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教学的现状的调查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家长、儿童学习钢琴的目的

据我调查, 大多数儿童都不是主动要求学习钢琴的, 而是家长决定。说明儿童学习钢琴的动力是来自家长的意愿而非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应该将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转化为主动的积极学习,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钢琴的态度和家长从钢琴课堂中儿童的表现上得出结果, 他深刻地反映出学生在非自愿的学习中产生的消极态度。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积极的钢琴学习动机。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曾给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调查中显示, 儿童钢琴教学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并且钢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会让儿童休息几分钟以保证接下来课程的质量, 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模式, 能够针对学生的独特性而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曾去采访了几个钢琴教师, 他们基本都是使用全国钢琴考级教材。教材本身看起来比较单一, 并且教材中选择曲目局限性很大。所以儿童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 自然就不会主动喜欢钢琴。对于这些情况钢琴教师也表示很无奈, 每个家长都要求用考级来激励学生学习钢琴, 就连家长之间也存在攀比的心理。家长这样的要求通常会使钢琴教师迷失了教学方向。

三、快乐教学内容

1、如何培养和维持孩子对弹钢琴的兴趣

刚开始孩子对发出动听声音的钢琴无限的好奇和向往, 而真正开始学习后, 才发现刚钢琴并不想象中的是那样好玩的大玩具。短时的兴趣激发对孩子来说很容易, 难就难在保持兴趣的稳定性并坚持下去。

快乐的法则:懂得孩子心理是关键除了用生动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引导或者表扬, 懂得一些幼儿心理学的知识很重要。

2、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的时候, 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的时候,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练习达不到要求, 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陪孩子练习, 在板凳上坐的时间长了却看不到成绩, 通常会开始不耐烦, 然后就会说出一些自己都无法控制的话, 甚至做出一些打击小朋友兴趣的举动。可是家长是否意识到, 孩子同样牺牲了自己的玩耍时间, 在做一件符合你意愿的事呢?

快乐法则:降低要求和尝试自己弹奏是控制情绪的好办法。

当孩子的表现迟迟不能达到要求时, 持欣赏的态度进行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小朋友的自尊。积极的心态让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 而批评和冷眼则容易产生对抗心理。

很多家长小时候都没有学习钢琴的机会, 这时不妨自己动手弹奏试试, 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的话, 家长和孩子的心态就会形成平等的状态, 并且会构成一种共同面对困难的联盟关系, 这样在无形中抵消了孩子对家长的抗拒情绪, 此时再巧妙地给予一定的指导,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如何有效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练琴的效率

孩子天生会用很多小花招逃避自己害怕的事情, 比如让孩子练习时, 他们会说“妈妈等一下, 喝点水”之类的等等, 其实就是故意拖延时间。等到坐上琴凳后, 也不时找各种借口开小差。

给孩子开小差的空间和时间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好策略, 学龄前孩子注意力稳定性不强, 这与生理条件有关, 是孩子的天性。因此, 当他们提出喝水或者上厕所, 明明知道是他们的小诡计, 也不妨让他们快乐的去做。科学研究表, 短暂的注意力的分散更有利于高强度的注意力集中, 反而会提高练琴效率。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快乐, 所以适度地给孩子空间, 也是对他自控力的培养。

4、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和迅速纠正错误的能力

快乐法则:让孩子学会聆听, 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我纠错作为陪练, 家长应从多方面引导孩子学会聆听, 比如购买适合孩子听的CD, 作为孩子在睡前、起床、吃饭时的背景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别看孩子的年龄小, 其实小朋友已经有了鉴赏音乐的能力, 也会欣赏。学会让孩子自己主动去聆听, 学会让他们自己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

针对儿童进行积极地教育情感, 我从三种教育手段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 要学会尊重儿童, 在儿童的钢琴课堂中, 钢琴教师只有把儿童当做积极、主动发展着的个体来看待, 尊重儿童在与钢琴教师交往、互动中的主体地位, 摒弃管理者、指挥者或者裁决者的教师角色, 才能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更多的关注儿童的需求, 才有可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儿童对话、沟通, 倾听儿童并理解儿童, 从而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第二就是注重与儿童情感的双向沟通, 积极的情感教育离不开师生间良好的双向沟通。只有通过双向沟通, 师生之间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要、想法等情绪情感。所以钢琴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和观察, 注意对儿童的行为作出积极的回应。钢琴教师不仅需要儿童有认知上的交流, 更需要情感上和心灵上的互动, 甚至当儿童情绪不佳、犯错误或者与钢琴教师有着不同观点或想法时, 钢琴教师要尽量引导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允许和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理由与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儿童对钢琴教师产生亲近感, 在互动中产生愉悦感, 比如在学生遇到钢琴学习的困难时期, 钢琴教师应该给予儿童鼓励和帮助, 而不是指责、呵斥和冷漠;当儿童获得成功, 钢琴教师要给予以奖励, 并与之分享快乐。

三是理解与宽容儿童的错误, 儿童自身的各种性格、脾气、认知能力等都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前因。有些家长由于对儿童的过分溺爱, 导致儿童具有任性、霸道、攻击性强等不良行为, 钢琴教师往往和这些儿童在交往初始就建立起不良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会对儿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并促使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并形成恶性循环。如果钢琴教师在面对儿童众多的认知或行为上的错误的原因, 对具有不良行为特征的儿童具有耐心和恒心, 久而久之, 儿童与钢琴教师的心贴的越来越近。

摘要:我在钢琴教学中接触过许多孩子的家长, 发现他们对孩子学习钢琴的热情与期望很高, 也舍得在这方面投资, 但是问起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的时候却都是含糊不清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 每一位家长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家, 但是在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家长们往往忽略了音乐的教化作用——丰富、美化人的精神境界, 优化孩子们的素质, 完善他们的品格, 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人。

关键词:儿童,钢琴,快乐,调查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凝治疗及血栓前状态研究下一篇: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