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起专英语作文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成考高起专英语作文

成考高起专英语强化试题及答案

Ⅰ、 Phonetics (10 points)

Directions: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of words, there are four underlined letter combinations marked A, B, C and D、 Compare the underlined parts and identify the on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pronunciation、 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A、 club B、 tomb C、 comb D、 climb

2、A、 food B、 cool C、 school D、 flood

3、A、 town B、 how C、 down D、 snow

4、A、 each B、 peach C、 break D、 deal

5、A、 hear B、 fear C、 dear D、 wear

6、A、 receive B、 friend C、 field D、 piece

7、A、 question B、 notion C、 exception D、 vocation

8、A、 exhaust B、 exercise C、 exam D、 exact

9、A、 where B、 what C、 whose D、 white

10、A、 switch B、 hatch C、 character D、 match

Ⅱ、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4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section、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1、 Today is Jenny’s wedding day、 She _______ to Thomas、

A、 just has got married B、 has just married

C、 was just married D、 has just got married

12、 Every officer and every soldier _______ obey the rules、

A、 had to B、 have to C、 has to D、 must have to

13、 Rarely _______ so difficult a problem、

A、 she could have faced with B、 could have she faced with

C、 she could have been faced with D、 could she have been faced with

14、 ______ a dog on the road, the car stopped、

A、 Having seen B、 On seeing C、 The driver seeing D、 Seeing

15、 I asked my teacher _______、

A、 what courses should I take B、 should I take what courses

C、 I should take what courses D、 what courses I should take

16、 Comrade Li promised to help us and he said he would come ______、

A、 right away B、 all at once C、 all of a sudden D、 all right

17、 There aren’t many pandas ________ in the world today、

A、 alive B、 living C、 lively D、 lived

18、 Such electron tubes ________ in a radio set are also found in a TV set、

A、 that we use B、 as we use C、 as we use them D、 that we use them

19、 It _______ to me that he was jealous、

A、 happened B、 took C、 occurred D、 felt

20、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a fire is that the material ______ to its burning temperature、

A、 were heated B、 must be heated C、 is heated D、 be heated

21、 Please ______ me at the station on time、

A、 meeting B、 to meet C、 meet D、 met

22、 _______ “hello”, he reached out his hand、

A、 Said B、 Saying C、 To say D、 Say

23、 People are more _______ to spend money on goods with an attractive look than those without、

A、 attracted B、 tempted C、 persuaded D、 tended

24、 It was ______ he saw the doctor coming out of the emergeney room with an expression as grave as a judge _______ he realized the seriousness of his wife’s illness、

A、 not until…that B、 after…when C、 until…then D、 before…that

25、 Please telephone me half an hour _______、

A、 in charge B、 in advance C、 in time D、 in front

26、 Both Mary and Ellen, as well as Jan, _______ studying Chinese History、

A、 are B、 is C、 are being D、 is being

27、 I’d like to _______ him to you for the job、 He is a very clever and industrious boy、

A、 refer B、 suggest C、 recommend D、 propose

28、 It ______ that 200 people died and over 5,000 lost their shelters after the flood、

A、 reported B、 reports C、 has been reported D、 has reported

29、 He was asked to speak louder ______ all the other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could hear him、

A、 as B、 so as to C、 so that D、 so as

30、 His report on the space exploration was really ________、

A、 exciting B、 excited C、 excitement D、 excitedly

31、 Your chair needs _______、

A、 to repair B、 repairing C、 to repairing D、 being repair

32、 I hate to see papers _______ in pencil、

A、 writing B、 to write C、 written D、 write

33、 The job made her dependent _______ her husband、

A、 on B、 from C、 of D、 to

34、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she ______ improvement on that equipment、

A、 had made B、 made C、 is making D、 has made

35、 He spoke so quickly that I did not ______ what he said、

A、 catch B、 accept C、 take D、 listen

36、 _______determines a good meal varie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A、 What B、 That C、 It D、 Which

37、 As the journey was a long one, he took a friend with him for ________、

A、 pleasure B、 entertainment C、 company D、 defence

38、 I suggest _______ for an outgoing this Sunday、

A、 us going B、 we are going C、 to go D、 our going

39、 We’ve ______ sugar、 Ask him to lend us some、

A、 run away with B、 run down C、 run off D、 run out of

40、 It was in 1930 _______ he became a university student、

A、 when B、 that C、 which D、 and

41、 I am very _______ to you for your help、

A、 grateful B、 agreeable C、 pleased D、 thanks

42、 You _______ go now、 It’s very late、

A、 had rather B、 prefer to C、 had better D、 would rather

43、 If I were you, I would take it easy, _______ is no need to be nervous、

A、 it B、 this C、 there D、 which

44、 Why not _______ me earlier?

