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中学校教育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团体共读心理学经典名作,借助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融阅读、团体互动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形式。从自由学习到自觉实践是教师掌握和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过程,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读书团体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有四大要素: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自由自主的学习形式、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自觉主动的实践反思。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心理辅导中学校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心理辅导中学校教育论文 篇1:

发挥心理辅导中心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教育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步关注和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开始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有的学校称心理辅导室),主要负责组织和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如何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顺利、持续、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摆在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育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笔者结合多年在学校从事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论证,认为在未来的学校教育管理中,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要想发挥它的真正效能,必须具有计划启动、信息咨助、落实督导和评估推广的功能。

一、发挥计划启动功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

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必须具有对学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局的规划和统筹的功能,并能对其中每项具体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计划和组织启动的能力。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专题教育讲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辅导中心的日常功能运作(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试、心理书刊查阅、信箱热线服务)、心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全面统筹和规划。而针对具体某项工作,如心理教育科研,每学期或学年中心都要有具体的课题研究方向和计划,安排好与哪些部门共同协助开展,如何组织开展等各方面的工作。目前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并不像学生处、教务处这样的传统职能管理部门,具有一定可供调动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启动诸如涉及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往往需要借助这些固定的学校职能部门去实施组织。我们中心曾经联合教务处,将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计划纳入教务处的工作计划,让每个科组在学期的教研中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组织学科知识教法研究,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也曾联合学生处,开展 “班级管理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组织班主任学习咨询辅导理论和技巧,针对每班的个别学生开展相应的个案研究和实施心理辅导计划。这样做既可保证中心计划的顺利启动,又可以扩大深化研究范围,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推广到每一学科教学和各个教育管理的环节中,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借助固定职能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就是中心必须提供详细可行的计划方案,具体操作实施全过程的预想和指导,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只是在启动时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发挥管理带动的作用。可以说,计划越详尽明确,开展启动的难度越小,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越默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要强调它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既服从学校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理念,同时又能对一些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动就轻易得多。

二、用好信息咨助功能,帮助师生和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信息咨助功能是指中心必须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咨询。大的范围,要能够为学校师生员工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开展全校师生的心理调研,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小的范围,要能够为学校的每一位有需要的教职员工提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訊服务,能够为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心理辅导中心的信息咨助实质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信息咨询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的。因此,这种功能作为中心最基本的日常服务功能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心理辅导中心一般拥有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专业的书刊,收有一定的心理测试量表或软件,能满足师生一般的查询需求。此外,心理辅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注意收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发展资料,更新和补充已有的信息库,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提升,为学校教职员工提供良好的咨讯服务。

根据我们心理辅导中心的经验,学校一般的任课教师通常会在撰写心理教育论文碰到困难时来咨询,咨询信息的内容较多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新的学习理论等方面;随着教育竞争的压力加大,中心对教师心理的介入和干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一些新教师、新班主任,或是刚转岗位的教师,非常需要得到心理方面的辅导;班主任们一般会在碰到个别比较棘手的学生时来咨询,或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班会时来寻找一些参考的活动教案,或请专业老师作嘉宾讲座。学生们的咨询问题较多涉及到人际关系、情感、学习、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个别学生会涉及到如强迫症、恐惧症或焦虑症等心理障碍问题。在咨询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问题家长,中心正在尝试通过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供一些面向学生家长的心理援助教育计划。因此,心理辅导中心一般要发展和备有上述相关的资料信息,以满足师生们乃至家长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

