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品的调查报告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用品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儿童用品的调查报告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报告

儿童问题行为是扰乱他人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给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1]。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家庭系统理论和亲子互动理论的兴起,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解释儿童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2]。近年来,李晓巍等研究发现家庭功能的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与外显问题行为,即家庭成员间亲密的关系有利于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3]54-59。在家庭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parent-child relationship)作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是早期社会化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Masten与Garmezy指出亲子关系是造成儿童发展和心理病理问题最有影响力的因素[4]。金灿灿等研究发现,完整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防止留守儿童小学时期重度问题行为的发生,帮助流动儿童抵御负性环境对问题行为的负面作用[5]1119-1125。总之,探究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两所幼儿园,共250名3-7岁儿童。回收问卷217份,回收率92%,男童占46.5%(102名),女童占53.5%(115名)。所有被试智力正常,无明显感官障碍、遗传疾病、精神病史。

(二)研究工具

1.亲子关系自我评价量表

用亲子关系量表进行调查。量表总分在60分以下的为亲子危机组、60~80分的为良好亲子关系组、80分以上的为和谐亲子关系组[6]。

2.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适用于3-17岁儿童,共48项,6个维度: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焦虑、多动;按0-3四级计分。该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932,分半信度为0.900;效度较好,与AchenbachCBCL、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的各分量表呈对应性相关。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规定5个因子中得分都在M±2SD范围内,且多动得分小于1.5的为正常组,其他为问题行为组。(见表1、表2)

表1的结果表明,问题行为组37人,正常组180人,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7.05%。这一结果与2007年李秀丽《Conners父母问卷在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筛查中的应用》[7]的调查结果相近,但此次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比2007年略有上升。这可能与独生子女增多,受到家长的过多宠爱,造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儿童面临越来越繁重的学习压力有关。

从表2的结果看出,儿童问题行为组中,男童人数多于女童。这反映出此次调查中男童比女童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与普遍的调查研究结论相同,但对于儿童问题行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有待以下的统计分析。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

从各个因子项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方面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描述统计。(见表3)

表3显示,品行、冲动、多动因子数据的离散程度很大,得分偏高,且儿童冲动、多动因子分高于焦虑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发现,品行、多动因子均分高于常模,各因子标准差明显高于常模。因子项的离散程度大,明显高于常模的现象主要还是抽样太少导致的。儿童的冲动、多动因子分高于焦虑等内隐问题行为的得分,这表明儿童的问题行为以外部问题行为为主,内隐问题行为正处于发展阶段,此结论与俞国良的研究基本吻合[8]。

(三)儿童亲子关系的情况

对儿童亲子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分组,结果(见表4)。

表4显示,亲子关系总体情况良好。亲子危机仅占总数的3%。

(四)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问题行为的情况

对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问题行为的得分进行F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看,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在品行、焦虑、多动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在问题行为总分、学习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亲子危机组中儿童焦虑、品行、学习问题最为严重。亲子关系的差异导致儿童问题行为程度不同与李晓巍等[3]54-59的研究吻合。这主要是因为亲子关系紧张,儿童容易遭到父母的拒斥,心灵受到伤害,表现出挫折感,抑郁或低自尊现象,产生焦虑,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同时儿童的道德认识处于发展阶段,容易出现偏差,表现出更多反社会倾向、行为抑制和社交退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良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引起学生厌学、逃学等学习问题。

(五)亲子关系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

以亲子关系总分与儿童问题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分作相关,结果(见表6)。

表6显示,亲子关系总分与儿童问题行为总分、品行、学习、多动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这一结构反映出亲子关系对于儿童问题行为来说的确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应较少的儿童问题行为与金灿灿等[5]1119-1125的研究成果一致。亲子关系与多动因子的显著负相关,表明父母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甚至导致儿童多动。

(六)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亲子关系为自变量,问题行为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儿童问题行为=-0.175×亲子关系+20.784。(见表7)

从表7看,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有负预测作用,预测指数为5.1%。这表明和谐的亲子关系能预测出儿童问题行为的下降趋势,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预测出儿童问题行为的增长趋势。同时,儿童问题行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改进亲子关系与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为亲子关系的构建开拓了新的视野。董娟提出通过培养共同养育的积极模式, 建立积极的文化编码,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等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9]。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父母;二是儿童;三是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指学校)。父母双方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共同养育子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主体作用,发挥榜样的作用,同时注重亲子游戏进行亲情教育。学校注重传播科学育儿方法,提高家长自我教育能力,开展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引导儿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通过三方配合,优势互补,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

(二)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

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努力。家庭方面要提高和强化各种保护性措施,减少危险性因素。构建和谐亲子关系,重视对家庭心理环境的改造,通过积极游戏、激励良好行为、冷处理不期望行为等,矫治儿童情绪问题,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营造学习氛围,解决儿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运用三者协助干预等系统的整合性方法,帮助儿童培养亲社会行为,降低儿童问题行为。

亲子关系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密切,不同的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亲子危机组对应儿童较严重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及高发的多动障碍。

亲子关系是儿童问题行为的一个有效预测变量,改善亲子关系可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品行问题和学习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龙吟,孙诚.幼儿心理与行为透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67-70.

[2]吕勤,陈会昌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130-132.

[3]李晓巍,邹泓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

[4]MastenS, A Garmezy N.Risk,vulnerability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in:Lahey B B,Kazdin A E[J].Advances i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Vol8),New York:Plcnum,1985:1-52.

[5]金灿灿,刘艳等.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2,35(5).

[6]田丹.亲子关系自我评定量表[J].启蒙《3-7岁》,2010,(6):27.

[7]李秀丽.Conners父母问卷在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72-73.

[8]俞国良,金东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4):608-611.

[9]董娟.积极心理学与构建和谐亲子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14-16.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 637009)

作者:宗金莎 李雪平

第2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调查报告

【摘要】本研究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心理弹性水平差异入手,对农村留守儿童性别、父母外出时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和照顾人类型等与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教育策略,以此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心理弹性,积极应对不利情景。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保护性因素;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朱激文(197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梅山中心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康莉(1988-),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梅山中心幼儿园科研组长。

一、问题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父母一起生活、接受父母监护,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或独自生活的儿童[1] 。有研究表明,虽然农村留守儿童都不同程度面临着家庭结构不完整,“亲子教育”缺失,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教育和关爱,甚至在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环境下成长,难以享受较好的教育条件和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完全同质的群体。他们当中有些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长期心理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出现了心理发展问题;另一些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或生活窘困而导致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反而显现出良好发展趋势,甚至改变不利境遇获得成功[2]。从心理弹性理论的角度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或许可以寻找其中影响差异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来增强他们的自身心理弹性,积极应对不利情景。

心理弹性( resilience),也译为抗逆力、复原力、心理韧性等,强调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内在潜力,是近二三十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3]。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能够很好地应对,甚至在逆境中获得较好发展的能力[4],它意味着心理弹性并非只有个别特殊个体才拥有的天赋能力,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只不过心理弹性水平会因个体不同或者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