A、 to tell B、 tell C、 telling D、 told

45、 Joe’s handwriting is ________ Mary’s、

A、 more better B、 as well as C、 much better than D、 more better than

46、 The experiment _______ the discovery of a cure for cancer、

A、 happened to B、 led up C、 resulted in D、 set up

47、 To produce one pound of honey, a colony of bees must fly a distance _______ to twice around the world、

A、 similar B、 equal C、 compared D、 corresponding

48、 I did not mean ____ anything, but those apples looked so good I couldn’t resist ___one、

A、 to eat…trying B、 to eat…to trying C、 eating…to try D、 eating…to trying

49、 I had hardly sat down _______ he stepped in、

A、 when B、 that C、 until D、 after

50、 In his time he enjoyed a reputation _______、

A、 as great as Mozart, if not greater than B、 as great as, if not greater than, Mozart

C、 as great, if not greater, as Mozart D、 greater, if not as great as Mozart

Ⅲ、 Cloze (20 point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given below and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is most suitable and mark your answer by blan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Robert Edwards was blinded in a traffic accident、 He was also a little deaf _51_ old age、 Last week, he was taking a walk near his home when a thunderstorm came、 He hid _52_ the storm under a big tree and was struck by lightning、 He was knocked _53_ the ground and woke up some 20 minutes _54_, lying face down in water in water below a tree、 He went into the house and lay down in bed、 A short time later, he awoke; his legs felt _55_ and he was trembling, but, when he opened his eyes, he could see the clock across the room fading in and out in front of him、 When his wife entered, he _56_ 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nine years、 Doctors _57_ that he had regained his sight and hearing obviously from the flash of lightning, but they were unable to explain that、 The only _58_ explanation offered by one doctor was that, _59_ Edwards lost his sight as a result of trauma in a terrible accident, perhaps the only way it could be restored was by _60_ trauma、

51、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as D、 since

52、A、 from B、 away C、 against D、 contrary

53、A、 at B、 in C、 to D、 on

54、A、 late B、 soon C、 later D、 after

55、A、 dying B、 dead C、 die D、 being died

56、A、 saw B、 watched C、 noticed D、 examined

57、A、 say B、 thought over C、 made sure D、 agreed to

58、A、 possibly B、 possible C、 probably D、 mainly

59、A、 although B、 because of C、 even though D、 since

60、A、 others B、 other C、 another D、 one other

Passage One

In ancient times wealth was measured and exchanged in things that could be touched: food, tools, and precious metals and stones、 Then the barter system was replaced by coins, which still had real value since they were pieces of rare metal、 Coins were followed by fiat money, paper notes that have value only because everyone agrees to accept them、

Today electronic monetary systems are gradually being introduced that will transform money into even less tangible forms, reducing it to a series of “bits and bytes”, or units of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going between machines at the speed of light、 Already, 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llows money to be instantly sent and received by different banks, companies, and countries through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International Banking Policies B、 The History of Monetary Exchange

C、 The Development of Paper Currencies D、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Economy

6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the earliest kind of exchange of wealth?

A、 Bartered foods B、 Fiat money C、 Coin currency D、 Intangible forms

63、 The author mentions food, tools and precious metals and stones together because they are all ________、

A、 useful items B、 articles of value

C、 difficult things to obtain D、 material objects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coins once had real value as currency because they ______、

represented a great improvement over barter

permitted easy transportation of wealth

were made of precious metals

could become collector’s item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computerized monetary systems is NOT supported by the passage?

They promot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y allow very rapid money transfers、

They are still limited to small transactions (交易)、

They are dependent on goo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Passage Two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art museum, scientists tes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lored walls on two groups of visitors to an exhibit of paintings、 For the first group the room was painted white; for the second, dark brown、 Movement of each group was followed by an electrical equipment under the carpet、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ose who entered the dark brown walked more quickly, covered more area, and spent less time in the room than people in the white one、 Dark brown made people more active, but the activity ended sooner、 Not only the choice of colors but also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a room affects those inside、 Another experiment presented people with photographs of faces whose energy was to be commented、 Three groups of people were used; each was shown the same photos, but each group was in an ordinary room—a nice office、 The third was in a tastefully designed living room with carpe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ople in the beautiful room tend to give higher marks to the faces than those in the ugly room did、 Other studies that students do better on tests taken in comfortable room than in ordinary-looking or ugly rooms、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expression of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People in beautiful rooms tend to give higher marks to photos of faces than people in ugly rooms

The color and general appearance of a room have a deeper effect on the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i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h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color of room on people’s behavior

Beautifully furnished, light-coloured rooms make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than ugly, dark rooms

6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may conclude that the whiter a room is ________、

A、 the longer people like to stay in it B、 the sooner people in it will leave

C、 the more active people in it will become D、 the more excited people

68、 What is referred to as the “general appearance” in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

how many broad windows a room has, through which sunlight might come in

the size of a room

whether there are beautiful walls in a room

what the room looks like

69、 This passage provides us with _______、

A、 a piec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B、 a normal lesson

C、 an interesting test D、 a piece of news

70、 At least how man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scientists referred to in this passage?

