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讲座

2022-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亲子沟通讲座

刍议亲子沟通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摘 要:随着国民素质的飞速提升,人们更加重视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但是,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因自身对于教育领域不太了解,继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这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让父母与孩子在教养过程中都产生极大的压力,更会导致亲子沟通的质量大打折扣。本文就以父母教养压力、亲子沟通质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父母教养压力;亲子沟通质量;儿童问题行为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在未成年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行为,一些不被社会所认同的行为,如逃学、打架斗殴、甚至抽烟酗酒等行为。教育者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在多数的学生身上,进行研究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是什么。在教育者调查后发现父母的教养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亲子沟通质量也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接受教育的水平以及父母自身的性格特点会直接的影响到父母教养压力情况以及亲子沟通质量。下面就详细的研究分析一下父母教养压力和亲子沟通质量这两者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1.探讨分析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1)探讨分析父母教养压力的特点以及父母教养压力发展的现状

父母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及性格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压力大致可以理解为对于儿童养育压力与教育压力以及一些其他的客观的抚养儿童的困难因素。教养压力是指父母对儿童进行教养时,因自身教育能力的不足、角色限制导致自己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压力。在今天因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严格,导致父母在对儿童进行教养时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未来有所成就。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家长盲目的去教养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报取更多的辅导班、兴趣班,尽可能全面的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在为孩子所报去辅导班、兴趣班的同时也会承担更多的经济开销,这会让家长在工作压力之外承担着教养儿童的经济压力,使得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在当今社会,家长开始更加关注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会迫切的希望学生能够成才,这会使得一些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父母教养压力变得更大,父母会跟从大众为儿童报取更多的辅导班兴趣班以弥补自己教养水平不足的问题。这种大量为学生报取辅导班、兴趣班的行为是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会让部分儿童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以及叛逆行为,使得父母的教养压力变得更大。父母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儿童叛逆行为,部分父母会继续采用传统的以父母为主体、以父母的标准要求儿童的教养方式。但是这会使得儿童的行为想法更加叛逆,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因为社会对于男女要求与标准不同,使父母在教养儿童时会因性别差异而采取不一样的教养方式。因此,父母教养压力也会因为儿童的性别不同体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特点。父母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其教育压力出现的特点,接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会更加合理、科学的处理这种教养压力,也会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养方式,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儿童叛逆心理叛逆行为的出现。学历越高的父母在出现教养压力时,会更加科学的、有效的去缓解自身的教养压力、教养焦虑。

(2)分析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儿童在家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极大地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父母会因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产生不同的教养压力。因此父母教养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从直接的角度来看,父母的教养压力会直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父母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其教养方式的合理程度。接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在教养儿童时会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为儿童选取适合其自身发展、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帮助其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会在自己出现一定的教养压力时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缓解教养压力,使得儿童的问题行为更少。若是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儿童所出现焦虑、抑郁问题越多。从间接角度来看,教养压力会间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因为父母教养压力越高,越会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对儿童进行消极的教养。父母教养压力过大会使得父母在教养过程中频繁的使用心理攻击或是体罚这样消极的教养方式,这会间接的导致儿童出现更多问题行为。

2.探讨分析亲子沟通质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1)探讨分析亲子沟通质量的特点以及亲子沟通质量发展的现状

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在平时进行言语以及情感的交流过程。父母的性格特点以及接受教育水平會一定程度的影响亲子沟通的质量。若是父母所接受的教育水平较高,会让父母在教养过程中更加懂得如何与子女之间进行有效、科学的交流,从而帮助父母与儿童之间相互增进感情以及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或者是在学校中所出现的问题。父母可以通过亲子沟通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的进行教养。使得儿童在亲子沟通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可以在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中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爱,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及安全感。亲子沟通质量的高低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亲子沟通质量与父母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及父母的性格特点有直接关系。父母在进行亲子沟通时,会因儿童的性别差异使亲子沟通质量产生相应的变化。父母在与男孩进行亲子沟通交流时,会因男孩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亲子沟通质量明显的低于女孩。亲子沟通的质量不仅仅与儿童差异有关联,也与父母差异有很大的联系。在亲子沟通交流中,母亲的亲子沟通质量会明显高于父亲的亲子沟通质量,因为在亲子沟通交流中,母亲会更愿意听取儿童的内心看法以及意见,这会明显的提升亲子沟通质量。在教育思想逐渐科学化的今天,父母更加愿意去主动的与儿童进行亲子沟通,这会使儿童身心发展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分析亲子沟通质量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亲子沟通质量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可以更好地与儿童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可以让父母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良好的亲子沟通会在家庭中帮助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顺畅且频繁,会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使得儿童在这样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更好地发展身心、学业能力。从根本上降低儿童问题行为出现率。反之,若是父母没有注重到亲子沟通对于儿童的重要影响,会使得儿童在缺乏理解、沟通的环境下生长,会使儿童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良好的亲子沟通会帮助促使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感情更亲密,让父母在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初期及时的帮助儿童解决问题行为。使得儿童的问题行为被扼杀在萌芽阶段。因此,良好的亲子沟通交流会帮助儿童身心发展更加健康、积极、向上,从而避免儿童出现问题行为。

3.结束语

父母对待儿童的教养问题不应盲目的跟从大众。在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时不应一味的不顾儿童的意见,去为儿童报取辅导班、兴趣班。不应以父母为主体,而应以儿童为教育主体。不应以父母的标准要求儿童,而应采取科学的、合理的要求方式。父母在教养儿童时应重视自身的教养压力以及亲子沟通质量,父母为避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应合理处理自己的教养压力,并提升亲子沟通质量。使儿童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莉,王美芳.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体罚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1):63-68

[2]高原.父母教养压力、亲子沟通质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姜玲玲

第2篇:中学生家庭教育亲子间有效沟通策略

摘 要: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除了做好学校教育外,还要做好家庭教育。只有在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下,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健全发展。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重要前提与保障,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只有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亲子;有效沟通

现阶段,影响中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深入了解;忽视亲情给予;期望值过高;观念存在问题等等,都阻碍了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1.影响中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原因

(1)缺乏深入了解

对于13-16岁的中学生来讲,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叛逆,不愿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甚至产生冷漠的态度,排斥的心理,导致沟通交流受到阻碍。致使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父母缺乏对子女的了解。无论是生理身体还是心理智力等,都在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情绪与情感逐渐丰富起来,因此就非常容易出现冲动。如果父母仍旧将子女当做年幼无知的孩童对待,还会致使孩子出现自我封闭、性格内向等特点。这种向往独立、追求个性、想要做自己人生的主导者等特点,都将成为家庭教育亲子间有效沟通的巨大阻碍。

