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2023-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

摘 要: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榜样力量的运用,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道德榜样,并通过同伴教育、新媒体平台构建、情境体验等途径,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有效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道德榜样;正能量;大学生

榜样即指理想人格,泛指道德榜样,道德榜样即各个时代、各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最为拥戴的先进典型,展示了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主流方向、价值标准,以及对人价值塑造的基本要求,有着强大的正能量。道德模范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分子,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的希望”,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与人的进步。并且,这一点特别要贯彻落实及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注重道德模范与榜样的传播、引导、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效传递正能量。

一、道德榜样正能量的内在表征

1、道德榜样正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

道德榜样有其客观存在的特点,即是指道德榜样是一种客观现象。“榜样产生于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榜样产生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推崇与追求的道德榜样必须以真实性与客观性为基础,因为道德榜样必定产生于道德实践当中,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折射出该阶段的道德水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道德榜样自然是大学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素材与基础。也正是基于道德榜样力量存在的客观性,才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的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选择榜样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产生一定的教育效应,并在精神层面,鼓舞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

2、道德榜样的理想主义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树立一种理想人格作为人们在道德上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榜样作为一种理想人格,体现了人们的道德理想。历史上的榜样,其成长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体现了其自身对于理想的追求。”道德榜样的理想主义是指道德榜样作为社会所认可、推崇的道德人格,完美阐释了一定社会发展所要求的较高道德境界、品质、信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抓住榜样同一般大众,同大学生自身在道德理想实现上的距离,正由于这种思想、信念以及行动上的差距,体现出榜样在道德境界方面的修为,更激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决心,通过比较差距,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

3、道德榜样具有时代性

道德榜样具有时代性即指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道德榜样,必然具有其所处时代的阶级色彩、政治色彩、时代色彩,并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道德榜样的崇尚与追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是因为榜样本身所赋予的适应性、代表性、时代性等特点,使之我们在选择榜样的时候既可以发扬学习雷锋精神等老一辈的道德楷模,也可以选择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道德风潮。因此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发扬历史上的优秀精神,更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将新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同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自觉以榜样为楷模,塑造自己。

二、道德榜样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珍贵财富

道德榜样是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观,是引导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宝贵资源,更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珍贵财富。

1、道德榜样的引领功能

道德榜样功能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为其行为与品质的模范、引导作用,利用其正能量去影响、引领向上、向善的青年。榜样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为:一是思想启迪,通过认识、学习道德榜样实在的光辉力量,通过“进课堂、进社团、进网络、进活动”等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学生主动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意识与行动。二是行动启迪,道德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教导习得,而要使这种知转化为行,知行一致,才能收获美好的德性,这应该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大学生德性的养成需要道德主体参与到道德实践中,在实践中体会、认可、内化直至成为一种习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是先有了感觉而后才用感觉。德性也是一样的,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

2、道德榜样的激励功能

道德榜样的激励功能正是其正能量的直接体现,道德榜样身上就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不仅引导社会道德健康向上,更是作为一定社会道德评价的价值标准,它具有价值肯定性和行为引导性,鼓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鼓励的道德要求。集中表现为精神激励与价值肯定:道德榜样凭借其富有穿透力与感染力的正能量,从精神层面认可、内化具有高尚品质的道德行为,进而在行动上予以效仿;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要注重发展符合社会道德倡导的价值理念,通过肯定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榜样能量传递中面临的困境

道德榜样力量的传递在现行环境中,因多元化的价值观的不断涌现,其教育的有效性要求也愈发严格,现行的榜样教育与精神传递则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榜样教育机械化,落后时代步伐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中,往往以课堂教学的模式展开,以《思想品德修养》课为主要载体,长期以来,形成了教条化教学方式,将课本中榜样教育内容的掌握与记忆程度作为最终衡量与考评的依据;另外,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时时间上距离感,某些榜样因为时空限制,其普遍性、真实性、体验性大打折扣,在榜样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上,推出的榜样形象比较单一,难以满足越发多样的思想与选择,流于教条。在具体调查中,虽然98%的受访者都肯定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但86.4%的人表示大学榜样教育中,时代感不强。

2、榜样教育中缺乏情感的体验与共鸣

教学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考试,以分数判断学习情况的优良,过分推崇分数检验个人的学习成果,高校道德榜样教育亦是以分数来评价是否达到教学期望值,这种评价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关键是要在情境中去体验高尚的德性,把握榜样的精髓,切实认可善的品质,才能做出善的行为。97%的受访者都表达了对情感内化的认同,并否定了分数等同于道德品质。

3、榜样教育的时代性与变化

榜样所指示的形象或者观念都是相对固定的,指示社会瞬息变化,不断发展,要求道德榜样所传递的能量与信息也要根据社会选择的方向去变化发展,导致了相对稳定的榜样教育与外部变化环境的一个巨大错位。

四、提高榜样正能量有效传递的对策选择

1、发掘身边同伴的力量

属于相同社会群体的人,尤其在年龄、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等同的个体更加愿意彼此接受,在提高传递道德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中,同伴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视。从青年自己身上找到向上、向善的方向,无距离感,无陌生感,无疑是最具感染性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可避免时代局限性、教育机械化等不足。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寻找优秀的学生模范,侧重于态度和核心信息的传达,如高校“自强之星”的推选,“高校大学生励志先锋人物”的评选等都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用最真切的正能量来打动青年,强化自我教育。

2、注重新媒体平台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榜样正能量的传递就是需要这样网络的媒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信息传递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发展“微媒体”平台,以微信、微博、易班等为网络媒介,发挥信息即时、互动、传播广泛特点,充分纳入学生的生活系统,融入大学生的认知生态圈,让道德传播更生动、直接、有效,拓宽传播渠道,并用新媒体聚合向善的力量。

3、创设情境,内化德性价值

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张掌握知识,但知并不等于行,榜样正能量有效传递,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青年自觉去践行善的行为,不断的自觉实践,在具体情境中,内化榜样的精神力量。榜样正能量的传递不是静态的,而应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体现并行动出来的才是善。因此,要努力创设情境,开展系列的道德体验活动,例如校园的第二课堂、团日活动、学生社团建设等各方面,增加青年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机会,只有在实践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才能不断认识自己 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和世界。

参考文献

[1] 毕世响.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J].江苏教育研究,2009

[2] 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成云雷.当代中国建设中的榜样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03)

(上接第1页)是当时受过教育的传统文人——也偏爱文言文。在腐朽的晚清,要唤起全民的觉醒,必须先从这些文人着手,因为这一阶层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容易被启蒙思想,较之一般的劳苦大众,对政治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林纾正是心怀祖国,抱着这样的政治抱负,使他在翻译时加持使用文言文。

