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

2022-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

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就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就业跟踪调查;教学质量;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就业指导

一、调查内容设计

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调查范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07届、08届、09届和10届部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内容:用人单位调查内容主要有该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调查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指标。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有教学质量、实践创新、就业指导和思想素质等方面指标。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调查方式:由校学生处课题组负责开展调查,调查采取寄发调查问卷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方式,采取抽样调查办法。本次调查向有关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54份,有效收回37份,收回率占68.52%,发给毕业生调查问卷90份,有效收回76份,收回率84.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思想素质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的占绝大部分,“思想道德素质”占92%,“爱岗敬业精神”占91%,“团队合作精神”占91%,没有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实的工作作风的肯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农村生源占5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专业知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比较高,“专业基础知识”占89%,“英语计算机知识”占85%,均达到85%以上,有少数用人单位选“一般”,比例很低,没有选择“差”项。在这两项指标中,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基础教学工作的肯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应用上比较符合实际,同时,也说明该校毕业生在英语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比较强。学校近年来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安排都比较科学。但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高校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特别是一些热点专业、急需专业,都要求高校做出相应的学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该校应在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在实践能力方面,调查显示,选择“强”的选项数据比较理想,“组织管理能力”占83%,“实践动手能力”占80%,“调查创新能力”占80%,“工作适应能力”占79%,“语言表达能力”占78%,有少数用人单位选择 “一般”,也有个别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管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肯定。在电话访谈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进步很快,就业几年之后,能很快胜任单位主要岗位工作,并能升任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也取得较显著成绩。当今,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时,都是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这样能够缩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上岗时的培训周期,减少经营费用,并能使其更快地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岗位,所以实践经验少和创新能力弱的毕业生就业不具竞争优势。

(二)毕业生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在教学质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评价,认为“很好”占89%,“一般”占10%,“较差”占1%。说明学校比较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83%,“一般”占16%,“较差”占1%。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好,相对符合社会需求,但个别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杂繁。也就是说,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校有的课程设置还是未能完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部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比如在应用科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范围比较广,重点不突出。

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技能实践”选项的评价比较高,数据显示,认为“很好”占82%,“一般”占16%,“较差”占2%。说明该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机会少,社会实践活动不多,造成实践经验不丰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很重视,没有经历过实习实践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几乎不录用。对“创造创新能力”,学生认为“很好”占79%,“一般的”占21%,没有“较差”。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高,但从数据中也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并不突出,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比较少,缺少创新思维,存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对“人际沟通能力”选项,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占81%,“一般”占16%,“较差”占3%。说明学生在工作中对人事关系的处理比较好,但从数据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在语言、心理方面存在障碍。在“英语计算机应用”中,选择“很好”的占77%,“一般”的占19%,“较差”的占3%。说明学生英语语言的使用不是很好,计算机应用也不广泛。这两方面可能出于农业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从电话访谈中发现,有的学生连计算机最基本的原理和最简单的操作方法都不会,应用能力比较差,竞争优势不明显。在“组织管理能力”选项中,选择“很好”占83%,“一般”13占%,“较差”占4%。说明学生管理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职能作用。但从调查数据中,也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又不善于与人沟通,所以管理工作并不顺手,大多体现在农村学生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

在思想素质方面,在“爱岗敬业精神”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96%,“一般”占4%。在“团结协作精神”选项中,选择“很好”占91%,选择“一般”占9%。说明该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有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就业指导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选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很好”的占76%,“一般”的占24%,没有“较差”的选项。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得比较好,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着比较重要作用。但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制度还未完善,且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老师指导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就业课程设置”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的占73%,“一般”的占24%,“较差”的占3%。说明该校就业课程设置或安排已经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理想,未能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调查结果思考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设置专业;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选好专业知识课程,特别是专业精品课程。此外,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实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推行实习实践活动。高校要实施学生实习实践活动计划,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实习,把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起来,促进以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开发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创新课”,向学生传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树立“批判性”精神。此外,要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开展创业活动,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就业教学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就业形势分析,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对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提高毕业生应变能力。此外,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积极举办讲座,扩宽学生的政治理论政策形势视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勇,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及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汪敏,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安徽教育学院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 曾秀丽,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4] 敖慧斌,等.赣南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刘宏波,林莹洁,刘斌,曾爵

第2篇:新疆高校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更加多元化。为了解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就业意向,对新疆4所高校的农科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标准、就业地域的选择和就业单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科类;就业意向;大学生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ategory; employment intention; college students

