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

乡村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应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下降问题,乡村振兴应是城市反哺农村,围绕城镇发展,建立起城镇-农村在产品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协同。

一、文献综述

对于城镇化的研究,学者们研究和分析乐已完成城镇化的国家城镇化道路以及中国在城镇化中面临的问题,总结了美国以发展小城镇实现城市化,英国是发展乡村工业从而带动城市化更进一步,而日本的城市化是通过促进以大都市圈为主、大中城市与中小城镇并存的模式(孙红、张乐柱,2016),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英国的城镇化道路能提供更多的借鉴思路,英国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问题,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工业化(万远英,2014)。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刘登强,王欢欢(2016)认为从人口城镇化角度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解决方法包括促进农村环境和城镇化人口质量,创造出吸引新一代人回乡发展。袁中许(2018)提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在社会主义本质体现和城乡资源要素协同方面存在共同质态属性,客观存在这“共生演进”和“互动演进”的规律关系,这种内在关系使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引领,形成双螺旋式共同发展模式应成为未来城镇发展的选择。

在进一步讨论乡村振兴与城乡发展的关系时,王成礼,薛峰(2018)认为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和乡村共享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红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不仅要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困境外,还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保障结构的形式。而在城乡就业问题上,王会娟、曲双石、陈锡康(2016)提出无论从直接还是完全就业群体乘数角度来看,城市就业对就业市场、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大于农村就业。蔡继明(2018)在“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及其转换”,在研讨会上提出要必须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数据和模型

(一)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中的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城市就业人员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村人均收入数据、人均消费数据和消费结构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二)模型建立

1.分析城乡就业关系。

(1)对城乡就业数据进行单位检验。

对城乡就业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表示农村就业数据、城市就业数据为X、Y。

由于ADF的值-1.648378、3.877734分别大于其临界值,即存在单位根,表明城镇就业数据和乡村就业数据为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ADF的值为-3.768443、-4.745675分别小于其临界值,即没有单位根,它表明城镇就业数据和乡村就业数据是一阶单整序列。

(2)对城乡就业数据构建ARDL模型。

y=c+α*y(-1)+β*x+γ*x(-1)(1)

调整后方差为0.987028。从长期分析来看,当城市就业增加一个单位时,会减少-4.37个单位农村就业,这与王会娟、曲双石、陈锡康(2016)运用完全就业群体乘数测算得到的结果相反,一个完整的就业群体乘数是,城镇就业增加可以拉动0.83个农村就业,推动城镇新增就业0.35个。测度结果不同可能来源于乡村人口和就业的变动。

(3)分析城镇就业和乡村就业变化趋势。分析1978-2016年的城乡就业变动趋势,城镇就业人数和总就业人数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乡村就业人数自1978年增加到2000年左右开始下降,到2008年左右,城镇就业人数超过了乡村就业人数。

但从就业占比分析,1978年-1990年城镇就业占比高于乡村就业占比,1990-2016年城镇就业占比低于乡村就业占比,乡村就业占比一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的出现导致农村人口就业率提高。

从人口總数上来看,农村人口占比从1978年的0.8逐年下降到0.4,城镇人口占比自2010年左右超过了农村人口占比,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

农村人口自1978-2016年间自城镇化开始后,人口数目不断减少,这是城镇就业数据对农村就业数据有负向关系的原因。自城镇化进程,城镇居民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不断减少,虽然城镇居民的增加带动了城镇就业数目的增加,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农村就业岗位,但农村居民数目的减少使得农村就业数目不断减少。

2.分析农村收入与城镇化关系。常见的研究方法多构建固定参数的回归模型,在估计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模型时可能存在误差,本文利用估计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农户收入与城镇化的关系。

量测方程构建因变量和状态向量、自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函数。

(2)

t=1,2,3…,表示样本长度的是t,表示k*m矩阵的是Zt,称为量测矩阵,表示k*1向量的是dt,表示k*1向量的是ut,是不相关扰动项,其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Ht.

状态方程构建状态向量与其滞后阶的回归函数。

(3)

t=1,2,3…,Kt表示m*m矩阵,称为状态矩阵,ct表m*1向量,Rt表示m*g矩阵,t表示 g*1向量,它是一个连续不相关的干扰项,平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Qt。

模型构建

在分析城乡就业问题后,进一步分析农村就业率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构建状态空间模型:

量测方程:

状态方程: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对农户收入和城镇化进行单位根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说明农户收入和城镇化均是一阶单整,可构建状态空间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根据表可知,城镇化对农户收入的推动效果,90年之前不断上升,90年之后不断下降,近年来已呈现负面影响。

三、结论和对策

自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提出了五大任务: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去杠杆、补短板,加上我国劳动力工资上升,导致一些高劳动力需求和低技术需求的制造业寻求转型。

(一)近年来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两大新发展:产业转型;人才争夺战

1.产业转型——东部产业升级,西部产业承接。东部城镇就业市场正处于低技术型人员过剩,高技术型人员紧缺的情况。改革开放40年来,城镇就业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给乡村就业人员,中国也正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工厂完成了初始的资本积累,但随着经济发展,城鎮的经济支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在谋求机械化高科技化转型。如近年来资本市场中大热的独角兽公司,这些独角兽公司代表了这些年来来城镇公司发展的趋势,依靠着高科技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不再依靠人力作为竞争方面的优势。因此,对于城镇就业市场,市场需求经历了结构性变化。

2.人才争夺战。产业结构的调整,反映在去年到今年的引人注意北京疏解计划,昭示了超大型城市及大型城市对大量未就业的低技术劳动力停留在城镇的担忧,中国城镇化开展至今并未出现严重的贫民窟问题,但对于无法在城镇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大量劳动力而言,长时间后是否会贫民窟以及后续的问题都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签证永居”“真金白银”等招才引智利好频出,城市管理者相信人才是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基础。

(二)乡村与城镇矛盾

乡村振兴战略要为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村相关产业问题以及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发展矛盾,农村文化与城镇文化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开始显现。

1.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发展矛盾。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为城镇发展提供了资金以及劳动力,但在40年的改革发展中,城镇居民享受到了大部分的城镇发展便利,而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污染排放等问题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发展。

2. 农村文化与城镇文化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农村文化中包涵着大量的糟粕思想,对女性的压迫思想和父权思想与城镇文化不断冲击,体现为“凤凰男”群体以及“滴滴事件”。凤凰男群体表现为农村传统糟粕思想强行与城镇文化融合,压迫女性,维护传统父权等思想与城镇文化中男女平等思想不断出现冲撞。

作者:陈杨

第2篇: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了 1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程度较大、最受认可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影响因素 文献研究

一、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人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而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部分企业甚至开始裁员,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的应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涉及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的最新的或经典的,尤其是对年份较近的比较有影响力10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10个因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

1.大学生就业系统分析。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它既可以隶属于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又可以隶属于教育这个巨大的系统。构成大学生就业系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应是大学毕业生,从系统的角度看,毕业生自身也能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最新报道显示,仅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达756万,数字十分庞大。另外,该系统还包括了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子系统。来自外界的信息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环境因素,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国家或者企业。诸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途径的优惠就业政策信息,再诸如企业自身扩大招收规模等。在此,将大学生就业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大学生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社会系统。

