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8年全国已经有68所高等学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可见,自主招生试点在高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研究对河南省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中学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学校及相关部门针对有关问题进行教育和研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篇1:

发挥招生计划杠杆调节作用促进高等学校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分配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文章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揭示出该活动应遵循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通过阐述建立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详细讨论了建立招生计划分配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技术和方法,提出通过四川省多年的实践,科学、合理地分配招生计划,才能有效发挥其杠杆调节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发展方式;招生计划分配

招生计划分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公平、公正分配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计划,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优质生源与优质办学资源的合理匹配,自2007年开始,四川省通过建立分校招生计划分配测算模型,努力做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分配科学、公正、公开与透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测算模型不仅为科学设定四川省各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奠定了基础,还充分发挥了招生计划在高等学校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导作用和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杠杆调节作用。本文就此做一分析。

一、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的理论基础

招生计划分配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影响高校招生计划的内外部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考量、分析和对条件的组织、运用的过程,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高校招生计划,不仅是贯彻执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体现教育公平和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着高校办学资源的配置、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关乎考生的切身利益和自我发展。要使得这项工作做到科学、客观、公正、易行,首先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这里的理论基础,是指支撑并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分配理论体系的有关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讲,招生计划分配属于以教育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以数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的新兴综合学科。

(一)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是招生计划分配遵循的基本原理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要求:一方面,招生计划分配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有必要的师资、校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一定的教育必须反映一定的生产方式特点,受到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制约,而教育对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也有很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包括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可程度,如重点学科数量、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成果、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录取调档线、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率等。

(二)系统科学理论为招生计划分配提供方法论

系统科学主要由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组成,是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该理论从不同侧面有效地揭示出高等教育的内在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

整体性原理——系统科学要求组成系统结构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各组成部分独立功能之和。这就要求在确定招生计划分配目标时,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计划分配过程始终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要求。要把计划分配放到所在的系统中,同其他部分联系起来,同系统的整体联系起来,使计划分配对改善系统整体功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全面地、客观地对计划分配对象做出科学、客观的正确评价。

有序性原理——任何系统由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称之为有序,系统只有在开放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招生计划分配是开放式的。一方面,通过分配模型,可促进各高校与教育系统的同类或不同类别高校之间、高校与整个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组织科学、客观的计划分配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招生计划还要按照来源计划和出省计划进出大体平衡。

控制反馈性原理——控制和信息反馈是密切相关的,任何系统只有掌握信息反馈,才能进行控制,使系统的状态、行为、功能按照设定的目标运动和变化。招生计划分配是一个动态系统,分配结果必须与所要控制的目标进行比较,促使各个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各自特色。

优化原理——对任何系统都会有目标要求,实现目标可采用多种方式,但要达到最优值,必须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因此,在评估招生计划分配的系统时,其设计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要用系统最优化原理,力争达到最优或次最优;同时,还要分析其接近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善的途径。

(三)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是招生计划分配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招生计划分配工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如使用层次法进行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使用数学量表采集评估信息,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评估结果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数学模型计算机化,可以迅速、准确对评估数据、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各种报告、报表,并为数据储存提供方便。

二、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的建立

招生计划分配模型可分为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其中,动态模型建模和求解都较为困难,我们目前实践的招生计划分配模型,采用静态模型,以便于实际操作。当然,我们会对模型结构和参数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政策的要求。

(一)建立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的指导思想

分校招生计划编制的政策性很强,既要考虑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条件和招生容量;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总量和结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能力和支撑条件。计划编制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发展和效益,关系到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和贡献率。

由于高校招生计划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规模又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收入等,因而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对招生计划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强烈需求。这在民办高校和新设置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部分高校还不能完全适应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要求,扩招后的惯性较大,外延扩张的热情较高,但对把发展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的认识还不到位,个别高校不顾办学条件盲目地“要计划”、“争计划”,贪多图大,攀比规模。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分校招生计划,努力促进高校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招生计划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招生计划就由“数字”变为“杠杆”,具有了导向作用,推动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行为规范。

(二)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1.指标选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测算招生计划分配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校计划编制,一方面科学设定学校招生规模,把握发展节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招生计划在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中的杠杆作用,促进学校改善条件,协调发展,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其基本原则是:坚持“五个挂钩”、“三个倾斜”和平稳过渡、适当微调的原则。

