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入门

2022-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象棋入门

象棋教室--布局入门.

象棋教室——布局入门

黑进边马式

1.兵七进一炮2平3 2.炮八平五炮8平5 3.马二进三马8进7 4.车一平二卒3进1

5.马八进九卒3进1 6.车九平八马2进1

注:黑方右马屯边,以便随时车1平2兑车争先,是简捷明快的应着。如图形势,红方主要有两种着法:(甲)炮二进四;(乙)炮二平一。分述如下:

(甲)炮二进四

7.炮二进四卒7进1 8.车二进四

如改走炮二平三,则炮3进1!车二进六,车9平8,炮三平七,马1进3,车二平三,车8进2,黑方边马脱颖而出,红方难以控制局面。

8.„„„„车9平8 9.车二平七车8进3

10.车七进三车8进3

进车胁马,以攻代守,正着。如改走马7进6,则车八进四,马6进7,炮五平七,卒5进1,马九进七,红方占优。

11.车八进八士4进5 12.车八平六

红方伸车次底线,来势汹汹,黑方补士固防,以逸待劳。现红平车压象腰,目的是不让黑方炮5平6调整子力,为跃马抢攻创造条件。

12.„„„„车8平7

平车吃兵,接受红方的挑战,着法积极。如改走炮5平6,则炮五进四,炮6平5,炮五退二,马7进5,车六退二,炮5进3,兵五进一,马5进6,马三进五,黑方的妥协忍让,并不能换来局势的安宁,以下红方马五进七雄踞河口,大占主动。

13.马九进七车7进1 14.马七进六车7平6 15.仕六过五车6退3 16.马六进五象7进5

17.车七平五车6平4 18.车五平九车4退3 19.车九进二车4平3

化干戈为玉帛,双方大致均势。

(乙)炮二平一

7.炮二平一车9平8

兑左车,稳中起见。也可改走车1平2,车八进九,马1退2车二进四,炮3进7,仕六进五,炮3退2,仕五进六,炮3平5,炮一平五,各有顾忌。

8.车二进九马7退8 9.兵三进一马8进7 10.仕六进五车1平2 再兑一车,形成较量功力的马炮残棋,双方接近均势。

(小结)本局黑进边马式,是对前局左横车式的改进,实战效果不错。从列举红方两种着法分析:(甲)变右炮过河将演成互攻一翼的复杂局势,双方机会相当。其中第10回合,黑方车8进3战法积极,是对“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句弈理名言的再次验证。(乙)变平炮亮车,化急为缓,易于形成平稳局势。

陈云香摘自《中国象棋网》

第2篇:中国象棋入门教案

中国象棋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了解、学习中国象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及象棋的功能

2、初步学习象棋的下法及布局

教学重点难点:象棋的下法、行棋与吃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引入课题

象棋融体育、艺术、科学、文化于一身,是中国传统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引人入胜的对局,构思精巧的排局,往往令人叫绝,它就像一曲悠扬动听的音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供人们去品味、去欣赏,让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余味无穷。

二、教师讲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1、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趣味浓厚,历史久远。大量文献证明,玩制象棋始于唐,定型于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2、教师讲关于象棋起源有趣的传说。

3、教师讲关于象棋的演变历程及象棋棋子的演化。

三、棋子于棋盘

每小组发一幅象棋,让学生们熟悉象棋棋子于棋盘。

棋子和棋盘是象棋的重要组成部分。象棋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四、象棋规则

教师:象棋规则比较复杂,从1956年全国比赛制定了正式规则之后,曾几经修改,目前使用的是1999年的象棋规则。

教师再讲解输棋、和棋规则。

五、行棋与吃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放好棋子,可以简单开局对弈,教师边巡视边讲注意事项。

1、 车走直线。

2、 炮翻山。

3、 马走日。

4、 象飞田。

5、 帅士不能出九宫。

6、 兵、卒能进不能退,过河以后横直动。

六、课堂小结。

新桥小学乡村少年宫2014年春季学期象棋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 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 认识棋盘:

1、 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 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 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 双方阵营的

一、三路横线与

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 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 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棋子走法

(一)将、士、象、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将、士、象、兵的走法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复习摆棋:请一生上来摆。

二、介绍将、士、象、兵的功能和走法 1. 帅/将:全军的统帅(没有它就要输棋)

1) 将与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直接见面,谁主动见对方,谁就输。 2) 只能在九宫内直走、横走。 3) 仅限一步

