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2023-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通向重点专科之路

2010年12月,来自全国各地三级医院骨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症)、麻醉科等专科的学科带头人聚集到北京,在寒冷的空气中焦急等待着参加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现场答辩。这些专家的所在科室,或许早已取得了教育部、科技部,各级政府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建设项目,但参与申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建设项目,却是首次。

至今,这项从国家层面支持医院建设临床专科的项目,实施已有三年。专科服务能力突出及特色显著的医院,逐年不断在申报中披荆斩棘,不断将建设项目收入囊中。在斐然成绩的背后,是各大医院为建设专科长达数10年的布局。

《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通过走访各大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综合医院及专科三级医院,试图探寻各家医院学科、专科建设的特色之处。统筹全局

专科建设、学科发展,均无法离开医院的统筹与扶持,大型综合医院更面临着如何灵活分配资源、平衡全院发展的问题。此时分级管理学科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称“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的规划里,医院的学科发展走的是“扶强、扶特、扶需”的道路。

“扶强”即扶持瑞金医院的固有优势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资源大量倾斜至这些学科所在科室。瑞金医院的血液科自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开始,就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长期占据较高学术地位。但血液科副主任李军民表示,虽然近10年来,医院不断试图为血液科增加病区,以满足不同治疗手段的硬件需求,但受限于医院规模及硬件,血液科至今仍面临着35名医生管理6个位于不同病房楼病区的困境。对此朱正纲提出,“上海地方政策鼓励医院在人均产出上做得更好,而不是扩大规模。因此对于优势学科的扶持,医院倾向于支持学科争取市级和全国荣誉,以及通过建立更高的科研平台帮助学科走得更远,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麻醉科作为公共技术平台,也是瑞金医院重点扶持的科室。用麻醉科科主任于布为的话来说,“1996年我初到医院时,麻醉科的设备少得可怜,二十余间手术室内仅有一半配备了麻醉机。”但随后3年,瑞金医院每年向麻醉科投入1000万元购置设备,迅速提升了装备水平。之后通过调整麻醉科医护比例、为科室增设研究生招生名额,瑞金医院改变了历史原因造成的护理人员占麻醉科专业人员比例过大的问题,为麻醉科搭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提速。“学科发展步上正轨后,医院对科室的支持,由硬件投入转向政策支持,事实也证明麻醉科的发展一直在向上走。”于布为表示。

刚于2012年取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皮肤科,无疑是瑞金医院“扶特”战略里成长起的典型。扶特即扶持对学科中某些疾病诊治能力较强、有诊治特色的学科,且诊治该疾病的能力代表了学科的最高水平。就瑞金医院皮肤科而言,基础薄弱、医生少、科室规模小,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会议室可供医生开会讨论,但科主任郑捷找到了学科发展的特色,在大疱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治上走出了创新性治疗方法。对于此类特色学科,瑞金医院会根据科室服务能力适当做大科室体量、增加实验用房面积及急需的仪器设备,鼓励学科继续发展。

被瑞金医院纳入“扶需”范围的,则是整体科研、人才水平与一流学科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社会需求巨大的学科。朱正纲举例,“口腔科虽然不是医院的名牌科室,但每日患者量仍非常大。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最近口腔科主任要求增加用地面积和添置设备,医院也会为他们解决困难。但目前医院并不会强制要求口腔科在科研上做出成果,只要科室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就达到了我们扶需的目的。”

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学科被分为已有历史优势的学科、具备发展空间的学科以及可为其他学科发展提供支持作用的平台学科三个层面。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表示,对于已有一定优势并成为国家重点专科的学科,医院倾向于为学科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给学科创新更长的积累时间,对于有上升空间的学科,医院则通过组织专家组帮助学科凝炼发展方向,并将医院有限的资源投入至潜力学科,助推其发展,而对于检验放射、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平台科室,医院将从顶层设计上做出统一规划。

重点突破

专科医院的学科发展同样需要平衡全局,但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下称“复旦儿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下称“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的专科建设轨迹来看,找到医院发展目标中的关键科室及学科发展的重要管理抓手,无疑可为学科快速发展注入催化剂。