三是林纾的爱国思想在书名的翻译策略上的体现。“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字不仅经常出现的他译作的字里行间,更实在其译作的书名中频繁出现,如《孝儿耐女传》、《英孝子火山报仇录》、《双孝子喋血酬恩记》等等。“义”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如有《双雄义死录》等。另一方面,林译著作的书名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魔侠传》、《鬼山狼侠传》、《洞冥记》等,这些书名的翻译也都运用了归化的方法,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以便“开民智”。不管是要“开国之民智”,还是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些都表现了林纾的拳拳爱国之心。

三、结语

林纾是近代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文学家、翻译家,他热爱祖国,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以“翻译”为精神武器,翻译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开民智”、“救危亡”,爱国思想伴随着他一生的翻译生涯。

林纾的爱国思想首先体现在其翻译时文本有所选择。他选择的多是或是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露人民命运,或是能够拓宽人民视野的著作,使人们能够认识新思想,接受新思想,为民族觉醒、反抗帝国而奋斗。其次,林纾的爱国思想体现在其翻译策略上。归化和意译使得林纾能够不拘泥于原文,在翻译时有选择的增补或删减原文,把重点放在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相关的描写上。书名的翻译是林译的一大特色,有些更是直接体现了林纾热爱传统美德的爱国思想。

林纾的爱国思想贯穿林译著作的始终,因为他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理想,广大的国外积极的先进的思想被传播进来,他的译著极大地宣扬了爱国思想,激起了中国人民广泛的爱国热情,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独立自主、富强统一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朱 瑜.《林纾的翻译和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丛刊2 008年第5期.

[2] 康有为.《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庸言》第1卷第7号.

[3] 林 纾《黑奴吁天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4] 林 纾.《爱国儿童子传·达旨》,参见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5]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付 悦.《从林纾的翻译看有意误译》,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第9卷总第35期).

[7] 《林纾与翻译》,百度文库.

[8] 丁彧藻.《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综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0卷第5期.

[9] 朱耀先.张香宇.《林纾的翻译:政治为灵魂,翻译为实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5期

作者:毕建敏

第2篇:传递正能量

摘 要:春的气息,涌动着爱的暖流,暖流荡漾起层层的涟漪,相激起点点的石光,应该“做个怎样的思品教师?”“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面对“青少年犯罪率直线上升、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不少孩子的道德品质严重缺失、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重失范”的现状,教师应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跟踪调查,在高深理论指导下,对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出坚持“以生为本”,走进孩子心灵;孕育出“育分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引高质”的教育理念。经过近两年艰苦探索,探讨出“求真知、用真书、说真话、造真境、显真情、做真人”的研究策略,付诸实践,收效颇丰,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堂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促使学生开开心心地生活,认认真真地学习,健健康康地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价值追寻;调查研究;教育对策

一、聚焦课堂与研究构想

1.从“一堂爱心画面展示课的意外事件”

一次课堂上,我在上八(上)第一课第三框《难保三春晖》时,先播放一位患病的妈妈渴望儿子好好学习的录像画面,接着展示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其中一张画面上,一位母亲满身尘土,整个身子护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偎依在母亲身下,手里还拿着碗筷。母爱的伟大令人唏嘘,然而,有位学生竟然嘲笑画面上这位农村孩子的衣服“好土”!

2.从“一位优秀学生竟经常逃学上网”

课后我找他谈心时他说:“现在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保姆、理发的。我去上网还可以找赚钱机会……”

3.从“一次似乎无效的对话”

师:“你为何上课老是走神,朝窗外看?”生:“我对读书没兴趣!无非是父母、你们老师叫我来而已!”师:“你脑子里想些什么呀?”生:“你是指谈恋爱吗?”师:“你认为呢?”生:“如果说实话,我是想谈恋爱!”面对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我不禁想问:“孩子的自我价值去哪儿了?”作为一个“思品”老师,怎样做才能点亮她们心灵的那一盏灯?

二、研究框架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享有等同地位,师生地位平等,教学相长。因此,要在思品课堂上让学生朝着正确的自我价值方向追寻,需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领师生积极营造主体大本营。我们努力培育学生“说真话、用真书、造真境、求真知、显真情、做真人”,并以这六个纬度为出发点,进行交互穿插、整体推进,让思品课转型,改变学生“价值追寻”方向,养育学生的健康心灵,锻造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心路之旅。下面是学生《思想品德》课“价值追寻”转型升级基本架构图:

三、实践策略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正如著名哲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德顺所说“价值观”——“核心价值就像苹果核种下去会长出一棵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阶梯。

(一)求真知——开发资源,活用真书

思想品德课程建设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深层的设计是要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而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已明显滞后,缺乏初中生的生活需求。为此,我校思品组一方面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另一方面改变学生的求知观,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获取教材,筛选加工,合理开发,让学生活用真书,走进现实生活,学到生活真知。

1.走出教材“用”教材

进行课外实践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认识与直接的体验联系起来。

(1)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例1.在上七(上)第二课《珍爱生命》时,针对学校课桌椅经常破损修理的状况,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来开发课程资源:一位医生接待三位特殊的“病人”,甲:缺一只胳膊;乙:少一条腿;丙:满面都是伤痕。究其原因:甲:受人拳打脚踢;乙:遭人推拉损伤;丙:被人乱画。学生们听了这则故事后,都开心地笑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

(2)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例2.在上七(上)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我和班主任一起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向过路群众和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为街头饰“美容”。这大大地增长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跑进教材“变”教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离不开社会,也不断地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与社会发生多元联系。他们接受信息快,长期累积,形成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对学生的这些认识,教师要进行细心的分析研究,特别要注意挖掘其中对教学有益的资源,剔除其中的糟粕,为教学服务。例如:我在教學九年级第二课第一框《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时,结合建国60周年,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录像“国庆大阅兵”和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并把搜集到的一幅幅取得成就的精美画面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热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3.跳出螺丝壳“编”教材

寓教于乐,提升求知价值。孔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教育教学活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就会快乐主动地去学习、钻研。”例如:我在教学八(上)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时,让学生们自己编导了小品《我的孩子怎么了》,主人公李娜升入初中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原本活泼开朗的她逐渐变得孤僻起来。每天除去在学校上课,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在家看书、看电视,同学、朋友都慢慢地都疏远了她。当学生们看到这里时,李娜的“妈妈”恳求同学们的帮助,“谁知道我的孩子怎么了?谁能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啊?”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课本的知识顿时活生生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发大家的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

