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的说课稿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去年的树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的说课稿

《去年的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90 大家上午好!我是第七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去年的树》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与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本文语言朴实,旨在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珍惜友情。

二、说学情

1、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2、从学生的基础能力来看: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的阶段性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正确的情感来朗读小鸟与大树、树根、门和小女孩四个对话。

○2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默读和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四、说重点与难点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的教学建议: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将本课的重难点设定如下:

重点:通过入情入境地研读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文中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和鸟儿在寻找大树时的焦急心情。

难点: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友谊,懂得友谊是建立在守信的基础上。

五、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重视朗读,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法上我运用讲授法和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则充分体现出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法,使教学手段更丰富,生动。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扮演法、朗读法(自由读、同桌读、小组分角色读)、默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设计思路为:谈话激思,自然入题→细读感悟,体会真情;○1离别见真情○2找寻见真情○3相会见真情→升华小结,拓展练习→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环节1:谈话激思,自然入题。

教师导语: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十分高兴,希望通过这节课我能成为你们的朋友,你们也愿意做我的朋友吗?我们怎样才会成为朋友?咱们要成为好朋友,又需要做到哪些呢?大家都在思考,不急于回答,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去年的树》,阅读大树和鸟儿这对好朋友之间的故事,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好朋友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理念:谈话激起学生对朋友的思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要回答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又难以总结,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带着一种思考,走进文本。 环节

2、细读感悟,体会真情

教师导语: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体现鸟儿和大树友情的对话。 (1)离别见真情

抓关键词体会:“还” “一定”

教师导语:好了,同学们找出了吗?请大家一起大声地读出来。(出示课件)看来大家都找对了。请同学们再一次读这一对话(学生自由练读)你从哪里得知他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字词“还”“一定”)你对这个对话有什么感受呢?(请学生谈理解)好朋友分别都是依依不舍的(板书“依依不舍”),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要是你的同桌也要离开你们,你们是不是也会很伤心,依依不舍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心情,与同桌读对话。(创设情景,让学生加深理解)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感情。

(2)找寻见真情

教师导语:鸟儿无奈地离开了,可是今年回来鸟儿却发现大树不见了。如果你是鸟儿,你会怎么做呢?(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7-14自然段找一找鸟儿在寻找大树的途中都向谁询问了?画出他询问的句子。好了,找到了吗?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分享一下?其他的同学也找对了吗?(课件出示三次问话)请同学们小组分角色朗读好了,同学们都读完了吗?下面有哪组同学愿意出来为我们表演一下呢?同学的表演非常棒,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填字比赛(出示课件,空出三个对话的关键词)看来同学们都对这三个对话非常熟悉了,现在让我们将三个句子连起来再读一遍,体会小鸟当时历尽千辛寻找好朋友的心情(板书“历尽千辛”)。找不到鸟儿,你心里怎么想的呢?

1、默读找句子,点名起来读。

2、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请一组同学画出来表演。

3、填字比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4、三个句子连在一起全班齐读。

5、换位体验,学生谈感受。

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填词语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体会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着急、担心、难过的心情,实现对重点的突破。

(3)相会见真情

教师导语:小鸟在找寻大树过程中的这份着急、担忧,就是奉献给大树最珍贵的友情,村子里,油灯前,这对好朋友终于见面了。小鸟两次对这灯火“看了一会”,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学生回答)

设计理念: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达到感情的升华。

环节

3、升华小结,拓展练习

我的导语:鸟儿飞走了,带着淡淡的忧伤,它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板书“遵守承诺”)。此时,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你想以什么身份对谁说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请一两个学生起来分享他们想说的话)

设计理念: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环节

4、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我的导语: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鸟儿和大树这对好朋友的故事,知道了怎样才能成为好朋友,同学们愿意和老师成为守信的好朋友吗?(学生回答)

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你想对伐木工人、大树、鸟儿说的话写下来。

3、和自己的同学、朋友演一演这个故事。 同学们要按时完成作业,诚信才能成为好朋友哦。

设计理念:复述和表演故事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完成课后“小练笔”,达到说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好朋友

鸟儿 (依依不舍)

离别见真情 (历尽千辛) 找寻见真情 (遵守承诺) 相会见真情

设计理念:板书以情作为主线,小鸟与大树的离别对话中的依依不舍的体现出离别见真情,小鸟在找寻树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体现出了找寻见真情,小鸟两次望着灯火依然遵守承诺唱起了歌体现了相会见真情。设计使内容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也凸显了主题思想的渗透。

大树 说课有理有据,分析到位,特别是板书设计很有特色,很好!

