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血性胆气情况调查

2022-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军人血性胆气情况调查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胆气是军人的风骨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的时候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会议,在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这是习主席向全军发出的伟大号召,为培养堪当强军重任的革命军人提供了科学指南。

按照上级的要求,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血性、胆气的理解,不妥之处请首长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四有革命军人的内涵及要求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指明了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明确了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

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这‚四有‛紧密联系、内在统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革命军人的目标指向,立起了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根本尺度;明确了革命军人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确立了立身立志立德的基

本准则;明确了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契合点,指明了革命军人强军报国的实现途径。

二、对血性和胆气的理解

讲到血性和胆气,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这么一首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但是,请大家仔细的想一下,这是革命军人应该具有的血性和胆气吗?

不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古代这是快意恩仇的侠客,在当代这是没有法律意识的屠夫,革命军人所需要的血性和胆气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一)军人的血性胆气是怎样的?

1.胜利面前“敢拼”!

有人这样描述军人: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的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是‚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人;是坚持信念,百折不挠的人;是坚守孤独、无惧无悔的人!一

句话,军人应该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我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建军以来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通俗的讲,我军官兵有血性!‚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有研究资料证明,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作用与物质力量的作用之比是3:1。战斗英雄丁晓兵大家都非常熟悉了,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战士,当时他是侦察大队的第一捕俘‚高手‛,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深入敌人阵地生擒了一名俘虏,回撤途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右臂,他把断臂别在腰间继续战斗,成了一名独臂英雄,靠的就是军人的血性。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亮剑》吧,剧中主人公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理解,这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气概,就是‚有血性‛的表现!大家在语文课本中都学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描述了松骨峰战斗中的壮烈场景,松骨峰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战斗。我志愿军一个连队子弹打光了,战士们便和敌人拼刺刀、肉搏,有的用手榴弹砸,把美国兵的脑浆砸了出来,有的用牙咬,把敌人的耳朵咬了下来,有的被燃烧弹烧着了,便抱着美国人一块烧死,非常壮烈。后来许多参过战的美国老兵说起来仍恐惧不已,他们有的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最怕与中共的军队交战,他们不仅善战,而且太不怕死了。他们始终搞不懂志愿军为什么一听到冲锋号,都不要命地向前冲,怀疑给我们的志愿军吃了‚迷幻药‛和‚兴奋剂‛,

称这种不怕死的精神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亮剑精神,这就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面对强敌,即便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山河!懦弱不能博得敌人的同情,只能够留下笑料,贻笑大方。 2.危难面前“敢上”!

岳飞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军人,作为一个特殊职业,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是数十万解放军官兵用血肉之躯堵住了一次又一次决口;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危急关头,在2008年冰雪灾害的非常时期,又是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勇敢地站在第一线;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军官兵紧急出动,驰援灾区,从废墟中抢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哪里最需要,军人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军人就战斗在哪里。还记得2003年抗击‚非典‛那场特殊的战役吗?当人们谈‚非‛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我们的军人却勇敢地冲了上去。大家知道,‚非典‛这个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唾液、血液,飞沫等多种媒介传播,一不小心就会被传染,但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军人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非典‛零距离接触,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有的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最终打赢了这场抗击‚非典‛的攻坚战。你肯定还记得‚5.12‛汶川地震救援中那15名空降兵的‚惊天一跳‛,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里,是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伞降到灾区,及时传出了地震灾

情。那一跳呀,风险大着呢!空军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进的行5000米高空跳伞救援,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这里有一个跳伞的基本常识,超过海拔4000米以上高空跳伞,开伞器就不工作了,必须依靠人工数秒开伞,弄不好就得粉身碎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15位空降勇士,写好遗书,冒死空降,用临危不惧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血性。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15位勇士的‚生死之跳‛。当时有一首诗这样描述他们的英雄壮举:

翻开军史问天地, 哪见过凌空一跃五千米! 是胆气,是豪气,是虎气, 是忠诚,是责任,是荣誉,

直把云雾作天梯, 飞将军下九霄神勇无比, 踩着罡风闯大地。 谁见过飞箭直插五千米! 是军号,是战鼓,是威力, 是亲人,是呼唤,声声急。

刀山剑林何所惧, 空降兵上战场有我无敌!