(二)用真书——真人真事,激活真情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可见,我们思品课教学运用形象而具体的真实事例与亲身实践至为重要。

1.情动于生活体验之中

“只有先感动自己的生命,才可以谈论好实施教育。”感动是教育,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节拍,是教育得以发生的精神引线。例1.教学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时,我先播放了两组录像画面。一是一位母亲靠卖水果的微薄收入,为了维持一家人生活,让儿子上完中学,她不舍得花一元钱;儿子为了不让母亲冬天受冷,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件棉袄。二是一位已患癌症的爸爸,为了使女儿在国外安心地好好学习,在他化疗时,嘱咐爱人不要告诉女儿,临死前他还写了10多封信,并把这些信由他爱人定时寄给在国外深造的女儿。生动的画面,使一种对父母的爱在孩子心中油然而生。

2.情动于有效活動之中

教学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就要与学生的生活同步。用细微、真切的事例渗入课堂,组织教学,收效倍佳。例2.在教学七(上)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时,我要求学生针对课文中的案例《公交车上的一幕》作一个“假如是我”的“自我告白”式发言。班里有一位比较漂亮的女孩子说:“假如是我,我不会让座。谁规定一定要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这时,教师要寻找与孩子的价值认同。我对她的发言做了幽默式评价:“你可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不然别人会说,这个女生有美貌但没有美德!”她一听,马上红着脸说:“对不起,我只是说说而已,以后不会再说了!”

3.情动于生活的行动之中

教学中,教师怀情而教,学生领情而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例3.我在另一个班上教学《难报三春晖》时,一位学生谈到父母每天晚上陪他学习到深夜,还不时地问寒问暖,心里真是感激不尽时,我就以充满敬佩的语气说道:“你的父母真好,你也很懂事,已懂得感恩了,所以老师也很感动。”在我饱含深情的评价下,同学们纷纷举手讲述一个个父母与子女间感人的故事,有的说:“在我妈妈生病住院时,我帮她洗过脸,倒过小便盆。”还有的说:“我老爸干活回家很累躺在沙发上时,我帮他洗过一次脚。”等等。在以真心换真心的感恩旅行中,学生的情感在道德心灵感动中得到了升华。

(三)说真话——知情促行,平等引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培养学生讲真话,首先自己要讲真话。走近学生,使学生能与教师“面对面的对话”。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1.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编排座位,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如:“品字形”“圆桌形”“U字形”“T字形”等,与学生一起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学生的发言,同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做些点拨和鼓励性的评价。只有创设宽松、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敢说、敢问,构建讲真话的平台。

2.完善教师个性,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例1.一天,一位女生上课打哈欠,我就说了一段郭德刚的相声:“有一个女孩,会讲英语、法语、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北西拉夫语……反正和八国联军对骂没问题,我喊她听我讲课,她不去,说听不懂。会讲七八国外语,听不懂我讲课……”那位女生跟着全班同学大笑起来,继而脸颊绯红,然后聚精会神地听讲我课了。

3.走进学生,使课堂教学主体化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朋友参与课堂学习,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氛围,从而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直接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化,恰如其分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造真境——才艺表演,走向立体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内容要求,借助典型事例或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创设情境,营造真境。如:让学生自编或创编一些小品,让他们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变他人的经历为自己的处境。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中存在的价值,唤起学生改造和提升自我的强烈愿望。

1.创设表演情景,培养学生对生活思维的深刻性

例1.我在教学七年级(上)第九课《保护自我》时,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关于买假货的漫画,接着让学生扮演,然后让学生立足教材、洞察现实、各抒己见。最后,他们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鼓励自导自演,在学生的活动中渗透生活化教育

例2.在教学七年级(下)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时,我以艺术手段实现中心,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上,学生们有独唱的,有表演舞蹈的,有吹口琴的,有演小品的,有当场表演粉笔素描的,老师只是在旁边指导。随后,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个小组同学们的优点和特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本堂课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教师的精彩点评更使学生们在游玩中提高了自我认识,感悟到自尊自信的含义、特点及自尊自信是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等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自尊自信对人生的影响,使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快乐中实现自我价值。

3.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参与、感悟、创造”的舞台

为配合七(下)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的教学内容,我专门组织了——模拟法庭活动课。成立了“审判委员会”“小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负责案件的受理、审理工作。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扮法官、当律师、写诉状、写答辩状、写辩护词、写处理意见,自己开庭审案。“模拟法庭”既精彩,又风趣,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

(五)显真情——困难援助,人生引路

初中生还处在幼稚状态,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有时会失去信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最困难时期拉一把,有时能决定他的一生幸福。”学校老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思品老师和班主任要对困难生给予困难援助,人生引路,激励他们的人生斗志,扶持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1.让丑小鸭树立信心。我在讲八(上)第六课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有位姓李的女同学,我发现她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我从与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像一块木头,不是读书的料。上课她根本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只怕老师提问她,同学笑她。”有一天,她突然站起来说:“现在我的价值观取向是正确的,如果不是我一放学就到网上与他们聊天,我怎能成为某聊天室的当红美眉(妹妹)呢!只要我发言,总有很多人跟帖鼓励我。”在网上被人欣赏的感觉真好,还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和心事向他们倾诉。近几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天马的网友,我们很谈得来,正在想,他长什么样?多大年龄?帅不帅?我特别想一睹真实天马的风采。因此,我每天都想上网,连上课时我们聊天的情景都会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真的无心读书了,反正读书也没用,父母也不管我了。

针对她思想和迷恋上网聊天的情形,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方面,我定期与小李的家长联系;另一方面,我提出与她交朋友。我与她每周上网聊天一小时,给她讲了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和迷恋上网影响身体,造成经济损失、家人伤害等事例,同时我还在班级中开展同学与同学“一对红”等活动,她感受到了“老师在关爱我,同学在帮助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现在她终于明白了。我在班里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银铃般的笑声。

(六)做真人——传递真话,解开心结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中学生自信心的产生,往往来源于教师不经意的表扬。相反,一句不经意的轻蔑嘲讽也可能让他们丧失信心。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结合起来,要传递真话,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解开心结。

例1.铺台阶走路。一天,我在思品课作业本上发现一位女生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坐在窗前看到一群白鸽在天空中翱翔,心中叹惜:鸽子呀,鸽子,你是多么快乐!你没有考试,你不要读书,你不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你成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真想变成你,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让头脑中‘读书、考试、分数’的阴影永远都抹去!”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她心中的抑郁与困惑,我看到这张纸条后主动找她谈心,在交流中她告诉我:“平时我学习挺认真,可每次考试总考不好,爸妈责骂我无能,苕脑瓜,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呢?有时也受到老师批评。