复旦儿科医院的专科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建院起,就在不断健全完备。lO年的时间内,除了开设有儿内、儿外、儿保等专科,复旦儿科医院还建立了中医门诊和病房、心血管专业病房以及肾炎、结核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专科门诊,医院的临床诊疗专科化之路极为超前,并在临床及科研上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在早期研究新生儿呼吸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基础上,复旦儿科医院于20世纪末提出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学科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新生儿科进行了大量临床技术研究,并在国内率先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膜病,运用且制定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全国通用治疗标准,实现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医院又提出建设中国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并将以往基础较薄弱的儿科重症医学作为专科建设的重点。复旦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表示,“儿科重症医学是医院的心脏,是其他科室的支撑。”2008年,随着医院搬迁入新址,核定床位由原来的330张扩大为600张,以往受限于规模的问题迎刃而解。复旦儿科医院首先将急救科从呼吸科中独立,为其建立单独的建制,并建立了包括院前急救、急诊、重症抢救为一体的儿科重症医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复旦儿科医院大力倾斜资源,以配备救护设备及新生儿转运箱的24小时待命转运小分队为基础,搭建了新生儿院院危重症转运网络。

步入“十二五”之后,复旦儿科医院又将建设亚洲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作为目标,鼓励专科化建设,并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掌握学术技术制高点的专科。

以小儿消化为例,医院长期在昂贵的儿童内镜设备上保持投入,支持医务人员掌握可适用于低龄儿童且具难度的内镜,尤其是小肠镜操作技术。事实证明,消化科医师的高超技术不仅为复旦儿科医院建立了小儿消化学科品牌,更获得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项目。对于新生儿科,医院更是增加了科室病房面积,添置了如可模拟子宫环境且温度湿度更为稳定、可直接进行手术的进口暖箱等先进仪器设备,以硬件的支持帮助新生儿科继续提高患婴抢救率、降低死亡率。

1956年由复旦儿科医院分迁至渝建立的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可谓西南地区儿童医学的排头兵。作为建国以来少数持续招收儿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本科生的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且医院综合实力强。但学科缺乏活力、专科特色不明显、领军人才及高新技术不突出,一直是困扰医院的难题。如何帮助重点专科脱颖而出,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在扶持小儿呼吸科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探索。

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告诉记者,“医院的呼吸科以前就是普病科室,临床医疗水平尚可,但并没有专科特色。但小儿疾病中患儿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呼吸系统疾病,于是医院从战略布局角度,优先考虑全面提升呼吸科实力。”

医院首先为呼吸科添置了纤维支气管镜等设备,在人才的引进上则将目光瞄准了科研能力较强但当时仍在主攻免疫研究的医生刘恩梅,试图以科研带动呼吸科的临床诊疗水平。事实证明,十年前的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刘主任主攻呼吸道病原感染检测诊断,分析不同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病理并运用于临床,另一方面对难治性哮喘的诊断进行研究;科室另一位王主任则主攻临床,在两位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符洲教授的带领下,我们的呼吸科已经成了国家级的临床重点专科。”李廷玉对专科取得进步的甚为欣慰。

除了有针对性的扶持专科建设,李廷玉还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将医院战略目标分解至全院科室,并通过院内重点学科评审,扶持科室成长。积累到一定基础后,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通过组织专家组,凝炼出四个全院研究方向,试图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推动医院走向多学科交叉、基础临床互相促进的发展道路。

项目助推

医疗立院,是众多医院的发展指导思想。进行科学研究、开发临床创新技术,则无疑是提升专科临床服务能力,带动学科发展最有力的工具。除了向全院明确提出医院总体规划目标,各大医院纷纷通过设立科研基金及项目,为学科及专科发展提供保障及支持。

北医三院设立的科研专项基金可谓与其学科分层扶持计划相得益彰。乔杰表示,医院的“种子基金”、“中青年骨干基金”是专为鼓励尚未获得院内外课题资助的青年骨干开展初期研究设立的,通过评估与建设,可促使获得基金的个人及团体逐步具备申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能力。“临床重点项目”则是用于支持已获得教育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与团队,帮助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势,但并非所有优势学科均可获得支持,每年该项目的申报淘汰率都高达50%。