第2篇:给予树的说课稿

《给予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维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言语. 过程与方法: 1.采取分段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进行阅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在问答中寻找答案,认真思考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爱,同情和善良之心,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增添一份热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三 、说教法与学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永远是教与学互相作用的统一活动,其任务在于:通过教和学这种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指导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掌握学习方法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我设定了以下教学法: 教法:

1.读写结合法, 我利用读与写相通之处,让学生写爱心主语。

2. 电化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使学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进学习。

3. 朗读感悟法,体现语文“以读为本”的教学特点,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情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 师生互动法,根据教学目的、课文特点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以问答谈话形式师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课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得出结论。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语言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的学习精神。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

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第一课时同学们已简单交流搜集的圣诞资料的基础上,我又把精心制作的课件在第二课时一开始播放,让学生说说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学生回忆春节欢快的生活),使学生立刻感受到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孩子们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国的春节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这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还为后面的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给一个盼望圣诞老人送给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买洋娃娃这一举动的体会做了铺垫。接着引入课题,让学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再次提醒学生 “给”是一个多音字,并分清“矛”与“予”。然后让学生对课题质疑,从“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走进文本。

(二)品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

1、整体感知课文。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人?谁给你印象最深刻?

2、分段学习,体会人物情感。

(1)轻读

1、2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2)抓住金吉娅的沉默不语,品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理念:同过哥哥姐姐和金吉娅的心情对比,通过研读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以及一系列的问题(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些什么?金吉娅给家人买到了礼物没有?买了什么?这么便宜的棒棒糖,妈妈生气了吗?)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感受”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金吉娅美好的心灵。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尊重。

(3)抓住重点句,品读第四自然段,体会金吉娅的善良。

设计理念:先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金吉娅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的有关句子,并划起来。研读第一个重点句: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让学生想象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女孩,为什么那么想要洋娃娃,发挥学生想象及体会小女孩的愿望很强烈;研读第二个重点句: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小女孩的什么都没有,从而使学生的同情心与爱心一下子涌上心头,进一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与爱心。再以“妈妈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是否确定帮助一个陌生女孩,再一次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与爱心,同时激发学生们自己的爱心。然后让学生带着同情和决心再次读第四自然段,情感得到升华。 (4) 紧抓住重点句: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三)爱心奉献,情感升华。

1.师:八岁的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收到小女孩的洋娃娃会怎么想呢? 设计理念:发挥学生想象,替小女孩说几句话,为写作打基础,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感恩教育。 2.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了吧?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呢?(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画心)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更加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请记住——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3.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像金吉娅这样善良的人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吗?选一个你最想帮助的人,把你的爱心写下来,做一张爱心贺卡,写上你的爱心主语,交给老师,老师一定把你们的爱心转达给他们。 4.播放音乐《让世界从满爱》,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下课。

五、板书设计

家人:棒棒糖

善良

仁爱

金吉娅

同情

体贴

第3篇:《去年的树》说课稿

仁怀市小湾小学 黄天薇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以读为主,同时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课标的要求,而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已经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理解故事内容,感悟体味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分散,因此,我在教学过半的时候安排一个课中活动,进而放松学生学习的疲倦,调节学生学习注意力。

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第11课,是一篇阅读教学的内容,同时该篇课文是一篇童话,主要通过“小鸟为兑现自己的承诺,几经辛苦需找自己的好朋友大树,最后终于找到了她的好朋友,可是现在大树已经变成了火柴去点燃了灯火,为了兑现自己对朋友的承诺,小鸟就对着灯火给自己的好朋友唱歌!”这样一个故事,教育学生要懂得兑现自己的承诺,要懂得珍惜朋友间珍贵的友情!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教师以读代讲;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要懂得兑现承诺,珍惜朋友间珍贵的友情。”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边读边想,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懂得鸟儿对灯火唱歌的理由。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教师谈话:昨天老师在书看到一个童话,上边有一副漂亮图画,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小鸟唱歌给灯火听的图片,要求: 学生看图,你看到了些什么?(抽生答) 2.教师谈话:原来书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在对着灯火唱歌,但是老师感到很奇怪,小鸟为什么会对着灯火唱歌呢?你们能帮帮老师找一找答案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去年的树

(板书课题:童话 去年的树,指导学生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利用课件出示生字,抽生读,集体正音,齐读。 2.同学们会读了,会写吗? 3.指导书写生字。 三.初读感知

1.小鸟对着灯唱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知道答案要在哪里去找吗?要求: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结合工具书思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后交流。(课件出示要求)

2.抽生汇报后归纳: 小鸟和树是好朋友,小鸟答应树今年回来唱歌给它听,但今年的树已经变成了火柴,点燃了灯,所以小鸟对着树唱歌。

3.课中活动:

