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主题班会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寻访红色足迹主题班会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寻访红色足迹 安东卫街道中心小学 五年级五班—王淳

今年恰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今天我满怀自豪、崇敬之情来到了安东卫保卫战遗址公园,重温先烈们的光辉事迹。

安东卫保卫战遗址公园位于岚山中路以南、玉泉二路以西,占地面积1.5万平米。来到门口,清晰地看到两块巨大的石头,底下的石头是个六边形,上面的石头突兀不平,很威风,上面刻着十个鲜红的大字:“安东卫保卫战遗迹公园。”沿着大理石铺成的路,来到公园中间,那里有一座铸铜雕像——浴血奋战的安东卫连的战士,击退日寇之后高兴地挥舞着长枪,脸上、身上虽然沾满鲜血,却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塑像两侧有花草,花草前方有浮雕景墙。一共六副图,前三幅图展现是八路军英勇杀敌。剩下的三幅图描绘的是老百姓帮助革命同志运粮食和运弹药。

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我们老师给我们讲过的英勇的安东卫连的事迹: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为坚决粉碎日寇扫荡,我八路军滨海区二十三团一营二连奉命于安东卫西(原安东卫小李庄)阻歼敌人。从七时至晚九时,七百余日伪军使用山炮、迫击炮对二连阵地猛轰,发起十几轮攻击。二连指战员英勇顽强,不畏牺牲,迫近齐射,隐蔽投弹,白刃格斗,共击毙日伪军二百余人,击伤七十余人,夺回安东卫。指导员钟家全四次负伤,壮烈殉国。滨海军区司令员特令嘉奖,命名二连为“安东卫连”,追认钟家全为战斗英雄。安东连不畏困难,近年来,这支英雄连队的传人正擎着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连旗,谱写着一个个壮丽的诗篇,现北京区第38集团军338团“安东卫连”为机械化步兵部队,先后出色的完成了‘探索——2004’信息化演示等一些项目。

我漫步公园,浮想联翩:正是这些革命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这些儿童现在才能在宽敞的校园里学习、玩耍,才能丰衣足食„„想到这里我不禁眼眶湿润了,我冲着铜铸塑像敬了一个队礼,表达我的敬意!

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2篇: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登上俊林山,寻访刘俊林

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四年级 陈鹏

在我们莱芜北部、古长城脚下,有一座俊林山。这座山原来叫火龙台,后来改名为俊林山。这跟一位英雄人物有关。他就是刘俊林。 今天,我们身着统一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寻访他的足迹。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树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烈士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悬崖,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1944年4月的一天,日本鬼子对我茶业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刘俊林所在的茶业区民兵奉命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刘俊林是队长,带领李文富等人5人埋伏在交通要道上,伺机袭击敌人,牵制敌人。为了拖延时间,他们从王庄西北面把敌人吸引到“火龙台”山上,大量的敌人被牵着鼻子上了”火龙台“,刘俊林五人边打边退,为主力部队撤退赢得了时间,但是他们却被敌人重重包围。

看到情势不好,刘俊林告诉战友:宁可牺牲生命,决不做敌人的俘虏,枪在人在!看着敌人越来越近,其他三名战友已中弹身亡,刘俊林和李文富边打边退,一直打到悬崖边上,再无退路。刘俊林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抱枪来到崖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纵身跳崖,以身殉国,那一年刘俊林23岁。

这座千年的古镇历经了历史的变迁,记录着小镇人民反抗斗争的记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冒着绵绵细雨来到纪念碑前,密密麻麻的雨丝无声无息的落在纪念碑上,好像怕打扰了革命先烈们休息一般。纪念碑的顶端耸立着一颗五角星,经受多年的风吹雨打仍巍然毅立着。蒙蒙细雨仿佛给大地挂上了一层薄薄的帘子,可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依然鲜艳夺目。周围挺拔的松柏像士兵一样在四周守护着我们的英雄。

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的寻访活动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 历史的红色足迹是革命先烈们踏下的,未来的红色足迹要靠我们新一代踏下。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指导教师:邵光芹

第3篇: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

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传统故事,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进一步了解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梦想英勇奋斗的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平日学习生活中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提高少先队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视野,增强社会实践体验;发挥少先队员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少先队员的合作意识。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少先队员重温历史,进一步了解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梦想英勇奋斗的精神。

2、提高少先队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视野,增强社会实践体验。

3、鼓励少先队员确立青春梦想,懂得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即使有困难、挫折,都要努力奋斗。

4、发挥少先队员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少先队员的合作意识。

5、突出少先队员组织小主人的地位,发挥队员主体性。

三、活动准备

1.学校成立了以李昕冉、李奕飞、高浩诚、孙凡丁、李钰文五名少先队员组成的红星小队。

2. 高超老师在少先队辅导课上介绍活动方案,刘时伟老师、王艳丽老师组织协同。 3. 红星小队以“寻访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梦想”为主题跟随三位老师去寻访红色足迹。

四、活动过程

1、2015年9月14日星期一上午红星小队跟随三位老师在学校出发;