这位女生名叫小杨。针对小杨的心理现象,起初我给她讲了一些“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学可医愚”等名人成长故事,效果不甚理想。

后来我决定以学生的真实情感为主线,让学生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我请了二位校友给小杨和全班同学讲他的亲身经历。小杨在校友亲身经历的叙述下,慢慢有所觉悟,并试着去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她高兴地告诉我:“心理轻松多了,考试结果反而出乎意料地好起来了!……下学期期终我有信心每学科进步10分,争取全年级进入前50名。”接着我也每天说一句鼓励话给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从升初中的100多名,到初一第二学期真的进入38名,每门提高了10分以上;到初二第二学期已进入26名,去年初三期末考已跃到全年级第15名,现在她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进军。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上思想品德课时,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量身后再定制学生的成长方案,还要传递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因为故事很容易入眼、入耳、入脑,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学有目标、追有标杆,从而使学生改变他们的朦胧意识,学会做真人。

四、实践成效

(一)酿造出了一道“为孩子追寻正确自我价值实现”的培育公式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试教、养育和锻造,他们开始自信了、开朗了、文明了,看到了一个个“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成绩进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转型,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们思品老师用真心换取了他们的真诚,在通过“六大实施策略”后,酿造出了一道“为孩子追寻正确自我价值实现”的培育公式:失败-失望+希望+引路+养育+赏识+锻造=成功(自我价值实现)。

(二)孕育出了以“三个为中心”的“价值追寻”优良品种

经过三年的艰苦探索,我们找到了思想品德课转化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和品德转型的基点、力点和重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接受知识为学习思想品德为重点的创新过程”;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学习思品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个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教育思考中,孕育出三个为中心的“价值追寻”优良品种:“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中心,以养育学生健康心理为中心,以锻造学習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中心。”

(三)打开一把把“学困生”的心锁

由于我校思品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仅使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提高,尤其是对待学困生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进而树立了自信。让学生在“尝试—犯错—失败—再尝试—成功”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冲淡了上思品课紧张感和枯燥感,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四)孵出了一个个“奇迹的金蛋”

我校思品老师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诙谐幽默的漫画、美妙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小品表演、直观生动的电视录像情境和现代化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引入课堂,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滋养了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思品课,把学习思品课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2012年3月17日,《浙江教育信息报》作了详细的专题报道,题目是《让品德教育更直观更形象》。

五、问题与展望

思想品德课的转型教学研究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我们必须在新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正确把握,深入实践,不断规范与完善,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作为“思品老师”应放开思想,善于学习,体验生活,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模式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同时,学科之间的合作也需进一步加强。

总之,只要敢于探讨,齐心协力,师生和谐,一定能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沃土,绽放出实现自我价值追寻的教育之花。

(作者单位 浙江省建德市更楼初中)

作者:杨金香

第3篇:新兴媒体如何传递正能量

【摘要】新兴媒体要借助自身优势,优化资讯传播模式,客观展示社会百态,引导民众用理性的态度、正向的情绪参与舆论事件的讨论。要全面解析社会舆论焦点,宣扬正向公共精神,促使民众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要引导民众把握时代脉搏,强化双向交流互动,助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新兴媒体 正能量 情绪引导

近年来,以电子报刊、数字化传媒、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快速崛起,对原有的信息传播生态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同时也深深牵动着民众的情绪。人们接收或发出信息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自身情绪的变化,根据信息内容,公众或喜或悲、或哀或乐、或愤怒或平静、或急躁或平和。在新兴媒体的影响之下,公众的情绪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性的演变态势。

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引导民众情绪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

新兴媒体所引发的信息革命,并不局限于器物与制度层面的颠覆与重构。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聚合深度更强、开放性突出。同时,新兴媒体平台具备实时互动性,能够有效扩大民众的认知视野,激发人们主动接触、讨论乃至研究社会事物和社会问题的兴趣,有效引导民众审视、思考自身价值取向。因此,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引导民众情绪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

不同于纸质书刊、广播以及电视等单一的信息传输模式,基于大数据与网络技术的新兴媒体所构建的信息传播生态,极大改变了民众对于媒体功能的认知。首先,在传播速度上,以电子报刊、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媒体,民众能够随时搜索、获取乃至传播自身所需的信息。其次,在内容广度上,新兴媒体所涉及的信息、知识领域极其宽广,在不同平台,新兴媒体可以为民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正是在这种发展潮流之下,民众的认知视野也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小领域,而是会主动借助新兴媒体的信息聚合和传播功能,去发现、挖掘自身的潜能,寻找更为多样化的发展机遇,民众的认知视野更为广阔,探索兴趣进一步增强。

新兴媒体凭借技术层面的优势,能够统一整合海量分散的信息资源,民众通过直接访问和跳转链接等途径,可以有效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相对自由、倡导分享精神的信息生态环境,也给社会公众搭建了一个个敢于主动展示自我价值、乐于寻求共同价值的平台。随着这种开放、多元的网络交流氛围的形成,民众自身也能够查找、分享有效信息,与他人讨论问题、交换观点。在积极探讨的氛围中,人们可以参照各方建言,结合自己的分析,得出有见地的结论。因此,要利用新兴媒体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让理性、开放、多元的价值理念成为时代文化的潮流。

新兴媒体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成为时下潮流,正是因为它们与民众寻求多元精神追求和体验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同时可以激励民众进一步发现自我价值、融入时代洪流。而高效、智能、便捷的新兴媒体平台,自然也可以让民众即时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新兴媒体可以让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持续缩小公众与公众之间、公众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实时联络、动态交互变得触手可及。在交互过程中,公众主动关心时事、表达意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利用新兴媒体引导民众情绪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新兴媒体信息传播碎片化现象严重,信息过剩、泛滥问题日益显现。信息来源渠道多样、传输形式各异,都使得信息资源不再被固定化,而是在遵照管理制度与契约精神的前提下,更具自由和开放性特征。随着传统信息生态的瓦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与各类媒体相比,普通大众并不受制于行业制度的规范,同时,个体往往容易被感性思维所驱动。因此,个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大多会依照自身获得关注度与成就感的心理需求,盲目进行信息的重复传播,试图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而这些被大量传播的信息中,也不乏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在这种冗杂的信息生态之中,民众自然也难以保持冷静的情绪和理性的态度。