研究者考察人的心理弹性发生、发展及机制,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即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即是指那些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出现可能性的个人或环境因素[5];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目前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影响儿童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6]。

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内部间个体积极适应差异研究较少。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者一般都是从亲子教育的缺失、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沟通、代养或寄养环境对留守儿童人格、心理健康、行为、学习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来进行讨论,但这些研究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7]。(2)留守儿童研究的调查对象基本上是小学、中学阶段的孩子(如周宗奎,2005;李宝峰,2005;范方、桑标,2005;王东宇、王丽芬,2005;陈绪忠、王莉萍,2005;林宏,2003;王东宇,2002,等等),而学龄前被留守的孩子,研究界较少涉及,研究难度更大,也更迫切需要心理学研究的关注与涉足。(3)缺乏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测量工具。首先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并没有直接的外来经验可以借鉴;其次西方量表是否涵盖了中国人心理韧性的内容?传统逆境观中的“逆境出人才”“祸福相倚”等观念以及中国人行为的独特方式并未包含或反映在西方量表中[8]。目前针对中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弹性问卷被试多为初中生(如胡月琴、甘怡群,2008;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2007),而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弹性问卷目前还没有。

心理弹性理论认为,保护性因素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弹性发展的因素。寻找并促进儿童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是当前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9]。在保护因子当中家庭因素对个体早期发展的影响巨大[10]。本研究考察的对象是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是他们成长的主要场所,而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也是在最初于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发展雏形的基础上的延伸。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我们更应该深入家庭内部挖掘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中的保护性因素,以此帮助他们挖掘和提高这些因素的相关方面,来增强他们自身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积极地适应留守生活。同时,期望能将有关重要的经验运用到更多有着相似生活背景却仍然适应不好的孩子身上,为之提供干预的方法和帮助的途径,以减少不利情境对他们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心理弹性水平差异入手,主要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结构维度特点并对农村留守儿童性别、父母外出情况、父母外出时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和照顾人类型等与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教育策略,以此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心理弹性,积极应对不利情景。

(二)研究方法

1. 正式施测被试情况。在宁波市某农村幼儿园大班中随机抽取30名幼儿为试测对象,男女各半。自编儿童个人情况量表包括性别、父母出外情况、父母在外时间、与父母联系、团聚频率、照养方式等项目。每名幼儿都有带班老师和监护人来丰富幼儿个人情况表。考虑到幼儿的认字水平和理解力有限,问卷由施测者一对一进行测验,固定由一位研究者施测,另一位监测,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收回有效问卷30套,有效率100%。(见表1)

2. 研究工具

正式施测问卷共由44个项目组成,包含8个因素,其中两个家庭外素即包括教师关怀与人际协助两个因素;家庭为一个因素,即亲人关怀;五个个体因素:自我效能、社会能力、情绪控制、问题解决、目标专注(见表2)。

其中个体因素的含义如下:自我效能指的是对自己的能力信任,如“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能做好”“我觉得自己是个能干的小朋友”;社会能力包括合作参与、沟通、共情,即能够适应人际关系,能与别人一起共事,能与别人交流感情和思想,能理解和关心他人经历和感受,如“我喜欢和朋友一起玩、一起学本领”“我的朋友大多都很可爱”“当我发现有人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也会难过”;情绪控制包括对情绪的发泄、期望、控制、忍受,指的是对自己情绪的稳定和把握,如“如果有人说了伤害我的话,我会小声的告诉他,希望他不要这样做”“遇到很生气的事情,我有办法让自己不生气”;问题解决指的是在作决定和采取行动前能够谨慎考虑并权衡,如“当我需要帮助时,我会找朋友或者长辈商量”;目标专注指的是对未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梦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如“我想上小学”“我有自己的梦想”。

3. 研究数据处理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量表的测量学分析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量表信度检验

内在一致性信度:内在一致性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内部的一致性,即项目同质性。问卷信度测量采用分半信度指标,得出信度r=0.704;采用同质性信度指标,校正后的克龙巴赫系数为r=0.704。信度指标达到最小可接受值,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良好,项目同质性高。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量表效度测验

结构效度:本研究采用了国内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构想模型[11],用观测到的数据与构想模型进行拟合,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测量模型的整体拟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素结构清晰,与研究的理论构想相吻合,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其拟合指标如表3所示。

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χ2/df等于2.862,RMSEA等于0.061,可以认为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比较好,所编制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整体状况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受各因素影响状况,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整体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具体的结果见表4。

本研究的问卷采用的两点计分,1分代表的实际意义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处于好的水平,0分代表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处于不好的水平。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总体平均分为0.75,在八个维度的平均分都在0.5以上,说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整体处于较好水平,其中教师关怀和目标专注得分比较的高,分别为0.8和0.83,其次是自我效能,得分是0.79,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亲人关怀表现较为一般,平均得分为0.66分,处于中等水平。

2. 性别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为了了解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进行考察(见表5)。

注:*表示 p < 0. 05,* *表示 p < 0. 01,以下各表与此相同,不再加以注明。

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留守男童。

3. 父母外出情况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为了解父母外出的不同形式在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造成的差异,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父母外出情况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优于父母共同外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父母外出优于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4. 父母在外的时间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为了解父母外出时间的不同在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造成的差异,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比较,见表7。

由表7可知,父母在外时间长短不同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成负相关,即父母在外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

5. 亲子沟通频率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为了解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的不同在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造成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与父母沟通频率不同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频率越高,心理弹性越高。

6. 与父母团聚的频率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比较,来考察与父母团聚的频率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造成的影响,结果见表9。

由表9可知,与父母团聚频率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多重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随着与父母团聚频率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即与父母团聚的间隔时间越长,与父母团聚的次数越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

7. 照养方式不同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由于本研究的被试中没有单独由父亲照养和其他亲戚照养的留守儿童,所以只比较了祖父母和母亲照养两类。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来考察不同照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造成的影响,结果见表10。

由表10可知,照养方式的不同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由母亲担任照养任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担任照养任务的留守儿童。

四、结果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整体状况较好

本研究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处于较好水平,这与一些研究者得出留守儿童存在较大心理问题不完全符合。留守儿童内部在应付环境中的父母亲情缺和较低的经济生活环境等这些危险因素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导致行为不端、心理弹性水平下降,有的甚至经过挫折变得更坚强,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处于较好水平就不足为奇了。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父母外出给留守儿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水平。事实上,国外关于亲属抚养的研究也曾经得到相似的结论。如Solomon and Marx (1995)通过对美国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分析后指出,尽管存在比较明显的经济困难,亲属抚养的儿童与父母抚养的儿童在健康和行为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12] 。

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整体状况的八个维度中,教师关怀与目标专注起到保护因素的作用。

目标专注方面,虽然学龄前儿童对成人社会的责任并不是十分了解,但他们对父母打工的事情逐渐有一些认识,他们能体会到父母外出打工的辛酸,也产生了对父母的心疼和关心。许多儿童在被问及是否有自己的梦想时,回答的都是“长大了想帮妈妈干活”,在面临着较为贫困的生活条件和父母情感缺失的不利因素下,农村留守儿童选择积极且更为实际的的目标支撑。