三、强化落实督导功能,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实施

心理辅导中心的落实督导功能是指在具体开展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包括运行常规性的辅导服务时,能借助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和途径去保证活动工作的贯彻落实,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持续运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划归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这使得它经常遭遇到德育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况,更何况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也仅仅只是千头万绪的德育工作中的一环。我们学校曾经在班主任中组织过一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和教案设计大赛”,这个活动主要是由我们心理辅导中心全面策划,和学生处一起组织的。整个活动我们经历了许多阻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将活动坚持下去,为此中心做了很多铺垫工作,包括方案设计、选发参考教案、开展范例指导、制订评估标准、实施观摩督导到最后的评奖总结。这么多铺垫工作的惟一目的就是保证这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心理辅导中心在这过程中起了落实督导的作用。最后,这项活动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选出了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优秀活动课例和教案,我校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积累了一批成果。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我们心理辅导中心逐步摸索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在目前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要想发挥它的服务功能,必须在学校里搭建一定的平台或借助一定的载体,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合作和支持,通过自身的勤奋工作,主动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条件。通过自觉地实施落实与督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功能,才能有效地推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中来,如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当前一般都要涉及到电脑网络和软件操作,因此就必须加强与学校网络中心的合作与联系,争取电脑老师的支持和配合,提供完整充足的资料数据,才能顺利完成每年一次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

四、借助评估推广功能,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为了不断扩大心理辅导中心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中心必须具有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及时评估总结,对一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的功能,及时发现本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好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和表彰;要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宣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橱窗、刊物、网络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这样做,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劳动成果,提高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目前阶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适宜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重视过程,激励先进,强化普及。在推广应用形式方面,可以组织经验交流会、示范观摩课、录像拍摄、专缉出刊等,也可以推荐老师们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征文的评选活动或向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投稿。我们把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请进来,也把我们有突出表现的教师推介出去,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交流。这些都是要让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射站、服务台和转换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进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有人说,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高原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环境中如何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如何寻找一些载体和平台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深入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靠个别几个专业心理教师的孤军作战,这种心理困惑可能是当前每一个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迫切渴望解决的问题。对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功能和实施途径的探讨,一方面可以解决如何在学校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探讨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工作方式和途径,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外发展、全面育人的功效。

作者:蔡静文

心理辅导中学校教育论文 篇2:

从“自由学习”到“自觉实践”

【摘 要】通过团体共读心理学经典名作,借助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融阅读、团体互动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形式。从自由学习到自觉实践是教师掌握和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过程,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读书团体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有四大要素: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自由自主的学习形式、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自觉主动的实践反思。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成长;自由学习;自觉实践

一、研究背景

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人丁单薄的心理健康教师相对于其他主科教师而言,专业成长面临诸多瓶颈,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都存在“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困扰,自我反思则因资源匮乏而日渐狭隘。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心理健康教研员符明老师提出通过团体共读心理学经典名作,借助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即时的同伴交流互动,以此建构融阅读、团体互动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形式,期待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

此次共读书目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经典著作《自由学习》。《自由学习》是“来访者中心”的心理咨詢理念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经典著作,全面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作者从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学习途径、教学设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资源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运用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理念和翔实的案例,论述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及实施自由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多个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为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选择此书作为共读书目,能够从心理咨询师与教师两个角色层面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将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动力原则推广运用到心理辅导和学校教育实践领域。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这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特指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运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自由学习》一书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和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其中关于教育要培养完善的人,教师要成为促进者,建立学习社区,学校要成为促进师生成长的乐园等观点,都是基于对人性的信任和尊重。人本主义心理学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但要把握三个原则:共情的理解、以尊重为前提的沟通、无条件积极关注。

(二)读书团体

团体是心理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团体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成员彼此之间产生交互作用,而且有统一的目标。构成团体的主要条件有四个:(1)有一定规模,即成员在两人以上;(2)彼此有影响;(3)能达成共识;(4)有共同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常用的心理辅导形式,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领导者,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团体成员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健康的态度与行为。读书团体融合了阅读与团体辅导的元素,借助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团体动力,旨在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觉察和个人成长。

(三)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包括专业知能、专业智慧、专业精神三个方面,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再加上个人自我成长的内容。专业知能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个人成长是指心理健康教师要有良好的自我觉察、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也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提到的达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一般而言,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不外乎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四个方面,而阅读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是支撑这四大途径的基础。