泛娱乐化浪潮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情绪。从社会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来看,泛娱乐化浪潮的出现,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精神意识反馈。鼓吹个性解放、寻求消费理念与形式的多样化,是泛娱乐化的核心蕴涵。而在新兴媒体的影响下,泛娱乐化又让信息的消遣、调剂心理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在所谓的后现代工业文明语境的导引之下,“娱樂至上”似乎也成为了能引发民众共鸣的呼声之一。但是,这种精神状态缺乏理性和深度,会诱发民众的浮躁、颓废情绪,会妨碍新兴媒体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话语权分配不均衡也影响着新兴媒体传播正能量。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民众的话语权表达渠道进一步拓宽。但是,随着自媒体、网络意见领袖等新生舆论力量的崛起,话语权成为他们宣扬自身观念、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切入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民众的参与表达意识。在这一背景下,公共话语权被集中到强势媒体手中,影响着新兴媒体作用的发挥。

新兴媒体要增加亲和力、释放正能量,助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优化资讯传播模式,客观展示社会百态,引导民众用理性的态度、正向的情绪参与舆论事件的讨论。新兴媒体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层面上的特有优势之外,也应当依据当前民众主流的认知、消费需求,调整现有的资讯传播运作模式,导入更为新颖、灵活、实用的媒介元素,集中展示目前的时代风貌,增加亲和力、释放正能量。新兴媒体要以客观、精准、求实的态度,及时、高效报道社会新闻,确保民众的知情权,引导大众以理性、平和的情绪去审视相关信息,不再容易被个别媒体的错误论调所误导。公众要保持积极、活跃的讨论意识与质疑精神,通过参与公开讨论、观点交换等方式疏解不良情绪。

全面解析社会舆论焦点,宣扬正向公共精神,促使民众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社会舆论焦点往往聚合了特定时间段内最受人关注的资讯动态,能够充分激发民众的好奇心与探求欲,因此,对于这类信息,公众的感性认知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在资讯采集和传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新兴媒体更容易借助社会焦点来炮制新闻话题,在“流量经济”背景下赢得经济效益。因此,基于传播正能量、引导民众情绪的价值取向,新兴媒体应摒弃借助社会舆论焦点制造“噱头”、博得关注的商业思维,要合理选择目前关注度高的新闻焦点,努力传播正向的公共精神,助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强化双向交流互动,引导民众把握时代脉搏,打造全民参与的舆论生态。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交流互动都是人们实现自己人际交往需求的必要环节。而网络中频繁、密集的交流互动,自然也会令民众的情绪发生相应变化。新兴媒体依托互联网所构建的高效、开放的交互平台,成为时下民众跨越空间、时间限制进行交流互动的主体环境,其释放的精神内涵,能直接影响民众的情绪和观念。所以,要利用新兴媒体的交互特性,建设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务实性的舆论平台,鼓励民众彼此交换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言。在和谐积极的交流互动氛围之中,充分调动民众关注社会时事、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让开拓、奋进的正能量在全社会激荡开来。

(作者为长春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俊秀:《社会情绪的结构和动力机制:社会心态的视角》,《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②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与舆情研判》,《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③杨英法、聂雅:《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光明日报》,2014年9月28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作者:王淑荣

第4篇:让爱传递社会正能量

指导教师:杨凤华

古语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传统美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有时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延续了一个生命。 人人都需要帮助,社会也离不开这种正能量,而且这种正能量在社会上、生活中无处不在:“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都在用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着 “正能量”;“表哥”、“房叔”等问题官员逐一受到法律制裁,也在传递着“正能量”。 正能量无所不在,我们要多发现、多宣传这些代表着和谐、公平、正义的身边好人好事,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脚踏实地履行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真心诚意地帮助身边的人,和谐友好地与邻里相处,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行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用爱心汇聚社会的博爱。师范附小 三年五班 李灵姝

正能量是2012年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正能量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

每一件关于正能量的报导无论它是否是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

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公共汽车上的为老人让座,马路上扶不认识的儿童过道,在商场内为双手拿满东西的人开门,也许每一件都是小事,但每件都在无时无刻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我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爱心所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就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

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相信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用自己的爱心去传递正能量,让所有的正能量不断传递给周围的人,当正能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时,我们的民族,我们社会,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壮大,更加富强,更加地美好!

师范附小 三年五班 李灵姝

指导教师:杨凤华

第5篇:传递正能量汇聚爱回家

近日,富港社区“送福进万家”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了给辖区孤寡老人送去新春的关怀和祝福,并探望一下老人最近的生活状况,富港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敲响了姜玉香老人的家门。在和老人家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人家的精神特别好,而且心情很愉悦,细问之下,老人道出了原因。原来是“581帮忙团”的队长冯雅珍在与姜玉香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后,一直关注着老人的生活。前天,冯阿姨才刚刚来过老人家,主动邀请老人,今年过年去她家过年,让老人过一个热闹、快乐的团圆年。姜奶奶一边握住工作人员的手,一边告诉社区工作人员这件喜事,姜奶奶一脸笑容难掩心中的兴奋。可是她又很担心,她说:“也不知道我大过年的到人家里会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小冯的家人介不介意我去...”说着说着又叹口气。社区工作人员随后拜访了冯阿姨,对她为姜奶奶付出的一切表示感谢,又说出了姜奶奶的担心。冯阿姨跟我们唠起知心嗑儿:“我的百岁婆婆刚过世两个月,家里没有个老人家我也觉得心里空,把老人家接到我家过年,一方面是让她老人家过了热闹年,别孤零零的一个人,另一方面我和老伴心里也有个慰藉。”说着冯姨流下了眼泪:“我妈妈去世的早,现在婆婆也没了,我要把她当成自己妈妈一样的伺候。”说着冯阿姨将给姜玉香老人买的一套崭新的红衬衣和红袜子拿给我们看,说就当她再尽尽孝心了。

冯雅珍的举止言谈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红了眼眶,这样的温暖,这么强大的正能量,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股暖意。

大孤山街道富港社区

王鑫 李丹丹

第6篇:传递爱的正能量

启东市圩角小学 施海英

“教育中对百分之一的学生的放弃意味着某一个家庭百分之一百的失望和悲伤。”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从事着一份与心灵交流的工作。每个工作日都和班里的56个孩子在一起,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片生动的风景。在这丰富多彩的风景里,我尝到了酸、甜、苦、辣,感受到了悲、喜、爱、恨。教育,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称其伟大,因为它缔造得价值非凡;说其平凡,小到吃饭、走路都渗透着很多教育因素。

