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外出培训规章制度

2023-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外出培训规章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教师外出培训规章制度

学分登记制度下教师培训路径创新

湘教发〔2011〕61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印发,邵阳市即规定中小学教师应参加完成每学年72学时、五年必须修满360学时的学习任务。在此刚性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迎来了邵阳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可喜局面。为满足这一全员培训的要求,为突出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应对现有的培训模式、培训途径进行反思,寻找新的制高点,为培养一支具有较好知识结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充满信心与活力、不断进取向上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市的目标,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立足点

(1)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对课程的研究、探索、创新,需要教师自身善于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教师直接、快速地吸取名师、专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迅速成长的必行之路。

(2)教师主动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内生动力和关键要素。教育教学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动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形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国家为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已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我市也已实施了学分登记制度,这些制度在客观上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不得不学”;从教师个体而言,教师“教书育人”,是专门为学生的发展而工作的,理应满足国家、社会、学生的要求与期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

(3)培训者应考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积极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拟定专业发展目标。参培教师有了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专业化成长目标,则会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增强、丰富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格,会自觉地把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与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只要唤醒了教师的激情,激发其自豪感、幸福感,就会从内因上解决教师不想学习、不愿参加培训的问题,否则,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会收到实效。如此,教师专业化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训活动自身的改革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关键

反思培训工作,笔者觉得应该从培训活动本身着手进行。开展培训活动不外乎三个环节,即培训前的工作、培训活动过程中的工作、培训活动后的工作。怎样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国内外同仁广有探究,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较为普遍认可,这些培训模式的改革对于提升培训质量显然非常重要,我们的教育培训活动尤其是教研教改也因此获益较多,但是从培训管理层面来分析还是不够的,要提升培训质量,应从培训活动的三个环节中去突破,认真抓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培训前应精心筹划保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学分登记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加以约束,学分与教师的晋级、晋职直接挂钩,让参培教师感觉不参加培训活动就没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在观念上自觉接受“我要学习”而不是“要我学习”,让中小学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参培对象;

二是精心设计培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培训活动的内在要求一一核对,如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应达到的目标,譬如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形成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的能力,传导信息、组织教学的能力等,培训计划越具体越好,让培训者对培训活动的要求了然于心并认真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培训中应在常规化中求创新

(1)明确职责。每次开班之前应对培训活动的参与者有一个具体的要求,班级管理者应有详细的班级管理方案,培训教师应有具体的教案甚至学案,后勤服务也应有一个常规、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等,职责明确到个人,人人尽职尽责。

(2)应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制度,积极开展教学常规督促管理。依据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随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安排、课件制作水平、课堂授课水平、课堂互动水平及整堂课的培训质量程度、学员满意率等状况予以调查。我院前段时间开展的课堂调研反馈说明学员们普遍对教师们的教学目标把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感到满意,而对教学整体效果、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及授课感染力、授课语言艺术水平则满意度很低。这些调研反馈信息对改进培训工作的不足或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在培训活动做工作安排时,就应该选择那些具有扎实的知识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专业能力的教师授课,确保参培老师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学习能收获到最大效益。

(3)应创新培训模式,保证培训质量。学习是一种交流过程,应加强培训者和参培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重视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培训活动过程中应主张培训者和学员适时适量地进行对话,以随时了解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求授课教师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员现场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与困难,在授课后也注重即时反馈,如发放教学评价表、召开分析总结会,或者通过学员QQ群、培训博客等,多渠道获取学员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增加以研讨为主的授课模式,如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一切顺应教学要求,及时改变教学组织方式,为参培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另外,适当开展交流研讨教学活动会让参培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培训者也会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学科指导能力。如能进一步鼓励学员在专题讲座、教育沙龙、教育论坛、教师晚会、实践课堂等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培训者就能帮助参培学员不仅可以厘清问题、分享经验,还可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这样,既能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又达到学员理解课堂的实践原则。

(4)可全程跟踪培训者的培训活动,激励培训者根据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选择典型教学案例,让每一个典型案例对应一个核心问题,通过现场观摩、经典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参培学员的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实录分析能力等。在跟踪中,如果发现学员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能转化成具体的研究课题,我们则可以加以引导,并进一步要求参培学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工合作予以研究,在培训活动结束前上交研究报告,培训者可顺势组织报告会交流互动。参培学员间的相互切磋、讨论、补充、完善、启发,会增强培训活动的互动性能,又可促进参培学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3.培训后应夯实效果有提升

笔者觉得对培训效果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的话,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及时进行培训总结、做好学分登记(学分驱动)。建立学习型学校、打造专家型教师,除了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外,必须靠学分机制做保障,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靠参与者主动完成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在这样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中,要保障活动的普及性、有效性,没有学分机制作保障,我们的培训活动就是创新到没有瑕疵,收效也会大打折扣的。每一批培训活动结束,我们应该及时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不重视教师培训的单位及无故不参培的教师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让主动学习者得到肯定,被动学习者得到鼓励,从制度上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学分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中小学校常规教学检查也用制度巩固培训成果。