(2)忽视亲情给予

家庭教育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只有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给予,去尊重子女、关爱子女、呵护子女,才能实现有效沟通。然而在实际沟通中,许多父母都忽视亲情给予,没有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致使子女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叛逆。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自我意识不断强烈,希望摆脱教师、父母的束缚,真正的走向独立,找回自我。而父母如果缺乏亲情给予,尊重子女独立的人格,就无法了解子女的想法、观点与需求,最终致使子女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此外,还有许多父母侵占心理过于强烈,要想了解子女的一切,并且严格管理。这样也会为子女的心灵与情感,带来巨大的创伤。如果强硬采用管控、生硬的说教,还会出现鄙视与封锁现象。

(3)期望值过高

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不仅给予了孩子过高的期望,还经常与他人进行攀比,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观念,如果为孩子制定可以达到的目标,还可以实现。如果为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就会引起子女强烈的反感。甚至还会埋没孩子的天赋与优势,阻碍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许多父母都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参与。如果孩子表现不够理想,就会出现批评、责备、训斥,导致孩子最终失去自信心,甚至走向极端。

(4)观念存在问题

对于许多父母来讲,都希望孩子将来考取理想的大学,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就过于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大多数中学生,无法独立生活,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甚至存在盲目攀比,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出现目中无人,无法认识到父母与他人的付出。这些都是因为德育教育存在着问题,其根本原因为父母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如果不加以改正,对于身处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讲,还会颠覆学生的人生觀、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心灵上的巨大创伤。

2.中学生家庭教育亲子间有效沟通的策略

(1)给予更多关爱

家庭教育,不是单纯的用人格、行为去感染孩子,还需要有效的沟通交流。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实现密切沟通交流,带领孩子成长。因此作为父母,就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呵护。首先,父母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都渗入关怀、呵护,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其次,父母要全面了解孩子。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且及时反馈孩子在家庭时的表现,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还要全面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性格,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亮点与优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最后,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要定期展开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这份温暖与亲情。当孩子犯错时,要通过侧面引导,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当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要引导孩子不要骄傲自满,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目标。父母也要经常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2)尊重孩子人格

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尊重孩子的思想与观点,才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实现平等相处,实现密切沟通。但是要时刻注意,尊重不是过分的溺爱,也不是一味的接受,更不是训斥与批评。只有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与性格,将语言转化为内在动力,将平等尊重贯穿整个交流沟通中,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首先,父母要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聆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与需求。对于能够满足的要求与需求,父母要尽量满足;对于无法满足的要求与需求,父母要通过讲道理的方法,或者亲自示范的方法,告知孩子相应的道理。其次,注意分寸。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如果孩子一旦犯错,就给予恐吓、训斥与批评,就会导致孩子形成心理障碍,产生叛逆性格。这时就需要父母通过事情原委的全面了解,然后以讲道理与亲自示范的方法,引导孩子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最后,克制情绪。相信许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难免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在教育孩子时,还要时刻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尊重的态度,关怀的语言,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如何改正,防止下次犯同种错误。

(3)深层了解孩子

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与孩子展开平等、融洽、愉悦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中,父母还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孩子,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带领孩子获得健康成长。首先,树立了解意识。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先要树立了解意识,才能在潜移默化与无形中,主动了解孩子的变化、想法与需求。并且对于孩子发生的变化,犯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达成共识,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价值。其次,注重深层了解。浅层的了解,是无法发现事情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有效解决。因而还需要深层次的了解,在心理、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展开深层次了解。

(4)给予信任肯定

13-16岁的中学生,相对比较单纯,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得到父母的肯定,才能获得无限的学习动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父母就要给予孩子信任肯定,为孩子送去心理上的奖励。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沟通。首先,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观察孩子的行为与表现,找到与孩子的共同点。然后以共同点为话题,充分肯定孩子的优势,挖掘孩子的潜能,相信孩子的能力。当孩子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相信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然后给予适当的帮助,增强孩子的信任。其次,在整个沟通中,还要做到真诚。父母只有不欺骗孩子,孩子才不会欺骗父母,在沟通中没有任何阴暗,实现有效沟通。因此父母就要做到表里如一,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健康的、正面的形象。如关爱他人、与邻里和睦相处、尊重与孝敬父母等等,通过言行举止的感染与影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诚。

(5)实现民主和谐

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基础上。只有当孩子感受到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民主、尊重、温馨,才能自觉融入到沟通交流中,将自身的想法、观点、需求等,全部告知父母,实现有效沟通。首先,父母要学会倾听。倾听的过程,要求父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抛开对孩子的期待,消除对孩子的偏见,仔细、耐心聆听孩子的诉求与想法。并且要做到身临其境,去感悟、体验孩子的想法与感受,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只有实现有效倾听,才能打开孩子封锁的心灵大门,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呵护与温暖。在倾听中,父母要不定时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给予肢体上、言语上的肯定,赢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其次,要博得孩子同感。只有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才能将丰富的情感、想法传递给孩子,全面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求。此外,要敢于对孩子的想法、行为作出准确的评价,及时抚平孩子焦虑、暴躁的内心。只有在父母与孩子的内心世界,实现深层的接触与了解后,才能带着孩子走向健全发展。最后,父母还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孤僻、內向的性格,还是自卑、冷漠的性格,父母都要准确赏识,灵活应对,有效引导。及时消除孩子的反感情绪,给予强烈的肯定与认同,化解彼此之间的心理障碍。在欣赏中,要通过情感奖励、物质奖励等,给予激励、表扬与评价,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可以通过给予更多关爱;尊重孩子人格;深层了解孩子;给予信任肯定;实现民主和谐等策略,来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帮助父母全面了解孩子,带领孩子正确认知自我,展开密切、主动的沟通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成玉华.浅谈家庭教育中有效的亲子沟通[J].情感读本,2018(12):26