教师关怀方面,面对环境中的父母亲情缺失这一危险因素时,留守儿童转向与幼儿园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父母外出给留守儿童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教师关怀起到了保护作用。

(二)农村留守儿童中女生心理弹性高于男生

性别差异的检验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心理弹性发展总体水平高于男生。在面对同样来自外界的不利因素和保护因素时,女生比男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幼儿阶段女生的心理发展较男生快,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留守背景对男孩的适应发展不利影响更大。

根据对教师访谈信息的归纳整理,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女生较多地表现出合群性,喜欢情感表达和情感倾诉。她们在表达和倾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与同伴、老师和亲属之间建立起亲密感,从中获得较多的情感支持,并且同样在外界支持面前,人们对待男孩总是希望他们更加独立,而对女孩这方面的要求则相对较少,所以他们主观感受的社会支持以及对这些支持的利用程度就不同,这样就使女生更加容易感受到外界支持,更愿意利用外界支持提供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13]。

这个结果与李永鑫(2008)的研究结果“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而社会支持的提高会影响到心理弹性的提高”是一致的。

(三)父亲外出工作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高于其他情况

本研究调查显示,父亲外出工作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其他情况,母亲外出工作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最低。Klein在对6岁~12岁家庭贫困的非裔美国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支持性的母子关系和儿童的抑郁、儿童的行为混乱两者都存在负相关[14]。这说明母亲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就提示我们,在父母选择外出打工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单独外出打工。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时间越短其心理弹性越高

本研究调查显示,父母在外时间长短不同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成负相关,即父母在外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

大量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对儿童的人格的形成、社会交往有显著的影响,甚至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5]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心理和行为是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16],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除了重大的节日和事件时间都没有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甚至有的孩子在刚出生时父母就外出了,这对他们的心理弹性肯定有很大的影响。长期亲子分离,亲子沟通缺少,就算这些孩子能够得到更多较好的社会支持,也难以弥补在童年早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只重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孩子的成长时期所需要的关爱,特别是在孩子成长尚处早期的时候,要注意多陪在孩子身边,以免影响他们终身的发展。

(五)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频率越高心理弹性越高

调查发现,父母与孩子沟通频率越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高;反之亦然。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经常外出打工,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就比较少,父母如果能经常和孩子联系的话,就给他们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机会,从而减少由于父母不在而产生的负面的影响,提高留守儿童所能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程度,减少不利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联系,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也可以增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如果父母外出打工,不常和孩子联系,必然会对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给孩子留下父母不关心他们的感觉。

所以,如果父母在外出又不能经常回家看看,要经常给儿童打电话进行联系,虽然不能完全取代父母在家的情形,但是这种联系的增多也是一种亲情的延续或补偿,让这部分留守儿童同样能够感受到更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起到维持正常亲子关系的作用。

(六)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频率越高心理弹性越高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如果经常回家探望的话,就给他们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孩子对父母的思念而引起的孤独感,这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弹性的提高。所以,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儿童,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或事件的时间,更应该和孩子在一起。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经常把孩子接到自己打工所在地团聚,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七)由母亲照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高于其他情况

由于本研究的被试中没有单独由父亲照养和其他亲戚照养的留守儿童,所以只比较了祖父母和母亲照养两类。研究显示母亲担任照养任务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担任照养任务的儿童。

这可能是因为母亲不仅能在生活上给予儿童悉心照料,在情感上也能给他们比较恰当的关心与支持,这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弹性的提高。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等亲戚对儿童的照养往往只能局限在生活上,对孩子心理与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 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其次隔代照养更易出现纵容、溺爱现象。再次,在农村的祖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教育观念较为落后,这对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都是是不利的。基于此,笔者建议在父母外出时,最好由母亲留在家中担任照养子女的任务。

五、教育启示

(一)要克服各种困难,尽量留下一方在家里照顾孩子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人父母,应努力协调好外出务工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角色意义,母亲通常是孩子早期最有意义的他人[17]。另外,单亲(特别是母亲)照看的孩子至少在生活上是有保障的,可以让孩子在心理上多少有点依靠,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好处。单亲监护型家庭应适当地调整家务时间和家务份量,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一旦有问题应及时与在外的一方商量办法,争取用两人的力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如有条件可以与孩子一同去参加由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

(二)双双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

留守儿童的家长必须与监护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也要让监护人充分了解亲身父母的要求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使他们能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孩子进行教育;二是给予孩子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就可能让留守孩子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确保父母外出后孩子能被有效照管,使留守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

(三)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互动,增进相互感情

如果条件允许,父母最好能把孩子接到自己打工的地方和自己一起生活,或者寒暑假把孩子带在身边。外出打工的父母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如不能经常回家,父母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多鼓励孩子写信,多听听孩子的倾诉,特别是逢年过节时一定要记住给孩子心灵上的抚慰,别冷落孩子的心。

(四)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教方法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先生对家庭教育内容说得非常透彻:“家教最基本的内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建立联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18]因此,家庭教育主要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儿童的发展受到家庭教育思想的重要影响。如果教育思想良好,孩子在逆境下也可能发展得很好。孩子通过观察他们的长辈如何处理日常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如果监护人能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教方法,对孩子心理弹性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与教师积极配合引导正确认识压力或逆境,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评价

家长应和教师配合在观念上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压力或逆境的必然性。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经验系统,“儿童决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孱弱无能”[19]。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压力或逆境是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孩子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对于孩子心理弹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幼儿园、学校、社区、社会的关注。良好的学校教育,有利的社会支持对于他们积极的状态应逆境和压力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都是很有帮助的,而心理弹性的形成又会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曾守锤,吴华清.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4).

[2]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314~317.

[3]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

[ 5 ]周福林,段成容.留守儿童综述[ J ] .人口学刊,2006,(3):33~3520.

[6] 庄国土.近20年福建长乐人移民美国的动机和条件—以长乐实地调查为主的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1).

[7]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

[8] Beardslee W R,Gladstone T R,Wright E J,Cooper A B.A family-based approach to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t risk: evidence of parental and child change[J]. Pediatrics [NLM-MEDLINE],2003,112(2):119.

[9][13] 苏瑜.福建长乐3-5岁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0] Block J,Kremen.IQ and Ego-Resiliency:Conceptual and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2).

[11]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98~102.

[12] 马欣川.运用挫折教育培养儿童的心理耐受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0,(3):79.

[14] Klein K,Forehand R.Family processes as resources for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exposed to a constellation of so-ciodemographic risk factors[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2000,(29).

[15] Zeng,S.C.,Li,Q.W.T he summaries of children sresilience development[J].Psycholog -ical Science,2003,26(6):1091~1094.

[16]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7]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志,2002,10(5).

[18] [美]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潘允康,张文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9]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3.

