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农业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成绩喜人,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事业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农业机械化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是分不开的,新的历史时期农业机械化部门更要积极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篇:农业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经济效益 产业链 保障体系 政府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生产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

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新时期,我们更加注重农业生态效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循环型农业的原则:发展循环农业,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的原则,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国家的循环经济试点市,我们河南省安阳市结合自身实际,把着力点放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优势产品的加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业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及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首先,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产品的无害化。各地区根据实际构建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畜牧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其次,选好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是实现农业循环的载体,培育和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需要项目来带动。选择循环农业项目,应从全局和长远着眼,不能急功近利。近年来,鹤壁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有力推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再次,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这一理念还不了解,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并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还有待增强。

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保障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 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应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统计、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

[2]朱铁臻.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5-4-20.

作者:杜会萍

第二篇: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作为一名消费哲,购物的行为足以对环境产生影响。购买有机农业生产的食品,就是身体力行地为保护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你支持了,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有机农业,让土壤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水源不会受到氮素、磷素的污染,水体不会富营养化,赤潮就不会发生;农作物也不被农药污染,啄食的鸟儿和采蜜的蜜蜂不被毒害,种群退化的几率会减少。农业生态会使大自然保持她自身的生物多样性,依赖于有机肥料和农药的现代农业,以令人激动的产量掩盖了大自然为此默默付出的代价:土壤逐渐退化,农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江河湖海污染,水生生物受到影响。吃这些原料生产的食品,我们的健康会为之付出代价。

有机农业知多少……

1、什么是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和派生物。在这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轮耕和休耕制度让土壤休养生息;采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烘肥;种植豆科作物为土壤提供绿肥;以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和耕性,并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治理病虫害。农场中除了种植植物外,还要饲养畜禽以保证生产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链的完整。由于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就不会污染水源,也不会造成农药富集在动物体内,既保护了动物,又保持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有机食品是指原料是通过有机生产体系生产的,经过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 ,并具有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和加工产品。

2、有机农产品有什么好处?

有机农产品对农民、消费者和环境都有好处。在有机农业的耕作方式下,农民不再使用化学肥料,不再受农药的危害。

从生产资料的投入角度,农民可以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方式制造绿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替代化学氮肥;电可以用秸秆和畜禽废弃物发酵堆肥,将有机肥料施回土壤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购买化学肥料的资金投入。

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选购不含农药残留的有机食品,有更安全的保障;选购有机食品,在行动上支持环境更友好的有机农业和支持进行有机耕种的农民,身体力行地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使农民远离有毒的化学农药。

环境:

有机农业的耕作方式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土壤的肥力,保护水源,增强生物多样性,促进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有机产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生产基地在最近两年(一年生作物)或三年(多年生作物)内未使用过CB/T19630—2005《有机产品》和《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的禁用物质;

(2)种子使用前没有经过任何禁用物质处理,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在的种子和种苗;

(3)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壤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

(4)生产基地无明显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

(5)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避免污染;

(6)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新开荒地及撂荒多年的土地也需经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才可能获得有机认证;

(7)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

4、你知道有机农业的起源吗?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关注农业环境生态的科学家,开始意识到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他们发现过量的使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壤结构,截断了自然生态中的物质循环;农药的使用污染了水源,而由于其不易降解性,在生物圈不同物种富集积累,直接的受害者有以谷物为食的鸟类、采花蜜的蜜蜂等,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环;以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单一机械化耕种方式,更进一步破坏生物多样性。这些科学家发出声音,认为农业不仅仅是一个为人类产出食物的生产系统,它与土壤、土壤中的微生物、昆虫、水、空气,还有依赖于农田的周边生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基于这个理念,提出了“有机”这个词,希望从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重新认识作为食物生产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

一场有机农业运动由此在不同的地方发起。随着有机农业运动的不断推广,有机农业的认证制度也相继建立,以促进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贴着有机认证标签的食品琳琅满目地出现在货架上和商场中。

5、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如何?

