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2022-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第2篇: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个人背景:家中独子,父亲是个商人,喜怒无常,母亲有间歇性抑郁症,童年生活的不愉快 影响因素:1.自杀女孩;2.第一次世界大战

理论来源:结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体系,其中弗洛伊德理论帮助他理解了个体的人格,卡尔·马克思的理论解释了社会政治的影响。

弗洛姆的心理学思想综合了 S.弗洛伊德的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观点,形成了他的社会文化人性观。他反对弗洛伊德人性决定于性冲动和个人潜意识的内在动力,强调人的性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但人性并非为社会文化塑造,人性中亦有独立一面。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主义在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思想有“共同的基础”,他称“怀疑、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他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他对弗洛伊德学说所作的改造,比霍妮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主要表现在:他不象霍妮那样泛泛而谈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而是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也不象霍妮那样把文化和社会因素只归结于家庭环境,而是把兴趣放在论述社会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上,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的决定作用。并认为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人格,把传统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大层面。

他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提出了社会潜意识。弗洛姆指出:“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深层潜意识及其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每个社会都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因此,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意识决定的,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性格,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的要求。

精神分析对弗洛姆来说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和实际的治疗理论,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武器。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

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已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已当作商品,使自已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一、社会潜意识

社会潜意识理论是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大发展,也是精神分析从研究个体转向研究社会的一块基石。在弗洛姆之前,已有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概念,这是精神分析研究个体潜意识转向社会潜意识的先声。弗洛姆本人也承认荣格的作用和影响,但认为自己的社会潜意识有别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直接指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其中绝大部分是遗传的,是不能成为意识的,而他的社会潜意识则是在社会压抑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主要指被社会意识所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内容。

按照弗洛姆的解释,社会潜意识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每一个社会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现实和交际方式,通过人际的情感和认知形式,发展一种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特殊思想体系或规范,加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压抑作用,用弗洛姆的话来说:“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受社会限制的过滤器,除非经验能通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它们就不能成为意识,”而只能处于一种受压抑的潜意识状态。

弗洛姆在专门论述社会潜意识的一本书中,深入分析了“社会过滤器”对社会潜意识的影响,认为这一“社会过滤器”是通过三种文化要素来发生作用的,而这三种文化要素也就构成了社会潜意识的主要机制。

1.语言。由一种文化的共同语所组成的固定的语法和句法规则,强有力地塑造着现实被标记的方式,也即“语言包含着生活的态度”。或者说,语言通过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其所蕴含的一种精神,来决定哪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哪些则不能。

2.逻辑。一种文化范畴中的逻辑规律决定着其成员认为什么是“自然”的或合理的,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方式甚至思想内容。所以它也能起到一种社会压抑或社会过滤的作用。

3.禁忌。社会过滤系统利用社会文化中的“禁忌”,来塑造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即有些思想、情感或态度会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危险的,从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

由于过滤器的作用,任何一个特定社会中的不合理之处,都必然导致该社会成员对自己许多感觉和意识经验的压抑。一个社会越是不能代表该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这种必然性也就会越大。因为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普通大众是不能允许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其社会的种种规范相背的,他们不得不对这些思想和情感进行压抑。一般说来,潜意识既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而是两者的统一,它通常代表了实在的人,一个具有潜能的人,而意识只是代表着社会的人,代表着个人所处历史状况所造成的局限性。那么,认识到人的潜意识,便意味着去触摸一种完整的人性。因而,弗洛姆认为,除非一个人能够超越他的社会,认识到这个社会是如何促成或阻碍人的潜能发展的,否则他就不能全面地论及自己的人性。如果揭示潜意识便意味着达到对自己的人性的体验的话,那么不但要揭示个人的潜意识,还要进一步揭示社会的潜意识。必须使普通人能够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认识社会的动力,批判地估价自己的

社会,以期达到对社会潜意识的把握。

第二节 社会心理分析学说

一、人不断寻求自由又恐惧自由

自由是人格的根本。

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同时使人陷于孤独、忧虑和软弱。

生活中的矛盾:一方面寻求自由;另一方面却又恐惧自由。

逃避自由,甚至希望能有一个强力的社会机构来管制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全。这种现象为自由之恐惧。

