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心得体会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佛教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佛教的心得体会

中国佛教艺术的变化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早、中、后期 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国佛像艺术的特点,烙印着当时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以及经济等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中国佛教;艺术;变化;概述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我国,为当时统治者所接受。跟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当时的佛教艺术,主要是以佛教为主题的雕塑和壁画,但目前流传下来的基本上就是一些石窟艺术。而作为佛教艺术,它一传到中国就开始逐步被“汉化”。前后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隋唐以前为早期,隋唐为中期,晚唐之后为晩期。早期和中期的石窟基本上都在北方,比较典型的有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几乎都是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到了晚期石窟分布就进一步扩大了,已经传到了南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像浙江、江苏、江西、重庆和四川等地方。

早期佛像艺术特点:佛像在刚刚流入中国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所以人物形象跟古印度人很象,而造像艺术的手法也比较像古印度,人物呈现为大体面,风格粗旷奔放,以云冈石窟早期的石刻为例,佛像虽然融入了中国人的外形特征,但是基本还是可以看出以异域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建造形式居多。冰冷的面部表情,把神的地位摆的比较高,使人看到有种高高在上和至高无上的感觉。而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佛像出现了一些变化,既可以感受到原有的异域造型形式,又能感受到一点我国本土化的特征。典型的代表就是麦积山石窟,当时它受到早期佛教艺术的影响或者说是外来形式的影响,表现得挺秀朴素、雄浑有力、神态生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北周的时候这种粗旷奔放的风格,渐渐变得比较细致、华丽、多姿。到了这时,中国的佛教艺术已经渐渐的迈入了中期。

中期佛像艺术特点:到了隋唐的时候,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个时候佛教发展也十分迅速,佛像的造型艺术已经逐渐的脱离了古印度模式,渐渐的迎合了本土的审美风格。最为代表的就是洛阳的龙门石窟,尽管还有一点印度石窟造像特点,但它更深受当时唐朝文化艺术的影响,在这两种艺术文化的影响下,使得佛教艺术与当时中国非宗教艺术相互融合变为一体。佛教的造像也就渐渐渐的汉化了,从褒衣博带到秀骨清像,使人们看起来亲切了许多,而佛像所表现的内容就更容易被人接受了。如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按着当时的武则天形象建造的,符合唐朝丰韵的审美。随着佛教艺术进一步世俗化,同时,为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在很多地方人物特征已逐渐趋向了中国人的轮廓特征为主,在雕刻佛像时渐渐将原来冷漠的面孔,慢慢的变为了慈祥、和蔼的“汉人”特点。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变化,即观音菩萨造像的变化。在古印度的佛像中,观世音形象是男的,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后,观世音的形象也是男像,在敦煌莫高窟唐代以前的壁画中可以看到观世音是有胡须的。但从唐代开始,佛教中的观世音形象就渐渐的女性化了,这种变化一是出于宣传教义、广收门徒的需要,二是受当时统治阶级的影响。

晩期佛像艺术特点:主要指的是晚唐至南宋末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已经从中国的北方传入到了南方,从目前流传下来的佛像可以看出当时的佛像艺术题材更多样化,无论是艺术形式、造型技巧还是审美风格等方面都比以前要丰富许多,这里最为代表的就是重庆的大足石窟,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像,反而更重视表现现实生活,民族化、生活化特征比较明显,是典型的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而像大足石窟的养鸡女等作品,已经同早期佛像完全不同,严格上说已经不属于宗教艺术,也就没有多少宗教的作用了。

总之,佛教传入我国,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和左右,与佛教相关的佛教艺术也一样会受统治阶级的制约。北魏云冈石窟大佛,就是统治阶级的化身,受统治阶级思想所影响,到了唐代像龙门石窟奉先寺大佛和其它地方的许多佛像,也都是以当地统治者或者贵族人物为原型的佛像。而这些统治者为了直观、明了的宣传佛教,就必须避开那些枯燥的佛教教义,于是变产生了佛教建筑、雕塑、壁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统治阶级对宗教以及宗教宣传的需求不同,所以对佛教艺术的控制也就不是一味地强劲与死板。同时,佛教传入我国要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佛教艺术逐步的汉化也是必然的结果。况且这些佛教艺术是需要艺术家来完成的,随着他们对佛教的理解和认知的不同,对造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有他们的审美标准,而这个标准来源于生活,从而进一步造成了佛像的本土化。所以,佛教传入我国后,随着时间的变化,佛教艺术最终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即中国化、地域化、现实化与世俗化等。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美术组 江苏省淮安市 223299

作者:李明娟

第2篇:都市佛教的实证考察

摘要: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以福州开元寺个案,归纳分析都市佛教社会参与的变化,观察都市佛教在社会功能上的转型。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以之为都市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存适提供一个个案研究实例的参照。研究结果表明,以佛教社会学的角度,对僧团进行多学科的个案研究,以反映出都市佛教不断转型的历史轨迹,也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都市佛教;现代转型;社会功能

一、問题的缘起

都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主要是指生活和修行在都市、以都市为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并具备现代社会的社会功能的佛教僧团及其所从事的佛教活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佛教跟社会的联系越加紧密,佛教在都市中的影响与作用也日益凸现,都市佛教这一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全面把握佛教寺院在都市社会变迁中的现代化特质,从而为都市佛教的现代发展找到一条可能的路径,这对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都市佛教不仅指地理位置处于都市之中的佛教寺院,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大乘佛教的一种入世的精神与普世的价值,及其在现代都市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活力。有鉴于此,本文将以福州佛教寺庙K寺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资料与相关文献材料,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代都市佛教的各种社会功能进行解读与思考,以期对佛教都市化发展中制定合理的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个案基本情况简介

福州K寺兴建南朝梁太清年间,距今近1500年历史。历史上,K寺历经许多天灾人祸,最近的一次是在20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K寺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范围内大城市的寺院开始陆续恢复开放,K寺也打开在文革中尘封多年的山门。虽然百废待兴,但因地处都市,享有如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对外交流等有利条件,K寺适应并逐渐朝向佛教都市化模式发展。通过对K寺转型的个案考察,对于认识都市佛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借鉴意义。

三、田野调查状况解析:社会功能

1.都市佛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都市社会人们生活紧张,压力大。都市佛教以其氛围轻松,具有疏解、减轻信众压力的作用。节假日里,都市佛教是一很好的休闲去处。根据笔者对来K寺人群随机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3.33%的人来K寺的主要目的是“喜欢这里的氛围,到这里放松”。

佛教提倡行善,都市佛教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志愿者、社会服务力量。通过对传统的价值观和当前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的重建,有利于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如K寺在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开展社会慈善活动。每年都向社会慈善机构、灾区人民或希望工程大量捐款。这不仅直接救济苦难者,也促进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佛教医药慈善是K寺的优良传统,1947年K寺创办的佛教医院是如今福州市人民医院的前身,后来K寺又创办了福建省佛教中草药门诊,现任方丈B法师继续发扬这一“行医济世”的精神,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办“福建省佛教中草药医院”,这些药疗机构也为当地居民的就医提供了便利。

佛教文化在中国旅游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佛教寺院历史悠久,并有丰富的佛教文物,成为带动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都市佛教寺院由于其交通的便利,如能合理开发,自然会成为外地游客来本地观光首选去处。具有浓厚佛教文化积淀的K寺,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光观,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都市佛教对国家发展的影响。都市佛教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与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统的山林佛教不同,都市佛教除了宗教教育,还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来完善社会的道德教育。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物欲膨胀,拜金主义和唯“物”主义盛行,凸显出人们在传统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K寺在对信众进行佛教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加强面对社会大众的道德教育,例如在寺院里向广大来寺的游人散发传统孝道观念的宣传品、开展传统文化的讲座、学习班对道德教育进行重建,构成社会德育工作的补充。又如,每年在重阳老人节这一天,K寺举办“千叟宴”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精神的继承和提倡。

都市佛教是民间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不同于山林佛教的离世特性,都市佛教更加热衷于入世济世,由于其便利的地域条件,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都市佛教的对外交流不仅为它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也成为国家友好增进交流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K寺加强了与海外佛教界的联谊活动,尤以对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的交流最多。

都市佛教在维护国家统一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以K寺为例,K寺与台湾佛教界一直都保有良好的联系,具代表性的如2007年9月15日至9月22日“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暨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祈福大法会”在K寺隆重举行。“慈航菩萨圣像”回归之后,台湾信徒回到祖庭朝拜的人越来越多,海峡两岸间的互访愈加频繁。以信仰为纽带,对强化国家统战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四、田野调查状况解析:发展策略