[2]魏波.家庭教育中亲子有效沟通研究[J].赤子,2019(15):126

作者:管仁如

第3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亲子间的沟通理解

我班作为“提高家长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验班,已经参与课题研究一年多了。在2008年5月中旬,我班学生与家长接受了课题组的前期测试,让他们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由此确定了一些需要重点疏导和帮助的个案对象;同时,我们制定了详细具体的研究方案,在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多项活动,以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学会管理情绪,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些活动获得了积极反响,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自编心理剧,促使家长反思教育中的问题。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偏颇的教育观念和不良的情绪往往是亲子矛盾冲突的主要诱因,我们指导学生自编自演了《妈妈,请给我一声喝彩吧》、《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爱》等心理剧,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亲子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家长看后感触颇多,许多人主动对号入座,有意识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逐渐认识到更新教育观念、学会情绪管理对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意义。

2.亲子共读一本书,促进亲子双方相互交流。

我们为家长提供了多本适合亲子双方共同阅读的教育书籍,如《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体会,然后亲子双方进行交流。这种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认识、查找不足、寻找亲子间共同话题进行沟通的方式,使他们都受益匪浅。

3.订立亲子公约,促进亲子双方平等交流。

针对许多家长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支配下,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孩子的应有尊重;针对有些孩子自我约束力差、自控能力差等问题,我们号召亲子间根据具体情况订立“亲子关系公约”,来体现亲子间的平等性。此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双方都能遵守公约,尤其是家长,在公约的约束下,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4.亲子互找优缺点,促进亲子双方全面了解。

此活动是为了促进家长和孩子的相互了解,让他们彼此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对方。有很多孩子提出了父母的优点,如勤劳、幽默、善良、有事业心等;也提到了父母的缺点,如喝酒、抽烟、爱发脾气、唠叨等。父母也找出了孩子的优点,如热心帮助同学、能体谅父母等;同时指出孩子的缺点,如学习缺乏毅力、爱玩电脑打游戏等。后续调查了解到,当家长知道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后,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谈举止了。

5.亲子间相互通信,促进亲子双方深层交流。

初二年级实验班的学生,多处于心理逆反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愿与家长进行当面交流。为此,我们鼓励亲子间定期以书信的方式交流。亲子间平时说不出口的话,通过信件表达了出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生疏的关系开始拉近了。现在,学生和家长经常以这种方式沟通,尤其是孩子在惹父母生气后,会主动写封道歉信。

6.体验父母一天的工作的辛劳,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

我班学生的家长大多工作很辛苦。我们建议学生利用暑假去父母工作的地方进行一天的体验,并写感受。其目的就是让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换位思考,以减少与父母间的矛盾冲突。许多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回来之后感触很深。有的学生能够在父母着急发火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父母给以理解;有的学生开始努力学习并有明显的进步。

7.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拉近亲子双方的距离。

在“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上,我们让学生做了一个“是否真的了解你的父母”的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体重、身高、喜欢的颜色、活动等18个问题。结果显示,有很多学生不了解父母,有的学生甚至只答出两个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开始有意识地去关心了解父母了。学生在母亲节时亲自给母亲做饭,送上自制的礼物,想方设法给母亲一个惊喜。家长们都感觉孩子懂事了。

在“让心灵主动迎接阳光”主题班会上,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反映亲子关系问题的心理剧、相声等文艺节目,家长们深受触动,都在反思自己。尤其在最后的“亲子互诉衷肠”环节,许多学生含着热泪向父母倾诉内心的感激,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过去由于情绪失控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表示歉意。这次活动,使父母对孩子产生了理解,并且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亲子之间应相互尊重,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经过这些活动,家长们认识到以前对孩子缺乏理解,不能体认孩子的内心情绪,不能换位思考,常常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是情绪管理能力欠缺、教育观念陈旧所致。通过课题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家长们体会到要想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良好的情绪要先行,即先将负向情绪排解掉,再表明自己的意见,真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疏解消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的亲子关系得以发展巩固。

作者:冯春兰

第4篇: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

亲子沟通的技巧

——走进孩子心灵,促进亲子沟通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在讲主要内容之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不知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遇到过没有?比如说: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手机,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好!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们都怎么解决?(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

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外乎: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是用一些没有效果的方法与孩子沟通。

有的父母说,我们是爱孩子的,有时候说话是过激了一点,但我们也是为了他好,我们相信他会理解的。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会理解吗?其实这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爱孩子天下所有人都相信,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你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一个高中生在一篇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我感觉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太高了,无论我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挑剔我、批评我、训斥我、讽刺我、打击我,还说这都是对我的爱,如果他们爱是这种方式的话,我宁愿不要这种爱。

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现象: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就有逆反的心理了,那说明你们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没有逆反心理,你也不用沾沾自喜,孩子

5、6岁没有逆反心理,并不保证

7、8没有,

7、8岁没有并不保证

12、13岁没有,

12、13岁没有并不保证

17、8岁没有,

17、8岁没有并不保证20多岁没有。如果我们招集1000个家长开讨论会,这1000个家长中有幼儿园的家长,有

小学生的家长,有中学生的家长,有大学生的家长,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有逆反心理,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中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家长也说孩子有逆反心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

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父母不知道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不知道沟通需要技巧的。

在学习与孩子沟通技巧前,我们有必要认识沟通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第二个是问题的归属。

行为的描述有两个关键词:行为 感觉

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行为,比如我班杨建瑶小朋友数学配对,宋小左在给娃娃穿衣服,武宇轩和郑舒丹在合作玩走迷宫,小朋友们在娃娃家玩耍等等;有几句话是做父母的常说的,“我的孩子很任性、很淘气”“我的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很听话,很讨人喜欢”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感觉,是对孩子的评价。

我们做父母的能帮助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可是我们在描述孩子行为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孩子的行为,说的是自己的感觉,对孩子的判断。我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指责、训斥、辱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产生永久性的伤害。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不愿意自己穿衣裳,要你给他穿,你耐着性子给他穿好了,他又要你给他洗脸,你耐着性子给他洗好了,吃早饭时他又让你给他拿碗,好!你又做了,吃完早饭,他也不收拾自己的碗筷,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住了,你会怎么说?试试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就这么干,你会怎么说?(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你怎么这么懒!”会不会这样说?会!请问你是在说孩子的行为还是在说自己的感觉?你是说的自己的感觉,我们换一种说法来看看,“早上起床你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让妈妈帮你穿,还让妈妈给你洗脸,拿碗,收拾筷子,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有很多自己的事情不能做,上班时间也会受影响”。如果你是孩子,听了刚才那句话“你怎么这么懒!”和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哪种说法更容易让你愿意改