我不由联想起我们每天用来补充营养滋润肤质的牛奶,小小的奶瓶里藏着很多学问。这几年,在班里一位特色同学的身上,我的体会犹为深刻。

记得四年级开学初的一天,我正和孩子们一起读课文,眼睛的斜光里突然闪现出一张陌生的面孔。我扭转头,他不一般的笑容让我为之一震,那笑中带着调皮,带着无耐,更带着挑衅。我的心凉了半截,大概这就是12岁才上三年级的冬儿,这就是教师之间互相“礼让”的让人头疼的冬儿,这更是一个“品学皆差”的冬儿。我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排斥这样一位“不速之客”,又为自己是班主任而无可奈何。我不情愿地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示意他不要干扰我们的正常活动。他出乎意料地高兴,把那只漂亮的书包往肩上一扛,书包委屈地耷拉在他窄小的肩膀上,跟着他“光荣”地走向最后的宝座。他一边走一边说:“哈!最后一排!耶!”我差点气昏了,从教十几年,未曾听过这么“骄傲神气”的话语,真是长见识了!经过之后几天的留心观察,原来冬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也会褪去冬眠的外壳给人温暖,也会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应和成群,也会在崭新的作业本上留下真迹,这一切让我想到了桌上剩下的那半瓶牛奶。

——教育要细心。喝牛奶的时候,粗心的人往往打开瓶盖就大口大口地享受起清凉润滑的畅快淋漓来,没注意瓶口上面圆圆的那道缝里躺着不少灰尘。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我们多留意一下他们,哪怕是多看一眼,或许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一天,我上完课走进学生饭厅的时候,突然看到13桌上的冬儿和另外一个同学正激烈地争吵着,这种情况本来很正常,但从他们的神情上,我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我问了一句:“你们为什么事情而吵?”“没事!”甩下非常不礼貌的语气后就自顾自地扒饭了。有点气愤的我随即问到:“到底为什么?”“冬儿有个告不得人的秘密”没想到这简单的一问却牵出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

——教育要合时。比如喝牛奶最好要及时喝,不合时宜的喝牛奶不但健不了身,润不了肤,反而会成为体内的垃圾,这也就没有喝头了。

冬儿的双差在所有老师和学生中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什么秘密竟灌上了“不可告人”的罪名,我不得不追问。怎么和他打交道呢?说实话,我有点紧张。我立刻把他叫到了教室外面,他匆忙地把一把东西塞进了口袋,原来是多达七十几块的钱,远远超过了我们班学生零花钱的平均数。冬儿告诉我是他的零花钱。我立即回办公室联系了他的奶奶,用很婉转的语气询问了他们给零花钱的数量。教师的觉察力让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教育要有耐心。牛奶的瓶口是玻璃的,很锋利,不能太心急,很容易造成伤口。

我再次把冬儿请进办公室的时候,他又说钱是他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给的,但始终说不清给钱的理由。我没有道破他的谎言,更没有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只是让他带我去找他家人。在回家的路上,他看都不看只是一路走一路支支吾吾,好像家里没人。虽然知道这是他的小伎俩,还是没有道破。最后终于找到了他的家。

——教育要有巧心。对于封得严严实实的牛奶瓶,小孩没有足够的力气是打不开的。为了避免弄伤手指,可以用消过毒的小刀轻轻地在封口的中间刺开一个口子,然后再往四边拉开即可。从事育人工作亦是如此,很多小孩子的思想是我们猜不透的,光靠蛮劲或是一味无底线的感化是不会有很大作用的。

我在去之前先让他把事情的经过写在纸上,然后避开这个话题和他奶奶交谈起来,了解他的在家表现,根据他所写的和奶奶所说的一起进行推理分析,指

出矛盾之处。在谈话的同时,我当着他和奶奶的面联系了远在外地打工的妈妈。一直很坚持钱是妈妈给的他,在我们的询问下,终于承认了自己在同学家里拿了若干人民币的事,并把拿到的钱分给别人用。

冬儿虽然承认了拿钱一事,再从他的表现来看,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于是我利用放学后等比较适合谈心的机会,和他的一些小伙伴开始进一步的交流。他买的东西加起来的总价钱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学生应该能承受的范围。

——教育要适度。我们都有经验,喝牛奶时只能轻轻地摇一摇,如果用力过猛,瓶子里会有较强的冲击力,打开的时候会溅你一身,难以清洗。小孩的个性越来越强,过度的压力只会起反作用。

可以说,冬儿是比较顽固的小孩子,一直很老练沉着地应对我的追问。对于他这种明显的说谎行为,我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让他认清了事态的情况下进行了感化教育。并把我的分析告诉他,让他没有了说谎的理由。终于,他又承认了拿了其他一些钱。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我没有让一个班里的小朋友知道,充分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每个孩子都是鲜艳的花朵,冬儿也不例外,只是被一些小虫子感染了。其实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思想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现在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成了所有班主任的一大心病。今天偶然间看到一个采访,被采访者是某村小的一个校长,面对一大批的灰头土脸的农村孩子,没有英语学习必须的复读机,教室里没有形象直观的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连书包里一本像样的作文选都懒得买。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他只得百忙之中抽空上网下载一些好的文章,然后一字一句地抄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积累记忆。虽然结果对这么多孩子来讲是因人而宜的,但至少肯定有收获。有一次半夜12点了,天气较冷,校长一家早已睡下。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梦中的他,原来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水果贩子打来的。学校有两个外地孩子在水果摊拿了几个香蕉,吃完了却没钱买单,只好在老板的水果摊旁边玩,都打烊了还没回家之意。老板问他们父母的电话,

两个孩子不只是胆怯还是什么,支支吾吾没说出来。结果细心的老板在他们的语文书上找到了校长的电话号码。这位校长立即和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出乎意料的是那孩子的家长竟然抛出这样的话语:“没关系,我们家孩子12点以后回家是很正常的,不用着急,他们玩累了自己会回来的。”一盆冷水从头泼到了脚,天下竟有这样的父母,这难道是所谓的“大爱”?校长茫然了,但马上又意识到自己身为老师更身为一校之长的责任。他立即赶往目的地,把两个孩子接回家中,吃饱喝足后安排他们睡下,第二天再送回学校。正因为有了那个特殊而又难忘的夜晚,那两个孩子有了明显的转变,因为他们在没有责怪的温暖中体会到了爱的伟大。

鲜花,需要阳光雨露;生命,需要呵护关怀。在生活的海洋里,即使心灵曾遭重伤,也应该乘风破浪。教师和家长有责任为他们扬起前行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作为班主任,我深信,每一个受伤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帮助远离这些害虫,重新焕发鲜艳的光彩。我要做的就是细心关爱每一株花朵的成长,虽然他们必定有不同的未来和人生,但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力量去浇灌他们,给他们输送养分,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献上绵薄之力。“用热心温暖,让耐心感化;用爱心滋润,让恒心升华”,我将坚守自己的爱生信条,走好未来的教育之路。