学习了一会儿,休息一下,放松放松请大家起立,齐唱: 四.再读感悟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上知道了小鸟对着灯火唱歌是怎么回事了,但老师对有些问题还不是十分清楚,你们能帮帮老师吗?课件出示:

(小鸟为什么今年要去寻找树?找出相关句子,并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相关句子,而后指导朗读。 3.去年小鸟和树是好朋友,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但她答应树今年回来唱歌个树听,可是今年回来,小鸟发现树却不见了,树到哪里去了呢?小鸟又是怎样做的呢?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寻找大树的相关句子,并画下来读一读)

4.学生汇报后教师依序出示相关句子,并依序指导朗读。 五.升华小结

1.教师谈话,引导学生归纳: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帮忙,老师终于把困扰我的问题给解决了,原来小鸟唱歌给灯火听是因为在去年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小鸟要去南方的时候答应今年回来唱歌给大树听,可是,小鸟今年回来却发现大树已经不见了,于是小鸟就千辛万苦的去寻找大树,最后,小鸟终于找到了她的好朋友,可是现在大树已经变成了火柴去点燃了灯火,为了兑现自己对朋友的承诺,小鸟就对着灯火给自己的好朋友唱歌!小鸟都这样,所以我们更应该像小鸟一样,答应朋友的事一定要做到!

(板书:答应好朋友的事一定要办到——珍惜友情,信守承诺) 2.同学们,小鸟是这样的信守承诺,让我们带着小鸟对树的这种情谊一起美美的把课文齐读一遍吧!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你想对伐木人、大树、小鸟说的话写下来。 3.和自己的好朋友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童话)去年的树

答应朋友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诺、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第4篇:《去年的树》说课稿

一、解题导入 1、板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齐读。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小学生写的。从“呼风唤雨”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 生:我想到了想要风就有风,想要下雨就下雨,真奇妙啊! 生: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生:我想到了是谁在呼风唤雨? 2、初读: 师:大家的联想很有趣,是啊!由这个词语我们想到的多是与神仙魔法有关。今天,老师要带着各位到20世纪去瞧瞧,因为有人说它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咱们去应证一下。打开书 。放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文。

二、检查自读 1、师:你们的神态告诉我,大家读得很投入。你觉得哪些句子难读,提出来咱们来挑战挑战! 2、生读评价: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不准。

三、整体感知

1、师:读通课文是读懂文章的基础,通过刚才的朗读,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课文写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你读懂了课题要表述的内容。生:课文告诉了我们20世纪现代科技发达,人们生活变化很大。师:你从内容上读懂了课文主要内容。 生:课文告诉了我20世纪是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在呼风唤雨,在改变生活。 师:很好,你抓住课题,读懂了20世纪是怎样呼风唤雨的?

四、直奔重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师: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认为所谓高科技的东西有哪些? 生:电视、电脑、电话、电灯…… 师:这些东西都是在20世纪中创造出来的。

师:我们现在是21世纪,那20世纪是哪些年?生:1900到1999。 师:刚才提到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我们能不能呼风唤雨啊? 生:有时候还不能。 ⑵ 师:是的,除了这些还不够呢,可是为什么课题会这么写呢?让我们到书中去找找答案。浏览课文,哪段文字能让我们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着强烈的感受。(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① 师:现在你知道高科技的产品还有哪些了吗

生:太空飞船、航空母舰、因特网…… 师:这里是用的什么表达方法介绍的?(举例子)师:是啊,课文举出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看不见摸不找的。你享受过哪些高科技的产品?谈谈你的感受!生答。

师:那就带着你的这份自豪读一读吧! 生 师: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20世纪的人类的科技成就吧。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② 师:20世纪除了这些发明外,还有其它的发明吗?同学们还能不能举出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生:磁悬浮列师:同学们说的不错,不过语言的表述上却没有课文那样有味道,让我们像路爷爷的语言表达一样。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师:你们看,上月球,用登上月球;下深海,用潜入深海;看天体,用洞察天体,表达尤其恰当。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20世纪,人类欣赏数字音乐,迷上网络。20世纪,人类发射卫星,爱上MP4。③ 师:这些发明创造让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猜一猜王公贵族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生:呆在一个很美丽的宫殿里,让人服侍他。 生:穿着很好的衣服。

师:那他们平时出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马车、轿子

师:古代有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那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汽车、飞机。④ 师:光交通工具咱们现在就比以前享受多了。如此多的发明创造竞相涌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是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你会怎么说? 生: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居然真的能够实现啊生:太了不起了!我们那么多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你们竟然在短短的一百年内就做到了。 生:我不是在做梦吧?没想到,我的子孙们这么争气。生:我还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不到他们的生活才真的像神仙一样啊!

