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定当有血性

2023-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军人定当有血性

军人定当有血性

陈方明

同志们,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军人定当有血性”这个话题。 ‚血性‛,一个非常粗犷的词语,它是男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英雄豪杰的一条刚性标准,也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有血性‛,它直接与‚胆商‛有关,当然与人的智商和情商也有一定联系。它主要是对一个人的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往往与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毅果敢、敢作敢当等紧密相连。那么,军人的血性应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堂互动)下面,请哪位同志谈一谈你的看法……我们再请一个同志进行补充?

好,刚才两位同志对军人的‚血性‛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标准,讲得很好。我觉得,有血性的军人就应当做到:

一、胜利面前“敢拼”!

有人这样描述军人: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的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是‚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人;是坚持信念,百折不挠的人;是坚守孤独、无惧无悔的人!一句话,军人应该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当战争来临时,军人的血性就表现在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上。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号称有800万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美式武器,而我军只有120万人,小米加步枪,装备落后,力量对比悬殊,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三大战役,经过四年激战,消灭国

1 民党正规军554万人,非正规军252万人,夺取了最后的全面胜利。为什么我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通俗的讲,我军官兵有血性! “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有研究资料证明,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作用与物质力量的作用之比是3:1。战斗英雄丁晓兵大家都非常熟悉了,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战士,当时他是侦察大队的第一捕俘‚高手”,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深入敌人阵地生擒了一名俘虏,回撤途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右臂,他把断臂别在腰间继续战斗,成了一名独臂英雄,靠的就是军人的血性。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亮剑》吧,剧中主人公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理解,这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气概,就是‚有血性‛的表现!大家在语文课本中都学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描述了松骨峰战斗中的壮烈场景,松骨峰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战斗。我志愿军一个连队子弹打光了,战士们便和敌人拼刺刀、肉搏,有的用手榴弹砸,把美国兵的脑浆砸了出来,有的用牙咬,把敌人的耳朵咬了下来,有的被燃烧弹烧着了,便抱着美国人一块烧死,非常壮烈。后来许多参过战的美国老兵说起来仍恐惧不已,他们有的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最怕与中共的军队交战,他们不仅善战,而且太不怕死了。他们始终搞不懂志愿军为什么一听到冲锋号,都不要命地向前冲,怀疑给我们的志愿军吃了‚迷幻药‛和‚兴奋剂‛,称这种不怕死的精神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亮剑精神,这就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面对强敌,即便要死,

2 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山河!懦弱不能博得敌人的同情,只能够留下笑料,贻笑大方。

二、危难面前“敢上”!

岳飞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军人,作为一个特殊职业,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是数十万解放军官兵用血肉之躯堵住了一次又一次决口;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危急关头,在2008年冰雪灾害的非常时期,又是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勇敢地站在第一线;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军官兵紧急出动,驰援灾区,从废墟中抢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哪里最需要,军人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军人就战斗在哪里。还记得2003年抗击‚非典‛那场特殊的战役吗?当人们谈‚非‛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我们的军人却勇敢地冲了上去。大家知道,‚非典‛这个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唾液、血液,飞沫等多种媒介传播,一不小心就会被传染,但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军人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非典‛零距离接触,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有的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最终打赢了这场抗击‚非典‛的攻坚战。你肯定还记得‚5.12‛汶川地震救援中那15名空降兵的‚惊天一跳‛,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里,是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伞降到灾区,及时传出了地震灾情。那一跳呀,风险大着呢!空军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进的行5000米高空跳伞救援,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这里有一个跳伞的基本常识,超过海拔4000米以上高空跳伞,开伞器就不工作了,必须依靠人工数秒开伞,弄不

3 好就得粉身碎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15位空降勇士,写好遗书,冒死空降,用临危不惧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血性。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15位勇士的‚生死之跳‛。当时有一首诗这样描述他们的英雄壮举:

翻开军史问天地, 哪见过凌空一跃五千米! 是胆气,是豪气,是虎气, 是忠诚,是责任,是荣誉, 直把云雾作天梯, 飞将军下九霄神勇无比, 踩着罡风闯大地。

谁见过飞箭直插五千米! 是军号,是战鼓,是威力, 是亲人,是呼唤,声声急。 刀山剑林何所惧, 空降兵上战场有我无敌!

请记住李振波等许许多多有血性革命军人的名字。

三、歪风面前“敢刹”!

军人是正义的象征,是勇敢的化身,关键时候能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能冲得上去。面对不法行为,军人要有正气,有豪气,有胆气。徐洪刚勇斗歹徒的事迹,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军人血性的内涵。1993年

4 8月17日上午,某部班长徐洪刚探亲归队途中,在长途汽车上遇到一伙歹徒抢一女青年钱财,并撕破女青年的上衣,丧尽天良地进行侮辱……在这紧急关头,徐洪刚一声大喊:‚住手,不准耍横!‛冲上去抓住了歹徒的手,歹徒放开了女青年,把目标对准了徐洪刚:‚滚开,关你啥子事!‛‚你想挨揍!‛徐洪刚热血直冲脑门,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勇敢地冲了上去,对歹徒拳打脚踢,两名歹徒被打得连连后退。这时,车厢后面歹徒的同伙窜了上来,一齐对徐洪刚进行围攻。徐洪刚却毫无惧色,和歹徒进行顽强搏斗。无奈车厢狭小,力量悬殊,搏斗中两名歹徒拔出匕首,向徐洪刚的胸部、腹部连连猛刺,徐洪刚倒在了地板上。歹徒们见势不妙,仓皇跳窗逃跑。这时的徐洪刚尽管身中十几刀,肠子流出了体外,可他竟然从地上跃起,用背心兜着流出的肠子,紧随歹徒从车窗跳下,向歹徒追去,一米、两米、三米……,他竟然踉踉跄跄追出了50多米。面对不法歹徒,徐洪刚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行动中彰显了军人的血性。新疆军区某师高炮团原班长刘永涛,面对反动言论,果敢‚亮剑‛,凭着军人的智慧、胆气和血性,赢得广泛赞誉。《人民军队》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事迹。2010年11月1日19时30分,刘永涛等70多名军校学员参加地方一名教员的讲座,那位教员非常露骨地宣传西方价值观念,公然挑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引起了同学的不满,有的愤然离场。“再也不能让他在这里胡说八道了!”关键时刻,刘永涛抢过话筒,旗帜鲜明地表示:‚你的观点,我反对!我很反对!‛接下来,刘永涛义正严辞地一一进行批驳。刘永涛正义的声音,让全场静了下来,随后礼堂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听着刘永涛的反驳,那位教员羞愧地低下了头,万万没想到自己以‚师者‛身份讲述的观点,却败在了一名年轻的军