谈到医院已持续7年、每年拨出1000万元的临床重点项目基金,乔杰感触颇深,“前任院长陈仲强通过设立这项基金,以宽松的政策环境,给学科十年磨一剑的机会,帮助学科走得更好。医院能够在3年内得到17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也得益于此。”除了在资金上的支持,临床重点项目更重要的意义是,着重支持有临床应用前景但存在风险且无法迅速创造经济价值的项目,这是北医三院对技术创新的肯定和对相关风险的分担补偿。

乔杰举例表示,脊柱外科进行的脊柱肿瘤及侧弯手术均存在高风险,并且手术创新需要仪器设备支持和患者配合。科室通过使用医院基金,为患者提供部分免费手术、免费的术后CT、MRI复查项目以及特殊患者的往返路费,以感谢患者支持。“医院对基金的使用并没有方向限制,只要与项目相关、有利于学科发展,获得基金的团队可以自行分配。”

同样受益于北医三院临床重点项目支持的,还有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中心。在产科,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提高,不可避免带来了多胎率增加的问题。而双胎合并症中的单卵双胎输血综合征非常危险。为了探索治疗方法,科室在医院的资助下,购买了胎儿镜,用于胎儿官内手术。同时也是该学科带头人的乔杰表示,“这项技术风险和难度极高,但经济收益较低。如果科室自行购买设备,客观上会加重医生的压力。由医院出资,则减轻了医生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医生的积极性。”如今,北医三院产科的胎儿镜技术已在国内达到领先地位。

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选择的是以临床医疗创新技术项目为抓手,将申请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其中,重大项目为院长主抓,主要为在全国或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并由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对申报人群、基金使用范围做出详细规定,重点项目则是由院科两级共建,主要为难度较大的手术,一般项目则为填补院内空白的新技术。除了对项目的进行给予资金支持,医院还对项目结题后的评估结果进行评级,做出额外奖励。

以2006年的重大项目儿童活体肝移植为例,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连续数年投入数百万元支持该项目建设,最后医院收获的不仅是外科技术的突破,更带动了影像、超声、放射以及麻醉科、免疫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翌年,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与免疫科共同完成了第一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又将医院的诊疗水平提升到新台阶。

李映良是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主管临床医疗创新技术申报实施的医务处处长。他向记者回忆,“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拟定了详细的新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但我还是全程参与了医院进行的前42例肝移植手术和前20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的术前讨论、患者谈话和手术过程,医务处的参与可以帮助调配院内资源,以应不时之需。”

2012年,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又将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列为重大项目,建立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评估、神经电生理的协作组共同进行研究。在攻克前瞻性创新技术的同时,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的重点项目则更偏重于提高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李映良表示,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小儿胃镜检查、小儿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都属于开展成果较好的重点项目。

机制创新

医院对学科发展、专科能力建设的扶持,不仅在于帮助科室增加业务用房、添置仪器设备,转变思维进行机制创新、鼓励学科利用外部资源,也有助学科发展提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下称“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石应康认为,以往的学科划分方式会割裂学科的联系,容易导致某个学科强,而其他学科发展受影响。“如何能够整合有限的资源,我认为建立可供多个学科共享的平台是最好的资源分配方式。”

华西医院通过整合建立神经精神学科群、心肺血液学科群、消化系统学科群、创伤康复学科群、全科医学及支撑学科群,以一体化建设的方式共享相关学科及专科的资源,并鼓励以专病为基础的跨学科交叉诊疗学组。2010年,医院将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放射科,超声科以及护理血管通路学组整合形成血管中心,并完成了胸腹主动脉瘤杂交一期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等先进术式。整合让华西医院的学科进步呈现百花齐放,参与血管中心的七个临床专科最终均获得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华西医院获得的24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传统意义的“辅助学科”占据着不小的比例。但在石应康心中,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病理科、实验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并不是辅助功能,而是医院应当重视并下大力气建设的学科。“这些学科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患者,更有其他学科的医生。做好这些学科,他们所发挥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将大于单纯建设某个临床学科。”