2、到达文峰山后阅读革命传统故事,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

3、小队交流分享;

4、带队回校与同学交流分享并要求队员们每人撰写一篇红色征文。

五、主要内容

以文峰山为主要活动地点,活动设计方案分为寻红色足迹、寻红色梦想以及梦想传递三个部分。在参观过程中,思考四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以兰陵县文峰山为中心,附近和周边有那些革命历史?有那些革命历史遗址?有那些革命先辈?小队成员带着问题在参观中寻找答案。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分享自己的答案。活动结束后,要求队员们每人撰写一篇红色征文。

六、活动总结

(1)肯定队员们在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点评红色征文;

(3)鼓励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活动,为学校少先队活动出谋划策。

兰陵县卞庄街道第一小学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四日

第4篇: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方案

“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主题班会方案

五年二班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战斗的历程,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功绩,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的真理。

2.为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 活动准备

PPT课件,资料,图片,歌曲等。

三、 活动形式

问答

合唱

四、 活动过程

主持人(齐):我宣布 “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一)追忆革命英雄

李: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从东方升起时。

孙:当我们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开始幸福的一天生活时。 李:同学们你们可否想过是谁带给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

齐:是我们最敬爱的中国!

孙: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都热爱自己的

1 母亲,可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的祖国母亲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打击,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这段黑暗的岁月吗?

李: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今天,它碰到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无数党的英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

生1:刘胡兰 生2:董存瑞 生3:

(二)诗朗诵

(三)讨论: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革命精神,用行动报效祖国。 (四)齐唱

李:历史不会终结,社会在不断向高层次发展。而今,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家庭、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的一切发展。

孙:对,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 李: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唱出我们的心声

齐唱:《歌唱祖国》

孙:下面请班主任对这次班会做总结

(五)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同学们,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中国明天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手里。当然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

2 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爱祖国的。希望你们从今以后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李:谢谢班主任的寄语。

孙:今天的“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2018.6.29

第5篇:寻访红色足迹

蒙山高,沂水长,好儿女,永不忘

——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在2011年迎来90岁生日。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的磨难,有初建党时的艰辛,有带领人民想要解放中国时的困苦,也有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路线时的茫然,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赖的党,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我们在平静安逸的生活中学会感激中国共产党,我们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苦的岁月,所走过的路。在暑假期间,我们——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红色沃土沂蒙山区的沂南县,看望当地的革命红嫂,通过寻访那些革命先辈们遗留的足迹,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向革命先辈们那样以坚韧的品质来面对我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先辈们致敬,为建党90周年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礼物。

关键词:90周年红嫂足迹献礼

一、 调研背景及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我们大学生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的信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的价值、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调查研究能力,同时也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通过寻访红色足迹,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警醒我们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有像革命先辈一样不怕困难的勇气,有像革命先辈一样坚持自己正确信念的决心,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应该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己的价值。

二、 调研的基本内容:

2011年7月13日,我们调研小组来到红色沃土沂蒙山区的沂南县,找到了我们要拜访的革命红嫂—刘牧英老人,并向刘牧英老人以及她的家人询问了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事迹。通过与刘牧英老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有许多名人故事就在那里发生。从刘牧英老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招待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党和祖国在当地居民心中的地位。直到我们真正来到这片抗战武装与人民一同抗战的地方才深刻体会到,那种军民同心,人民从内心里爱党爱军的感情。

深深母爱演绎鱼水军民情

刘牧英老人的家住在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而张庄镇在抗日战争年代处于敌我争夺的一个要塞地带,所以刘牧英老人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激流,敌人的残暴,和我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奋战。

战争年代,刘牧英老人和其他村民一起积极投身我八路军根据地的后勤工作,为前线队伍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物资,尽管条件十分艰苦,还要面临敌人的多次扫荡,但村民们以民族大义为重,不畏艰险,顽强斗争,为我八路军的前线战斗提供了有效的后备支援。

当时,我八路军某部战后医院因敌人扫荡,不得已面临被迫转移的境地。医院里有位医生刚刚产下一名女孩,在如此紧张的形式之下,为不拖累自己,影响了工作,这位医生决定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托付给当地的村民。可是,由于敌人的多次未交扫荡,村名手中的粮食就连自己的家人都养活不起,更何况再添加一人,谁来照顾这名战火中出生的婴儿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就在此时,刘牧英老人站了出来,毅然担负起照顾革命后代的艰难任务。老人一家的生活和其他家庭

一样,都非常艰苦,后来老人的大儿子又出生了,一下子照顾两个本该身处襁褓之中的儿女,让老人的生活更加艰辛。但是,老人并没有抱怨什么,为了赢取党和祖国的伟大胜利,再大的牺牲,老人也义无反顾。敌人来了,老人一手领着年龄稍大的女儿,身上还背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还得时刻注意着敌人的攻击,伤了哪一个,老人也不愿意。

就这样,老人在战火燃烧的岁月里坚持了下来,后来,女儿差不多六岁的时候,被她的亲生父母接走,虽然离开了刘牧英老人的红色家庭,但她的根却深深扎在了沂蒙山区的每一寸红色土地。