A、 Three B、 Two C、 Only one D、 No one knows

Passage Three

The water we drink and use is running short in the world、 We all have to learn how to stop wasting our limited water、 One of the steps we should take is to find ways of reusing it、 Experiments have already been done in this field、

Today in most large cities, fresh water is used only once, then it runs into waste system、 But it is possible to pipe the used water to a purifying factory、 There it can be filtered and treated with chemicals so that it can be used again, just as it were fresh from a spring、

But even if every large city purified and reused its water, we still would not have enough、 Then we could turn to the oceans、 All we’d have to do to make use of the seawater on earth is to get rid of the salt、 This process is called desalinization, and it is already in us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71、 The way to stop wasting our limited water is to ________、

A、 do experiments with water B、 purify the used water and reuse it

C、 use fresh water once again D、 make use of seawater

72、 The following tells us how to reuse the used water、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passage?

A、 to have the used water filtered B、 to put chemicals in it

C、 to pipe it to the users D、 to pipe the used water to be purified to a factory

73、 There wouldn’t be enough water for us if we didn’t _________、

A、 turn to the oceans for more water B、 reuse used water and make use of seawater

C、 desalt seawater D、 take steps to reuse all water on earth

74、 The would “it” in the last sentence refers to _______、

A、 seawater B、 purified water

C、 the process of getting rid of the salt in seawater

D、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salt from the sea oceans

7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_______”、

A、 How to Reuse Water

B、 Two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C、 Stop Wasting Our Limited Water

D、 How to Make Use of Seawater

Passage Four

Some people hate everything that is modern、 They cannot imagine how anyone can really like modern music; they find it hard to accept the new fashions in clothing; they think that all modern painting is ugly; and they seldom have a good word for the new buildings that are being built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Such people look for perfection in everything, and they take their standards of perfection from the past、 They are usually impatient with anyone who is brave enough to experiment with new or to express himself or the age in materials original ways、 It is, of course, true that many artists do not succeed in their work and instead produce works that can only be considered as failures、 If the work of art is a painting, the artist’s failure concerns himself alone, but if it is a building, his failure concerns others too, because it may damage the beauty of the whole place、 This does sometimes happen, but it is completely untrue to say, as some people do, tha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nothing、

We can’t judge every modern building by the standards of the ancient time, even though we admire the ancient buildings、 Technologically, the modern buildings are more advanced、 The modern architect knows he should learn from the ancient works, but with his greater resources of knowledge and materials, he will never be content to imitate the past、 He is too proud to do that、

76、 Some people hate everything that is modern because _______、

A、 they are aged B、 they find it hard to accept modern things

C、 they take their standards of perfection from the Greek

D、 they look at things by the standards of the past

77、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thinks that ________、

it is true to say artists fail in their work

it is untrue to say artists fail in their work

it is true to say some artists fail in their work

it is true to say only painters fail in their work

78、 The writer thinks the failure of a building _______、

A、 means nothing B、 concerns others

C、 concerns only the artist D、 concerns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79、 The writer thinks that _________、

we can’t judge buildings by the ancient standards

we can’t judge all the buildings by the ancient standards

we can’t judge all the modern buildings by the ancient standards

we can’t judge modern buildings

80、 Technologically, the modern buildings are more advanced、 The sentence means _____、

the ancient architects had no technology

the modern architects use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

the modern buildings are advanced because they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ancient buildings

the modern buildings are more beautiful

Ⅴ、 Writing (20 point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2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of about 80 words on the title: Where to Live-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一些人喜欢住在城市,因为城市生活有许多便利。

2、但有些人喜欢住在农村。

3、我认为,……

参考答案

Ⅰ、 Phonetics

1、A

2、D

3、D

4、C

5、D

6、B

7、A

8、B

9、C

10、C

Ⅱ、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1、D

12、C

13、D

14、C

15、D

16、A

17、A

18、B

19、C 20、D

21、C

22、B

23、B

24、A

25、B

26、A

27、C

28、C

29、C 30、A

31、B

32、C

33、A

34、D

35、A

36、A

37、C

38、D

39、D 40、B

41、A

42、C

43、C

44、B

45、C

46、C

47、B

48、A

49、A 50、B

Ⅲ、 Cloze

51、B

52、A

53、D

54、C

55、B

56、A

57、C

58、B

59、D 60、C

Ⅳ、 Reading Comprehension

61、B 6

2、A 6

3、D 6

4、C 6

5、C 6

6、B 6

7、A

68、D 6

9、A 70、A 7

1、B 7

2、A 7

3、B 7

4、C

75、B 7

6、D 7

7、C 7

8、B 7

9、C 80、B

Ⅴ、 Writing

Where to live —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

Some people like living in the city because city life has many advantages、 They think there ar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in cities, life there is more colorful and meaningful than that in the country, and there are more modern conveniences in cities for people to enjoy、

But some other people prefer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They say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is closer to nature and better for their health, life there is quieter and that country people are more honest than city people、

I would like to live in a city when I am young to earn enough money and I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when I am old for having a quite life、