在复旦儿科医院,黄国英思考的是如何建立为患者提供方便,并且利于学科持续发展的专科管理运行机制。“以病房门诊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串联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实验室及专科辅助检查与治疗,作为科研的基础资料。对患儿来说,则做到了诊治随访的系统管理。”

联合专病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专科多科例会,则是复旦儿科医院鼓励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实现渠道。

医院的儿童中医科是上海市最大且历史传承较好的学科,其主要特点即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自科室成立之初,中医科就建立了与肾脏科的合作,配合肾病治疗,减轻对激素的长期依赖以及激素对肾上腺轴的副作用。2006年,中医科更是与肾病风湿科合作,成立了上海市唯一的儿童中西医结合病区,延续了学科间的交叉合作。

而对于科室间收治疾病出现交叉的问题,医院则制定规则,以专病或会诊机制,组织多学科合作。黄国英表示,儿童性早熟治疗是中医科的特色,但儿童保健和内分泌科也具备治疗该疾病的能力,于是医院便提出青春期医学的概念,让科室间协同合作。与此类似的还有儿童自闭症的诊治,医院通过建立自闭症小组,组织儿童保健、心理科共同会诊,为患儿选择最佳治疗手段。

医研结合

大学附属医院与普通三级医院相比,总是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及人力资源。善于整合医院与大学资源,往往可使医院学科及专科发展事半功倍。

在地理距离上,北医三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下称“北医”)仅有数百米之隔。专注疾病发病机制思考的医院临床学科带头人常常可在北医三院组织的恳谈会上,与对基础研究方法有很好理解的北医基础学科带头人碰撞出火花。

不仅如此,北京大学通过向整个北大系统开放临床学科项目申请,鼓励各学科间的交流合作,让北医三院可利用的科研平台延伸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等相关学科。其中,北医三院的生殖医学中心就与北医胚胎教研组及北大生科院保持长期合作。

随着生殖医学中心的研究逐渐转化至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及产前诊断,北大新引进的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谢晓亮的MALBAC(multiple armealing and loopill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专利技术,引起了乔杰的兴趣。通过合作,两个实验室成功将此项技术运用于人类胚胎植入女性子宫前的全基因组遗传筛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移植胚胎成活率的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投入的校级课题,通常不接受纯基础和纯临床的申请,而是倾向于鼓励医院与学校教师双方共同申请。

朱正纲告诉记者,上海交通大学每年在医工结合方向投入上百万元基金,且只面向结合项目招标,而瑞金医院几乎每年都能在附属医院中申请到最多的基金。他举例表示,“我所在的外科和交大生物医学学院合作研发了从降低患者胃肠肿瘤复发率出发的腹腔内温热化疗灌注仪,目前正在进行动物实验,未来将会报国家审批。在研发这台仪器的过程中,外科医生对仪器的作用,性能提出要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则负责设计、调整控制技术参数等内容。”

复旦儿科医院则是通过院级层面的政策与经费支持,促成医院医生与医学院研究专家的合作。前期科教部会帮助专家寻找研究方向,能够成功通过学术委员会审批成立的创新团队,先期就可获得医院提供的30万元启动资金,以用于人才交流及业务联络。黄国英告诉记者,目前复旦儿科医院已建立了6个交叉创新团队,在心脏科以先心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干预研究为主要方向,在外科则以消化道畸形为主攻方向。

作者:顾曼轶

第2篇: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要求,调动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院近 一年来大力推进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使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1. 强化领导,组织到位,医院在孙院长的领导下,创建了神经康复理疗,精神,老年病房。

2. 增加投入,保障措施到位,实施四优先: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有限购置,人员优先进修。医院每年提取5万元,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资金,

3. 医院每年组织针对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以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

4.扩大影响,宣传到位,9月8日我院重点特色专科隆重开诊,并利用 电台 报刊 杂志 宣传栏 标语等向社会广泛宣传医院重点专科,让更多的领导和群众了解,使社会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同时利用医院的各种会议 文件 院报 向全院职工广泛宣传创建重点专科的目的 意义 任务和方法,使全院职工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创建重点特色科室的工作中来。