2010年以來经济大环境较好,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就业压力仍在加大。新疆以每年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推动了新疆大学生的就业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对第一产业的高度重视,在政策上提供了支持和扶助,农林牧渔及其相关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显著提高,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有所好转。本文针对新疆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其就业现状,为其更好地就业提供参考。

1 新疆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5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显示,2012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 664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44%;2013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 395人,初次就业率达88.52%;2014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74 758人,初次就业率为74.93%。而全国2012、2013、201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是81.3%,80.6%,79.2%[2]。截至2014年,新疆开设的农科类专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30%~80%,低于新疆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新疆高校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虽然从直观的数据上看,新疆就业现状要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随着新疆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新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被看好,其中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由于受专业的制约,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笔者在2014年2月对新疆4所高校的农科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总计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320份,有效回收率91.4%。在有效问卷中,男生181人,占总人数的56.6%;女生139人,占总人数的43.4%。汉族220人,占总人数的68.8%;少数民族100人,占总人数的31.2%。来自大城市22人,占总人数的7%;中小城市117人,占总人数的36.56%;县镇75人,占总人数的23.4%;乡村107人,占总人数的33.4%。

2.1 择业标准

择业标准是体现农科类高校毕业生价值观的最重要指标[3]。如图1所示,“就业地域的选择”对毕业生影响最大,近1/3毕业生将此因素作为首选,认为不同地域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多,工作的福利待遇也较高;“工资水平及福利”、“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晋升”、“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等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说明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不想被专业所限制,希望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2.2 就业地域

如图2所示,首选中西部大中城市及乌鲁木齐的有136人,占总人数42.50%;首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的有49人,占总人数的15.31%;首选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22.50%;首选生源地就业的有52人,占总人数的16.25%;而首选新疆中小城市只有11人,占总人数的3.44%。

从户籍所在地对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影响上来看,43%的城市籍大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含乌鲁木齐)就业,35%的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50%的城市籍大学生愿意到新疆三地州就业;同时农村籍大学生愿意回到生源地就业的比城市籍的比例高2%(图3)。

2.3 就职单位

如表1所示,工作的稳定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占重要的地位。

笔者根据招考形式和单位性质[5]将就职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选择人员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学校、科研等事业单位,第二类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银行、石化等大型国企,第三类是外资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

从图4可以看出,男毕业生首选政府和事业单位达60.11%,高于女毕业生3.17%;首选大型国企的男女毕业生分别为14.21%和13.87%。说明男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更加关注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政府机关的占43%,首选科研、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占27%,首选大型国企的只有5%,说明工作稳定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因素。而汉族毕业生首选大型国企的占18.18%,比少数民族毕业生高13.18%,

3 对策建议

3.1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作为在人才市场需求相对弱势的农科类毕业生,需要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就业择业观念,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特点,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做出客觀理性的预期,以免出现期望值过高影响就业[6]。

此外,大学生要改变自身价值观认清自身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7]。改变注重高薪酬和发达地区这种固有就业观念,可以选择中小城市和一些中小企业,还可以选择在基层工作,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实现个人价值。

3.2 提升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度,提升大学生的市场认可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吸纳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大学生作为普通的求职者进入就业市场,学历的优势日渐减弱[8]。新疆高校在设置农科类专业课程时,应着重加强专业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程度,传授前沿农业知识,有序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提升农科类毕业生的市场认可度。

3.3 落实、健全大学生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特岗教师”等措施,但愿意到基层去的大学生比例仍较低。各级政府必须要把政策落到实处[9],通过宣传基层工作的优势,树立典范,吸引大学生去基层工作,进而逐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2]冯卫东,张剑波.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9-121.

[3]孙嫱,王向然,朱娜,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4):5-18.

[4]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26-30.

[5]赵海晓.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12-14.

[6]瞿振元,罗维东,荆德刚,等.把握形势精准定位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14(7):4-7.

[7]杨莉萍.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9):220-223.

[8]田文,吐尔逊·伊不拉音,许尔湘,等.大学生就业问题笔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4.

[9]钱宁,刘剑霞,苏向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75-178.

作者:吴俊辉 余国新

第3篇:金融危机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摘要: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课题组通过抽样、座谈、个案跟踪等方法对8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认知、就业态度、就业意向、求职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若干有价值的结果,能够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2).

[2] 樊立山,冯彩玲.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淄博师专学报,2008,(4).

[3] 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初探[J].职业,2007,(2).