其二,建议加强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估。督导评估工作是对培训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评估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全面地搜集有关信息,以评估标准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按照科学合理程序对评估信息进行分析、测量、整合、评定,对教师培训状态和价值进行判断,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能全面、积极、有序的开展,在借鉴国内外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从中小教师的实际出发,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师培训检测与评估机制,制定一组评价操作细则,对各级培训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检测,依据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相关的培训工作进行调整。

其三,建议实施培训后跟踪,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检验。跟踪考核主要以查、看、听、访、搜方式进行。查,主要查学员所在单位的相关资料,看学员参加此次培训活动和有关研修活动的情况,根据相关资料,对学员培训前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和评价;看,主要看学员的自我研修笔记和备课或班级活动记录等情况;听,就是深入课堂听课,组织评课;访,即一访单位领导,听取他们对参培学员培训后的学习工作情况介绍和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二是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搜,主要将参培学员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搜集上来。通过跟踪考核,对比学员的教育理念、教学视野、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有质的变化,驾驭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能力是否增强,他们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是否有可喜的变化。

另外,要及时做好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每批培训活动开始或者完成,应该在教育学院门户网站或者邵阳影响较大的传媒上予以及时报道。

三、培训机构自身的改革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保障

1.一流的培训队伍是参培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的前提

教育成败在与教师,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业的巩固和发展,也在于我们的培训队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培训教师队伍,是培训机构发展的立足之基。特别在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培计划为依托,以远程培训为支撑的今天,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懂教师继续教育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聘请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出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了培训团队;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另外我们也注重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保证每年足够的研修时间,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相信拥有这样的一支培训队伍,我们是可以顺应中小学教师全员学习、全员参培的要求的。

2.精细化管理会让参培教师滋生强烈的归属感,是其积极接受培训的感情基础

精细化管理就是精耕细作,要关注到每一个点,逐步把每一项事情都做到极致,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协助进行管理。精细化管理能极大地挖掘和释放市场的潜能,我们以前总以为参培教师出勤率不高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问题,其实是我们的服务还不够优质,俗话道“一流的服务产生一流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会让参培教师滋生强烈的归属感,认真做好培训教师的服务工作是培训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管理者一要要当好教师的服务员,为教师的发展提供适时、适度、适切的服务,二要抓好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推动培训向效能方面发展,鼓励学员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三要及时调控,抓好突出环节,大力推进培训质量的均衡发展。全力服务于教师的业务进修,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使“进修”基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3.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是参培教师积极接受培训的保障

没有制度的约束,培训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其效果自然是低劣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培训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常态化。对教师和学员们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规章制度能使培训活动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管理者和培训教师)行为合矩,不偏离培训的方向;规章制度可以防止培训的随意性,保证培训的实效性。通过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的合理设置,培训者和参培教师都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会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育学院可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院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培训的组织、管理、服务、教研、培训资料积累等项工作,有《教师培训实施意见》《教师培训实施细则》《培训教师奖惩条例》等相应的培训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者、培训教师的行为,同时建立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学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培训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如此建章立制、奖勤罚懒,会让培训教师随时感受到收获的快乐,增强培训成效的自信体验。

与参培教师而言,相应的培训规章制度更不可缺。每一位参培教师必须明确培训的意义、任务和要求,自觉遵守学习规章制度;每次培训后,我们应要求参培教师及时写出心得体会,与结业成绩一同存档或一同发回参培教师工作单位,培训结束回校后,应进一步要求参培教师向相关学校负责人汇报,或向本学科或本年级组人员传达培训内容,让学习收获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参培学员年度考核中,建议学员所在单位将参培学员的交流汇报情况记入年终量化考评。

4.灵活多样的培训体系是满足参培教师需求多样的载体

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师培训体系是应对全员培训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关注教师的培训需求,实质是指不仅应该考虑参培教师的基本技能需求,更应侧重于参培教师的个人兴趣、特长,设身处地从参培教师的角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着手设计培训活动方案。培训时在类型上可以增添音乐、影视、沙龙甚至外出旅游考察、实地熏陶感染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在形式上,体现以文本、光盘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形成培训课程资源“超市”,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需求和选择。依据教师全员培训“每学年完成72学时、五年必须修满360学时”的总体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样性的具有辐射效应的教师培训体系,辅以长效激励机制,整合各类优质培训资源,整合各种有效培训形式,使培训机构切实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需求的最佳平台 。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

作者:曾光耀 吴宝发 黄猛

第2篇: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启示

摘要:英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高度重视职教新教师群体的入职培训工作,强调导师对职教新教师的作用,建立全新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新教师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启示