⑤ 师小结: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师:感受了20世纪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之后,咱们再来看看20世纪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生: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那时没有……只能……生:那时,人们没有电灯,晚上只能在油灯下生活;没有空调,只能摇着大扇子解凉;没有汽车,人们只能步行和骑马;没有电视机,就只能── 师:如果把你送到古代去过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生:肯定不愿意,什么都没有怎样过啊?

师:你的言语中流露着对这样生活的不满,那就带着这些许的不如意读读这几句话吧!(第三自然段的前四句⑵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成了现在的望远镜、视频、可视电话。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生:古时候的“顺风耳”,成了现在的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师:除此以外,古代还有什么幻想也变成了现实?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

1 / 4

球,做了很多实验。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⑶ 师:是的,古代人们的愿望都变成了现实,现在咱们是想上天就上天,想入海就入海,我们有这么幸福的日子全*现代科学技术啊。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资料,说一说 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我知道20世纪人类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信生: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生: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

生: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像无土栽培技术,钠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在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生:我通过上网,查找到中国科学院的网址。在成果博览里,共统计了不同行业的科学成果8千多项。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⑷ 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师:多么不可思议啊!那就带着这种惊讶的语气再读一读! 生读这句话。

⑸ 师小结: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不能不说── 生: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

三、四自然段吧,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吧!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

师──是谁在呼风唤雨?生──当然是人类。

师:*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带着这种骄傲与自豪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还有什么发现?(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

生:20世纪100的发明和发现使生活大大改观,改变程度超过了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100年大于1000000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你能读一读吗?

生:“在20世纪……总和。” 2、师:可以说这一百年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啊!我听出你把“发现”和“发明”读得特别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吗?生: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师:根据今天的学习,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在这段中还有类似的一组词语吗?(改观改变)你怎么理解的?

3、师小结:一字之差就有不一样的意思,我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要像路爷爷一样仔细琢磨。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句话。

六、总结升华情感

1、师:看,对人类的骄傲与自豪,对科学的赞美与感激全都写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再次满怀激情地告诉世人──生齐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 2、师:那21世纪或者未来的世纪又是怎样的呢?“21世纪是_______的世纪。” 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消除贫穷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纪。 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自由翱翔太空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无所不能的世纪。 3、师总结: 从你们的眼神中,我想很多人心中已有了一份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这些还得*我们,*现代科技,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伯特兰·罗素的话吧(齐读罗素名句)!

2 / 4

《去年的树》说课内容

今天这堂课的主要意图是:力图通过构建“朋友”这个话题,把读说想写的有机融合,挖掘文章的人文内涵,努力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是,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具体策略如下:这堂课的对话流程是这样展开的:

1、初读课文,

2、多元对话。(引导学生把自己与文本接触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

3、没有受到过任何影响的感受谈出来。)

4、演读课文,

5、倾心对话。(深入角色,

6、朗读四组对话,

7、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

8、引导想象,

9、补充对话。(深入研读最后一段,

10、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

11、升华情感。)

12、拓展延伸,

13、多向对话。(跳出文本,

14、以读者的身份审视文本,

15、进行理性思考,

16、引导学生与伐木人、作者进行多向对话,

17、从而

18、产生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

一、整体感知,指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一个能力训练目标,虽然三年级时也进行过一些“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但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考虑到这些,我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架(出示内容填空),让所有同学都练习说,都得到训练。这样练完可能还会有学生没掌握好,也许他现在好像明白了,但不会迁移。没关系,这是四年级一年中要达到的目标,只要我们有这个训练意识,提供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就有可能达成这个目标。

二、读中感悟,体会小鸟的真情。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在这一过程中,用小鸟的三个问句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三、拓展想象,体会大树的真情。

课文外显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这一般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树的情感却因为描写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这恰巧为学生建构文本留下了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文本的建构,从大树的角度来表达,我觉得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四、读想写有机结合,升华课文的主题。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就是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

回顾今天的课堂,教学预设目标基本达成。但也留下了一丝遗憾:基本解读做到之后,如何实现多元解读?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梳理完话题之后,我问学生:“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你想对谁说?”设计的本意是学生可以继续“朋友的话题”,也可以把他对文本另外的感悟谈出来,比如说:承诺、环保、生命存在的价值等等。然而,学生的发言多数是延续前面的感悟,只有两个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人们不砍伐树木,小鸟就不会失去朋友,失去家。”多元解读没有实现,而此时我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引导。其实此时我还有机会来弥补这个不足,在小结的时候,留给学生一个思考:“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学会了把文章读薄,又学会了把文章读厚。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篇文章里都会蕴藏着许多的意味。《去年的树》要告诉我们的,仅仅是珍惜友情吗?回头再读读这个故事,也许你又会有许多不同的感悟。”这样,课堂留给学生的,将会更加丰厚。

