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受资助前后思想状况变化探析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 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指出,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 研究分析贫困大学生受资助前后思想变化情况, 提出贫困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展有针对性思想教育、引导和帮助, 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需要, 是深入贯彻实施国家资助体系的需要, 也是促进贫困大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

1 受助前贫困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高校在校生规模成倍扩大, 在校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也在同步增加, 据有关调查表明, 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占20%左右,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该比例在30%以上。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更是高校学生工作重中之重的问题。目前, 贫困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向上, 但在某些贫困大学生思想中仍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渴望脱贫意识强。贫困大学生从小家境贫寒, 生活困苦, 他们不得不面临着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 为了改变家庭贫穷落后面貌, 在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影响下, 他们往往从小立志要努力学习, 奋发图强, 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学有所成, 工作中有所作为, 以便更好地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前途和命运,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的今天, 贫困大学生们脱贫意识更加强烈, 解困愿望更加迫切。

自卑感和失落感强。经济上困难往往使贫困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很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产生自卑心理。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之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们希望靠知识改变命运观念迫切, 自尊心强, 而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 但是往往由于成长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 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 学习基础薄弱, 学习上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短期内往往无法改变, 这会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遇到挫折时会强化自卑感和失落感。

人际关系敏感, 孤独感强。贫困学生受条件所限, 从小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范围小, 机会少, 交际能力相对较弱, 多数性格内向, 不喜欢与人交流思想, 不善于表现自我, 受自尊心影响, 不愿意向别人暴露自身的家境和弱点, 上大学后,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他们往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 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在心理上表现为对人际关系敏感, 内心孤独寂寞, 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刺激。

择业心态迷茫, 恐惧感强。贫困大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 经受了更多的困难与挫折, 付出了更多的艰苦努力, 受到了来自国家、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无形压力, 改变家庭与个人命运意识和报恩意识更加迫切和强烈, 对未来就业期望往往也更高。但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双向选择需要毕业生主动参加各类招聘会, 接受挑选, 贫困学生往往因家庭经济困难不便外出求职而丧失某些就业机会, 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 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 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思想负担, 前途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使贫困大学生群体焦虑感和恐惧感显著增强。

2 贫困大学生受资助后思想状况分析

2.1 资助诚信道德变化

在某些贫困大学生身上, 受助前后诚信道德发生明显变化, 受资助前一贯表现良好, 受资助后不讲诚信, 甚至完全丧失道德诚信, 不仅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也给社会带了恶劣影响。有的贫困大学生为了获得各项的资助, 如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 平时思想、学习、工作等各方面表现积极主动, 认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表现出“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 经审核通过获得了相关资。当获得资助项目后, 有的贫困生不能坚守道德标准, 很快就淡忘了诚信道德要求或承诺, 有的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学生, 经常违约, 超期还本付息, 甚至逾期也不还贷, 从不主动联系有关部门, 有的还跟学校和银行玩起“失踪”。有的获得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或勤工助学补助的学生, 不珍惜资助机会, 将奖助学金或补助金用于请客吃饭或高档消费等。以上现象是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违背社会公德, 不讲诚信的具体表现。

2.2 资助价值认同变化

在国家实施高校招生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以来, 为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从中央到各地方和各高校不断建立和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成立了相应的资助中心, 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予以落实支持, 建立了奖、助、贷、勤、减相结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有力地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较好地发挥了物质资助功能。各地高校普遍关注贫困大学生思想变化, 加强了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和跟踪服务工作, 还按要求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 在学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实现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调查发现, 随着资助体系、资助政策不断完善, 资助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 多贫困大学生愈来愈关注国家、社会和学校实施的资助政策与资助措施, 愈来愈多人认为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特别关爱, 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的给予的温暖, 他们认为各类资助对缓解自身经济压力, 克服生活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他们希望现行的资助政策能进一步完善, 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 更好地体现出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均衡性。

2.3 资助模式选择变化

贫困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 成长发展中需要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与扶助, 包括经济上、精神上、学习上、能力上等方面。现实中, 贫困大学生在资助模式选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物质资助轻学习、能力和心理方面资助;三是重无偿资助轻有偿资助, 如对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申请明显优先于助学贷款, 对参加勤工助学往往也是最后的选择;二是重非特定主体资助轻特定资助主体, 如对某些企业、个人提供的资助不如对学校、政府设立的资助受欢迎,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轻思想包袱或精神压力, 以免受到特定资助人的关注与监督。