第2篇:高起专毕业报告-

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高起专毕业报告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学习中心: 教学站: 专 业: 完成日期:

105331180005

怀子龙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培训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奥鹏学习中心的学生不用填写

人力资源管理 二O一二年二月

高起专毕业报告要求

毕业报告写作是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毕业报告写作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之进一步理解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素质,同时也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考核。因此,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严肃对待、认真按要求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弄虚作假。毕业报告被评定为抄袭的,写作无效,成绩一律按不及格记录。

一、毕业报告写作和选题要求

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报告或研究报告,内容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可以是自己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心得体会、收获或对自己专科阶段学习的总结;也可以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后开展工作的指导作用;还可以是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实践 (在职学生) 相结合的总结。报告要求做到内容充实,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文字准确流畅,字数要求2500-3000字。为便于学生写好毕业报告,可以参考下列选题:

1、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本人工作的指导作用。比如对你所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考核、薪酬、激励等)某一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和相应的改进意见。

2、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本人就业或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3、完成学业后的心得体会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学知识、收获、心得等,自己拟题目。

二、毕业报告编辑要求

1、毕业报告要求最少分三段撰写。要求学生必须按学院统一格式的编辑模板进行排版,毕业报告封面的字体和字号编辑模板已经设好,学习中心、专业和学号要求填写全称,且要求准确无误。

2、毕业报告正文字体要求统一使用宋体,小4号字;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打印在页脚的中间。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两年四个学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感觉自身受益匪浅。教材第一篇人力资源导论让我更加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深入了解知识经济条件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自己即将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对自己的未来之路也产生更多的思考,注意自身公平就业权利,同时,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法律规则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可否认,这些对即将到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教材其他部分陈述了关于人力资源获取、保留、发展、协调等,均在不同方面使我了解自身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就业问题,使我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不再觉得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虽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还是学到很的知识。学会了如管理,人才的筛选等。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

假如我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公司,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我自己经过学习后的理解是,首先由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员工激励、绩效管理、员工关系这几大模块组成。

1、人力资源规划

也就是我们笼统说的方案和计划的组合,简单的打个比喻:“就像航行出海的船需要确定一个目的地定位好航标,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的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

2、招聘与配置

既然有了规划,我就要开始人员的招聘任用与配置。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实施-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公司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计划明确之后,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员配置工作事实上应该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

3、培训与开发

对于新进公司的员工来说,要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学习,还需要公司提供帮助。对于在岗的员工来说,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公司战略的调整,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基于这两个方面,组织有效培训,以最大限度开发员工的潜能变得非常必要。就内容而言,培训工作有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管理技能开发培训。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要考虑不同受训者群体的具体需求。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培训工作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员工来说,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而对于公司来说,培训工作会让企业工作顺利开展,业绩不断提高。

4、员工激励

说起激励,过去我们主要靠精神激励,而近年来,所强调的又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应该说,精神不是万能的,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物质激励不能代替一切,物质激励之所以在中国目前看来很有效,因此新型的领导者应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我们不能指望只凭高工资就使员工全身心 2

地投入,但我们更不能指望有办法使员工在工资水平很低地情况下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人的行为取决于其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有层次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表现为在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的需要。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员工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设计,如果能够在职员中树立此种信念,企业将无往而不利。在这一需要的驱使下,职工追求发展个人特长的工作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通过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等措施来激发和满足职员这一需要。分权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分权给予员工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领域,其基本约束仅仅为目标,至于达到目标的方法,则任由员工去选择,去创造。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使员工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其斗志,从而积极地工作,而且会了解如何有效协调配合,导致员工之间关系密切,气氛和谐。企业应尽可能激发引导员工高级需要的实现,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5、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借助一个有效的体系,通过对业绩的考核,肯定过去的业绩并期待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纯粹的业绩考核使得绩效管理局限在对过去工作的关注,更多地关注绩效的后续作用才能把绩效管理工作的视角转移到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

6、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的处理在于以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及公司规章制度为依据,在发生劳动关系之初,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期限之内,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对于劳动者来说,需要借助劳动合同来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同时对企业尽到应尽的义务。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动合同法规更多地在于规范其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基本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包括对劳动者供职期限的约定,依据适用 3

条款解雇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劳动者,以及合法规避劳动法规政策,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本支出等。总之,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为企业业务开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并通过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总结

综合以上几大模块,我个人认为其起着承上启下、互为互存、缺一不可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到位,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工作的重点,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保持良性运作,而现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新的东西每天都会大量地涌现出来,新的技术、新的经营方式层出不穷,“变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只有那些灵活地适应了这些变化,且在变化中抓住其中蕴含机会的人和组织,才能在这个时代很好地生存下去。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切因循守旧的、僵固不化的东西都将被扫荡一清;只有那些从内心深处渴望变化、视变革为机遇的管理者,他们的职业生命才能如同这个时代一样,充满生机!

第3篇: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到底指什么?