作者:邓 然 尹启华 王 葵 田泽霞

第4篇: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深入了解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完善,为今后在学生培养、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与依据,同时利于分析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认真如实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专业:性别:

一、基本情况

1、政治面貌:

2、在校曾担任职务:

3、您来自于()A 大城市B 中小城市C 农村

4、您的家庭经济状况使您在大学学习期间()

A 不需要申请助学贷款或资助B 要申请经济方面的支持但没有申请

C 需要依靠助学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资助以完成学业

二、就业期望与求职经历

8、在求职过程中,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 地域B 薪酬与福利C 个人发展机会D 单位性质E 家庭期望

F 工作是否轻松G上级领导方式和才能H 工作是否稳定

I 能否发挥专业特长J 合不合自己兴趣

9、您能接受的工资起点是 ()

A 零工资B 500-1000元 C 1000-1500元D 1500-2000元 E 2000元以上

10、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单位 ()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 合资企业D 政府机关E自主创业

11. 您觉得自己在择业中最大的优势是 ()

A 学历B 专业C 经验D 能力E 社会关系

12、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A 专业成绩B综合能力C学校名气D学历E社会实践

F 性别G专业技能H 品德修养I其它

13、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您的问题是(可多选)()

A 个人能力不足B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

C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D 缺乏工作经验E 缺乏社会关系

F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G对企业岗位缺乏了解

H 对企业用人标准缺乏了解I没有及时的求职信息来源J其他

14、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 ()

A专业能力B自我表达能力C外语、计算机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E环境适应能力F文字表达能力

15、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D人才招聘网络E其他

16.在经历求职过程之后,您认为找工作的过程(可选一项或两项)()

A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B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积极

C与社会和他人之间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消极

D对个人能力产生怀疑

E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

F其他

17.您的求职现状 ()

A已签约 B 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C 没有找到工作D 不想马上就业

(注:若选A请接着回答,否则请直接跳至24题)

18. 您对目前的工作感到()

A. 很满意B. 较满意

C. 有个工作不易,凑合着干D. 不满意,还想调换

19. 您现在的工作单位让您最满意的地方(可选一项或两项)()

A、单位性质和规模B、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

C、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D、薪酬与福利

E、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F、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

G、专业对口H、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I、 人际关系融洽J、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 您目前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

A. 完全对口B. 比较对口C. 不太对口D.完全不对口

21. 您目前的月收入总额在()

A.500—1000元B.1000—2000元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E. 4000元以上

22. 您参加工作以后,是否会调换工作()

A. 是B. 否

23. 您调换工作的主要原因() 其他E

A原单位的人际关系太复杂B.地域环境 C.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D.单位裁员或倒闭E.单位解聘F.工作太累、待遇太低

G.专业不对口

三、就业指导与咨询情况

24、谁最影响您择业?()

A 父母B 恋人C同学D专业老师E班主任F自己

25.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您认为能提供最大帮助的是:()

A. 亲属或朋友B. 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C. 学院教授或辅导员D. 校友

26. 您觉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会是通过什么渠道()

A.校园招聘会B.学校推荐C.家人或朋友介绍

D.社会人才中介E.网络媒体

27. 您会选择的求职途径是()

A、招聘会B、网络

C、参加特定企业的招聘考试D、学校推荐

28. 当您就业遇到困惑时,您一般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解决()

A.网上咨询B.电话咨询C. 当面请教老师D.自学

29. 在校期间,您主要是通过哪一途径获取有关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

A.学校举办的讲座B. 网络就业指导

C.老师、朋友、亲属介绍D. 课堂E. 自学

30. 您认为通过学校的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

A、很好B、较好C、不好D、很不好

31. 您认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下哪方面最重要?()

A、就业形势与政策B、职业生涯规划C、面试技巧

D、自主创业E、就业流程F、就业心理调适

32. 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有关就业知识,考虑职业问题()

A.大学一年级B. 大学二年级C. 大学三年级D. 大学四年级

33. 如果到基层工作,您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B、待遇比较差C、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

D、对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

四、相关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的认识与评价

34.在你看来,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对于就业的作用(

A. 非常大B. 比较大C. 一般D. 没有什么作用

35.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你())

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不太了解D. 不了解

36.根据你对相关促进就业政策与措施的了解,以及你所观察到的大学生对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反应,你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

A. 非常吻合 B. 比较吻合C. 存在较大差距D. 存在很大差距

五、你的观点和建议

37、结合你的求职经历,你认为现在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教育模式(包括专业培养如课程设置和其他能力培养)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

38、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5篇: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

沈阳大学09级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深入了解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寻找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完善,为今后在学生培养、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与依据,同时利于分析研究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请您认真如实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政治面貌:

2、在校曾担任职务:

3、您来自于

A 大城市B 中小城市C 农村

二、就业期望与求职经历

1.在求职过程中,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 地域B 薪酬与福利C 个人发展机会D 单位性质E 家庭期望