请记住李振波等许许多多有血性革命军人的名字。

3.歪风面前“敢刹”!

军人是正义的象征,是勇敢的化身,关键时候能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能冲得上去。面对不法行为,军人要有正气,有豪气,有胆气。徐洪刚勇斗歹徒的事迹,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军人血性的内涵。1993年8月17日上午,某部班长徐洪刚探亲归队途中,在长途汽车上遇到一伙歹徒抢一女青年钱财,并撕破女青年的上衣,丧尽天良地进行侮辱……在这紧急关头,徐洪刚一声大喊:‚住手,不准耍横!‛冲上去抓住了歹徒的手,歹徒放开了女青年,把目标对准了徐洪刚:‚滚开,关你啥子事!‛‚你想挨揍!‛徐洪刚热血直冲脑门,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勇敢地冲了上去,对歹徒拳打脚踢,两名歹徒被打得连连后退。这时,车厢后面歹徒的同伙窜了上来,一齐对徐洪刚进行围攻。徐洪刚却毫无惧色,和歹徒进行顽强搏斗。无奈车厢狭小,力量悬殊,搏斗中两名歹徒拔出匕首,向徐洪刚的胸部、腹部连连猛刺,徐洪刚倒在了地板上。歹徒们见势不妙,仓皇跳窗逃跑。这时的徐洪刚尽管身中十几刀,肠子流出了体外,可他竟然从地上跃起,用背心兜着流出的肠子,紧随歹徒从车窗跳下,向歹徒追去,一米、两米、三米……,他竟然踉踉跄跄追出了50多米。面对不法歹徒,徐洪刚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行动中彰显了军人的血性。新疆军区某师高炮团原班长刘永涛,面对反动言论,果敢‚亮剑‛,凭着军人的智慧、胆气和血性,赢得广泛赞誉。《人民军队》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事迹。2010年11月1日19时30分,刘永涛等70多名军校学员参加地方一名教员的讲座,那位教员非常露骨地宣传西

方价值观念,公然挑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引起了同学的不满,有的愤然离场。‚再也不能让他在这里胡说八道了!‛关键时刻,刘永涛抢过话筒,旗帜鲜明地表示:‚你的观点,我反对!我很反对!‛接下来,刘永涛义正严辞地一一进行批驳。刘永涛正义的声音,让全场静了下来,随后礼堂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听着刘永涛的反驳,那位教员羞愧地低下了头,万万没想到自己以‚师者‛身份讲述的观点,却败在了一名年轻的军校学员手里……刘永涛也因此被所在师评为第二届‚感动雄师十大人物‛。在刘永涛的颁奖词中这样写到:‚矢志听党话,铁心跟党走。面对反动言论,‘师者’权威,旗帜鲜明,拔刀亮剑。‛这是对刘永涛最大的褒奖,也是对军人血性的有力宣扬。 4.责任面前“敢当”!

军人对国家有责任,对军队有责任,对岗位有责任,对家庭有责任。敢不敢承担责任,能不能坚守责任,是衡量一个军人有没有血性的重要指标。军人就要敢做敢当,自己的责任不推卸,他人的责任敢担当。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也许大家还记得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那令人心跳的场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科学家当着航天员的面,沉稳地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戚发轫‛!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为什么在发射前要当着宇航员的面郑重地签下责任书呢?