熟悉成考或者向成人院校咨询过的考生,对于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这样的名词都不陌生。但依然有不少考生对于这些概念不太了解,或者虽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却对其有所误解。下面厚学小编就给你们详细的介绍一下他们的区别。

简单来说,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分别指成人高考中的三个学习层次,报考不同层次的限制条件有所区别,也会影响考生的学业过程和最后拿到的学历。

高起专:高中起点升专科

很多院校招生工作人员所说的高起专,全称是高中起点升专科,即指考生入学前的学业水平是高中层次,通过学习要达到专科层次的水平,并获得专科学历。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高中起点,指的仅仅是考生报考前所具有的文化知识水平,不代表考生要持有高中毕业证书才能报考该层次。

甚至考生如果没上过高中,但通过个人自学达到了高中文化知识的水平,也可以报考高中起点的学习层次。在报名和院校入学复查时,考生均不需要提交高中毕业证书。

高中起点升专科,指考生通过成考进入成人高校后,参加的是专科层次的学习,最终达到专科的知识水平,并取得专科学历证书。

报考高中起点没有学历要求,是否意味着考生无论文化水平如何都适合报考呢?北京教育考试院成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人高考是一项选拔性考试,其考查难度就是高中文化知识水准。

在录取时,全市会根据全部考生的考试成绩划出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而院校在依据考生志愿录取时,也会依照考生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需要专业加试的专业则综合文化课成绩和加试成绩录取)。未能被录取的考生,知识水平可能尚不满足录取要求。

“高中起点”其实是一个软性限制条件。考生如果在报考成考前感觉自己知识水平有所不足,要通过自学努力弥补。自学不但会提升考试成绩,增加录取把握,更有利于让考生的知识基础适应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

高起本:高中起点升本科

高起本顾名思义,就是高中起点升本科的意思。该层次同样要求考生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但考生入校后要进行专、本层次贯通的学习,并且最终获得本科学历,这和报考普通高考大学本科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既然和高起专报名要求相同,直接选本科是不是更划算?相关成人院校负责人建议,高起专、高起本并没有优劣之分,考生选择哪个层次要依据个人情况。

从考试难度上来讲,高起本比高起专要多考一门科目:物理化学综合或历史地理综合,这就意味着报考高起本要比报考高起专多复习两个科目,考生备考的压力更大。

从学业时间上来看,按照教 育部规定,业余专业高起专最低学业年限为2年半,高起本最低学业年限为5年;脱产专业高起专最低学业年限为2年,高起本最低学业年限为4年。一般来说,学习高起本专业要比高起专多花一倍的时间。

经常遇到工学矛盾的考生要付出更大的毅力才能完成学业,如果半途而废会损失很大。因而报考高起本的考生更要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学业有充足的准备。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学习内容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高起专上的是大

一、大二的课,高起本上的是大

三、大四的课。对于有些专业而言,先专后本和直接学高起本在学习内容和顺序上差别不大。

但也有部分专业,尤其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会综合考虑考生的不同需求,高起专专业教学计划并非只针对将来续本的考生设置,而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培养体系。

高起专专业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实际,有时可能把一些高起本后半段才涉及的教学内容前置到高起专中,让考生专科毕业后就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与高起专相比,高起本学制时间长,教学节奏较为平缓,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专业学习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但先学高起专也能获得明显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且因学制短减少了学习压力,考生更容易完成学业。因而报考高起本还是高起专因人而异。

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

专升本相比于高起专和高起本,起点有所不同。专科起点升本科不但要求考生的专业知识达到专科水平,也要求考生具有专科学历,即有专科毕业证书或学习层次相当于专科的本科结业证书。

按照北京成考招生简章,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学历信息在网报时经学信网认证中心认证通过的,可直接到确认现场办 理确认手续。网报时未通过学信网认证的考生要到确认现场签订《保证书》、办 理确认手续,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学校会在报到时对考生入学资格进行复审,其中就包括专升本考生的学历复审。考生要当场提交专科学历,才能顺利完成报到。因而,如果考生没有专科毕业证书或者本科结业证,就不要报考专升本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还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就读的考生不能报考。这其中包括普通高校、大专、高职的大学生,高中、初中、中专、中技、职高等学校的学生,其他符合条件的学校在校生也不能报考。有些在校生认为能在报到前拿到专科毕业证就报考了成考,结果却没有通过现场审核。

第4篇:高起专自我鉴定怎么写

高起专是高中同等学历(高中、中专、中技、职高)起点学历报考专科学历的简称,自我鉴定的特点及写作要求篇幅短小,语言概括、简洁、扼要,具有评语和结论性质。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高起专自我鉴定怎么写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高起专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自我签定的标题有两种形式:

1)性质内容加文种构成,如《学年教学工作自我鉴定》。

2)用文种自我鉴定作标题。如果是填写自我鉴定表格,不写标题。

(2)正文。正文由前言、优点、缺点、今后打算四部分构成。

1)前言。概括全文,常用本学年个人优缺点如下:本期业务培训结束了,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今后工作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等习惯用语引出正文主要内容。

