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很多青少年宫的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课程教育没有有机衔接,教育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清晰,内容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亟需在理念上科学定位,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创新育人方式。关键词: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着突出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青少年艺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青少年艺术教育论文 篇1:

青少年艺术教育视野下的美术鉴赏探析

摘要:文化馆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是提高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要融入现实生活,体验艺术真味;要寻找背景故事,助读作品内涵;要注重由外及里,探究美术意蕴。

关键词:美术;鉴赏;青少年

文化馆担负着提升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责任,而利用艺术培训等手段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是提高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富有内涵的审美教育。从目前文化宫开展的青少年艺术培训的内容而言,我认为现行的艺术培训功利性太强,過分强调艺术培训的考级功能,忽视艺术培训的审美教育。主要表现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揭示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不能把形式、内容和意义进行有效整合,不能很好地发挥美术鉴赏活动的人文教育作用。从文化宫艺术培训的美术鉴赏活动的方式方法来讲,大多数指导者依然采用传统的师徒传授法,缺少指导方法的多样化。这一切,都使得美术鉴赏活动的审美教育价值大打折扣。本文从文化馆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视野入手,谈谈青少年美术鉴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融入现实生活,体验艺术真味

任何一件富有生命力的美术作品,都源于现实生活。因此,以青少年的“学”为中心的美术鉴赏活动,就要以青少年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他们的鉴赏目光从书本引向现实生活,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真味。一是要引领青少年从现实生活中追寻经典。要让青少年明白,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蕴含经典之美的艺术作品。如具有兰溪精神之韵味的兰花女雕塑,就蕴含着美国自由女神的神韵。美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带领青少年到中洲公园去鉴赏兰花女雕塑。把兰花女与自由女神联系起来,进行对比鉴赏。把美术鉴赏活动与野外写生,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从多个层面来鉴赏这座体现兰溪风格的雕塑。又如当今广告牌随处可见。尽管很多广告牌涂画的乱七八糟的,但也有不少很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性不错的广告,从这些广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经典。如世界经典名画《蒙娜丽莎》、《向日葵》、《记忆的永恒》等被不同形式地融入广告画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广告效应。因此,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并不缺少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美术经典的神韵和灵魂,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近距离地审视经典艺术之美。二是引领青少年体验生活中的大众艺术。不同与经典艺术,大众艺术追随的是时尚和通俗,虽然它往往鱼目混珠,常常会混杂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但大众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大众审美心理需求,迎合大众口味。因而大众艺术的生活味更浓,更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当然,利用大众艺术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美术鉴赏活动的指导者要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明辨美丑,把健康的大众艺术推荐给他们。如出现在街道墙体上的一些宣传画、公益广告画,围绕环境保护,美化兰城,交通安全,遵纪守法,和谐家园、计划生育,运动健康等主题,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此类艺术作品就十分值得我们推崇。

二、寻找背景故事,助读作品内涵

美术鉴赏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画作、雕塑和建筑艺术。在青少年的艺术培训中,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名家作品让他们观赏。但要真正解读这些作品的艺术内涵,仅仅靠观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走进这些作品的背后,去深入了解作品背景的故事。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在介绍作品时,大多会作一些简短的关于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者的生平,还有作品本身的主题和内涵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作品的内涵。但美术鉴赏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提供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的了解层面上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引领青少年进一步探寻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从故事切入,深挖作品的内涵,直至真正触摸到艺术家的心灵搏动,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艺术家创作的原初体验。

首先是通过故事走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外国美术作品巡礼》的美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让青少年鉴赏蒙克的《呐喊》。这一作品是蒙克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所创作的生命组画中表现最为强烈和最富有刺激性的一幅。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很难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极端孤独和苦闷甚至恐惧的情感的。这时我们不妨用蒙克的身世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蒙克一生境遇十分悲惨,五岁死了母亲,二十五岁时父亲也驾鹤仙去。两个姐姐一个早逝,另一个在精神病院度日。蒙克自己也一生饱受纳粹的欺凌,历尽坎坷。让青少年了解了蒙克的身世后,酝酿了相应的情绪,再来鉴赏《呐喊》,就容易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了,从而也就能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