在指标选取上的“五个挂钩”是:坚持与学校经费投入挂钩;坚持与学校办学条件挂钩;坚持与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坚持与学校上年招生计划执行情况挂钩;坚持与学校调档线水平挂钩。主管部门或主办方对高校的投入多、办学条件完备、录取调档线高、招生计划执行良好、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受欢迎,说明其办学质量高、社会影响大、受考生和家长欢迎,这是建立模型的关键指标。

在权重确定上体现的“三个倾斜”是:一是向办学条件实、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倾斜;二是向办学条件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的本科院校倾斜;三是向办学规范、报到率高的学校倾斜。

坚持“五个挂钩”和“三个倾斜”的基本目的,是促进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办出水平和特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高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推进步骤上坚持平稳过渡:既要体现计划安排的杠杆作用,又要考虑学校原有办学规模和年度招生计划情况,避免波动太大,逐年过渡。采取保留一定存量,拿出一定比例(30%左右)计划和年度新增计划纳入模型测算,测算值再与存量计划相加(到2012年已实现全口径纳入模型测算)。

在测算结果上采取适当微调:经测算得出的分校计划数不超过各项办学条件的最大容量;对波动过大的做适当调整;对教学水平评估获优、国家批准的示范建设院校等适当调增,对有违规办学行为的给予相应的扣减惩罚。

2.确定主要指标和相应的权重

以高校事业发展和基本建设统计报表为依据,统筹考量各高校的办学条件,选取7类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测算相关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即“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办学条件”、“综合办学条件余量”、“计划完成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近三年调档线情况”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情况”。一级指标下又分别细化为二级指标。例如,办学条件下设包括“师资”、“教学行政用房”、“图书”“仪器设备值”在内的4个二级指标。为反映学校各个指标的异动情况,即反映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投入水平等的努力程度和改善情况,在绝对值比较的同时,增加年度变化相对值的比较,即增加相应的三级指标。鼓励民办高校加强自主办学,选取资产过户情况作为一级指标,分别设有土地过户情况和教学行政用房过户情况两个二级指标。结合四川省高等教育办学实际,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测算,赋予指标相应权重。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办学条件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类型,对应于教育部颁布的该类型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通过标准化处理后进行比较。选择办学条件中的师生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生均仪器设备值三项作为限制性指标,以其中的最小招生容量作为短板,规定学校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其短板容量,目的在于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由于拨款渠道不同,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的指标选择不包含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相应权重与公办高校略有差异。

为充分发挥招生计划的导向性作用,力求在宏观上体现大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对模型指标和权重进行动态调整。每年根据高校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和政策需求,适时适度对模型进行调整。例如,针对办学条件的短板,加大相应指标权重,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和充实办学条件。为体现提高教育质量的导向,2008年在指标中增加了“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情况”这一指标;为更好体现人民群众对质量高、声誉好的优质高校的需求,2012年又增加了 “近三年调档线情况”作为测算的一级指标。

指标及其相应权重确定后,将计划总量分配到各指标。在测算模型中,根据一级考核指标的权重测算这一指标在全省计划总量所占份额,根据二级指标的权重测算其在一级指标计划量中所占的份额,三级指标依次类推。没有三级指标的,按二级或一级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量是各项指标所获得的计划量之和;各项指标是以学校相应办学资源等情况为基础,按照测算模型得出学校在计划量中的相应份额。

三、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的应用成效

我们通过全省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会议和高校座谈会,将计划分配模型的原则、程序、方法向高校公布和讲解,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工作思路和要求。通过计划分配测算模型,科学分配招生计划,使计划分配的导向更明确、过程更科学、结果更公平、工作更规范。应用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地督促高校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

通过招生计划分配模型,引导高校积极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充实教育资源,完善办学条件。实行模型测算后,四川省各项生均条件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有所提高。如2006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在全国列第28位,2011年列第12位,提升了16位。为促使高校主办单位增加教育投入,我们近几年连续调高财政投入水平的权重,使高校和各主管部门明确“要增加计划,就必须提高生均投入”。各市州属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大幅度增长,从2006年的生均1737元到2011年超过7430元。其中,高职高专从2006年的生均1677元到2011年超过6266元。

(二)有效地指导高校科学确定办学规模

科学合理的办学规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通过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科学合理地分配招生计划,推进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促使省内高校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以规模保质量、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才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结合生均拨款分类调控手段,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自身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办学特色和优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向质量要效益,避免为上规模超需要重复设置专业、盲目发展。