2)优点。一般习惯按政治思想表现、业务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逐一写出自己成绩长处。

3)缺点。一般习惯从主要缺点写到次要问题或只写主要的,次要一笔带过。

4)今后打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今后的打算,表明态度,如今后我一定×××,争取进步等。自我鉴定的正方行文,可用一段式,也可用多段式。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用语准确。

(3)落款。在右下方署明鉴定人姓名;并在下面注明年、月、日期。

高起专自我鉴定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线路,方针,政策;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积极参加校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业务学习方面,刻苦努力,态度端正,成绩优良,有较强的时间动手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能够遵守学校,系,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管理,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毕业生自我鉴定三年的大学校园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我于xxxx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的研究。因此在第四学期开始就被老师信任为计算机房的负责人。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暑假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入揭阳市凌先电脑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xxxx年暑假我在惠东县亿鹏印刷公司学习名片和小型广告、商标设计,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高起专自我鉴定二

本人1998年中专毕业,学的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社会工作13年之后,感觉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不能跟上现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以前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继续学习,进修,“充电”。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不能脱离工作岗位,只能边工作边学习。针对这个问题,2011年春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报读了重庆大学网络学院工程机电一体化专业

(高起专),通过二年半的学习,现已修完全部专业课程,就要毕业。

重庆大学网络学院的教育是开放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以自学为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课程点播和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学习。二年半的学习时间不长,平时工作也相对繁重,面对诸多困难,本人充分利用工作业余时间,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课程和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业疑难问题并进行自主学习。在这期间,本人下功夫认真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所有必修课程,对专业知识理论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弥补了工作当中对管理知识的欠缺,为以后的工作和职业的发展和提升奠定了知识基础。二年半的学习生活,使我在过去的专业基础上对知识有进一步理解,自身素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发现通过重庆大学网络学院开放教育学到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为我终身的继续学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和基础。

毕业在即,回首网络教育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我一直都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结识这一群网络上相互交流、讨论、帮助的同学,让我人生路上多了不少益友,同时学院、教学点老师为我们默默无闻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也让人难以忘怀。

以上是我毕业前自我鉴定,大学时光虽然只是我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小部分,但它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时光,对我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做得更好。

第5篇:高起专毕业报告工商管理

高起专毕业报告

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高起专毕业报告

工商管理学学习心得

学号:

姓名:

学院:

学习中心:

教学站: 专业:

完成日期:

1 / 7

200902489397 周悦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福建鲤城奥鹏学习中心工商管理学 二O一一年三月

高起专毕业报告要求

毕业报告写作是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毕业报告写作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之进一步理解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素质,同时也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考核。因此,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严肃对待、认真按要求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弄虚作假。毕业报告被评定为抄袭的,写作无效,成绩一律按不及格记录。

一、毕业报告写作和选题要求

毕业报告的内容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可以是自己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心得体会、收获或对自己专科阶段学习的总结;也可以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后开展工作的指导作用;还可以是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实践 (在职学生) 相结合的总结。毕业报告正文最少分三段撰写,要求内容充实,主题明确,层次清晰,文字准确流畅,字数要求2500-3000。为便于学生写好毕业报告,提供几个参考题目如下:

1. 学习会计学基础指导我作好实际工作

2. 学习海关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对我工作的指导作用

3. 学好专业课开拓就业方向

4. 完成学业后的心得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学知识、收获、心得等,自己拟题目。

二、毕业报告编辑、打印与装订要求

(一)编辑要求

1、要求学生必须按学院统一格式的编辑模板进行排版,毕业报告封面的字体

和字号编辑模板已经设好,学习中心、专业和学号要求填写全称,且要求准确无误。

2、毕业报告正文字体要求统一使用宋体,小4号字;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打印在页脚的中间。

(二)打印与装订要求

1、要求毕业报告必须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 字迹清楚,不能涂改;

2、要求必须使用规格为A3大小的浅绿色纸张作封皮(包括封面和封底),彩色封面上要求按规定格式打印毕业报告题目和详细的个人信息(详见编辑模版首页格式);

3、要求在毕业报告左侧用两个书钉装订,彩色封皮上不能有订书钉,彩色封面需要用胶粘合。

4、打印毕业报告时,请不要将以上内容删除,教师将以上述要求进行批阅。

三、毕业报告上交的时间

要求学习中心将本批次毕业报告与2011 年3 月考试试卷一并寄回学院,学 生毕业报告上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各所属学习中心、教学站网上通知为准。

工商管理学学习心得

摘要:随着信息交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在远程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远程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远程教育的范围,这 种教育模式不仅为那些不能接受面授教育的人们,提供一种灵活的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同时也为接受面授教育的学生,通过融入远程教育的形式,创造新的学习环 境,提高学习效果。目前,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终身教育和教育全民化的重要模式。

由于紧张的工作,学习虽被安排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很多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加班、出差这样不定期的“突发事件”不仅打乱了学习节奏,甚至使整个学习 计划成为泡影。这就使上网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网上学习既可以做到随时开始学习,学习进度也可以自己安排,不再为时间太忙而烦恼,而且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 上,在家、在办公室随时都能上网学习。