1.引进现代管理方式——科层制,规范寺院的组织管理。随着佛教各项事业的拓展,都市佛教为适应现代社会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寺院管理上,K寺以传统寺院职事制度为基础,建立了由负责开展宗教活动的出家人和负责寺内生活和对外活动的在家人组成的决策层——执委会,同时也实现了集体领导的民主管理。以丛林制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有才能的人能够进入执委会担任起领导的职责,有效避免了封建家长式的寺院等级观念和方丈“一言堂”的作风,使寺院形成以“六和敬”(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通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精神为主导的新风尚。K寺目前下设执委会,执委会分别由管理总务(库房、食堂)、财务的在家人和管理宗教活动(客堂、寺务处)的出家人组成,执委会下设方丈办公室、弘法后援团。

2.有效开展都市佛教经济,加强寺院的经济实力。笔者在K寺进行的“对于寺院是否可以开展经济”的民意调查结果中,75%的人认为在“不与民争利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人们对于现代社会佛教参与商业活动采取宽容理解和基本支持的态度。实际上,佛教的经济参与古已有之,佛教经济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代社会的佛教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更是远远超出古代社会,从弘法利生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的弘法手段和佛教文化的传播方式需要有资金保证,而作为直接利益众生的方式——慈善事业的开展更需要有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那么如何具体开展都市佛教经济?发展佛教经济的基本原则就是“中道的经济学”思想,在不与民争利的情况下,主要体现其服务精神。都市佛教在争取资金方面具有优势,在佛教工艺美术品的生产销售,佛教图书音像作品的制作发行,佛教饮食,佛教旅游,佛教建筑,佛教医药,经忏佛事等方面,都能够大有作为,同时以都市寺院为主体,充分发挥城市中在家居士的作用,有效整合二者的资源,做到不违佛教精神,目标明确,分工合理,保证经济活动不偏离佛教“中道观”。

3.加强都市佛教界的人才培养。在访谈中,K寺的方丈B法师说,“大胆地用‘拿来’主义从非佛教的文化中吸取养分,提高出家僧人和在家信徒的科学文化素质。时代在发展,公民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因此佛教对于僧、俗二众的教育,也必须跟上步伐:一是加强对出家人的宗教职业教育,使之能更好地对社会开展宗教服务;二是加强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能更好地面对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避免与时代、社会脱节。”

在人才的培养中,首先要加强佛学院的教育,其次可以加强和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合作。通过整合自身与高校科研单位的资源,在佛教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佛教文化的学术研究、佛教学术交流和会议举办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佛教文化的弘扬。

4.互联网——现代弘法新途径。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对传播资讯的及时、便捷,以及联系人群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福州K寺在对外宣传中十分重视对互联网的运用,不仅有自己的主页网站,其内部人员多数开有博客。一个寺庙的发展,对外弘法和宣传工作十分重要。K寺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对社会大众进行广泛宣传,使人们更加方便有效地与寺院互动。

5.有效运用都市寺庙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一种特殊的潜在资源,是一种由家庭、组织成员、朋友、合作者、邻居所构成的隐形的社会网络。对于都市寺院,社会资本理论也同样适用。在对前来福州K寺的人群进行随机调查中发现,有56.67%的人觉得如果别人问起,或者聊到有关佛教的话题时,他们会向对方介绍K寺;有36.67%的人认为如果别人有兴趣的话,他们会主动宣传;只有6.67%的人认为他们不会向别人提起K寺,也不会跟别人说自己去过。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别人不反感的前提下,来过这里的人大都会向其他人做出宣传,直接的效果就是更多的人被介绍来到这里,或是参与K寺的各项活动。另外如问卷调查中有31.67%的人是“朋友、家人介绍,慕名而来”,仅次于“偶然路过”的48.33%,这无疑是K寺社会资本网络得到扩大的反映。

都市佛寺的流動人口较多,进寺人群的社会阶层也比较多元,寺庙通过开展一系列佛教通俗化活动能够把这些不同阶层的人群给组织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很广泛的社会资本关系网络。而心灵慰藉、社会联系、人与人间的相互信任与帮助、社团间的交往与合作、文化传统的继承等,都可以在以都市佛教为核心的网络中实现。作为宗教团体的诸多纽带功能不断被加强,也使得都市寺庙成为社会资本的基地之一。这一方面促成了都市佛教的壮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信徒内部的凝聚和整合。个人从都市佛寺那里获得了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但同时也为都市寺庙的社会资本积累注入新的活力,使得佛教在都市社会里不断吸收养分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对社会做出贡献。正是如此,社会资本在都市佛教里能够不断被积累,只要它对社会的贡献不止,社会资本源头就会不竭。

6.加强文化与学术研究。通过文化学术研究,促进都市佛教的对外交流,扩大其公众影响力。例如2007年9月15日,由K寺成立的福建省K佛教文化研究所协办的“慈航菩萨学术研讨会”在福州顺利召开,海峡两岸知名学者出席会议。研究所通过对福建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编辑出版有关研究成果的系列丛书,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学术活动,以及建立福建省佛教文化资料数据库与福建省K佛教文化研究所网站等,来推动佛教对海西建设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典型个案K寺的社会功能的实证考察与分析,本文就当代都市佛教的社会功能及其现代转型问题得出以下总结性的认识:

第一,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地理位置判断来判断一个佛寺是否是都市佛教,并不是所有的处在城市中的佛寺都为都市佛教,我们关键是要看它是否有现代化的转型,也就是它是否具备都市佛教的现代社会功能。

其次,都市佛教具备更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学术功能、宗教旅游功能、社会慈善功能、国家统战功能等,构成了当代佛教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佛教自身宗教教育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现实社会参与,而被赋予了新的社会功能,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

此外,在都市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既要防止世俗化,又要与其它非佛教文化和谐共存。

Metropolis Buddhism:

A Case Study of Kai-yuan Monastery of Fuzhou

ZHANG Wen-xue

(Humanities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Key words: Metropolis Buddhism; social participation; Social Function

(责任编辑/石银)

作者:张文学

第3篇: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摘要:近年来,台湾地区的佛教复兴如火如荼,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星云大师创办的佛光山,佛光山以“人间佛教”为理念,在慈善、教育等领域做出了很多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举措。佛光山“人间佛教”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其理念及组织的机构和活动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人间佛教理念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中发挥着社会整合、个体社会化、心理调适等各种社会功能,对促进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宗教;社会功能;佛光山

一、人间佛教的缘起与基本涵义

人间佛教运动于20世纪初叶由太虚大师发起,后在印顺法师、赵朴初、星云大师等高僧大德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间佛教理论,而且对目前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其佛教理论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1、人乘正法,即人成佛;2、即真即俗,建设人间净土。其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种种善法。人间佛教力图面向人间,走向社会,在人的生命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实践中求得悟与解脱。其将佛教原本被动的济世行为变为僧侣走出山林,走出寺庙,走向人间的积极主动的济世渡人。

二、佛光山教团介绍

佛光山是全台最大的佛教道场,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佛教团体。其本山佛光山寺,地处台湾高雄,星云大师为开山宗长。佛光山自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办了两百余所道场,分布世界五大洲;僧众多达1300余位,另外会员、义工、信众也可以百万计。自创办佛光山以来,星云大师把“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作为佛光四大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其慈善服务包罗生、老、病、死等各个领域。

三、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人间佛教在发起后的百年来逐渐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不无道理,主要在于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也在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主要有这三种社会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发展中的各个要素凝聚成一个整体,也称社会一体化,从而能维系社会系统的团结与稳定。社会的整合有三个层次,凭借社会制度进行整合,凭借社会组织进行整合,凭借社会大众舆论进行整合。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世俗制度不同的是它依靠神圣性信仰来对普通大众产生强大影响,信众因为共同信仰而凝聚起来。人间佛教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法会、祈福活动都是大众组织进行整合的体现。佛光山在台湾佛教兴盛,民众笃信佛教的大环境下对社会整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举办各类禅修活动,依托于佛教的义工活动更是有很大的号召性,包括国家青年禅学夏令营、在扬州举办的素食博览会都对大众有巨大影响力。佛光山兴办大学发起的“百万人办学”活动在台湾参与民众之广就能看出佛光山的巨大社会整合能力。舆论整合方面,佛光山依托于自有媒体即人间卫视和人间福报宣传慈悲济世的佛教思想,这也是利于社会和谐的价值思想,对社会的团结稳定有很大贡献。

(二)个体社会化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指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化过程。人通过社会化文化的内化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技能的学习,熟悉各类社会规范,逐渐获取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宗教也能充当社会化的关键主体,尤其是在人间佛教这种主张积极渡人的宗教实践活动中。佛光山主张以教育培养人才,这其中既包括僧伽教育(兴办佛学院等),也包括普通社会教育(涉及儿童、中学、大学),只在台湾由佛光山兴办的大学就有四所。同时,在教育思想上,星云大师的三好思想(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及佛有四给(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都是在从佛教的视角来看社会人生从而给予社会人一个整体性的指导,从这一点上来说人间佛教帮助了处于迷茫中的人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完成其自我的社会化。