三、共读团体历程简述:从自由学习到自觉实践

围绕《自由学习》的共读共研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阅读与自由学习,即成员自由阅读全书和精读负责领读的章节,并用微课分享负责章节的精华内容。第二阶段是自由实践,即结合《自由学习》的相关内容制作微课,分享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自由学习阶段

罗杰斯所谓的自由学习,是指人本主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和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式。罗杰斯认为,真正的学习“就是青少年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这种真正的学习也是他所认为的有意义的学习、自由的学习。

1.自由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

课题组在自由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自由阅读与分享《自由学习》全书内容。《自由学习》全书共18章,要求成员阅读全书并精读负责领读的章节,每个成员要领读2~3章内容,并提炼各章节的精华制作成视频,上传到读书团体微信群进行交流研讨。

阅读分快读全书和精读部分章节。第一种阅读是为了解全书内容和各章节的联系,第二种阅读是为了提炼各章节的精华并进一步思考运用。

当小组所有成员都按要求提交了各章节精华的微课视频,全书的精华拼图就完成了,此时已完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学习。

2.自由学习阶段的收获。

从小组成员分享的各章节读书精华中,除了可以读到书中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可以窥见每个人的风格、喜好、看问题的角度等。笔者认为,每个人遇见的和读到的都是自己,微课所呈现的也是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其实也是促进教师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觉察和个人成长的过程。

(二)自觉实践阶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由阅读之后就是自觉实践阶段了。自觉实践是指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偏好,结合具体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案例,分享某种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技术的具体运用。

1.自觉实践阶段的主要任务。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自由学习》的相关内容,选择分享一个心理学技术在教育教学和辅导中的运用,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读书小组进行分享交流。这是将《自由学习》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迁移到实践的过程。课题组每个成员都用微课视频分享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技术,包括共情、聆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小组合作、师生沟通、积极赋义、营造温暖课堂等,这既呈现了心理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又让成员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和提炼相关技术,澄清了相关概念和操作流程,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奠定了基础。

2.自觉实践阶段的收获。

通过自觉实践环节,可以看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看到心理学对创建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的重要贡献。借助视频的制作,成员亲身体验并实践了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实现了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到每一个作品报告者的辅导偏好和个人特点。

四、共读团体促进专业成长的要素与条件

(一)读书团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要素

从自由阅读到自觉实践的研究过程,共读团体经历了从个人阅读到小组分享,从自由学习到自觉实践,从文本阅读到微课呈现,从小组研讨到资源共享的过程,完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典学习、以人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和以人为本的自觉实践三大任务。

梳理课题组两年来的共读共研过程,可以从中提炼出读书团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四大要素: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自由自主的学习形式、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自觉主动的实践反思。共读团体走过的全过程和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四要素体现了罗杰斯人本主义理念,完全符合《自由学习》中的原则。

(二)读书团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

1.精心选好书。

共读的专业书必须精挑细选,一要经典、二要专业、三要合时宜、四要有可操作性,所以,选书是最重要的前提。本次选择共读《自由学习》有四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这是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二是因为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经典;三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学校心理辅导最重要、最常用的理論流派;四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对当今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2.自由宽松的氛围。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非指导性,他认为所有个体本身蕴含着一种自我指导生命的能力,在一种特殊的帮助中,给个体以发现自己内在智慧和自信的自由,他们将做出更加健康和更具有建设性的选择。课题组正是基于非指导性的原则展开自由学习和自觉实践之旅的,事实证明课题组成员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自由宽松、充满信任的氛围中收获了很多。

3.安全的团体环境。

罗杰斯认为,安全、支持性的环境能让每个人踏上自我发现、自我尊重和自我指导的学习之路。共读团体提供的是有规矩、有约定的自由,成员需要有契约精神,又要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契约中要包括明确的共读任务和时间约定,成员之间要保持坦诚温暖的互动,积极关注每个作品的亮点和可用资源,鼓励成员每一次的尝试与分享。