作者:朱激文 康莉

第3篇:音乐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的调查报告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心理健康、思想道德、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把音乐课和音乐课外活动作为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一个切入点,通过音乐帮助和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洼地”。 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育中自觉地体现“教书育人”的思想,充分运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育;咸宁市;横沟中学;横沟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起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运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大量增加,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农民的“工人化”再就业,获得了比农村更多的收入,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但是,在这个大好的发展环境下,广大的农民工身后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亲或单亲长期在外务工而孩子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单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朋友或其他委托人照看,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1]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少家庭关爱、亲子关系疏远,再加上学校教育资源失衡、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将对留守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对社会而言也容易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之一。2004年以来,有关学者和各类工作者,从多视角、多领域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见解和解决途径,甚至从理论高度、法制层面做了有益探索。学校教育和教学是儿童接受教育影响的主要途径,对儿童身心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少有从课程功能和教学效能方面进行具体实验研究的,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多数显得空洞和类同。

笔者2009年在做课题“鄂南农村音乐教育状况与发展对策”时,开始接触到“留守儿童”现象,通过与受访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交流发现有关留守儿童问题,产生了运用“音乐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功能和教学手段,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思路,申报并获批了《城乡音乐教育现状比较及均衡发展对策研究》这一课题。笔者认为,音乐课堂不仅是学习音乐知识的场所,同时也能成为安抚心灵的“保健中心”。我们把音乐课和音乐课外活动作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通过音乐帮助和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洼地”,建设“心灵开发区”。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教育中自觉地体现“教书育人”的思想,充分运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基于以上想法,笔者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问题,对音乐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成长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我们对受访学校留守儿童学生做了相关调查。我们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5 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从被调查的留守儿童性别和年龄结构来看,在所调查的185名留守儿童中,男童98名,占53% ,女童87名,占47%;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6岁,有60% 的儿童在6岁至12岁之间。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情况来看,97.3% 的留守儿童的监护是祖辈监护型,其中,88.9%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由爷爷奶奶承担,8.4%的监护人由外公外婆承担,2.7%的儿童无人监护,即父母双方均外出,儿童独自在家,可能偶尔会得到亲戚或者邻居的照料,但大部分时间是独立生活,属自我监护型。

(一)学习教育方面呈现的问题

1、学习动力不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教育缺乏父母直接有效的引导和监督,30%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家长对子女的成才期望过低;有10%留守儿童从自己的家长和周围的农村人的身上隐隐看出,学习没有什么用,因而没有学习动力。2、学习成绩不容乐观。40%留守儿童的成绩属于中等偏差,一些孩子因长期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和孤独感,导致上课注意力分散、听课效率低下,学业成绩不稳定。

(二)心理健康方面呈现的问题

1、缺乏心理支持导致自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在身边的支持,往往心理比较自卑和脆弱,30%孩子性格普遍较为内向。2、缺少关爱容易引起对抗。由于缺少父母关爱,60%学生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戒备和敌对的心理。20%留守儿童不愿意与同学或老师交流,逃避各种公共场合和活动,有的留守儿童甚至与监护人发生摩擦而产生隔阂,大约5%左右学生面对老师的管教会说:“我父母都不管,你管干嘛?”对老师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3、缺位管护导致薄情和任性。在外出务工的背景下,抚育孩子的责任全部转移到祖辈或亲朋好友身上。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了,子女对他们比较陌生,“父母”成了一个概念,导致薄情。因隔代育人或受托育人而产生溺爱宠娇,容易造成儿童任性。还因为祖辈或其他亲友的文化背景与阅历的差异,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观念,容易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强烈。

(三)青春期教育方面呈现的问题

由于社会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学四年级到初中毕业成为儿童的青春期发育的最重要阶段,儿童面临着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不断变化,生理成熟期到来了,而心理却没能同时成熟。80%留守儿童面临青春期的苦恼,由于家庭教育功能缺位,学校的青春期教育薄弱,使得留守儿童在这一阶段往往无所适从。

(四)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呈现的问题

1、道德观念发生偏差。家长长期务工在外,对孩子都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金钱+物质”就成了他们用来弥补孩子亲情缺失的最直接方式。有些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印象,就是那个经常打电话过问学习成绩,承诺发给奖赏的人。容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人生观,产生“读书无用论”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2、道德行为出现异常。据受访教师反映,大约有2%留守儿童缺乏起码的自我道德约束,未能建立起对他人的应有尊重,也未意识到其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由于长辈的溺爱宠娇,部分学生很不懂得尊重长辈,甚至认为那种疼爱是他们应得的。在道德行为方面, 6% 的留守儿童经常有违纪行为, 1.5%的有打架偷盗行为, 部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旷课逃学。

三、音乐教学活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调查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基础教育近年来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学校还只能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体制上来解决或许还需要一段时期,因此探索非体制机制的解决方式和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为了寻求非政策性、非体制性的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可行途径,笔者对咸宁市咸安区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点初期概况及调查问卷统计

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是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直属的农村重点学校,是咸安区留守儿童教育实验点。初中有22个班级,仅有1名专职音乐教师,另有3名兼职音乐教师。小学26个班,有1名专职音乐教师,4名兼职音乐教师,有1台电子琴,还有一些洋鼓洋号,用于大型活动。从该校课程表上看,每班每周安排有1节音乐课,但能否真正上音乐很难说。我们访问了该镇横沟小学校长陈清河①,他说,目前农村学校普遍缺乏音教设备和艺术类师资,教学供需比较紧张,“普九”时配备了一些器材,现在不是旧了就是坏了,艺术教师基本到不了农村。音乐教师吕志远②表示很想多开展一些音乐活动以满足孩子们热爱音乐、快乐学习的心愿,但心有余,力不足。以上状况与拙文《论音乐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以鄂南地区部分中小学为例》[2]的调研分析是一致的。

2010年6月在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我们向四个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发放了问卷,在每个年级中抽取了2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80份,作废卷0份。通过数据统计,主要结果如下:

在问及留守儿童们是否能够承受挫折的时候,15%选择了“不能”,59%选择了“有时”,28%选择了“完全可以”。

在问“你遇到困难或苦恼时,首先会想到谁?”中,有10 %选择了老师;27%选择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3 %选择了同学;32%选择了父母。

在问“你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中,36 %选择“读书升学”,27 %选择“有好老师、好成绩”,还有36%选择“和父母在一起快乐生活”。

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中看出,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比较坦诚,不同程度的存在自卑、孤独、内向、说谎等心理问题,与老师平常掌握的情况总体相符;统计数据同时也显示留守儿童普遍都热爱音乐,喜欢音乐课,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这是我们感到欣慰的。被调查的学生大多数喜欢并信任音乐老师,使我们深感音乐教育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二)实验概况

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均设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办”,已经在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并在音乐教学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两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办”有名有实,校长亲自任主任,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几位音乐老师都是留守儿童教育办的成员,由此可见该校的留守儿童教育有自己的特色。调研中我们与横沟小学校长陈清河、音乐教师吕志远,横沟中学音乐教师黄蓉③、酒方方④等进行了几次座谈,了解到该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强调成绩,心理压力较大;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群体意识、合作意识较差;对他人防备怀疑,缺乏安全感等等。在该校的调查结果没有超出我所参阅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的分析,只是各项目的具体数据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我国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也为提高本文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指导性奠定了实证基础。下面是音乐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活动的实验。