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室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有机农业运动先驱。

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室参与中国境内的第一次有机认证检查。

1995年,本着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宗旨,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室为基础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该中心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的认证开发和推广工作,从此,我国有机食品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并命名了一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国际认可,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外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食品标签知多少……

这在个认证标志由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发。2003年,OFDC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质量认可的“有机认证”标志,得到国际和国内的承认。

经OFDC认证的有机食品标注有“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在有机产品转换期生产或使用有机产品转换期产品为原料生产的有机产品标志注有“中国有机转换产品”字样。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机关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是指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化肥、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等,在上市检测时没超标,无农药残留。

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隶属农业部,受农业部委托,提供有机产品认证和培训服务,推动有机产品产业发展,进行有机农业科学研究。认证标准与国际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一样,但没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认可。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由隶属于农业部(MoA)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为现代农业支付多少……

大自然为现代化学农业付出题:污染的河水,流失的土壤和物种的灭绝……

一名英国学者在2000年期间对英国1996年度的现代农业生产进行了其自然资源成本的估算。这些外部

资源成本,农业生产者没有将其列入农业生产成本中,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没有为这成本付出分毫。这位英国学者用我们熟知的金钱数字方式估算了现代农业造成的与环境相关的额外费用。

尽管这部分用用是政府的财政输出,是纳税人的钱,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确实是付了钱。但是,我们付了钱就可以了吗?我们付的钱可以净化水源,似是却救不活灭绝的利群。

选择支持有机农业,一方面保护自然免其付出不可逆转的代价;另一方面,购买有机食品的费用可以完全负担。

有机农业在中国……

目前中国从事有机农业推广的组织与机构有如下几个: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

◎南京春江有机农业基地

◎山东省肥城市是较早尝试发展有机产业的地方之一。1994年,肥城市济河堂村就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开创了我同有机蔬菜生产的先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肥城有机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家环保总局已命名的43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中,肥城就有3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促进处”授予山东省肥城市有机农产品基地标志。

◎北京奥绿特有机食品连锁店2007年进社区,2007年底开1500家店铺。有机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奥绿特一头与各地区农民合作种植生产放心、安全的绿色食品;另一头通过直接入社区,从而缩短流通环节,使其有机食品价格相对便宜,易于向市民推广。

我可以买什么……

超市里的有机食品不多。这种有机奶,在超市中跟普通奶一样,并没有很明显的有机食品标志。

目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种基本类型,从水平定位、产品结构、技术制度、认证方式和发展机制来看,各有特点。总体上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存在社会上流传的所谓“金字塔”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既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产品优质与营养。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有机食品注重对影响生态环境因素的控制。三者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共同发展。这种认证结构和发展模式,既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也满足了不同消费类型和层次的市场选择,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的客观必然。一是从市场层面来看,无公害农产品与国内大众消费市场对接,绿色食品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接,有机食品与国际市场需求对接。三种类刑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体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多样性。二是从发展层面来看,无公害农产品保障基本安全,要求统一规范,简便快捷,迅速扩大规模;绿色食品要求不断发挥市场竞争优势,打造一流品牌、一流企业、一流产品;有机食品要求国际化、市场化运作、外向型发展。三者按照各自的运行轨迹和规则发展,体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的协调性。三是从工作层面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根植于农业,无论是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品使用监控,标准化技术推行,还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和产业化经营,均离不开农业部门的组织和推动。按照“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部署,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协调发展,体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的系统性。

作者:钟 荍

第三篇:发展农业机械 护航农业生产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成绩喜人,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事业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农业机械化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是分不开的,新的历史时期农业机械化部门更要积极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首先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后提出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相关工作的具体办法,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用;对策

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底子薄、起步也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

1.1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粮食高产、稳产,加快秸秆还田进程。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自然提高;以农村土地流转为载体的种田大户对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调整。

1.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部分农户纷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己增收创富的同时也带领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潮当中。有的农户自己购买了农机具,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打工创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比较直接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使用农业机械,极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作物收获的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

1.4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转变。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耕、种、收、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一些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对策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要做的还很多,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配合,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较多。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做好以下几点十分必要。

2.1加大宣传,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自身先行动起来,要组织各个农业机械化相关部门,深入到农户家中,把好的先进的技术和农机具推广给广大农户,并积极的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尤其是针对个别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收入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在深入到农村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同时积极邀请当地政府负责人的加入,让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通过开展各种现场活动也有利于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2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不能离开农业技术而单独存在,如果两者分离,农业生产就无从谈起。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相协调,两者要同时进步与发展,两者密切相关。所以农业机械化部门,要与农业技术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提高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3重视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机械化团队战斗力