2.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为了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因素,下面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献,分别从四个子系统的视角对所看文献进行聚类,形成简单的综述。文献检索过程中,我选择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关键词为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设定时间为2013—2016(为了跟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ISM模型作对比,期望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为了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献,我选择了通过被引或者下载量进行排序,然后浏览检索结果,通过文献篇名自行进行主题相关度的筛选。检索结果共有101篇,我筛选出15篇文献进行研究。筛选之前,浏览检索结果,我发现,很多的文献都是通过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展开的研究,部分学者是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而且很多学者倾向于将大学生这个子系统进行分类并分析,例如针对某一专业、某一性别、某一民族、某一地域等的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例如张耀庭、马金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华奕曦的《管理类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乔俊歌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等等。面对这些文献,我认为他们并不能让我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于是我选择了题目看起来比较综合的文献,然后进行了下载和阅读,共选择了10篇文献。在我筛选的10篇文献中,由于挑选的都是综合性较强的文献,对于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系统,问卷设置显然很难进行。于是,只有一篇是进行了实证研究,彭树宏[6]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在文献整理个体访谈和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经过分析,他发现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工作实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的文献都是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罗列和解释,其中几乎全部的学者都对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说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如吴艳、罗小燕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强调了大学生交际能力、知识结构、实践经历的重要性;刘亚敏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中则说明就业意识和能力对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另外,张翠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中还提到,性别因素、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有影响;等等。大部分学者也对社会、高校这两个子系统作为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代表性观点有,例如霍海伟、郭婧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中提到高校的專业设置和就业指导、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在李英海、李洁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中补充了社会环境中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企业因素相对来说,文献中提到较少,只有在张翠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企业的规模和存在的歧视现象严重影响了就业,如:户口歧视、 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更有甚者,还出现了身高歧视、血型歧视、习俗歧视等。另外,还有学者提到了一些不包含在四个子系统中的因素,例如家庭因素、政府部门因素、地域因素等,在张翠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政府就业政策及监督执行能力同样也影响大学生就业。梅瑞、李博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说明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域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张宏雷、辛俊杰、闫新华的《浅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中强调了家庭因素,如家庭的人脉关系、家庭的就业意识培养、家庭背景等会影响大学生就业。

四、影响因素总结

通过以上综述研究,总结出了大学生就业的十大影响因素,大学生子系统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实习经历、知识结构、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意识;在高校子系统中,影响因素主要有:高校知名度和专业设置;在企业子系统中,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规模;在社会子系统中,有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就业政策等影响因素。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系统影响因素表

系统 因素

大学生子系统 性别、实习经历、知识结构、人际交往能力、就业意识

高校子系统 高校知名度、专业设置

企业子系统 企业规模

社会子系统 经济发展形势、就业政策

参考文献:

[1]李英海, 李洁.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51): 27-28.

[2]张宏雷, 辛俊杰, 闫新华. 浅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J]. 北京教育 (德育), 2014, 12: 016.

[3]孔华. 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 新课程研究: 中旬, 2015 (6): 6-7.

[4]梅瑞, 李博.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 2015, 28(16): 14-15.

[5]霍海伟, 郭婧.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2013, 15(3): 23-25.

[6]刘亚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 055.

[7]张翠.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资讯, 2014 (31): 218-219.

作者:刘铭

第3篇: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后续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帮助。[方法]使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描述统计结果中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从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動的男生为71人,女生为1人;从性别和家庭住址两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就业影响方面的看法,除了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的显著性P大于0.05,其它因变量的显著性P值都小于0.05;学习成绩与预期薪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4;通过聚类分析,根据调查者对就业影响因素看法的不同分为4类。[结论]性别与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之间存在差异;性别、家庭住址在各因素对就业影响方面的看法差异性显著;学生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社会实践经历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差分析;聚类分析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34

1引言

从1999年之后的数年里,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2003年的145万,猛增到2014年的727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切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基于以上形势,研究者对学校大四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以发现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从而为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后续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准备。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在安徽省合肥市某三本学院,随机选取大四在校本科生260人发放问卷。回收问卷233份,回收率896%,其中男生114人(占总回收份数的48.9%),女生有119人(占总回收份数的51.1%)。

2.2测量工具

选取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问卷、大学生就业择业调查问卷,结合对部分同学的访谈,从以上问卷中选择部分题目,组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情况,包括5小题,第二部分是对于就业的看法,包括12小题。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符合要求。

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3结果

3.1性别与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如表1所示,参与调查的男生中经常参加社会实践27人,偶尔参加社会实践的16人,从不参加的71人;参加调查的女生中经常参加社会实践64人,偶然参加社会实践的54人,从不参加社会实践的1人。

3.2性别、家庭住址在各因素对就业影响方面的看法差异性研究

如表2所示,除了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的显著性P=0.153>0.05,其它因变量的显著性P值都小于005,说明除了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外,其它变量都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形象、性别、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成绩、就业形势、预期报酬、理想就业单位这些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方面的看法存在着显著差异。

所示,除了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的显著性P=0.398>0.05,其它因变量的显著性P值都小于005,说明除了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外,其它变量都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家庭住在农村或城市的被调查者在形象、性别、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成绩、就业形势、预期报酬、理想就业单位这些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方面的看法存在着显著差异。

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与“资格证书影响”、“预期薪酬”、“理想就业单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成绩”与“社会实践经历影响”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资格证书影响”与“社会实践经历影响”、“理想就业单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资格证书影响”与“预期薪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实践经历影响”与“预期薪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实践经历影响”与“理想就业单位”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预期薪酬”与“理想就业单位”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3.4聚类分析

第一类学生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成绩对就业的影响一般;性别、形象对就业的影响较小;理想就业单位为外资企业;就业形势比较乐观,预期薪酬在2000-4000元/月。第二类学生认为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性别、形象、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及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大;成绩对就业的影响一般,预期薪酬4000-6000元/月;理想就业单位为事业单位;对就业形势比较悲观。第三类学生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社会实践经历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性别、形象及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大;资格证书、成绩对就业的影响较小;预期薪酬4000-6000元/月;理想就业单位为国有企业;对就业形势比较悲观。第四类学生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性别、形象及在校努力与最终就业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大;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及成绩对就业的影响一般;性别和形象对就业的影响很小;预期薪酬2000-4000/元月;理想就业单位为政府部门;对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中可以看出,聚类2包含样本数最多,为85个,聚类1包含样本最少,为36个。

4结论

(1)从选取的样本中发现,女生在学校期间更愿意参加社会实践,而男生更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男女生的这种差异,会对以后的就业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进一步跟踪调查的意义,这里不能给出明确的解释。

(2)男生、女生或城镇、农村的被调查者除了在“觉得自己在学校的努力与最终的就业情况之间”有一致的看法以外,在其它各影响因素上都有着不一致的看法。

(3)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与“资格证书影响”、“预期薪酬”、“理想就业单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资格证书影响”与“社会实践经历影响”、“理想就业单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实践经历影响”、“预期薪酬”与“理想就业单位”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已有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最终的就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4)根据对就业影响因素看法的不同,把被调查学生分为4类。第一、三、四类学生都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第二、第三类都认为社会实践经历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

综上所述,学校后续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应该是:首先,鼓励男生,在不耽误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女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达到为以后就业服务的目的;其次,引导学生对“在校的努力与最终的就业情况之间”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成绩、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资格证书对就业有积极影响的观念;引导学生理性预期薪酬,根据自身特点设定自己的理想就业单位;最后,注意到学生对就业影响因素看法的差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努力做到统一思想,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确保每位学生顺利、满意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建奇.关于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4):103106.