实验一:

形式:合唱队

年级:小学各年级

指导教师:吕志远

训练时间: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

训练内容:1、完成当天语、数作业,吕老师代替家长检查;2、合唱歌曲

吕志远老师经验总结:留守儿童不愿主动跟老师交流,但通过合唱队这个集体活动,对音乐老师有些亲善感。因为音乐老师给他们的是轻松愉快而不是学业和管教的压力。这些留守儿童在心中对她不设防,比较听她的话,也向她说一些内心的想法。因此,作为音乐老师她不但没有副科老师的自卑,相反更多感受到的是学生的信任和教育者的责任。根据她的经验,低年级的孩子们比较喜欢描写家庭温馨、色彩温暖的歌曲;五、六年级的孩子的感情开始复杂起来,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调节。在日常教学中,吕老师针对不同年级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备课,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侧重留守儿童,增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调减不适合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的教材内容,效果很好。

实验二:

形式:星星乐队

年级:初中各年级

指导教师:黄蓉

训练时间: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

训练内容:歌曲、小乐曲。(乐器:古筝、二胡、笛子、葫芦丝等)

黄蓉老师经验总结: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是积极有效的,留守儿童通过音乐课和参加乐队学习使一些性格内向、不遵守纪律但是又期待关注和表现自我的男生变得积极自信;使一些胆小内向的女生变得活泼可爱。有一部分男生课堂上经常捣乱不安分,原以为他们是故意影响课堂纪律,对此进行过严厉批评。后来通过观察交流发现,他们的“故意”源自他们渴望表现、渴望周围的人去认可他们,以至用“捣乱”来证明他们的存在,吸引老师和同学的“眼球”。把握这一心理特点,运用“动态生成”教学思想,在音乐活动中,表演乐器独奏,大胆的让他们有序有度地表现。针对部分女生胆小自卑,回答问题时声音只有自己能听见的情况,鼓励她们放开嗓门歌唱,对她们好的表现和进步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既全面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信心,既发挥了个性特征,有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实验三:

形式:留守儿童活动小组

年级:初中各年级

指导教师:酒方方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

活动内容:唱歌比赛、野外郊游、音乐游戏、主题演讲等。

酒方方老师经验总结:作为音乐教师,身兼数职,负责学校团委、学生会工作,还要负责“留守儿童教育办”工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就是——音乐,把教学与教育融合为一体。近年来,该校以音乐活动为基本载体,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通过唱歌比赛、主题演讲,让留守儿童从学习中增强自信;通过野外郊游、音乐游戏让留守儿童从愉快中学会合作与信任。第二课堂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收到积极效果,这充分说明音乐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有积极作用的。

经过一年的音乐教育活动实验,我们在2011年6月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表一、表二)。从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一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同样的对象、同样的问卷,调查结果却有了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感减弱,孤独、自卑、无助的心理状态好转,恐惧感基本消除,学生心态整体呈现阳光。

四、用音乐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几点经验

笔者认为音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特别是身心健康是有积极的影响和教育作用的。根据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音乐教育的功能,可以总结为五个基本作法:

(一)充分运用教材,寓情感教育于音乐之中

音乐教育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中培养的情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他可以使人的思想达到最高境界。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缺人照应、行为缺人管教、学习缺人辅导、感情缺人安抚”的“四缺”状态,一些留守儿童产生了“被抛弃感”,导致他们以稚嫩或扭曲的心灵去面对社会。音乐教师可以在歌曲的教学中,利用富有感情的歌词和旋律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爱父母、爱家乡、爱老师、爱同学,培养他们健康阳光的心态。例如:八年级欣赏课《回家》,教学中通过乐曲分析和情景再现,告诉学生“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再如七年级歌曲《在我们生日的时候》、九年级歌曲《儿行千里》,学生们学习时首先会想到父母。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可以拉近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心灵距离,教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爱。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主题组织教学,如《外婆的澎湖湾》、《父亲》、《母亲》,对中小学生的亲情教育非常合适。结合各地区风土人情、文化背景,选唱或欣赏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调补充到教材中,培养乡情。如《乡间的小路》、《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热恋的故乡》;再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咸宁“名歌”《江南桂花香》、《温泉河》。选唱教材中的《校园的早晨》、《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相逢是首歌》、《幸福快车》,可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间的友爱情感。

实践证明,经常向留守儿童教唱一些积极向上、充满亲情的歌曲,能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亲情,用感情来点燃信心和希望的火炬,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发挥美育教化功能,在音乐中引导学生立德弘志

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科书,在不同的年龄段安排了一些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音乐材料。比如,爱国题材的《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我是中国人》、《让我们荡起双桨》;励志题材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红梅赞》、《我怎样长大》;树立理想题材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的未来不是梦》。在教唱这些歌曲的时候,要重点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相关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合理组织教学游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信任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论述教育的四大支柱时,特别强调“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认为“这种学习可能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善于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而优秀集体的显著特征恰恰就是成员之间能融洽相处,善于与人合作。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和教育价值,音乐课中的群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领域。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适当设置一些教学游戏,让学生们通过互助合作去完成,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的意识,[3]找回自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音乐教材设计教学游戏,以同桌、同组或其他组织形式开展活动。在音乐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加强交往,体验互助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信,发展互信,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如在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学中,通过分析与聆听音乐让学生发挥音乐想像力,根据自己对音乐不同的理解,利用小组分角色的方法和不同表现形式进行表演。器乐小组:碰铃代表水声,三角铁代表水波中透明、柔和的月色,笛子代表宁静与安详,利用器乐重奏的形式表现了乐曲中“明月当空、渔舟泊岸”的意境。小品组:一家四口出海打渔,孩子撒网,父母划船,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及动作来表现乐曲中满怀喜悦、渔歌飞扬的画面。舞蹈小组表现“夕阳西下、渔舟晚归”。还有诗歌朗诵小组、图画展示小组、歌咏小组等,要求学生表演大胆,思维开阔,充满情趣。一堂看似枯燥单调的音乐欣赏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音乐的美,锻炼了学生音乐表现的才能,而且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以加强。

(四)开拓音乐教育资源和空间,助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而且其中不少是音乐老师,这充分体现音乐的力量。据中小学老师的教育经验,中小学4-9年级阶段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和疑惑是青春期生理和情感问题。在留守儿童教育,特别是女生的青春期教育问题上,女性班主任和音乐老师功不可没。青春期教育问题本不是音乐老师的职责,也不是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协同教育” 是音乐老师的“课外作业”。音乐老师是学校最好、“最廉价”的“教育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延伸了音乐课堂时间和空间,而且构建了助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平台。在实验点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喊“老师姐姐”、“老师妈妈”,让我深受感动。这正是音乐的魅力和音乐教师价值的体现。因此,我认为音乐课没有“上下课”,音乐老师没有“上下班”,完全可以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大显身手。

(五)加强音乐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和成就感

艺术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集体意识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和平台。[4]从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的调研来看,虽然这两所学校是农村学校,但是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横沟小学比较重视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设计和组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取得了预期教育效果。学校还把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每年举办“艺术节”或参加市区“学生艺术节”活动,年年都举行全校“文艺汇演”。每逢大型活动,学校邀请镇村和教育办干部、学生们邀请家长、亲戚朋友观看表演。从该校校长的介绍中,我真切感受到农村中小学在素质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我认为农村中小学应该重视合唱队、小乐队和文艺汇演等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既是素质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公平的需要。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活动本身的艺术性或场面效果,而是它的教育性和爱的传递与辐射!