著名观点:

古代社会安全而不自由

现代社会自由而不安全

自由的社会不安全

安全的社会不自由

无奴才可统治,无主子可依靠,都让人活不下去。

要摆脱孤独有两条道路:

第一是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

第二是向后倒退,放弃自由,向权威和社会屈服——社会潜意识。

二、社会潜意识是社会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1、社会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精神;

社会潜意识是指被社会意识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内容。

集体潜意识是生来具有的;

社会潜意识是在特定社会中形成的。

2、社会潜意识的理解

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当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该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例: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

“必须使多数人自愿地接受剥削,而这要成为可能,则大多数人心中必须充满各种谎言与虚构,并以此来解释和证明接受少数人统治的合理性。”

“如果大多数人都彻底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这个事实的话,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怨恨,这种怨恨将会威胁着现存的秩序。”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只是一定的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合理化的反映,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的反映。

大多数人的意识——虚假的意识

被压抑的潜意识——真实的意识

真实的意识(对现实真实的反映)

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

能够感觉到疼痛的人也算是幸福的了。如果一个人连疼痛感都没有了,那么他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人们为什么要压抑对事实的认识呢?

人的基本需要是要与世界发生联系以避免孤独,与他人保持一致是人的强烈的需求。对排斥的恐惧或对失去同一性的恐惧是压抑的主要原因。

3、社会潜意识压抑的机制

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决定人的认知方式的系统,这种系统的作用就好比一种过滤器。经验如能进入过滤器就能成为意识。

过滤器是由三种要素组成的:语言、逻辑与社会禁忌。

(1)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经验难以成为明确的意识

自然界的细微的变化――中国文化很容易被意识

自然界的细微的变化――西方文化不易被意识到

清晨,空气中仍带有一丝凉意,太阳正冉冉升起,一只小鸟在歌唱,这时你看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上面有一滴露水……。

容易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往往是社会允许人们意识到的。

不易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往往是社会不鼓励,甚至是不允许的。

(2)不合逻辑的经验易被排斥在意识之外

合乎逻辑的经验——容易成为意识

不合逻辑的经验——容易排斥在意识之外

老子的逻辑——悖论逻辑的原则:同一个人同时体验到爱与恨,从悖论逻辑的观点来看,这是合乎逻辑的。

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如果他意识到爱,他就不可能同时意识到恨。对于同一个人,同时体验到两种相互矛盾的东西,是极其荒谬的。

(3)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意识压抑

有些事不但不能做,甚至不能想。

例如:一个军人

如果被推向战场,即使他并不明白自己所在的部队为什么要去打仗,甚至对这场战争有抵触或厌恶情绪,他的意识也会尽快彻底地排斥这些情绪,使自己完全相信官方的宣传,并振作起来全力以赴地投入战场,甚至去立功。

否则,任这些犹豫、怀疑情绪在意识中起作用,那就十分危险。

社会利用过滤器的压抑作用,将那些与一定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经验排除在人的意识之外,而将那些与一定经济基础相符合的经验上升为意识形态。

社会潜意识是一种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

病态社会

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也是最健康的人。

能感受到疼痛的人也算是幸福的人。如果一个人连疼痛感都没有了,那他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

三、梦是人的天性的真实的自然表现

弗洛伊德:梦是被压抑的性欲的满足;

荣格:梦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

弗罗姆:梦是人的天性的真实的自然表现。

潜意识中的智慧恰恰是我们自己最真实的智慧而不是祖先的智慧,压抑是由我们的现实处境造成的。

睡眠比觉醒状态更自由

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我们和外界文化不再接触,因而使我们最邪恶及最美好的天性暴露无疑。

梦突破了觉醒状态下的逻辑、语言和社会禁忌的“过滤器”作用,使潜意识的心理内容得以实现。

人在睡梦中往往比在清醒时更有理性和智慧,更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更懂得如何去表达感情。