4.从读书实践到读人。

阅读最终是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阅读书本与分享精华的过程,其实也是遇见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引导成员带着自省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作品,可以促进他们在团体互动中、在自由阅读与自觉实践中遇见自己、完善自己。

5.考虑领读者的顺序。

考虑每个成员的年龄和个性优势,尽量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课题组在分配各章节领读责任人时,将主持人和资历最老的成员安排在一前一后,前者开路,后者压轴,中间是年轻生力军。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独具匠心,效果很好。

作者:李惠君

心理辅导中学校教育论文 篇3:

德国中小学社会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社会教育最初作为学校后教育的补充,缘起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德国在中小学社会教育发展过程中与学校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实践层面环环相扣,推动着德国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育人功能之际,也能够“举社会之力”来持续发展社会教育,这对于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教育;德国;中小学社会教育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帮助儿童、青少年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为成为社会人而准备,帮助青年、老年在社会生活中不断适应社会化。

一、基于“社会”的“社会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一词始于20世纪初,其基本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理解的社会是以人为主体,通过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亲族关系或法规、道德、风俗习惯联系起来的整体。它是个人之间有机联系的群体”,而“狭义的理解是由共同利益或共同信仰、共同价值标准、共同规范将个人联系起来的亚群体”。[1]

从各国的教育发展史来看,“事实上,很多国家并无社会教育这一用语”,只有德国与日本两个国家有“社会教育”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发展。美国通常将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活动定义为成人教育或校外教育等。此外,英国将有关社会教育的活动视为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等,而法国则将其称为民众教育、公共教育或大众教育等。我国关于“社会教育”的定义深受德国和日本影响,尤其深受日本影响。我国学者王雷曾对“社会教育”一词在中国的出现与使用作过如下分析:“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教育”一词,更接近或等同于“政教”、“教化”等政治概念,那么近代以后被广泛使用的“教育”一词由于受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则完全被限定在教育领域内,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教育概念,用来表示各种教育观念、思潮与教育实践活动”。[2]尽管各国关于“社会教育”在语义理解上持有明显不同的认识,但他们关于“社会教育”所涉及的教育范围、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及教育功能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对其国民基本素质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但国家发展“社会教育”对其国民社会化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关系。“社会教育”必然要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开展,教“接受学校教育”中的人认识自身所生活的社会,教不再“接受学校教育”中的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总而言之,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个要素就是社会教育永远不容忽视的教育要素。

二、德国社会教育理论发展

我国台湾社会教育学家詹栋梁以“二战”为界,将西方社会教育理论研究分为两大阶段,即古典社会教育理论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我国学者王雷曾在其《“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一文中对德国社会教育的传播作简要分析时提出,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许多教育家开始不断反思18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以人为本的“个人教育学”所带来的危害,并重新思考建立一种新的以“社会为本”的教育学体系。他还认为“‘社会教育’这一概念最初在德国出现,实则是德国教育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多元化发展的产物。”[3]总的来说,德国“社会教育”理念从其诞生之始,经过不同时期社会教育学家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横纵向相结合的理论发展之路。

(一)透过“社会”而实施的一种教育

随着社会教育运动的发展,关于社会教育的认识发生着巨变。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波伊默认为社会教育是一种意义教育,一种“急难帮助”,强调社会教育所涉及的领域应囊括学校与家庭之外的所有范围,所传授的内容应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教育实践应以相应的社会教育制度及专业人士为基础。然而那托尔普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教育视为一般教育,认为社会教育内容应包含学校和社会教育两部分,那么社会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帮助”,还是一种“透过社会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并最终造福于社会。[4]

此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社会教育应与社会政策配合,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教育那些在工厂中工作而又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的儿童”。其关于社会教育的认识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并试图将教育的受众群体扩大至整个国民群体。

(二)社会教育需要“环境”