其次是通过故事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内涵的理解。如教学《奥运精神》一课,我们在引领青少年欣赏《掷铁饼者》时,如果直接让青少年思考《掷铁饼者》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他们也许能够依据课本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的内心感受并不深,不会有对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只能是空对空地就问题回答问题。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在这里如果我们能够穿插关于古希腊奥运故事,介绍古希腊奥运精神孕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让青少年明白,古希腊时代,征战不断,在冷兵器时代,征战靠得是健壮的体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因此,男子的健壮美就成了当时追求的时尚美,为了迎合征战需要,体育竞技也凸显了这种“力”与健美的较量。这样他们就能进一步理解古代奥运精神的实质。

三、注重由外及里,探究美术意蕴

一件美术作品的美是由内容美、形式美和意蕴美组成的。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是通过独特的美术语言来诠释的;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的;而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是深藏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人生哲理和精神内涵。因此我们在美术鉴赏课中引领青少年审美,就要从内容、形式入手,由外及里,深入探究美术意蕴。

第一,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我们在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所选的美术作品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在内容上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生活。而内容美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美。因此,要让青少年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就要让青少年熟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突出地表现了内容之美。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画面中的庄严和喜庆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视频介绍祖国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时刻。这一时刻是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中国人民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的时刻。油画《开国大典》抓住了这一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时刻,尽显了内容之美,这样他们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关注美术作品形式美。美术作品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形式美。依据工具和材料的不同,美术作品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表现很不相同。要让青少年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就要让青少年熟悉不同类型美术作品形式美的特点。就以绘画作品来说,又可分为国画、油画、水粉画、素描,不同的绘画形式所追求的形式美也各有特点,如国画追求的是笔端的变化,用墨的韵味。而油画强调的是浑厚而丰富的色彩,气氛浓烈的质感。不管何种形式的美术作品,点、线、面、构材、色彩、肌理、明暗是表现美术形式美的基本语言。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要从最基本的美术形式语言入手去解读。

第三,深入美术作品的意蕴美。美术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它总是要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越丰富,越深刻,就越能显示其意蕴美。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是内在的,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把握。许多经典作品,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意蕴深厚。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追求的意蕴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意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其时代特征。如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我们就要用心品味融入作品的那种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欣赏作品对人性的赞美,对自由的向往,对博爱的倡导等。而对中国画的鉴赏,要重点体会蕴含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要像鉴赏诗歌一样去品味中国画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张建辉.论文化馆的教育功能[J].文化产业论坛,2012(01).

[2]孙志宜,万飞琴.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的方法[J].包装世界,2013(05).

[3]张凯.浅论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

作者:傅亚苏

青少年艺术教育论文 篇2:

浅析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

摘 要:目前,很多青少年宫的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课程教育没有有机衔接,教育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清晰,内容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亟需在理念上科学定位,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创新育人方式。

关键词: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着突出作用。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着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塑造青少年良好品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职责,应加强艺术教育的创新。

一、提升审美教育,提升青少年素养

强化青少年审美能力十分重要,应该纳入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内容,分层次逐步推进。

一是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各类美的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定的情调趣味。它直接决定着审美活动的开展。有较高审美情趣的人,不但有追求美的渴望,而且有很强的感受美的能力。当他们在观赏戏剧、阅读小说时,不会仅仅局限于诸如色彩、声音、语言、情节等外在形式来论述作品,而往往会从演员的表演、形象的创造、性格的刻画、情节的安排、结构的组织、乃至于一个细节的处理、一个词汇的运用中来体味其中的美。

二是唤起审美情感体验。艺术教育的中心是情感教育。通过艺术教育起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积极影响。例如,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全曲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示着他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向命运挑战的倔强性格,激发人们对美好前景的不懈追求的热情。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与心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并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最强音。今天听起来,依然会让青少年心灵受到震撼,并能增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三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感受能力的深化,它使审美主体上升到一个能区分美与丑、高雅与庸俗、崇高与卑微的审美判断、鉴赏境界。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发展、成熟时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非常重要。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欣赏者能深入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如音乐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学生的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更加活跃,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在美术教育中,优秀美术作品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能启发学生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在青少年宫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去感受各类美的事物,从中引发感情上的共鸣,使审美趣味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渗透德育教育,塑造青少年品格