第3篇:逃避自由 - 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

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他描述了一些关于自由和孤独的情况。人类在最初并与自然处于一体的状态。孩子与母体有“脐带”的关联,尽管这样的关联可能使人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缚,没有自由可言,但是他因为在这个社会有固定的位置,这给了他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不会有孤独的感觉。然而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慢慢有了个体性意识,慢慢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

人类从古至今都在追求自由,追求个人自我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在人类的个体化进程中,尽管人的个人能力、自我力量得到了增长,但同时孤独也日益加深,因为他逐渐失去了原本世界对他的庇护,他需要一个人去面对种种危险的情况。

正是因为人在获得了所谓的“自由”后,感受到了从未感受到的孤独和焦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当人无法忍受这样的孤独时,便产生了一种逃避机制,即对自由的逃避。 从弗洛姆的描述来看,在中世纪时上层社会对中层阶级和下层人的统治与压迫,中层阶级和下层人对上层社会的服从,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统治也是因为这种对自由的逃避。弗洛姆在对逃避机制的解释中,谈到了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并比较了施虐狂与破坏欲的异同。

一、 人因个体意识的苏醒而追求自由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提到了R.休斯的《牙买加的劲风》一书,里面描述了以为10岁儿童个体性意识的突然苏醒。当这个10岁的小姑娘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她“开始严肃地思考它的含义”。当个体意识苏醒时,他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渴望展示他的个性,他不愿被已有的社会制度束缚住。当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自由而行动,冲破障碍,比如推翻束缚人类的封建制度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与世界分离开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人终于拥有了朝思暮想的自由。

二、 人因自由而孤独

当人终于拥有了自由,面对强大无比的世界,他开始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尽管人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他的个体性和自我被压抑了,但是他扎根于世界,是强大的世界的一部分,在世界的庇护下,他不需要独立地为那些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和压力而担忧,而且由于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群体跟他相联系,仿佛他自己也是强大的。

然而人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与无能为力后,他慢慢地开始感到孤独与焦虑。失去了世界的庇护,失去了与强大群体的联系,他发现自己与其他人越来越分离,孤独感越来越强烈。

三、 人因孤独而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那种孤独和无能为力感,人产生了一种放弃个性的冲动,因为人潜意识里认为放弃个性能使自己回归到最初的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状态。人开始通过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自发的活动来尝试将个人与世界重新联系。然而人一旦朝个体化加深的方向迈出一步,他与世界的联系便切断了,尽管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恢复这种联系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人产生逃避已获得的自由的冲动。

中世纪早期,人一降生便有固定的存在位置,各个社会群体自身有着一定的社会活动范围,他们“各司其职”,由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存在,各个社会群体之间都视对方为陌生人。

中世纪晚期时,社会结构和人格发生了变化,社会各个群体的个人主义日渐强盛,对个

体性的关注日益增加,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也受到了影响。原有的社会等级制度逐渐消亡,即使存在,重要性也大不如前。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诞生了。人们更多的开始认识自身,了解自身,并在主观上强调自己的权利。尽管“摆脱束缚,获得自由”这句话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实现,但这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小部分人身上得到实现。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获得了力量感,因为他们自由了,但这种自由带给他们的是孤独与焦虑感,他们被上层阶级剥削压迫,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安全感。人类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等级的模糊性让他们与他人产生联系,但这种联系似乎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幸福和安全感。如何消除这样的疑问呢?人类试图通过他人对个体的名声评价来判断自己的生命是否有价值。或者人类通过寻找一个保护者来消除他感受到的那种孤独感与不安全感。

四、 三种逃避机制

在弗洛姆所讨论的逃避自由的三种机制中,第一种是权威主义,即“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在这种机制中人类渴望臣服或主宰,也就是受虐——施虐冲动。受虐冲动表现为“深感自卑、无能为力、个人的微不足道”。事实上,人在获得自由后感受到的那种孤独感和微不足道感足够强烈,他渴望有一个外部个体来帮助他消除这种感觉,或者说拯救他。一旦找到这样的一个外部个体,他便极度地依赖他,臣服于他。而通常情况下,具有施虐冲动的个体会成为这样一个外部个体。施虐者陶醉于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他们通常希望看到别人受磨难,借此来表现自己的伟大、不平凡,并依此来消除自己的微不足道感。尽管施虐者总是希望别人依赖他,但是事实上,他对受虐者也是依赖的,他需要受虐者。如果没有了受虐者,他便不能感觉到对统治他人的力量感。