职业教育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必要性

入职培训,指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前的特别强调在操作层面上的指导性培训。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广泛,既有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职技高师毕业生,也有工矿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等,多渠道的师资来源一方面扩大了职教师资队伍,增强了活力,有利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我国职教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准入标准过低,往往难以保证职教师资的质量水平。如一些工矿企业的技术人员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专业理论很扎实,但往往学科教学能力较差,难以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都有比较严格的专业规定,以确保职教师资的专业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职教新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这样的规定,如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教师上岗前,必须参加为期1年的新教师上岗培训,培训结束时要接受教育部门与学校的评估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也就不能上岗执教。

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简介

背景长期以来,英国封闭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使得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一方面导致新教师教学能力低下,无法胜任实际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使新教师的职业适应期延长,影响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英国建立了“合作式”的师范教育体制,采取由高校、地方教育当局与中小学三方密切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这使得中小学成为师资培训机构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一般认为,英国法定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始于1999年,起源于英国政府正式提出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建立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实施从入职培训的对象与时间来看,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主要是针对1999年5月7日以后获得合格教师资格(QTS)且第一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进行的。这些新教师必须完成为期三个学期或相当于三个学期的入职培训(中间允许间断,并不要求连续进行,但是应在培训开始后的5年内完成),才能在培训结束后继续在公立或私立中小学任教。政府对入职培训开始的时间未做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在通常情况下,获得QTS资格的教师就可以进行入职培训。但是获得QTS资格与开始入职培训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求尽可能短,因为这样新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对入职培训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在新教师入职培训过程中,中小学校长、指导教师、学校董事会与有关机构(主要指地方教育当局)分别担负不同的职责,共同配合,完成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对新教师进行监督与支持,二是对新教师进行评估。对新教师的监督与支持包括四个方面:(1)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2)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3)听课;(4)召开专业考查会议。对新教师表现的评估分三次进行,通常第一次评估在第一学期末进行,主要评价新教师达到合格教师资格授予标准的程度。第二次评估在第二学期末举行,主要是评价新教师为达到入职培训标准的学习进展情况。最后一次评估在第三学期末举行,主要讨论新教师是否达到了入职培训标准的要求。在每次评估后,校长、指导教师与新教师都要填好评价表,以反映新教师是否取得进步,是否圆满完成了入职培训计划。评价表应在评估后的10个工作日之内送交专门机构,并将复印件送给新教师与校长人手一份。

意义英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对于教师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模式的确立,使入职培训处于与职前培养和教师在职进修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新教师接受必要的入职培训,接受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对于他们熟悉学校教学过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可以大大缩短他们的适应期,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启示

英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虽然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但对我国职业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必须高度重视职教新教师群体的入职培训工作英国政府在1972年《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中指出:“……世上仍没有一种重要的职业能期望新的就业者马上能做出充分的贡献……每一位教师在其任职初期,需要且应该匀出部分时间参加系统的熟悉专业、有指导的教学体验和进修的方案”。英国实行二十余年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实践经验表明,新教师接受必要的入职培训,接受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可以大大缩短适应期,熟悉学校的教学过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胜任教学工作,并可为以后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入职培训给新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入职培训过程中,新教师被看成是学习者,不管是否具有师范教育的背景,在实践中都能进一步加深有关教学的正确观念。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职教教师相对于普教教师而言,其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除了应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具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一线的技术应用前沿成果,同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即使是文化课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专业情况有所了解。简而言之,职教教师的基本质量规格就是“双师型”,即“教师+专业工程师”。为此,有的职技高师提出毕业生必须拥有三证,即毕业证、教师技能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以此达到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的统一。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师资来源多渠道等原因,在职教教师教育中,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这三者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难以平衡的两难问题。威迪恩等人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5项研究进行了回顾,认为教师获得有关教学知识之后,并不能保证其能自发地成功运用于实践。因此,要达到培养与建立一支高质量职教教师队伍的目标,必须重视职教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问题。

应强调导师对职教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作用英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强调要为新教师指派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导师,帮助和监督新教师的工作。在导师的帮助下,新教师要学习“如何教”而不是“教什么”,从而把教学定位在操作层面上而不是理论层面上。而且在导师的指导下,新教师可以尽快明确胜任当前教学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依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确保目标的达成,促进专业成长。我国传统教育也提倡“以老带新”,但相对于规范的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而言,我们的指导缺乏系统性,有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在具体指导实践中,一个有着丰富经验与技能的导师对新教师不应仅仅是“传、帮、带”,不应仅在物质与精神上提供关心与支持,而应在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设定专业成长目标与行动计划等层面对新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使新教师少走弯路并尽快成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应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应建立全新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在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大部分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即“学校本位”模式,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大学课堂里进行理论学习,到企业、学校实习一般只有比较短的时间,从普通高校来的毕业生则更缺少见习与实习,以致很多新教师因为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训练,上岗前对自己即将工作的环境与工作性质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仅从教后适应期较长,对其专业成长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看,职前师范教育与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独立阶段,也是世界各国新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常规途径,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是人为地割裂和孤立了教师成长的连续进程。对于任何一个教师而言,其专业成长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专业培养应贯穿于师资培养与提高的全过程。在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之间应该有一个从职前准备到教学实践的过渡阶段和环节,入职培训正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入职培训制度的正式建立,使得师资培养与提高真正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入职培训也应该引入到职教新教师培训当中,成为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一部分。

