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快速发展视角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探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为例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世界经济、社会动荡,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今年出现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对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而对我国就业特别是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属“朝阳产业”, 正处在产业扩展时期, 对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世界经济、社会动荡, 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伴随着葡萄酒产业的“井喷式”扩张, 特别是国外葡萄酒大批量涌入我国, 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及人才的需求规律出现了新的特征。本文将就新形势下葡萄酒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进行归纳, 并就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指导进行探讨。

1 中国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特征

1.1 葡萄酒贸易进入门槛低, 众多企业涉足葡萄酒行业

随着我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的持续发展, 加之葡萄酒行业丰厚的利润吸引, 使得众多投资者纷纷涌入葡萄酒行业。近年来, 行业内新面孔不断出现。一个可见的例证是, 目前出现在葡萄酒专业人才招聘会的企业50%以上成立时间仅为2-5年。

1.2 国外葡萄酒强势进入中国, 对我国葡萄酒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外企业纷纷将触角伸向中国, 国外葡萄酒行业也加快了进军中国的步伐, 凭借品牌优势和质量优势, 充分利用国内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好奇及炫耀心理,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据中国海关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上半年, 国产葡萄酒的生产量为50.1万千升, 进口葡萄酒达到17.02万千升。这意味着, 葡萄酒的进口量已经占到国产葡萄酒产量的34%, 占据中国葡萄酒市场25%的份额[1]。国外企业的大规模的进入, 加剧了葡萄酒行业的竞争, 价格战提早出现。

1.3 葡萄酒质量参差不齐, 造假行为普遍存在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 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对葡萄酒知识、葡萄酒文化欠缺的“机遇”, 着眼于自身企业短期的收益, 不顾民族产业的长远发展, 勾兑酒、劣质酒仍不可杜绝。

1.4 以葡萄酒文化推介为核心的营销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正在成为葡萄酒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葡萄酒消费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的日渐成熟, 以葡萄酒文化的宣传、培训、服务为营销手段,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广大葡萄酒企业逐步转变竞争策略, 加强葡萄酒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借此提高企业品牌, 促进销售。面对国内外企业激烈的竞争, 差异化竞争战略为众多企业国接受和实践, 从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来看, 从事葡萄酒文化推广、培训、侍酒服务等的比例正在稳步上升。

2 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对葡萄酒人才需求带来的影响

2.1 伴随着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发展, 葡萄酒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

从近年葡萄酒学院招聘情况来看, 学生对企业的可选择面比较大, 中小企业、新兴企业专业人才招聘面临招不到人的境况。从近两年的就业情况看, 葡萄酒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单位相对比较固定, 上海建发酒业、威龙葡萄酒业、中粮酒业、烟台张裕等行业内部几个大型的企业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发展迅速、发展平台与发展空间较大的中型企业也正在成为学生的可靠选择。

2.2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 葡萄酒行业对人才外语的要求逐步提高

从近年就业招聘来看, 企业对于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特别是英语或是法语交际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 外语面试、复试开始成为部分就业岗位成功应聘的关键。

2.3 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营销能力的要求逐步加强

从企业招聘来看, 企业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中学生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营销能力等专业能力的强弱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首要因素。

2.4 葡萄基地管理、葡萄酒工艺人才需求量相对葡萄酒营销小, 学生选择面相对较小

从招聘单位来看, 招聘葡萄基地管理、葡萄酒工艺的企业不到招聘单位总数的10%, 毕业生倾向于经营成熟、地理位置较好的企业, 小企业、新兴企业、地域偏僻的企业面临招不到人的境况。

3 新形势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作出的调整

3.1 强化学生葡萄酒文化的学习与积累

葡萄酒学院特色在于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面宽, 内容囊括了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工程学及葡萄酒市场营销等内容, 实现了葡萄酒“从土地到餐桌”的整条产业链的教学。从就业来看, 这的确是葡萄酒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用人单位评价葡萄酒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 上手快”, 但从葡萄酒产业发展来看, 葡萄酒文化将是推动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也是近年来企业的人才需求, 这就要求学院应从各个方面着手强化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能力。