第二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是破坏欲。尽管破坏欲的根源也在于难以忍受个人的无能为力与孤立,而且想要通过破坏外在来表现自己的伟大光荣,但是破坏欲与施虐冲动不同。由于施虐者需要依赖于受虐者,因而施虐者不能毁掉受虐者,他需要借由对受虐者的控制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孤独感,而有破坏冲动的人却是要毁掉所有的外在威胁,以此来驱赶个人的这种无能为力和孤立。从弗洛姆的分析上来看,破坏欲的强弱是与个人生命的膨胀受阻程度的大小成比例的。当个人的整个生命受到阻碍,个性无法表达,生命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破坏能。个人的生命越是受到压抑,产生的破坏能越是强烈。当外在的威胁,指的是那些与个人相比会使个人变得渺小的个体,都被他消灭时,尽管他仍然是孤独的,但他感觉自己是伟大的。

第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是机械趋同。由于个人与世界的联系一旦切断,他同世界的关系便无法再回到从前。个体的特征越是明显,个体同他人的区别越大,他越是感觉到孤独,于是个人试图通过将自己塑造成社会固定的文化模式提供的那种人格,由此来消除个体与世界之间鸿沟。个人希望自己被他人承认,如同前文所讲到的,人试图通过他人对自己名声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生命是否有价值。由于社会文化已经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人格模版,即怎样的人是被他人所喜爱的,怎样的人是符合文化要求的,个体通过放弃个人自我,使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性来寻求他人的赞赏,至少符合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机械趋同太普遍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例子。在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机械趋同的一个代表。他按照沙皇专制制度的标准活着,不敢越雷池一步。用固定的模版来模式化自己,使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这样他就能将自我放弃,从而获得安全感。在这种机制中,弗洛姆谈到了自我的含义。什么是自我?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是否真的就是自我的体现呢?虽然我们认为我们的思想、情感、愿望以及感觉都是我们的,但是很可能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灌输给我们的,而这些东西不过在形式上属于我们。人并不总是有意识的机械趋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大多数时候这种机械趋同可能是潜意识的。个人认为自己还保存着自我,事实上,真正的自我已经丧失,而由伪自我取而代之。这种状态或许让人认为是安全的,其实个人已经被放在了一个极不安全的动态之中。

五、 宗教与纳粹主义

从三种逃避机制来说,宗教与纳粹主义都是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宗教的教义叫人们放弃自我,完全的臣服于上帝或者其他神祗,因为个体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个体需要一个外部的神秘个体来保护他,拯救他于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感与无能为力中。事实上,宗教或许并不是为了拯救个人而存在的,也许宗教只是人编造出来的一种虚无的东西。对于那些创造宗教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是施虐者,通过教众对神的崇拜来满足自己的被服从感。对于教众,他们可能是受虐者,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对神的臣服来获得安全与保护。在纳粹主义中,希特勒是典型的施虐欲与受虐欲集于一身的例子。希特勒受命于上帝、命运、历史和自然,在这个层面上,他是权威主义的服从者,但是同时,他又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他对德国群众行使统治权力,又煽动那些群众去统治世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是施虐者。他妄图带领他的跟随者消灭除了他的种族以外的所有“低等民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是有破坏欲的人。

人类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人渴求自由,但自由的获得是有代价的,这代价就是与世界分离,进而体会到从未有的孤独感。人类获得了自由,释放了自我,尽管这自由和自我可能并非真的自由和自我,由于感受到了世界的强大与自己的微不足道,人类开始逃避自由,企图通过与世界重新建立联系来使自己变得强大。这种逃避自由也导致了人的各种某种程度上来说非常态的精神状态。