(三)有效地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我们在指标体系中增加了“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学校办学水平成为影响计划量的主要因素;把“就业情况”、“近三年调档线情况”纳入模型,使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招生计划分配过程中得到体现,有效地克服了规模扩张的冲动,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5年来,四川省25所本科高校和33所高职院校接受评估,整体成绩优异。在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21项,位居西部前茅,其中高职高专国家一等奖2项,排名全国第一。涌现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重点建设的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9所,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四)有效促进了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协调发展

引导实现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川省在招生计划模型测算时在招生总规模上对民办高校进行倾斜,在发展公办高校的同时,促进民办高校稳定扩大规模。2007年,四川省民办学校招生规模占总招生规模的16%,在校生规模占总在校生规模的13.7%;2011年的占比分别为24.5%、20.7%,分别提高了8.5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实现了政府、社会、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促进四川省高等教育事业整体发展。

(五)有力地维护了招生计划编制的公信力

通过建立综合测算数学模型,量化了招生计划安排相关影响因素,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招生计划设置的公正性、公平性,使招生计划安排更加透明、程序更加规范、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这一计划管理方式实施五年来,使学校由“跑计划”、“要计划”变为“比水平”、“看条件”,使招生计划安排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将按照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坚持内涵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计划分配测算模型,加强招生计划管理,为四川建设教育强省做出贡献。

四、结论

行政管理强调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公开、公平、公正地分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是促进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各高校的切身利益。本文在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招生计划分配目的、对象的分析,重点探讨了招生计划分配模型中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确定权重的技术和方法,并总结了近几年在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的影响下,四川省普通高等教育在保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引导高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从简单的规模扩张切实转变为“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如何发挥招生计划在引导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特色、形成优势专业中的作用,将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2]

[3]

作者:唐小我 李志刚 陆卫江 张澜涛 黄树良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篇2:

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实证研究

2008年全国已经有68所高等学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可见,自主招生试点在高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研究对河南省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中学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学校及相关部门针对有关问题进行教育和研究。

一、 自主招生制度及其认同度

从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开始到2008年,全国共有68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招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的自主招生是根据有关政策,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进行选拔,考生通过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统一高考,但在录取方面会享受一些优惠待遇。

1.自主招生的模式

自主招生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非完全自主招生制度: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第二类是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完全自主招生制度:主要在上海地区实行的自主招生模式,这两所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第三类是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考生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需要再参加高考。

目前河南地区的考生主要参加还是第一类自主招生。即考生自荐或是中学推荐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高校审查合格后,考生参加高校的选拔考试以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在取得资格之后还需要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依据,但在录取时会享受到10至20分左右的降分录取。

2.自主招生的意义

自主招生制度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但是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行自主招生制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量。高考分数将不再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中学也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潜力的挖掘和培养,中学生将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自我。其次,自主招生制度有利于高校自主发展,是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基本途径。高校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独有的办学理念,提高选才和育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高校及时调整自己的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特长,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三,自主招生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必要条件。自主招生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看重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中学生注重各项素质的提高,实现个性发展。

3.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

教育制度认同是公民对一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在价值上的承认与肯定,认为它是基本正义的,自己愿意遵守与维护这一教育制度体系。它包括价值上的认同、对其发生原则的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反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教育制度获得服从者信仰和自愿遵从的必要条件。

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其直接的受益者是高中学生和高校。因此该项制度应该得到高中学生的认同,那就必须要反映高中学生的利益。我国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目前还正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很有必要了解高中生对于这种新的招生模式到底了解多少,对这种招生模式的期望是什么。

二、 高中学生对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调查结果

1.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主要从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河南省普通高中的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36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65份,回收问卷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42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本调查对象共有男生118人,女生224人。

其中父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有220人,高中程度的有105人,大学程度的有14人,大学以上的有3人。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自主招生制度认识不够

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认识程度上,247人表示仅仅知道有这回事,15人表示比较了解,11人表示非常了解,而69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占总人数的20.2%。

目前高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严重的认识不足。在自主招生制度实施三年之后,仍然有高达20.2%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听说过自主招生制度,对于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表示出漠视的态度,是值得深思的。

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下,高考分数作为进入大学的唯一的通行证。高中学生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充耳不闻。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也就不可能了解新的招生制度了。