农业机械化人才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原动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农业机械化包含的部门众多,每一个部门都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做好人才培训及培养工作,为顺利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注重人才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致力于综合型人才的打造。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局,对于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转变思路和方法,要想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单靠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农业机械化工作部门还要积极探讨新时期发展的形势,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立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 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栋,中专学历,长春市九台区波泥河街道办事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

作者:杨栋

第四篇:聚焦生物农业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农业产业兴旺可以有效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劳动力就业,缩小城乡居民福利差距。报告结果显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后院”。

成立于2007年的中关村量子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根植于中国农业产业,由大北农集团、伟嘉集团、奥瑞金种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联盟以“凝聚创新资源、聚焦生物技术、助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为使命,以提升“中关村生物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搭建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对话和合作交流平台,向着“成为服务中国现代农业事业的一面旗帜”而努力奋进。

2019年12月26日,由中关村量子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六届中关村生物农业产业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迈上新台阶 实现新跨越”,国内政策研究专家、主管单位领导、知名科学家、优秀企业代表、联盟会员单位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荣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郁、中国农科院生物所所长林敏、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文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等出席并做主题报告,围绕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农业前沿生物技术进展、中国饲料企业如何走出去、饲料产业科技创新进展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長马荣才详细介绍了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目的。作为实体性、开放性的非营利世界一流新型创新机构,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由北京和瓦赫宁根大学在平谷共同创建,中心以突破科技创新死亡谷为使命,在瞄准节约化畜牧业、智慧农业生产等新模式的同时,开展中国实用性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培养企业人员、农民创新创业。

据马荣才介绍,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将借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金三角”模式,搭建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政府三者相互合作的框架,成立后的创新中心具备应用研究、教育与培训、示范展示、知识传播推广、培育新企业五项核心功能。

论坛期间,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林敏博士从“什么是前沿生物技术”和“我们为什么需要生物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在人类共同面对“全球人口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两大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前沿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或许能为未来的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所谓前沿生物技术,通常指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技术,即面临基因编辑合成的技术。林敏指出,随着研究人员对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学科高度交叉,诞生了全基因组学育种、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合成生物技术,尤其是合成生物技术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文娟,从中国饲料企业“为什么走出去”、“如何走出去”以及“走出去面临哪些风险”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全球一体化趋势推动了中国饲料企业国际化、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依赖全球资源配置、中国饲料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有提升空间等因素,促使中国饲料企业应该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饲料企业应慎重进行全球投资区域选择,看清哪些区域具备投资价值。同时,企业走出去实际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据王文娟介绍,全国各个行业的企业走出去成功的概率大约为20%,面临着“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习俗、价值观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诸多挑战。因此,具备雄厚实力、拥有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相对更容易获得成功。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谯仕彦教授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与饲料的关系”,2020年饲料产业面临的促生长用抗生素禁用背景下“饲用抗菌素促生长及替代技术方案”,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与动物健康的关系”等话题。谯教授介绍了近两年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等级依次为:猪、野猪、猪产品、普通人员、专业人员、运输车辆、老鼠、苍蝇、软蜱,而饲料途径传播非洲猪瘟的风险等级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植物提取物(精油)、有机酸、寡糖、酶制剂、溶菌酶、噬菌体等不同组合对于替代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效果。谯教授提出2020年以饲料产业科技创新将围绕“精准营养与智能饲喂”“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的生物学基础”“抗生素替代物产品研制及其作用机制”“无饲用抗菌素促生长剂技术方案”“肠道微生物代谢与肠道健康调控的网略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

中关村生物农业产业创新论坛在中关村量子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下,已经成功举行了六届。论坛深度解读国家农业政策大事,权威发布行业技术进展,官方解读北京农业发展动向,以新政策、新技术、新成果的交流搭起农业同仁合作桥梁。近年来联盟秘书处不断推出改革和创新联盟模式,为会员单位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资源与合作平台,已然成为中关村地区现代农业的高端论坛。

联盟以产业发展和联盟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协同创新”为理念,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作模式,开展行业研究、科技项目征集与推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培训与服务、行业论坛、“星创天地”运营等工作,为行业和会员提供专业科技服务。目前共有专业从事生物种业、动植物营养新品种、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等领域的会员80余家。