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帮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不会只强调自己的感觉,那什么又是感觉? 不会再去向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去消极地评价孩子、打骂孩子、训斥孩子,就不会再去伤害孩子,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清除了孩子沟通中的第一座大山,破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团迷雾。 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核心问题:问题的归属,也就是问题在谁,或者说谁有问题,当我们没有弄清楚谁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这里说谁有问题并不是说谁错了,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 比方说:你的孩子用一支彩色画笔在家里的沙发上、窗帘上、墙壁上乱写乱画。大家说这是谁的问题?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保持家里的窗帘、沙发、墙壁的整洁,如果被画得乱七八糟,还得要花费时间去洗、去擦,这让父母心理不舒服,对不对?当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给父母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让父母产生情绪、困扰,我们说,父母有了问题。

孩子在窗帘、沙发上画画时候心里会不会难过,不会!他在墙上画的时候,会不会痛苦?不会!他心里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他有什么问题?相反,窗帘上画个唐老鸭,沙发上画个米老鼠,墙上画了个长颈鹿,他画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所以说不是孩子的问题。

再比如孩子对你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你们认为这是谁的问题?很显然是孩子的问题,孩子被欺侮,需求被剥夺,心里委屈,有不舒服的感觉,他有情绪,所以我们说,孩子有了问题。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往往不是缺少好的方法,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

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办?比方说:孩子对你说:“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当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你怎样

回应孩子的话?你会怎么说?(让家长自由发言,并提示家长:如果在平时,你会用什么方式与孩子沟通?你会用什么语气什么表情与孩子讲话?一定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配合老师的讲座掩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以下是家长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

1、“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打人可不对。”

2、“以后不要再和他一块玩。”

3、“没关系,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4、“小明是和你闹着玩的,不要计较。”

5、“小明是你很好的朋友,要学会原谅他。”

好!我发现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对这些反应方式进行归纳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总共可分为12种不同的类型,这12种反应方式被称为亲子沟通的大绊脚石,其中任何一种绊脚石都会阻碍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这12种绊脚石又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运用的(这里有张图)大家把自己刚才的反应方式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

1、命令、指示:你朝他脸上洒水,把他的书也弄湿。

2、威胁、警告:你要是跟别人打架,别怪我不客气。

3、表扬、赞美: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

4、安慰、同情:同学之间洒点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计较;书不就是湿了一点点吗?也不影响,算了,搞好同学关系是很重要的。

5、教训、说教:你们是同学,你应该原谅他,不应该打架。

6、建议、忠告:你跟老师说,让老师批评他。

7、询问、调查:他用什么水洒的?卫生不卫生?书弄湿了多少?还能不能用?他有没有向你道歉?

8、说服、辩驳:水洒在脸上让头脑更清醒,书弄湿了,还

可以晒干,没有必要去揍人家。

9、贴标签、评判:你是个没有脑子的人,就知道打架,从来不想想怎么去解决问题。

10、转移、退缩:过去的事就算了,别再想它了,还是想想怎么完成你的作业吧。

11、分析、解释:他把水洒到你脸上,可能是跟你开玩笑,他跟你开玩笑,说明你们的关系很好;把书弄湿可能是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许他内心也很愧疚。

12、辱骂、讽刺:打架是野蛮的表现,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靠拳头解决问题。

这12个沟通障碍我们几乎天天在用,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孩子越来越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越来越疏远父母,越来越逆反,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了解这12个沟通障碍。

有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这12种回答类型都成了沟通中的绊脚石?象警告、威胁、侮辱、讽刺这些回答方式是绊脚石还可以理解一些,为什么连指导、建议、询问甚至赞美也都成了绊脚石了呢?

我们刚才讲过,当孩子有了问题时,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当孩子处在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他的心理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就知道了,比如我有了烦恼在向你(挑一位家长)倾诉时,我需要你的指导吗?难道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吗?我需要你的安慰吗?难道我的心灵真的那么脆弱吗?我需要你的赞美吗?难道我没有自己的价值感吗?我需要你的命令、警告、说教、批评、讽刺、分析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你只不过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只不过向你说说而已,你只要好好听就行,如果我说的反而不如你说的多,我就不想再给你说了,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呢?

大家请注意,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回应,回应的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的技巧,也就是说,当孩子有问题

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不是简单地听,是要听懂孩子的情绪,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他的话你听懂了,你理解了,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跟你说话能够被关注、被接纳,能有安全感。

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来回应孩子抢不到气球的问题。孩子说:“刚才我和他们一块玩抢气球,我总是抢不到。”孩子这样说,只是在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并不是真的希望现在手里就有气球玩。我们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你也很想玩气球,总是抢不到让你很失望。”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立刻会感到他被理解了,他的情绪被接纳了。 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例子,孩子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现在我们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了吧?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小明打你,还抢走了你的玩具,让你很气愤,你不喜欢小明这样对待你。”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怎么能这样说话?孩子的问题不是还是没有解决吗?各位家长,我们用积极倾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智慧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向父母诉说,是表达情绪,不是在向父母请求解决问题,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插手帮助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特别痛爱我的孩子,我非要帮助他不可,如果你要真的帮助孩子,那就采用最好的帮助方式,大家知道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什么吗?(让家长略作思考)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当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起来了,他以后就再也不会依赖父母了,这才是真正的爱。下面请家长看一段视频《醒来》。

看了视频,我们大家有何感想呢?当父母有问题的时候,不妨让我们试试以下技巧:

1、和孩子产生共鸣。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鸣。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只有让

孩子知长在真正的听他说,亲子沟通他才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困难、感受告诉家长。

2、不打断孩子。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做到只参与,不,先让孩子说完。一方面表示了家长的关心,另一方面能不打断孩子,让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整理思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3、别否定孩子。孩子难过,你说别难过;孩子哭,你说别哭了;孩子紧张,你说别紧张......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也来越难过,慢慢的,孩子难过了也不想给你说。

4、不解释。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的接受现实。

其实比语言和倾听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

最后祝愿在座的所有父母都能与孩子和谐相处,让开心、快乐、幸福充满家庭,亲子沟通的技巧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一班:田宇娟

第5篇: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X月X日晚,在我们XX学校举行了一场关于《亲子有效沟通策略》的讲座,主讲人XX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我收获颇多,获益匪浅。

虽然我还不是个母亲,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和孩子的沟通同样重要,听着X老师的讲座,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日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我做到和他们有效的沟通了吗?我们的沟通有效吗?X老师讲到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三个技巧:

1、克制自己的怒火,全神贯注地倾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的时候,满身的怒火让自己控制不了,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气不打一处来,往往在行动上或者语言上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我们忘了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步,那就是倾听,我们都没有听,孩子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有辩解的权利,我们就这么主观臆断,把他们的行为扼杀在我们的怒火中。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用哦,恩,啊!……很多时候,孩子在讲的时候,家长根本没有认真在听,很敷衍了事,孩子觉得家长根本是在应付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将不愿意和家长分享他们的事,那么孩子和家长间将达不到有效的沟通,试问,没有了沟通,人和人将如何交往呢?