第7篇:传递正能量

一件小事,但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他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爱心,被看做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就好比三字经中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他的车坏在雪地里,一个骑马路过的男子将他救出。当他表示感谢时,男子说:我不要回报,但要你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帮助。后来他帮助了许多人并将同样的要求告诉他帮的每一个人。六年后他被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并说出了那句让他永远没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一位平凡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动,在她受伤时他坚持为学生上课,从没有一句抱

怨。

在江苏一个小学的两个孩子嬉戏不小心将一位教师的车砸坏了,由于等不到车主,他们留下了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深受感动,不仅没要求他加以赔偿,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传递的正能量,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现在报纸电视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XX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XX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悚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着我们的心。道德之火在一点一点熄灭,只剩下了微弱的火光。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惨案少些,再少些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

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正能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正面效应。正能量的传递,不分贵贱,不分地位,不分强弱。我们不缺乏正能量,只是缺乏传递正能量的行动。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传递正能量!

初一五班

兰永亮

第8篇:传递正能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正确使用这种能量,足以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如果正能量不足,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事无成。每个人都应积极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角度】

1.自我成长需要正能量。

可以从自我角度落笔,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在正能量的支配下奋发努力的故事,或如何在前进路上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正能量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负能量对自己的反作用。

2.社会进步需要正能量。

可以从社会角度落笔,重点阐明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开掘正能量,减少负能量。

3.人生发展需要正能量。

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要积极寻找和积蓄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鼓舞自己、发挥潜能,不断朝着人生目标奋进。同时,要自觉抵制负能量,不断校正人生航向。

4.漫谈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不同作用。

阐明什么是正能量和负能量,两者有何不同作用;如何培养正能量,有效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如何克服负能量,变负能量为正能量,塑造美好心灵,促进民族进步,推动历史发展。

【素材举例】

1、勇于担当的高中生。扬大附中徐砺寒同学骑车撞了宝马车,急着上学的他在车上贴了字条并留下自己电话。车主凌先生说:孩子,谢谢你,你让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好好清洁一回。并且表示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修理的费用跟他的品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2、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陈斌强,以他特有的方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也以他的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学生们阐释了什么是感恩。

3、楚庄王在一次宴请群臣时忽然灯火全灭,爱妃告诉他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让所有的大臣都离开了。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仅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竞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善待的人。楚庄王宽恕善待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

【佳作展台】

传递正能量

小编导语:正能量是2012年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正能量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让我们用一篇关于正能量的作文来传递正能量吧!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人生还需正能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无论是时光,还是往事,或是容颜,都如昨日之日一般弃我而去,任我多么留恋,它们却毫无回头之意。而今日之日又有诸多烦忧纷纷扰扰,挥之不去。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回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别管往事有多美好,别问曾经有多辉煌,别说过去有多美貌,人生的岁月只会如东流水一样匆匆流逝,若想挽留,只能挽留住烦恼,别的什么也留不下。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昨天的辉煌,抵不过岁月的沧桑。面对诸多生活的风雨迷茫,人生还需正能量。

生活里去接收阳光豁达的正能量,自信岁月一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凡事都要往开出想,假若真的伤了一条腿,要庆幸自己还活着,不死就是幸福!生活中不是什么别人和灾祸打跨了你,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

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

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我们来到人世间,只是去品尝一场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绝对不是去践行埋怨、仇恨、无知、贪恋、傲慢、冷漠等种种人生的负面情绪,这些可以说与那些正能量相对应的生命的负能量,它们能消耗我们的的精力,占据我们的快乐,侵蚀我们的生命。

别把痛苦的根源推给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自己接收的这些负能量。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一辈子很短,真的需要好好地疼自己,你的世界,有了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才真的明媚温暖。一辈子,很累,真的不需要去苛求自己,什么都要完美,你的生活,有你的足迹,有你的泪水,有你的笑声,你的世界就已经完美了。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用那些正能量去驱散人生的迷雾和阴霾,用一颗阳光的心,还自己一片澄净的艳阳天。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2013最可能考的50个作文】

23、材料作文:柳暗花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对此,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你有新的感受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角度】

仔细审读材料,认真揣摩其内涵,可以知道“山重水复”比喻逆境和磨难,“柳暗花明”比喻光明的前景。因而,本作文试题的最佳命意为:逆境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无论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进取,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迎来光明、成功和辉煌。

【佳作展台】

“柳暗花明”的召唤

□张 瑜

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辉,荆棘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

--题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句。吟诵着这富有哲理的诗句,你的心头会荡起清爽的夏风,将丝丝阴云一一驱散,即使遭遇逆境、磨难,也将永远坚强而乐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水回环,脚步回环。人生在世,大凡谁都会遭逢逆境,但山重水复的迷失,动摇不了开拓者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移步换形”之后,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观。

“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人类的考验,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赋予人类睿智豁达的人生召唤。

人在旅途,“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温馨。罗映珍,一个普通警察的妻子,当得知她的丈夫与歹徒搏斗负重伤而住进医院时,当医生告诉她,她的丈夫将不可能从昏迷中醒来而成为植物人时,她简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人生绝境了。然而,罗映珍的精神支柱并没有垮掉,她的耳畔响起了“柳暗花明”的人生召唤,她以爱心、忍耐和温柔,呵护体贴丈夫,终于使丈夫奇迹般地醒来。这是大爱真情的奇迹,更是“柳暗花明”人生召唤的奇迹。

“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力量。回首2008年,当地动山摇之时,当房倒屋塌之际,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四川人民在流血、在哭泣,但四川人民并没有悲观丧气,没有慨叹“天将亡我也”,“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使他们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奋力拼搏,抗震救灾。于是,四川人民的脸上又写满了阳光,四川大地又写满了世人瞩目的“万象更新”。

“柳暗花明”的召唤会带给人们成材成功的累累硕果。史铁生--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曾遭遇双腿残疾的人生厄运,但母亲的安慰,地坛的启示,“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终于使他走出“山重水复”的迷惘,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贝多芬--天才的音乐家,曾双耳失聪,但“柳暗花明”的召唤,吹干了他眼角的泪痕,吹醒了他奋斗勃发的信念,使贝多芬的人生之树结出了《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硕果,而光耀千秋。

“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你的金色考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睿智的人生召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静静地聆听,默默地铭记,这是最宝贵的人生召唤!