(三)心理调试功能。

宗教之所以能缓解人们的精神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主要是依靠其对灵力等非自然力的追求,这使得人们心理得到安全感与平静,而这就是宗教心理调试功能的体现。人间佛教在对待人生态度上持有更为理性正面的思想,同时强调信众要有理性的信仰。并且通过佛法来对信众进行开示从而使其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摆脱俗世的烦恼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星云大师强调“以共修净化人心”,除对本山僧俗二众以持修净化内心外,对信众也有各种讲经布道的法会,短期出家、七日禅等活动来达到以宗教净化信众内心的目的。很多信众生活上遇到烦心事也会找佛光山的法师诉说寻求帮助,自此佛教扮演的是一种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谈话的过程正是正确的信仰建立的过程,以此来帮助信众处理心理上的一些难题,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信众希望通过佛教来得到心理安慰的行为体现也正人间佛教心理调试功能的极大体现。

四、总结

人间佛教作为一种现代佛教的体现形式对提高信众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净化社会风气,带动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其通过信仰建立的广大群众基础又能将信众变为社会和谐的建设者,对促进现代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有很大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建峰.佛教组织的社会功能[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

[2]缪方明.台湾人间佛教发展考察[J].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三期

[3]王涵.论人间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J].五台山研究.2015年3月

[4]邓子美,毛勤勇.赵朴初与星云的人家佛教理念及实践[J].五台山研究.2005年3月

作者简介:高楠(199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实务。

作者:高楠

第4篇:修习佛教“内观”-心得

现在回想起来,信奉佛教皈依快有12年了,经历了普通佛教徒从供佛求佛,礼佛念经,到修习“内观”开始禅坐的3个阶段。从2007年修习内观开始,我才开始真正理解“佛”和“法”的含义,才开始逐渐明白以前每天背诵的《心经》的解释,“内观”让我的生活和心灵出现了很好的转变,希望能以此机会分享一点对佛教和“内观”的体会。

“佛”的含义,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在天上法力无边的神,也不是在寺院里供奉的佛像,佛是指悉达多.乔答摩(Siddhattha Gota-ma),人们所尊称的“佛陀”“世尊”,也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就像所有伟大的导师一样,他也成为传说中的主角。尽管人们在故事中对于他的事迹、或是不可思议的神通,有多么出神入化的描述,但是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佛陀从来没有自称是神,或是得到神的启示。他的所有特质,都是人类本质发挥尽善尽美、超凡入圣的结果。在此,只要我们能照着佛陀的方法去实践,任何人都有可以达到同样的成就,也就是说众生皆佛,佛也就是觉悟者。

“法”的含义,佛陀称他的教导为“法”(Dhamma),也就是“法则”,自然的法则,和道家老子的“法”和中国《周易》的“法”都一样,就是自然的特质,就是变化,佛陀对于教条或空谈毫无兴趣,而是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放诸四海皆准、实际可行的解决之道。他曾说:我一向所教导的,就是苦和苦的止息。佛陀是把自然的法则规律教导众生,让众生理解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变化,也就是无常,自然变化无常。

“佛教”的含义,佛教就是佛陀在世时的教导,在佛陀离世后由佛陀的弟子集结了多次,并编辑成书,这也是我们流传到今天佛经的来源,佛陀在世时并不教导教派、哲学、或是信仰的体系,只是佛陀离世后众弟子创立了众多的佛门教派,佛陀也就成了教主,佛的教导的“法”也就是“日月星辰自然法则”和“日历”的关系,日历是对日月运转规律的总结。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这整条(法的)道路,对于全宇宙普遍性的问题而言,正是普遍适用的治疗药方;而且不是只专属于特定的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没有任何限制;不会因为种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六根”“五蕴”,修习内观以后,我对佛教的“六根”“五蕴”开始有了理解。“六根”指的是我们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总是透过六根向外探索,认为是外界给“我”这个本体造成了各种快乐,不快乐,认为我的快乐,痛苦都是外界造成的,人总是向外看,而从未真正向自己身心内部去探索,修习内观后让我懂得了向内观察的方法,从向内的观察中看到了“苦”在身体内部的起源,明白了“心”指的是“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的心理运作过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看到了一笔马路边上钱”,钱是“色蕴”,我通过眼睛看到了感受了是“受蕴”,心理开始想了,钱啊是“想蕴”,心里起的习性反应“要是我的就好了”是“行蕴”也就是贪,这个习性反应会留在我的意识里就是“识蕴”。人总是通过“六根”和“五蕴”给潜意识不断的增加“贪、瞋、痴”,也就是痛苦,也就是“业”。而内观就是通过禅修对“行蕴”进行修炼,当内观时感受到身体中各种美好的感觉时不起贪爱的习性反应,当内观时感受到身体中不愉悦的感受时不起“嗔恨”的习性反应,从而发展人的平等心,也就是佛教的“空”。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安详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生命中所缺乏的东西。人人都希望快乐,而且把快乐视为我们的权利。然而快乐这个目标,是我们努力争取,却鲜少获得的。任何人都曾经经历过生命中的不如意-——激动、烦躁、不和谐、痛苦。即使眼前这一刻,并没有什么不如意,但我们都记得,不如意的事曾经如何折磨过我们,也可以预见,会有再发生的时候。最后,每个人都得面对死亡的痛苦。我们不会将自己的不快乐只局限在自己的身上;反而不断地将自己的痛苦倾倒在他人的身上。一个不快乐的人,会使得他的周遭,充满焦虑不安的气氛,任何人进到那个环境中,也会感到激动和不快乐。就这样,个人的紧张不安,汇集成整个社会的紧张不安。处处不如意,这就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不想要的一再发生,想到的却渺不可得。而我们对这种种缺憾的形成和前因,却又一无所知。正如我们对自己从哪里来、往何处去,也茫然无知一样。而内观给了我一条通往和谐、安详的道路,我庆幸自己能接触到内观,并开始努力走安详与和谐的道路。

第5篇:论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印度),自两汉之际起逐渐传入中国内地。日本的佛教则是经中国(或以朝鲜为中介)而传入的。在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统治者的推行是佛教赖以传播的根本,频繁往来的中日僧人是日本佛教的播种者,而汉文佛典则是这些播种者所播下的佛教文化种子。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日本佛教都根源于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的传入弥补了日本原始氏神到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统治日本精神信仰的空白区。当时的日本,文化比较落后,与中国直接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开展;社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的氏族制度时代;宗教方面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保护神(氏神)。这时候佛教的传入,无疑对日本来说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所以成为了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不得不提,圣德太子在这其中对中国佛教在日本的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古天皇元年(593),用明天皇之第二子厩户被立为圣德太子,并以“摄政”身份辅佐国政。他“习内教(佛教)于高丽僧慧慈,学外典(儒学等)于博士觉哿”(《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对佛教尤为重视。推古二年(594),他下诏兴隆佛法,朝廷的臣、连等“各为君亲之恩,竞造佛舍,即此谓寺焉”(同上)。他自己从推古六年(598)起,对传入日本的汉文佛典,随得、随读、随讲,曾开讲过《法华经》、《胜鬘经》等,上自天皇、诸王、王女,下至百姓大众,都是他每次讲经的听众。推古十二年(604),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即政治原则),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道德和佛教思想的。而且,当时日本还向隋派遣使节有3次。在派遣留学生、留学僧中有高向玄理、僧竁等人,他们在学习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后也把汉文佛典带回国,在尔后进行的“大化革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710年日本迁都奈良,进入奈良时代。它相当于中国的唐朝前期,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频繁交流的时期,也是佛教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日僧人密切交往和汉文佛典大量涌向日本,日本从中国直接间接他传入了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被称为“奈良六宗”。其中对六宗的传入有较大贡献的有,高丽僧慧灌及其弟子有道慈、智光(三论宗), 日僧道昭(法相宗),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法相宗),道光(律宗),唐僧鉴真(律宗),唐僧道睿(加个斜王旁)(华严宗)。也只是到了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传入的佛教宗派及其典籍才真正开始有所认识,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修习传承,从而把佛教作为镇护国家的思想武器。

到了日本整个平安时代(794~1184)和镰仓时代(1184~1333)前期,传入日本的主要有天台宗,真言宗,代表人物有留学僧最澄和空海。这一时期,日本僧人入唐或入宋取经,回国后便加以改造,使之带有日本民族特色,据此,更好地为日本的社会和政治服务,祈求国家平安。特别是后期宋版《大藏经》传入日本(宽和二年,即986年由奝然法师携回日本国)以及日本第一部印本书汉文佛典《成唯识论》的诞生,大大加速了佛教在日本的流传。