五、结 论

留守儿童问题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通过对受访学校实验的调查,针对儿童心理状况有关指标制作了实验前后效果对比示意图(图1)。

从调查实验中看到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希望,摸索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和教学思路、方法,从微观层面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通过实验调查,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不能期待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完善,从宏观上去彻底解决。但是完全可以从微观层面有所作为。即使有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环境,也需要广大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端正教育思想,从点滴做起,在细节中具体落实。2、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是儿童接受系统和正规教育的主阵地与主要途径,是实施“教书育人”的平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列入教学和教育目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督学机构应该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纳入教育评价或考核范畴。3、音乐教育对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教育、引导、锻炼功能,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如果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系统设计,由各科教师分工实施,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会更健康。4、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差别很大,留守儿童家庭条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地制宜、以校为主、以人为本,在教育思想和具体教学措施制定上应体现科学性、灵活性、可持续性。

音乐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实施影响还属于探索阶段,笔者期待通过本文,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事业中,为改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说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鄂南农村音乐教育状况与发展对策”(项目批准号:2011jyte145)。

附件: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音乐问题的调查问卷

1.你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吗?

A. 会 B.有时 C.不会

2.你会常常感到孤独吗?

A. 会 B.有时 C.不会

3.你现在由谁看护?

A.爷爷奶奶 B.外公外婆 C.亲戚或父母的朋友

4.你平时会做家务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5.你会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觉得自卑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6.你平时容易发怒急躁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7.你能够承受挫折吗?

A.不能 B.有时 C.完全可以

8.你会莫名的情绪低落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9.你常常感到恐惧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10.你会说谎吗?

A.常常 B.偶尔 C.不会

11.你会经常感到无助吗?

A.常常 B.偶尔 C.不会

12.你遇到困难或苦恼时,首先会想到谁?

A.父母 B.老师 C.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D.同学 E.听音乐

13.你喜欢音乐课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4.你平常喜欢唱歌和听音乐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5.你觉得音乐课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吗?

A.能 B.不能 C.没感觉

16.你喜欢你的音乐老师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7.你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唱歌和听音乐?

A.思念的时候 B.快乐的时候 C.空闲的时候 D.随便 E.其他

18.你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A.读书升学 B.有好老师、好成绩 C.和父母在一起快乐生活

注释:

①陈清河,男,46岁,小教高级,咸宁学院87届毕业,历任3所农村学校教师,先后担任过两所小学校长12年,获得多项省市级荣誉。

②吕志远,女,28岁,咸宁学院音乐系2006届毕业,从事小学音乐教学5年。

③黄蓉,女,25岁,咸宁学院音乐系2008届毕业,从事中学音乐教学3年。

④酒方方,女,25岁,咸宁学院音乐系2008届毕业,从事中学音乐教学3年,横沟中学团总支、学生会指导教师,湖北省优秀支教生。

[参 考 文 献]

[1]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02-103.

[2]夏小玲.论音乐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以鄂南地区部分中小学为例[J].黄钟,2010(2).

[3][4]陈菡.论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本科毕业论文.

责任编辑、校对:刘莎

作者:夏小玲

第4篇: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江西省全南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2007-08-01 10:58:56|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现象的日益凸显,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最近,笔者通过走访、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江西

省全南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全南县是一个地处赣粤边际山区的贫困县,总人口18.7万,其中农村人口13.3万。境内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由于地理位置毗邻广东,跨省务工成为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该县在外务工人员达3.9万人,超过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夫妻双双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孩"。据对全县中小学校的调查,该县现有"留守孩"4503人,其中"留守儿童"(指小学生)2768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26.5%。在一些学校乃至教学区,"留守儿童"己成为生源主体,如上江

教学区193名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120名,所占比例达到62%。

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82%,由叔伯姑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10%,由哥哥姐姐照料的占5%,寄养在邻居家的占3%。"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一般半年以上回家一次,其中53%的家长一年回家一次,有近10%的家长两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至少要一个月才联系一次,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的占37%,有的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联系。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有58%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10%的孩子表示"无所谓"。在生活上,"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有矛盾的占32%,其中经常发生矛盾的占15%。在学习上,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遇到困难有无助感。在与同学的关系上,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在回答"平时父母不在身边,你最盼望什么、最担心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有81%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们的关爱;有73%的孩子表示最担心父母的

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临的最大困扰是遇到困难时不知该怎么办。

二、存在问题

由于父母的无暇顾及、监护人的监管不力以及学校教育缺位、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使得"

留守儿童"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

(一)人格发展不健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有19%的人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46%的人偶尔会与别人谈谈心;在受到别人欺负后,有27%的人表示"无所谓",18%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 竹山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某,在她出生仅8个月时父母就离异了,并先后去了广东务工。陈某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性格孤僻,敏感多虑,她曾跟同学说她就是课文里那个没人爱没人怜的"小凡卡"。最近她的奶奶弃她而去,她又被寄养在婶婶家。陈某觉得"大家都不要她了",在一个夜晚喝下了早已准备好的农

药自杀,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才得以幸免。

(二)学习成绩欠佳。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有47%的"留守儿童"作业完成情况"糟糕";74%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成绩下降。竹山小学二年级学生邱某,一年级时曾是全教学区的第一名,去年父母去广东务工后,她的成绩直线下降,现在已是班上的倒数几名了。据一位班主任介绍,他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占了七成,这些"留守儿童"中,80%的人学习成绩处于班上中等以下水平,其中超过40%的人属于"差"。对很多教师而言,"留守儿童"已成为拖教

学成绩后腿的一块"心病"。

(三)道德凸现危机。"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

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而上辈亲戚和邻居对寄养在自家的"留守儿童",通常也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就行了,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调查发现,31%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南迳小学四年级学生钟某,几次进入老师房间偷窃钱物,盗走现金近1000元,全部用于打游戏机和大吃大喝,有一次他一人吃一餐饭就花

掉50多元。

(四)违规违纪现象多。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发现,有20%的"留守儿童"上学经常迟到旷课;22%的人经常沉迷于打游戏机;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竹山小学的何维超校长说,在他们学校,"留守儿童"越多的班越难管,违规违纪

现象比其他班多得多,"留守儿童"管理难已成为学校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三、对策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今天就是农村的明天,若干年以后他们将是农村社会的"主力军"。对这一缺少关爱、问题多多的特殊群体,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好,后果将不堪设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一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家庭的倾情参与,也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来齐抓共管。我们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从全南的实际出发,笔者