5 校学员手里……刘永涛也因此被所在师评为第二届‚感动雄师十大人物‛。在刘永涛的颁奖词中这样写到:‚矢志听党话,铁心跟党走。面对反动言论,‘师者’权威,旗帜鲜明,拔刀亮剑。‛这是对刘永涛最大的褒奖,也是对军人血性的有力宣扬。

四、责任面前“敢当”!

军人对国家有责任,对军队有责任,对岗位有责任,对家庭有责任。敢不敢承担责任,能不能坚守责任,是衡量一个军人有没有血性的重要指标。军人就要敢做敢当,自己的责任不推卸,他人的责任敢担当。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也许大家还记得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那令人心跳的场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科学家当着航天员的面,沉稳地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戚发轫‛!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为什么在发射前要当着宇航员的面郑重地签下责任书呢?那是一种承诺,那是一种责任,那是一种担当!他握着航天员的手,满怀深情地说:‚年轻人,放心飞吧,你一定会平安归来,我等着你平安归来!‛这承诺字字千钧!不仅仅是对航天员的承诺,而是代表全体航天人对祖国的承诺、对民族的承诺,对航天事业现实和未来的承诺,也是他一辈子最重、最骄傲的承诺。正是有了这种承诺、有了这种担当,有了这种责任,才让‚神舟‛飞船获得了圆满成功。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可不愿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甚至是故意推卸责任。明明是自己分管负责或承办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怪这怪那,挖空心思找客观,想方设法去推脱,其实那是最不

6 明智甚至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人非圣贤,难以尽善。‛发生问题,犯了错误很正常,关键是能不能正确对待。要知道,面对问题找客观,越找越悲观;面对问题找主观,越找越乐观。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敢做敢当!错了就认,认了就改!

五、挫折面前“敢扛”!

军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而不是神,同样会遇到常人所面临的困难矛盾甚至挫折,遇到挫折心情痛苦可以理解,但如果痛不欲生那就过了,不仅毫无军人气概,而且连男人起码的形象都丢光了。失败并不可怕,可以从头再来;可怕的是心‚死‛了,因为‚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心都‚死‛了人也就没救了。一名有血性的军人,遇到挫折能扛得住,站得稳,胜得了!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挫折,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是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有的人受挫后出现不理智的反应和行动,都与不能正确对挫折有关。总政曾经对全军20起凶杀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由于当事人不能正确对待挫折而引发的。笑对挫折,泰然面对,是军人应有的态度和风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和矛盾,就跟丢了魂一样,要么情绪低落、寡言少语、自我封闭,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要么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工作失去热情,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要么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结果因小挫折摔了大跟头,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还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人专门翻阅过国外293个著名人物的传记,发现127人在生活中遇到过重大挫折,而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公式:“挫折——奋起——成功”。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邓小平,一生中经受了许多大

7 大小小的挫折,特别是‚三落三起‛的经历,使他更加成熟、理性、坚韧和执着,最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像这样愈挫愈勇、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古今中外十分普遍。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16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美国前总统林肯22岁生意失败后从政,先后30年经历了10多次竞选失败,最终在51岁时登上了总统宝座。

西方有句谚语:‚打不倒我们的挫折,只能让我们更坚强。‛美国著名学者奥里森.马登说过,‚人生如果没有挫折,人的潜能只能挖掘出25%,但一遇到挫折,其它75%的潜能才能被开发出来。‛挫折能磨砺坚强的意志,挫折能够激发拼搏的动力,挫折能够锻炼成事的本领。大量事实证明,人们在亲身经历挫折后所获得的本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往往受益终身。革命军人要正视现实不逃避,直面挫折不低头,在挫折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奏响时代强音。

六、得失面前“能放”!

军人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走得远。不为个人私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干出一些威信扫地、人格破产的事来。否则,一旦被定性为‚小农角色‛、‚小农意识‛,就会被人瞧不起,遭到唾弃。

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志平时也讲应该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可真到了自己调职晋级、立功受奖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去争一争。有时忍住了不去争,但事后心里终究不平衡。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被誉为‚军中枪王‛的何祥美有一句名言:‚打靶想多了会跑靶,得失想多了会走神。‛想想周总理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放弃优越的家庭条件投身革命事业,用个人的吃亏换得天下人不吃亏,这是多么崇高的人品和胸怀?想想无数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刑场上大义凛然、慷慨赴死,

8 连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我们今天的人还有什么亏值得计较?想想雷锋同志,做了一辈子好事,当了一辈子所谓的‚傻子‛,我们还有什么亏不能吃?战斗英雄李玉安可能有些同志还不熟悉,他就是松骨峰战斗中13名烈士之一,人们都不知道他负重伤后竟然奇迹般地活着,对于这样一个在战场上立过大功的英雄,后来却被作为一般的战士复员回老家,要是换了其他人,说不准就会去找组织‚讨说法‛,可他没那样做,他自己也知道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他的名字,可他从来没对别人说起。后来有人知道了这事问他,他的回答非常朴实: ‚我们全连一百多人都牺牲了,就剩下我一个。我要是再提个人要求,就对不起他们。‛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南疆军区边防官兵有一幅对联写得好:‚守边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保边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这种奉献精神、这种思想境界,就是革命军人对待得失的正确态度。

同志们,今天我们围绕军人‚血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古今中外,有血性的军人不计其数,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树立起一座座令人景仰的丰碑。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我们领略了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在烽火连天的战场,我们看到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临危不惧的身影;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直面了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勇于献身的形象,他们是我军官兵的杰出代表,是时代造就的血性男儿。在他们身上让人感受到了阳刚雄壮之美、经天纬地之美、心灵震撼之美。

最后,让我们在一首铿锵的旋律中结束我今天的授课。谢谢大家!