3.2 弥补葡萄酒营销教学相对较弱的短板

目前,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 分别是葡萄酒工艺方向和葡萄酒市场营销方向, 相当于一个学科体系的两翼。与前者相比, 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 葡萄酒市场营销方向均比较薄弱。这种情况导致了市场方向的学生专业能力的相对欠缺和失衡。一方面, 学生对于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状况不甚了解;其次学生对于现实当中的葡萄酒营销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学生对于葡萄酒营销的认识全在个人的一个“悟”字;第三, 从就业情况来看, 葡萄酒营销人才需求大, 而且现目前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相继开设, 竞争在逐步形成, 为保持学院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有必要加强和平衡葡萄酒市场营销方向的教学与实践中存在这一短板。

3.3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外语素质, 培养国际化就业能力

从近几年招聘来看, 企业对于外语的要求在逐步提高, 企业为创造自己的竞争力纷纷需要将员工送到国外培养, 加之涉外交流和贸易来往逐步增多, 外语成为学生在专业之外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地处西北的葡萄酒学院需要让学生了解国外的葡萄酒文化, 有必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 培养学生进行国际化就业的能力。

3.4 强化学生人文素质, 提升学生就业、发展软实力

在狠抓学生专业素养特别是葡萄酒文化素养的同时, 学生人文素质短板又逐渐显现。学校学习期间, 表现出学习功利性太强, 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应聘过程中, 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地理历史等知识普遍缺乏, 人文积淀薄弱。为实现培养一流葡萄酒人才的目标, 有必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计划, 提升学生就业、发展的软实力。

4 葡萄酒学院推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对策

(1) 通过拓展与企业的合作, 推动学院葡萄酒营销教育的发展、学生营销能力的提高。近来, 有企业提出与学院共建葡萄酒营销实习基地, 这是很好的合作方式, 能够实现学院与企业的双赢。

(2) 打造平台, 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葡萄酒市场、葡萄酒营销。一方面, 邀请学院出国留学的老师做报告的时候将对象扩展到本科学生, 改变现有只针对研究生的局面;另一方面, 邀请来学院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给学生作报告, 了解现实中的葡萄酒市场、葡萄酒市场运作, 特别是充分利用企业招聘的契机给学生传递信号, 这是一个学生期许的方式。

(3) 拓展对外合作、交流, 让本科学生参与其中, 在提高外语素质的同时, 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国外葡萄酒的发展、现状, 提高学生对于外语学习、专业外语学习的兴趣。

(4) 鼓励学生在扎实专业学习的同时, 提高外语能力。近年来, 雅思考试在我院学生中兴起, 出国也逐步成为学生们的一个选择, 思想教育方面有义务给学生营造一个外语学习特别是葡萄酒专业外语学习的环境,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引导、鼓励学生提高外语能力。

(5) 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渗透对葡萄酒文化的宣传和学习。葡萄酒学院有必要从更高的层面上给学生创造葡萄酒文化学习的平台、环境。从目前来看,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传达葡萄酒文化的理念,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葡萄酒文化的重要性;其次给学生学习葡萄酒文化的平台, 建立葡萄酒图书阅览室、葡萄酒电子书库, 让学生有条件系统地了解葡萄酒文化;第三, 充分利用葡萄酒爱好者协会的平台, 从提高我院学生葡萄酒文化的角度开展一些活动。

(6) 启动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计划。一方面将人文素养提升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爱好;一方面, 开展针对性的、长期的人文知识的引导学习、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制定人文素养提升计划, 并成立专门机构督促计划的实施、考核。

摘要:文章探索了中国葡萄酒行业快速发展的特征以及对专业人才需求规律的变化, 提出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调整方向以及就业服务的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素质,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丽嫦.洋葡萄酒抢占市场25%份额原瓶进口五年涨14倍.南方都市报.网易财经[EB/OL].2011-09-06.http://money.163.com/11/0906/07/7D8IIAJT002526O3.html.

上一篇:试析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与防范下一篇:药品注册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