尔后,中国佛教的进一步日本化。源信和源空开创了不同于当时中国的净土宗。荣西二度入宋,开创了日本化的密宗,被认为是日本禅宗之始祖。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佛教从开始传入日本到在日本大规模盛行,再到日本产生本土的宗派,无一不和中国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留学僧在交流传承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佛教源于中国佛教,由中国佛教发展而来,所以说,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第6篇: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 母亲梦象受孕 、七步莲花 、姨母抚育、出游感苦 、夜别妻儿 、夜渡凡尘 、削发更衣 、面壁静心 、六年苦行 、牧女献糜 、树下静悟 、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 鹿苑传教 、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 、佛化无恼 、佛度猎人、驯服醉象 、收比丘尼、不蓄金银 、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 、双林灭度 、佛光普照 、佛教圣迹

•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举了11种佛教入华的传闻。

分别有:三代以前伯益己知有佛说、周昭王佛法己来说、孔子深知佛为大圣说、战国燕昭王时传入说、沙门释利防等18贤者赍经来化始皇说、汉武帝时休屠金人说、张骞通西域始闻说、东方朔劫烧说、西汉成哀时刘向叙列仙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屠经说、东汉明帝求法说等。

举例1,劫烧

•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人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劫灰

《梁高僧传》卷一《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例2,景庐受经说

• 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说。 例3,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说

•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八年,诏令天下死罪者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嫌、白鱿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嫌帛,以赎想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柯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撰。”因以班示诸国中傅。英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

例4,汉明帝感梦求法说

• 东汉明帝(后汉第二代皇帝)永平年间感梦求法说。 结论:

• 佛法在东汉传入是不争的事实。

• 《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还应更早些,其确切时间,应再往前推至西汉末年左右。

佛教有北传南传两路

• 北传是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内地,再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一条是传入我国西藏地区,形成了藏传佛教; • 南传入斯里兰卡,再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二、佛教介绍

• 相传约在公元前6到5世纪,古北印度迎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迎牟尼创立了佛教,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开始从南亚次大陆以南北两条路线向其他国家传播。其中佛教向北传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氏,并越过葱岭传入中国西北地区。

佛教的经书是由最早的佛陀入灭之后,由佛弟子结集的,当时分在王舍城外灵鹫山的窟内和窟外分别结集。五百阿罗汉在窟内,上千比丘在窟外;故此成为后期的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支。上座部即现在的泰国、斯里兰卡、缅甸为代表;大众部发展成大乘佛教,以中国为代表。 • • 印度佛教经历了原始佛教阶段之后,又依次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分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 “乘”指运载工具,比喻“普度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悟”的彼岸。 • 大乘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自利、他利并重; • 小乘主张自利、自度,即自我解脱。

• 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

• 南传佛教主要是小乘上座部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

• 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 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 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 缘起论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 大乘佛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

• 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

• 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

•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 苦谛,即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

• 集谛,即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 • 灭谛,即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

• 道谛,即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 (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 (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

• (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 (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 (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

•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 (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 (4)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 奉行。

•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

• (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 (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

• (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

• (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

• (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

• (5)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 • (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 (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

• (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

• (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

• (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 (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三、佛教的中国化 两汉佛教依附黄老道

• 佛教最初从黄老学说中寻找突破口,借助于两种思想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以及国人对佛文化的“误读”来为自己寻找安身立命的依据,早期的佛教传播者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一条依附黄老学说的传播途径。

• 安世高于桓帝建和二年译出佛经95部,115卷,其中《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最为有名。前者讲“守意”方法叫“安般”,“安”指入吸,“般”指出息,和黄老道术所讲的食气吐纳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 佛法“五蕴”与中国自秦以来流行的“元气说”拉扯在一起,以“元气”为根本,说“元气”即“五行”,“五蕴”。 大乘般若学的基本理论是“缘起性空”,即世俗认识和面对的对象,都是虚幻的,惟有“般若”能超越世俗之见,把握诸法真如。这一理论的初始阶段,也采用道家的基本概念“无”来表示;般若学讲无相、无生,也与道家的无名、无为十分相似。

魏晋佛教依附于玄学

• 魏晋时期,**的局面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原有的儒家经典学说,即所谓的“经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统治地位日渐削弱,而逐渐为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所代替。其理论特点就是用老庄的思想去诊释儒家的贬易经》和《论语》,从而在儒、道两家学说的综合中探求保持儒家道德标准的新形式。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的问题,而般若学的中心问题为“空、有”问题,与玄学十分相近。所以到东晋,般若学往往用“格义”或“连类”的方法来解释佛教思想。

• 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中写到:“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格义,即用类比来解释。”而所谓“连类”就是用佛教比附老庄思想。

佛教的独立

• 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后,经过逐渐的适应,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学派,隋唐时形成了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佛教进入了鼎盛阶段。

四、藏传佛教

•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因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流传和发展,是西藏语系佛教,故名。

1,喇嘛

• 喇嘛教是对藏传佛教的俗称,“喇嘛”是藏语音译,意为“上师”,是对僧侣的尊称。 2,西藏特色

喇嘛教是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地区的印度显密两宗大乘佛教与当地土著宗教本教经过长期的相互斗争,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一种新型佛教。

3,主要教派

• 藏传佛教形成后,不断分化演变,到11世纪中期,形成了无数教派。如噶当、稀解、觉囊、郭扎、夏鲁等等,而宁玛、格鲁、萨迦、噶举四个流派流传至今,其他已消失。

**喇嘛封号的由来

• 明代,元朝蒙古势力退出中原,在漠北向西发展,占据了中亚大片地方。我国新疆、青海地区也相继建立起蒙古实力派割据政权。

• 1578年(明万历6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也称黄教)首领索南嘉措去青海、内蒙古一带传教。他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第四世传人,格鲁派**转世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 索南嘉措传教期间,与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相会于青海湖边。俺答汗赠送他一个称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

• “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对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物的尊称;“**”是蒙语“大海”;“喇嘛”是藏语“大师”。

• 合起来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

• 而这个尊号此时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义。 • 俺答汗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

• 索南嘉措便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请求册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张居正致函,•

• • •

• 要求朝廷给他赐封。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给他的封文中就有“**”的字样。 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 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喇嘛。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喇嘛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对三世**喇嘛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金印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从此,“**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 。

1751年,清朝政府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

思考题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第7篇:佛教的艺术

艺术和宗教紧密相连,其实两者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起范围来说宗教是艺术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探讨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探讨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从艺术的起源上说,宗教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也著就"宗教说".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和弗雷泽的巫术理论是艺术起源"宗教说"的理论基础,但它并不绝对可靠.宗教是艺术起源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宗教活动之前可能存在其它人类文化活动.可能恰恰是艺术先于宗教而不是宗教先于艺术.艺术起源"宗教说"有其不能被轻而易举推翻的实证根据和理论根据,但该观点也有它难以克服的困难.在我国的西部还保留着一种原老的宗教意识并且已经容入了他们的生活。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佛教的艺术表现形式――石窟.石窟是展示宗教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宗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往往通过石窟的雕刻、寺院的塑像、壁画的彩绘,将宗教人物的各种形象以及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承前启后,逐步形成完美的艺术造像群体。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就石窟雕刻艺术而论,我国石窟数目之多,分布之广,其内容丰富,变化形式多样。但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这三大石窟构成中国石窟的框架,其它石窟不管如何发展变化都在这个框架之内。敦煌(莫高窟)历史长,历经朝代多,以雕刻、壁画文明于世,可称为中国石窟的历史长卷,云冈石窟是一朝之精华,以完美的石雕艺术文明于世,可称为中国石窟的佳篇,龙门石窟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和云冈石窟姊妹窟,可称中国石窟的继篇。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当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并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思想特征和艺术的表现特征.其中的思想特征也可以说是信仰.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智慧的磐石上,属于理智的;《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一般说来,宗教的立脚点是信仰,哲学的立脚点是理智;

佛教既以信仰为能入,又以智慧为能度,从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明佛教虽然也是宗教,但是它是一个哲学的宗教,它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什么是信仰呢?对所崇拜的对象,生起了钦敬的仰慕的情操,就叫信仰。这种信仰,如果没有透过智慧的思考和抉择,就是盲目的信仰,不能称为理智的信仰。佛教的信仰,它是透过了智慧的思惟,了确到所崇拜的对象,有实、有德,有确切的历史事实;释迦牟尼佛陀于二千五百年前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其真实的事迹可考,而他具有广大而深切的慈悲心,曾经以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去觉悟他人;因而对于佛陀的崇高与伟大,生起了仰慕的情怀。而引发了向上向善的信心,要向佛陀学习;这也就是由信仰佛陀进一步的向佛陀学习.佛教非常重视智慧,可以说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完成人生最高的智慧;但是这智慧并不是要向外界去寻求的,而是从我们的内心去体验去掘发的,因为真理不是从外界可得的。惟有这种内在的智慧,才能契证诸法的真理,才能启发人生的真知灼见.在起中佛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其二就是艺术的表现形式,绘画和雕刻为主,在中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并且俱有着中国的独特的艺术特色。中国雕塑往往有背景的描绘,独立的圆雕毕竟在表现空间体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背景中图像的雕绘可以起到意蕴方面的补充。中国特有的塑绘结合的艺术,寓装饰性于空间感中,那山水画一般的空灵意境之表现,使得有限的空间深远化、无限化了。