[2]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117119.

[3]吴亚娟.基于因子一聚类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统计及预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10513.

[4]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5]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8894.

作者:黄先伟 任楠 沈雪梅

第4篇: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基本温饱问题解决后,就业成为新的发展难点。多年来由于人口政策的严重失误,人 口盲目地高速增长,造成了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局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和技术对 劳动的替代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供给,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 下岗失业, 已成为严峻的事实, 而首当其冲的又是大量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低素质、低技能的女性劳动者。近年来,由社会变迁 所引起的性别分化速度加快,使得女性就业正在成为日益凸现的社会问题,很多过去没有的问题正悄然涌 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女性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因女性就业状况恶化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妇女就业 自始至今一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来自社会的

小。女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 38.9%,从绝对数上 看并不低,似乎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女性就业层次在下沉,相对的女性歧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妇 女就业集中在劳动保障条件差、收入低、劳动条件艰苦的工作。劳动时间长,待遇低,没有劳动保险等等 非正规就业中女性权益极受忽视。

1、女性就业呈现滑波,失业人数逐年增多 2003 年城镇单位女职工由 1996 年的 15.4 万人下降为 12.6 万人, 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 38.2%, 比 1996 年下降了 1 个百分点。新形势下,女性就业呈现出滑坡趋势。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组重建、减人增效,导致大批职 工从企业中剥离出来,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3 年年末城镇登记实有失业人数 1.93 万人,其中女性 0.89 万人,城镇失业率为 3.5%,城镇失业人口连年增长,下岗和失业人口的激增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在下岗失业的人员中,女性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超过男性。这是因为一些企业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技术的改进, 造成结构性失业, 女性往往首当其冲被淘汰下来。 另外下岗女工再就业比例也远远低于男性,

1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一方面客观上下岗女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缺少专门技术等使其在再就业时择业面狭窄,另一方面 主观上下岗女工的就业观念不如男性主动强烈,加上择业期望过高而影响再就业,长期处于失业状况。 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居多,而守家种地的多为女性, 农村女性劳动力因文化素质较低、家务负担重、外出流动就业困难多等原因,在向非农业转移的劳动力中 所占比例小,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适合农村女性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更少,从而形成农村女性就业不 充分、劳动力转移困难,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

2、下岗女工再就业困难重重、隐性就业大量涌现 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下岗女工再就业难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就业问题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体制转换所引 起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关系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性别歧视和文化素质密切相关。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下岗女工的岗位少,模式单一,层次较低;再就业后,劳动权益保护不到 位;就业门槛高,再就业劳动力市场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工作能力的歧视;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劳动技 能的提高仍需要一段时间。城镇安置失业人员比例中女性比例大大低于男性,失业女性正规再就业的难度 明显高于男性,大部分下岗女性融入到餐饮业、家政服务业、美容美发、

、保健服务等行业中。与此相对应, 失业女性隐性就业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3、由于性别歧视而引发的女性低收入、性别职业 随着中国市场因素的增加和扩展,社会分化的加剧,男女两性在就业方面曾经一度被单位制弱化的 差异逐渐显性化,明朗化,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差距呈日益增大的趋势。企业经营管理和劳动用工 制度的改革,使得女性由于历史造成的文化素质低,就业适应能力差等原因受到的冲击最大,其结果是人 们(包括女性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女性更适于某几项工作,性别职业被强化了。同样,各级部门举办 的各种层次的面对下岗女工的劳动力交流会所提供的岗位,工种不约而同地主要集中在宾馆服务类、餐饮 服务类、营业员、营销员、勤杂工、家政服务等。管理类、技术类的岗位数量少、要求高,完全成为一种 摆设。性别职业主要是一些低劳动技能的服务业,很多的性别职业有着明显外表偏好、年龄偏好。社会转 型时期,性别职业的大量出现,是一种倒退,已经成为妇女就业领域的严重障碍。

4、卖淫业的兴旺和女性犯罪率升高 妇女就业状况恶化的另一直接后果即导致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的产生。 卖淫业作为社会丑恶现象之一 一直得到政府的严厉打击和禁止,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而更多的卖淫女都是一些挣扎在社会最 低层的,缺乏最基本生活保障而走投无路的弱女子,包括一些下岗女工。卖淫业的日益泛滥和半公开化, 不仅对女性价值观、择业观起到冲击作用,而且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如 疾病的传播、道德的沦丧,对家庭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卖淫业如同一个毒瘤,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

5、妇女社会地位下降,婚姻质量下降,离婚率上升 妇女就业问题而引起的失业、 下岗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大多数女性身上失落、 委屈、 苦闷、 焦虑等负面情绪很大。失去了经济收入,家庭问题慢慢出现,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欢乐和和睦,陷 入经济和情感的双重危机中,一些家庭因此而走向破裂,失业威胁着作为经济和社会单元的家庭的稳定, 家庭收入的减少使女性不再享有从前的家庭地位和家庭角色,家庭关系和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均受到影 响,女性的自尊受到打击,精神受到损伤。一些家庭由于女性失去经济来源而引发家庭纠纷导致家庭暴力 增多,妇女因经济上依赖丈夫而不得不默默承受丈夫的虐待、殴打、遗弃等,甚至对丈夫的外遇亦采取沉

2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默与忍受,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有资料显示下岗女工离婚率明显高

于一般家庭,婚姻不稳定现象严重, 丈夫有外遇比例有所增加,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使缺少宽容、理解和沟通的家庭,最后多以离婚而告终。 因失业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女性往往陷入非常困苦的境地,一大批单亲家庭的女性既要养活自己又要抚养孩 子而不得不依赖亲朋好友和政府的救济,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无穷的隐患。 越来越多的女青年在长期失业,就业无望的困境中,将婚姻用于交易、或傍大款、或远嫁异乡,或 做“二奶”,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必然导致婚姻质量的普遍下降,各种婚姻纠纷,家庭官司司空见惯,多如 牛毛。重婚、纳妾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女性作为最终的受害者在饱受经济不能自主的痛苦的同时,还要 带着情感上的累累伤痕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因就业引起的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继尔导致家庭、婚姻等一系 列的问题使得整个社会增添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和无法预测的严重后果。

6、妇女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及其与现实的脱节,无法为妇女就业铺设平坦的大道,也是造成女性就 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妇女就业劣势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多方面深受影响还体现在劳动权益受到侵害。业 主对国家制定的女工劳动保护、女工禁忌劳动范围等缺少了解或根本就无视其存在,缺少保护职工劳动权 益的意识。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往往以女工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以 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突出表现在: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女性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加班不加薪;加大 工作强度,使员工超负荷劳动;惩罚性扣克工资,借故减少雇工的收入;低报酬招聘,男女同工不同酬; 随时解雇,不签定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即换新人;违规作业,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而不告知;拖欠工资或 工资不兑现等。 一些企业任意提高录用女性劳动者的标准, 同等条件下录用男性而拒绝女性, 对女性身高、 相貌要求挑剔,甚至要求女工在录用期保证不生育等。有些企业将女工劳动保护和妇女保健等开支一减再 减压到最低, 甚至缺乏起码的卫生保健条件和设施, 女职工哺乳期休长假工作岗位无保障, 企业中托儿所、 哺育室少,女工极不方便,影响工作和生活,使得女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分析