F 工作是否轻松G上级领导方式和才能H 工作是否稳定

I 能否发挥专业特长J 合不合自己兴趣

2.您能接受的工资起点是

A 零工资B 500-1000元 C 1000-1500元D 1500-2000元 E 2000元以上

3.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单位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 外资企业D 事业单位

4.您的就业方向

A先就业后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C继续深造

5.您觉得自己在择业中最大的优势是

A 学历B 专业C 经验D 能力E 社会关系

6.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A 专业成绩B综合能力C学校名气D学历E社会实践

F 性别G专业技能H 品德修养I其它

7.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您的问题是(可多选)

A 个人能力不足B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

C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D 缺乏工作经验

E 缺乏社会关系F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G对企业岗位缺乏了解H 对企业用人标准缺乏了解

I没有及时的求职信息来源J其他

8.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

A专业能力B自我表达能力C外语、计算机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E环境适应能力F文字表达能力

G实际工作能力

9.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D人才招聘网络E其他

10.您现在的工作单位让您最满意的地方(可选一项或两项)

A、单位性质和规模B、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

C、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D、薪酬与福利

E、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F、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

G、专业对口H、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I、 人际关系融洽J、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1您目前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

A. 完全对口B. 比较对口C. 不太对口D.完全不对口

12.您目前的月收入总额在。

A.500—1000元B.1000—2000元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E. 4000元以上

三、就业指导与咨询情况

1.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您认为能提供最大帮助的是:

A. 亲属或朋友B. 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C. 学院教授或辅导员D. 校友

2.您觉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会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

A.校园招聘会B.学校推荐C.家人或朋友介绍

D.社会人才中介E.网络媒体

3.您会选择的求职途径是

A、招聘会B、网络

C、参加特定企业的招聘考试D、学校推荐

4.您认为通过学校的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

A、很好B、较好C、不好D、很不好

5.您认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下哪方面最重要?

A、就业形势与政策B、职业生涯规划C、面试技巧

D、自主创业E、就业流程F、就业心理调适

四、相关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的认识与评价

1.在你看来,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对于就业的作用

A. 非常大B. 比较大C. 一般D. 没有什么作用

2.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你

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不太了解D. 不了解

3.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是

A. 赞成,也愿意去B. 赞成,但不愿意去C. 不赞成

4.如果你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你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 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B. 待遇比较差 C. 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

D. 对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

E. 其他

五、你的观点和建议

1、你认为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其他人群的就业存在怎样的差异,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群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2、结合你的求职经历,你认为现在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教育模式(包括专业培养如课程设置和其他能力培养)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

3、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6篇:西安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是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3万人,与2001年的117万人相比,现在的毕业生人数是那时的5倍;陕西省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28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近3万人。记者从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2008年西安市预计接收大中专毕业生4万人,截至11月中旬实际共接收34500人。“加上那些还未及时报到的,2008年西安市接收的大学毕业生肯定超过4万人。”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强分析说。劳动力市场紧缩谈到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西安市人事局副局长杨庆说,“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而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此外,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再加上国家信贷政策不时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经济形势中不稳定因素较多,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

毕业生期望值过高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近百名高校毕业生,在回答“对工作及薪金的期望”时,80%的本科生回答“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月薪在3000元左右”;而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则要求“工作稳定,月薪5000元左右。”这样的高要求使得许多用人单位望而生畏,在人才需求量锐减的当下,过高的期望值无疑是给自己设置求职障碍。

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1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XX元,14人认为应该为XX~~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创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而其它能力比如集体的协调能力克服压力的能力也是他们缺乏的,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4结论: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5建议:

(1)大学生在大学时应该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别出现面试事心里紧张表达不清等情况)。

(3)社会应该宽容对待大学生,不能因为大学生涉世未深,经验不足就拒绝接纳大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

第7篇: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A.男B.女

2. 您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困难B.形势正常

C.形势乐观D.不了解

3. 您认为在就业的过程中,企业会最看重什么:

A. 在校学生成绩,奖学金等荣誉

B. 专业技能,技能证书C. 社交能力,应变能力

D.实习经验和其他工作经验E.其他

4. 您毕业后会选择在哪里工作:

A.出生地B.西部发展地区

C.东部沿海城市D.其他

5.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试用期后的工资):A2000元以下B.2001-2500元

C.2501-3000元D.3000以上

6.您对以上薪酬标准的考虑是根据以下哪种情况确定的:

A.人才市场行情B.对自身价值的评价

C.用人单位的实力D.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

7.您会选择什么要的方式就业:

A.通过熟人介绍B.现场招聘

C.网上招聘D.自主创业

8.您现在是否经常关注各类媒体的就业信息:

A.经常B.偶尔C.从不

9.您会根据自己的所学的专业来选择就业:

A.会B.不会

10.在就业的过程中,您最看重企业的:

A.企业文化B.工资

C.环境D.其他药品二班组员:谢静 黄淑玲 钟丽娟 符雯雯 许秋洁 施俊烽

第8篇: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xx届应届毕业生小孙在两种选择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中国新闻学专业的最高学府——人大新闻学院的自费研究生,一边是中国青年报的正式编制员工。几个月的痛苦抉择之后,她放弃了深造机会来到中国青年报报到。“主要原因是自费,三年下来得3万块,想想还是算了,再说中青报的工作机会很不错。”七年后的今天,住着宽敞的房子,开着私家车上下班的小孙无悔当年的选择。“我们那个时候找工作相比现在的大学生要容易很多,我们班上同学大都一人手里握着几个offer,大家为选哪个而为难,也有很多同学选择深造,那时觉得学历越高就越是精英。”

小孙和小周的境遇反映了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心态的变化。xx年到xx年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七年。七年间,“市场化”、“大众化”、“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普通劳动者”等词汇相继进入人们耳畔,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精英身份被彻底颠覆。

xx年、xx年、xx年年,本刊编辑部分别进行了三轮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以期了解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发展动向。从精英心态,到精英情结与大众化就业的激烈冲突,再到基本接受大众化的现实,三次调查结果,反映了七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给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带来的深刻影响。“内”与“外”的此消彼涨

“记得我刚进大学时,师兄师姐对我最大的告诫就是好好学英语,找工作的时候就有机会去外企。”1998年上大学的张女士回忆当年的情形。那个时候,对于就业的学生,外企可以说是唯一让人瞩目的明星、焦点。“进入外企意味着拥有了广阔的发展机会、丰厚的收入、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但只有身为精英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外企工作,外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分精英与普通人就业的标志。成为一名外企白领更是很多女生梦寐以求的。而反观当时的国内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国有企业“老态尽显”,论资排辈的用人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成为阻碍人才进入的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数据显示,xx年我国民营经济在第

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2%,广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66%左右,民营经济就业增长率高出全社会0.5个百分点左右。涌现出一批民营明星企业,民企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而此时的大学生,精英就业观念正在受到严峻挑战。xx年,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反馈回校园的信息并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首次遭遇寒流。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求职期望值逐渐降低,处于精英情结与大众化就业转折的阵痛中,很多人开始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xx年的调查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在对自己的求职竞争力评价中,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一般,这与以往社会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精英”定位已经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这几年国有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国企的用工环境和用人机制正在逐渐得到改善。一些大型国企经历了市场经济的考验而立足于市场,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获得发展,在企业的用人、薪酬和管理等各种机制上也逐渐成熟,更多地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此外,国企的高福利以及相对稳定的特点更是成为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生日渐看重的东西。相比之下,由于本土化程度加深以及竞争压力,外企在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方面与国企的差距逐渐缩小。2010届毕业生小卢早在年前已经得到一家外资企业的offer,但每晚在灯火阑珊之时才从公司下班的他却向往一份既稳定又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外企虽然收入高,但工作强度太大,没有自己的空间,并不适合我。”

共2页,当前第1页12

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9篇: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是大三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现为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特做此项调查。我将对您的回答严格保密,并对您的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感谢!

以下问题如果没有特别提示,则均为单选题。请您根据实况作答,以保证调查的有效性。

1、 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专业 ﹍﹍﹍﹍﹍﹍﹍

3、你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

A 很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

4、毕业后你会选择哪种单位就业

A 私营企业B 国有企业C 外贸企业D 报考公务员

5、毕业后你会选择哪里就业

A 留太原B 回家乡C 去其他地方

6、你认为毕业后最大的就业困难是什么

A 专业基础不够扎实B 实践经验不够丰富

C 缺乏各种资格证书D缺乏人际交往和社交礼仪

7、当你选择企业就业时着重企业的

A 企业发展前景B 薪水高低C 个人发展空间

D 公司对人才的培养力度E 公司在业界的声誉

8、如果你选择考研,原因是(限选两项)

A 对本学科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B 希望在高校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C 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D 对毕业求职感到恐惧

9、你对第一份工作薪金的期望值是

A2000元以内B 2000~3000元C 3000~4000元D 4000元以上

10、如果有机会学习职业指导,你最期望学到什么?(请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A职业礼仪,形象指导B 求职面试技巧,谈话技巧的指导

C职场人际交往原则D 职业生涯规划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上一篇: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下一篇:广东省工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