时至今日,老人当初抚养的女儿每年都会来到沂蒙老区看望老人,说到这里老人特别欣慰,直夸现在生活的好,感谢党和祖国为人民所做的一切。岁月的苦涩没有让老人倒下,相信等待刘牧英老人的一定会是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浓浓恩情造就红色沂蒙魂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刘牧英老人讲到了许多那么多八路军先辈们的地方,我们真想每一个地方都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八路军先辈们往日抗战的艰苦与战争的激烈,以及感受一下他们在那枪林弹雨中的生活。

那时的战争环境非常紧张,敌人更是相当的残暴,每次进村扫荡都会把老百姓的粮食掏空,祸害村民。据老人讲,有一次老人在家正忙着,听见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等到她趴到墙头一看,外面来了一群鬼子,把老人可吓坏了,幸好及时发现,老人带着孩子急忙从后墙逃走,躲开了鬼子。这算是老人经历的最为惊险的一次了,直到今天说起这件事,老人还是特别后怕。

刘牧英老人与她的家人在和我们的交谈中,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八路军好。不管老少,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在那个古老的山村一代被一代人的传颂了下去,人们爱戴八路军,听老人讲,八路军战士在那里中转休息,睡的是军民的屋门外,不管刮风下雨,吃的是军队的干粮,不拿走居民的一分一毫,铁一样的纪律,铁一样的组织,成就了抗战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老人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在战火中出生的,后来入了伍,也亲身经历了战争你年代的艰苦和残酷,并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革命故事。再后来,另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当了兵。老人希望家里的红色精神能代代相传。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谈,我们刘牧英老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发生的抗战时期的

革命故事,也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沂蒙老区人民身上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与刘牧英老人拍照留念,结束了我们的拜访。

三、 调研心得

看着这脚下的土地,仿佛看见了革命先辈们以前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故事,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种刻苦铭心的记忆。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悟,去聆听革命先辈们留下每一寸足迹。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革命先辈们的奉献和牺牲的激情岁月,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那些先辈们正将燃烧着的革命火焰交给我们。星火相传,我们一定会从革命先辈们那里担负起新的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党在一步步壮大,一步步发展,每一次的实践,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次的回顾都是在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经过了那最艰难的岁月,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得更稳,迈得更快,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悬崖,我们在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洗礼下,必将更加的勇敢,更加的坚强。

还记得奥运的精彩,汶川的悲壮,世博的盛大,党和人民空前的团结,那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力量的强大,我们正在强盛,我们正在崛起,这些我们都应该感谢党的领导,感谢在党的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们,革命先辈给了我们一个榜样,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最宝贵的时光,我们应用我们的激情去点亮我们未来的路,应用我们的热情去开拓我们美好的明天!

第6篇:寻访红色足迹

看看我们现在的奢华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色足迹’看看伟大的革命先烈是怎么才让我们有现在的富裕生活。

抗美援朝里有战士: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等革命英雄。就让我们先说说黄继光的故事吧:志愿军入朝后连打五个大战役,到了1951年11月份以后,战线变得相对稳定,两军平静地对峙在三八线南北。

1952年10月19日。我第十五军集中了44门重炮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辗转轰击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骤然爆发的炮击声,恍若雷神疯狂地驱赶着天车,往返飞驰在两高地上,其声顺着山势轰鸣。主地堡庞大而又坚固,黄继光那颗手雷只炸塌了它一个角。过了一些时候,黄继光身体重又顽强地向坡上蠕动起来,爬到主地堡的射击死角处,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身来向阵地下招了招手。他张嘴喊了句什么,但坡下的人听不清,充斥听觉世界的都是爆炸的轰响。只有冯玉庆一下子醒悟了那个手势所传递的信息含意,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急喊一声:“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张广生、万福来和冯玉庆3个人,同时目睹了这旷世罕见的壮烈:一线曙光和几枚照明弹的映衬下,黄继光大张双臂,如展翅的鹏鸟,雷霆万钧地一跃,扑向O号阵地最后一抹战火,用他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住了那孔喷火吐焰的枪眼。 这瞬间发生的事件,让敌我双方一起陷入彻骨的震惊中。 突然,冯玉庆呼地跳了起来,静肃中高扬起他那痛切肺腑、悲裂天地的吼啸:“冲——啊——”他平端着机枪飞奔上阵地,将满匣子弹全泼进地堡,而后一撒手扔掉机枪,转身抱住黄继光。

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抠住堡顶的麻包。美军的轻机枪洞穿了我们英雄的胸腹,打出一片蜂窝状的焦煳;背肌被高速穿越而过的弹丸打飞了,现出个海碗口大的窟窿,裸露出那根不折的脊骨,坚定地挺立其间。

万福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他就留意到黄继光身上的另外7处伤口,竟无一处流血,地堡前也没有留下血痕。他明白,这位年轻士兵的最后一滴血,已沥尽在匍匐前行的路上了!

现在让我们来讲讲邱少云的故事吧: 1951年3月25号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上一篇:拍摄全家福活动方案下一篇:聚氨酯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