2. 仕 /士:统帅的贴身警卫(像贴身警卫一样保卫统帅) 1) 只能陪帅(将)在九宫内活动 2) 斜行一步

3. 相/象 :大步走“田” 巡逻阵地

1) 大步走“田”字,不能越过河界(它基本上是在九宫之外 巡逻,并且是按固定路线巡逻。)

2) 塞象眼(“田”的中心若是有一棋子(不论红黑)挡道,它

就不能飞过去。) 4. 兵/卒:数量最多

1) 未过河时,每着只许向前走一步

2) 过河后,可以横走或前走,只进不退,“小兵过河顶大车” 注:每介绍一个兵种,教师要通过在棋盘上行走举例介绍。

三、师走,生判断。

四、生走,生判断。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棋子走法

(二)车、马、炮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车、马、炮的走法。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将、士、象、兵的走法和作用,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具体走法

1.车的走法 快速灵活 威力第一 “三步不出车,必定要输棋” a) 直走横走,不限步数(中间无阻隔的情况下,才可以) b) 所到之处,如有对方棋子便吃掉。 2.马的走法 满场飞奔 八面威风

c) 一直一斜,“日”字形,曲折前进(依线走一步再走一斜步) d) 马的活动范围没有限制,有时可以是走八个方向

e) “蹩马腿”(依线走一步的交点上有一个棋子(不论红黑)“憋马腿”,马就不能“跳”过去。

3.炮的走法 隔山打牛一招鲜(一招鲜,吃遍天) f) 不吃子时,走法同车一样 g) 炮打隔子

三、师走,生判断。

四、生走,生判断。

五、下棋口诀

将军不离九宫内 士止相随不出宫 象飞四方营四角 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需隔子打一子 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 过河横进退无踪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吃子法

教学目标:1.了解各个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3.联系各类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吃子法”

1. 介绍吃子的定义:一方棋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2. 吃子时各种不同的情况

1) 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对方的同兵种棋子,同时也可被对方棋子吃掉

2) 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对方棋子,但对方却吃不掉自己 3) 不同兵种的吃与反吃 吃将(帅):赢定了。

吃车:削弱了对方的很大势力。 吃仕:将(帅)失去了左右手

3. 小结各种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 师举例,生判断 5. 同桌练一练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马后炮杀、重炮杀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后炮杀、重炮杀的含义。

2. 实战练习。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教学“马后炮杀、重炮杀”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走法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走法吗?” “还有谁要补充或者有说得更好,更明白的吗?”

2、 出示棋例的起始图

要求学生同桌两人放一副和我黑板上一样的棋谱。(先列马车杀、后双马饮泉杀,依次出示)

3、同桌两人尝试走棋(要求边走边记录走的步骤)

4、反馈

5、教师讲解正确、简便的走法

6、学生互相运用今天学的知识练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天地炮杀、闷宫杀

教学目标:1. 了解天地炮杀、闷宫杀的含义。

2. 积累学生下棋经验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天地炮杀、闷宫杀” 出示棋例的起始图

要求学生同桌两人放一副和我黑板上一样的棋谱。 同桌两人尝试走棋 (复习棋盘的边和线)

教师讲解正确、简便的走法

学生互相运用今天学的知识练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重炮杀法

教学目标:1.了解:用双炮重叠将军使对方棋子无法到将(帅)前应将的杀法称为“重炮”杀法。重炮就是双炮重叠的意思。

2、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提高学生棋艺。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重炮杀法” 1.摆棋,讲解。

红先胜:炮一平五,象7进3 后炮进五,红胜

黑先胜:炮3进8,仕六进五 炮1进3,黑胜

车四进三,士5退6 (红方弃车引离黑方中士,增加重炮的作用是取胜的关键。) 车七平六,将4进1 (红方再次弃车把黑将引入不利位置,为重炮取胜创造了条件。) 炮四平六,士4退5 炮五平六,红胜