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实施的原因,社会及学校对于自主招生的关注度并不高,导致自主招生只是存在于广播、电视新闻之中,它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仍旧是遥不可及的。

(2)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存有疑虑

在自主招生的公正性上,有234人表示自主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公正性,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69人认为基本公正,35人认为没有公平性,仅有4人认为很公正。

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的疑问,主要来源于教育者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态度不明晰,在对学校和老师是否支持自主招生的调查中,有219人不清楚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80人认为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仅有27人认为校方及老师支持。

校方和老师对于自主招生的态度暧昧是造成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了解不够,进而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存在怀疑。

由于自主招生有明确的限制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自主招生,更多的学生还是必须要经过高考进入高校。因而校方和老师对于该项制度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造成一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不了解,认识不够,也就很难对它的公正性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对于招生对象的条件限制,也是让学生感到不公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自主招生报考时的种种条件限制,如生源所在地,成绩方面,获奖情况,学校推荐等等,这些条件限制使得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本身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有174人认为报考时的种种条件限制不太合理,有些要求不太公平,占总人数的50.9%;有110人认为报考时的条件限制不合理,有些条件明显欠缺公正性,占总人数的32.2%;有51人认为报考时需要这些限制性条件,占总人数的14.9%。

(3)自主招生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和普通高考一样,自主招生制度中也存在有诚信的问题,比如说,中学推良不推优,推荐一些并不是很优秀,通过高考不能很有把握进入重点院校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一些中学在推荐学生时还存在有伪造成绩单,伪造获奖证书等不诚信行为;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考生毁约,即高考成绩很优秀,可以进入更好的大学,而拒绝进入相应的自主招生院校。因此,我们就“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有必要与相应的高校签订诚信协议”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107人认为应当签订,认为学生的失信行为会影响到自主招生的实施,占总人数的31.3%;有185人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将来根据高考成绩再做更好的选择不是错事,占总人数的54.1%;有47人认为无所谓,占总人数的13.7%。

2005年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最终录取情况

上表是部分大学2005年自主招生最终的录取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候选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选择了相应的高校,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流失。高校投入相当大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自主招生,但是很多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候选人却选择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再另谋他校,造成高校高投入,低收效,使得自主招生的成本大大的增加,不利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推广实施。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汪菁硕士论文《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评析》这首先是由于一部分考生将自主招生当作是高考的 “定心丸”。即使在高考中发挥不是很好,但至少还能得到降分录取的优惠;另一方面原因是即使考生不履行与高校的诚信条约,也不会受到任何法律上或是其他的惩罚。这是造成考生单方面毁约的主要原因。

(4)对自主招生制度期望很高

自主招生制度尽管是一项还在试行当中的招生制度,但是对于中学生的影响确是巨大的。有53.5%的调查对象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主招生作为自己的升学途径;有53.2%的调查对象认为自主招生制度是对传统的招生制度的改革;有36%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考不能全面的检验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自主招生制度更全面,更科学;42.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考和自主招生各有优缺,优势互补,考分,平时成绩和综合能力同样重要;53.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主招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的负担。

高考制度恢复30年来,为高校选拔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合格优秀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证。但是长期依赖单一的招生制度:将高考成绩作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唯一依据。这在无形中将一些高考中失利或是某方面有特长的考生拒之高校门外,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丧失个性。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是欢迎的,并且给予了很高的期望。长期的单一招生模式——“一考定终身”,迫使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来取得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中去,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两脚的书橱”,而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可能在一次考试中就能够检验出来。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又不断地给学生的心理施加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承受学习和心理两方面的压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而自主招生则相对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41.5%的调查对象认为,对于自主招生考试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复习,而是重在平时的积累。自主招生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作为一项招生制度,它的出现又减轻了学生的升学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必去挤“独木桥”。

三、 调查中所发现的其他问题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存在的期望是很大的。但在时间、报考和监督机制上的不完善是自主招生制度认同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1.考试时间安排问题

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由高校自行规定,大都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3月份,这正好与高考复习冲刺的时间相冲突。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此段时间是备考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时间进行考试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自主招生的成绩不理想,同时又耽误复习时间对考生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2.招生对象的确定问题

经过我们的调查,普通高中在对学生平时档案的评定上并不规范。而自主招生中考生推荐条件中的“优秀干部”、“三好标兵”、“品德优秀”并没有一套严格的界定标准,以这种标准评定出来的“优秀”还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另外,有些学校采用一次考试来确定自主招生的推荐对象,这并不能真正地考察学生全面素质,也与自主招生的理念相违背:自主招生的对象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在某一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