第4篇: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

读书笔记——弗罗姆《逃避自由》

弗罗姆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逃避自由》这本书是他移居美国后所创作的。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最后一章,弗罗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书中,弗罗姆回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他指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历史。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从而真正有了作为人的意识,自由开始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亦因此遭到破坏。人类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的外在权威的种种束缚,尤其在当今,人类差不多完全摆脱了宗教及诸种权威的影响,并拥有较充分的物质财富,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类独立,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被瓦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完整性亦不复存在。在这之前,人隶属于宗教、社会和家族,而不属于自己。这种状况妨碍人类朝自由、自决和完整的方向发展,但是,它往往又

是“慈爱、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饥饿和外在压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独。然而,获得“自由”的现代人则呈现出另一种情形。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日益个体化,成了一根根伟岸羸弱的风中芦苇。现代文明制造出大量的物质产品,它像一堵堵高墙,将人与人隔开,把人拉离本真状态。乡下人的热情纯朴在城市绝迹,茅屋的原始气息在一幢幢高楼大厦中荡然无存。甚至在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社会,人们连孤独也无从察觉,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蛮。人们赤裸裸的炫耀财富,却离本真愈远;人们谈论性,谈论女人,却离本真愈远;人们宽容默许一切,却离本真愈远。在当下时代,存在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读完全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体会:①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是有欲望的→社会必须压抑欲望→欲望升华→产生人类文明。换言之,他认为历史是人类心里力量的结果,而心里力量本身是不受社会影响的。弗罗姆观点不同,他认为,社会具有压抑和创造两个功能,而弗洛伊德认为社会仅仅负责压抑欲望。②“追求财富的迫切愿望,只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需求”,“追求财富作为人类行为的最主要动机是表面的”。这种说法我觉得比较有意思,也就是说,其实财富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之后,它具有的便是社会性了,拥有大量财富,是人能有更良好社会感觉的工具,而不是财富本身带来的满足。③“人获得愈多自由,愈个人化,就愈别无他择。或者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使自己与世界联结起来,或者通过那些会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自我完整的与世界的联结方式来寻求某些安全”,虽然看似绕口,其实还是颇有道理的,弗罗姆的对许多东西的解释都是通过“逃避孤独”这个关键概念,他对于爱情和专制这两样看似截然不同的东西的解释都可以从这句话中窥见一二。④“婴儿脱离母体,精神仍然未脱离,有原始关联,之后的教育(即给儿童设置一些限制和挫折),使儿童区分出自己与世界,自己与母亲”,从文中看,此过程大约是充满痛苦的,因此在将来的爱情中,或者说男女的关系上,是成人唯一能再度体验到合而为一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极具安全感的同时也就极具诱惑,因此也是最有利于逃避孤独的,记得不知道在哪看到过,男女交合是上帝给人最后的一片止痛药,止痛药虽然有效,但不可滥用,滥用之后便再也没有东西可以抵御与生具来的孤独了。

读完此书后,我不禁又对人的自由有些自我的看法。首先,人是否是自由的,或者说人在社会中是否是自由的。萨特曾说:人就是自由。他所说的自由是指人

是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即便是我们放弃了这种权利也是在自由选择了之后的选择,所以人是自由的。我想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人应当是具有这部分权力的,然而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呢?弗罗姆认为真正的民主是代表的自由的,然而他忘了,建立在民主原则之下的自由也仅仅是多数人的自由,而非全人类的自由,掩盖在民主之下的总会是有黑暗的一面存在着的,民主就是用少数人的鲜血去为他自己涂上不尽的荣誉。也许有人会说当我们将最后的异端融入无尽的社会主体思潮之中时,那时民主实现了,自由也实现了。那么一元的社会也便不是民主,也更不是自由,我想那也正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的社会,在一切人都只带着一种面具而生存,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人时,人是自由的吗?恐怕不是。现在,我还想问一句,人还是自由的吗?