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不少农民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过低,认为将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抱有"孩子大了打工也能挣钱过日"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精神世界、道德养成上的正面引导不够,他们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累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要求孩子"适应社会世俗"。这些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切实加以转变。其次,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或借助电话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再次,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一

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调查显示,在很多教师眼里,"留守儿童"已与"双差生"划上了等号,属于"不受喜欢"的一群,"留守儿童"从教师那里得到的关爱明显要少于非留守儿童。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而言,教师与其亲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赖感,对其的影响就越大。在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产生隔阂或较为疏远的情况下,教师理应担当起"扭转乾坤"的角色。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以及"我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五是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们进行集

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而且还可以兼顾安全。

(三)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

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如何促进"三农"更好发展的问题。没有父母愿意漂泊异乡忍受分离之痛,只要家乡有适合自己、能够务工谋生的岗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家乡务工。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家不远依然有挣钱的门路,以此减少外出务工现象。三是强化社会关爱。充分发挥县"关工委"和"五老"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导他们成长。四是净化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 "三室两厅一吧",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笔者还呼吁农民工集中地的政府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通过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等有效举措,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可以跟随父母在异地享受平等、良好

的教育。

第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所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帯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这一举措的背后,引发的一连串问题发人深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这是近几年讨论的沸沸扬扬的一个话题。所谓的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根据调查发现,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 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如此庞大的一群留守儿童,对于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真是让人越来越忧心忡忡。

在10月5号,发生了一起让人深思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奶奶在家死去多日,湖南娄底双峰县石坪村一岁半多的小梦菇独自守候在尸体旁,顽强挺了过来。小梦菇是我国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其实类似于这样的报道已数不胜数,如:《奶奶死去多日1岁多女童无人问打工父母赶回发现其奄奄一息》、《奶奶身亡电话7天没人接1岁女童身上爬满蛆虫》、《奶奶死去多日女童无人问应建留守儿童定期交流机制》、《留守女童的悲剧如何避免》等。这接连不断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虽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同情,然而他们现在仍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悲惨处境没能根本解除。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而且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是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最严重的有些人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对于这些严重的后果,国家曾出台过一系列保护农村剩余流动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政策文件;各级妇联组织实施了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启动了“拥抱亲情”关爱等工程;一些地方也设立了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开通了留守儿童“亲情热线”,组织开展了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等活动。

我的故乡在宁波,从出生到现在已在那生活了将近20年了,尽管我生活在市中心,并且宁波是座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但我还是常常看到有很大一部分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谋生。根据妇联的调查数据,截至4月底,宁波市有5659名留守儿童。就以余姚为例:余姚大隐曾对该镇9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其中七成以上的孩子在问卷上写下“想爸爸妈妈”:,而部分孩子之所以“不想”,是因为“爸爸妈妈挣钱供我上学”、“挣钱给爷爷治病”······从大隐镇情况来看,

因地处半山区,企业数量少、就业机会少,不少群众外出务工,由此形成的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目前大隐镇有留守儿童约90人,其中男孩55人,女孩35人,年龄大多在13岁至16岁之间,分布在各个行政村。余姚镇相对于整个中国还算是一个富饶的小镇,南方的经济往往比北方的经济发达,南北差距大也是客观事实,因此北方偏远的小镇,应该会有更多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大量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是我们现在必须去面对的,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严峻的城乡二元结构形势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首要原因。

二、教育的失调和缺失造成他们学业普遍不良和心理发育不健康。

三、管理缺位和社会保护的缺失,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等权益缺乏

有力的保障。

四、教育失调,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不充分,出现道德滑坡和越

轨现象。

五、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不周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综合以上几点,事实上农民工进城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但直到现在,他们在城市大多居住无定所,工作不稳定,想把孩子带在身边更加不易——例如,学龄儿童要在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除非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让子女在公办学校借读,农村儿童就很难与城市儿童一起享受学习资源,可以说,留守儿童乃至空巢老人的出现都是农民工痛苦选择的结果。其实未成年人很多时候并非作为单独个体存在,而是一个家庭的所有物。这种权利保护的模式几乎是我们社会的普遍思维,因此也淡化了政府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中的责任。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农业、公安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为了防患于未然,政府能就近开办幼儿园,解决低龄孩子的教育问题;加大企业内迁力度,发展县城经济,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工就进就业,能够照顾亲情,长远看,更要改变农村务工者低廉的工资待遇,让他们和孩子都有融入城市的权利。为能有效解决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条对策:

一、农民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问题,除

了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外,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如不少父母认为,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自己的辛苦也值得了。另外,新的读书无用论当前在农村也比较盛行,导致有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这些都是错误而且片面的观念和认识,必须改变,否则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急迫的是需要让父母认识到自己对小孩的责任和义务,让其认识到,小孩除了需要好的生活以外,还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只要这样,小孩才能健康成长,也才能具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要清楚地告诉将要外出打工的父母,将孩子的监护权委托给老人或亲友,虽然不违法,但是最好是能不委托就不委托,是在是必须委托的,也要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还要让农民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另外,还要重视亲情的培养,在外出打工期间,要尽可能地通过电话或者书信形式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和传统节日。应捎寄些衣物、学习用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母爱。

二、必须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留守儿童大量存在和不断增多的原因,主

要是农民生活贫困。其实,我国农民自古具有安土观念,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享有天伦之乐,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如果在农村就能衣食无忧,他们是不愿背井离乡的,但是,太多的无奈使然,就像林文容的父亲说的那样:“不进城打工就赚不到钱养活全家,就没有钱供孩子上学。”所以很多农民为了改善生活和送子女上学,不得不离妻别子或者夫妻一道远离家门,去到外地打工谋生,即使他们到了城里打工也还是希望能够带上子女,一是希望能够让子女享受到父母的关爱,而是希望子女能够在城里接受较好的教育,可是,由于他们无力承担小孩高额的借读费、学费等费用,最后也被迫把小孩送回老家,使这些儿童成为留守儿童。为此,各地党委和政府要想方设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三、政府要落实措施,切实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主要有以下途径:1.政府要重视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河南省采取了开办留守家长学校、落实“春蕾计划”、实施关爱工程等措施,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种创新模式值得推广。

2.要落实教育公平的政策,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人民日报》曾报道,在北京的300万流动人口中,6—14岁的儿童达10万人,而其入学率仅为12.5%,还有87.5%的孩子被高额的教育费用拒于学校的大门之外。政府要统筹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城市应改变按户籍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在父母大工地入学。

3.政府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当前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不再是一方净土。盗窃、抢劫、赌博、贩毒、吸毒、卖淫、嫖娼等不良现象在农村大量存在和发展,这些丑恶现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非常不利,因此,要给留守儿童一个安宁环境,就必须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对农村进行综合治理,使农村留守儿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成立青少年维权中心和青少年法制学校,及时开展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各乡镇开办青少年法制班,落实专门民警担任制老师,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强化对“空壳”式家庭的管理,减少违法犯罪青少年漏管失控。

4.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社区以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权力,并在社区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继续教育机制,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思想道德的修养活动,使脱离学校和家庭的留守儿童能在社区继续接受思想道德。