有的中学的“推良不推优”,或是提供虚假的成绩单及其他一些证明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到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3.招考公平问题

公平与公正一直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中学生在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问题上还存在疑虑。在这个方面有些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比如:招生面试全程录像的公开和随机的考官制度。但是,这样一来,自主招生的成本又会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招生的推广。所以推广面还较小,招生公平问题仍有待解决。

4.思想认识问题

很多学生对自主招生并不了解,大部分人还仅限于“仅仅知道”的程度,这说明我国的自主招生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也说明了在长达30年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人们要完全地接受自主招生还需要一个过程。

四、 对策建议

1.建立全方位的诚信体系,保证招生的顺利进行

针对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失信现象,应当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的全方位的诚信体系。中学要保证所推荐的学生是本校优秀的学有专长的学生,在提供证明材料时要本着诚信的原则,不提供虚假的成绩单和获奖证书。而学生则在参加自主招生前要慎重的考虑,不能将自主招生看作是高考的定心丸,在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后,要守信用。而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将招生的过程透明化,取信于考生。

从考生的选拔、推荐,到考生参加相关高校的自主招生的考试,到最后名单的确定,都要做到诚信,以此来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

2.放宽招生条件,扩大招生规模,以体现招生的公平性

目前,自主招生的范围还不是全体学生,还受到地域的限制,此外还有一些明确的所谓“硬性指标”,自主招生仅限于省级重点中学,而且偏重选拔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者。这种限制条件使得一部分普通中学的学生失去了报名的资格,也使得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失去机会。

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项对现行高考制度的补充,它执行的结果应该是让更多的学有专长的学生走入高校学习深造,但是就目前实施的结果来看,自主招生的对象是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偏重选拔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将会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高校的改革步伐已经触及到这些问题了。清华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规定的招生对象是“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或具有突出特长者。”北京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规定的招生对象是“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放宽招生的限制条件逐步将自主招生的范围扩大,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群体的利益最大化,做到高校和学生的双赢。

3.加强制度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并熟悉自主招生制度

教育制度首先应该被人们所熟知,才有可能被人们所认同,不被人认识的教育制度是不可能被人们认同的。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对于自主招生,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还仅仅停留在“只是知道有这回事”。这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和老师有义务为学生传达最新的教育政策,并传达到位,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中学生能够熟悉,并详细了解自主招生制度,也便于做出很好的选择。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也有必要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来保障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

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的制度,要被人们完全接受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的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他们大部分人对这项新的制度是持认同态度的,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希望改革能够继续下去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 李江源.论教育制度认同.嘉应大学学报,2003(1):70.

[2]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自主招生改革理论与实践探讨. 北京教育,2005(1).

[3] 欧阳宏斌,徐颖峻.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江苏高教,2004(4).

[4] 张亚群.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选择.复旦教育论坛, 2006(4).

[5] 张亚群.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透视.考试研究, 2007(1).

[6] 王继波,李准.对新形势下高校自主招生的几点思考.航海教育研究,2007(1).

[7] 徐瑞英.试论自主招生模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8] 吴向明.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思考.江苏高教,2004(3).

[9] 孙中涛.浅析当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及其试点.现代教育科学,2006(4).

[10] 刘光余.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11] 宗俊峰,王燕.关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4).

(责任编辑 孙晓雯)

作者:李向辉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篇3:

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获得上级政策、经费支持的主要差距分析

摘要:因为主管部门不同、教育类别不同等原因,广东省省属高校特别是省属农业高校与教育部部属高校在获得主管部门支持方面,存在较多和较大的差异。论文从具体的实例出发,运用比较法从微观的层面探讨广东省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所获得上级支持的一些政策和经费差距,为政府资源的配置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一些基本事实和可操作的建议,对相关高等教育政策制度的修改完善、推进科教兴粤战略、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业高校;教育政策;高教管理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中心城市举办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省人民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1]。目前,广东高校138所,在校生179万人。但是,正如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的一样,广东高校国内一流水平的很少,高校科研整体水平比不过北京、上海、南京等。下一步关键要围绕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2]。这是一个重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重大的问题。