2.针对上面两个棋例,教师讲解两种可能,并且分析清楚局势。 了解:用双炮重叠将军使对方棋子无法到将(帅)前应将的杀法称为“重炮”杀法。重炮就是双炮重叠的意思。

3.学生下棋,如何战胜对方。

4.学生实践操作,对弈,教师维持纪律。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二鬼拍门杀法

教学目标:1.了解二鬼拍门杀法的含义:用双车或车兵锁住将帅两侧肋门,然后在其它棋子帮助下强行迫使取胜的杀法称为“二鬼拍门杀法”。

2.积累学生下棋的经验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二鬼拍门杀法” 出示棋例的起始图

帅五平四 士4进5 车四进一 车8平5 兵六平五

将5平4 车四进一 红胜

解释:用双车或车兵锁住将帅两侧肋门,然后在其它棋子帮助下强行 迫使取胜的杀法称为“二鬼拍门杀法”。

1、 要求学生同桌两人放一副和教师黑板上一样的棋谱。同桌两人尝试走棋,教师巡视指导。

2、请刚才下棋最认真的两位上来下,其他人先把棋放一边,仔细看,想一想: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走?

3、师将书中的走法演示一遍。

4、学生互相运用今天学的知识练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卧槽马杀法 挂角马杀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在棋盘

三、九或

七、九位置上将军,这种马棋界习惯上称为“卧槽马”。用卧槽马将军迫使对方将不安于位,然后用车或其他棋子配合将军取胜的杀法就称为卧槽马杀法。

马在九宫一角将军,迫使对方将(帅)不安于位,然后用车或其他棋子将军取胜的杀法称为“挂脚马”杀法,所谓“挂角”就是用马到九宫一角将军的意思。

2、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3、培养棋品,提高学生棋艺。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象棋使者检查带棋情况

二、摆棋,讲解。 1) 卧槽马杀法 1. 红先胜 马八进七 将5平6 红方先用马卧槽将军迫使黑将不安于位,为车进攻创造条件。 车一平四 士5进6 车四进一 红胜 2. 黑先胜 马9进7 帅五进一 车2进2 黑胜 2)挂叫马杀法

如图局面谁先走都可以用挂角马杀法取胜。 1. 红先胜 马四进六 将5进1 红马到九宫一角将军既称挂角马,它可迫使黑将不安于位,为车攻将创造条件。

车八进四 红胜 2. 黑先胜 车4进1 黑方弃车引离中士为马挂角创造条件。 仕五退六 马2退4 黑胜

3.针对上面两个棋例,教师讲解两种可能,并且分析清楚局势。 了解:马在棋盘

三、九或

七、九位置上将军,这种马棋界习惯上称为“卧槽马”。用卧槽马将军迫使对方将不安于位,然后用车或其他棋子配合将军取胜的杀法就称为卧槽马杀法。

马在九宫一角将军,迫使对方将(帅)不安于位,然后用车或其他棋子将军取胜的杀法称为“挂角马”杀法,所谓“挂角”就是用马到九宫一角将军的意思。

4.学生下棋,如何战胜对方。 5.学生实践操作,对弈,教师维持纪律。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列马车杀、双马饮泉杀

教学目标:1. 了解列马车杀、双马饮泉杀的含义。

2. 积累学生下棋经验。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 列马车杀、双马饮泉杀”

7、出示棋例的起始图

要求学生同桌两人放一副和我黑板上一样的棋谱。(先列马车杀、后双马饮泉杀,依次出示)

8、同桌两人尝试走棋(要求边走边记录走的步骤)

9、反馈

10、教师讲解正确、简便的走法

11、 学生互相运用今天学的知识练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第3篇:中国象棋入门学习方法

象棋入门的方法

引子:作为专业棋手,最好有相关资质,从小就对象棋感兴趣,再有良师指导,进专业棋校去修炼,那是最好的途径,但作为大多数业务爱好者来说,更主要的是自娱自乐。

棋软发达到今天,跟电脑反复拆解自然可以锻炼棋力,但必要的是学习方法,虽然电脑棋力也几近于大师级别,更不怕麻烦不厌其烦的跟你练,不过,学习过程是一个用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原来有所谓“学棋先学残,残好艺自高”的谚语,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些还很重要,但是„„,再比如学开局,不是记忆若干开局定式,关键是从学习过程中来理解棋理,„„一言难尽呀,引用段文字吧,只求对广大象棋爱好者提供帮助。