1、历史分工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传统的妇女角色是单纯的家庭角色及由此而产业的其它家庭角色,如母亲、 妻子等。女性所承担的责任和所履行的义务亦都围绕着家庭,无须走上社会,担当社会角色,社会和家庭 对女性的期望就是“贤妻良母”。而现代社会的

女性因妇女解放而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扮演着社会和家 庭的双重角色,承担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饱受了双重 角色冲突之苦,尤其是已婚职业妇女在精力、时间、情感、体力等方面不堪重负,很多职业女性在面临事 业和家庭矛盾时,往往难以抉择。“上海市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时,56% 的女性不知如何选择,26.7%的女性选择牺牲事业,13.8%的女性选择牺牲家庭,62.5%的女性希望能 兼顾事业与家庭,这就意味着女性将为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或由此而可能产生的更多的社会问题,如心理 问题、家庭问题等。因为尽管男性也承担着双重角色,但男性的角色间冲突并未发展到使其为之困惑的严 重程度,而很多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男性本位社会对两性社会角色的价值评判,对男性社会成就需求 远高于家庭成就需求,从而对男性的家庭角色持宽容、忍耐和无奈的态度,心甘情愿地挣扎在社会与家庭 所带来的双重重负下,独自品尝生活的艰辛与苦涩。 在社会转型期,女性角色冲突又有其新的特点,面对人才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妇女一方面因

3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自身素质较低而择业期望值过高形成冲突,另一方面女性因双重角色的拖累而无法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 培训学习的机会,加上女性特有的两个工作效率低谷期即育儿期和更年期,使得很多女性自暴自弃,甘心 在家相夫教子、不求上进,在愈来愈激烈的择业竞争中退避三舍,失去竞争力。而那些想要兼顾双重角色 的妇女,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据调查有 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 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承担了 81%的洗衣服,74%的整理房间和照料孩子,66%的购物、买菜、做 饭等。这种由妻子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家务劳动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分工结构,直接影响了妇女的职业 表现,使妇女并不实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传统的家庭角色直接影响妇女的就业动机,使得以家庭生活 为定向的职业妇女对职业社会的参与客观上有所限制,而主观上消极无奈,因而无法与男性在职场上一争 高地,相提并论。总之,角色冲突不仅给妇女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对妇女就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社会偏见 “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女性不仅承担生活的重压,还承 担着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 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是显见且巨大的, 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然而千百年来, 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一直

受到了深深的压抑和歧视。“红颜祸水”,“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也”,“头发长见识短”等等,无不显示对女性深层的歧视。男尊女卑不仅作为史实长期存在,而且作为一种 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这样的思想观念不允许女性超越男子,对女性的期待仅在于当 好“贤妻良母”。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被一代一代地演绎、传承下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被社会认 可的意识。社会偏见积习难改,因其已经不是几个人或几个群体而是整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即使在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这样的歧视仍存在并表现在招工、招生、毕业分配、住房分配、下 岗及再就业等各个方面。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时,一些单位甚至党政机关在录用时,或明确表示不 要女性,或以种种理由与手段拒绝录用女性,更有甚者,强迫女性立生育保证书之类的合同,职场中的歧 视女性行为对女性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建国以来国家和政府致力于改善妇女社会地位、 生活条件、 实施男女平等政策,为造就一种新型的男女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较任何国家都更优越的条件,使她们 享有西方妇女几代拼搏努力的成果,然而由于中国妇女的解放不是以自发的性别觉醒并付之努力而得来 的,而是由男性先觉者提出并实现的,使得女性在意识上、观念上仍然存有自卑感、依附心理和弱者意识。 基于此,一场引起强烈震动的“妇女回家”和“阶段就业”大讨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观念的历史倒退。“妇 女回家”和“阶段就业”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一种人文关怀,实质上是对妇女社会价值的否定, 剥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的体现,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倾向。观念的改变 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发达不等于男女平等,社 会偏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制约和影响着女性就业。正如彭佩云所呼吁的“政府要积极实施有利于妇女就业 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坚决制止性别歧视,开辟适合妇女的就业岗位,扩大女性就业机会,很多单位不愿意 承担女性生育期间的工资、医疗费、是造成女性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社会偏见,真正实现男 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生理差异 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导致人类早期的劳动分工的不同,男人以其强壮的体魂,发达的肌肉,担任起 狩猎及保护家园的重任,而女人则以其纤弱的身躯,娇小的骨架承担起养育子女的任务、长期的分工差异 延伸出男女间人格倾向和

第5篇: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

姓名:邢焕非

学号:1112143139

班级:经济1104

指导老师:曹俊杰

学院:商学院

学校:山东理工大学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 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开始越来越不合理,第

一、

二、三产业的发展结构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的现状,为此,我们要寻找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产业结构

正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在积极地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经济建设实践中,为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研究需要对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现实作用做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深层理解。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动力与方式

经济增长是对国民经济统计的一种现实描述,是单纯的数量化的经济范畴;经济发展则包含着全部的生产变化内容,国民经济的范围有多大,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就有多大,发展是针对内容变化的,是对内容质的水平提升的表述。在学术界的讨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有两方面:一种是结构角度的认识,即认为经济发展反映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再一种认识是强调指标变化,即基本的必需品的消费指标、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指标、人口健康指标、公共服务满足度等[1]。但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所谓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对现存劳力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这一基本概念使我们得以声称:实现新的组合,是靠从原先的利用方式中把劳力及土地的服务抽调出来才得以成功的。”① 显然,这一表述不同于其他人对经济发展含义的认识。熊彼特讲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对现存劳力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这是他不同于他人见解的深刻之处。他讲到的内涵是对劳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的变化,没有提到资本,却是从资本的角度来认识的,即熊彼特所说的经济发展本质是指资本以不同的方式对劳力和土地加以利用。如果合乎逻辑地推断,那么不难推出,资本在以不同方式利用劳力和土地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身。因而,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明确,熊彼特对于经济发展本质的认识,有自己的卓尔不群的立场,却缺乏对更深层次的劳动范畴的理解[2]。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劳动是经济的实质内容,劳力是劳动主体,资本与土地是劳动客体,从本质上认识经济发展,看到资本、劳力、土地之间的不同方式的组合变化,更准确地讲,应当是从劳动整体的发展来认识。在经济发展中,资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劳力和土地,表明资本的作用提高了,但资本的这种变化并不是自变的,而是由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作用提高引起的。这就是说,资本改变劳力的前提是劳力改变资本,能够建立这一前提的不是劳力的体力因素,而

是劳力的智力因素,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智力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由于有劳动主体智力因素作用的提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引起劳动整体的变化,才能引起作为劳动客体存在的资本的变化,使起支配作用的资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劳力和土地,改变经济结构和经济指标,推进经济发展[3]。