任何地区的高等教育制度都难以达臻完美无缺,对自身教育制度的“反观”与“检阅”,从中找寻突破是一种比较好的优良做法[3]。本文遵循这一方法,抛弃高教研究中常见的理论说教和空话套话,以一所省属A高校和一所部属B高校为例,运用比较法从微观的层面探讨广东省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所获得上级支持的一些政策和经费差距,为政府资源的配置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对相关高等教育政策制度的修改完善、推进科教兴粤战略、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差距

因主管部门不同等原因,广东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在获得主管部门支持方面,存在较多和较大的差异。

(一)政策支持严重倾向部属高校

1.政策在各类项目支持方面倾向部属高校。国家有些项目只对部属高校开放,其他地方高校根本没有申请资格。例如,2006年起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遴选范围为中央部、委、局、办所管理的“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4]。还有一些人才建设项目、平台建设项目等的指标和比例也明显倾向部属高校,比如长江学者、新世纪人才的选拔、教育部科研课题和科研奖励等,使得大多数省属高校处于规则的边缘和弱势地位。

2.研究生教育政策存在的差距。省属院校的招生政策支持较为缺乏。在高等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省属院校在研究生招生指标、招生自主权等方面缺少部属高校所得的政策支持。例如A高校由于研究生招生指标受国家计划控制,招生指标较少,录取分数线也必须按照国家线来执行,不能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仅为2%,与B校相比太低,导致大量的优秀生源流出,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而B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较多,在招生自主权方面也比省属院校有较大优势,可以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研究生院可以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生源优势明显。

学位点审核自主政策存在差异。A高校在学位点设置尤其是专业学位类型设置方面缺乏自主性,目前只能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或自主进行学位点调整,在一级学科审核及专业学位点申报等方面必须通过各级评审,不利于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不适应。而B高校在一级学科审核及专业学位点申报等方面可以自行审核。

(二)经费支持方面

教育经费的足额筹集、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普通高校尤其是本科二批以上高校基本由政府举办,政府仍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广东省在经费支持方面,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存在以下主要的差距。

1.财政资金投入失衡。部属高校存在多头投入问题,它们既有中央财政的直接拨款,又有地方财政的配套。例如,自“九五”以来,中央、省财政通过“985”工程、“211工程”向B高校投入2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亿多元,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左右,而其他一百多所省属高校的总投入却不够15亿元。此外,B高校每年还有来自中央财政的稳定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而A高校等其他省属高校没有,财政投入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2.学科建设投入差距巨大。A高校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16个。但是,财政部和省财政经费投入只支持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以及省立项建设的“211工程”项目建设,对其他学科没有支持。2010-2013年,A高校获得财政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经费1570万元,省第三期211工程项目经费8180万元,合计9750万元。同期,B高校“985”和211项目经费合计达8.22亿元。A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数额不仅与B高校相差甚远,而且获得的投入面窄,非常不利于该A校学科的发展。

3.生均拨款。目前广东省属高校的生均拨款是8600元/年,而部属高校除了获得中央财政的生均拨款1.8万元/年外,还同时获得广东省财政生均拨款(国家招生0.6的系数,广东省招生1.1的系数)。

4.研究生教育投入差距。在研究生教育投入方面,部属高校有国家财政拨款、改革专项经费、省财政配套及生均拨款及广泛的社会资源,教育经费比较充足,而省属院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省财政的生均款和学校的自筹资金,经费投入的力度不足,使得很多研究生工作如学位点培植、实践基地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无法正常开展。

5.科研专项。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只对部属高校进行支持。在财政部的支持下,200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面实施,经费总额15亿元,涵盖92所中央高校[5]。根据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一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中央级高校青年教师和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而省财政没有设立类似专项,制约了省属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6.修购专项。中央财政设立了“修购基金”专项,用于中央高校大型修缮、仪器设备改造等方面支出。而省属高校没有相关经费支持,只能从有限的事业收入中挤出资金支付修购费用。

7.化解债务。中央部属高校债务全由中央财政偿还,目前B高校的债务余额为零。而省属高校除近三年获得了少量的化债奖补资金外,其余债务全靠自有资金偿还,背负沉重的利息负担和债务本金偿还压力。

二、缩小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争取教育部等的政策支持

部属高校获得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等各方面的资源比非部属高校多很多。建议广东省教育厅等努力争取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直属机构对广东省高等教育的支持,使省属高校也能享受教育部等部属院校的类似支持。争取更多的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如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上升至国家层面,以全国试验区的形式率先试点,等等。