将入职培训引入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不仅更加符合教师成长的规律,而且也会使职教教师培养方式更加规范与科学,可以有效地弥补来自工矿企业的职教新教师不懂教育教学原理的不足,弥补由于教育培养体制的封闭性而导致的师范教育质量不高、新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胜任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缺陷,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素质,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为职业教育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惠敏,赵黎.领新教师入门[J].教育学,2005,(4).

[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3]姜娜,许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概述[OL].http://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3-12/11/36305/index.htm.

作者简介:

周煦(1972—),女,湖南东安人,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与教师专业培养。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作者:周 煦

第3篇: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的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制度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引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立足于全体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再学习,结合高职教师当前的工作特点和职业需求,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在职培训,通过定期的学习培训和科学的培训考核方式,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 学分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杨灵芝(1981- ),女,四川射洪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四川 绵阳 621000)

[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是教师培训制度改革的重要创新成果,已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尤其是在消除参与培训教师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目标盲目等问题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解决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以及培训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与教师队伍建设需求,设计了具有本校自身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

一、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十分重视应用型院校与应用型专业的发展。2015 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指出,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双师型”教师,指教师应该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我国高职院校以应用技能培训为主,但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为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理论研究能力较强而实践技能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这样的教师队伍结构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教育部近年来大力提倡应用型院校教师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对教师能力的要求。鉴于此,有必要加快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作为重点。

2.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需要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将学分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这不仅是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的外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3.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管理效能的大胆尝试。高等教育改革不仅对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引进需要制订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发展阶段分步完成各项工作,尤其是要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培训对象的针对性,建立与绩效评定挂钩的奖励制度、评优评先制度,以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的原则

1.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应用型高等院校包括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主要为社会输送高端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侧重于实践技能教学,理论教学的比重相对少一些,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正好相反,这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是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及实现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成果,也是高职院校的制度特点。

2.建立易于操作、便于管理的实施细则。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提供资源和制度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高职院校提出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以及院校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结合多方实际需求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建设是基于以上可行方案构建的教师培训质量考核方案细则,细则的建立涉及制度执行的整个流程,包括对参与培训教师的培训课程完成情况、课程结业考核、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评。

3.优化学分档案的管理。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还需要优化教师培训学分档案管理。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学历、专业等各方面不均衡,尤其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为全体教师建立教师培训学分档案,并根据不同学历、能力的教师,制定层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假期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若有条件,高职院校还可以建设教师档案数据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的功能,统计存档教师的培训现状,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方法与发展动态,为后续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三、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

1.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引入。学分制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及学习进度的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把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的基本标准。学分制在19世纪的美国首先被提出,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西方高等教育模式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将学分制引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开端。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理论知识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突出,但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与传统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教育占有重要比重,这也给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带来了挑战。结合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在岗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开阔教师的学科专业视野,也可以借此形成学科教师团队特色。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学分制管理,可以为教师提供自由灵活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度集中的学习安排给教师的科研、授课等工作带来不便,影响正常教学工作。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需要出台科学的配套评价制度,激励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引入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配套制度:第一,建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保障制度;第二,引入学分挂钩的职称评定制度;第三,形成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系统;第四,提升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教師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学校层面是学校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个人层面是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

2.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的要点。首先,学分制管理制度的构建,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第一,教育管理部门设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分管部门,定期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其中的违规违法操作严肃处理,尤其是经费使用情况;第二,学校出台具体的培训管理办法,由组织部等部门监督执行;第三,下属学院具体执行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培训管理办法,并由学院结合院系专业特点与学生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为教师合理安排培训项目。其次,制定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制度,建立教师校本课程体系。第一,制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制度,将学分与课程安排具体化,为青年教师更好地适应岗位以及做好未来职业规划提供良好的平台;第二,建立教师校本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及专业技能在岗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并将实践学习作为课程之一,设定合理的学时与学分。最后,建设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是优化管理方式的重要策略。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包括培训交流、培训信息统计等功能。第一,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要合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系统设置、教师信息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学分管理四大板块构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相关管理规定。第二,在线信息共享平台应该具有远程对接功能,能与本地培训平台和其他各类远程培训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对本地教师参加其他平台培训的管理功能。