正文建议:快速提高棋艺(个人浅见,请方家指教)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样,初学者应该先学<橘中秘>,这是绝佳的入门的教材。通过读它,可以提高兴趣。因为用这本书里的着法对付与自己水平相当(也是初学的水平)的人很有效。用最新的开局法,在那些初学者那里很难对号入坐,会打击初学者的信心。只有赢了才有信心。输棋太多就没信心了。这个阶段千万别去读那些最新的开局谱,哪怕写的再好也不适合你。因为你根本不理解。也不要去读那些大师的对局谱,对你来说没用,道理是一样的。即使你照猫画虎,学了几招开局(只能叫开始)的棋路,可对方并不按照你的套路走(你总不能要求对方按你的套路走吧,呵呵!),他很多疑问手,可你就是没办法拿住他,结果很可能你就输了。那样对你信心打击太大。这个阶段就用<橘中秘>上的着法,去杀去拼,顺炮,列炮一起上,跟你水平相当的人根本挡不住你,这样你就有兴趣继续了。等你的水平提高一点了,你的对手也是水平略高一点的人了,你就要接着读<梅花谱>,这个时候,你水平提高了,可以开始涉及屏风马了。通过梅花谱,你对棋的理解会更深一些。你要通过实战反复应用书上说的着法,(你不用担心,你这个阶段的对手很可能会走出这两本书上的着法。因为我初学时,就下出过跟<橘中秘>上记载的列炮一模一样的对局,高兴的我一晚上没睡好) 你会有很大提高,而且,不知不觉中提高。

读<橘中秘>可以配合看<梦入神机>,读<梅花谱>可以配合看<适情雅趣>,方法如下:

(第一遍泛读。摆好棋局,按棋谱着法打谱,从头开始打上200局,主要是熟悉基本的杀局思考方法。

第二遍精读。对着棋谱,不再看棋谱着法,完全依靠自己默算清楚所有的杀着变化,反复检查是否有漏算其中的变化。每天5-10局,几个月以后,你的棋力将会突飞猛进,计算能力大大提高,特别是临门杀着更让你得心应手。默算完<适情雅趣>全书,你的棋力至少提高了

二、三先。其他的一些连照红胜杀局也具有类似的效果。) 你读了梅花谱,开始了解了屏风马,但是不够,你只知道进3卒和巡河车的一些老式变化,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要继续前进,可以读杨官林老先生的《弈林新编》,残局可以读屠景明老先生的象棋实用残局,一定要理解为主,一些基本的定式要能摆出,能背出。通过读杨官林老先生的《弈林新编》,你开始了解一些解放后到70年代的一些布局,它不同于橘梅上的变化,已经通过棋手改进了的的变化。你会对那些局面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你的水平也在提高。通过以上学习,一般的对手的布局一定不如你了,而且此时你对一些残局的例胜例和也比你的对手理解深刻。但是你还是会输(当然输的少一些,而且要碰上有一定水平的你才会输)。

为什么呢?你的中局是你的弱点。你的中局没有力量,占位不佳。缓手,软手,随手,你的弱点暴露无疑。这时候你要学习一些优秀棋手的中局变化,但是也要从近代棋手学起,学周德裕,学黄松轩等。

如此以后,你可以学习现代棋手的精华了。对于布局也一样,你可以找居荣鑫的〈象棋常用布局〉(精读)。慢慢的,你已经形成你自己比较喜好走的先后手开局。如果居荣鑫的〈象棋常用布局〉对你来说已经不够的话(比如你喜好顺炮开局,而这本书对顺炮开局讲的不够多),你可以选择王嘉良的〈顺炮全集〉,这本书简直就是本辞典,你不懂的顺炮布局就去那里找。其他的布局一样,可以选择专题的书了。通过研究这些书,你对局面的理解也提高了。你此时遇到的对手也一样会用比较正统的顺炮或屏风马等布局开局,但在开局进入中局的转化时,他们的理解跟大师是有差距的,这时你要理解这些局面,理解局面找到攻击的突破口,是你此时的课题。(我的胡说,贻笑大方,挂一漏万,希望大家指正)。晚了,先歇着了。

前面提到为什么中局要学近代棋手呢?实用啊!不是花拳绣腿,是真功夫。

开局和残局定式就好象是武术中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将来提高会比较快。但是如果只是基本功,那样可能就会流于好看,但中看不中用,是花拳绣腿,而且这种人理论上还一套一套的(就象我,呵呵)。一旦碰上那些江湖好手,他们是街头混战出来的,唯一不缺的就是中局实战经验。他们的特点就是,快,准,狠。你的花拳绣腿一遇上,肯定被打的遍体鳞伤。这是你要去街头棋摊练那些招。上网下棋,不是此时最好的选择。街头的人你要一个一个的超过他们。他们的风格相对固定,你适应起来也容易一些。网上,千奇百怪,你难适应,因为你的着还不够多,也就是你的飞刀还不够多,也不够锋利!