5.以人为本构筑人才建设平台,医院是知识密集型高风险行业,人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源泉,我院聘请了日本专家 外院学科带头人到我院坐诊,同时选派了两名副主任医师 一名临床医师 六名护士到外院学习,为医院的发展积蓄了强大的智力资源。

6.完善硬件,环境 设备焕然一新,为了使患者享受现代医疗服务,保证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的需要,我院投资近240万元对病房进行了装修,并购置了一批新的设备并投入使用。新设备以疗效佳 方便快捷而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满足了临床 科教和患者的需要。

7. 医院创建重点特色专科 改造院容院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并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也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3篇:内二科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南部县中医医院 内二科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2015-2019年)

为了贯彻落实南部县中医医院关于建设中医院专科建设的文件要求,推动我院内二科专科的持续发展,加强特色专科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治需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内科疾病的发生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思想负担。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尽可能地回归是医务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研究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和现代医学、现代康复技术结合点,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展对优势病种的研究,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中医中药事业。 对建设中医院有深远的意义。寻求最佳的理法方药及技术方案,建设名院名医,创立医疗牌品,使我院骨伤科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建设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落实南部县中医医院关于建设中医院专科专病建设的文件要求。发挥我院在南部县中医药龙头单位的优势,在原有人才、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做精做强做大,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科,力争把本专科建设成南部县优质医疗服务品牌。

三、专科的现状

1.专科的基本情况:我院内二科是我院新兴筹建并加大力度发展的重点专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科学的发展,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从内科可不断更加专业化,不断发展新的科室,在疾病的治疗上更加专业,有效。

(1)人员结构:

随着科室不断发展相继成立了以副主任医师杨玉虎为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以资深主治医师敬玮、李昌彬为学术领军人才,以陈利、蒲凤云、马威等为主要人员的人才队伍;我科还常年内江市中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及省外单位广泛合作交流做技术指导。

(2)设备配置:

2013年-2019年科室增加床位至80张;近期在原有设备基础上,逐渐不断完善如心电图机、呼吸机,肺功能仪等重病配备建设。

(3)业务开展情况:

科室在治疗推出优势特色病种治疗后,广发开展多种治疗方式,治愈好转率达98%,中医治疗率达90%,中医诊断符合率达99%.中医辨证正确率达100%.并相继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及岗位培训,举办院内师承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与内江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长期协作,进行多种疑难病症的技术指导。

(4)科研项目

科室完成学术论文1篇,并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实施工作,并对其疗效做相应评估总结。

(5)培训学习情况

至科室2015年以来,不断选派科室人员到更高级别的医院培训学习,成为医院技术骨干,为新科室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中成药穴位敷贴,治疗腹胀、疼痛,消化不良等

(2)针灸、按摩、火罐,治疗外感疾病,全身酸胀、麻木、疼痛等。

(3)药物治疗:中医经验师承,在治疗内科疾病具有明显优势特色。

四、发展目标 1内二科建设目标

(1)在继承、发扬当地老一辈优秀传统经验上,特别是以内二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主攻方向。在挖掘完善的基础上,力争有学术理论上的创新,并以此反过来整体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和指导新技术、新疗法的诞生。就必须十分重视现有人才的充分使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我们要借助中医传统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学术上有召唤力、发展上有潜力、条件上有吸引力的现代化中医骨伤科中心。中医内科的特色和优势必须在医疗实践中得以体现,得到医疗市场的承认和检验。我们将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工作。除了硬件方面外,着重相关优势病种研究中新知识、新技术、新成 果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工作,得到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临床医疗中要抓住本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作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该科科疾病的诊疗规范, 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批在本区域内有较高影响力名医名家。

(2)根据目前我科发展现状,结合共建协助单位的特色和优势,有机的整合技术队伍,建立适应新任务学术团队,形成技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这是把中医骨伤科学术推向前进的基本力量和关键因素。 2.内二科建设任务