3.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实施。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有诸多重要意义。第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综合素养。第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在岗培训的科学性、可持续性。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职业教育改革会伴随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深化,社会需求的改变也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并不断完善与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保证教师培训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及教师综合绩效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学分制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出台配套的评价体系,将原来的单一评价方式变革为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包括培训成绩、实践技能、科研工作、学生成绩等方面。多维度评价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学分制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细化培训内容。细化培训内容主要体现在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教育发展与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目标。第二,丰富培训方式。常规培训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企业工程师代表等为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实践技能教学授课,同时还可以结合企业实践学习、网络课程远程学习等方式,灵活完成培训任务。第三,规范组织建设与组织管理。规范组织建设与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协调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上。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是教学实施的活动主体,教师培训组织与管理主体应以院系为主体,以其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为根基,激发教师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教师加强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第四,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学分管理制度要将学分的计算与学习课时、培训成绩、实践成绩等各个部分综合挂钩,提高学分质量。第五,建立挂钩绩效奖励机制,将教师培训成绩、绩效考核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聘任等挂钩,建立科学的奖励晋升制度,用量化的标准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

4.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实施保障措施。第一,建立适应性广泛的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的广泛性主要是指能针对老、中、青各个年龄阶层教师的培训制度。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正处于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迫切需要通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业内普遍认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需要杜绝“冒进”,对老年教师的培训需要杜绝“保守”“经验主义”。培训制度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需求,结合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实现教师培训的效益最大化。第二,设立培训经费的转向制度。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实施首先需要解决教育资源问题,尤其是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的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处于经费紧张、预算极度有限的状态,且长期扩招、硬件设施建设等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而教师培训属于周期长、见效慢的投资,很难被学校管理者重视。经费不配套必然导致教师培训项目的执行度较低,执行效果难以保障。建立教师培训经费的专项制度,可以保障教师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建立培训基地及基地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与合作企业等多方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并完善相关的基地管理制度,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提供软件、硬件、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培训质量与培训工作的可持续性。另外,可以借助培训基地的资源,制订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如物流管理、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将企业的先进经验引入教师培训中,为培训注入实践资源。第四,建立长效激励制度。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完成大量的科研、授课、日常行政等各方面工作,业务工作繁忙,压力大。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再为教师安排在职在岗培训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建立长效激励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成果。学分管理制度的引入是对教师在职培训理念的革新,高职院校通过学分管理制度,能为教师职业发展、实践教学技能学习等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制定配套的培训评价标准、与学分挂钩的激励制度等来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提高培训效率,切实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汪文华.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2012(2).

[2]漆新贵,李才俊.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J].教育导刊,2010(3).

[3]舒志定,鲍聪,黎保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项目运行问题及发展策略解析——对浙江省 48 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0(4).

[4]刘志红.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探究[J].继续教育,2011(11).

[5]汪文华.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2012(2).

作者:杨灵芝

第4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外出培训制度

西坪镇中心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锻造一支优秀的教伍队,并使每次学习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值。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规范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必须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字通知,经中心学校统筹考虑安排,再由本校教务处按审批意见安排并作好登记。

2、教师外出学习时,必须提前调好课并向教务处汇报,以便教务处作好课程安排。

3、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作好笔记,并积极参加交流讨论,返校后将学习材料、学习笔记上交,并写好学习心得。

4、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学习,遵守社会公德,处处为人师表,维护学校声誉。不得借外出学习、培训之机公事私办,不得迟到早退。

5、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学习结束后要将学习情况向教务处进行汇报,教务处再安排适合的时间通过汇报课或讲座开展好二级培训。

6、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按时返回学校,学习培训费用在完成汇报、上交材料,检查学习或听课笔记本后,由教务处主管领导签字证明、校长签字审批,方可到中心校会计处报销。

7、对未参加学习、培训和学习、培训期间没有完成培训要求或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一律不予报销相关培训经费。对学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的取消年终评优资格。

8、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或培训,既是一种福利,也是一种任务,希望各校正确对待,认真执行。

一般情况下,中心学校尽可能多的安排学习培训,有名额限制或外出脱产培训时,按对应年级安排,同时优先考虑写了申请的教师。

西坪镇中心学校

2011-09-12

第5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使每次外出培训学有所获,让全体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同时也为了规范、完善学校外出培训管理,促进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制度工作、教研和学习,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特制定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一、培训原则:

1. 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须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字通知,经学校统筹考虑,由校长室按安排并登记。教师外出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及时合理安排,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学校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或培训,有名额限制时,按对应年级安排,优先考虑工作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爱学习,师德高,师能强的中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或培训,轮流指派。

二、培训流程: 安排——学习——汇报

三、具体细则:

(一)安排

1.人员安排。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学校的相关培训通知,经学校同意后,由教师发展处转发至相关负责人处。教学类培训由各学科负责人协同相关人员统筹安排;德育类培训由德育处与各学科负责人协调统筹安排;管理类培训由校长室统筹安排。

2.课务安排。外出培训教师的教学课务,应先与本班或年级组同学科的教师协商调课或者代课;若协调不了,由教务管理处统筹安排。

3.时间、费用安排:外出培训教师需以《培训通知》为准,合理安排外出培训时间、费用。

(二)学习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作好笔记,并积极参加交流讨论。

2.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迟到早退。

3.外出学习、培训教师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经学校同意,为学校带回相关书籍、光盘等资料,必须上交教务管理处登记备案,登记后可再行借出。

4.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声誉,处处为人师表。

(三)汇报

为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外出培训的教师超过两人的,于学习结束后一周内,选一名培训代表将学习情况向相应学科教研组进行汇报讲座,学校发给讲座证明。(新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针对性强的培训除外)其余培训教师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交教师发展处。

若培训时间在一周(及一周一上)者,则全体受训人员还应每周传两份培训心得到学校网站。

(四)审批

1. 外出培训前,教师需填写完整《备案表》,交至每次培训活动的带队人员,由带队人员交至相关负责人审批。另外,外出培训的教师还需将个人汇报材料的电子稿及时上传,以便学校汇总。

2.所有外出培训,由带队人员于培训结束后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经过相关人员审批后,准予报销。

四、其他方面:

本规定经校委会讨论,并经教师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第6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

教师外出培训制度(试行稿) 2014.3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使每次外出培训学有所获,让全体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同时也为了规范、完善学校外出培训管理,促进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制度工作、教研和学习,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特制定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一、培训原则:

1.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须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字通知,经学校统筹考虑,由校长室按安排并登记。教师外出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及时合理安排,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学校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或培训,有名额限制时,按对应年级安排,优先考虑工作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爱学习,师德高,师能强的中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或培训,轮流指派。

二、培训流程: 安排——学习——汇报

三、具体细则:

(一)安排

1.人员安排。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学校的相关培训通知,经学校同意后,由教师发展处转发至相关负责人处。教学类培训由各学科负责人协同相关人员统筹安排;德育类培训由德育处与各学科负责人协调统筹安排;管理类培训由校长室统筹安排。

2.课务安排。外出培训教师的教学课务,应先与本班或年级组同学科的教师协商调课或者代课;若协调不了,由教务管理处统筹安排。

3.时间、费用安排:外出培训教师需以《培训通知》为准,合理安排外出培训时间、费用。

(二)学习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作好笔记,并积极参加交流讨论。

2.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迟到早退。 3.外出学习、培训教师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经学校同意,为学校带回相关书籍、

光盘等资料,必须上交教务管理处登记备案,登记后可再行借出。

4.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声誉,处处为人师表。

(三)汇报

为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外出培训的教师超过两人的,于学习结束后一周内,选一名培训代表将学习情况向相应学科教研组进行汇报讲座,学校发给讲座证明。(新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针对性强的培训除外)其余培训教师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交教师发展处。

若培训时间在一周(及一周一上)者,则全体受训人员还应每周传两份培训心得到学校网站。

(四)审批

1.外出培训前,教师需填写完整《备案表》,交至每次培训活动的带队人员,由带队人员交至相关负责人审批。另外,外出培训的教师还需将个人汇报材料的电子稿及时上传,以便学校汇总。

2.所有外出培训,由带队人员于培训结束后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经过相关人员审批后,准予报销。

四、其他方面:

本规定经行政会讨论,并经教师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附件: 《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教师外出培训备案表》 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

二零一四年三月

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教师外出培训备案表

编号: 填表时间:年 月 日 篇二: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制度

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完善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制度,现对本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作如下规定:

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原则

1.由政府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下发通知或指令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参加,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计划派出。

2.因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各处室或教研组须派教师外出学习的,由学校依据文件规定或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参加外出。

3.对一些民间性质的学术团体组织的会议或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派教师参加;非学术性团体组织的活动,教师一律不得参加。 4.学校根据经费预算,原则上只同意一名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市外的培训、学习或考察。

二、外出学习培训的有关程序

1.通知。由教育局负责培训学习的部门将有关文件下发学校,学校教科室按照文件要求通知推荐参加培训人选。

2.审批。外出学习的老师凭上级文件通知先到教务处,由主任登记签字,然后报校长审核。教科室对于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进行登记备案,做到有据可查。

3.请假。外出学习的教师在校长审核同意后,自行安排好功课并妥善做好交接工作。

三、外出学习培训返校后的有关工作

1.销假。外出培训、学习、考察归来的教师要及时到学校办公室销假。

2.学习反馈。凡外出学习(学历培训除外)归来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将不少于5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电子稿)上传学校网站,必要时向教研组或学校进行讲座,几人同时参加活动,可推荐一人主讲。

