来提醒、纠正、规范孩子的言行。

《立德树人》是一本好书!是一本能培养学生纯正品质,养其正气,为孩子将来能成为正人君子奠定坚定基础的好书!我们会让教师们上好《立德树人》课程,让经典的正能量在孩子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第9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天使,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教书育人就是人类的传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些人默默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教书育人,继往开来人类的传魂。他们前赴后继,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至今,身为教书育人的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骄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干兴邦,教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身为教书育人的我,已经深远地看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站在人民教师的这个岗位上,在充满荣誉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责任重大。

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培才育人工程。《管子·权修》里边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教书育人,培才育学不是一朝一日,一蹴而就的事情。

身为人民教师,要知道虚心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耐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保障;恒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试金石。只有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只有在教书育人这项伟大工程中,做到学习没有障碍,教育富有办法,育人充满耐心,韧劲,快乐,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乐观上进,又懂得尊师敬教的学生。

没有恒心的人民教师,绝对是胜任不了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古人早已经在《庄子·渔父》中,给我们后人诠释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重要思想意义。

最终能作出伟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有恒心的人。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有品德修养,和有恒心耐心虚心的人民教师,最能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热爱是教育工作者的动力源泉。爱恩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人生第一大导师,身为人民教师的我,干一行爱一行,相信行行都能出状元。记得我学生年代,学习牛顿是如何执着科研,自己用来款待朋友,摆在桌子上面的鸡,朋友过来吃了,他还认为自己已经吃过饭,继续回到他的实验室,沉迷科研。

那时,我在学习牛顿执着不懈精神的同时,也没忘了学习爱迪生勇敢不畏的精神。有一次,爱迪生为了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他被列车司机狠狠地扇了耳光,聋了半边耳朵。我身为人民教师,既要热爱工作,也要保护祖国的花朵如同自己,做到爱人如己,这才是大爱无疆精神,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贝多芬瞎了眼睛,依然锲而不舍地作出《第五交响曲》,可见立教圆梦在于恒古不变的心。

我的学生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摇身变成人民教师,时间不甘寂寞地使我终成正果,真是应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的那句话。自从我接棒了教书育人这份神圣使命,就更加相信,主要勤奋努力,就能心想事成。

我能有机会把这个励志精神传授给我的学生,这是我的荣幸。看着他们倍受鼓舞的情怀,我仿佛时光反转,回到我的学生年代,恩师也是这样来教导我们积极向上。

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的优秀精神,教育出一代接着一代人的聪明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立德树人,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

当然!有优秀的教书育人精神,就有不良的思想言论。就像有德道的地方就有败坏,有魔鬼的地方就有天使。

我的学生年代,课堂上总有那么几句不良败坏的话,来影响学生人格品行。老师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感情用事,你要知道,老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面对的都是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谆谆善诱的作用。

社会上固然拥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事,但身为教书育人的我们,绝对不能带着那些败坏思想言论,到课堂上来,言传身教给祖国的花朵们。

务必要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记住,我们是民族的传魂,是肩负起祖国未来的希望,轻易不能带给学生不良的思想言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请记住你神圣的使命是——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这个世界,永远是光明才能照亮黑暗,在家里,在学校,甚至在社会上,如果我们人人都以身作则,人人都是好榜样,那么这个世界何尝拥有败坏。我一个人虽然单身力薄,但我始终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我们真要凭着良心讲话做事,给我们祖国的花朵立德树人,也是在为我们立教圆梦。

上一篇:转作风优环境下一篇:学生上课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