那些江湖好手虽然现在比你厉害,但他们的提高可能有限!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他们基本功不扎实。学棋也就象学武术,基本功是一定要的,但不能只是基本功,只是基本功,就是花拳绣腿。所以基本功两方面都要有。水浒中的史进在遇到王进之前被认为只是花拳绣腿,经过王进的调教,然后每日里与人较量枪棒工夫,后来上梁山就是靠真工夫的。回到前面,开局是一种战略选择,而中局则更多的是战术上的,书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要象史进那样每日里与人较量枪棒工夫一样练习棋艺,才是正途。

大师和特大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中局上(当然在他们那开局的研究和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但现代的开局研究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中局了)。中局的计算能力,中局的创新和妙手决定了棋局胜败。胡荣华能十连霸就是常常能想人之不能想,妙手迭出。 网上相当多的免费的电子书,棋软,相当多的象棋爱好者及高手

学习——实战——反思--学习---实战

第4篇:论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

象棋中对比,对比中发现:中国象棋代表中国,国际象棋很具国际特色。

昨天在学习国际象棋时的一个偶然地发现触动了我的灵感:明明是我吃光了对方所有棋子,国王也走投无路了的,理所当然是我赢了啊,为什么是平局呢?我一头雾水.在接下来的对战中,我小心了又小心,终于赢了一回,这下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我把人家逼得太狠了。那步棋该人家走,但对方只剩国王一个了而且无论怎么走都会被我的兵吃掉,这样就打成了平局了。但在中国象棋中可不是这样。只用一个马和将去将对方,而对方只有一个帅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时却判定的是由马的那方胜,和国际象棋是不一样的。这就反应出了中国人在面对恨之入骨的人时会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的,而国际上处事时是不能把人家逼得走投无路的,否则,这算是“平局”。

晚上睡觉时,偶然间又想到这事儿。细细琢磨了一下,原来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的“相”也是不同的。中国象棋的相只能在自己境内走“田”字,两个相也就那七个位置才能走 ;而国际中的相无论棋盘的哪个位置都能去得了,真正显示出一个做丞相的关心民生,爱护老百姓。同样,国际象棋中的国王也使棋盘中的任何位置都可去,尽管多数情况下是去避难的,但更是因为这样不就有了更多接触人民的机会了么?就像当时的拿破仑一样,虽是接触的一些难民,但以后他就依靠这些难民帮他打出一片了天下,征服了欧洲!

中国象棋中的“卒”和国上的一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卒总是一往无前,甚至进入敌人的境地后还可以杀左右的敌人;而国际中的只有在邻近的对角线上有敌人是才杀,前面一旦有敌人挡住去路就走不动了,没有了中国士兵的一往无前。这就毫不奇怪在二战时,同样是对付日本为什么毛主席提出的“论持久战”能够获胜,而英国军队却被日本从这个岛赶到那个岛,连连失利,甚至国家都面临着危机。

马无论是在国际象棋还是在中国象棋中都算一员大将了。但国际上的马更厉害。不会出现水把它卡住,敌人的马能吃到它,而它不能吃到别人的马者种情况。这就没有了走中国的马难度大了。也难怪许多奥赛上获胜的都是中国人,因为脑袋瓜从小都比别人多绕了一个弯的啊!中国的“车”和国际上的是一样的,这一点总算和国际接轨了。但国际象棋中还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王后,能耐大得让人难受,应为她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该局中的一个相和一个车同时在那个位置。在我看来,她的存在就和上帝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不过,这倒是给国际象棋增加了不少战斗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玩象棋的乐趣。

在国际象棋中还有一点玩的乐趣:1吃过路卒,这是一个仅在特定条件下用来攻击的。当一个卒在第五行,位于相邻列的对手的卒试图在第一步中移动两格吃过路卒。你可以将棋子延对角线方向移动到对手的卒的位置将其吃掉。2 王车易位,在王没有被将军,且王车之间没有棋子时,可将王侧向移动两格,而车移到王跳过的一格。3 卒晋级,将卒达到对方的底线时,直接晋级为车、马、相或者王后。这都是外国人所想出来的玩法,虽然有些小孩子的乐趣玩法的样子,但可以从中看到外国人具有更强一些创新力的一点原因了。

这就是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不同。它们各具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文气息均在棋中流露,你明白了吗?