3.经费报销。外出学习培训费用在完成学习报告或讲座后,校长签字后,再按照财务规定予以报销。

四、外出人员注意事项

1.外出学习人员代表学校,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做有损于学校名誉的事。 2.外出学习人员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要求,不得中途

或提前离开。

3.学习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返校,不得延长时间。凡不按时返回,经核查,如无特殊情况,将按旷工处理。

4.外出学习人员要重视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确保旅途平安。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篇三: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教师外出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规范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维护教师研训机会的公正与公平,做到有序、有效培养教师, 特制定如下细则:

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原则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学习、研讨、培训。派出培训、参赛、参会或学习的教师,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或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参加。

二、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有关程序 1.通知:由教育局负责培训学习的部门将有关文件下发学校,学校按照文件要求通知培训人员,人员未定的培训由教科室协同教研组推荐。

2.推荐:外派培训人员的选拔应根据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特点综合考虑,遵循教师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轮流外出的原则。参加培训学员推荐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让绝大多数教师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推荐学习人员要明确外出培训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要坚持为学校发展、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原则。

3.审批和请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个人先向教科室领取《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外出学习、培训教师调、代课通知单》,填写相关内容并自行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好请假手续,妥善安排好外出期间的教学和工作岗位事宜。

若因外出学习,本人没有安排好工作,导致的一切教学影响,由本人负责。

4.备案:学校对于外出参加各级培训学习的教师,由教科室进行登记,做到教师外出培训有据可查,总务处要对相关的费用进行认真复印和登记。

三、外出培训、学习返校后的有关工作

1.凡外出学习、培训归来的教师,返校后必须在一周内将学习情况向教科室进行口头汇报、对相关学科或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上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书面总结报告或心得体会等书面材料到科研处登记备案。 2.教科室要对教师的学习报告进行审阅、存档,并根据《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相关培训学时证明登记教师培训学时。

3.教科室安排合适时间通过在教研组或学校汇报交流中上汇报课、做业务讲座或在校网发表学习报告等形式,向校内其他教师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4.外出学习、培训费用在上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学习报告后,才能按照财务规定予以报销。

四、外出人员注意事项

1.外出学习人员代表学校,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做有损于学校名誉的行为。

2.外出学习人员以提升专业素养为目标,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要求,不得中途或提前离开。

3.外出学习时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多与外地教师交流,掌握最新信息,要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返校,不得延长时间,耽误工作。凡不按时返回,经核查,将按旷工处理。

5.外出学习人员要重视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确保旅途平安。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相关制度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7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

石岩学校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学习的资源能让全体教师共享,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学习活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规范我校对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管理,使全体教师能按照学校及培训单位的制度进行工作、教研和学习,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形象,特制定我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业务学习及培训,省级必须由校长决定,市级由组长推荐、分管副校长决定。

1、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文件,经学校领导批示、教导处、统筹安排。

2、外出教师所任课程必须由自己与相关教师协商调课,同时报教务处批准同意、交办公室备案。在相关课程移交手续办好后方可参加,否则,学习期间所有费用不予以报销,并且以旷工旷课处理。

3、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如有非常特殊情况教师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应提前上报校长、教务处,以便应急调整,否则以旷课处理。

4、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声誉,处处为人师表。

5、外出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记好笔记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6、外出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早退。注意自身安全,严禁乘坐不安全交通工具。

7、认真记录上级领导所作的指示或通知,领取并妥善保管好下发的资料(含相关书籍和光盘),回校后及时上交资料并登记,不得贻误。

8、外出教师要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和本学科汇报活动情况。凡参加省、市级听课、学习、培训的教师,要在回校后向相关部门和教师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广大教师了解新动态。全体学科和课程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培训,返校后集体应进行交流。凡参加学习的教师,回学校后必须向备课组的老师反馈学习、听课情况,每位外出学习的任课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

9、外出教师必须按时返回学校,学习相关费用在汇报课或信息交流完成之后,才可由教务处证明,校长签字,到学校财务处按照学校统一规定报销。

10、在相关课程和工作移交手续办好后既没有去参加外出学习、培训,又没有及时到学校上课和上班的,则以旷课旷工论处。

11、不遵守开会纪律、影响学校声誉、回校后不转交资料、不通报信息、不交流、不上交资料的将取消下次外出学习、培训的资格。

12、外出学习及培训采取轮换的方式,以使每位教师都能参加学习、培训。

14、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竞赛。

第8篇:**市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使教师外出培训学有所获,让全体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同时也为了规范、完善**市教师外出培训管理,树立我市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特制定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

秉承党的“十九大”中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反恐维稳新常态,聚焦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结合我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教师政治素养、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的提升,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我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治教,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教育视野和教学思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形成一批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的带头人。