有人曾说,“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一道殷红的伤口,缝合这道伤口,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可以下乡走访这些留守儿童的居住地,在假期可以陪那些孩子们玩耍,教他们学习,帮助老人干点家务活,尽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感受到除父母之外的人间的温暖,让他们能和我们一样茁壮成长。

第6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服务社会、奉献友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和“三个代表”的论述,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团市委、市学联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要求,我们小组——“*****”有幸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研。

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在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社会群体。由于这一群体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针对这一严重问题,我们小组在某地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村委的配合帮助下,我们小组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材料,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共性,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就详细调查情况做一总结。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村,通过与村支书的简单交谈,得知村中现居**户,**多村民。其中有**多户有青壮年外出务工,正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越 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致使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调查,在所走访的35名留守儿童家庭中有21名是由其祖父母代养,由于隔代管理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无责任感、意志薄弱,这21名留守儿童大都比较任性、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由于老人溺爱、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然,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虽然远离父母,但对其影响却很小,通过与其聊天了解到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不逊色于其他普通儿童,有些

留守儿童在这种看似不利的环境下养成了许多好习惯。他们不但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而且还经常帮助其临时监护人做家务,临时监护人对他们很满意,相处的自然很融洽。

了解到这一现状后,我们小组及时调整调查方向,就前一种受不良影响较大的留守儿童做了更深入的调查。

二、与留守儿童一起学习,体验生活

鉴于留守儿童身在留守家庭,孩子不愿多与外人接触,我们此次去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一起学习、游戏,目的是让他们在与人交往中体验到快乐。我们都知道,学习是需要交流的,快乐是需要分享的,孩子有许多新鲜的奇妙的想法,若是不能与人交流,这些能够让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小建议小想法就会消失不见。组员深入其中一个留守家庭,坐下来与小女孩涵涵一起做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小涵涵的认真仔细很让人欣慰。做完作业后,我们主动要求帮她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后小涵涵微笑着虚心接受并改正。最后,我们离开时,小涵涵的奶奶开心的告诉我们,孩子一向不喜欢与家人一起做作业也从不与小朋友讨论作业,但是这次活动后,孩子主动对奶奶说以后要常跟同学们讨论、分享。

三、“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根据我们小组的调研,认为“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

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四、“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五、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政府、学校、社会齐努力,给他们多一些关爱。对于政府,应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生产化)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相联系,千方

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对于学校,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与呵护,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为其提供一个健康健全的生存成长环境;对于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如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等,使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需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实践感想:

通过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成员之间变得更有默契,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打好基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7篇:关于留守儿童和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报告

a、男 b、女

2、您认为留守儿童在当地是不是较普遍() a、是

b、不确定

c、不是

1、您的性别()

3、您认为留守儿童与其它儿童的教管相比较()

a、更难

b、没有差别

c、更容易

4、您认为父母出行打工对孩子的教育状况()

a、影响较大

b、有影响

c、影响较小 d、无影响

5、您认为父母出行打工对孩子的糊口状况() a、影响较大

b、有影响

c、影响较小 d、没有影响

6、您认为父母出行打工对孩子性格()

a、影响较大

b、有影响

c、影响较小

d、没有影响

7、您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水平()

a、优异

b、良好

c、中等

d、差

8、您认为留守儿童的糊口习惯()

a、很好

b、好

c、一般 d、差

9、您认为留守儿童的独立糊口的能力()

a、很好 b、好 c、一般 d、差

b、好

10、您认为留守儿童的糊口质量() a、很好 c、一般 d、差

第8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 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 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xx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xx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20xx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

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5、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自我鉴定

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岁之间,甚至有12%的祖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下。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xx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

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

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周岁)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38.59%。小学(6-11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13.21%,规模分别为999万和473万,与20xx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万,增幅为30.83%。大龄流动儿童(15-17周岁)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1128万,比20xx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可以看出,与20xx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

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xx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总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调查显示,与2017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xx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比,流动儿童数量大规模增加,2017-20xx年五年增加了551万,增幅为27.80%;20xx-20xx年五年增加了1048万人,增幅为41.37%。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市隔离的关键。市民与农民工、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将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为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为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有此长彼消的相关现象,这显示出了家长的“性别偏好”。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低,流动儿童的性别比高,说明家长往往带男孩进城,把女孩留在家乡,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而在16-17岁大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性别比低,留守儿童性别比高,说明家长会选择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进城,让其早早就业,由此导致她们只能进入技术含金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服务业,缩小了女孩向上发展的空间。按年龄分析,留守婴幼儿有母亲哺乳、科学养育的需求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6-7岁有按期入学的问题。而大龄流动儿童有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高中学习和异地高考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加入性别分析视角,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还有,统计显示,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这对儿童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潜在的危险。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首先应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四、解决农村留守、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xx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障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诸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每个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课外活动。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家庭是促进儿童发育、保障起点公平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建议在相关国家规划和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实施相关项目,以社区、村为基础建立亲子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流动幼儿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对于接收流动学龄前儿童多的地区,中央可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帮助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9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和平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调查研究报告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者进城从事其他产业,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这不容忽视。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所任教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主题为:关注留守儿童的童年,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调查的主要问题有:你和谁生活在一起,你的业余生活怎样,你希望爸妈在家吗?你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怎样等等。

二、调查的目标:

为了了解有关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造成留守儿童的原因以及对留守儿童这种现象采取怎样的缓解措施。

三、调查内容: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等。

四、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通过对学生零距离接触进行调查,调查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和平中心学校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1、全校有 336名学生,留守儿童较多,有 103 名,占全校的31.7%。

2、由于村庄面积较大,房屋密集度不大,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平时相互来访较少,直接造成留守儿童的封闭心理。

3、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留守儿童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主,留守

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还有极个别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

(二)和平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对孩子的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等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的问题一般都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由于每天所要承担的家务很多,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很少对孩子的品性进行教育,对学习更是缺少必要的指导。

2、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3、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冲突,这里,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及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会住不导致性格的缺陷 ,从而引起犯罪动机,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和平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扩大,家庭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中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开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特殊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了两地教学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农业部2005年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6.7%。这其中即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儿——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3、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缺乏对人格健全发展

形成的消极影响。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的缺失是很重要的。

(四)和平中心学校针对留守儿童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零距离接触,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心连心的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力争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真爱抚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用真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具体做法有:

1、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改革家访制度,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为引导学生形成对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2、 帮扶计划有序开展

学校每学期开展帮扶计划,每学期每位教师帮扶留守儿童2至3名,我校已参与帮扶留守儿童人数达到108人,还有部分留守儿童有“五老”参与帮扶,不管是教师,还是“五老”的帮扶。都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不在孤单。

3、每学期开展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例如“关爱留守儿童书法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象棋比赛”、“关爱留守儿童读书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定点投球比赛”、“关爱留守儿童放风筝比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心灵之间沟通,增强留守儿童之间互帮互助。

同时,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参与。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让我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家园里的孩子企盼着关爱。如果人人献出一份真挚的爱,如果人人伸出一双援助的手,就会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上一篇:聚成培训心得下一篇:乡镇教育工作总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