作者:常慧思

第五篇:智慧农业时代的新型农业人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智慧农业时代的开启,农业人才的定义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才市场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是信息技术、农业技术与装备技术对区域农业资源、生产、市场的重新优化配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

随着智慧农业时代的开启,植保无人机、智能旋耕机、农情监测点、水肥一体机、物联大数据,使得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成了智慧农业时代的田地管家。

随着智慧农业时代的来临,庄稼的播种、施肥、浇水、杀虫、收割,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这不仅需要技术的变革,更需要人才的赋能。

亟需新型农业人才

2020年10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为农业技术人员量身定制清晰的职称评价标准,提出了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增设了正高级职称,完善了评价专业,开通了新型農业人才的职称评价渠道。

通过本次改革,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人才支撑,支持农业人才将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用在三农建设中。

农业系列是职称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研究所、涉农企事业单位等基层一线的农业人才进行评价,是农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北京市每年有4000余人申报农业领域职称评价,涉及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农业技术信息化等专业领域。

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现代农业,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撑。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智慧农业时代的开启,农业人才的定义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才市场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在浙江农林大学举办的2020年浙江省农林水资源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全国450多家企业共提供了超过13.5万个岗位,涵盖现代农业、园艺、动物科学、生物制药、环境工程、园林规划、农业智能等50多个领域。

除了传统的农林企业,环境工程、宠物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许多企业也出席了这次会议。许多企业表示,急需农林专业复合型人才。

提到农业人才,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春天的种植,秋天的收获,满满都是农民们辛勤的汗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人才也正在被全方位赋予新的期望,不仅要懂得农业,同时更要懂得时代的脉搏。“我们不仅需要具有农业和林业专业知识的人才,还需要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我们缺乏最全面的人才。”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浙江农林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宣丰敏说,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受到尊重。

作为农业的主体,农业人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四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中提出“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提升渔业船舶装备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这为当前的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应用方向,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业职业教育大热

推动农民培训工作,国家政策正持续发力。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2013年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对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培训对象不断扩大,培训主体走向多元化,奖励扶持政策也逐渐完善。

乘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东风,农业职业教育领域涌现了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以往由国家主导的职业教育局面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早在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新建了一批农业高等院校,在农业发展方向、管理体制、课程内容以及学科范围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到了20 世纪 80 年代,农业教育管理制度、学科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都有了巨大的飞跃。

这为我国农业发展培育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但随着科技的创新与数字时代的来临,新型农业人才缺口日益明显。

中国约有14亿人口,其中约有2.6亿种植人口,农产品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庞大的用户基数,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农业衍生出的农业技术咨询、种植生产需求,成了亟需开发的蓝海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核心的需求场景就是农业职业教育。

此时,一些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包括诸如快手、抖音这种短视频平台,和一些以农产品推广、知识付费为内核的农产品购销、农技咨询平台。

除此之外,各地政府及企业也纷纷推出农业职业教育课程。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晔表示,农民教育已成为开发6亿农民人力资源宝库、支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成为广大农民实现全面发展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高素质农民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先行者、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引领者、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杨永杰看来,职业院校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要力量,具有师资、课程、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能对农民开展系统性、专业化的学历教育,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高素质农民不是简单靠几场培训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对农民开展系统性、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讲师赵志磊说。2019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扩招200万人的任务,给农民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0年10月1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523号建议的答复。在答复中,农业农村部表示,“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培育技能服务型农民180万人,提升培训对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水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推进农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养,努力构建农业农村技术人才队伍。

智慧农业专业赋能

2020年3月,教育部發文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华中农业大学申报的智慧农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获批。其中,智慧农业专业属于国家首次批准设立的新专业。

智慧农业专业的设立,旨在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能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强,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

在智慧农业时代已开启的今天,智慧农业新专业的开设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智慧农业专业是在传统农科专业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来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其也将带动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协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促进新兴学科建设、培养学术领军人才的有效途径。

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将加大对学生综合运用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培养,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高智慧农业基础研究水平和技术储备的有效途径。设立智慧农业专业将为农学、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水产、动物科学等传统农科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新型职业农民必将助力智慧农业大放异彩。

作者:刘爻寒

上一篇:美术硕士论文下一篇:盆景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