以形写神,重表现以及情感因素.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骡悍的力士都要通过人的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

石窟艺术中那些最为美丽的人体雕塑,盛唐的飞天供养人往往衣着华美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的人体雕塑很注意在服装刻画上下功夫,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能真切地刻画出来,人们更常常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人体绅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而西方雕塑多为裸体人像,没有用衣饰来充当表现人物情感的工具,一切都通过裸露于外的筋肉及面部表情、外在动态姿式表达出来。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

佛教的艺术在宗教中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在世界上各种学说中,包括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以及其余的宗教,没有一个能最终解决人们的疑惑,而且愈研究愈觉得徒劳无益。在遇到了佛教后,人们才找到了慈悲与智慧的究竟正道,在解除人类痛苦和博大精深方面,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门学说,而且愈研究愈有兴趣。瑞士的德维兹教授也有同样的体验:“不管我是否是佛教徒,我已经观察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宗教体系,我最后得知从意境美妙和博大精神来看,没有那一种宗教能超过佛教的四圣谛八正道,因此我愿意按八正道去安排我的生活。”

世界上各种宗教林立,大多数都有导人向善、净化社会的良好功能,因此信教的人与不信教的人在性情、人格上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差异。1993年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在加拿大与一百多位博士的座谈会上说:‘没有学过宗教的人,难以确立一种正确的行为标准,学过宗教的人行为、处事则会更趋于合理。而在所有宗教中,最为殊胜的即为佛教。’关于佛教殊胜的观点,并非只是佛弟子的一种偏执之词,人们可以通过对流行于世的浩瀚佛教经论所诠释的丰富涵义与其余宗教涵义之间作冷静、客观的比较,即可得出上述结论。比如在理论上,佛法包含了所有宗教导人向善的特点,也具体分析了多数宗教中最高精神象征‘万能神’的真实涵义与在理论上的层次;在实践中,其他宗教通过修持实践所能达到的种种果位(即最高境界和成就)在佛教中都可找到对应的位置,而佛教中那些比较超胜的果位(如阿罗汉、菩萨、佛陀)却已远远超出了其他宗教的范畴。因此从教义上,佛教的殊胜已非其余宗教之所能及。如参与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家谭嗣同曾说:‘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即佛教最为博大精深,而儒家与基督教则相对较逊色。又说:‘私谓释迦玄言,出过晚周诸子不可计数,程朱以下尤不足论。’马克思、恩格斯也都认为佛教中的辩证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如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米尔曼主教也说:‘我越来越觉得释迦牟尼就是道路、真理和生活。’一位穆斯林学者评价道:‘佛不仅是佛教徒的财富,他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他的教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通用的。

伊斯兰教主张‘信我者生,不信者死’,基督教也主张‘信者得救’,而佛教则主张绝对的

理智,并完全放弃强迫与暴力,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即佛教虽然超胜世间任何一门学问和宗教,但佛陀已证悟到,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皆无有自性,都以如梦如幻如水月般的显现而存在,本来即是清净,基于如是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证悟,故佛教能真正平等地看待宇宙中发生的所有现象而摆脱一切执著,并能以彻底无我的出世精神,来做慈悲地救度每一个受苦众生的入世事业,故佛教赢得了希求脱离痛苦和追求真理的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不管他是属于何种宗派和持任何见解的人,所以只有佛教才是整个宇宙的宗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是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有情世界的宗教,她在无生无灭的法界中永时长存!

如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说:‘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法就会一直延续,因为佛教是人的宗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现代西方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评论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在哲学界,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著有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论著四十多部,并在1950年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第8篇:佛教的传人普及

佛教的传人普及、中国化与中国瓷器的发明、发展、繁荣共同进步、精神与物质的渗透,必然影响促进了中国陶瓷的发展,中国陶瓷不仅在型制,而更在装饰上日臻完美,常用佛教中的人物、植物、法器作为瓷雕、图案,作为日用、陈设器皿,广泛用于钦食、祭祀、陈列、弘扬教义。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的内容: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报应,人们遭遇种种病苦烦恼归根到底是因为有情欲贪爱,信佛者必定能够得到精神的安抚、解脱。佛教要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出世主义,以超道德、超现世为最高境界,与中国儒家的“忠”、“孝”构成根本矛盾。中国的佛教徒对此进行改良,通过孝亲廊清因“弃世出家”而带来“无父无君”的误会,增进各阶层对佛教的亲近感,而且还配合儒家和官府使“孝道”广布民间,在维系儒家的纲常和宗法制度发挥了重大作用。

佛教的传播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佛典的翻译和解释,一种是建寺度僧造像立塔,而向中国民间传播佛教,是以简捷的形式融以简单的佛理,除了用世俗故事、符咒方式外,便是造像了,因为造像奠定了中国民间佛教信仰主要尊神。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众说纷纭,但可信的考证为汉代张骞出使西城,而传入中原。从西汉武帝到东汉明帝,天竺(印度)人开始到汉朝,恒帝最喜欢佛教,官中曾经奉祀过黄金的佛像。西汉并没有盛行,到东汉后期才逐渐盛行,南北朝达到顶峰,成为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战祸连连,兵荒马乱,人民无不对现实生活感到无奈与悲观,而佛教倡言佛者必能脱离苦海,且死后还可荣升涅磐净土。佛教的神不灭论、轮回论、因果报应论,正好把人们的“合理”追求委之于“来生”、“天国”,使人的精神得到安抚解脱,于是争相诵经、礼佛、以求佛来济助。随唐儒家的“拜王者、报父母”也深深渗入了佛教教义。佛教各宗的首领出入官廷,内部头目也分官阶领官俸,佛教进一步中国化了。随之而来的是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敦煌壁画中唐壁画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变化了,如六朝“清赢示病之容”的维摩诘至唐代变为健壮老头,印度传来的饲虎、贸鸽、施舍等悲惨、残酷的场面,被“极乐世界”的欢乐、幸福、安宁、中国式的大团圆取代。

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思辨哲学的发展和中国石窟艺术的繁荣。南方更注重佛理推敲,促进了中国思辨哲学的发展。北方更注重佛的形迹宣传,开凿大量的石窟。从现存石窟中,可以地看到印度犍陀罗王朝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东西方艺术的交流和融合表现于壁画内容中,是北朝石窟壁画题材大量从印度传入的佛本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神话逐渐绘入壁画,与佛主和菩萨并列的是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白虎、青龙、朱雀玄武等。早期印度的佛、菩萨、伎乐人多为圆脸、高鼻深目、半祼体,佛身上所饰字形花纹也是从印度传来的。随着佛教中国化,在石窟壁画的风格和技法中,中国传统因素也逐渐增强,体态也由圆脸变为魏晋时江南人的瘦削、清秀,又向半圆的隋唐式转化。

2中国陶瓷文化弘扬了佛教教义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定要渗透到人类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去,在一个政治紊乱、社会失常的状态下,佛教不独填补了人们心灵的空虚,也提供了一个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佛教和民间信仰融合后,产生了降魔伏妖与祈求佛福的种种仪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中国吸收并自创各派,产生了新的教义。

中国陶瓷常常用佛教中的人物作为雕塑借以弘扬教义。维摩洁即维摩,意译为“净名”《维摩洁经》说他是古代一位乘居士,是解脱境界现身说法的代表人物。飞天梵名“鍵闼婆”,意译为“天乐神”、“吉祥天”,是欢乐和吉祥的象征,佛教壁画中常见。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修行得道人的僧侣、佛的弟子。传说释迦有十六个弟子,称“十六罗汉”,力士有世俗和佛教两种,元代藏传佛教对蒙古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藏传教有关的陶瓷日用器皿开流行。

贲巴壶:作为佛教专用器物,与阿拉伯人携来中原贮水具扁壶不同,贲巴壶主要用于佛事,相传释迦牟尼平生有九龙灌顶事迹。复《楞伽经》说“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又传闻天竺国王即位须以四海之水灌顶以表祝愿。故我国藏传佛教将贲巴壶专用以宗教仪式。元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分支)传播蒙古,而满族受蒙古文化影响很深,也尊喇嘛教。清代官窑生产此壶是为了供朝廷赐给天下喇嘛各寺,朝廷也曾将贲巴壶赠予曲阜孔庙,示意尊敬。