3、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事情的感受,知道他们对于事情是怎么想的。

在和孩子的沟通和培养中,赏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希望,渴望得到大人们的肯定,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有人能够看到,大家能够表扬他。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有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远远大于说好的时候,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赏识能让孩子感受信心,感受肯定,收获成功。

X老师还指出,赞赏孩子的办法有很多种,不只是一味的说你真棒,你真好。比如孩子主动打扫房间,我们可以说出我们所看到的,房间真干净,床铺的很整齐,书都整齐的摆好了。孩子听到后,知道这是他的劳动成果,可以换种方式来表扬他。同时也可以描述我们的感受,如看着干净的房间,让人感觉真舒服。对于孩子的评价,不一定只是家长或者直接感受者,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宣传,让孩子听听其他人对他是怎么评价的,听到他人对他的肯定,他的心里会更加开心。

在讲座的最后,X老师以一个《妈妈的礼物》故事结尾,故事讲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妈妈一直用善意的谎言欺骗着儿子,目的是为了儿子能够不伤心,能够更好的前进。其实,孩子也知道妈妈在欺骗他,但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礼物让孩子灰暗的心重燃了希望,让他暗淡的人生有了光彩。记得一个公益广告是这么播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失聪的儿童,爸爸在不厌其烦的教他说话,通过打击地板,触摸声带的震动,各种方式,而孩子哦,哦,啊,啊说话。只到有一天,孩子发出了从他出生以来最动听的声音“爸爸乖”每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是一阵激动。上帝为他按下了静音键,但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世上没有谁生来就是傻子,只要你肯用心教,用心去沟通,那么你一定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有效的沟通。

第6篇: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X月X日晚,在我们XX学校举行了一场关于《亲子有效沟通策略》的讲座,主讲人XX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我收获颇多,获益匪浅。

虽然我还不是个母亲,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和孩子的沟通同样重要,听着X老师的讲座,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日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我做到和他们有效的沟通了吗?我们的沟通有效吗?X老师讲到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三个技巧:

1、克制自己的怒火,全神贯注地倾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的时候,满身的怒火让自己控制不了,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气不打一处来,往往在行动上或者语言上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我们忘了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步,那就是倾听,我们都没有听,孩子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有辩解的权利,我们就这么主观臆断,把他们的行为扼杀在我们的怒火中。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用哦,恩,啊!……很多时候,孩子在讲的时候,家长根本没有认真在听,很敷衍了事,孩子觉得家长根本是在应付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将不愿意和家长分享他们的事,那么孩子和家长间将达不到有效的沟通,试问,没有了沟通,人和人将如何交往呢?

3、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事情的感受,知道他们对于事情是怎么想的。

在和孩子的沟通和培养中,赏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希望,渴望得到大人们的肯定,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有人能够看到,大家能够表扬他。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有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远远大于说好的时候,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赏识能让孩子感受信心,感受肯定,收获成功。

X老师还指出,赞赏孩子的办法有很多种,不只是一味的说你真棒,你真好。比如孩子主动打扫房间,我们可以说出我们所看到的,房间真干净,床铺的很整齐,书都整齐的摆好了。孩子听到后,知道这是他的劳动成果,可以换种方式来表扬他。同时也可以描述我们的感受,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如看着干净的房间,让人感觉真舒服。对于孩子的评价,不一定只是家长或者直接感受者,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宣传,让孩子听听其他人对他是怎么评价的,听到他人对他的肯定,他的心里会更加开心。

在讲座的最后,X老师以一个《妈妈的礼物》故事结尾,故事讲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妈妈一直用善意的谎言欺骗着儿子,目的是为了儿子能够不伤心,能够更好的前进。其实,孩子也知道妈妈在欺骗他,但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礼物让孩子灰暗的心重燃了希望,让他暗淡的人生有了光彩。记得一个公益广告是这么播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失聪的儿童,爸爸在不厌其烦的教他说话,通过打击地板,触摸声带的震动,各种方式,而孩子哦,哦,啊,啊说话。只到有一天,孩子发出了从他出生以来最动听的声音“爸爸乖”每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是一阵激动。上帝为他按下了静音键,但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世上没有谁生来就是傻子,只要你肯用心教,用心去沟通,那么你一定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有效的沟通。

3

第7篇: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技巧

一、沟通的重要性:

社会就是一个由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共同体,沟通对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无论怎样形容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先有关系后的教育,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够有很好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往往是在沟通过程中被制造出来。

二、沟通现状: 调查:

点评:如今社会竞争加上知识爆炸,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主要来自于,父母工作和事业的压力,来自己孩子与父母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有共同语言,人们都很浮躁,每个人都带着情绪带着压力根本就无法达到一致性的沟通。

三、沟通好坏的标准:有没有效果

在沟通中要看是否能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感觉,有效的沟通传递的是爱,对方收到的是被关怀,被接纳,被尊重,自由,(举例:学员上课前后的不同方式)一个无效的沟通传递的是控制,对方收到的是:被强迫,不被尊重,不被接纳,没有自由;矛盾误会往往就是在无效沟通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

沟通的有无效的原因:是否开清了沟通的结构 有效沟通传递的是爱,无效沟通传递的是“碍”

四、有效沟通需要了解沟通的内在系统结构,掌握沟通的技巧。 沟通的管道:脑

脑的沟通是制造冲突根源,我们做生意,在外打拼需要用我们的头脑,而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与孩子沟通如果停留在大脑的层面就会出问题,脑与脑的沟通传递的是对错,是道理。很少有人是听了父母的道理而成功和成才,成就一番事业的,„„

心的沟通:心中有的是感受,心与心的沟通传递的是平静与爱,士为知已者死,所谓知已就是了解他人喜怒哀惧的人,懂得他人内心世界的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用心多一些,而父母用脑沟通多一些,双方是错位的,所以往往孩子说父母不理解他,怎么能够理解,从来那个都没有一道沟来通向双方的内心,因为我们大多父母的心已变得非常的坚硬,我们心中感受被我们越来越多的压抑了起来,我们变得越来越封闭,因为我们要在外打拼,因为我们要所谓的成功,这些曾一度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成就,可在孩子教育方面需要我们软化我们的心,开放我们的心,„„