第2篇:是军人就要有血性

是军人就要有血性我军战无不胜的光辉历程既是由军魂熔铸的,也是由血性创造的。习主席反复告诫我们: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是要有血性,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无论什么时候,血性始终都应是军人之本性,军队之基因,胜利之锋刃,是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根本要素。

有血性,就是信仰坚定,在大义面前豁得出去。军人的血性是对祖国和人民热爱的升华,是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具体体现。王成在无名高地高呼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狼牙山五壮士悬崖边喊出的“共产党万岁”,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时呼唤的“为了新中国,前进”„„这些体现的都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因忠诚而甘于奉献生命。军人要充满血性,血脉贲张、拔剑而起之中是大忠大爱。这种血性使军人突破了人性的弱点,能够在生死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天军队的使命任务虽与以往不尽相同,但对血性的要求没有变,面对价值取舍、生死考验,要能想明白“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决做到信仰不动摇、不迟疑、不含糊,只要党旗所向,必定披坚执锐、一往无前;只要军旗所指,必定前仆后继、所向披靡;只要民心所盼,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坚持用信仰浇铸血性,将血性融入灵魂,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

有血性,就是勇于亮剑,在强敌面前硬得起来。战争的铁血法则告诉我们,战场胜败从来不由军人从容选择,只能靠血性拼杀来博取。纵观古今,胜利者不一定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肯定具备了超越常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就是勇于亮剑、有我无敌的血性虎气。对于我们这支军队来说,这血性是历经千难万险、打过无数硬仗、恶仗,战胜一个个强敌而锻造的神器。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我们战胜美军,靠的就是一股气,美国人不行,钢多气少。这种血性,是一种藐视敌人的勇气,是杀身成仁的豪气,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气。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战争的主体还是人,其勇于亮剑的血性永远不会过时。在当前我军还存在着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用忠诚和血性去弥补。要紧贴实战,把训练环境设真,练指挥、练技能、练战术、练心理,锤炼打不垮、拖不烂的“金刚身”。瞄准强敌,把作战对手设强,练思想、练作风、练毅力,在血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中培养血性。只有这样,面对未来战争,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有血性,就是刚毅顽强,在苦难面前挺得过来。军人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养成。严格的训练、苦累的磨砺、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是和平时期培养血气的“磨刀石”,也是检验血气的“试金石”。我们这支军队已有30多年没有实战,战争的残酷性、战场上的险恶性,对于一些官兵很陌生,要赢得未来战争胜利,就必须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无畏精神,自觉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处突维稳、抢险救灾、军事演习等实践中,争当排头兵,争着打头阵,敢于拍着胸脯说“让我去”、“有我在”、“看我的”、“跟我上”。让血性在履职尽责中培育,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呈现,在战胜艰难困苦中迸发,切实不辜负血洒疆场的先辈,不愧对开创未来的后人,做一个真正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第3篇:做有血性的军人

同志们,我们都知道大作家魏巍曾经写过一篇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对于这篇文章的由来,知道的恐怕不多。那么就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从历史中来寻找答案(播放纪录片《断刀》片断)。看了这段纪录片,让我们最为之感动、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呢?对,就是军人的血性。军人应该有血性!习主席明确指出,“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能丢”。这节课,我就如何认识和培养军人的血性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血性是军人的精神利剑

教育之前,我对营里80名官兵进行了问卷调查,76%的官兵认为血性是军人的代名词,没有血性,军人是打不了胜仗的;16%的官兵认为,现代战争以键盘对键盘,代替了刺刀拼刺刀,有没有血性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还有8%的官兵认为,和平年代还有必要再谈军人的血性吗,平平淡淡不也挺好的?这几组数据反映了大家对军人血性的理解和看法。对军人血性,我的理解是:血性是军人的精神利剑,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势必会在战争中吃败仗。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我们先从古代讲起。

(一)崇尚血性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宝贵财富。军人要有血性,历来为兵家所推崇和倡导,我国古代兵法就主张“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这股气,便是指军人的血性。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崇尚血性的传统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其血气方刚、忠义勇武的精神特质一直为后世所推崇,被尊为“关帝”和“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抗金名将岳飞始终牢记母亲在他后背上刻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赢得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岳家军之所以让敌人畏惧、被后人崇敬,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兵有血性、打仗有狠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共同的特点是彰显了坚韧顽强、忠贞不屈、英勇无畏的气节和血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部中华民族的军事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崇尚血性、彰显血性的奋斗史和牺牲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民族精神,将血性牢牢刻入我们的灵魂之中。

(二)崇尚血性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法宝。在80多年的征战历程中,血性从来都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凭着人民军队独特的血性,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敌,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正是靠着这种血性,我们军队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装备极度落后、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先后歼灭日军52.7万、伪军118.7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展开殊死决战,共歼敌800多万。朝鲜战场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将士硬是凭着鲜血和勇气,把骄横不可一世的美国佬打上了谈判桌。毛主席对此曾形象地比喻,敌人是“钢多气少”,而我们是“钢少气多”。很多美军士兵对曾与之对阵的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里这样写到:志愿军发起冲锋时的军号声和喊杀声,撕心裂肺、尖利刺耳,这些声音一直伴随我们走到溃败的边缘,甚至生命的终点。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特有的血性,也是我们打败强敌的“东方魔力”。未来信息化战争少了枪刺肉搏、短兵相接,多了网与网、键与键的对抗,但一个没有斗志、没有血性的军人,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了胜仗的。我们要接过革命先辈的枪,把这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之中,在未来战场上同样让敌人胆战心惊。