贲巴壶有流嘴、但无执柄,使用时手握壶颈,若贲巴壶省去流嘴,便称贲巴瓶,佛教徒用于盛水,或者插草其中作为礼佛陈设,因此称藏草瓶,贲巴壶也称藏单壶。贲巴是藏语音译,而梵音原作“军持”,密宗《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心经》曰:“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庶物异各疏》:“梵语军持,一云军迟,此云瓶也”。又《释氏要览》云:“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大悲心经》又曰:“若为令一切饥渴有情得以清凉者,当为甘露手”。其手印图解亦为握水瓶,故军持复称甘露瓶。明代所制军持大多有流嘴,形状与清代贲巴壶略相似,只是结构轮廓简洁,纹饰青花,无多装饰,仍为用具,贲巴壶出于清官窑者辄为喇嘛教法器。

折腰碗:撇口、斜壁、折腰、小圈足。碗腹较浅,硬折腰、圈足甚小,随着元朝皇帝对藏传佛教的尊奉,西藏的饮茶习惯也开始流行,以末茶、面和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的“兰膏”,用末茶和酥油同搅,沸汤点之“酥签”。容器是浅腹的木碗或铜碗,与折腰碗相似,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响力。

僧帽壶:元代出现的新器型,口沿一侧设流,另一侧口沿高起似僧帽,束颈腹部鼓出,下承圈足,器盖卧入口沿之下,呈圆形,较平坦,一侧伸出遮流,上有扁圆钮,因型似僧铝的法冠而得名。仿西藏银壶造型,藏语称为“缪甘伊”,是向佛敬酒时斟酒用的,欢迎贵宾时用来敬青稞酒,可见僧帽壶与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

多穆壶:也是元代出现的新器物,型如直筒,上部略小于下部,上部一侧出一流,另一侧有曲柄,顶部半周高起,作僧帽状装饰有盖,壶身有三周较宽的凸弦如箍,上下以归并条连接,相交处有圆钉。是仿木制或银制的“索拉”,“索拉”分为有流和无流两种,前者是酥油荼壶,后者盛放大米和人参果。据称多穆是满语奶茶,多穆壶即奶茶壶,元代的藏传佛教,清代的喇嘛教,使它在教徒的生活中流行。

高足杯:上部为侈口碗,下承竹节形或圆柱形高足,足下端稍外撇,足内中空无釉,足和碗间以胎泥相接,关于这种高足杯的用途,过去认为是蒙古人在马上喝酒用的“马上杯”。据考藏语高足杯称为“噶予域仁”,主要用来盛酒或放人参果、大米做成的食品,是喇嘛教中具有极高地位的供器,使用时将高足杯插入金属器座中,一般置于寺庙的主佛前,平时则收藏在特制的杯套中,**和**在最重要的场合上使用,其他人严禁使用,与宗教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瓷塑出现于宋代,盛行于元代。明代由于“象牙白”瓷土的运用,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瓷塑大师艺术达到高峰,尤以何朝宗的瓷塑观音最为珍贵。清乾隆《泉州府志》说:“何朝宗……善陶瓷像,为僧伽大土,天下传宝之”。这些瓷塑佛像流传到亚非欧一些国家,被当作珍贵的艺术品供陈列观赏,然而在日本和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或没有完全“伊斯兰化”的国家,却把它作为偶象来崇拜,日本的基督教徒竟将德化生产送子观音瓷塑佛像当作圣母玛丽娅来崇拜,有不少华侨也将他们带到所在国供奉,其需求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为的程度。

3佛教对中国陶瓷器型和装饰的影响

佛祖释迦牟尼大约和孔子同时代,印度阿育王朝相当我国秦汉时期,佛教兴盛并成为 印度国教。佛教本来并不崇拜偶像,自公元前326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印度西北部后,受艺术的影响,佛教徒在他们修道的石窟里,用雕塑、绘画等造型表现佛、菩萨、天王、力士形象,并以此作为崇拜和歌颂的对象,于是石窟成为佛教宣传教义的道场。佛教的传入普及、中国化与中国瓷器的发明、发展、繁荣共同进步,精神与物质的渗透,必然影响促进了中国各大名窑的陶瓷发展,佛教文化中的佛教、佛塔、力士、护法兽、菩提、冬忍和莲瓣,或成为中国陶瓷雕塑的模型,或成为陶瓷装饰的图案,尤其是景德镇陶瓷的青花瓷器更是如此。

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两晋瓷器装饰上已有表现,谷仓、罐和碗钵等器物出现了佛教造像和忍冬纹,工匠艺人将佛教造像与我国传统的四神、仙人、乐舞百戏和其它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风格不同于前代。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南朝青瓷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垂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佛教界称到达彼岸,成就完美人格者为如来,所以陷于苦难的人就向如来求救,或者萌发向如来求救的心理,为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模仿如来的陶瓷雕塑应运而生,光洁的瓷器表现了如来的大德、大智、人性、人格。菩萨遵从如来的教诲,绝不独善其身,时时眷顾弱小的人,并适时地援助他们,弘扬如来的教义,希望能和众生一起升越。菩萨、观世音本已进入如来的境界,就为了济渡苦难的众生,才自愿入地狱济助,因此,菩萨的塑像就特别多。例如人们供奉的千手观音,即是以千手象征观音菩萨以各种方法来救济迷惑、彷徨无依的人,而六地藏和六观音,是于六道中分别以救世主出现的佛。从出土的流传文物中,可以找到许多陶瓷的雕塑,面目慈祥、神态逼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雕塑,揉合了泥塑、石刻等姐妹艺术,特别是吸收佛教艺术及石窟造型的精髓,故造型优美、技艺熟练。甚至连衣冠服饰,社会生活也生动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特点,如1995年在北京西城区出土的瓷雕《影青观音》,高66厘米,观音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和璎珞飘带、体态匀称端庄、脸容腴润、神情温雅慈祥,确有一种大慈大悲、降福救难的独特气质。考古分析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土捏制出形体轮廓,再用刀具精工细雕,璎珞飘带则是帖上去的,施明澈莹润的影青釉再经高温一次烧成,具有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七级塔式盖面绘莲叶脉络纹,中国陶瓷不再简单地就塑像而模仿,而是把这些佛教人物溶入各种陶瓷器皿中,既再现了佛教的宗旨,又丰富了陶瓷的使用功能。

唐代用印度风格塔形罐作为随葬品,型制比较特别,整体高,下大上小,略似塔形,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部器身作罐形、圆腹、平底;上部是高耸的圆锥形盖,堆塑着浮雕,下部则是高大的底座,承托罐身,饰着莲瓣纹饰,以三彩陶器最常见。唐三彩在吸收佛教文化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民族化与中国化。盛唐的人物雕塑造型准确,比例恰当,注重人物神态,注重审美心理。随着对女性欣赏观念的改变,八世纪初“吴带当风”式的胖女俑成了新一代美女的写照,衣饰线条飘逸流畅,神情气度典雅妩媚,成为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生在七宝七茎莲花上,莲花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我国自古即有爱莲花的习俗,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称颂,称它为“君子”花,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句,周敦颐更是赞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美妙品格。基于佛教的盛行,我国人民崇尚的莲花便自然成为一种理想的装饰,以刻、印、绘的浮雕,堆、贴等不同的手法出现在瓷器上,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莲花已失去了其宗教含义而成为优美的装饰题材。

八宝是佛教庙宇中供在佛、菩萨“神桌”上的吉祥器,也称“八吉祥”。西番莲、海马、垂云纹,金刚杵本为印度兵器,被佛教借为法器,用以“断烦恼、伏恶魔”,在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中,称为“结带宝杵”。与佛教有关的图案都成为陶瓷装饰极为普遍的题材,其使用功能也扩大了,并不局限于佛教供器上使用了。缠枝莲纹是借鉴佛教艺术中的忍冬、卷草纹之类波形纹,同时把它和汉代彩绘以及漆器上的云气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缠枝纹。清代,乾隆把佛教作为笼络某些少数民族上层集团的一种手段,在各地广建庙宇,于是景德镇粉彩法器得以大量制作,元明以来八宝一直是青花瓷器的主要图案,但到了乾隆时,却作了成了精细的粉彩瓷器,佛教的达摩、观音等瓷雕得到了发展。

第9篇:佛教的四大危害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作者:伍思源

一、态度消极、悲观、颓废,认为人生就是苦海,否定了人世间的一切正面价值,使人不思进取。其实,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放入糖,它就是甜的,你放入盐,它就是咸的,这取决于你的心态:看你如何懂得发现人生的乐趣、善于忘记或坦然面对痛苦。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不开心的事情,求悲求苦求死,那么,他一辈子就真的是一个悲剧。

佛教的可恶之处就是一开始就教人认定了人生是一个悲剧(反正人都是要病、要死的,这是常识,很容易切入人的心理),然后以此为基调引人“觉悟”,其实所谓“觉悟”就是看破生死,什么事情也不干,逆来顺受(人生短暂,反正都是要死的啦,干什么最后都是死,还干来做甚?挣来做甚?吃多少穿多少都是注定的,还要进取何用?),去信佛、去念经、去成佛。成佛后就可以得“永生”、不用干活就有吃有喝还有人供养崇拜:这可是一笔人生的大买卖,须知道秦始皇求长生不死还要病死在路上,而念经成佛就可以(脱离佛教设定的轮回框架)得永生,十分划算啊。