人本应是自由的!但人在现实的社会中是不存在自由的,或者用宗教学家的话来描述现代人的自由便是“命运是无法决定的,你或是被上帝拖着走,或者跟在上帝的身后,当是后者时,你就是自由的。”而现代人所要做的仅仅是将命运和上帝换成其他的名词去理解而矣。

所以,人们逃避自由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实质上不外乎是内心的欺骗感,同样的不自由,如果别无选择我宁愿选择公开的不自由。否则,我们也许会在罪恶的民主下永远的牺牲了我们的自由。

第5篇:《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摘要 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 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 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 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 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 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 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 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仃 这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二 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挑僻该种社会的自由。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者 堤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二. 弗洛姆关于自由的概念

1.消极自由积极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前者指从诸如由其他人或机构加在个人身上的社会习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被典型体现的一种自由,而且在历史上是常常被捍卫的,但是在弗洛姆看来,这个自由本身带有毁灭力量除非有一个创造性因素与之相伴,“自由往”是运用自由自发地将完整的个性运用到创造性活动当中。他指出,这必然指向一种真正与他人的连结,超乎常规社会互动中的表面联结。 “... 在自发的自我实现中,人重新把自己和世界联结...” 在从令人窒息的权威/价值体系获得解放的过程中,弗洛姆说,我们常常会感到空虚和焦虑 (他将此比作从婴儿到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些感受不会消失除非我们使用我们的“自由往”并发展出新的形式取代旧的秩序。但是,常见的实践“自由往”或者真实性的替代方式,是对一个取代旧的秩序的独裁系统臣服,这个系统有着别样的外在表现但却对个人有着相同的功效:用开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处方来驱除不确定性。他将此归为历史的辨证过程,原有的境况是命题,从中解放是反命题。达到合题只能是用什么取代了原来的秩序并提供人们新的安全感。弗洛姆没有提到新的系统是否有必要是进步的。

2.逃避自由

由于消极自由其本身不是一种我们很享受的经验,弗洛姆提出,很多人不是去成功地利用它,而宁愿通过发展某些想法和做法来提供某些形式的安全,企图

把它的消极作用最小化。这些包括以下:1.独裁:弗洛姆将独裁者的个性描绘成包含了施虐和受虐因素的。这个独裁者希望通过竟标给这个世界一种秩序来赢得对他人的控制,他也希望将控制交给某些更高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会伪装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抽象的想法。 2.破坏: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象施虐,弗洛姆指出,施虐者希望能赢得对某物的控制,而破坏个性希望摧毁他不能控制的某物。 3.服从:当人们潜意识将他们的社会里的常规信念和思想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时,就是这个过程。这样就使他们避免真正的自由思考,因为会产生焦虑。

3.20世纪的自由

弗洛姆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心理体系已经转变为对依靠新秩序来重树国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现为了纳粹主义。弗洛姆翻译的《我的奋斗》也体现了希特勒有独裁主义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不仅促使他想以更高权威(即天然的统治者民族这一观念)的名义来统治德国,还让他看到了那些没有安全感的、需要一些自豪与肯定的工人阶级的美好前景。弗洛姆暗示,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消极自由时,很可能就会屈服于独裁主义政权,但他却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不能被抹杀的,并且纳粹主义并没有给世界建立真正的统一。 最后,弗洛姆调查研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4. 现代自由

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 是否就真的“自由”了? 在弗洛姆看来, 现代人的自由实质上已成为一个悖论, 真正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 现代人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桎梏, 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他们依靠自主性, 即独立的思想、行动而生存, 他们发挥着自我的力量, 自由的

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愈来愈大, 彼此之间的冷漠、疏远及每个个体独立于“他者”而存在的孤立状态,使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失落、孤独与无安全感。 这时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困惑与焦虑。 而这种焦虑实则是人类与自然的“脐带” 断裂后, 人类的归属感缺失造成的精神状态。自由与孤独从来就是个体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双重结果,“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 以及沉重的责任, 会使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 于是‘人类产生了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 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 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利的感觉’(弗洛姆《逃避自由》)”