此文纯属己见,有不好处请指教,谢谢!

第5篇: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

两个棋种都是三十二个棋子,但在棋的种类及走法上异同不少。

(1) 炮。中国象棋中有这个兵种,需隔子才显威力;而国际象棋没有。

主要原因是:①中国古代发明“火药”早,被用于军事早。而西方运用火炮时国际象棋已基本定型。②中国古时城市是统治存在的象征,城墙厚大,火炮是攻坚所需;在西方诸侯喜城堡,回旋余地小,更重人的因素。

(2)后。国际象棋中有这个兵种,而中国象棋没有。

后站在王旁边,横、竖、斜均可以走,最多可以控制1/3的战场。西方著名的就有埃及、英国、丹麦、瑞典等女王。尽管后是威力最大的棋子,说到底仍没有王重要。 而中国封建历史就是一部“父权的历史”,妇女是不允许上战场的,也更不允许参与政务,古代中国,妃嫔媵嫱只处于被玩弄的地位,不知道武则天时期的象棋如何?

(3)士。中国象棋中有这个兵种,而国际象棋没有。

在中国象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离帅府近的,越有名无实;越靠近“基层”的,越出类拔萃。中国象棋的“士”是宫廷卫士,司“九宫”安全,不离“帅(将)”左右。“象”是臣相,只能于本土飞来飞去。如此宠大的护卫部队削弱了攻击的力量,另一方面却增强了防御体系,即使前线战士全部马革裹尸还,也可能杀和敌军的骚扰,这些反映出中国君王传统的求稳怕乱的心理和习惯。国际象棋没有后勤人员的设置,它的“象”是指教士,分黑的格象,能满盘飞舞,黑格角的格象各司职互不相交,暗示着东正教、天主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4)兵。兵人数最多,在最前方保家卫国,只能冲锋不能后退。

不同的是中国象棋中的兵(卒)无论如何冲锋陷阵也都还是兵,虽有“过河小卒当小车”之说,但它终究是“卒”,到头无非一“老卒”而矣,隐喻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愚民信条,老百姓永远是老百姓,老百姓奋斗没有价值也就失去了动力。而国际象棋中的兵被称作是灵魂棋子,一旦攻到底线可以升变为王以外的任何子力,“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这体现了论功行赏的公平性,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展现了西方进取、升迁的欲望和机会。 (5)王。君王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夺取对方君王为胜利成了象棋艺术的灵魂。这一点东西方不谋而合。细微的区别是,中国象棋的王称“帅(将)”,是忌讳“犯上”的缘故;国际象棋没有此类顾虑,文字上自由得多。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出“九宫”,且有“士、象”充当专职护卫力量,始终扮演着幕后指挥的角色,这些对“帅(将)”的特殊保护是“率士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王至上的写照。君王是国家的基石,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国际象棋唯有“王车移位”的特点关照,稍不留神还会失去该权利,“王”可在棋盘上任何一格自由往来,随时可能御驾亲征,对“王”的保护通过其自身灵活机动的躲闪来实现。这与中世纪欧洲频繁的民族征战迁徙相关。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对面”,可洞察出儒家礼义的熏染;国际象棋的“王”可以面对面厮杀决斗,隐见血亲复仇的烙印。在国际象棋中,“在开局阶段,王是一个婴儿;在中局阶段,王是一个小孩;在残局阶段,王则是一个成年人。”。还有国际象棋中的“王车易位”一方面是帮助王逃离险境,从中心兵家必争之地转为安全的侧翼,另一方面也更大方便出动了车。倘若王被逼得无路可走,却是和局,这多少让国人疑惑不解。

(6)马。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中的马最大的区别是在于蹩马脚。骑兵是当时中世纪欧洲军队的核心,欧洲以平原为主,骑兵强大了就可以所向披靡,所以国际象棋中骑士的马没有任何限制,蹩马腿也就无从谈起。但中国就不同,蒙古人差不多可以纵横当时所有的文明世界,但一入江南,江河山脉,使蒙古人一筹莫展,有力气使不出来,所以中国象棋中的“马”到处被蹩腿,骑兵的作用被限制了。当然,蹩马腿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府腐败,内部勾心斗脚的淋漓体现。