从本质上讲,经济发展就是劳动整体的技能水平提高,亦可简称为劳动水平的提高。由劳动发展决定的经济发展在现时代的表现是资本对劳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发生具有创新意义的变化。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依靠外来力量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自身必须从劳动主体方面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不能单纯地依靠劳动客体条件的优越。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因而,从本质讲,不能促使劳动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不能保持已达到的劳动技能水平就相应会发生经济衰退。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单纯依靠自身的优越劳动客体条件与外来的高智力的劳动主体结合提高劳动技能水平,那么一旦优越的劳动客体条件丧失,或是外来的高智力的劳动主体撤离,必然会发生经济衰退或严重的经济衰退,现时代经济学研究对于经济发展本质的揭示说明存在这样的经济机理。

进一步讲,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本质,才能准确地认识和保护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劳动整体之中,劳动客体是受动的因素,起被动的作用,劳动主体是施动的因素,起主动作用。因此,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劳动主体,而不取决于劳动客体。由于对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起作用的只是劳动主体智力因素的功能,因而,经济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在社会经济现实之中,这种动力存在外化表现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尤其是拥有高智力水平的复杂劳动者。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劳动者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除去其他条件不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很可能压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的作用,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或者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很低。经济的实质内容是劳动,经济发展取决于劳动的发展,而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作用的提高,虽在体力劳动中也有智力因素作用,但体力劳动中的智力因素作用一般不具有创造性,不能提高劳动整体技能水平。在现时代,主要是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发挥作用不断地促进劳动技能水平提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压制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必然阻碍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然要依靠脑力劳动的作用,体力劳动不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体力劳动作用的提高是随着脑力劳动作用的提高实现的,对体力劳动作用与脑力劳动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颠倒认识的。

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对推进经济发展存在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是过于强调经济发展中的物的作用,即资本作用,似乎经济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本,将经济发展置于物的主导之下;再一种是笼统解释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即劳动者作用,没有区分劳动者作用的不同,似乎只要有了人就什么经济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缺乏对高智力复杂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决定性作用的准确认识。这两种经济发展理论存在的认识偏差都是与客观的事实相悖的。

事实上,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哪个时期重视保护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哪个时期就具备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经济发展的动力存在是客观的,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受这种客观性的制约。抽象地准确地认识这一

事实,是当前科学地推进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成果表现。客观地认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助于提高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自觉性,有利于缩小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欣欣向荣,“十五”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十一五”规划正在顺利落实。只是,在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适应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如同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同于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亦有不同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与集约型的区别,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与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三低一高的差异[4]。而对经济发展方式来说,更需要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只有符合经济发展本质要求的方式才是科学的方式,才是要由现在的方式向其转变的方式,向其加快转变的方式。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快向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迅速改变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科学方式,实现正处于高增长期的中国国民经济的全面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依据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理论研究无可回避的挑战,也是改革实践必须加快实现的任务和目标。

二、经济发展与非必需消费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方面具体要求,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其转变的突出点是增加了依靠消费,即明确强调增加消费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问题在于,当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特别是2007年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之后,增加消费不仅是要增加必需生活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增加非必需活消费。

在人类劳动不发达时期,社会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人们的消费主要是必需的生活消费,很少有非必需的生活消费。因此,缺少非必需生活消费是劳动不发达或者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一种外在表现。但当人类劳动高度发达之后,人们必需的生活消费品在总体上是能够满足的,即人们基本的吃、穿、用、住等方面的需求在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之后是社会完全可以支撑的,包括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家庭轿车都已成为了必需的生活消费品。这时,必需消费自然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们只满足于必需的生活消费,那么市场很快就会饱和了,生产的创造力会大大高于人们的生活消费需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只注重必需消费,经济就无法继续发展了,因为不可能在市场消费需求饱和的状态下进一步发展经济。如果要进一步发展经济,那就必须扩大人们的消费,以此扩大市场需求,而消费的扩大必须是由必需生活消费扩大到非必需的生活消费。所以,非必需的生活消费的扩大是现代市场需求的重要特征,非必需的生活消费是作为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消费内容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经济越是发达,越是要促进和保证市场实现更多的非必需生活消费。

参考文献:[1]姚开建 《经济学说史》[z]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99年

第6篇:《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

08会计2 赵晓曼 080301064

现在,大学生毕业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女生在领到本科毕业证的同时,作出了把档案留在学校、继续苦读考研的决定。据新闻媒体调查,她们做出这种决定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女生找工作实在太难了。

女性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数据显示,从1996年开始,我国城镇妇女的就业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477.7万。此外,国企下岗女工普遍感到找工作困难,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再就业时受到年龄和性别的歧视。

“妇女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人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代表说。

尽管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但就业的机会却远远低于男生。那么,影响女性就业难的因素到底有什么呢?

首先,可以概括为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制都直接影响了对女性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

其次,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罚则,对就业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

此外,目前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力,特别是对私营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的监管不到位。工商、税务、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和城管等各个相关部门缺乏协调配合,重复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一些地方政府对外资、私营中小企业疏于监管,使得女性在一些地方更容易失去工作。

还有,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影响。现在部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认识有偏差,过分夸大生育、养育、更年期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女性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

其中,我认为,在法制越来越健全,而且女性各方面能力都不落后于男性,甚至超越男性的情况下,最后一方面因素已经成为现在影响女性就业难的最直接也是最关键因素。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在一些招聘会上,招聘人员常常会问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能喝多少酒?准备什么时候恋爱结婚?”而不少女同学为了求职成功,则“慷慨”答道:“白酒能喝一斤,30岁之前不考虑个人问题。”这其中,就透露出女大学生在求职中的种种无奈与心酸。也可以说,女性在相当年龄时所面临的婚姻、家庭以及其带来的种种连环性因素已成为影响女性就业的一大“门槛”。许多用人单位认为,招纳女员工之后,女员工今后结婚,生子,会引来一系列的蜜月、产假等假期。而且婚后牵扯到家庭、孩子问题,她们大多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来。因此,在现代高速运转的效率社会中,公司是想避免由招聘女员工而带来的种种”麻烦“,导致,女性在就业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由此可见,影响女性就业因素很多,要缓解妇女的就业压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加强法规建设和市场监管的同时,目前关键是要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女性已经撑起了社会的半边天,而且现代女性有能力权衡工作个家庭之间的关系,所以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为女性平等就业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7篇: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课题组到农村实地察看、村干部调查访谈、与农民走家交谈得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民越来越感到靠一亩多地难以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在家种地,有饭吃,有衣穿,但钱不够花,就是省吃俭用有点积蓄,但一遇到一些如婚、丧、嫁、娶、孩子上大学、家人得大病等一些大事,往往又会回到困难家庭的行列。因此,现在农民凡是能走出去的,都外出打工了,就是实在出不去的,如:有的要赡养老人、伺侯病人、照顾年幼的孩子等等,但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也在近地找点零活干干,现在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也有一些留守妇女,但近几年留守妇女也在逐渐减少,留守男人反而有所增多。农闲季节,农村实际留守人口已经不到总人口的60%,也就是总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就是部分靠蔬菜、瓜果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村劳动力,近几年由于价格变化太大,感到适应不了市场,赚不了几个钱,很多人也就不干了,现在只有一些大户或有经济头脑比较灵活的人才坚持了下来。部分在农村搞养殖的,也由于市场变化快,小打小闹难成气候,规模养殖又没有资金和技术,近几年放弃的也很多,只有规模化的养殖能坚持下来。这种情况使得好多农民就只有充当打工者的角色,替别人干活,自己当不了老板,有收入,没有风险,但挣钱相对较少,一有机会,还是到大中城市去打工。一是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挣钱的门路也多;二是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农民大部分认为在城市打工挣钱回农村老家花钱比较划算。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农民出外打工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问题,农村现在人多地少,然而城市化进程却越来越快,为了实现所谓的城镇人口的比例,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力度,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里工作,也就是打工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需经历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就曾经历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因素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并不象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乐观,就业状况也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好。主要表现在:

1.近几年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有所上升。

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但由于就业观念、劳动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实现再就业,致使隐性失业迅速显性化。再者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对很多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就业岗位。在好多地方的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并没有实现及时的就业转移,国家虽然对被征用的土地给予了适当补偿,但不可能给予农民终身生活保障,好多地方的失地农民长期失业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2.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低,缺乏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技能和经验,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不同村镇由于区位优势的不同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村劳动力存在局部性和阶段性失业情况。再者,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约占53.3%,女性约占46.7%,男女性别比约为114.3:100。

3.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正在弱化。

长期以来,乡镇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企业改制、集约化生产等,特别是近两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地方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乏力,导致农村非农行业就业岗位减少,非农就业能力相对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县内非农产业的数量有所萎缩。

4.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式大多还是以兼业型为主。

目前,绝大部分转入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此处,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就业。

二、当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仍然偏低。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还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在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还有近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思想素质较低。我国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小富即安,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缺乏投资经营理念,缺乏整体大局观念。

②文化素质较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还几乎占1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近20%,初中程度的占40%多,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只占30%。虽然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很大提高,但还远远达不到当今社会对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素质的要求。

③科技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农村生产中,农民们还主要是靠长辈的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

④经营管理素质较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

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的农民,但大部分都是凭直觉经验经营。

⑤身体素质较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再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6%,另外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

⑥工作纪律较差。据我县部分企业管理者反映,农民工素质较低,还表现在工作纪律方面,有时想走走,想来来,招呼都不打,农忙季节就不来上班了。要求松点不起作用,要求严点走人,有些工作培养熟练工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换人较快直接影响工作。

2.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心理成本非常高。

由于农民在家收入比较低,边际效率几乎为零,所以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较低。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的转移并非彻底的转移,属“侯鸟”型迁移,心理成本特高,多数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并且孩子得不到及时教育,老人不能及时赡养,农村隔代教育的家庭很多。调查发现,有60%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家乡接受教育,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留守女童性侵犯案,更是伤了很多外出农民工的心。

3.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还缺乏专业技术。

据专业人士介绍,外出务工大军中,文化素质偏低的体力型劳动力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造成目前“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失业现状。据课题组调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中,6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作者在招工市场看到,手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民工很是抢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2011年年初曾写下一道公式“劳动技能提升=民生幸福”。郭省长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打工一天也能挣三五十元,掌握了技能,他能挣将近一百元”(《大河报》2011年5月14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今年招不到好的技术工人,有一技之长的富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变得很抢手。在招工市场,“民工荒”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观念同时并存。从近两年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尽合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不协调。现阶段,我国更多地需要实用型人才,特别是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民工荒”的本来含义,是农民已经充分的就业,整个社会即使给予农民工的待遇相当的有尊严,也找不到足够的农民工来上班,就业岗位严重供过于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工荒”。中国目前的现实,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工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有很多的农民无法充分就业。另外,于民工处境相类似的还有,待遇已经民工化的大学生也难以充分的就业。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虽然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但大多数是理论型人才,书本知识比较多,实用人才比较少。其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实用人才相对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理论人才绝对过剩的情况。所以“民工荒”的背后,其中原因就有就业人员缺乏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仍然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不能及时按照市场用工需求、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农民个人兴趣、特长等进行分类培训,导致劳动力培训效果差,提升慢。

二是培训师资难落实。就一般农业生产而言,农民现有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一些新兴特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市场急需的特色工种等,本县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师资力量以及培训必需的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技能培训的技能不够,只能停留在一般性技能技术的培训上。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还有局限性。对于年轻劳动力和新增劳力,由于其接受新知识新生事物较快,进行二次培训也相对容易。但是,现在未输出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这部分人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农业生产,加之自身文化素质有限,对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以及市场需求较大的技能有一定认识,但热情不高,参加培训多为被动应付,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产业发展和学习技术上来,劳动力培训难度较大。

四是有些农村家长和孩子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就想直接就业,亲带亲,邻帮邻,认为省时、省钱、省力,急功近利,仅仅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

五是现阶段的好多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缺乏应对市场发展变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和不培训的就业待遇差不多,培训内容和企业技术脱钩,专业技术不合理,学的技术不能马上用上。

六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存在重复培训和资源浪费现象。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的职业教育、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民政部门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残联的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工会部门的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统筹起来,培训缺乏协调,不能取长补短,发挥不了最大效益。

4、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近几年,虽然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现已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农民工的参保率却是非常低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都不超过50%,且这些数据大多还是由企业提供的,农民工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在全国层面上还缺乏统一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并且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制度排斥外来农民工。如出于地方财政的考虑基本上不会给外来农民工提供低保补助。因为为农民工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意味着地方政府将会增加自己的财政负担,不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而这还会影响现在的政绩考核。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为部分农民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手续,缴纳保险费,而大多数地方的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也没有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救助。

二是企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与企业追求利润从现实来看是相矛盾的,在正规就业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费用是由企业和农民工自己各承担一定的比例。企业为农民工个人所缴纳的这一部分费用本来是农民工劳动的另一种收入形式,但是许多企业把它看成是企业的负担,而我国现在也确实存在企业缴纳费用过高的情况,足额为农民工缴纳保险费势必减少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缴纳,少缴或者不缴。

三是农民工自己方面的原因。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保障意识就缺乏。另外,农民工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进城是为了增加收入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或投资子女教育,低收入决定了其可支付能力有限,有些农民工自己的参保积极性就不高。

5、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据,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农民失去生活来源,而且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其收入主要来源的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又早已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标准,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失地农民绝大部分迫切希望能够及时就业。“民以食为本,以业为基”,因此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佳途径。

影响失地农民及时就业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过程过快过急,农民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适应不了;二是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法定安置途径存有缺陷;三是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培训跟不上,就业竞争力弱;四是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没有跟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6、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和人才供求矛盾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以前农民心目中是“升学跳龙门”、“升学找出路”,而现在大学生在农民心目中逐步退去了光环,取而代之的是“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而那些不能及时就业的农村大学生,有些长期处于打零工的状态,有些加入了考研、考公务员大军,也有的打上了大学生村官,还有一些长期待业在家,个别的农村大学毕业生甚至加入了农民工队伍干简单繁重的体力活,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知识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观念落后,都希望找一份稳定且令人羡慕的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上,拼命相当公务员;二是对自身认识不到位,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弄不清当前普遍要求“一门精、其它通”的不说全才也要多才的就业形式,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期望值太高;三是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一技之长”,有的大学毕业又去上职业技术学校,实在是对现在大学教育的极大讽刺;四是骄傲和自卑的矛盾并存,导致在求职中缺乏自信,造成求职失败,由此怨天尤人、特别埋怨自己的农村家庭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等。