入国破国:一个群体里面的人大都信佛,不思进取,终日礼佛念经静修、混吃等死,那么政治经济、国防建设(特别强调这点:没有战意、逆来顺受、坐等对方报应。尚武成风的华夏龙变成了弱质彬彬的素食兔子)、百姓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是无从谈起的,所以佛教流行的国家,都是落后愚昧、多灾多难的,后来都会很快被消灭(注:日本明治维新后已经灭佛,推崇本土的神道教;韩国现在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中华民族,自佛教引入流行以来(晋末,古称胡教,五胡乱华之后始流行),就被外族灭了两次国: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更多关于佛教的祸国说明请参阅《活着是为了什么》一文。

入家破家:抛弃妻子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故事多了去了,我就不再赘述矣(身边就有出家的朋友,父母不瞻养,老婆也被劝说出家)

入身破身(身体):比如朝拜,一步一磕头,头破血流,越是受伤越是认为虔诚;自焚的,燃顶、燃指、燃臂甚至是燃身供佛的(《梵网菩萨戒经》、《法华经》等号称大乘佛法的经书都有明确的记载);绝食(诵经)的;素食的(不吃肉何来力气干活?不过话说回来,和尚只需念经,也不需要干什么体力活);打坐的(腿部长期静止弯曲、不运动,导致静脉曲张、各种隐疾,容易坐坏腿),凡此种种,多不胜数。越是自虐,越是认为虔诚:肉体只是累赘、痛苦的根源,精神才是永恒的(印度发源的教派大都如此)——须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入身破身(精神):有次和一佛教徒辩论,说新闻上看到的先天性疾病患儿都是前世的报应云云,然后我又问,那么汶川地震又是什么报应啊(地震当日还是农历四月初八,佛祖显世降生之日)?对方不语,次日尼泊尔八级大地震,不知道这个号称最正宗最传统佛国的子民作了什么恶要遭受如此报应?(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借口:尼泊尔的人已经改信印度教居多了,并且杀牛太多,同时蓝毗尼没有倒掉:一座距离加德满都差不多四百公里的一层建筑。注:这边一天宰猪还超过100万头呢,佛教诞生地的子民居然改信其它教...)

只能说,世事无常,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合,而佛教徒就真的是人性扭曲、淡薄,甚至泯灭了。

二、大贪,追求不朽(谓之曰“自在”)、(脱离他们设定的轮回框架)获得永生其实恰恰正是最大的贪念、执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主动“放弃”了一些欲望,比如钱财、美色,但是却格外珍惜自己的“名”,不单只辈分层次明确,而且不得外人玷污,总是以一副清高的姿态自居(动不动就说大智慧,仿佛其他人都是迷途羔羊、是蠢货)以此来换取将来更大的享受:成佛,成佛后就可以得到永生,可以得到世人的供奉。试问如果名字臭了还有谁会供奉他们?为了可以让世人供奉,他们还有一套保留肉身(木乃伊)、骸骨(舍利子)的秘法,比如死亡之前先不吃东西(甚至是吃可以防腐的东西),然后放入装有石灰、木炭的坛子,数年后阴干再取出,再用支架固定形态、上金漆。

注:僧人的火葬一般都有专用的化身窑,其用料及过程一般人是不得而知的。

做好事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提倡的(而且不求回报),但是到了佛教徒之手,做好事就会变成投资:“积德”,这辈子多做好事,下辈子就会有好处;自己做了好事,子孙就会有好处;而且在佛、菩萨生日当天做好事功德更是会翻许多倍——可见其功利性有多强(还美其名曰鼓励众人多行善),说白了,不过是为他们那套轮回转世理论服务。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甚至可以说,佛教是邪教的温床,对此,佛教徒解析说“这些都是附佛外道”),眼下几乎所有的寺院都敛财成性(山海关碧云寺,2014年末去了一下,上个香,199块,听那和尚说几句,就忽悠你捐39

9、69

9、999,老子来气,写了199,丢下两百块当作喂狗了,可那和尚依然不依不饶,说我今年运气不好云云等诅咒话语,我听着不舒服,最后赶紧走人。常州清凉寺,2015年初的时候去了一下,在搞扩建,敲一下钟,一百块,呵呵),还美其名曰“功德”(其实也是为他们那套轮回转世理论服务),可见,佛教本来就是一个性贪的宗教,对于这点,他们狡辩是“末法时代”,是政府所为,甚至用大乘、小乘差别开来,撇清关系——看着押款车进出寺院,不禁想起还有多少人病不起、吃不饱?

贪那么多钱财,有什么建树啊?基督教有医院、红十字会可以救人,道教就更多了(在术数、医学、天文、地理、水利、文学、武术、治国、哲学、军事、经济、化学、历史、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建树),而佛教几乎没有看到,一流程:忽悠信众捐钱、盖寺院、塑金身,终日礼佛念经打坐,混吃等死,死后成佛得“永生”。偶尔做点好事,施一下粥,捐点小钱,就会吹上天。

有个故事,吕洞宾能点石成金,很多人都要金子,只有一个人不要。吕洞宾以为这个人有道根,想度化他,问他要什么?那个人说“我要你的手指头”。我们普通人就好比想要金子的人,而佛教徒就好比想要吕洞宾手指头的人。佛教徒整天说这个人贪那个人痴,其实他们自己才是最大的贪痴(本段落节选自《我为什么抛弃了佛教——一位迷途羔羊的忏悔》)

反过来,你想贪佛家的财产?没门...《地藏经》说,如果偷拿了寺院一粒米,就会堕入地狱(而且永世不得超生),多么恐怖。不单只这样,还鼓吹信众塑像,而且越是贵金属越好,最好是黄金(号称“金身”。佛教喜欢金器,因为金器不会氧化生锈,历久弥新——这与佛追求不朽、永生的理念是相符合的,因此佛经描述的极乐世界都是金光闪闪的:连地砖都是黄金做的),塑的佛像越是高大上、价值高,功德越多——简直成了骗子集团。

三、骑劫物理学上的因果理论(或者说自然界的因果规律),建立“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体系,继而蛊惑群众信教、成佛以脱离该体系。

世界万物,皆有联系。科学到物理层面就是电子、电荷、电磁波、引力、斥力等一系列的关联。

举例,如蝴蝶效应(一种拓扑学连锁反应,属于混沌学的范畴):通过精密的计算,理论上,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可以让地球上的某一个地方掀起一场龙卷风,而实际上,因为要考虑到的综合干扰因素很多,所以,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情况——蝴蝶拍动翅膀后可能会产生许多种不同的结果,“掀起龙卷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注意:是可能,而不是确切的必然,否则的话,这个世界就充斥着龙卷风了)

又比如,骨牌效应:推倒第一个骨牌,后续就可以引发一系列、一连串骨牌的推倒。

了解这些的目的是:不能否定世事万物之间那极致微小的联系(你的一动、一念,皆影响着世界),这点联系,我们叫做“因果”。

因果超越时空的限制:过去决定了现在,而现在也将改变未来。它超脱于任何的宗教信仰,客观地存在于世界。人类的文明历史只有区区几千、不到一万年,因此,各种造神者,最多只能建基于这点、利用这点,建立其信仰体系并吸收信徒,而不能凌驾于它。

然而自然界的简单的因果理论,却被佛教弄得玄乎其神(几乎言必称因果,正如前面所说的蝴蝶效应:完全忽略了干扰因素,一切唯心造,仿佛单凭意念就可以实现一切。注:人的意念、脑电波在离开躯体之后,只能以混沌的形式影响着世界,不能确切地实现或改变某个特定的事物),并以此构建他们的轮回体系。这一体系是一切恶行的帮凶以及他们拉拢信徒的工具:让受苦者和罪恶者都心安理得、安于现状,为什么?

因为一切目前的境况都是前世的重复、报应啊,所以被骗被害遭遇差也是注定的、没法改变的,甚至是应该的——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们口中所谓的“慈悲”是多么的多余和虚伪;

奸淫掳掠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老子前世就是这样子的嘛,抢你的夺你的是因为你前世欠了我的(最恶心的例子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因果解说:日本人前世是东海的鱼虾,被中国东边海岸的人杀死吃了,然后投胎到了日本,反过来屠杀南京的人民);

更有甚者,做了坏事,就再去做好事,以为这样就可以存功德、对冲,以求心安。

怕前世、怕报应啊?多行善事、多积德吧!那么恭喜你,又重新掉入了他们那套轮回理论之中。想不轮回?好简单,信佛、成佛吧!不信?质疑?恶语相向?等着报应吧!诅咒的话语听到你怕,无限死循环...