象棋尚刚,要求积极拼杀作战,棋子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道家思想的融汇,中国象棋战法中发扬了阴柔的一面,像善守的反宫马屏风马即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及现代意识的渗透,国际象棋向着多元化发展,如浪漫主义学派、局面开派、俄罗斯学派、苏联学派、现代主义学派等。

第6篇:象棋(大师)高手对象棋理论的理解与总结(来源于网络)

[转载]象棋(大师)高手对象棋理论的理解与总结(来源于

网络)

象棋搏杀之道在于攻马和击象(击象包括攻和杀)。攻马击象擒王构成了象棋搏杀的全程总体的手段和目标。笔者认为,擒王为目标,车炮为主力,攻马以争先,击象以成杀是象棋战争的总体战略。开局迅速出动车马炮,中局大多是攻马和攻象。攻象往往成杀,攻马往往较缓(一马换双象,其势必英雄)。如果在攻马的时候配合中炮击中卒或边卒,获得中路攻势或沉底攻势。就布局而言,五七炮成为万用布局,即几乎可以对付任何布局,是因为,一路瞄准中路,一路瞄准七路,中路可以瞄准中象和将帅,七路可以瞄准马象。一般而言,七路炮总能瞄准马象,因为,对方跳边马再飞起同一边的象,则阵形不协调,飞起边马则底象被瞄,飞起象则马被瞄,要么,飞起象后走拐角马,而拐角马极易受车炮的攻击。(另外,七路炮使得对方补士象时总存在着别扭的感觉,因为补七象三路象被七路炮瞄着,补三象将来炮七平八可将军,当然还是补三象优先,因为补七象被打闷宫的可能性较大,而七路炮平七再平八就是两步棋,一进一出,等于没走,而高手较量,一般不会给两步棋这样的机会。并且将军并不一定死棋)三七线的重要性也在于此,我方三七线占领了,则对方的三七线马象则受攻。如果避免马受攻而单提马,则中路防护薄弱。五八炮进三兵的思想也是这样,炮八进四,如果黑方象三进五,则炮八平三,如象七进五,则炮八平七。仙人指路对底炮:兵七进一的目的就是活通马,黑方卒底炮就是限制红方上马。如红方强行走马八进七,黑方卒3进1,这步棋具有强制性,否则卒底炮就失去意义了。

文清大师讲过:在所有的布局中,或多或少都有中炮对都有屏风马的影子(大意)。宇兵与侍群在其著作《象棋智多星-----21世纪象棋教室》一书中也有对屏风马的类似评论:红方用中炮进攻,黑方跳双马保护中卒,黑方马好像一扇屏风,故称为中炮对屏风马。综观象棋发展史,中炮对屏风马布局一直占据了布局领域的主导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屏风马布局是研究其他布局的基础,任何布局的攻守规律,无一不和屏风马布局息息相关,屏风马布局是学习象棋布局的必修课。

因此,鉴于以上专家论述,笔者认为中炮对屏风马布局可作为破解象棋迷宫的“罗塞塔石碑”,所有类型的布局(炮马兵相类布局)都可以中炮对屏风马布局作为分析布局得失的起始参照系。

以上曾说过,五七炮是个万金油,中炮布局中都有它参与,只有为数很少的布局五七炮是吃亏的外,大部分布局它都能应付,因此获得了“先手万用布局”的绰号。但还有一类布局,先后手都行而没有明显“练门”的布局,那就是屏风马。

我们来看屏风马,在开局阶段,三七路的马不仅具有保护中卒的作用,还有加厚三七路的作用。此不仅针对车还针对具有穿透力的炮。因此屏风马中路和三七路皆厚。而屏风马,马跳三七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或多或少阻止了对方车炮是完全攻击。即,中路护住了中卒,兼护花心。三七路加厚,防止对方七路(或三路炮)一路到底或打相叫将,甚或杀象闷宫。二八路则防停止了车炮沉底。一九路则防止了边炮打卒偷袭。四六路亦有所兼顾。同它相比较的是单提马。虽然阻止了边炮的偷袭并保护了三七路卒中的一个,中卒也在另一只马的保护之下,获得了一定的安全。甚至单提马获得了“七宝连树”的美誉。但中路有所削弱,边马一侧的三(或七路)有可能禁不住对方弃七(或三)路兵并平炮瞄象的打击。虽然说子子有根,但没有重点的防御是很脆弱的。孙子兵法云:无不备者无不寡,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屏风马成为先后手皆宜的超级万用布局,并且成为布局典范并不是纯理论的规定,而是有着其内在的根据。其次反宫马(反宫马稍一调整就是屏风马),再次是炮局,炮局跳双正马,中路和三七路皆厚,但双相联系链条中断),最后是单提马,三七路一侧较厚,但另一侧和中路较薄。将帅是自卫,士为核心防御。象为中层防御。中卒为外层防御。三七路马兼外层防御和三七路阻击作用。车炮为机动力量。