(三)崇尚血性也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追求。纵横欧洲的拿破仑曾经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并且认为“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在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在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深刻道出了精神因素和军人血性的重要性。在希腊的温泉关树立有一块狮子状的纪念碑,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异乡的过客啊,请捎话给斯巴达人:我们忠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这座碑纪念的是斯巴达300勇士。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这300名斯巴达士兵在国王的带领下,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殊死决战。浴血奋战3天后,以国王为首的300勇士全部壮烈牺牲,但迫使波斯人放弃了入侵,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而战之,这就是军人血性的力量。现在,西方军队十分重视强化军人的血性,美国陆军正在恢复刺杀训练;俄罗斯远东部队规定,冬天士兵要用雪擦身、赤臂滑雪、在严寒中露宿。我们看到了,虽然各国军队在培养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是血性二字却无一例外地镶嵌其中。这些都告诉我们,血性是一支军队弥足珍贵的战斗资源,是一把在战场上摘取胜利之冠的精神利剑。那么,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军人血性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军人血性的本质和内涵

什么是血性呢?简单地说,血性就是指刚强正直的气质和性格。有血性,是对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也是衡量一名军人是否合格的刚性标准。我理解,军人血性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闻令而动、闻战而喜的血气。时刻不忘战争、时刻准备战争,是军人血性的重要体现。春秋时期的《周易》就明确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反映出古人强烈的备战意识。军人生来为打仗,要是眼中没有敌情、心中没有忧患,国家就容易遭受磨难。清朝末年,八旗军队武备松弛、骄奢成风,直接导致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只用了2.5万名士兵就长驱直入,在一个泱泱大国的首都烧杀掳掠,火烧圆明园,并迫使咸丰皇帝仓皇出逃。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兵力不足2万,虽然京津冀一带清军不下十几万,义和团更有五六十万之众,仍然无法阻止北京的陷落。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面对复杂安全环境,我们必须克服麻痹思想,保持高度警惕,叫响“使命高于生命,时刻准备打仗”的战斗口号,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二)敢于亮剑、誓死向前的豪气。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一句经典台词:“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视频中感受这种血性豪情(播放《亮剑》视频)。在《亮剑》里,当骑兵连战斗到只剩下连长孙德胜一个人时,虽然他已经身负重伤,但他还是举起军刀,拼尽全力,向鬼子发起决死冲击。这就是“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血性豪情,这种血性让敌人望而生畏,这才是真正的战士,这才是真正的军人。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到1948年10月,就是在塔山这个弹丸之地,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了11个正规师、40多架飞机,连续6天轮番向我塔山阵地发起进攻。战场上硝烟滚滚,喊杀震天。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挑,刺刀挑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牙齿咬。就是凭着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我军始终未让敌人前进一步,以牺牲小我,为兄弟部队解放锦州赢得了时间,铸就了我集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

(三)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勇气。有这么一个英雄,为救战友他右臂被炸断,单臂背着俘虏在大山中走了4个多小时,为了不影响行动,他甚至挥刀断臂。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血压、没有了心跳,血也几乎都流干了。医生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切开了他的小腿静脉,强行压进血浆,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大家可能在猜这是哪部好莱坞大片中的英雄?实际上,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名新兵——丁晓兵。他既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人生中的英雄。训练中,他一只手实弹射击、单臂大回环,8门军事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生活中,他一只手系鞋带、整内务、包饺子;最浪漫的是他可以自己驾驶摩托车,带着爱人逛街,至今也少有人知道,没有右手的他是怎么给油门加油的。他以旁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就了辉煌的人生。汶川大地震让人们见识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也见证了新一代军人不畏艰险的铮铮血性。地震发生后不久,15名空降兵临危受命,抱着赴死的决心伞降到灾区,在第一时间里把灾情传了出来。在海拔4000米以上跳伞,并且伞降区全部为陡坡悬崖,这几乎被视为“跳伞禁区”。勇者无惧,血性无敌。他们没有被这禁区所吓倒,人人写下遗书,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军人血性,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使命。

三、锻造胜利的血性之剑

军人的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如何锻造中国军人胜利的血性之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坚定信念中融入灵魂。军人的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血脉贲张之下是柔情似水,拔剑而起之中是大爱无言。只有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才能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刘胡兰铡刀前“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狼牙山五壮士悬崖边“共产党万岁”的高声呐喊,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时“为了新中国,前进”的一声咆哮,都充分体现了革命先烈们对党的绝对忠诚。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梅岭三章》。(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这是1936年冬天被国民党军队围困时写下的,特别是这两句“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它充分表达了革命先辈们虽然身处险境,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无比坚定。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应当坚定信念绝不动摇,政治清醒绝不失守,听党指挥绝不含糊,自觉将信仰转化为血性,将血性注入灵魂。

(二)在日常训练中千锤百炼。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打出来的;血性十足的官兵,是训出来的。“三栖精兵”何祥美,号称80后“枪王”,可是谁又能想到,他入伍之初,射击是经常不及格、越野拉练也经常掉队。面对挫折,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即便成不了英雄,也要流淌英雄的鲜血,做一名有血性的军人!”在此后的训练中,他先后20多次受伤、2次骨折、10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次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磨砺中,练就了军人的血性胆气。被军区授予“矢志打赢模范连长”的刘珪,他的血性也是在平时的训练中磨练出来的。为了练好用脚后跟踢枪上膛这一个动作,他就练了近5000次,手上的皮无数次被踢破,作战靴后跟也磨出个大口子,最终把招数练成了“绝招”、把武艺练成了“精武”。用他的话讲,就是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就难以造就打硬仗、打恶仗、打大仗的坚强意志。我们要像何祥美、刘珪那样,把搞好每一天训练、干好每一项工作,作为培育我们军人血性的全过程,在日积月累中褪去娇气、练就虎气,真正做到平时工作有激情、战时打仗有血性。

(三)在重大任务中加钢淬火。素教之卒,莫如久战之兵。锻造血性阳刚之气,任务和实战是最好的平台。2005年,我营全员参加“砺剑-2005”演习。在炎炎夏日,全营官兵每天平均训练16个小时,天气最热时每天都有几个人晕倒,每人每月磨烂了2双鞋,3个月下来全营官兵平均瘦了10斤,最终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特别是在实弹射击中,创造了2发炮弹从同一弹孔穿入的经典弹着,把在场的专家领导全都震住了,全营也荣立了集体三等功。很多参加过演习的官兵也经常向我说起:“教导员,那次演习虽然褪了一身皮、掉了一身肉,但是磨砺了意志,以后碰到再大的困难也不害怕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个事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执行大项任务往往是培养军人血性的最佳时机。我们要自觉珍惜每次参加的重大任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任、接受挑战,在重大演习和抢险救灾中冲锋陷阵、接受洗礼,切实通过血与火的考验不断成长成熟。

战友们,战争年代的阴云并没有散去,和平年代也有激荡风云,每一名立志“打赢”的军人都要崇尚血性、彰显血性。就让我们在这首《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歌中结束今天的授课。让我们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让敌人胆寒的血性军人!