灵魂的沟通: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此处的灵魂指的是那个能够在别人不作任何暗示都能够心领神会的东西,或许有一天我们感觉那朵花很美,美的我们用语言已不能完全表达,那个能感受到美的就是你的灵,灵性,当然如果我们能与孩子有这样的沟通品质,我想孩子教育就会变得轻松容易

沟通的层次:检视我们与孩子的沟品质,第一种:行同陌路不沟通,冷漠。第二种:沟通观点,对错,道理一般同事,朋友。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家庭采用的方式,可孩子不是我们的一般同事,不是我们的下属,不是我们的一般朋友,孩子需要父母源源不断的爱来滋养他的心灵,„„举例

第三种:沟通感受,可以换来知心的感觉,人是感情动物,我们要深知这一点,我们会关注到孩子的感受,知已会被创造出来,士为知已者死,„„第四种:沟通我是

三大原理: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每一位父母,包括专家在听到这三大原理都觉得很好,这是我们的创始人大杨老师用十年的时间,总结出来的,可是如何做到?是每一个人的疑问 沟通的前提:在一个平静接纳的状态,同在,开放。

重要提示:核对、 通情达理。需要我们用心能感受到那个生命,当然第一步就是打开我们的心,睁开我们的眼睛。 九:八大技巧:

1、选定适当的环境

2、寻找合适的时间

3、传递关注的眼神

4、付出专注的聆听

5、接纳孩子的情绪

6、表达自己的感受

7、给予适合的回应

8、肯定本次沟通

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改变,只会因我们的调整而改变! 爱是一切的答案!和孩子一同成长,让爱滋养孩子的心灵

关良老师

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 企业员工EAP教练  亲子关系指导师  婚姻家庭指导师

 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资深训练专家

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长期至力于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自我关系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演讲特点通俗浅易而又蕴含哲理;轻松幽默又发人深思,若和风细雨,像行云流水;滋润人的心田,激发情感,增长智慧。让我们对教育和人生有更深的体察和感悟。近年来,在杭州、昆明、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桂林、福建、重庆等地举行大型演讲及小型训练坊近百场,让上千个家庭受益匪浅。

关良老师的精品课程: 演讲类:

《做父母的智慧24堂必修课》 《职场减压—启动心的力量》 《成功从优秀员工做起》 《和谐家庭 快乐人生》 《催眠式销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体验式工作坊: 《青少年未来领袖潜能训练营》 《智慧父母训练工作坊》上、下篇《卓越员工素质提升训练工作坊》《亲密关系体验式工作坊 》 《婚姻亲子沟通工作坊》 《团队高效沟通技巧》

(三天或五天)(3+4天)(三天)三天) 二天)

(一天) ( (

第8篇: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 一. 亲子沟通的概念。

亲子沟通是指发生在父母与子女间知觉到的所有沟通行为,而经由这些沟通行为交互传递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为等层面的所有讯息,并将亲子之间予以连结在一起,所以亲子沟通是发展、维系亲子和谐及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教育对于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有: (1)比较早的懂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早期的沟通教育,沟通有效性的实践使孩子比较早的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孩子通过交往享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享受和满足家庭成员、同学、师生之间等情感需要,理解爱的真正意义。 (2)懂事早了

通过沟通教育,使孩子明白和谐的意义,说话做事懂得替别人着想,从小懂得如何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慢慢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笔者在沟通教育过程中,春节回去孩子变化很大,家长反馈回来的消息说,“孩子一下就懂事了,这是什么课程呀,这么神奇?” (3)成为人们喜欢的孩子

因为良好沟通的过程就是树立自我形象的过程,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沟通的理念和技巧,说话做事懂得尊重他人,替他人着想,还能站在大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等,为此,就深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4)比较早的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沟通教育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孩子从小就接触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能比较早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研究证明,人生目标明确,年龄结构越小,成功几率就越大。因此及早在沟通教育中进行人生目标的学习对于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要性的总结:沟通人生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孩子沟通教育的同时,对家长进行沟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携手并进,就能够事半功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 沟通方法

1.关心的眼神: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2.多使用短句: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3.语调有变化: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

4.内容要具体: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5.语气要温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带微笑: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 7.能发现优点: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

8.会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第9篇:亲子沟通(电台讲稿)

社会科学在你身边(8-06)

主持人: 各位听众,大家好。这里是AM1224,FM94,镇江文广集团,健康生活频率,欢迎各位收听由本频率与镇江市社科联,联合制作播出的社科专题节目〈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我是主持人威尼。

如果整个教育的过程是0到100岁 的话,最重要的是0 到1岁,这个从0 岁到1 岁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过程,沟通才是教育真正的开始。

那么,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就是-----谈谈亲子沟通的话题! 张老师:威尼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有句谚语:孩子是父母行走在地上的心肝。特别是我国持续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以来,孩子更成为了每个家庭中绝对的中心。受到了长辈们无限的宠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父母长辈们对孩子的希望往往是“听话”。但孩子们为什么就是不听父母的?张老师,您能和我们谈谈吗?

张老师:好的,可以说当今的中国家长是最关注孩子的家长了,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在家庭的地位真可以用一个词形容:至高无上。尤其是有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生的家庭,更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家长在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上,做了不遗余力的努力,可是,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那就是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我们要正视的是,眼下,孩子却与父母的关系日渐淡薄,甚至趋于紧张这样一个事实,不知大家听说没有,目前,网络爆红 “父母皆祸害”这个名词,这是一个拥有近17000名成员的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真是值得关注!

其实这样的现象背后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问题。

主持人:对,可能很多家长是出于保护而去管制自己的孩子,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沟通的时候没在意咱们孩子的想法,沟通的方法不对,您觉得如今我们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有哪些误区呢?