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塑造良好品格,形成道德素养。在艺术教育中,可充分发挥美育的情感特点,激发教育对象同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评价,并在怡情悦性中使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使道德价值观念深入内心。

美育还能使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实践,这种外化通常称之为实践行为。我国从80年代开始,就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语言美、行为美等“五讲四美”。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青少年宫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竞争意识、文明意识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通过开展铜管乐队、舞蹈队、书画兴趣小组的训练,培养青少年耐心、细心、恒心、信心等意志品质;通过合唱团的训练和成功演出,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道理,增强集体荣誉感。青少年宫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强化美育和德育的融合发展。

三、丰富活动载体,拓展青少年视野

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对提升艺术教育的实效起着积极作用,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各种艺术展演、才艺赛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也让他们找到了差距,激发了不断进取的决心。近年来,长沙青少年宫依托“小杜鹃艺术团”每年组织大型演出活动60多场次,多次参加中央及海内外文艺展演,成功出访了美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新加坡、韩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青少年宫应该保持活动育人的优势,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进一步依托青年联合会等组织平台,加强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通过青少年社团交流,友好访问活动,互相参加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等形式,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深化文化交流。青少年宫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还应加强与从事国际业务的青少年事务机构合作,逐步摸索出除政府途径之外的民间外事交流途径,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和合作项目。

四、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艺术教育实效

当前,青少年宫可以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开发本地青少年宫的艺术课程。校本课程的创新设置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普及层。主要是面向全体青少年,以普及艺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为目的,开设艺术基础知识讲座、艺术欣赏课程。二是兴趣层。针对对不同艺术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区分年龄层次,区分知识水平和技能层次,开设系统培训课程,让青少年有持续学习提高的台阶。三是提高层。将对艺术既有浓厚兴趣,又有一定特长的青少年组织起来,成立不同类别的艺术团,这些艺术团能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全面优质发展,让青少年有更多表现舞台,发挥专长,建立自信,同时也能提升青少年宫的品牌影响,扩大社会效益。三个层次的安排体现了普及与提高的策略,能让青少年宫课程设置更科学有效。

在课程具体内容安排上,要弘扬传统,继承创新。青少年宫要保持其独特地位,应充分继承发扬我国古代其他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同时吸收现代艺术新元素,借鉴国外艺术教育新理念,避免艺术教育封闭狭隘。要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推陈出新,继承发扬。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安排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形成地方特色。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可以把山歌、花鼓戏、湘剧、弹词、皮影戏、剪纸、湘绣、陶艺制作等内容纳入到青少年宫艺术教育中来,使教学更接地气,更贴近本土生活实际。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如动漫、艺术设计、艺术鉴赏等,让艺术教育紧跟时代进步的节拍。

五、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中要扫除不适应发展的各种桎梏,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创新的精神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新途径。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理念,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专家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的环境下,推进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更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中心编.校外教育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2.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6.

[3]许德馨.少年宫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3.

[4]吴鲁平.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内容分析和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26-29.

作者:陈莉

青少年艺术教育论文 篇3:

全面分析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创新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青少年宫

【摘 要】艺术教育一直以来是人们素质内部需求的组成部分,这是很多青少年必须要培养的部分,尤其是在青少年培养方面,可以说已经占据了很明显的地位。另外青少年宫是我国特色校外教育的阵地,它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水准,能够快速培养业余爱好,能够塑造良好的品格,能够快速促进健康全面发展,这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很多青少年宫在艺术教育上与学校艺术课程教育都没有任何衔接,同时教育位置也不够准确,目标不够清晰,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需要得到增强,从科学理念角度分析,应该从育人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实现优化教育管理。

【关键词】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

目前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如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有着很明显的作用,很多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了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的主要角色,为了能够塑造更好的品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加强艺术教育创新。

一、提升审美教育,提升青少年素养

我们必须要强化青少年审美能力,应该把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内容逐渐推进到各个层次当中。①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情趣事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各类对象所表现的一种情趣,这事可以决定审美活动开展的一种方式。有很多高审美情趣的人,对追求美的渴望过程中,有很强的美的感受能力。当他们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阅读小说的时候,不仅仅会局限于整个色彩过程中,而且对情节,作品都会有一定的安排,对于很多演员的表演,遗迹性格的刻画能够从细节上进行处理,从词汇当中更能够找到美。②唤起审美的体验。从艺术教育的角度上来看,艺术教育应该事情感上的教育,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起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积极影响。比如我国民间音乐有二胡曲,整个曲子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就好像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就好比是通过人们的感知入手,然后让他们通过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一些想象引起共鸣。通过这种试唱、欣赏音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视觉能力,学生能够想到更多的情感和记忆,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从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一些相对比较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人们积极向上,就好比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对启发学生铭记父母教育有很好的方法。在青少年宫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来改善自身的道德观念,让那个审美趣味走向健康,向着积极方向进行发展。