做好人,做好事,我们的古代圣人导人向善并不求回报,但是到了佛教徒手里,就会成为他们吸收信徒的工具:“积德”、“功德”,这两个词都是为“来世”、“报应”理念服务的,而来世、报应的说法,则是他们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理论体系的基础。

注:“积德”、“功德”这两个词其实都不是出自于佛教(算是被他们抄袭并玩坏了),而“因果”一词,则是被他们骑劫的(骑劫者正是婆罗门教的“业报”理论:唯心的业报之说,骑劫了自然界的简单的因果规律——佛教其实是抄袭自印度的婆罗门教:“业报”、“轮回”、“不杀生”等理论都是源自婆罗门教【佛教的抄袭史和杜撰能力太疯狂了,简直让人汗颜: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会有那么多伪经的原因,后面再述】)

为什么要设定这么一个因果轮回框架?因为他们设定的这个轮回框架是痛苦的,只有成佛才可以跳出轮回得永生、极乐,也就是说,设定这么一个框架,目的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信佛、成佛,说白了,不过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

四、伪善狡黠,诡辩、自圆其说能力极强,故一入佛门深似海,几无再回头的可能,误人子弟众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派别、理论体系已经十分庞大:各种矛盾的观点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经典自圆其说,因此要驳倒这套庞大的体系解悟沉迷信众太难,而要看完这套体系的书籍,恐怕一辈子都不够(和尚都喜欢写书的,不写书后人又怎会记得他们呢?不记得他们又怎能崇拜他们、供养他们呢?所以佛教的书籍,是一山一山的),因此,一旦陷入到这套理论体系、学习起来,就好难再回头了(甚至可以说,杀人不见血:断绝一个人的七情六欲,继而活生生地脱离社会,最终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表面道德高尚的傀儡)

伪善:

佛说不杀生,杀生是要下地狱的,故而有的教派不杀生、不种地(怕无意中杀死地里的虫子)。不种地吃啥?化缘啊,靠农民耕作供养,然而供养他们的农民却因为杀生而下了地狱(除虫除草总是要做的),到头来,他们成佛后又成了超度农民的神,这又是一个死循环:佛教徒总能并且心安理得地占居理论的上风,为什么佛教徒不自决呢,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及他人都不用杀生?

其实吃植物就是不杀生了吗?难道植物就没有生命?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只是没有活蹦乱跳而已。抛开植物不说,我们喝的每一滴水里面都有万千藻类、细菌,这些都是生命,所以佛说不杀生是虚伪的。在这点看来,我觉得道教说得更好:万物相生相克(说到这里必须强烈谴责那些认贼作父、脑袋被洗得一干二净的胡乱放生、破坏生态平衡的佛教徒!)

另一个我说的伪善,就是指佛教徒口口声声说的“积德”、“功德”,他们劝人行善的这一套是带有隐藏目的的:让信众期望有好的报应、为下辈子积德(注:报应、上辈子、下辈子等说法是属于轮回理论的),说到底,最终就是为他们的轮回框架服务,好让更多的人信佛、成佛,以跳出这个设定的宣称痛苦的框架,得极乐(一个不用干活就有吃有喝有人供养有人崇拜的世界)——然而古代圣人教导我们做善事是不求回报的。

狡黠:

善于融入、入侵当地的文化以吸收信徒。佛教源于(古)印度,这个国度极度重男轻女(这点影子在当下依然能够找到【印度、尼泊尔等地就不多说了,女性的地位到现在还是极度低下:说句难听点的就是“不如猪狗”】,比如女性来月经会被视为不洁,不能拜佛、不能念经),因此印度菩萨(比如观音菩萨)是没有女相的,都是男相,但是为了融入中华文化,就塑造出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女性形象。事实上,经典佛教是非常血腥的,古时佛教又称胡教,汉人称之为胡人的教派(“胡说八道”、“胡言乱语”等词中的“胡”,指的就是胡人),五胡乱华之后才得以在中原流行,那是中华民族最黑暗、最血腥的时代:当时胡人竟以汉人女子之肉为食,以求吉祥。

注一:佛教认为女身是“五漏之体”,故而不能成为梵天王、帝释天王、魔王、转轮王与佛——此种说法出自《佛说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脱离女身愿,大意如下:女性要想成佛,需要信佛、发菩提心、厌恶女身(这样,在转世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男身,否则的话,依然会“不得正觉”),待寿终正寝、转世成男身之后才有机会成佛(注意:是有机会,不是必然,最后能否成佛还得取决于当世的修行)

注二:有人拿“龙女成佛”的故事来为(佛教歧视女性)开脱,这是无耻的:首先,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龙女成佛”出自《法华经》,然而,龙女却是在听了《法华经》之后才成的佛,换句话说,龙女成佛这件事还未发生就已经被《法华经》记载了,这是时间上的矛盾;释迦牟尼并没有到过中国,佛教也是在他死后数百年才流入中国的,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在《法华经》中提及中国龙呢?这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唯一的合理解析就是:《法华经》是伪经,为了融入其它文化而杜撰出来的伪经——这并不奇怪,在小乘佛教看来,大乘佛教的经典大都是伪经而且极尽鄙视);其次,就算这个故事是真的,龙女最后也是要变成男身才能成佛,这并不改佛教歧视女性的本色。

庙,古时指供祀祖宗的地方,与佛教没有半点关系,后来佛教徒的修行地、佛教的寺院却竟也有了庙的俗称。

烧香,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主要是用于祭祀,而且形式上也不是三炷香,而是以炉的形式焚烧),远久于佛教传入中国,而藏传佛教却是不烧香的(藏传佛教是点酥油灯),后来,三大宗教(儒释道)融合之后才有了现在的烧香方式,可佛教徒竟称现在的烧香方式(三炷香)是为了供养他们的三宝,一炷香供养一宝:切入他人文化,上位之后视其它宗教、传统文化为无物。

注:道藏中并未允许或记载过可以佛道双修,也不承认所谓的三教合一:这只是佛教为了自身发展而为之——更多关于佛教吸引信徒的方法,请参阅《活着是为了什么》。

辟谷,本来是源于道教的养生文化,后来也被佛教剽窃,佛学院的那个朋友竟引此为傲:有个大师辟谷数十天脸色依然红润、如何如何。

方丈,这一词原来是道教的称谓,后来也被佛教剽窃成(寺院主持的)称谓。

十殿阎罗,印度教派设定的地狱管理者,竟然都是中原人:其实都是剽窃道教的。

众生、布施等佛教常见词汇皆出自道家的《南华真经》。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

凡此种种,剽窃儒道的东西,不胜枚举,可见佛教的狡黠...

更多佛陀、佛教徒的荒唐史料可参考《十诵律》、《佛说舅甥经》等经文,偷蒙拐骗、骗吃骗喝、找妓女、见死不救、杀舅等等劣迹皆有记载。

误人子弟:

前面所说的三破论:“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入身破身”等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但是这里我要特地补充一下的是,佛教徒善用他们那套因果轮回报应理论诅咒、恐吓人,如果不信他们、侮辱他们的话就会有不好的结果,飞来横祸、下地狱等等,心理暗示被他们运用得炉火纯青。

如: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种其实就是报复心理和暗示(即诅咒),可见佛教徒的心理极其阴暗猥琐隐晦(言必称因果,念必及报应:人变得越来越卑劣、民族也变得越来越劣根)

说到报应,不得不佩服佛教徒的诡辩能力,因为他们拥有两样终极诡辩神器:因果与轮回。

因果,(前面说过,万事万物皆有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超越时空的,但是这种联系并没有佛教徒说的那么玄、唯心,只是简单的自然联系)在你身上没发生的报应,不代表不会在你身边的人发生;你现在没有发生的报应,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

轮回,要是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好好的,没有发生报应,怎么办?他们就会扯上一世(上辈子积德了啊、先人积德了啊)、下一世(下辈子将会继续遭受报应),反正你是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去考证所谓的上一世、下一世,人就一辈子,于是乎,佛教徒完胜。

其实,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总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出现,如果这些都跟报应沾上边的话,那么,报应之说几乎是无懈可击。

有位网友说得很好:当我谤佛时,就好像在说“毒品是有害的”一样,心安理得,而且这是个正常人都有的常识,我能有什么贪慎痴呢?所以对于你的诅咒,我认为是可以无视的。谤佛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没什么严重的贪慎痴,抱歉了,我还是不会下地狱。

说无可说,佛教徒只好拿出最后的把戏:存在即合理。我要说,佛教的不存在也是合理的:佛教传入之前华夏文明一样昌盛,相反,佛教发源地的民众大多改信印度教又是什么道理?

最后,其实除了佛教,还是可以有许多其它信仰的,比如先人、祖宗信仰,民间的龙母、冼夫人、妈祖、关公等,儒教的孔孟等,道教的老子、钟馗、张天师等,基督教的耶稣等,做人只需对得起天地良心即可,多做有建设性的事,多造福后人,让自己,让大家过得更好。

上一篇:验收幼儿园心得体会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