3 / 4

2011.9.27

4 / 4

第5篇:《去年的树》说课稿

大龙完全小学 张萍萍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本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课文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以及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全文情深意浓,带着淡淡的伤感,赞美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对话通俗易懂,适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二、学情分析

进入第二学段,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童话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很容易联想到环保的主题,而对于课文展示的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对友情的珍爱往往不容易把握。尤其是从小鸟的四次对话中,感悟“信守诺言,珍爱友情”需要深入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在平淡的语言中体会深挚透明的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朗读体会领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感受童话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四、说教法和学法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读”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宜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说教学程序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授完课。(今天是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二)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如:树和鸟离别时,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鸟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唱歌给树听,读时语气坚决、肯定;当鸟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等。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分角色朗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演中学。这一训练过程,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这就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使他们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发展想象,直奔重难点

1、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假如你是小鸟,那么你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的好朋友,面对着眼前日思夜想的朋友,你会有如何反应?

2、品读结尾,体会永恒

有的学生从鸟的身上会悟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从树身上得到启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可以加以肯定。

[这一过程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完成课后“小练笔”。

师:学完课文,你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哪些人物说? 有的学生可能想对鸟说,有的想对树、对伐木人说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试着把它写下来,完成课后“小练笔”,达到说写相结合。] 说板书设计

板书很形象,这样的设计增强了直观性,又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涵,,一目了然。

第6篇:去年的树.说课稿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歌颂了朋友之间真善美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根据学情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通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贯彻了以下几方面的理念。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四、教法与学法

我重点教学的对话是放在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在一起的生活情况,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关键词语,采用自由读和范读的方式,感受 小鸟和大树朝夕相处的深厚友情 。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的方式。自己反复研读,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小鸟焦急的心情。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小鸟的情感。

在文中我采用自由读,师生对话读,找朋友读,默读,引读,表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代讲、以读激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进行表演读,从而进一步体会小鸟的感情。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自主读书,初步感受。

2、找出对话、整体感知。

3、展开想象,补充对话 。

4、 拓展延伸,多向对话,的教学思路。

五、说教学流程以及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

(一)、故事导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小鸟和树制成动画,同时配乐奖故事,在一棵郁郁葱葱的树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鸟,每天它都给大树唱优美动听的歌曲,的大树每天听着悦耳的歌曲,和小鸟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多彩的画面,加上动听的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下文做好铺垫。

(二)找出对话,整体感知。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全文一共有几次对话? 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后 ,很容易找到四次对话,教师做适当引导,文章通过鸟与树的对话、鸟与 树根的对话、鸟与门的对话,鸟与小姑娘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是在这四次的对话以及后来的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的。

(三)精读课文,体会语言。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华无视实,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多种方式读书的方法,默读,分

角色读、表演读等方法,体会语言的深挚透明的美。

1、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对话,重点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结合生活中自己与好朋友的相处,抓住“我明年一定会回来的”体会,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鸟与大树的深厚感情。

2、自主学习三组对话。 投影出示三次对话: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到,拉到山谷里去了。”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了亮着。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再读 ,感受小鸟一次比一次焦急的心理。和树根伤心,与门先生的冷漠,小女孩的稚嫩。为最后拓展对话做好铺垫。

3、饰演小鸟,体会情感。

学生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了小鸟焦急的悲伤的心情。仿佛自己就是这只悲伤的小鸟,教师及时联系让学生边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鸟,四处寻找自己的朋友,在小组合作表演后进行

全班的表演读,可以提示学生把 小鸟的心情说出来,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做换位体验,体会小鸟的感受,从而感受小鸟信守承诺,珍视友情的优秀品质。

(四)展开想象、补充对话。

在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时候,我出示投影:昏暗的屋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小鸟全神贯注的看着朋友用生命点燃的灯火,老师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抓住2个“看”字想象小鸟想对大树说什么?小鸟深情地注视着灯火,然后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一支什么歌啊?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友情、诚信这个主题挖掘出来。让学生在情感上升华,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对小鸟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信守承诺,重情义的小鸟形象。

(五)拓展练习,多向对话。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课堂中情感体验,想对谁说就对谁说。包括小鸟、大树、伐木人、小女孩,也可以是作者。 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把课堂与生活进行了有机 的结合,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六、说课小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节课

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下一篇:身边敬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