(1)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继承、发扬,总结和发展新理论和技术,建成区域性学术平台,为本地区科、教、研服务。突出中医该科特色,发挥其优势,建立 3-5 种专病的医疗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本地区内二科主要常见病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研究,在充分论证和试用的基础上,制定规范化诊疗标准,以便于在临床实践中操作。着眼未来,注重发展和创新,制定内科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计划和策略,融会新知识、新技术,根据实际需求,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思路开阔、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2)通过五年内科学科建设(2015-2019年),预期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对中药促进推出优势病种研究; 2)完成诊疗方案规范化的研究;

3)完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 4)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

五、策略及措施

(一)完善组织管理

1.成立专科领导小组,定期举行工作会议。由专科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管理、监督。

2.确保合理的人员编制、必要的设备及相应的工作场所。保证预算资金如期到位,专款专用。

3.建立专科内分配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专科人员的积极性。

4.根据骨伤科发展规划,将目标和指标分解为各年度安排及病区规模、人才培养、设备购置等相应的发展计划,逐年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必要时作出修改。

(二)加强专科信息管理,多渠道进行学术交流 1.专人负责专科文献资料的收集管理,方便专科人员的学习,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及最新技术的发展,开拓视野。

2.对专科开展专科病案资料、科研资料的电脑统计,实现门诊病历、科研病案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整理,探索适合我专科的诊疗方法。

3.积极参加国内、省市的相关学术活动。

4.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交流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远程交流,建立远程会诊平台,遇疑难杂症,随时网上或电话联系会诊,让不少专家常来我院讲课,传授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专科的知名度。

1.院内宣传,团结院内各科室,使之了解专科,支持专科。 2.印发宣传册子。

3.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及咨询活动。 4.扩大社区影响。

(四)加快人才梯队的建设,提高诊疗水平。

1.根据专科发展要求,制定选拔培养学术骨干的计划以及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选派基础扎实、技术能力强的医生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将新技术、新方法及成功经验带回本院,并推广应用;

2.邀请名医名家定期来查房授课,交流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第4篇:重点专科5年发展规划

XX市传染病医院

2013年我院肝病科被XX市卫计委批准为市级重点专科,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科学制定5年发展规划,把我院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科医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我院“科技兴院、科技兴科”的基本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点加强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兴院、科学管理、医疗技术引进、设备购置等方面建设,为把我院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科医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规划目标

按照XX市重点专科建设要求的标准,力争用五年时间将肝病专科建设成管理科学、人才结构合理、专科技术领先、设施完善的市级重点专科,发挥重点专科的特色优势及龙头作用,以点带面,以重点促一般,带动整体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我院综合诊治感染性疾病水平,进一步打造在全市具有领先地位的肝病重点专学科。

三、专科发展规模

1、肝病科

5年内再分出一个肝病科,病区由3个分成4个,病床由目前84张,到2020年专科病床数达到120张,年住院达25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2020年达到95%以上。加强亚专科建设,特别加强中医肝病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疗法(肝病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灌肠、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结肠灌注透析机治疗肝功能衰竭等医疗技术水平。

2、结核科规划申报下一次市级重点专科评审,紧紧围绕创建市内一流的结核病治疗中心为目标。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1)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的研究;(2)耐多药结核病综合治疗措施的研究;(3)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下介入疗法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等方面。

四、辐射能力

目前外埠患者比较少,力争未来五年外埠患者比例逐年增加。重点病种的诊断正确率≥99%。本科室将继续严格执行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的诊断标准,诊断准确率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扩大专科影响力,吸引更多病人来本专科就医。

五、人才培养

争取用5年时间,培养出一支能够实现科技兴院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1、保证学科带头人为本专业正高职称人员,在学会组织中担任本专业市或市以上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以学科带头人作为统率业务建设与科室管理的核心力量,形成专科建设队伍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技术上主动传帮带与务实进取并存的良好格局,五年内培养1-2名后备学科带头人。

2、积极培养与特色专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技术骨干,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到2020年专科医师人数不低于0.3/床,高、中级职称的医生比例不低于50%,建设更趋合理的学科队伍;每年至少选送1名医师进修,每年至少2-3人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会议。

