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开发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红色培训需求的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红色培训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红色教育资源资政育人,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关键和有效途径。红色培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性理论体系教育,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一脉相承。红色培训与红色旅游两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红色旅游是红色培训的一部分,红色培训能够为红色旅游带来资金流、人流、信息流,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提高红色培训效果,增强红色培训的影响力。本文以临沂市红色培训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基于红色培训需求的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建议。首先,本文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第二,本文界定了红色景区、红色培训、红色旅游、沂蒙精神的概念,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色旅游研究现状,介绍了临沂市红色旅游和红色培训发展现状。第三,本文参加红色培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临沂市红色旅游需求调查,通过SPSS19.0、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临沂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临沂红色旅游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红色景区教育方式和红色文化展现方式、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红色旅游食宿行娱项目开发、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存在不足。最后,本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沂红色旅游开发的建议,具体包括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创新红色景区教育方式和红色文化展现方式;加强红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创新红色旅游食宿行娱项目开发和“红色旅游+”融合开发,增强红色培训效果,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推动临沂市红色培训的教育效果,高质量的红色培训效果可提升临沂市红色旅游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红色培训需求;红色旅游开发;开发策略

学科专业: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红色景区

2.1.2 红色培训

2.1.3 红色旅游

2.1.4 沂蒙精神

2.2 相关理论

2.2.1 旅游需求理论

2.2.2 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沂市红色旅游与红色培训发展现状分析

3.1 临沂市概况

3.2 临沂红色旅游资源情况

3.3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4 临沂市红色培训现状分析

3.5 红色培训对红色旅游的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色培训学员的临沂市红色旅游需求调查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前测与修订

4.1.3 问卷发放

4.1.4 信度效度分析

4.2 红色培训学员的红色旅游需求调查结果

4.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4.2.2 红色景区讲解人和导游讲解方式

4.2.3 红色景区教育方式和红色文化展现方式

4.2.4 最受欢迎的红色景区、体验活动及景区资源组合

4.2.5 食宿行娱及培训时间需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临沂市红色旅游存在问题

5.1 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方面

5.2 教育方式和展现方式方面

5.3 食宿行娱项目开发方面

5.4 红色旅游宣传方面

5.5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方面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建议

6.1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

6.1.1 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6.1.2 探索创新运营模式

6.2 创新教育方式和展现方式

6.2.1 创新红色景区教育方式

6.2.2 创新红色文化展现方式

6.2.3 加大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6.3 探索创新红色旅游景区项目开发

6.3.1 加大开发差异化餐饮项目

6.3.2 打造多元化住宿项目

6.3.3 大力创作红色演绎作品

6.3.4 增加交通服务选择

6.4 加强营销推广叫响品牌

6.4.1 开展策划提升品牌行动

6.4.2 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

6.4.3 增加红色文化标识

6.4.4 强化城市形象宣传策划

6.4.5 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

6.5 加大“红色旅游+”融合开发

6.5.1 加强“红色旅游+绿色生态”融合

6.5.2 加强“红色旅游+古村落”融合

6.5.3 加强“红色旅游+民俗”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勘察设计薪酬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研发支出盈余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