那是一种承诺,那是一种责任,那是一种担当!他握着航天员的手,满怀深情地说:‚年轻人,放心飞吧,你一定会平安归来,我等着你平安归来!‛这承诺字字千钧!不仅仅是对航天员的承诺,而是代表全体航天人对祖国的承诺、对民族的承诺,对航天事业现实和未来的承诺,也是他一辈子最重、最骄傲的承诺。正是有了这种承诺、有了这种担当,有了这种责任,才让‚神舟‛飞船获得了圆满成功。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可不愿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甚至是故意推卸责任。明明是自己分管负责或承办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怪这怪那,挖空心思找客观,想方设法去推脱,其实那是最不明智甚至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人非圣贤,难以尽善。‛发生问题,犯了错误很正常,关键是能不能正确对待。要知道,面对问题找客观,越找越悲观;面对问题找主观,越找越乐观。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敢做敢当!错了就认,认了就改! 5.挫折面前“敢扛”!

军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而不是神,同样会遇到常人所面临的困难矛盾甚至挫折,遇到挫折心情痛苦可以理解,但如果痛不欲生那就过了,不仅毫无军人气概,而且连男人起码的形象都丢光了。失败并不可怕,可以从头再来;可怕的是心‚死‛了,因为‚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心都‚死‛了人也就没救了。一名有血性的军人,遇到挫折能扛得住,站得稳,胜得了!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挫折,是人生成败的‚分

水岭‛,是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有的人受挫后出现不理智的反应和行动,都与不能正确对挫折有关。总政曾经对全军20起凶杀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由于当事人不能正确对待挫折而引发的。笑对挫折,泰然面对,是军人应有的态度和风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和矛盾,就跟丢了魂一样,要么情绪低落、寡言少语、自我封闭,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要么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工作失去热情,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要么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结果因小挫折摔了大跟头,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还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人专门翻阅过国外293个著名人物的传记,发现127人在生活中遇到过重大挫折,而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公式:‚挫折——奋起——成功‛。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邓小平,一生中经受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特别是‚三落三起‛的经历,使他更加成熟、理性、坚韧和执着,最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像这样愈挫愈勇、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古今中外十分普遍。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16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美国前总统林肯22岁生意失败后从政,先后30年经历了10多次竞选失败,最终在51岁时登上了总统宝座。

西方有句谚语:‚打不倒我们的挫折,只能让我们更坚强。‛美国著名学者奥里森.马登说过,‚人生如果没有挫折,人的潜能只能挖掘出25%,但一遇到挫折,其它75%的潜能才能被开发出来。‛挫折能磨

砺坚强的意志,挫折能够激发拼搏的动力,挫折能够锻炼成事的本领。大量事实证明,人们在亲身经历挫折后所获得的本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往往受益终身。革命军人要正视现实不逃避,直面挫折不低头,在挫折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奏响时代强音。 6.得失面前“能放”!

军人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走得远。不为个人私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干出一些威信扫地、人格破产的事来。否则,一旦被定性为‚小农角色‛、‚小农意识‛,就会被人瞧不起,遭到唾弃。

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志平时也讲应该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可真到了自己调职晋级、立功受奖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去争一争。有时忍住了不去争,但事后心里终究不平衡。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被誉为‚军中枪王‛的何祥美有一句名言:‚打靶想多了会跑靶,得失想多了会走神。‛想想周总理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放弃优越的家庭条件投身革命事业,用个人的吃亏换得天下人不吃亏,这是多么崇高的人品和胸怀?想想无数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刑场上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连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我们今天的人还有什么亏值得计较?想想雷锋同志,做了一辈子好事,当了一辈子所谓的‚傻子‛,我们还有什么亏不能吃?战斗英雄李玉安可能有些同志还不熟悉,他就是松骨峰战斗中13名烈士之一,人们都不知道他负重伤后竟然奇迹般地活着,对于这样一个在战场上立过大功的英雄,后来却被作为一般的战士复员回老家,要是换了其他人,说不准就会去找组织‚讨说法‛,

可他没那样做,他自己也知道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他的名字,可他从来没对别人说起。后来有人知道了这事问他,他的回答非常朴实:‚我们全连一百多人都牺牲了,就剩下我一个。我要是再提个人要求,就对不起他们。‛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南疆军区边防官兵有一幅对联写得好:‚守边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保边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这种奉献精神、这种思想境界,就是革命军人对待得失的正确态度。

(二)军人的血性和胆气从何处来?

