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生产煤矿机械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钱营孜矿井生产能力最高达到1.4万吨/天,选煤厂原煤系统最初皮带、刮板机设计运载能力为700t/h,现经提速改造,原煤系统运载能力增加到1000t/h,原煤运输为单系统负荷,系统运载压力大。通过改造在给煤机上增加一个动力系统,将机头滚筒上安装一套电机+减速机动力机构,增加了给煤机备用通道。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矿井生产煤矿机械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矿井生产煤矿机械论文 篇1:

威远县兴鹏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实践

【摘 要】论文以威远县兴鹏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实践为例,简述了兴鹏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方案及实施效果,证明了开采极薄煤层的小煤矿通过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矿井生产能力,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關键词】极薄煤层;机械化改造;安全;高效

1 引言

根据原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煤矿机械化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1]和川应急〔2018〕7号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四川省推进煤矿采煤机械化改造工作指南》的通知[2]要求,“煤矿必须加大机械化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工作力度,全面完成省政府既定工作目标”“推进机械化改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淘汰落后、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促进煤矿进一步优化生产系统、提升机械化程度、实现减员增效、安全高效”。

开采极薄煤层的威远县兴鹏煤矿,严格按照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四川省推进煤矿采煤机械化改造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因矿制宜”地编制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组建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组全力开展机械化改造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采煤、掘进机械化及其配套工程改造建设,迈向了“安全高效、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2 矿井主要情况

四川省威远县兴鹏煤业有限公司威远县兴鹏煤矿(以下简称“兴鹏煤矿”)位于威远县碗厂镇。开采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K7煤层;K7煤层属复合煤层,含煤分层1~3层,煤分层厚0.08~0.3m,纯煤厚度计0.40~0.53m,平均0.46m,夹矸1~2层,夹矸层厚0.05~0.2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煤层全区可采,采高0.8~0.9m。煤层顶板岩性为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

煤矿允许开采深度+340~+260m;矿井系小型煤矿,年生产煤炭产量保持在18~21万t/a。矿井灾害等级为高瓦斯矿井。2019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5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5m3/t。矿井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等,即煤层不易自燃,无煤尘爆炸危险性,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矿井水隐患等级为简单~中等。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共布置有3个井筒,即+495m主提升斜井、+498m行人斜井和+546m回风斜井。矿井划分为2个水平,即+310m水平和+280m水平。矿井目前开采+310m水平。+310m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布置在K7煤层中。+310m水平划分为两个带区,即上山一带区、下山二带区,+280m水平划分为一个下山带区即三带区。现开采+310m水平,在机械化改造工程实施前,布置有7个倾斜长壁工作面,采煤工艺为“爆破落煤”、工作面人工装煤、攉煤,利用刮板运输机将工作面煤炭运到运输顺槽,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和金属铰接顶梁控制顶板,条带充填法管理采空区。

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安装有2台FBCDZ-6-№20C/2×220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为2×220kW。矿井总进风量为2080m3/min,矿井总回风量2200m3/min,矿井有效风量约2020m3/min。

3 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矿井委托四川川邑矿业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根据《四川省推进煤矿采煤机械化改造工作指南》编制了《四川省威远县兴鹏煤业有限公司威远县兴鹏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减少采煤工作面个数。

矿井按“两翼均衡生产”的要求,改原“单翼开采”为”双翼开采”,即矿井在东西两翼分别布置生产采区和工作面进行开采。

矿井按“系统优化、生产集约”和“优化采煤工作面布置及参数”的改造要求,将矿井7个生产工作面(长度为120mm)减少为2个“对拉生产工作面(倾斜长度2×100m)”。

②改进采煤工作面“落煤”工艺。

矿井按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的采煤要求,根据“煤层极薄”的特点,改采煤工作面“爆破落煤工艺”为“截煤机掏槽+压炮落煤”工艺,即采煤工作面采用“JM—50C型截煤机掏槽+放压炮落煤”的采煤工艺。截煤机为MG100-TP型采煤机。

③提高掘进工作面掘进机械化和装矸机械化水平。

矿井将原5个炮掘工作面改为2个掘进工作面,即1个综掘工作面和1个炮掘机装工作面。综掘工作面配置1台EBZ55型综合掘进机,炮掘机装工作面配置1台ZWY-80/18.5T装岩机。