2.4 资助情感认同变化

资助行为涉及施助方与受助方, 任何资助项目都是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的, 施助方固然希望能对施助方 (资助主体) 和受助方 (客体) 双方的效能最大化, 包括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等各方面。资助的实施过程, 往往也是资助双方情感认同的培养过程。感恩是建立受助方对施助方的情感认同基础上的。一般认为,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1]显然, 感恩原于施恩, 而施恩不是施舍, 不是怜悯, 更不是安抚。真正意思上的施恩应包涵三个层面:一是物质上的资助;二是精神上的关爱;三是能力上的培养。应该说, 由这三层含义衍生出三层感恩:即对物质帮助给予的感恩, 对精神支持的感恩和对能力培养的感恩。笔者认为, 对物质给予的感恩是基础, 对精神支持的感恩和能力培养的感恩则是升华。目前受助贫困大学生具有的感恩之情往往是停留在感恩的基础层面, 而且有的只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道德认识层面、心理感受层面, 未能真正在感恩行动上始终如一地加以坚持。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在感恩的对象、感恩的方式、感恩的自主性、感恩价值取向性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贫困大学生对自身在学习和能力培养方面获得的帮助很少能与感恩行为相联系, 这是贫困大学生在资助情感认同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 需要里学校和社会努力去倡导并使其得到升华[2]。

3 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之对策

3.1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促进知行统一

道德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立足社会, 成就成业的资本, 失去诚信终将一事无成。高校在不断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的同时, 应当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尤其是诚信道德教育。高校要通过继续完善贫困生高效资助体系, 将经济资助与开展精神帮扶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高标准, 严要求, 实行诚信一票否决制, 要将贫困生诚信道德素质纳入日常教育和个人年度德育考核活动, 考核结果作为各类评奖或资助的重要依据, 不断强化贫困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和观念。高校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诚信道德实践活动, 组织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倡导文明守纪、诚实守信, 多作贡献;要加强对受资助贫困生过程化管理, 对诚实守信模范进行表彰奖励对违约失信行为进行严格批评教育, 直至取消资助资格, 使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更加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自觉加强诚信道德素质养成, 促进知行统一。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身心和谐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也是心理问题易发和多发群体,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各高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尽早建立并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确保“六个到位”, 即工作人员到位、设施场所到位、专项经费到位、宣传教育到位、普测跟踪到位、咨询服务到位等。要积极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载体, 通过成立校级咨询中心和院级心理咨询小组, 组建心理健康协会,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等,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活动月, 开展团体心理训练, 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开展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团体交流, 极大丰富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前, 心理困惑疏导在前, 心理问题防范在前,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3 加强社会认同教育, 培养感恩观念

随着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的实施, 受助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行为表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要针对贫困大学生大力加强社会认同教育和感恩教育工作, 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精神、学习和能力资助与经济资助是同样不可或缺的;要让学生认识到无偿资助资源的有限性, 认识到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认识到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创造价值, 获取有偿资助是培养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要教育学生对所有支持、帮助过自己的国家、社会、企业或个人都同样应该得到价值认同和道德尊重。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恩思想和观念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学会感也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品质。结合当前大学生尤其是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在感恩方面的现实表现, 社会应大力弘扬“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思想道德观念, 学校应大力加强对贫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和诚信观念, 在强烈社会价值认同感支持下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鼓励大学贫因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奉献爱心, 传递爱心活动”, 将贫困学生参与各类感恩活动情况纳入贫困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进行考核, 对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 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给予通报表扬和适当奖励, 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觉奉献意识, 努力培养学生自觉感恩意识和正确的感恩观念。

摘要:本文总结提出了当前贫困大学生思想特点, 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受资助前后思想状况变化情况, 包括对资助诚信道德、资助价值认同、资助模式选择和资助情感认同等四个方面, 由此提出了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三点建议, 即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促进知行统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身心和谐;加强社会认同教育, 培养感恩观念。本文对正确把握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 实施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和能力培养等有机结合, 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探析

参考文献

[1]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4) .

[2] 吴玉明.感恩维度下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 .

上一篇:空心球头硅胶管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下一篇:浅析脚本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