7、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我国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基于“穷者思变”的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背井离乡,别亲离子,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内陆来到沿海,或务工或经商,或就业或创业,为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也正是这种单向型的“外向型”流动,使得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日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三农”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新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区域、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留守儿童”等社会经济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很多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现在已经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非常有限,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现在,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紧紧抓住这几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再者,从大的国家层面来讲,我国也已经到了应该解决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时候,沿海发达地区也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陆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全面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制定前瞻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和信贷等工具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在用地、用水、用电和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免费的实用性强的业主和民工培训等,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因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同样是市场经济主体,其本身追求的仍是自身综合利益最大化。农民工千辛万苦外出打工多年,积累资本返乡创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赚钱,他们是否返乡创业,完全取决于返乡创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只有当返乡创业在税费、融资、用地、厂房租金或建厂、劳动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易周期、社会治安以及其他辅助成本等方面综合起来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时,才有可能把农民工吸引回乡创业。所以中西部地区要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处不同时期与所进入不同门槛的行业所面临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利用当地有限的财力物力来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8、“农二代”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好多县市(特别是农业县市)都是“打工经济”,农民出外打工,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近几年,由于最早出去打工的那一代农民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出去打工的人数已越来越少,但据统计出外打工的总数并没有多大变化,这就是又有一股新生力量逐渐加入了出外打工的浪潮。而这批新生力量的人数现已达到1亿之多,他们就是广受社会关注的“农二代”,也就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父母在城市打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二代”,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增长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农二代”们的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没有吃过苦,也不能吃苦,物质要求较高,生活标准向城市居民看齐;能挣钱,也能花钱;注重自我,讲究个性张扬;会炒股,爱上网;他们平等意识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前没干过农活,他们大多由父母供养,而且由于小时候大多和父母(老一代农民工)分离,感情脆弱,心理脆弱,遇到挫折极易想不开,最关键的是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事实上,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城市,却难以获得作为一个市民的权利,这就使得他们簇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现在正需要“农二代”这样一群有活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努力,“工业化绑架了这一代的中国工人,使得他们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是随着机器运行的节奏而走”。于是,“农二代”就有了“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说法。据专家称,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富士康频发的悲剧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经济转型之际“农二代”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21日发布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目前主要面临六大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就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农二代”是一代心理脆弱但又极其要强的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缺失了父辈们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闲置、压制他们只会使他们堕落、压抑,滋生不良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若能解决好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和能够实现梦想的途径,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9、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问题

我国的劳动强度分为4级,其中3级为餐饮业,4级为建筑业,几乎所有的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都在3级或者4级。农民工的工作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如装卸、搬运、土建等,这些工种的工资待遇都比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内的只占2%,相当多的农民工工作在12小时以上。尽管农民工为了挣钱愿意加班加点,但能得到加班工资的并不多,而且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有的用人单位让农民工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采取轮换的办法使他们在尚未发病时被打发走,以逃避责任。有的单位伙食极差,一天三顿只能吃馒头夹咸菜。在高风险的建筑行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有齐全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纠纷调查取证比较困难。

有专家认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在于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资水平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他们无法忍受,纷纷离去。这是长期漠视农民工利益的代价,是农民工对不公平的待遇说“不”的结果。今年农民工回家过年,我们课题组曾问很多农民工过年后还准备返回原企业吗?有相当多的农民工说不愿意再回去,原因大概有1/3的农民工反映工作待遇不理想,还有1/3的农民工反应劳动强度大。在2010年3月份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曾表示:民工荒的出现,跟企业的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有直接的关系。

“民工荒”现象的背后提醒城市人甚至包括一些地方领导必须改变对农民工的态度,如果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只把农民工简单地当做工具使用,没有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那么在一定表面繁荣的城市背后可能蕴藏着深刻的危机。

第8篇: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杨盛海来源:湖南社会学网发布时间:2012年6月26日

摘 要: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化的推进必然会引发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弱化与重构,在这一社会转型中,大量农民失地、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阵痛。失地给农民提供了告别传统生活方式、进入城市社会和分享现代文明的契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的贫乏与弱化,数以千万计的失地农民沦为务农无田、务工无岗、社保无份的边缘群体。本文试图在对农民失地过程中社会资本重构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讨社会变迁中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社会资本;失地农民;就业安置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失地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农民需要转入非农领域就业,原来以血缘、地缘和姻缘关系为主构建的乡土社会资本有的丧失,有的失去价值。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和顺利实现非农领域就业,必须注重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培育和重构。

一、社会资本是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失地农民就业在很大程度受其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制约。社会资本是社会个体为了获取社会资源,以信任为核心,以互惠规范为基础,参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正式的规则和非正式的规范,获得社会资源的总和。

1.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的不足和缺失

一般情况下,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社会资本的多寡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数量上的差异往往能给数量上占优势的一方提供一种歧视数量上劣势者的社会资本,发展张力的不平衡、社会资源配置不公是失地农民就业社会资本不足的主要原因,而失地又进一步弱化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由于受到自身教育水平的约束和户籍身份的限制,失地农民社会交往面不广,所占有的就业社会资源较少,他们通常与促进其地位上升的城市社会关系网部分隔绝,他们缺乏地位积累、地位继承,难以获得优质社会资源,因而在城市就业中的扩展力严重不足,在转移就业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此外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制造和容忍对失地农民职业转移的歧视,而这种歧视的长期积累又进一步恶化了失地农民就业的社会资本,加大了其职业转移的社会风险。

2.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群体性不足,加剧了失地农民职业转移的社会风险失地前,农民基于血缘、地缘和姻缘形成了长久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乡土性的社会资本可以为失地农民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相对有力的保障和社会支持,失地农民由于其拥有社会资本往往能得到亲戚、朋友或邻居的支持、援助,能够比较容易克服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进入城市,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农村拥有的社会资本就会失去或失去部分的保障功能,如果城市又不能提供及时的保障。如果要实现

职业转移,其原有的乡土资本发挥的作用明显降低,但他们转移就业主要还需依靠原有的社会资本,这样他们在城市就业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就很难改变。事实上,不是失地农民不愿意脱离乡土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而是政府、城市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社会支持和保障,以及对农村乡土社会资本的依赖,使其难于融入城市。

3.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功能的部分缺失,是就业障碍的另一个表现

随着农民失地,他们原有的基于地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功能也随之弱化。失地农民就业社会资本的匮乏的重要表现是,失地农民就业信息、就业机会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原来的乡土性社会资本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市场经济一个很大的缺陷是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而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弥补劳动力市场的这一缺陷。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 “弱关系假设”认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纽带,由此获得的信息重复性高,而弱关系是群体之间的纽带,它提供的信息重复性低,充当着信息桥的角色,人们主要依靠弱关系获得就业机会。但中国是关系网络发达的社会,个人社会资源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关系网络,失地农民更多的是依靠“强关系”获得就业机会,其主要的是原有的亲属关系、同乡关系、朋友关系等乡土性社会网络。在市场体制不完善,制度缺失以及规范真空存在的情况下,以内群体的强关系为核心来获得就业机会也是失地农民的必然选择。