第4篇:四有军人专题教育-有血性3(共)

影像中的军人血性

首长、同志们:

我们讲军人的血性,是指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精神特质,它包含不辱使命的强烈担当、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不畏强敌的必胜信念、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其核心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提到血性这个词,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血流成河的战场,你死我活的拼杀,视死如归的悲壮,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革命历史,就是一部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血性历史。但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渐远去,战争的硝烟逐渐消散,先烈的鲜血慢慢干涸,几十年的和平环境让我们已闻不到一丝血腥,而东海、南海和中印领土争端等现实威胁虽然迫在眉睫,但战争终究还未打响,未经历战火洗礼的官兵对血性没有了直观的感知、切肤的体会。好在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影像,今天,就让我们从影像中去寻找军人血性吧。

首先,请大家看几组照片。从画面上看,好像没有一丝血迹,闻不到一丁点血腥味。难道真的没有吗?不,有!因为先烈的鲜血已经浸染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先烈的血性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魄之中,让我们为之震撼!

第一组照片:林林立立的烈士墓碑。这是云南文山麻栗坡烈士陵园。1979年和1984年,为应对越南挑衅,我国被迫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6000多名将士为国捐躯。这里,就长眠着957名壮烈牺牲的烈士。这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这里,牺牲在华北大地的248位革命烈士的灵柩安葬在苍松翠柏之中,600余位烈士的骨灰安放在纪念堂里。这是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包括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123位志愿军烈士,还安葬着去年和今年两次迎回的505具抗美援朝烈士遗骸。这是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为了纪念“中国远征军”在滇西抗战中阵亡将士,这里共立有3346块墓碑。可以说,我们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血肉之躯铺成的。请大家看一组数字:八年抗战我军民伤亡约3500万,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伤亡约128万,抗美援朝我军阵亡18万人。我再举个例子,红军长征之初从江西出发时共有20.6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区区5.7万人,超过16万人牺牲和失散在长征路上。现在江西有个将官众多、将星闪耀的将军县——兴国县,当时有6万余人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只剩下2千余人了,而到建国时仅仅只有200余人了,99.7%的都牺牲在革命道路上了。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牺牲的先烈和仁人志士名字记不全了、具体数字也无从查考,我们只能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先烈,让我们再一次重温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朔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在中华大地上,烈士陵园有上千处,烈士们的辉煌业绩永载史册,功垂千古;他们的英名与日同辉,与江河同存!战友们,你从中嗅到了血性了吗?

第二组照片:遍野的皑皑尸骨。这组照片,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万人坑”的照片,在40平方米的范围内,全是密密麻麻的尸骨。有资料证实,仅在这个“万人坑”的周围,就埋有尸骨28730具之多。我们从这些白骨中,可以窥见日本鬼子制造的那惨绝人寰的一幕!这是1943年常德会战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官兵的遗骸。这是抗日名将、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的头颅。为了抗战,他一生命运多舛,终生未婚,生命的大半时间是在抗日,并且多次身负重伤。1942年2月,他被混进部队的日本特务刘德山偷袭,重伤被俘,壮烈牺牲,年仅34岁。日本鬼子为了威慑抗日志士,残忍的将他头颅砍下,制作成标本,但他的眼睛始终没有闭上。赵尚志被国人称赞为“北国雄狮”,被苏联红军称赞为“中国的夏伯阳”,连凶残的日本人都称赞道“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战友们,你从中闻到了血性了吗?

第三组照片:无奇不有的刑场刑具。这是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设立的监狱。国民党反动派在审讯中,大量使用老虎凳、竹筷子、烙铁、带刺的钢鞭、狼牙棒等无奇不有的凶残刑具,包括江姐、许建业、何雪松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受到无情的摧残。这是南京雨花台,是当年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刑场,是南京最阴森最恐怖的地方,有不计其数的烈士倒在屠刀之下,仅有名可查的就达2401位。战友们,你从中闻到了血性了吗?

第四组照片:革命先烈的遗物遗言。这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黄继光的遗物,一件弹痕累累的军装。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争夺597.9高地,掩护战友冲锋,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他用胸膛死死堵住了敌人正在疯狂扫射的机枪,壮烈牺牲,年仅21岁,为取得上甘岭战役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邱少云的遗物,一片在熊熊烈焰中残存的衣物。1952年10月,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中,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烈焰燃烧,他却忍受剧痛、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年仅26岁。在俄罗斯红场,有一座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牺牲者而建的无名烈士墓。在花岗岩的平台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是方志敏同志写的《可爱的中国》、《清贫》。他是我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主要缔造者。1934年,红十军团被国民党部队追击包围,军团主要领导大多被俘或牺牲,方志敏同志被囚禁于南昌,1935年8月6日被秘密杀害,实践了“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的《与妻书》,也叫《与妻诀别书》,感人肺腑,让人忍不住掉泪。书中写道:“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呼?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与妻书》,它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战友们,你从中闻到了血性了吗?

从以上一幅幅的发黄模糊的照片,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丝丝血迹,但却深切感到了军人面对死亡的坦然,面对酷刑的无畏,面对枪林弹雨的果敢。往事并不如烟,下面,就让我们从历史长河中去追寻军人的血性吧!