3、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专科护士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鼓励护士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学习。专科的床护比达到1:0.4。

六、开展技术项目

1、独立开展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必备的技术项目,对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有计划,并按项目进行管理。每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2项。

2、争取有1-2项诊疗技术得到市级新技术引进三等以上奖项。

3、科研论文:专科年内完成2-3篇省级以上学术论文,五年内争取3-5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以上。

4、五年内争取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

七.医疗设备引进

未来五年我院医疗设备投入,主要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新技术项目开展及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的购置,同时兼顾更新常规必备医疗诊断设备的购置,使医院的装备达到市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拟购置消化内镜一台,开展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的大套扎、硬化治疗。中药结肠灌注透析机一台,增加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治疗手段。并拟引进C形臀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开展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八、医疗质量与服务

目前,专科已成立了以科室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专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今后五年专科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医护人员“三基”知识考核。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85%以上,住院病历甲级达到90%以上,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科室有院感制度和措施,院内感染发生率小于或等于8%,专科疾病平均治愈率≥90%。临床中严格执行十三项核心制度,健全病房的三级查房制度、病例讨论、会诊、转诊制度。通过培训和学习是临床医生具备熟练处理本专科临床急诊的能力。

树立新的护理服务理念,除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外,在全院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服务,帮病人解决各种问题。倡导多元文化护理,加强心理护理。优化各项护理服务流程,为病人治疗康复提供全程的健康教育指导。

九、组织管理及医疗安全

科室成立专科建设领导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科室制定有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科室每年都制定工作计划及年总结。制定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实现专科不发生重大医疗纠纷,无重大行风问题。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病人满意度调查大于90%。

十、专科建设存在问题

1.是专科专病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2.是专科专病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是专科整体的科研能力、新技术引进有待增强。

4.是对专科建设缺乏足够的监督、检查与奖罚机制,致使专科发展缺乏持续性。

5.是专科人才核心竞争力偏弱,品牌优势不突出。

十一、专科建设措施

1、科学规划是专科健康发展的前提。专科建设应以服务社会需求为目的,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培育优势、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进行。规划中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医院及科室自身条件,培育优势特色,防止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以免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2、加强后续管理是专科发展的核心。专科建设不仅是建设,更重要的是不断发展与创新。所以要在给予政策、组织、物质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特别要重视后续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培养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鼓励专科人才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推出自己的科研成果,以保持专科的活力。

3、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将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起来,使全体技术人员成为管理的主体,共同决策、共同实施,使其主观上积极参与并努力实现专科目标,这样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专科人员的责任心,使科室管理中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得到很好的解决。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专科建设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报酬及分配机制,创造尊重人、理解人的管理环境,使专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空前提高。

5、正确的舆论引导是专科健康发展的保证。要加大重点专科宣传力度,树立学科品牌,使之深入人心。

第5篇:重点专科规划及目标措施

瓜州县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级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本县中医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1、以治疗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酒泉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理疗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3),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预计投入建设资金5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为主。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85%,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90%,专科门诊量>全院>15%,县域外患者比例>15%,出院患者随访≥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1—2个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1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1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市级>1项/3年,市地级>1项/3年;科研成果市级≥1项。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酒泉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内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酒泉市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三、实施步骤

(一)2012年

年度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糖尿病专科初具规模,接近或达到周期目标。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年度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年度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年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年度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3年 年度目标:针灸专科达到周期目标在本市内的影响和地位初步确立。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年度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年度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现。

5、完成年度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三)2014年

年度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具体措施:

1、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的针灸理疗科完成创建任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诊疗,提高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四、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长:张晓勇 副组长:黄永强

员:杜航 安涛 周文泽 马尚林 闫海东 下设办公室,杜航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第6篇:重点专科研究室规划

把我院中医肛肠科建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格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中医学重点专科。

一、发展方向:

在原有专科建设基础上,本专科以混合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周脓肿为重点病种。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重点着手于长期优化诊疗方案。在建设过程中,以建设肛肠病专科重点病种的辨证论治规范、临床疗效评价为主攻方向。