同时,由于工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网上学习的可操作性。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要多样 化。管理学又是一门软科学。影响管理的因素很多,有的还是不可控和不确定因素。在管理学中没有千古不变或“永恒”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 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仅靠学校的理论学习是 造就不出“合格”管理者的,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学会它。而资讯发达的网络正为现代的管理学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平台。网络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网络性、虚拟性的特点,为我们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目前,互联网上学习资源中,管理方面的资源极为丰富;收费、 互助、免费应有尽有;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除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外,网上讨论、网上视频直播、VBI、IP课件、电视直播等方式,此外,还有录音教材、 CAI课件、直播课堂等等。

所有这些资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学习。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不适当的选择,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面对瀚如大海的学习资源,如何选择呢?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 最需要原则进行选择最为合适。

随着信息交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在远程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远程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远程教育的范围,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为那些不能接受面授教育的人们,提供一种灵活的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同时也为接受面授教育的学生,通过融入远程教育的形式,创造新的学习环 境,提高学习效果。目前,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终身教育和教育全民化的重要模式。因此,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能够成为学习工商管理系统知识的支点,同时能在学习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内容能与工作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对学习的 热情和保持学习的毅力。

两年来,通过自己的实际学习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学习《管理会计学》 这门课程时,参照了洪恩在线《管理会计学》全真试题,在线课堂等内容,对这门功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在财务管理与 会计报表等学科的学习中,通过登陆亚太管理网了解了一些普通财务知识,企业如何进行全面预算以及最新财务知识、财务分析方法等方面的介绍,感觉受益非浅。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登陆一些网站,浏览经济方面的新闻和最新动态,又如,东方会计网上的有关会计信息网络化、中国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可扩展企业报告及其对会计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章都特别留意,对于网上的经济论坛积极参与,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向“复 杂人假设”转变的. 而复杂人是指人们通常有多种需求和不同的能力,往往把满足需要中的一种或几种需要结合在一起,作为自己的目标。人是复杂的,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 全的社会人,而是因时、因地、因各种主观条件变化而采取适当

反应的复杂人。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 任心,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 霍桑实验 " 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 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由此可看出管理学知识这门学科的应用面之广。

当然,不仅在网络中,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做到:

(1)要心细、戒躁。拿《宏观经济学》来说吧,它的基本知识其实并不难理解,只要大家好好理解这类课程,端正态度就可以了。

(2)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就像穿袜穿鞋谁先谁后那般,我们都会选择先穿袜子后穿鞋,没有人会先穿鞋子再穿袜。学习管理也同样如此,它要求有很强 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如果不多加注意,就会出现一些麻烦。

(3)注重实践。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要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同学认为这些课程太枯燥,其实不然。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学以致用。我们现在学习的信息管理,将来更 多的是要为经济管理作贡献,所以对有关经济的信息管理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学过之后,不仅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要提高自身的灵活运用能力。

(5)上课时注意听讲,不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信息知识的学习原本就不易,加之相关的经济知识的学习更是困难。所以要注重理解,切忌死记硬背。死记的东西 是别人的,只有深刻理解了而且可以灵活运用的才是自己的。

由于此课程内容较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在原作息时间上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门学习课程,这样相当于每 天多上一节经济法自习课。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更进一步巩固上课所学的内容。平时上课时我把不能理解的概念和案例等都写下来,回去利用空余时间

去思考和分 析,实在搞不懂就请教老师。我知道管理的范围很广,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关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它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当中,并且应用得恰到好处。这就是 说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学习中主要还应抓以下几点:

一是理解并 记住各种学科及相关的名词解释,并了解该学科应在何种情况中应用,务必弄清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是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而 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我理出几条基本线索,在理解基础上按系统、按类别进行理解性记忆。

三是多看相关文章分析并加以分类,并找出它们的异同 点。

在学习了管理学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企业或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 素质,因此,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 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综上所述,这是这一个半月我学习管理学的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希望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总之,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 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第6篇:经济法学(高起专)-学习指南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法主体亦称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受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4.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5.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7.财政是指国家和其他公共团体为满足公共欲望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材活动的总称。

8.市场规制法是指调整国家对市场进行规制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商誉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在他们的生产、流通等经济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反映社会对生产经营者生产、商品、销售、服务等方便的综合评价。

10.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2.证券是以证明或设定权利为目的所做成的书面凭证。

13.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

14.保障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所干预、管理和调控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a.国家规范经济组织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b.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c.国家管理、规范经济秩序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d.国家在经济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2.规制法定原则。规制公平原则。规制绩效原则。规制适度原则。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个:第

一、社会本位原则。第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公平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主体地位平等。(2)交易机会均等。

1(3)权利义务对等。第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它可以包括物,也可以包括行为。其条件是:a.必须是经济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物;b.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允许进入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c.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应能够体现一定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或者可以借以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的物或行为。