张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对于亲子沟通,存在认识或行动上误区:

1、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职责都推给学校,对孩子只管吃喝等。即使沟通,话题集中在生活琐事上;翻来覆去就是“乖乖,吃得好吗,睡得暖吗?成绩怎样?”这样的沟通多了的话,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

2、有的家长惟分数是论。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孩子早晨在去学校的路上吃早餐,有的孩子来回的路上都在背单词、赶作业;孩子回家后就做作业,家长也顾不上和孩子说点儿什么;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像赶场似的奔辅导班。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时间看得很珍贵,基本上没有什么“废话”,只要是学习成绩好了,其他无所谓。

3、有的家长与孩子没什么可说的,镇江话叫“老不搭少”。总认为,孩子幼稚,不懂事,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亲子之间

的交流就会因为家长的不耐烦,变得稀少,关系随之也淡漠了许多 主持人:是的,您说的第二点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家的门口就是学区,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坐公交车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学生手里抱着书本,尤其是晚上,车上的灯光很暗,还拿着什么历史、英语复习小册子在背,十分的辛苦!我想那个时候他们经过一天的学习应该很疲惫了,回家后还要赶作业,那么与家长的交流就会更少了!而且,学校早自习一般是七点半开始,晚自习是九点半结束,可以说一天到晚孩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家长沟通交流,渐渐地,孩子和家长之间就有了距离感,张老师,您看咱们家长在这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小细节来缩小亲子之间的距离呢?

张老师:美国家长育儿新趋势,是一家几口吃过晚饭后不看电视,而是讲述各自一天的经历。听上去,这样做,并不困难。但就是这一点,我们身边的许多家庭可能都没有做到。

我觉得在亲子沟通中,作为家长来说,首先要意识到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想方设法,哪怕创造条件和孩子多交流、常沟通。

第二、沟通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绝不能是家长的“一言堂”。家长如果在交谈中占强势地位,那么你可以认为这是一次是沟通交流,而孩子是觉得昨天爸爸或妈妈又训了我一顿,满心委屈。

第三、是让孩子张口说话,多引导,少训斥,鼓励孩子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哪怕是错的,幼稚的,只有他说出来了,你才可能做出下一步的引导。

第四、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谈话氛围。

第五,是少提空洞的要求,多谈具体的建议。比如小学生家长肯定会碰到孩子粗心的问题,就粗心问题,家长们可能都找孩子谈过多次,为什么总是收效甚微?

比如说,妈妈苦口婆心,一再强调:下次考试不能再粗心,粗心就考不到好成绩啊!

那么,虽然孩子知道了粗心是个坏习惯。但自己究竟哪些表现是粗心的,怎么改掉这个毛病,还是云里雾里。

我们的家长可以就粗心提具体要求:比如,读完两遍到三遍题目要求,再动笔。再比如,把题目中关键词圈出来提醒自己,还有草稿本一定要有序打草稿,利于检查。这样,帮助孩子掌握检查作业或者答卷的技巧,因为粗心丢分的现象自然就会大大减少,你沟通的效果就达到了。

主持人:恩,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您能具体的和咱们分析一下吗? 张老师:沟通,可以分为口头、书面、网络沟通,

口头沟通是最常见的,也是家长使用最多的一种。下面我谈谈书面沟通吧,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位母亲有一个上初中、正处在逆反期的女儿,原来母女感情非常好,女儿是个乖巧听话的小女孩。可是,孩子进入初中后性情逐渐有些变化,母亲与她讲不到三句话就会谈崩了。母亲很气愤,女儿很苦恼。

于是,我建议这位母亲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女儿的希望写下

来。结果,因为母亲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修改,那封信写得情真意切,女儿读到信后,泪流满面,深深感动了,明白了母亲的苦心。母女俩言归于好。从此,她们之间的口头沟通也变得融洽。

所以,当我们亲子之间,口头沟通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书面沟通方法。

现在网络发达,也是亲子沟通的一个好的渠道。给对方的邮箱发送邮件,赠送礼物,当孩子发现父母有这样的本领,对自己有这样的别样的关怀时,肯定对你的信任、依赖心理增强一分。

主持人:恩,我想,书面、网络沟通的方式,家长们不妨一试,那么,张老师,您就亲子沟通还有哪些建议呢?

张老师:哦,我觉得家长特别要注意把握时机。 与孩子沟通是需要有恰当的机会。青少年并不喜欢像成年人一样,预约的谈话。你想谈的时侯,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我们都要知道,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切忌不要总是试图在临时想起的、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还有,讨论对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孩子们生活在不同于成人的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些事情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甚至令人烦恼;但对孩子们来说就不同了,那可能是意义重大的事。父母不必假装对孩子们的事情感兴趣,但是必须对他们感情和观点表示尊重。因此,

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的事情是必要的。

在一些书籍中就列出的主题是青少年通常所感兴趣的话题,供大家参考:

●学校:我知道,父母特别想知道孩子的学校生活情况,往往以“今天你在学校做了什么?”为开场白,他很可能会回答说,“什么也没做。”“天天上课呗,还能咋样?”一下就把家长下面想说的话给堵了回去。这样就是不成功的开头。

孩子这样回答其实是因为父母的提问太笼统,引不起孩子的兴趣。父母不妨结合孩子正在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校的活动,问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今天有电脑课的吧,你肯定大显身手了!前一阶段,我看你们学校艺术节开幕了,你们班级准备节目了吗?这样很可能开始一段精彩的对话。

●业余爱好和个人兴趣:不少青少年喜欢体育,父母不妨与他讨论喜欢的球队或赛事,可能的话,可以一起去现场观看比赛;音乐也是青少年所热衷的,父母至少应该知道流行歌手的名字。案例:比如孩子喜欢刘德华、蔡依林等,有的家长式简单的制止“追星”,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偶像嗤之以鼻,引起孩子的反感,你想,如果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你和孩子这方面话题的沟通算是完了。

其实,关于追星的沟通,你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能和孩子有共同话语,还能巧妙地教育他。

这里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刘德华,母亲就专门和他聊。母亲做了大量准备,掌握了刘德华的许多资料,在孩子

面前显得胸有成竹,很有谈资。

她问孩子,有人说:普通人有刘德华十分之一得刻苦都能成名,你知道吗?