这种放弃自由的心理冲动,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会积淀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种逃避的方式大体会有两种: 一种是屈从于被领导, 屈服于外在的权威。另一种则是舍己的自动适应, 自觉地丧失自我人格, 强求与外在的一致。前者, 个人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结合起来, 以便得到他自身所缺少的力量。 其中最明显的企图是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服从与支配的关系, 从心里方面看, 会极端的表现为施虐与受虐的关系; 在政治上, 则会表现为一种极权主义的特征, 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 则是极具这种心理机制的源蒴的。弗洛姆精辟地分析了这类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其中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了, 无论服从与支配, 都是欲借他者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以实现自我缺失的力量。 他还独到地剖析了施虐与受虐的心理基础, 指出他们两个看似对立的存在, 实则是相互依存的。 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以消灭它的目的物为目的的, 而是主动与被动地共生, 一旦一方被毁灭, 则另一方反而会产生失去的痛苦感。 逃避自由的另一种方式, 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的, 抑或说是潜在规则中的“标准人格” , 因此他就会和周围其他人一样, 个体完全消隐在群体之中。这样,个人与世界的差异及矛盾消失了, 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随之消失。 个人放弃了他独具的个性, 便不再感到孤独与焦虑, 成为了民主制度下符合“他者”所希望的“无名大众” 。这就是现代人的自由的悖论: 人类经过千辛万苦追觅到了自由, 但在现代社会中, 个人化的生活, 孤立化的生存即与外界的融合的关系的断裂, 使人们失去了安全感, 自由却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担, 于是人们又纷纷放弃自由,逃避自由。

三. 实现真正自由的方法

1.实现自由的方法:联系。要实现自由,最现实、最稳妥、最科学的方法是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即广义上的 联系 只有和这种力量相联系,自由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个体和外界建立联系,可以在心理上避免对自由的恐惧,在现实中又有坚硬的支撑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联系是真正有效的呢?弗洛姆指出,正是人们对各种外在联系的错误选择,导致了极权主义 施虐狂 受虐狂 破坏狂的出现 在这些变态的精神状态中,人们都可以忘却个人的无助和孤独,得到一种暂时的安全感 这种对外力的服从,对于个人而言,不失为一种避免孤独与焦虑的方法

2.实现自由的方法:爱。弗洛姆认为,真正的 多数人的自由的实现,应当依靠 另外一种方法,也是惟一一种有创造性的,结果不是导致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方法,就是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 其最极致的表现就是爱与创造性的工作 于是,面对自由的两难困境,弗洛姆将解决之道最终归结为极具人文关怀的 爱 ,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爱 他的希望是,通过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人们用区别于那种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联系的另一种形式,组建出新的 健全的社会

3.实现自由的方法:人的全面的发展用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解决自由的问题,方法显然值得推敲 既然弗洛姆主张通过爱和工作可以得到自由,那么,我们应当考察爱和工作本身是否具有这种能力 在现实中,让人们相信一个资本家爱上一个人,不难;但是如果我们说资产阶级可以抛弃利益,关心爱护工人,彼此成为兄弟,似乎显得矫情和虚伪 如果有人说一个人可以在私人工厂的繁重劳动中自娱自乐,一个艺术家在工作中体会到愉悦,没人否认这种情况;如果说大多数雇佣工人可以在工作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这就迂腐得有些不近情理了 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作为解决自由问题的 爱 创造性的工作本身,就是现实社会的结果,它们是以被决定者的姿态出现的 现实的苦难是宗教的现实基础,人们可以用宗教构建一个世界,但是这和现实的真实改变无关 弗洛姆的 爱 的宗教同样如此 现实中,资本对人性的扭曲,产生了人们对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向往,以及彼此关爱的渴望,弗洛姆的解决方法就是这种渴望的反映 可是,要实现这种平等的爱,关键在于在社会中要有平等的前提 在现实社会中,最大的平等就是

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如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无法占有,我们有何资格说我们可以在他人主导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用爱和工作得到自由?因此,这种爱 ,决定不了什么,相反,主观色彩极重的 爱 ,被铁的现实所决定 强调 爱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所用,显然将人的心理领域的解决办法扩大到了现实领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马克思认为,到了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时,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 恐怕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政治民主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最好的条件,也是实现自由的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E.弗洛姆. 逃避自由[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

[2] E.弗洛姆. 爱的艺术[M]. 孙依依, 译.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86.

[3] E.弗洛姆. 自为的人弗洛姆文集[M]. 冯川, 译. 北京: 改革出版社, 1997.

[4] 任丽杰. 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J]. 理论观察. 2007.

[5] 刘强,韦娟娟. 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 “逃避自由”

[J].学术探索,2006.

