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加强人才建设创新发展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推进队伍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以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一专多能综合人才短缺、承担特殊任务拔尖人才凤毛麟角的现实短板,加大各领域、各层面专业人才培养选拔力度,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崭新的人民队伍,是党中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灾害事故特点、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其职能范畴更加宽泛、遂行任务更加繁重、能力要求更加专业,需要从战略决策和战略定位的高度,认识高素质专业化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构建“一专多能”的人才素质结构和“通才专才互补”的人才队伍结构,为推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1 深刻认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的内涵要求

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实行人员分类管理,人员区分为管理指挥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消防员三大类,每一个类别又分别设置不同的衔级,实行职级与衔级同步设置。那么,人才对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来说就如同船之龙骨、马之辔策,是能力之本、强队之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必须充分认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

1.1 强化救援职能任务拓展,提高人才建设层次

消防救援一头连着经济建设,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危。应急救援领域是一个与各类灾害事故和重大安全风险对抗竞争最激烈、经常面临生死较量的特殊领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职责使命,从应对单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达到多能一体、高效救援,并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为导向,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尽心竭力守护民生民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这就决定了不仅要发挥好现有人才建设成果,还要进一步促进结构向体系化应急救援任务调整、素质向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聚焦、规模向全系统全要素延展。面对严峻复杂的灾害事故形势,无论是风险防控还是应急救援,都是急难险重任务,必须根据遂行的任务特点,积极推进消防救援队伍在人才建设的优化整合和机制完善,做到应急救援样式怎么变化,就怎么调整培养模式;应急救援任务拓展到哪个领域,就及时跟进到哪个领域,切实为建设本领高强、战之必胜的过硬队伍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1.2 推进综合救援能力,建设转型人才

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针对当前国内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现实现状,全方位查摆短板不足,不断推进救援力量和指挥机制转型,进一步完善区分类别、灾种、等级的应急响应程序,积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救援指挥体系,大幅提高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能力,但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队伍人才建设整体水平滞后于建队实践要求、专业能力与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不相适应、人才数量与队伍基数不成比例、人才结构布局与新的组织形态不相匹配、“一专多能”本领亟待加强。应急救援实践证明,人才综合素质越高,队伍建设的基础就越牢;高素质应急救援人才越多,取得救援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就目前来讲,人才仍是制约队伍建设的突出短板,无论是应急还是救援,无论是灾害预防还是事故处置,都是一门科学,需要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需要深入研究应急救援人才建设涉及各个领域的特点规律,做到目标指向清晰,用好实在管用平台抓手,采取超常的机制措施,多措并举,培养具有一流专业素质的应急救援人才,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中国特色综合性消防救援人才队伍。

1.3 强化队伍新时代形象,提升人文素质

消防救援队伍人文素质,是涵盖指战员思想素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体能技能等方面综合素质的统称,涉及到指战员思想政治观点、政策法规理解、国家理念、担当意识、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等诸多层面,是整个队伍外在气质风貌和内在精神涵养的综合呈现。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提质强能的最终实践落点是为了实现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人文素质对消防救援队伍形成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如果人文素质缺失,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组建伊始,推进队伍转型升级,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人才建设更是进入关键时期。对于新时代新阶段肩负着新使命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来说,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建设,把应急救援人文素质提高到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追求和消防救援队伍整体建设相适应的水平,既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2 准确把握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

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其核心职能发生重大转变,消防救援任务向综合化、复合型方向发展,职能得到大幅拓展,亦即从以往注重消防职责转向消防加救援的综合职能。当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编制体制、职责定位、任务权限、结构模式等正处在调整磨合之中,加大人才建设创新发展力度是队伍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必须准确把握队伍人才建设的基本任务。

2.1 把人才素质培养基准点放在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上

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的发展进程和目标方向,决定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点和趋向。随着发展阶段和建设任务,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重心进行适时调整,较好地把握历史与逻辑内在统一,使人才素质能力建设始终与队伍整体战斗力提升保持共频共振。当前,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对标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从“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转变,任务区域从驻防属地向跨地域、跨国境应急救援转变,从参与灾后救援向灾害防范、灾害救援、灾后重建全过程全时域转变,为此,必须快速提升应急救援人才能力,着力拓展灾害防控人才覆盖面,坚持在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中锻炼人才队伍、提升救援能力。