1.军人的血性胆气,源于爱党爱国。

军人最可贵、最优秀的品质,在于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唐代诗人戴叔伦曾高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代陈子昂也寄语:‚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北宋岳飞冲冠怒发:‚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西汉霍去病振臂一呼:‚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正是,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愿将此身长报国。

作为革命军人,就要心怀报国之志,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之中。我军自南昌城头打响第一声枪开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子弟兵有信仰、有志气、有血性,历经千难万险、大小战斗,无不是靠着一股血性之气,打败了帝国主义、打败了日本倭寇、打败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从此,忠于党成为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

军魂,听党指挥成为人民子弟兵的‚命根子‛。今天,重塑军人的血性,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军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官兵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2.军人的血性胆气,在于责任担当。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和倡导军人有血性,敢担匹夫之责,留下了千古英名和不朽诗篇。比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铁骨气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责任意识,‚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担当精神,等等,将永远激励和鼓舞后人。反观,一个军人如果精神上缺少钙质、少了血性,就会得‚软骨病‛,一定会立不起、站不直、挺不起胸膛,做事也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更不可能有担当、有责任。一个不负责、不敢担当的军人,上了战场必然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甚至临阵畏怯、蝼蚁贪生。

习主席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今天,锻造有血性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带领广大官兵直面风险挑战,敢于勇挑千钧重担,以务实为本、求实为荣、落实为责的精神状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贡献全部聪明才智和力量。

3.军人的血性胆气,成于苦练本领。

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注定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必然会打败仗。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军事训练和斗争实践中锤炼的,以过硬的本事、坚实的力量作支撑。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一些官兵滋生了当和平官、当和平兵的思想,少数领导干部意志衰退、精神萎靡、文恬武嬉;一些部队战斗力建设欠账、缺课积疾,练为看、训为演、演为名,背台词、念讲稿、编脚本等形式主义的东西,严重制约了部队建设,阻碍了战斗力生成,消磨了军人的血性雄风。习主席多次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军人还得有血性。

军人是为准备打仗和打仗而存在的。每一名革命军人都应自觉把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当主业,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一腔热血投身钻军事、练本事、训精兵上,始终不渝地追求军人的血性。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一支有血性的军队,能够让敌人魂飞魄散,也能让友邻萌生敬意;一个有血性的军人,能够令觊觎者心存恐惧,也能让战败者心悦诚服。

三、我们的血性胆气怎么体现

有血性,有胆气,是军人骨子里具有的刚强正直的气质和性格,集中体现了革命军人优秀的品质、操守和人格,能够为打胜仗和崇尚荣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作为一名生长在世界和平大环境下

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的血性胆气又如何体现?

有一首著名的古诗是这样写的: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没错,这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前出塞其六》。公元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了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前出塞》,总计九首。这个时期还是大唐王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大唐王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大家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

然而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前出塞》第六首表达自己的军事观点,这是一篇能超越唐朝当下,甚至超越几个世纪的军事论文,四十个字,好像四十支犀利的箭,在理论上射得准,射得透。

这篇微型军事论文的重点落在武器装备运用、战术打击重点和杀伤力三个层面上。在武器装备上,选弓,要选弓背强有力的,选箭,要选箭杆长的,例如李世民特制的大羽长杆箭,比普通弓箭要大一倍。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打击力度和射程。

如此优质的武器,是用来大面积杀伤敌人吗?非也,而是用来实施针对敌方的‚斩首行动‛。武器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用来瓦解战斗力的,射掉敌方战马,敌人虽然未死,但战斗力瓦解了;擒拿敌方首领,虽然没有大面积歼灭敌军,但已瓦解敌方指挥系统。