同志们,如果你要问军人的血性在哪里?我告诉你,军人的血性就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场上。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著名的滚雷英雄安忠文,他现在还活在,但已经没有了双眼,右腿也被截肢。他的故事还要从1984年说起,那时,他是92团2营5连班长,在攻占者阴山战斗中,敌人在我阵地前150米的距离内,布设有混合雷场和无数倒钩式陷井,他在右脚掌被地雷炸断、两眼炸瞎的情况下,为避免战友触雷,不顾个人生死,强忍剧痛,横着身子向雷区滚去,一直滚进了13米,用身体引爆了一枚枚地雷,打开了通路,战友们踏着他滚出的13米血路,向高地奋勇冲锋。

同志们,如果你要问军人的血性在哪里?我告诉你,军人的血性就在明知不敌也以死相拼,寡不敌众也敢于亮剑,打到最后一发子弹、最后一个人也要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为掩护部队西撤,国民党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扼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这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谢晋元在受领任务后,对全体官兵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军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八百壮士血战四昼夜,歼敌200余名,成功完成了掩护任务。要说战场上的英雄气概,我想大家都会想起志愿军特等英雄杨根思,在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作为连长的杨根思打退敌人8次凶猛进攻,打到最后只剩他一个人,突然,他抱着最后一个炸药包向敌人冲去,与40余名美军同归于尽,这一刻,敌人腐烂变成泥土,勇士辉煌化作金星。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很多影视片中经常看到的画面,每当冲锋号一响,不管敌人是谁,不管他有多么强大,我们的战士们想吃了兴奋剂一样,义无反顾的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前面的倒下,后面的冲上去,毫不迟疑、无所畏惧,这就是令美国人都惊呼的“谜一般的东方精神”。时任志愿军15军的军长秦基伟上战场时讲“抬着我的棺材上上甘岭”,其45师师长崔建功在战场上说“打剩下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有了这样的斩钉截铁,这样的义无反顾,这样的气吞山河,中国岂能不胜,中国军人岂能不胜!

时下,各种哗众取宠的评选充斥于世,流行评选“最美XXX”、“中国小姐”、“中国型男”……我不由得在想:如果我要评选心目中最酷、最帅、最MAN的男人,可能有人要向我推荐黄晓明,《来自星星的你》的男一号金秀贤。实事求是的讲,他们的确都很帅,但绝不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我要向大家力荐刘伯承(十大元帅之一,在1917年的护国战斗中不幸被子弹射中,失去右眼,被誉为“独眼战神”)、贺炳炎(红军师长,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右臂中弹后截肢)、余秋里(他是老红军,左臂截肢,被称为独臂将军,也是开国将军)、史光柱(在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收复老山战斗中,左眼被打掉,右眼打进两块弹片,失去双目)、麦贤德(海军战斗英雄,舰船轮机兵,在1965年8月6日击沉国民党大型猎潜舰“剑门”号的海战中,身负重伤,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被称为“钢铁战士”,现在仍是植物人)。他们如同维纳斯的断臂之美一样,都在战争中负伤致残,却彰显着军人凛然威武,让人肃然起敬。

同志们,如果你要问军人的血性在哪里?我告诉你,军人的血性不只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悲壮,也不乏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如果要我评选中国最美女性,我绝对不会评选范冰冰、李冰冰,而要评选朱枫、张露萍、成本华等革命女烈士。实际上,从古至今女中豪杰不胜枚举、灿若繁星。我们只能选取几个代表,向大家介绍入选理由。朱枫烈士,地下党员,建国初期,潜伏台湾,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被枪杀,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身中七枪壮烈牺牲。她有两点最让人感动,一点是她毕生奋战在于无声处的隐蔽战线,总政治部直到2012年才公开她的真实身份,其骨灰时隔六十年才魂归故里,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另一点是她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被捕后她把手腕上的金镯子分几次掰断,吞金自杀,却被国民党发现手术取出,最后被残忍杀害。现在,朱枫烈士的纪念雕像位于北京香山脚下,同志们如果去北京香山看枫叶,赏秋色美景的时候,不要忘了为她献上一束鲜花。张露萍,本身家境很好,可以说是“富二代”,但她为了追求真理,毅然走向了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19岁被捕,24岁就义。因为留下的资料非常少,烈士的照片已无从查找,我们只有从这两张剧照和曾经热播的电影《旗袍》中去感受。张露萍很爱美,在就义临刑前唯一的要求是“请不要打我的脸”!讲到这里,我不禁要问:难道张露萍的美不比那些走过戛纳红地毯的明星美吗?再说成本华,抗日英雄,也是24岁牺牲。大家请看这幅照片,它是由日本人拍摄的,当时以战利品的形式留存下来,所以问世很晚,直到去年解放军报开展寻找英雄活动才公之于众。大家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她就义时的从容淡定和微笑。像这样的巾帼英雄实在是太多了,她们的故事一年半载也讲不完,我再列举几个人,比如:赵一曼、江竹筠、刘胡兰、冷云,等等。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战场不分南北,打仗不分老幼。这使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和两个小孩。大家请看这张照片,这位老人是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1941年8月,日本侵略军抓走了她,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为了不影响儿子抗日,年近七十的她绝食7天,以身殉国。马本斋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饱含热泪写下了“伟大母亲,虽死犹荣,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的誓言。大家请看这个小战士,他叫李占宏,当时只有十三岁,却已参加革命2年,面对残酷的战争,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这张照片是1943年他入缅作战前美国记者拍摄的,他稚嫩的脸上不仅看不出丝毫的畏惧,还面带微笑的竖起了大拇指,70多年过去了,他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很可能这是他留存在世的唯一纪念。大家再请看这两张照片,也是一个孩子,他叫李乐贝,是中国远征军14师42团最年轻的士兵,你看,他正在向美国同行夸耀手中的汤姆式冲锋枪如何好用呢!军人的血性不只是刚毅的面孔和血色的身躯,这种面对强敌的微笑,更能摄取敌人的心魄。从他们的笑容上更能看到军人血性的光芒。