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中介组织匮乏、信息沟通不畅问题仍然突出,失地农民在就业机会获得过程中和城市人及其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社会资本在就业就业机会获得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资本在多个领域还影响着失地农民就业。

1.社会资本制约失地农民就业领域

在关系本位的中国社会,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依靠。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社会群体的就业领域和层次,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很大程度依赖其拥有和可以获得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就业领域上,其主要表现是失地农民就业领域狭窄,据我们对长沙市的调查表明,失地农民高度集中于技术含量低,报酬低,危险系数高的行业,比如说建筑工人,服务员,清洁工,各种小工等(表1略)。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以土地换工作,但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的直接权力触角在市场就业领域受到抑制,国家只能从宏观上去创造有利于人的农民就业的外部环境,如制定法律,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营造有吸引力的投资和合作环境,至于单位雇佣谁,雇用的数量,雇用的报酬政府则是难以左右的,这是侵权原则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政府既无权也无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工作问题。

2.社会资本局限失地农民就业渠道

社会资本是影响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社会资本的享有量直接决定着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失地农民所享有的就业社会资源是很有限的,最明显的表现为失地农民就业途径日益边缘化。失地农民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既定就

业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人情,轻法制的社会里,社会资本在决定失地农民个人就业机会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分量。

有资料显示,据我们调查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60%-70%是通过熟人介绍的,由于中国农村血缘和地缘的密切相关,使得农民的熟人关系大多局限于农村这个有限范围,即使有个别熟人能够跨出农村范围,地理区位的距离加剧了人情关系的疏远,在关键时刻也是难以依靠的就业资源。此外,通过中介搞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规的职业中介公司在目前的中国本来数量有限,而且,许多富民甚至找不到职业中介公司,中介公司的乱收费,职业中介中的欺骗行为都是农民务工过程中的障碍。因此,失地农民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是非常少的,作者对长沙市失地农民的抽样调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见表2)

3.社会资本影响失地农民职业的稳定程度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已就业的失地农民的回流比率高,即使失地农民在某个单位找到一份工作,但就业回流现象比较突出,其特征就是工作变换次数多(见表-3)。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和农民身份标签,使他们成为因为单位改制或者因为技术革新导致工作岗位减少的责任承担者,最先面临下岗待业风险的必然是失的农民。而且,受失地农民自身传统观念的影响,如乡土观念,赡养观念等等,以及再加上外部客观环境的不如人意,种种因素促使失的农民就业回流率居高不下。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的转制,兼并和倒闭,过去已实现“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被裁减或失业回村。失地农民回流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据作者调查,目前单位安置的失地农民四成以上已经离岗,而新产生的失地农民安置难度更大。据我们对已安置进各单位失地农民的统计,在已就业的失地农民中有近40%的人实际处于待岗状态,但由于相当部份的失地农民还存在严重的“铁饭碗”意识,因此即便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了困难,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也不愿意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失地农民的素质与经济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加快发展的趋势存在矛盾。

三、重构社会资本,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不仅给农民带来物质财富的损失,同时也使其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构建的社会资本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社会资本的重构是失地农民面临重要现实问题,增强失地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扩大其社会参与网络,是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1.营造有利于进城就业的制度环境,增加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

从社会资本的构成看,政府资源是社会资本的最大来源之一,政府的公共资源的价值取向对于各社会阶层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至关重要。在失地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政府应该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必须要建立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机制, 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超越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的相互协作和互惠规范。农村社会资本的获得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互惠、诚实和互信的美德,而在城市社会资本的重构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引导失地农民不断克服现有社会资本封闭、分散和规模小的弱点,建立一种超越血缘关系和家庭宗族意识的信任观念、信任意识,通过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完

善,使失地农民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获得平等就业的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从而增强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积累。

2.重构失地农民社会网络体系,奠定其扩展社会资本的坚实基础

随着失地农民职业的转变,其原有社会资本支持就业的功能将会严重弱化,重构社会资本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依据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公民参与能够扩大社会资本,因此在失地农民城市就业过程中,必须重新发掘建构社会资本存量的新途径。依据国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发展民间组织和参加各种社会组织有助于推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培育,进而促进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所以推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就必须大力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要为服务失地农民的各种民间组织提供一种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氛围,并对它们实行宽松而有效的管理;鼓励失地农民参加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组织,扩大他们的参与网络,建立城乡社会新型合作的机制,从而增加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存量。

3.强化公共服务网络,扩大失地农民就业向度

社会公共服务网络是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机关、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应当加强公共服务网络建。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本质上是由服务失地农民的公共服务网络引发的,尽快克服与改变失地农民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缺失状态,重构城市社会资本,必须从强化公共服务网络入手重构社区社会资本。一是构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全免费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促进就业政策机制,引导失地农民从农田走进现代城市生产方式;二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使其与城镇居民一样平等地享有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就业服务;三是完善与失地农民相关的公共政策体系,使得失地农民不仅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到应有的政策待遇,而且也平等地享有城市的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待遇;四是科学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交往环境,完善和促进城乡社会人际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资本是促进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公共资源,是推动失地农民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核心动力。从某种角度说,失地农民非农社会资本的重构就是要在考虑现代性因素的同时建立一种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参与网络。但是,对失地农民来说,要实现非农领域就业和逐步融入城市,仅有社会资本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张莉萍,华静怡.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的社会资本分析[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2008(2).

[2]杨宜勇.农民工流动就业趋势探析[J] .中国劳动保障,2007(7).

[3]闫逢柱.社会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杨盛海.社会建设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风险防范探析[J] .文史博览(理论), 2008(10).

[5]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2002(1).

第9篇:导致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截止至2019年11月17日,共有8人选择离校后进行专升本考试,43人选择就业,占到总人数84.3%。这43人中

有2人已经找到就业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

有7人已经接到多家公司面试通过通知,还在进行选择;

还有5人选择暂时不就业,其中有4人选择年后再就业,1人暂无就业意向。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情况,通过和相关学生的谈话,导致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个别学生认为学历对自身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选择毕业后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自身学历。

2.部分学生心态不稳定,存在消极与懈怠心理,认为明年7月份拿到毕业证再找工作也不晚,却没意识到作为大专院校学生,错过了今年11月份到明年3、4月份的就业黄金时期,等到明年拿到毕业证去找工作时,届时本科院校学生也已经毕业,竞争压力更大,将增加自己的就业难度。

3.部分学生存在自身定位不清晰的情况,对自身的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评估不准确,导致个别学生只考虑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他岗位都不考虑,眼光过于狭隘,而会计专业在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是特别高,因此此类学生的就业成功率较低;

还有个别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就业环境没有清晰认识,存在幻想,因此当此类学生步入职场后,意识到现实和理想中的差距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够,最终选择跳槽来逃避此类问题,导致就业状况不稳定。

4.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朋友介绍推荐、网上投简历等方式已经收到多家公司面试通过通知,但是由于考虑因素较多,例如岗位、薪资、工作地点等,且自身对可选择的公司无明显偏好,而距离离校时间还有半个月,因此无法迅速决定,还处于待就业的状态。

上一篇:十二星男谁爱处处留情下一篇:很有哲理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