(二)人事政策

公开招聘工作在核准编制范围内由学校具体实施,在岗位设置和聘任、高级职称占比上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设置,建议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后由学校组织实施,报主管部门备案即可。建议广东省的人才项目(如珠江学者)在申报时将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分开,适当向省属高校倾斜。

(三)学科建设

1.增加学科建设投入和投入面。建议省财政不仅参照部属高校学科建议经费标准支持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而且,增加投入面。除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省立项建设的“211工程”项目以外,对省属高校的所有学科均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对省属高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予以重点支持。

2.适当放宽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范围。允许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学科建设经费用途做适当调整。今后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应该重点向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团队、培育与建设国家级平台等方面倾斜。

(四)人才培养

1.增加外省本科生招生指标。建议增加省属高校外省招生指标比例到招生总数的40%~50%。目前该A高校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每年达9,500余人,但是外省的招生只有1900人左右,占20%上下。这导致了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非农专业全部是广东省户籍的学生,没有外省户籍的学生,而农科专业基本全是外省籍的学生而没有广东省籍的学生,使得外省相关人员认为该农业高校是纯农科高校而不是综合性高校,严重影响其声誉,与此同时也对外省籍的学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外省有大量的优质生源,但是因为指标少而不能录取,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外省优质生源的晋升机会,也影响该校的办学质量。该校地处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外省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高校要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有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能局限于地域与当下。

2.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和扩大研究生招生自主权。第一,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由于研究生招生指标受国家计划控制,招生指标较少。2013年,A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190人;硕士研究生1173人;另外,录取非全日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7人,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1人。研究生招生指标太少,不能满足导师科研工作的需要、制约了A校的发展、限制了A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步伐。建议给予A校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数与部属高校看齐。其次,扩大研究生招生自主权。建议参照“985高校”让省属高校在招生自主权方面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并大幅提高推荐免试生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比例,让省属高校可以像“985”高校一样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第三,增加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建议参照“985高校”增加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保障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正常有效开展。

3.免除农科专业学生学费。建议教育部、广东省与师范生一样免除农科专业学生学费,并开展农科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以生活补贴、高额奖学金等方式加强助学力度,补助农科等艰苦行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和保障农业院校围绕“农”字做文章,努力办好涉农专业[6]。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建议落实教育部等的文件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秋学期起,逐步免除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涉农专业学生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2013年11月22日,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3]9号)。其中的“8.强化涉农专业招生和就业政策支持”提出:“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农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涉农专业免费教育”[7]。目前北京市对于北京农学院的农科大学生已经免学费,浙江省对浙江大学的农科学生也已经免除学费,江苏省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建议广东省落实实施该文件的精神,与师范生一样免除农科专业学生学费,并开展农科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以生活补贴、高额奖学金等方式加强助学力度,补助农科等艰苦行业的人才培养,发挥导向作用,体现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对农业教育的重视,支持和保障农业院校围绕“农”字做文章,努力办好涉农专业。

(五)科研方面

1.建议设立“广东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经济总量从1989年开始连续24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经济强省,完全有能力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制定相应的政策,即由教育厅、财政厅联合设立“广东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对省属高校进行基本的科研业务费投入。

2.建议广东省用于科研的财政专项应向省属高校倾斜和重点支持。广东省用于科研的财政专项资金应更多地向省属高校倾斜并重点支持,以防专项资金向部属高校的重复投入,同时防止由于投入的过于分散而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进一步加大部属高校与省部高校的不平衡发展,结果造成不良的“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10-26).

http://www.gdhed.edu.cn/main/www/126/2010-10/118684.html.

[2]胡春华.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N/OL].(2014-04-08)[2014.3.8].

http://news.southcn.com/g/2014-04/08/content_96992393.htm.

[3]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4]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EB/OL].(2006-08-30)[2014-03-1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35/201001/xxgk_82287.html.

[5]杨晨光.国家三大奖高校获奖比例超七成[N].中国教育报,2011-01-15.

[6]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呼吁农科学生应免学费[N/OL].(2009-11-08)[2013-12-18].

http://news.sina.com.cn/c//014516571178s.shtml.

[7]教育部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3]9号)[EB/OL].(2013-11-22)[2013-12-0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949/201404/xxgk_166947.html.

作者:杨永忠 陆华忠 姜峰 郭燕锋

上一篇: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报告下一篇:电力厂职代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