第6篇:《逃避自由》读后感

十三 EscapeFromFreedom

来自医学心理学的作业,同时也是自己很想整理的读书笔记,稍作修改。

你向往自由吗?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这个建立在经验上的“公论”真的是正确的吗?

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

在阐释这个机制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有关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自由”的问题,那就是成为人们经验的自由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扎根在人生命之中的天性?亦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

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

《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

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

想想一个小婴儿,她会从降生,成长,到老去,死亡。她的人生过程就像《圣经》中的亚当夏娃——她的始祖一样。她在刚刚降生的时候,就像一只小兽,和世界上其他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无比地眷恋生养她的父母,仿佛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纽带联系着她和她的世界(也包括了她的父母。)。她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在她看来,这世界的其他人和她自身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有一天,也许是清晨,她突然醒来,审视着自己的身体,摇晃着手指,突然就笑着说:“嘿,瞧你自己,这手指,也就是这样罢了,不难看,但是也没有别人好看。”

就在这个清晨,她开始和自己降生以来的“初始纽带”渐渐分离,和这个世界的其他东西分离开了,于是她就有了自我意识。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是人的成长的必然产物,它同时也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但是,人们在获得自由之后,往往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一样,开始变成更加伟大而有力量。很多时候,获得自由的人恰恰对自身产生了焦虑,而开始质疑这种自由本身的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这个原因是很简单的,在人类获得自我意识和自由之初,人类通过“始发纽带”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始发纽带”给予了人类安全感和人生导向,它们使人类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精神的“伊甸园”里。但是当人类开始成长并且斩断了这些“始发纽带”之后,人类的力量可能并没有随之而变得强大,这种安全感和力量变化的不平衡,导致人类开始变得焦虑。人类便开始质疑自由的存在意义,有的人便开始逃避自由。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以便接下来的讨论:

以前文的小女孩为例,随着她的生长发育,并且伴随着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有意无意间,她逐渐开始斩断自己的“始发纽带”,从而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自由。

但是当她斩断了这些给予她安全和导向的纽带之后,她必然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穷的孤独,同时在人类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无法使他获得足够的力量使她强大到足以抵抗这些孤独的侵袭,于是她产生疑惑:究竟是忍受着孤独,继续在个性化和自由化的道路上前进亦或是选择放弃个人的独特性,臣服并且回到这个世界的怀抱中去?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初始纽带”一旦切断便无法修复,人类是回不到自己原来的“伊甸园”中的。这个命题的阐释显而易见,我们不再讨论。

所以,在现实中,人们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的人能够忍受孤独,继续在个性化的道路上前进,但是也有的人选择逃避自由,建立了新的纽带关系。

在上个世纪,德国法西斯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在欧洲大陆兴风作浪,成千上万的人为了高贵的“日耳曼民族”献出了自己的自由,这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四百年的宗教信仰被破除,人们忽然之间获得的前所未有的自由,自身却缺乏了足够的力量,于是大家疯狂地逃避自由,和德国法西斯建立了新的纽带关系,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我相信只要拥有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的人都能明白如何选择是积极的,如何选择是消极的。那么如果我们选择忍受孤独,继续在个性化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埃里希·弗洛姆给我们的答案是:爱,以及创造。是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发展,健全自身独特的个性,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潜能。

补充:

原来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想来,当代社会越发关注“自由”命题,应该也是有许许多多的现世的因素,姑且妄言一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很显然,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必须以人和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为基础。狗则,任何一个就会寸步难行,无法完成其经济任务——相互斗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放弃了从内心追求真正的自我,人体验到的是自己,像是在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他的目的不过是在市场上成功地拍卖自己并获得好价钱。人们过度热衷于追逐物质财富,迷恋于感官享受,就陷入了精神的贫乏。弗洛姆概括道:“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经济的自由,可是精神上,20世纪似乎比19世纪病的更加严重。”

参考文献:

[1] E.弗洛姆. 逃避自由[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

[2] E.弗洛姆. 爱的艺术[M]. 孙依依, 译.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86.

[3] 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4]百度文库: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第7篇:

上一篇:半成品检验管理制度下一篇:辐射安全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