费雪作为德国现代社会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环境”这一因素,认为社会教育要考虑社会和教育两方面间的关系。他提出“教育是为社会而设的,也是施之于社会的,教育透过社会而实施”。当“环境”成为社会教育中的首要因素,对于学校中的青少年而言,一是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并通过社会教育让青少年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二是需要探讨社会机构之间如何通力合作为青少年更好地接受社会教育而服务;三是实施社会教育的目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符合社会制度的要求,“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受到教育,使社会成为教育学生的客体,使学生成为主体,使所有的教育都合乎事实”。[5]

(三)“法律”支撑下的社会教育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渐增多,社会教育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二战后”,关于社会教育的研究更加具体,更具针对性,“法律”这一因素进入到社会教育领域。德国社会教育学家莫伦豪尔作为“二战后”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集大成者,在其《社会教育学概论》一书中基于青年立法视角,提出社会教育应该关注青年发展,通过社会实施對青年发展有所帮助的法律条文以保护这一群体的健康发展。莫伦豪尔将社会教育视为一种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途径或平台,将社会教育领域延伸至需要帮助的青年群体,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包括家庭教育、休闲时间的利用、职业帮助及危难帮助等。[6]

(四)社会教育需要融合“终身教育”理念

当代社会教育理论更为关注社会需要,突出全民教育,并不断融入终身教育理念。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系列有关全球教育发展问题的会议,探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日益关注全民教育、成人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社会教育问题。此外,终身教育理念能够进入社会教育领域与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保尔·朗格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朗格朗在其《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对“终身教育”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现实动因及意义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终身教育应涵盖的范围、目标及实施中所需的政策和环境,这为德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纵观西方关于“社会教育”在概念及理论方面的发展史而言,“社会”是“社会教育”的根,而“社会教育”中的“教育”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发展范围。在当今社会,社会教育所发挥的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理应受到同等重视。如果说,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社会国民素质的基底息息相关,那么社会教育对于维护和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基底所带来的影响则是不容小觑的。[7]

三、德国社会教育的三大发展根基

德国在“社会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土壤,并与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有着较为成熟完善的社会教育体系。但不容忽视的是,德国社会教育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指导、法律的保障以及日趋成熟的理论引领,可以说德国社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理论和法律这三大根基。[8]

在政策根基方面,从德国首次出现“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直至引入“终身教育”理念,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各类政策所发挥的“保驾护航”作用。在理论根基方面,世界各国关于社会教育思潮的兴起与理论研究都与德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德国各时期社会学家对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德国政府对社会教育的高度重视,对社会教育相關立法及实施的重视都促使德国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社会教育政策,并在不同时期加以完善补充,保证社会教育政策的延续性。据统计,德国2012年所成立的社会教育机构达到上千所,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的相关课程及讲座达60多万场。[9]在法律根基方面,20世纪60至70年代,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教育,在原来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中增加了专门负责社会教育的行政部门,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社会教育的有效运行。此外,德国在发展社会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出台相应的社会教育政策,针对不同领域出台不同的社会教育政策,在保障儿童、青少年、青年、老年及弱势群体能够享受不同社会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保障着德国诸多社会教育机构者的利益。在国家层面出台《儿童与青少年援助法》等以确立社会教育的权威;在各州出台《巴登-符腾堡州青少年社会教育促进法》、《黑森州儿童与青少年援助法》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法律,使德国社会教育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10]

四、德国中小学社会教育的内容

德国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相连,紧紧围绕社会而展开。德国社会教育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注重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其中,在初等、中等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11]就其初等教育阶段所实施的社会教育而言,德国在发展初等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社会教育对其初等阶段学校教育发展的补充,注重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并围绕文化设施、宗教团体、协会社团、青少年局及网络教育资源等展开,使其能够与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相互补充。

(一)文化设施

德国大多数中小学实行半日制教学,学生每天下午两点结束其一天的学校生活,这种时间上的特殊性为其发展社会教育带来强劲保障。这种政府政策支持下带来的时间保障既保障着他们的儿童、青少年能够拥有大量时间来参加校外活动,也为校外教育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环境与空间。尽管德国的社会教育鼓励民间机构的参与和发展,使很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但更多的是非盈利性质的社会教育团体和机构。德国几乎所有的文化机构都开设有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教育课程及相关体验项目,并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文化教育,在项目设计上具有连贯性和连续性。[12]