二、主要目标:

1、建立、优化诊疗常规,预防保健等临床诊疗方案。

2、完善信息采集,建立肛肠治疗辨证论治规律。

3、建立常规疗效评价标准。

4、建立肛肠防治本专科重点疾病的资料库,确定疗效、经济实惠的方案,以便推广应用。

5、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培养1——2名学术继承人,实现专科可持续发展。

三、预期进展:

1、建立和完善诊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方法。

2、保质、保量完成重点病种临床观察病例,按时完成总结。

3、积极和各先进单位开展学术交流。

四、关键指标:

1、建立推广应用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5%—10%。

2、建立直肠脱垂消痔灵注射术,肛瘘挂线术,混合痔外剥、内扎+内注术、内痔注射法等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五、主要工作内容:

1、常规治疗方案的优化:

(1)混合痔: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优化临床诊疗常规,包括病因病机分析、临床鉴别诊断、临床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药辨证论治,制定和完善混合痔在护理、心理、预防、饮食治疗等方面的治疗方案。

(2)脱肛:制定和完善护理常规,施行消痔灵注射法临床研究,完成临床经验总结,探索该病的新技术,优化其诊疗常规。

(3)肛瘘:通过实施切开引流术和挂线术等特色疗法,进一步完善该病的临床诊疗常规,制定出相应的辨证标准和预防规范。

2、信息采集:以中医症候标准化、客观化为目标,制定临床验证病例观察表(COF表),系统采集患者的信息。

3、疗效评价规范研究:进行单病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等临床研究方法,建立专科重点病种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以中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应用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进行干预,评价证候疗效评价,探索证候表征信息动态演变与疾病疗效指标相关性,进行病证相结合疗效的个体化动态评价。

六、管理机制与措施:

1、购置部分中医肛肠科所需基础设备,满足临床日常需要。 1)多功能电刀 2)冷光源肛门镜 3)智能熏洗坐浴椅

2、形成专科技术明显优势:

1) 所有肛肠病术后均按中医辩证施治,经患者同意后,均予中药熏洗坐浴,加大中药在治疗中比例。门诊达到60%以上,病房达到90%以上。在重点病种上加大中医药治疗比例。

2) 请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进行授课,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提高,了解优势病种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诊断、鉴别诊断、常见中医术语及舌象、脉象等。

2 3) 积极使用各种院内制剂:止血生肌散、红油膏、去腐生新散、槐角丸、麻仁滋脾丸、嘠日西、通拉嘎等,比较其疗效及适用的证型。

4) 开拓视野,通过多种学习渠道了解中医肛肠病的发展趋势、最新的理论观点、新的治疗方法及手段,并与我院我科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于实践。

5) 积极参加区域内举办的学习会议,提高我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3、根据我科目前的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划在今年再引进一名优秀的中医肛肠硕士研究生,,同时每年选派一名技术骨干到北京肛肠医院进修,通过多方努力不断提高科室医务人员医疗水平。鼓励科室人员撰写论文,如科室人员所撰写的论文被区内、外国家各级期刊所采纳,将给予一定奖励。○1省级期刊每篇奖300元。○2国家级期刊每篇奖500元。○3国家核心期刊每篇奖800元。

4、定期组织召开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到科、责任到人;

1)由刘炳锐主任负责重点学科建设及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2)闫金莲护士长负责制定适合本科室情况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指导相关护士进行辩证施护和辩证施膳,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和中医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3 3)戈锐负责专科日常事务及协调各方关系,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上报专科建设领导。

4)其他医师负责日常诊疗工作、诊疗方案验证及科研。

5、每月召开一次科室协调会,检查督促指导;

6、每季度科室给领导小组汇报学科建设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

7、每年12月底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第7篇: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及措施

1.中医优势病种特色项目及优势……………………………..1

2.2010内2科工作计划及总结…………………………..2

3.2011内2科工作计划及总结 ………………………….3

4.2012内2科工作计划及总结……………………………4 .

上一篇: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下一篇:大一新生大学生活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