2.2 把人才培养着力点放在“四类人才”建设牵引上

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着遂行任务能力的生成和提高,按照多能一体、高效救援的要求,围绕人才建设的重点,突出救援指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装备操作维护“四类人才”培养和引进。根据应急救援专业特点研究人才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外延方向,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科学精准确立标准方法。围绕应急救援组织指挥、联合行动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培养和引进指挥和辅助人才;围绕研发信息装备、信息技术保障等能力的提高,加强培养和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围绕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统筹和信息系统开发运用等能力的提升,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围绕救援装备操作和使用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加强熟练操作和维护各类装备通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应急救援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辐射作用,达到一专多能、各有所长,全面提高复杂灾情的处置应对能力,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队伍的转型升级。

2.3 把人才结构优化着眼点放在科学构成力量体系上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防灾减灾救灾的体系救援形态,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把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单元、要素优化整合成应急救援科学力量体系。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应急救援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还是综合汇集其他必备要素形成科学体系的主体力量,无论是整体素质结构还是个体素质结构,都必须与力量体系的各要素实现有机的契合。根据不同要素、整体结构、各个层面和有效关联度等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体系化、系统化地抓好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不失时机地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布局,促使紧缺专业人才的瓶颈问题得以有效突破,加快补齐由于个体差异原因形成的人才素质短板,结合人才建设规划始终保持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促使人才力量体系结构性、要素性科学完善。

3 紧紧扭住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的有效抓手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推进,传统与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渗透,消防救援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在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聚焦转型升级、奋力开新图强的新征程上,最紧要、最急需的是高素质人才,最基础、最关键的也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紧紧扭住有效抓手,推动队伍人才建设创新发展。

3.1 坚持专业素质从源头打牢

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队伍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优势显著,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增强。然而,仍然有一些矛盾制约着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主要表现为:单一专业救援素质不适应新时代综合应急救援样式的需求;各类基础性、可塑性和适应性强的人才生长与培养缺乏应急救援实践锻炼;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缺乏岗位需求与人才素质发展的动态结合。因此,应急救援人才的选拔务必做到细化、量化和硬化,以提高应急救援人才选拔的专业素质起点。将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生长的主渠道,注重实践经验要求,合理调整比例,适量扩大从优秀消防员中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数量规模。严格人才选拔程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为队伍整体人才建设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3.2 坚持培育重心,聚焦素质转型

精准把握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这一职能定位,着力推动救援理念更新、能力转型升级,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确立信息素养作为促进人才建设的鲜明导向,人才的核心素质必须区分类别制定建设模式。突出综合素质需要,明确人才培训和引进的质量标准及培训重点,积极构建区分类别开发、梯次清晰培训、科学分批引进的工作格局。把信息素质的提升作为重点培训内容,灵活多样的整合培训资源、设计培训内容和确立组织模式,促进培养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把重点培养与普及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普及活动,重点抓好综合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和新装备新技能运用,下更大功夫抓好各级指挥人员信息化素质的培养提高,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个队伍建设转型升级。

3.3 坚持素能转化在岗位实践推进

消防救援队伍人才素质向能力转化推进要以岗位为实践平台,将人才内在的素质转化为学习、实践和创新等能力,重点培养和引进应急救援指挥、管理、专业技术等人才。根据人才建设特点规律,在队伍建设实践中不断调整规范各类岗位人才配备,促使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综合应急救援实践是检验指挥协调能力的试金石,必须高度重视指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领导队伍指挥协调决策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担负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的,必须把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培养和选拔的主要对象,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抓手,注重岗位需要、素质要求和任务淬炼的专业化导向,不断完善考评选拔标准,健全人才建设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消防救援队伍要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下人才建设的特有规律,加大政策制度的梳理、整合和重构力度,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发展。

3.4 坚持环境氛围,匹配专业人才吸纳

人才建设决定消防救援队伍的发展走向和优势竞争力,好的环境氛围能够产生聚集人才的团队效应,坚持环境氛围匹配人才建设,从有竞争力的“自然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入手,通过多种制度机制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感召、亲和、宽松的政策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加大应急救援相关专业毕业生招录政策力度,拓展人才引进方式渠道。构建称心、安心的环境机制,完善全方位人才长效服务机制,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人才生活保障水平,解决关系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凝聚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福亭.建立专业化消防应急救援队伍[J].劳动保护,2018(03):92-94

[2] 康屾,张志.我国应急管理职能整合后的救援队伍建设[J].中国应急救援,2018(04):26-28.

[3] 李子彬,张丽珍.救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探索[J].科技风,2019(15):30.

[4] 刘淑贞,张开福,徐波.应急救援专业人才理性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J].湖南安全与防灾,2020(04):42-44.

上一篇:防火监督工作的问题及改进下一篇: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