④提高矿井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矿井机械化改造工程实施前,矿井设备工作负荷为1533kW,井下最大涌水时的运行设备负荷为355kW。采掘机械化改造后矿井设备工作负荷为1898.8kW,井下最大涌水时运行设备负荷仍为355kW。

改矿井主井地面变电所、回风井地面变电所为单独供电,即矿井主井地面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其中,一回供电电源来自矿井外2km处的仁寿县大勇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架空线路为LGJ-3×70型;二回供电电源来自矿井外7km处的越溪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架空线路为LGJ-3×70型;矿井回风井地面变电所一回供电电源来自矿井外2km外的小河变电站,供电电压为10kV,采用LGJ-3×7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回风井变电所;二回供电电源来自矿井外8km处的仁寿县咸安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采用LGJ-3×7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回风井变电所。

调整矿井主要供电设备,即地面主井变电所安设2台S9-400/10/0.4型变压器,风井地面变电所安设2台

S11-500/10/0.4型变压器,井下中央变电所内安设2台KBSG-400/10/0.69型礦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

⑤改“大班作业”为“两班作业”。

矿井根据“采煤机械化”的特点和“正规循环作业”方式的要求,改“一采一准”的大班制作业为“两采一准”的正规循环作业,即每天早班、中班采煤,夜班准备。

⑥加强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工作,加强安全保障。矿井在建立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采用高位顶板钻孔抽采裂隙带瓦斯和半封闭采空区抽采(埋管抽采)隅角瓦斯的基础上,对其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均按规定及时开展瓦斯抽采效果达标评判工作,确保采掘工作瓦斯“零超限”。

⑦完善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排水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调整通风路线和风量分配。

4 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取得的效果

矿井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2019年1月改造完毕并通过内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验收合格。通过近1年生产取得如下成效:

①矿井生产能力由10万t/a提高为21万t/a,提高率110%。

②原煤工效由0.84t/人工提高为2.09t/人工,提高率149%。

③煤炭全员成本由348元/t降至223元/t。

④矿井在同产量的情况下,生产人员由690人减少为279人。

⑤未发生重伤及以上的安全事故。

5 结语

威远县兴鹏煤矿通过改进采掘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完善生产系统、开展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工作,使矿井提高了安全生产高效性和保障性,实现了“减员增效”“安全高效”的目标,在内江市采煤区域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川应急〔2018〕50号.关于开展煤矿机械化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Z].

【2】川应急〔2018〕7号.四川省推进煤矿采煤机械化改造工作指南[Z].

作者:石彬 黄永超 王成中 唐定中 吕立友

矿井生产煤矿机械论文 篇2:

原煤运输系统备用通道创新设计及应用

摘 要:钱营孜矿井生产能力最高达到1.4万吨/天,选煤厂原煤系统最初皮带、刮板机设计运载能力为700t/h,现经提速改造,原煤系统运载能力增加到1000t/h,原煤运输为单系统负荷,系统运载压力大。通过改造在给煤机上增加一个动力系统,将机头滚筒上安装一套电机+减速机动力机构,增加了给煤机备用通道。备用通道的增加减小设备影响生产事故率,并且减轻了岗位工清理劳动强度,提高了车间标准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运输系统 动力机构 电机

一、确定项目

钱营孜选煤厂地面生产系统主要流程为:矿井原煤经100给煤机给入101皮带,再通过102动力滑道筛篦出特大块矸石,筛下物经201皮带进入203毛煤分级筛进行50mm预先筛分,+50mm筛上物经过手选拣出杂物后,进入动筛跳汰机分选,选出块精煤和块矸石,-50mm的筛下物原煤,由214刮板机运送进入215/216博后篩,博后筛筛上物依次经219、260皮带进入原煤缓冲仓用来洗选,筛下物依次经220、701带式输送机运输、再经703/704皮带机配仓进入产品仓。

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煤矿的产量日益增大。目前我矿矿井生产能力最高达到1.4万吨/天,最初原煤系统皮带、刮板机设计运载能力为700t/h,现经提速改造,原煤系统运载能力增加到1000t/h,但我单位原煤运输为单系统负荷,环节中有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提升系统的生产,原煤系统运载压力依然很大。

