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意见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 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不难看出《标准》的实施起到的是导向作用, 作为一种手段其根本目标还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然而《标准》实施以来, “重测试轻过程”“重数据轻管理”“为了测试而测试”已成普遍现象, 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颇有感触, 如何利用测试数据进一步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就成了当前我们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依托文献法、访谈法以及逻辑法, 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工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对测试数据管理、评价、干预等后续工作的研究, 推动学院体育工作改革, 切实发挥体育工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内对测试数据利用的相关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其他课程改革同步, 采用教学诊断和改进策略。有学者认为测试工作与教学诊断、改进应建立长效机制。将两者相融合主要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 针对学生体质某方面进行专题诊断与改进, 以教学质量为主引领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有观点认为, 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重技术教学, 缺乏基础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及相关运动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证明, 将体能测试相关内容加入正常教学当中去,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身体素质锻炼体质水平有明显上升。同时提出改革的内容不单是简单的加入测试项目, 还包括课程结构与设置以及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手段,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发掘应用和干预是目前测试数据应用研究的热门方向。这类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上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 来引导我们调整教学目标、计划, 从而影响到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改变, 强调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影响和引导。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将测试数据纳入其中, 进行长期跟踪和及时反馈。多渠道开展体育健康咨询, 结合相关的医学知识, 采用健康咨询的方式, 利用互联网平台, 给学生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发展运动潜能科学运动选材, 将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数据与学生的运动方式、运动习惯进行关联, 通过数据挖掘能够找出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与潜力, 为学校体育运动队选才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校体育工作改革设想

1. 利用数据管理提升体质健康意识

基于专业管理软件实现的测试数据管理如何影响学生健康意识。首先, 软件管理需要建立数据管理网站平台, 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健康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 向学生宣传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的自我健康意识, 实现健康思想宣传教育的目的。再者, 网络管理平台在录入学生测试数据的同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实现体侧数据方便录入又可快速查询, 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网上同步, 学生用互联网、手机都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健康数据, 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然后就是咨询, 网络平台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咨询帮助。学生对体能测试、体质健康方面的简单问题, 平台可以通过数据结合相关医学知识进行一般的回复或建议。比如, 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 参照正常年龄标准值, 通常评价偏瘦或偏胖, 同时需要注意饮食和锻炼;根据800米测试数据和肺活量数值判断心肺功能强弱, 可能提示学生需要多进行有氧运动, 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

2. 利用数据评价过程, 完善制度建设

测试数据评价工作不是固态化的, 简单的数字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身体健康实际水平。我们建立动态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 评价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 不统一划分。评价可以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 结果评价是以固定的数字为标准, 达到相应的数字评价优等良好及格。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即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自身的健康水平, 制定相应的目标, 达到目标即为优秀。那过程评价就必须按照学生平时的进步指数来判断, 比如男生刚入校时身高175cm, 体重60公斤, 引体向上测试为5个, 一个月后通过锻炼可以做10个, 可以评价为良好, 做7个可评及格, 做20个可评优秀。动态评价, 重过程以鼓励为主, 这些都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和细则。

3. 利用数据后期干预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1) 改进教学计划和目标

以测试数据为导向优化校体育课程, 改进教学计划和目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为学校培养职业技术综合人才服务的, 利用数据分析结合职业特性, 根据不同的年级、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及目标, 让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课程设置

高职学生在校三年体育课程一般开设时间为一年半。我们以一学期为单位设置内容, 第一学期开设田径、体操等基础内容教学, 后两个学期根据开放性、兼顾针的原则进行选修内容教学。

3) 课程内容

增加理论知识教学, 这里说的理论知识教学, 不是传统教学上的技术理论而是目前大家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健身方面的相关知识。根据我校女生居多的实际情况, 增加女生所关心的体育方面内容, 比如减肥塑身、美容美体等。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逐步引导她们参加体育运动, 激发运动兴趣;将体能测试内容纳入教学当中, 根据数据的测试统计结果, 及时将较差测试项目纳入教学内容当中, 提高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选修课内容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结合职业特点及学校条件, 开设具有针对性、时代性的课程。比如:体育舞蹈、商务礼仪、瑜伽、太极拳、街舞、滑板、健身操、定向、花式跳绳、形体、健美。

4) 开发“慕课”在线课程

“慕课”在线课程具有覆盖人群广、开放性强、访问便利、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精巧等特点, 可以弥补目前我高职体育课程存在课时数少, 学生数量多及教学场地设施不足等现状。加之运动技能学习内容非常适合以动态视频形式呈现, 每个运动项目的某一个基本的技术就可以作为一个知识点, 从动作示范呈现与分解讲解到易犯的错误和提示与纠正方法, 进而推进到基本的练习处方。通过“慕课”改变以往先教后学的方式, 转变为先学后教, 可以大大节省教师教授运动技能时间, 增加教师指导实践和学生练习时间。学生课后还可以通过网络自学课程内容将疑问带到课堂当中与老师一起进行讨论, 提高兴趣和学习效率。

5) 推广运动处方式教学, 提高学生自修学习的能力

运动处方就是让体育教师要像医生一样, 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体质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手段, 其核心不是授人以鱼的教学, 而是授人以渔的终身体育受益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允许学生自修学习体育内容, 自主的从事体育健身练习。以此提出师生双向选择的学习理念, 即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修学习的申请,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自主练习的内容。教生双方共同约定学习、练习的内容, 共同约定考核方案, 但强调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接受体育自修学习和自主健身。首先, 学生每学期都可以申请自修体育学习, 教师负责帮助学生设计自修方式和方法, 师生共同制定自修考核的方式。然后根据学生体测数据资料, 按平均值划出各项目的红线教师可以向低于红线的学生, 提出兼修体能的锻炼的要求, 并为每一位学生制定锻炼方案, 以及期末考核完成指标, 通过每学期的努力, 逐渐地提高学生自修学习的能力。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任何制度、方法的实施最后都会由教师去执行, 因此教师的思想意识和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实施效果。当前我院体育教师现状是教师年龄结构分, 健康思想落后及教师知识结构片面, 为此提高教师思想觉悟, 加强诊断与改进的认知, 努力提升自我技能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三大点方向, 首先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再深造学习培养双师型教师, 现有教师职称结构多为大学本科, 激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提升学历及能力;再是以学生兴趣和职业特性为基础开设新型、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专业技能的不断改进, 鼓励教师专业转型适应新时期要求, 用集体培训或派出学习的方式及时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满足课程需求;最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积极探索高职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摘要:本文依托文献法、访谈法以及逻辑法, 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工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对测试数据管理、评价、利用、干预等工作, 推动学院体育工作改革, 切实发挥体育工作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为学院日后体育工作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工作

上一篇: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提高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分析下一篇:基于“尚上教育”理念的强健身体教育活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