5.我国经济性垄断的种类:(1)公用企业独占地位的滥用。(2)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独占地位滥用。(3)强制交易行为。(4)勾结串通招标行为

6.经济法责任中经济制裁的具体形式:(1)国家决策失误赔偿(2)实际履行(3)惩罚性赔偿(4)资格减免。

7.商业诽谤的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2)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并且以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牟取自己的市场优势为目的。(3)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实施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为目的。(4)行为人侵害的客体是特定竞争对手的名誉权、荣誉权。

8.反垄断法的法律特征:(1)调整竞争法律规范的总称(2)调整的主体是企业和企业联合组织(3)它是以企业和企业联合组织在市场中竞争为内容。

9.a.与经营者协商;b.请求消协调解;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e.向法院起诉

10.(1)制定宏观调控法律法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2)有关国家机关运用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日常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3)在监督检查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11.间接调控原则,适度调控原则,公平至上原则,宏观引导原则。

12.(1)单一来源; (2)询价; (3)竞争性谈判; (4)邀请招标。

13.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其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14.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

15.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16.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17.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守法经营、自主经营。

18.商业银行内部的稽核监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国家审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

19.禁止内幕交易、禁止操作证券交易市场、禁止虚假陈述、禁止欺诈客户。

20.(一)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 (二)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三)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四)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21.(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2)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产品标准的;(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三、论述题

1.(1)责任性质不同,前者为一种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而后者为综合责任;(2) 责任的范围不同,前者仅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后者除承担侵权民是责任外,还包括合同责任等;(3) 责任的主体不同,前者仅包括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中间商,而后者还包括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的其他有关人员;(4)责任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只能在损害后果发生后才有可能成立,而后者可以存在于产品生产、销售、管理、使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2.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主要是:

(1)两者都担负着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任务;(2)两者在调整方法上有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地方;(3)有些概念往往相互共同使用;(4)有些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工业产权关系,往往要两者相互发挥作用才能形成。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理论基础不同。经济法的理论基础是整体本位,而民法的理论基础是个体本位。(2)以性质上来说,经济法具有公法与私法的兼融性。而民法在资本上义国家纯属私法或市民法。(3)以调整对象来说,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组织、管理、协调中的经济关系;民法调整的是不需要国家管理的自由、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4)调整的原则不同。经济法主要坚持国家干预原则;民法主要坚持自由放任原则。(5)调整的手段和方法不同。经济法采用经济、行政、刑罚方法综合运用,并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而民法强调的是单纯的损害赔偿和协商的方法。(6)参与的主体不同。经济法律关系中国家是特殊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一般不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3.任何部门法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主客观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特别是反映一定经济关系的经济基础,对部门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也不例外。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经济法的产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来,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和垄断的产生,是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物质条件,经济社会化是经济法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市场机制事后调节所具有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以及市场存在的调节机制的障碍的特点,会使市场主体要么限制竞争,要么不正当竞争。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就主动介入社会经济,消除前进过程中的不足。可以说,经济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市场经济阶段的产物,并且必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经济社会化背景下,强化对主体行为的规范,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保护的价值,成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缘由。

(二)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条件。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国家职能的变化,而国家职能的变化应是经济法产生

和发展的政治条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是“守夜人”,对经济采取放任态度,对社会经济生活,国家干预很少。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垄断对自由竞争的限制,使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客观实际要求国家要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以求经济能够稳定发展。这种干预按照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亦必须在法定程序下合法进行。于是西方国家就制定了大量的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生活的法律。反垄断、促竞争、反危机及促发展的政治现实促进了国家经济职能的扩展,使国家具备了干预、协调经济的职能,这种职能成为经济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社会本位的法哲学思想,是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法律基础。在自由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社会思想观念的主流。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家的垄断行为排斥了自由竞争,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丧失,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就充分暴露出来,市场经济逐渐失去了自律性,产生了重新调整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本位”的思想。社会本位的思想,强化以社会权为权利的核心。社会本位的思想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以社会为本位,强化保护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权,正是经济法作为社会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4.(1)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2)主体不同。经济法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企业、个人、企业的内部组织。而行政法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企业、个人。(3)作用不同。经济法的作用是引导、推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法的作用是引导、推进和保障政治体制改革。

5.宏观调控法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而保障与规范政府运用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的法律规范体系。在经济法体系中,他与市场规制法并列为经济法的两大制度构成。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各有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规制法主要存在于作用于微观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二,宏观调控法以市场规制法为基础。第三,市场规制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不可或缺的,在经济法律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但是二者在产生顺序、解决问题、功能作用、调整性质、调整原则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四、案例分析

1、起诉的诉讼时效应当从确定伤残的时间进行计算,而不是从受伤之日开始计算;

2、产品质量存在的缺陷应当由生产者和销售者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3、商场应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交通费、诉讼费;

4、如果产品存在设计缺陷,商场赔偿后,可以向生产者追诉,要求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

上一篇:巴中中考文综试题下一篇:股票操盘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