同志们,如果你要问军人的血性在哪里?我告诉你,军人的血性体现在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我们先看一组照片:当老人倒地无人扶的时候,当小孩被车流无情碾压无人管的时候,当弱小被抢、受到伤害路人漠然视之的时候,当有人落水无人施救的时候,你作何感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组照片的两个主人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军人的血性延伸到战场之外。一个是不顾生死、勇斗歹徒的徐洪刚,1993年探亲期间,在公交车上与几名抢劫歹徒搏斗时,胸、背、腹多处受伤,身中14刀,肠子流出体外达50厘米,鲜血染红了迷彩服。当歹徒下车逃窜时,他奇迹般的用背心兜住外流的肠子,紧跟着跳了下车,用尽全力追出了50多米后昏倒在地……另一个是用生命向青春致敬的90后最美武警战士吕俊峰,2013年5月4日,19岁的他为抢救落水者,奋不顾身的跳入冰凉的江水里,奋力将落水者推向岸边,自己却永远消失在了湍急的江水之中。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奋力一推,推起了当代军人的担当和血性。

同志们,如果你要问军人的血性在哪里?我告诉你,军人的血性体现在抢险救灾的战场上。和平年代,遂行重大任务就是检验军人血性的“试金石”,也是加钢淬火的“磨刀石”。这是陆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机长邱光华,是1974年周恩来总理挑选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他驾驶米-171运输直升飞机执行救援任务时,因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飞机撞山失事,壮烈牺牲。这两张照片,说的都是消防官兵。一个是2014年5月1日,上海一高层居民楼突发火灾,两名90后消防员钱凌云和刘杰,在救火过程中,受轰燃和热气浪影响,从13楼坠落。直到坠楼牺牲前,两人手拉手,在空中划过了生命的最后2秒。生,战斗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另一个是今年5月29日,广西玉林一居民楼发生火灾,名山消防中队指导员杨科璋,在火场抢救一名2岁女孩时,不幸坠落,他用自己的身躯缓冲了落地撞击的力量,他壮烈牺牲了,而怀中的小女孩得救了。

同志们,如果你要问军人的血性在哪里?我告诉你,军人的血性体现在默默无闻的坚守中。大家看到在这张照片,主人公叫张良善,驻守阿里近三十年,被誉为“昆仑卫士”。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在执行“死亡之路”新藏线运输任务中,车遇故障,他派人下山取配件,自己留下看车,不料发生塌方,他在雪山上苦苦等了十多天,最后用烟盒纸写下遗书。直到第十五天,救援队终于赶到,把已奄奄一息的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另一个是妻子生产时难产,他从千里之外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夭折,后妻子又因大出血去世。他在妻子坟前的纵声哭泣和仰天悲悯,感动了无数人,这张相片获得了全国金奖。20多年过去了,张良善仍然战斗在雪域高原。下面向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名叫李文波,是南沙一座小岛礁的守礁人。在为祖国守礁的20多年里,仅回家过5次,9个春节在岛礁值班,先后8次放弃离开南沙的机会,他不知道儿子长多高了;母亲病故也未能陪伴在身边。2012年,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组委会的颁奖词这样说:“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雨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作为和平年代的戍边军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长期的坚守和默默无闻的奉献!这难道不是军人的血性吗?

同志们,军人的血性故事灿若星河,说也说不完。这一张张照片,带给我的不仅只有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涤荡和洗礼。如果有人觉得战争已经远去,硝烟已经散去,军人的血性已经失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下面,我向大家展示一组和平时期军人血性的照片:这是训练场上的军人血性;这是执勤哨位上的军人血性;这是抢险救灾中的军人血性;这是反恐处突维稳战场上的军人血性;这是严守纪律中的军人血性;这是日常工作中的军人血性……

同志们,历史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人生紧要关头,有血性还是无血性,将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并接受历史的评判。请问你将如何选择?在讲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几组照片。

第一组照片:画面左侧的这个人叫龚楚,我军历史上的大叛徒,曾经红军的高级将领,后来叛变逃到台湾;画面右侧的这个人叫寻淮洲,是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牺牲时年仅24岁,比林彪还小2岁,面临同样抉择,却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走向刑场。假如,我们的事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革命到了最困难的时刻,当大家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是坚守自己的信仰,还是背叛你的信仰,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二组照片:这两人叫叶志超和邓世昌。同样是甲午海战,同样面临强大日军,左边的叶志超放弃阵地不战而逃,导致平壤失守;右边的邓世昌,在明知此战必败,战斗下去毫无意义的情况下驾舰与敌人同归于尽。假如,在战争来临我们必败无疑的情况下,是死还是降,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三组照片:左边这个人叫黄骅,右边的这个叫刑仁甫。两人在抗战时期一个是政委,一个是旅长。在抗战最艰难时刻,刑仁甫意志动摇,经不住敌人诱惑叛变,把黄骅枪杀了。假如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四组照片:左边的人叫李良辉,曾任空降兵15军军长,注重大抓军事训练,当军长时还带头组织跳伞;而右边的这个人大家比较熟悉,他就是徐才厚,军内第一大贪官,大肆卖官鬻爵。假如,同样是将领,同样身居高位,究竟是谋打仗还是搞腐败,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最后一组照片:左面是猎人学校中国特种兵参加军事比武时的场景,他们摸爬滚打、敢于拼搏,为国争光;右边是部分战士在鸟语花香中享受柔软时光,他们远离训练场。请问你当兵一场,是选择在火热的训练场摸爬滚打还是在花前月下消磨时光,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的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5篇:新形势下四有革命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人品道德是衡量个人党性修养的一把尺子,更是做人的资格和条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建设,把道德看作是建国之基、强国之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院校作为干部生长的源头,肩负着为部队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在以培养情趣高尚、品行端正为目标,引导锤炼优秀的人品道德上下工夫。