二、渗透德育教育,塑造青少年品格

一般德育教育从实际情况来说,对青少年来说是可以发挥处形象美,塑造更好的品格,形成一种道德素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发挥处美育的一种风格,激发教育对象同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让教育者能够在情感上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产生在客观事物上的一种评价,并且在情悦中让精神境界得到了最后升华,迫使道德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育可以让那个道德意识获得更大的体验,这是一种实践行为,从80年代的角度上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人们语言美的构成,对于这种美,我们更在乎的是五讲四美的过程,最近这几年我们在强调社会核心教育内容,希望能够从青少年艺术角度来进行全面教育,青少年宫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集体主义观念都有竞争意识,文明意识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作用,就好像是开展铜管的乐队一样。我们需要培养青少年的耐心、细心、还有恒心、以及相关意志品质,经过合唱团训练成功演出,让学生知道如何管理团队,懂得如何增强荣誉感,青少年宫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建议不的对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研发德育发展计划。

三、丰富活动载体,拓展青少年视野

在青少年文化活动交流过程中,应该提升艺术教育整体水平,青少年应该组织艺术展演和才艺等活动,激发学生进取心。最近这几年,我们发现青少年一些团队每年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尤其是长沙青少年宫依托表演团队,一年可以表演60场次,多数人都是参加好内外文艺,而且还拜访美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并且收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青少年宫应该保持育人的优势,需要丰富文化活动,还需要通过青少年交流,走访一些活动,互相参加一些青少年文艺活动,青少年宫在艺术教育上应该加强和国际业务是哪个的来往,形成一种探索的精神。

四、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艺术教育实效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宫是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进行处理的,需要开发本地青少年宫的艺术课程,学校课程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共分成了三个层次,一个是普及层,主要面向青少年,普及更多艺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在开设艺术的过程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作为讲座内容,艺术课程作为主要基本课程。二是兴趣层,一般对不同艺术领域会有不同兴趣的青少年,区域分年龄层次不同,区分知识水平和技能层次也各不相同,开设培训课程,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三是提高层。把对艺术既有浓厚兴趣,也有一定特长的青少年组织在一起,成立不同类别的艺术团,这些艺术团能让那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让青少年获得更好的表现舞台,发挥自身专长,建立更多的自信,另外可以提升青少年宫的品牌影响,扩大社会自身利益。在新课程内容安排中,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青少年宫的建立需要吸收现代艺术新元素,借鉴国外艺术教育新理念,避免艺术教育出现狭隘。需要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推出新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安排多种特色艺术课程,形成一种地方特色,目前长沙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底蕴相对比较雄厚,恶意把山歌、花鼓戏、湘剧、弹词、皮影戏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让教学更接地气,更贴近本地的生活。引进更多现代技术和艺术教育设施,可以提高创新教育内容,增强艺术实效性。

五、结语

从目前的角度来说,我国正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扫除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各种障碍,要求教育工作人员能够以创新发展的精神进行学习,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环境,深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改变教育理念,无论在教育不们还是在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认清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艺术教育的完整路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并不是真的教育。在深化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推动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具有很实用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琳.幼教师资艺术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3).

[2]郑茹男.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

[3]Development of Design and Art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J].WANG Xiaof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4(Z2).

[4]Studyon the Humanity of Ordinary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Modern Times[J].Yu Liwen.学术界,2013(11).

[5]杨昳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6]廖宇.On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s[J].海外英语,2012(12).

[7]赛音吉尔嘎拉.关于小学阶段艺术教育的几点看法[J].内蒙古教育,2011(14).

[8]安婷,陈方苹.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发展浅探[J].中国教师,2011(09).

作者:李泉

上一篇:高架桥岩土工程论文下一篇:活动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