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排球教学中, 时间短、内容多, 扣球技术在教学中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因此,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较快的掌握扣球技术, 是很多体育教学人员关注的问题。在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实验中, 本教学方法可以较快、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及助跑起跳的时机。教学设计如下, 希望本教学方法可以为广大体育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搜索引擎, 查阅国内大量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四个班分成两组:1、3班为实验组、2、4班为对照组, 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

1.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EXCEL对学期结束对两组学生扣球测试成绩进行统计整理并进行T检验。

1.2.4 比较法

对两组学生的扣球测试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实验过程设计

正面扣球技术是其他扣球技术的基础, 教学中应首先学习,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扣球技术和战术扣球。扣球技术比较复杂, 初学时较难掌握, 所以在教学时宜采用分解教学法, 将助跑、起跳和扣球挥臂环节分别进行学习, 待学生掌握后, 再用完整教学法教授扣球的完整动作。本文主要通过控制性练习, 让学生尽快掌握上步的时机及空间感的培养。

2.1 实验组教学过程的设计

(1) 表象的形成:教师先示范讲解扣球技术的完整动作, 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表象。

(2) 掌握助跑起跳的方法:学习助跑起跳技术, 直到学生能够较完整的完成助跑起跳技术。

(3) 扣固定球:教师站在高台上, 单手举球 (高度根据学生的起跳高度) 。学生助跑起跳, 扣固定球。

(4) 抛球的网上高度不变:教师抛球, 要求从网上沿高度开始抛, 抛到固定高度;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 抛球点不断降低, 抛球仍然到固定高度。要求学生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助跑起跳上, 在空中等球, 学生起跳后, 教师将球抛送到学生的右前上方, 学生完成扣球。 (如图1)

(5) 抛球的起始距离不变:教师抛球, 要求抛球点从网中间沿高度, 抛到固定高度。直道抛球起点的高度跟正面上手传球的高度一样。 (如图2)

(6) 从抛扣球过渡到传扣球:4号位扣球练习:扣球者每人一球, 先将球传给3号位, 再由3号位把球顺网抛或传给4号位, 扣球者上步助跑起跳扣球, 要求掌握好上步起跳时机, 在空中保持好人与球网的位置关系。

2.2 对照组的教学过程

(1) 表象的形成:教师先示范讲解扣球技术的完整动作, 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表象。

(2) 掌握助跑起跳的方法:学习助跑起跳技术, 直到学生能够较完整的完成助跑起跳技术。

(3) 扣固定球:教师站在高台上, 单手举球 (高度根据学生的起跳高度) 。学生助跑起跳, 扣固定球。

(4) 4号位扣球练习:扣球者每人一球, 先将球传给3号位, 再由3号位把球顺网抛或传给4号位, 扣球者上步助跑起跳扣球, 要求掌握好上步起跳时机, 在空中保持好人与球网的位置关系。

3 T检验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T≤0.05, 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4 结语

通过T检验, 可以看出实验组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教学过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及助跑起跳的时机。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 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扣球技术教学进行研究, 发现本文教学实验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及助跑起跳的时机。以此, 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排球,正面扣球,抛球

参考文献

[1] 韦国娟.高校扣球技术教学之探讨[J].中国排球, 1996 (3) .

[2] 彭蕾.现代排球扣球技术研究成果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 1997 (2) .

[3] 谢友雄, 季平.论排球运动员左右手整体扣球技术[J].中国体育科技, 1986 (12) .

[4] 王克勤, 徐芳奎, 秦大伟, 等.扣球技术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 1994.

上一篇:石油化工项目码头油气回收技术的选择方法下一篇:外贸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