一是教育讲党性、强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一个人的生活品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军人注重党性修养锻炼和提高,这是事业的要求,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党性修养程度,决定其政治生命的存亡,决定其事业上的成功与否。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并且不出事,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以党性修养为切入点,使接受系统的党性教育,让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并在头脑中落地生根。做到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保持健康的生活追求,注意把住生活小节,把握“交往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正规“工作圈”,不为酒绿灯红所惑,不为声色犬马所动。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经受住考验,眼不花、嘴不馋、手不伸,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经得住艰苦环境、艰巨任务的考验,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做到慎独严谨,独善其身,始终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军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教育讲道德、正品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官要讲道德、做人要讲人品。人品道德,高尚的品行操守既是军人抵制歪风邪气侵蚀的精神盔甲,保证不变质的思想防线,也是做人之本,为官之道,更是尽好职责、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加强人品道德修养,不仅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军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因此,从立身做人、当兵尽责等基本问题抓起,把社会主义荣誉观作为规范言行之要、立身做人之本、为官从政之道,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兵”这一根本问题,切实引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以严格的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用军人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条令条例约束自己,始终保持“不比物丰比德高,不比索取比贡献”的优秀人品道德。

三是引导讲奉献、强素质,培养优秀的为民情怀。立业先修身,修身先修心。事业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只有深爱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全身心投入,才会获得成功。就军人而言,思责则能知危,知危方能用好权、履好职、干好事,才能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随着消防工作主体的变化,部队职能任务的拓展,形势任务对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要教育引导看到自身能力素质与时代发展要求、与部队建设需要存在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主动学习与岗位相关的政治与军事、自然与社会、基础与尖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观点,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次,造就良好的业务素质、娴熟的工作能力、高超的决策能力、极强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促进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大转变、大提高,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自觉把本职工作放在心上,把职责使命担在肩上,把人民利益放在头上,甘愿为国防事业、部队建设和人民利益牺牲奉献的优秀情怀。

第6篇:“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有血性

务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强化为国家为民族个人生死何所惧的信念。 军人最大的荣誉是在英勇无畏战斗中得到的,军人至高的忠诚是在勇于牺牲奉献中体现的。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决不退缩。在国家安全和统一受到侵害时,衔命出征、冲锋陷阵,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面对敌人威逼利诱,铁骨铮铮、大义凛然、誓死不屈,贞守革命军人气节。

二、有血性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精神特质

(一)有血性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制胜密码。我军素以有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官兵“揩干净身上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让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抗日烽火中,我军官兵以“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英勇气魄,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中,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800万国民党军队,用胜利的捷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朝鲜战场上,我军官兵以钢少气多的大无畏气概,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80多年来,我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这是我军的重要法宝和特有优势。

(二)有血性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精神利刃。信息化战争战局态势瞬息万变、火力打击精确猛烈,要求官兵必须临阵不乱、临危不惧,才能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良好状态。信息化装备操作精细复杂、要求越来越严,要求官兵必须沉着冷静、严谨缜密,才能发挥武器装备的最佳作战效能。信息化作战更加强调体系支撑、联合制胜,要求官兵必须团结协同、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并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可以说,信息化战争对军人血性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军人血性对打赢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强了。血性永远是战斗力的倍增器,是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三)有血性是战胜强军进程中困难挑战的动力引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没有改革创新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是不行的。当前,军事斗争准备面临大量矛盾和问题,只有坚持向积弊开战、朝纵深进击,才能推动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拓展深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才能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军队作风建设处在爬坡较劲、不进则退阶段,只有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才能打赢正风肃纪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四)有血性是彰显革命军人意志力量的形象标识。血性是军人的脊梁,英雄是血性的化身。枪林弹雨中,我军官兵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

威胁义无反顾,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抢险救灾一线,广大官兵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有险情就战斗在哪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信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血性是我军官兵用鲜血和生命浇铸的不朽品牌,也是人民群众评判合格革命军人的特有标准。当前,少数官兵由于自身艰苦磨砺不足和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牺牲奉献意识淡化、吃苦精神缺乏,这是与军人血性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身有血性方称勇。只有强化不怕苦累、牺牲奉献的意志,砥砺平时忘我、战时忘死的胆气,才能树好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

三、按照有血性要求练胆激气

(一)用军队职能使命强化。血性支撑职能使命,职能使命催生血性。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清政治军事的关系、胜负因素的转化、人民战争的威力,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认真学习领会新形势下军队使命任务,弄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基本道理,深扎精武强能、备战打仗的思想根子。要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树牢随时准备打仗思想,强化战备观念和敌情意识,时刻紧绷打仗这根弦,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二)用优良传统作风熏陶。优良传统作风是滋养血性的肥沃土壤。要深入学习了解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学习人民军队的特有革命精神,学习部队战史、战例、战将、战斗英雄,在寻根溯源中感悟战斗精神,在心灵震撼中激发血性胆气。要认真学习我国古代赞扬和弘扬军队英勇精神的优秀文化,学习我国历代军旅诗词、革命先辈战斗诗词和军旅文化名言,从中华传统武德中领会忠勇品性、坚贞气节,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

(三)用训练演习任务磨砺。练兵先练胆,铸剑需砺锋。要积极投身实战化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在难局险局危局中摔打磨练、砥砺品格,在近似实战环境的生死考验中激发潜能、昂扬斗志。要加强心理行为训练,增强战场适应能力、稳定能力和承受能力。要注重在战备演习、抢险救灾、维和维稳等重大任务中全面摔打磨练,培育舍身报国战斗信念、敢打必胜战斗血性、团结协作战斗品格、沉稳坚韧战斗心理、英勇顽强战斗作风。

(四)用军人崇高荣誉激发。荣誉是激发军人血性的重要动力。要深切感悟军人的特有荣誉,认清国家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给予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和优抚优待、设立烈士纪念日等,是党、国家和人民给予军人的激励和褒奖,增进对军事职业的价值认同,激发献身国防的热情和动力。要倍加珍惜我军辉煌厚重的荣誉,学习英模人物先进事迹,参加仪式纪念活动,从先辈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荣誉功勋、荣誉称号、锦旗奖章中,触摸历史、感悟责任、 积极创造荣誉,树牢见任务就抢、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意识,投身创先争优、立功创模活动,争当学习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作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