德国每座城市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有其各自的公共图书馆,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博物馆。在德国首都柏林就有153家博物馆,以德国历史博物馆为例,这座博物馆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历史教育专题活动,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并结合学校的历史课程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与此同时,还专门为中小学历史老师在查阅资料、从事专题科研方面提供一系列的便利条件和支持[13]。

(二)宗教团体

在德国,教会首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制度化的教会组织影响着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丰富其课余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既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也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学校教育之外,教会和宗教团体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以青少年心理辅导、青少年组织、学业辅导、志愿活动为主体的社会教育资源。教会为青少年或家庭提供关于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课程以及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机制,在保护青少年心灵和引导他们精神世界方面有着独特的积极意义。各地教会通过各自专门的青少年组织,开展教育、社交等各类活动,如手工制作、户外运动、远足和旅游等。在寒暑假开展的发展的很多活动也都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费用低廉,广受宗教家庭的欢迎。此外,教会所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和义卖活动作为其常规的青少年活动,也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14]

(三)协会社团

德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以促进青少年发展,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援助为宗旨的社团协会,例如德国青少年协会、青少年研究中心、天赋儿童协会、青少年和家庭研究咨询中心等。在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方面,德国的社团和协会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不管是俱乐部的一般性青少年足球训练、足球课程还是职业球队的各项赛事都会选在周末和假期举行,避免影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除了足球协会和俱乐部,德国还有各种各样的协会组织,这些组织都始终与学校密切合作,为青少年在体育运动方面提供场地支持和教育训练,让他们建立终身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也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及公平参与的品德。[15]

(四)青少年局

在德国青少年社会教育中,青少年局在青少年保护、维权及教养机构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德国每个城市的每个区都有青少年局,德国政府依据《儿童与青少年救助法》设立隶属于地方政府的青少年救助和服务部门,以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救助,维护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这些青少年救助和服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有关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成长以及家庭亲子关系建设等。

(五)网络教育资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发展社会教育的媒介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教育资源以其实效性、及时性、便捷性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也使得社会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普及。德国在发展社会教育过程中既注重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适合其职业或基本生活所需的线下社会教育资源,也为其提供相应的线上教育网络资源,以保证其为父母、孩子提供丰富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也为其提供诸如“有大象的那一页”、“来问问芬”、“孩子电影世界、“儿童烹饪区”、“十万个问什么”、“盲牛”、“聪明的小傻瓜”等丰富多彩、針对性强且有权威的网络教育资源。[16]

五、结论

德国有着较为成熟的社会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性方面所发挥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德国在发展社会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其社会教育发展,其能够拥有大量来自民间扶持的社会教育机构及企业,也是德国社会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7]

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对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德国社会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到社会教育中,在儿童、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成为社会人,如何在未来社会生活中不断适应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最终造福于人民的良好生活,造福于国家的良好发展。[18]不管各国对社会教育有着何种不同的理解,不管社会教育在横向和纵向领域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始终记住社会教育最初是为解决学校教育体系外的问题而出现,其本质永远是基于“社会”而实施的“教育”,其首要功能还是育人。

参考文献:

[1][2][3]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4][5]龚超.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研究综述),2008,02,73-77.

[6]詹栋梁.各国社会教育运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1.

[7]詹栋梁.社会教育理论[M].台北:师大书苑,1988.71.

[8]王守昌:《西方社会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6.

[9]谢春风.社会资源服务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国际立法经验与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7 (10),9-12.

[10]詹栋梁.现代社会教育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3.517-518.

[11]王雷.社会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入保出版社,2007.

[12]詹栋梁.现代社会教育思潮[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1.3

[13][14][15][16]秦琳.德国基础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9

[17][18]孙侠.发达国家社会教育管理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2 (12):47-415.

作者:崔一鸣

上一篇:收费站团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奶牛养殖的生态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