武器越精制,打击越到位,就越能准确地瓦解敌方战斗力,杀伤面就不必扩大,因此杜甫提出‚杀人亦有限‛,‚岂在多杀伤‛。这不

只是人道主义的慈悯,也是一种高明的战略。打仗,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讲究杀死杀伤多少人。

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我认为必须具备四点:国家必须富足、民众必须团结、将士必须用命、装备必须精良。

而作为一名测试兵,我们就是共和国精良的武器装备的最后把关者!那么,我们的血性胆气要怎么体现呢?我认为:

(一)听党指挥,做一名政治合格的测试兵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创立形成的建军原则,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不断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正是始终不渝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确保我军始终为着广大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才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可靠的力量保证。

目前,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的所谓的美分党、五毛党在国外反动势力的渗透和诱惑下,大肆鼓吹所谓的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甚至我们党内、军内个别同志的言论中都有这种思潮。这种现象是极其危险的!

这种思想就像是麻古,看起来漂亮、闻起来芳香,但是一旦接受了它,等待我们的就只有两个字——死亡!面对这种思想毒药,我们必须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绝对忠诚,是人民军队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坚决听党指挥的价

值支撑。

绝对纯洁,是人民军队的本色所在,是坚决听党指挥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绝对可靠,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征,是坚决听党指挥的实践要求。

(二)攻坚克难,做一名能打胜仗的测试兵

一个猎人,防狼的心劲松了,打狼的能力必然退化;一支军队,只享受盛世,看不到狼烟,也自然会警惕丧失、武功废弛。

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说的。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我们的军队要打胜仗,就必须拥有精良可靠的武器装备。

根据相关方面的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於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

达193万4820人。

中国军人和侵华日军的战损比高达1:6.6!

面对这种结果,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日军训练有素,而中国军队大部分都是放下锄头的农民,军事素养的差距不在一个水平上;有些专家讲这是因为中国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武器装备水平的巨大差距!

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在轻武器方面的差距并不大,战场上中国军队80%的伤亡都是大炮造成的,中国军队和日军的差距就是在大炮这样的重武器上。中国军队一个师只有十几门大炮,有的师甚至一门炮都没有,日军每个师团光150毫米以上的重炮都有十几门,75毫米的山炮野炮好几十门,加起来一个师团有各种火炮一百多门,轻轻松松可以把中国军队阵地打的和月球表面一样。而且日军在战斗中大量使用毒气弹,中国军队没有装备防毒面具。日军一碰上坚固阵地就用毒气弹开路,这也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伤亡巨大的重要原因。后来中国军队大规模更换美式装备,重装备开始足以和日军对抗后,日军就不怎么占上风了。例如三次长沙会战都是双方不断拉锯。

我们作为共和国武器装备的最后把关者,具备的‚三心二意一能力‛,三心就是:细心、耐心、信心;二意是指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一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战争就是测试,我们的阵地就是炮位。我们必须做到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测试精确,数据准确;不怕麻烦,重视规范;关注细节,追求完美。

(三)服务大局,做一名作风优良的测试兵

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即‚三严三实‛。

要想在军营有所建树,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努力与完善还不够,必须紧紧依靠集体。那种片面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的人,是行不通的,必然要受挫折、栽跟头。

人,可以不伟大,但一定要崇高;人,可以平凡,但一定不能平庸!

同志们,今天我们围绕军人‚血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古今中外,有血性的军人不计其数,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树立起一座座令人景仰的丰碑。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我们领略了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在烽火连天的战场,我们看到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临危不惧的身影;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直面了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勇于献身的形象,他们是我军官兵的杰出代表,是时代造就的血性男儿。在他们身上让人感受到了阳刚雄壮之美、经天纬地之美、心灵震撼之美。在强军兴军的伟大新征程中,广大官兵都应当积极践行强军目标,自觉做有血性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上一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单下一篇:磁现象初三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