产品仓上刮板机改为皮带机后,虽然杜绝了生产事故,但依靠犁式卸料器多点卸料的皮带机撒煤严重,造成皮带机司机劳动强度大,是改造后出现的又一生产问题。

针对以上生产问题,层层剖析,查找切入点,寻求解决原煤运输系统生产能力单一的办法,决定在现有条件下对原煤提升系统增加部分旁支通道,增大系统运行安全系数。

二、分析诊断

100给煤机负责主井受煤仓全部原煤的输送给煤工作,系统单一,当给煤机出现故障时必定影响整个矿井原煤提升工作。若能增加给煤机动力系统,保正给煤机运输稳定性,则可杜绝影响矿井原煤运输的潜在因素。

214刮板机为事故易发点,且为单系统运行。如果增加214刮板机备用通道,当214刮板机出现故障时,打开备用通道原煤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215博后筛而不影响生产,可以把生产事故率降为最低。

产品仓703、704皮带机依靠犁式卸料器来控制4个产品仓选择性进煤,犁式卸料器在卸料时皮带机撒煤较多,岗位工清理时劳动强度大,如能找到更好的皮带清扫方式,或建设备用通道将仓上皮带机避开不开,则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生产问题。

三、制定计划、实施整改

针对实际生产问题,我厂管技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并研究分析,发现原煤提升系统的薄弱环节214刮板机和上仓703皮带机,在不改变原机械构成的基础上,只要稍微改变机身形式和增加漏斗,便可增加旁支备用通道;100给煤机可以增加一个动力系统,即在机头滚筒上安装一套电机+减速机动力机构,小投入,即可增加了给煤机备用通道。

进入203毛煤分级筛-50mm的筛下物原煤,由214刮板机运送进入215或216博后筛进行筛分,214刮板机起着选择性给料的作用。203毛煤筛筛下漏斗中原煤落入214刮板机箱体上受煤板上(如图一所示),再经刮板刮入刮板机箱体内进行选择性给料,但实际生产运行中,事故率频繁发生的214刮板机只要发生故障,原煤系统就会整个停产,是生产的一大瓶颈问题。经过分析后决定将214刮板机上受煤板改为电动抽拉式翻版,正常生产时翻板关闭当受煤板使用,当刮板机出现紧急故障时,受煤板拉开,203毛煤筛筛下下原煤直接经原受煤板孔洞、214西侧下料孔洞下落至215博后筛上,进行下一步分选作业。整个改造过程只需加一个电动抽板,就轻松地为原煤提升系统增加了一个备用通道。

产品仓上新安装皮带机依靠犁式卸料器多点卸料,撒煤严重。经过现场考察分析,发现701原煤皮带机机头漏斗在2号中煤仓正上方,701皮带机负责运载直接装车出售原煤和洗选中煤、浮选精煤等产物,而洗选进行时701皮带机载物大都进2号仓,也就说大部分情况下701载物都进2号仓。于是我们决定于701机头增加一个分煤漏斗直接连至2号仓(如图二所示),新漏斗与原漏斗连接处加一液压翻板灵活控制出料方向,大部分情况下,701载物通过新漏斗直接落入2号精煤仓,省去了703皮带的运转,当遇到矿井原煤直接出售少数情况时,703皮带再开启将701载物运至1号仓和4号仓。本次改造只需加一个液压翻板和一段尺寸为0.6×1.0×2.0m的漏斗,就能省去703整条皮带的运行,减小设备影响生产事故率,减轻了岗位工劳动强度。

四、跟踪反馈

100给煤机动力系统改造结束后,杜绝了给煤机发生事故影响原煤生产的现象发生。214刮板机抽板改造结束后,生产中214刮板机出现任何故障时,均可顺利打开备用通道直接落至215博后筛进行分选,避免了因机械事故而影响原煤生产的现象发生。以上改造仅需增加一套动力机构一个电动抽板,而一次事故影响原煤生产二小时就会造成700t/h×700元/t×2h=980000元,可见小投入,收获的经济效益确实巨大的。

703皮带机旁支通道建成后,80%的生产时间里省去了703皮带机的运行,减少了设备维护投入,减小设备影响生产事故率,并且减轻了岗位工清理劳动强度,本来上仓需2名岗位工才能勉强清理完的撒煤量,现在1名岗位工便可轻松完成,提高了车间标准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月清等:“1988年我国煤矿机械化生产情况综述”,《煤矿机电》,1989,No.6。

[2]高明强:《煤矿机电》,1995,No.4。

作者:毛翠

矿井生产煤矿机械论文 篇3:

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排查及预防对策

摘 要:煤矿矿井生产过程当中,机电运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存在不仅强化了不同生产环节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但同时煤矿机电运输技术性较强,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其在运行过程当中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不仅影响到煤矿的正常生产活动,同时也给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就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排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预防对策,希望能够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预防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到煤矿生产过程中去,煤矿机械化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机电运输设备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是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其势必会威胁到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量经济损失。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旨在对煤矿安全生产行为进行规范,以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机电运输故障排除与预防作为关系到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也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1.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及其意义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指的是查找出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并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排除的一个过程。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国家加大了对煤矿的开采力度,但是在开采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电设备管理问题,诸如设备陈旧、维修保养超时等安全隐患的存在,给煤矿开采生产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甚至有演变成为安全事故的可能,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相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了制约煤矿开采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积极排除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1]。

2.煤矿机电运输隐患及其原因分析

2.1机电运输管理不到位

管理制度是煤矿单位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管理的重要制度基础,就目前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制约了管理效率的提升,相关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制度的约束,很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管理等管理情况,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无法深入实际,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及参数掌握不清,在进行设备运行信息收集时浅尝辄止,那么对于设备相关安全隐患也就无法被及时发现并排除,而设备带患作业就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甚至有酿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

2.2设备老化情况严重

机电运输是当前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运输方式,跟随生产活动的进行而运行,当前煤矿机电运输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设备老化情况,不仅在运转方面过于迟滞,同时其运行性能大大降低,可靠性也无法保证,自然就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埋下了安全隐患。究其原因在于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多为井下作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井下潮湿、粉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快了设备的老化,造成其寿命下降,提前到达报废年限而未能及时报废,出现了超期运行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势必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影响[2]。

2.3设备操作不规范

煤矿机电设备必须要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才能保证其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但在实际的机电设备操作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非常普遍,多数人员都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相关操作,而并未按照要求开展设备状况检查、运行状态监测等任务,导致实际的设备操作存在较多的盲目与违规,威胁到矿井生产的安全性。究其原因在于煤矿机电操作设备相关人员的技术素养较低,其未能对这一岗位的具体责任进行明确,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导致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面对复杂的井下生产环境,致使生产安全性受到众多潜在隐患的影响。

3.煤矿机电设备运输隐患的预防对策

3.1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制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势必会导致违规情况的出现,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以有效发挥其管理作用,将各项设备安全管理相关内容落实到实际,以确保其能够充分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管理人员作为机电设备管理的主体,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当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以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

3.2优化机电设备管理体系

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为避免设备状态出现问题,应当对其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的优化。首先在设备的选择与安装方面,应当根据矿井生产的要求,选择具备一定资质,性能优良的设备进行采购,安装过程也应当遵循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安装,并且要安排专人跟进,对安装过程进行监管。安装完成后,应当通电进行一定的试运行。其次,在设备运行监测方面,应当重视对应监测技术的运用,积极采用先进的遥感监测、故障自动诊断等技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自动进行诊断,消除设备的运行隐患。再者,在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方面,则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定期的维护与检修,以确保相关部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养护,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后,做好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工作,一旦寿命到期则应当按照既定程序进入到报废环节,绝不可超期运行,对于精度下降的机电设备可考虑降级使用,绝不可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影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3]。

3.3强化对操作员工的管理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机电运输作业设备操作,技术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对操作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为了避免操作不规范情况的存在,在指派操作员工的时候,绝不可抱有随意的态度,而应当安排具备安全生产意识、专业技术素养较强且态度端正的人员进行相关机电设备的操作,对于特殊操作岗位,更要检查其是否具备一定的资质证书,绝不可使用临时工,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设备操作员工应当按照管理制度进行作业,绝不可随意调动,即便是岗位任务的调整,也应当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以避免不必要安全问题的出现,影响生产过程的安全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运输系统对煤矿的生产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实际的机电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只有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并采取措施進行预防,进而才能杜绝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出现,保证煤矿机电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勇辉.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J].矿业装备,2021(03):92-93.

[2]韩方超.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系统优化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03):193-195.

[3]孟彬.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J].现代矿业,2020,36(07):252-253+256.

[4]乔燕.煤矿机电设备隐患辨识的方法及改进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04):57-58.

作者:冯硕

上一篇:实用入党申请书下一篇:党员干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