2.通过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在培训结束后,通过报告会等形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传递给其他教师,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

三、培训对象 中小学教师

四、参训要求

参训教师采取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方式。

1.参训教师必须坚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党员优先。

2.参训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品行优良,作风正派,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3.参训教师必须符合公安机关政审有关规定,在公安系统中无任何不良记录。

4.参训教师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母语为非汉语参训人员,MHK等级水平须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

5.参训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身心健康,怀孕及重大疾病患者不得参加。

6.学校对于外出参加各级培训学习的教师,进行登记,做到教师外出培训有据可查。

五、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各学校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规律出发,克服短期困难,足额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参训,杜绝出现个人重复参训的“培训专业户”和浪费培训名额的现象,并且对外出培训教师必须建立请假销假制度,安排好教师外出培训期间学校的教学工作。

(一)在外培训期间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学习,作好笔记,并积极参加交流讨论,掌握最新信息。

2.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迟到早退。

3.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和田市教师声誉,处处为人师表。

4.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不得酗酒,滋事。培训期间重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学习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返回和田,到学校销假,不得无故延长时间。

6.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带回相关书籍、光盘等资料,必须经过审核,登记备案。

7.带队教师要协助培训单位做好参训教师的报道和管理工作,严格做好参训教师的考勤。

(二)返校汇报

为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外出培训的教师于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将学习情况进行汇报讲座,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存档。

(三)费用报销

所有外出培训,由带队人员于培训结束后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经过相关人员审批后,准予报销。凡出现以下情况者,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1.在培训期间,不遵守培训纪律,旷课达到5课时者。 2.在培训期间,喝酒滋事,影响和田市教师队伍声誉者,除不予报销培训费用外,将严肃追责。

3.在培训期间,被培训单位退回者。 4.培训结束后,无故不返校者。

第9篇:教师外出培训管理制度

塔城地区师范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制度

教师外出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启动,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管理科学知识,通过专家讲座、学校考察、研讨交流、公开课等多种学习形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论,提高实施教学改革的理论和水平。为了规范各学部和处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维护教师研训机会的公正与公平,做到有序、有效培养教师,使教师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特制定塔城地区师范学校教师外出培训细则:

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原则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学习、研讨、培训。遵循按需培训、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多种形式并用的原则,派出培训、参赛、参会或学习的教师,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经校长批准后方可参加。

二、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有关程序

1.通知:根据负责培训学习部门下发到学校文件,学校按照文件要求通知培训人员,人员未定的培训由各学部协同教科处推荐。

2.推荐:外派培训人员的选拔应根据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特点综合考虑,遵循教师以培训学习专业对口和骨干教师为主、轮流外出的原则。参加培训学员推荐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让绝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推荐学习人员要明确外出培训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要坚持为学校发展、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原则。 3.审批和请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个人先向教科处领取《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并填写《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表》,并与学部自行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好请假手续,妥善安排好外出期间的教学和工作岗位事宜。若不再教科处填写登记表格和领取凭证的,费用不可报销。若因外出学习,本人没有安排好工作,导致的一切教学影响,由本人负责。

4.备案:学校对于外出参加各级培训学习的教师,由教科处进行登记,做到教师外出培训有据可查,作为晋级、评优等活动的主要依据。

三、外出培训、学习返校后的有关工作

1.凡外出学习、培训归来的教师,返校后必须在一周内将学习情况向分管领导口头汇报、对相关学科或处室提出可行性建议。培训学习满三天的将书面总结报告或心得体会及《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证书复印件等书面材料交教科处,并登记备案,若不满三天培训的可直接上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由教科处备案同时教科处出具可报销证明,办理报销手续。

2.教科处要对教师的学习报告进行审阅、存档,并根据《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相关培训学时证明登记教师培训学时。

3.教科处安排合适时间通过在教研组或学校汇报交流中上汇报课、做业务讲座或在学校网站发表学习报告等形式,向校内其他教师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4.外出学习、培训费用在上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学习报告体会等相关材料后,由教科处开具证明,方可办理报销手续,由财务处负责复印差旅单和发票等凭证。

四、外出人员注意事项

1.外出学习人员代表学校,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做有损于学校名誉的行为。

2.外出学习人员以提升专业素养为目标,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要求,不得中途或提前离开。

3.外出学习时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多与外地教师交流,掌握最新信息,要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返校,不得延长时间,耽误工作。凡不按时返回,经核查,将按旷工处理。

5.外出学习时,若凡缺勤达总课时数1/3以上者,考核不合格者,或者给培训学员通报的,学校不给予报销学习费用(以培训方反馈的信息为准)。

6.外出学习人员要重视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确保旅途平安。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相关制度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塔城地区师范学校 2016年10月10日

上一篇:作文家乡美下一篇:汽修厂配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