接着,母亲就把刘德华历次获奖的惊人成就,以及“刘十二”的外号,也就是他一年有拍十二部电影、28天没有上床睡觉的历史,还有他一次参加演出,需要从水幕中走出来,那是冬天,彩排时,他就一次次走,身上淋得湿透,为了追求演出效果,完全没有大牌明星的架子。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原来,明星所有的成绩、奖项、以及看起来很容易挣的钱,都是自己辛苦打拼,都是付出超常勤奋得到了。

这样的沟通,显然太成功了。很好的把家长需要传达的思想,巧妙地结合孩子最感兴趣的人物和话题,给渗透了。

试想,如果你跟孩子说,你要刻苦啊,要勤奋啊,有多少孩子愿意听?可能你刚开了个头,那边孩子或是捂着耳朵跑开了,或已经将音响开成最大分贝,。

我这里想强调的一点事,你和孩子有共同语言,并不是你一位迁就他,与他处在同一思想水准上。变成他追星,你也追星,他纹身,你也纹身,他跳街舞,你也跳街舞。这样低层次地和孩子找共同语言,你的认识、你的见解必须高出孩子一筹,这样的沟通才是积极而有效的。

●情绪:青少年常常对许多事情感到担忧,如自己的朋友、流行事物、性、超重或太瘦、明天的测验、上大学以及世界的未来等等。所有这

些事情都可能使孩子情绪波动。父母有时可能难以判断这些事情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是这样,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中等重要的、还是重要的?你经常对此感到担心吗?”在了解了之后再决定如何帮助他减轻烦恼。

●家庭:青少年喜欢谈论和参与制定家庭计划(如购物、假期安排),这其实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必然反映。父母应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与他一起讨论家庭的计划和安排,鼓励孩子发表意见,重视并采纳其合理意见。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还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敏感话题:青少年有时希望与父母交流一些敏感的话题,如毒品、性、艾滋病、离婚等等。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父母要记住,回避并不能使它们消失,反而会促使孩子从媒体或朋友那里寻找相关信息。如果他得到的信息是错误的(这种可能性相当大,青少年从地摊小报上获得片面的性知识就是例子),就会妨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敏感话题的沟通要确保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与他们正确的观念和知识。

●未来: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开始更多地思考关于未来的事情,更多地谈论对未来的设想。他可能会问父母一些问题,如,上大

学是什么感觉?什么时候可以结婚?将来做电脑工程师怎么样?工作以后能不能有自己的汽车?等等。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认真地回答;如果你无法回答,就要诚实地说,“我不知道。”

●文化,时事:现代的世界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的世界,青少年也被电视、音乐、电影、录象和电脑游戏,以及其它形式的媒体包围着。父母要认识到,这些媒体能提供一个了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窗口。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看过同一部电影、同听一首歌,同看一则新闻,你就有了对话的机会。所以,父母应当对青少年热衷的媒体给予同样的关注。当然,父母也要看到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孩子利用媒体的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通过交流帮助孩子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鉴别抵制能力。

主持人:其实在沟通的时候,我觉得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口吻很强硬的话,也会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用什么样的态度比较好呢?

张老师:沟通时持亲切、尊重的态度。

可以说,家长如何说话与说什么同样重要。简单命令式的、挖苦讽刺式的、情绪发泄式的话语只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而与事无补。父母要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因为,即使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也能轻易的区别不同的态度、情绪和语调。

尊重还体现在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沟通方面。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在不断增强,他们赞赏有思想性的、有

深度的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使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视为平等的伙伴,能激发他们的自尊感。父母完全可以就广泛的主题——如社会问题、和平、环境治理、创造发明等等——与孩子展开讨论;而不要使沟通仅仅局限在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上,也就是,当你被孩子称为“婆婆妈妈”“罗里啰嗦”,那就表明,孩子逐渐丧失与你沟通的兴趣。

主持人:是的,张老师说的非常对,在与孩子交谈时,要以尊重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话。

主持人结束语:三十分钟的时间真的是很短暂,今天张老师着重给我们谈到了亲子沟通的话题?????希望下次节目有机会再和大家聊到这样的话题,感谢大家收听本期的《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感谢张老师!

备用: 话题一:蒙不住孩子的眼睛——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孩子最早学会的沟通样本

案例:我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

有一对夫妇的感情不好,本来要离婚的,却发现妻子已经怀孕了,于是就决定不离了。孩子生下之后,夫妻都很爱她,尽量在孩子面前隐藏两个人的矛盾。他们经常会问孩子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孩子回答是。“你是不是爸爸的乖宝宝?”孩子也说是。 10

但在孩子2 岁的时候,有天爸爸又问她:“你是不是爸爸的乖宝宝?”孩子却不回答,而是拉着他的手来到妈妈身边,问妈妈:“我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妈妈说“当然是了”,孩子这时才对爸爸说“我也是爸爸的乖宝宝。”

讨论:从改善夫妻沟通开始改善亲子沟通

孩子的爸爸非常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种举动,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已经觉察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她之所以不直接回答是因为怕说是爸爸的乖宝宝,就不是妈妈的乖宝宝了,因为孩子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父母的不合。

有的夫妇说两个人闹矛盾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以为孩子不知道,其实是错的。孩子的敏感和领悟力往往出乎大人的预料。所以,不是在孩子面前伪装成相爱,而是把抚养孩子的过程当作一个改善关系的好机会。孩子是父母重新学习爱的最好的教科书,你也许不会为了爱人、父母舍弃你非常重视的东西,改变自己的个性,但为了孩子却可以改变,所以要掌握彼此愿意改变的机会,重修你们的关系,

让孩子在幼小时潜移默化地学到爱与支持,这种精神力量比任何教育都重要。而且父母之间的爱会让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更有利于他把精力用于其他的心智的发展。

话题二:每一朵乌云都镶着金边——从孩子的撒谎中发现沟通的契机

案例:“我答应了同学要去的”

一天中午,扬扬告诉妈妈下午要去少年宫画画,但妈妈偶然得知那天下午少年宫根本就不开门。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扬扬才告知实情,原来他和班上的几个男同学相约到新建成的江滨广场玩了。于是爸爸非常生气,妈妈非常伤心。在咨询过程中,问起撒谎的原因,扬扬说:“我上午就答应了同学要去的。”原来父母的要求比较严格,扬扬意识到如果直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他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和信誉。

讨论:谎言背后没有错的初衷

扬扬的错在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法去达到合理的要求;而爸爸的错误呢,为什么孩子有这样合理的要求却不敢直说?是不是因为平时的要求太严格,常常粗暴简单地拒绝自己认为不合适的要求,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尊严和感受?

其实孩子的谎言背后总有一些并没有错的初衷,父母需要用发现的眼睛给予肯定,比如说扬扬谎言的背后是一份诚信,因为他答应了同学,如果被父母拒绝而出不去会失去自己的面子和同学的信任,要从这一点的肯定打开与孩子交流的渠道。如果父母对孩子身上的这一点积极面进行肯定,并且从自己的沟通方式中找出孩子为什么不敢说的原因,那么可以预见,以后的亲子沟通就会有所改善。

上一篇:历史学考研辅导书下一篇:中华情中国梦征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