第9篇:传递正能量

英国人怀斯曼这样解释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我们曾身在军营,彼时的正能量意味一份责任与荣耀;当我们转身地方,将在更广阔的舞台诠释我们个人的“中国梦”时,此时的正能量意味着一种传承与担当!

传递正能量,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身“绿”曾见证了我们艰苦训练时撒下的无数汗水,凝聚着我们坚守边防哨卡时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深藏着我们身在和平年代更加坚定的保疆卫国之心。我们将责任与荣耀化成无声的付出,在踏上新的征程时,我们将继续发扬军人作风,踏实做人,爱岗敬业,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

传递正能量,做好事善事的先行者。当年的“彭宇案”曾引发了社会的极大观注与热烈讨论,这个小事件的不断升温甚至一度让做好事、行善事的人们也有了后顾之忧,令整个社会的“温度”也降到了低点。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内心并不缺乏爱与善,而是缺乏点燃真善美的火把。让我们做正能量的传递者,拒绝冷漠,释放我们内心的柔软与温情,将爱的火把传递下去。不因善小而不为,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善行,每一个人的一件善举,都将汇聚成整个社会的巨大能量,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心灵的美好、给予的快乐。

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让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将这份正能量延续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涌现更多的“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战士“„„让我们播下正能量的星星之火,传递健康、积极、乐观的精神能量,直抵人心,创造奇迹!

让正能量在你我心间传递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韦唯因一首《爱的奉献》红遍大江南北。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听到这首歌时仍然感动不已。尽管现实的社会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尽管我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但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仍然需要关爱,需要温暖。2014年青奥会即将召开,奥运圣火将点燃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并在全球传递和平的意义。让我们借此契机,争当爱的使者,把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空气污染、腐败,现实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带给了我们太多的负能量。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诅咒出身、诅咒社会、诅咒上帝。但我们也可以选择积攒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成为爱的使者。

正能量是和谐社会的稳固剂。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社会问题井喷的阶段。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利用人们仇富、仇官等不正常的心理,在网上或其他媒体散布谣言,企图让民众失去对社会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当火眼金金,辨识出假新闻,主动击破谎言,阻止负能量的进一步扩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众志成城,不被一切艰难险阻吓到。

正能量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正能量并不是否认问题的存在、回避问题,而是相信道路尽管曲折,但未来光明。正能量是对国家的自信、对社会的自信、对制度的自信。而负能量只会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事物的现象而非本质上,指责、抱怨、哀叹对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我们只有心怀自信,相信正义一定会压到邪恶,才会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那一天。

正能量对自身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承担着巨大

的负能量,他必然对自己、对社会没有信心,必然怨声载道。这样的人,不仅无法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工作上,而且周围的人对他也会敬而远之,机会必然不会垂青于他。而一个正能量慢慢的人会主动承担,主动寻找机遇,主动关心周围的人,犹如一颗种子将快乐播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个心怀正能量的人必能坦然面对,把精力放在解决困难上,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人才会越来越成熟。

也许谈奉献过于空洞,也许谈爱过于矫情,那么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言辞到行动,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也许这样离“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就不远了吧。

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最近,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社会舆论,都有一个词出现频率颇高——正能量。因为灾难、挫折、危险、颓废等信息较多,所以人们对正能量就分外敏感。

追根溯源,什么是正能量?通行的解释是《正能量》一书的作者,英国人怀斯曼的“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正是当下人们普遍缺少却积极追求的。虽然这种解释将“正能量”过于局限在个人情绪上,但目睹了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我们不得不相信:只有拥有正能量,才会拥有真正的力量。曾有媒体报道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还有之前冒险托举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在洪水中把群众推向岸边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最美士兵”,在危机时刻舍己救人的“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在生死攸关时,“本能”地以自己的牺牲换回别人或更多人的生存,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因此,即便人们只是恪守职业操守和善良的本能表现,也称得上是高尚的道德体现。

我们必须说,不论是“最美妈妈” “最美士兵”,还是“最美司机”“最美教师”,他们都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的正能量却引发了“化学反应”,闪现了人性的光辉,照亮了道德的方向。在我们一次一次受到不道德行为伤害、一次一次因为人性的冷漠而陷入迷茫和困惑的情况下,这股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是向善的信心和希望。

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一个社会可以有瑕疵,但是不可以没有正能量;我们可以批评,也可以挑剔,但不应该悲观,更不可以绝望。百姓需要正能量的鼓舞,为了全社会那份向善的信心和希望,我们每个人或许应该反思——在抱怨社会一些不好现象之前,先要保证自己积极地传递正能量,用我们的正能量去感染别人,推动社会和谐,那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社会需要每个人释放“正能量”(

连日来,相关媒体纷纷报道了六安籍上海武警战士叶乃阳,入伍以来,他始终以雷锋精神引领人生道路,多年来默默无闻用爱心捐助并唤醒老乡方祖俊,被网友热称为“最美武警”;“心动2012”安徽年度新闻人物20位提名人、霍邱县张仁强、张仁秀替亡兄还债的善举被众人称为“信义兄妹”;倾尽心血,义务呵护智障儿童的舒城县大爱人士胡道余、朱自清夫妻俩被网友褒奖为六安“最美父母”......近一个时期以来,这些“正能量”的新闻不断地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索。其实这就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具体体现。

“正能量”一词的流行,表明了人们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与渴望,这股蒸蒸向上的“正能量”精神,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动力引擎。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无援、形单影只。跌倒者有人扶,贫困者有人帮,大病者有人助——在物质变得日益发达的社会中,守望相助的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得以延续,这正是“正能量”的意义所在。

我们身边的“最美武警”、“信义兄妹”、“最美父母”等他们平凡的事迹,为什么能感动众多平民百姓,就是因为人们从中看到了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良知、道义、友爱。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时时处处散发与传递。前些年,“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小悦悦事件”等“负能量”的事件出现,仿佛击溃了道德和良心,深深地刺痛了社会的神经,甚至焦虑渐成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但透过“最美父母”、“信义兄妹”、“最美武警”感人事迹和媒体的宣传,“正能量”的感染力是多么地强大,是他们的英雄事迹温暖了世间人情,唤醒了世道人心。

社会需要更多“正能量”,“正能量”需要每个人去释放。人性当中难免有阴暗面,但不要让这些遮蔽了我们的双眼,真诚、善良永远才是人性中的主流。我们要知道,爱是相互的,爱是需要传递的。“正能量”的传递并不需要用金钱和财富来衡量,你善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影响。让我们在“正能量”给予的“力量”下,合力去坚固中国人的道德城墙,夯实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共同打造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信任和睦、爱心和希望共生的社会.

上一篇:互联网投融资服务平台下一篇:化学实验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