总之,攻马以扩先,攻象以成杀(攻窝心马和攻象腰是比较特殊形式的攻马攻马和攻象)。马是攻击子,象是防御子,攻马主要是延缓对方的攻击,攻象是撕毁对方的防线。马是具有极大攻击潜力的棋子。因此攻马是削弱对方的进攻潜力,对攻王而言,具有间接性,而攻象则具有直接性。攻马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所有的优势都是通过攻马获得,包括后来的攻象成杀。攻象具备特殊性。但大部分猛烈的攻杀都与攻象有关。这也体现南北风格。南重攻马,北重攻象。南方细腻,但细腻棋在时机成熟时也可迅速转化成大刀阔斧的攻杀。开局迅速出动车马炮,就如同围棋中先下具有最大战略价值的点位,然后逐步逐步依次减少。反正每一步棋在当前来说都是价值最大。这就是彭老所说的真先手。

在对方处于进攻状态,而我方处于防御状态时(大体上还是对攻时),如果同时存在攻马和攻象的机会,应当攻马以延缓对方的进攻的速度。

在布局阶段,如果对方炮八平七,如果补象,我方还是走象三进五比较稳妥。即使已经走了马二进一边马。因为如果象三进五并且走的是边马,则三路象始终在红方七路炮的威胁之下。如果边马受到威胁,实在不行还可弃掉它,在其他地方再寻求补偿。“伤车马炮势弱,伤象则势危”(贾题韬语,见《象棋指归》)

保护中卒的马往往还有保护中士和同侧底士的功能。另外,在一四路,有底士护底士,无底士则可垫将。这只马往往由另一侧炮来保护。攻击此马往往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直接兑去此马,二是攻击或兑去保护此马的炮,夺去此马之根。此马还可能作为二路直车之根,有时兑去此马,用八路直车牵制其二路炮和无根车。

大体而言,护士用车马,护象用车炮(车立于田字另一点可同时护住双象,炮可在另一侧护住象腰)。马攻象护士,炮护象攻士。(张强:一炮一般换不来双士)

攻马主要针对保护中卒的马,一方面对三七路施加压力的同时,同时企图控制对方的卒林线,对中路也起到了间接的影响。控制对方的卒林线,具有限制对方马的出击,同时为己方的马的进攻建立桥头阵地。这对理解中炮过河车急进中兵布局有所帮助。

中相还有一些附带功能1,如飞的是三路相,并且跳起的是三路正马,此中相具有暗护此三路马的作用。倘如对方车攻击此马,此马可以退一(有时可退五,如果此马在七路大概退五是一条最灵活的路径了),然后再退至三路,而后可进四进至士角,相机再跃至相肩。2,保护三七路卒,3,为巡河炮提供安全点位,以炮来护马相。4,为三七路炮冒着对方车的火力进行转角机动提供中转站,或者拦截对方车马炮争取较大战场空间做出贡献。5,使得吃中卒的马再奔卧槽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塞的最短道路减少了四条。

残局阶段,对于车双炮对双车,车双炮若想胜,双士当然重要,但相也不能丢。因为丢了相,炮在中路就没有了根据地(胡荣华)。缺象就怕炮来攻,实际上,缺双象不仅怕炮,还怕马。这是因为缺双象,马可通过三路四五六七路多条路径并且配合其他子力进行卧槽,挂角,钓鱼马等各种攻杀。

在布局阶段,五九炮以攻马为主(实际上,对方也是以攻红方三路弱马进行反击),五八炮以攻象为主兼攻马,五七炮攻马兼攻象,五六炮则攻击力稍弱,无明显较强攻击目标,但有顶马串马塞象腰之功效。双中炮直接攻击中路,目标单一,近似爆破,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中相位,在此位任何进攻性子力都可以发动攻击距离原位将最近而对方将不能自卫。有人说,中局多保卒,残局要占中线。而中象位正处于残局中央枢纽位置。中局中央枢纽位置是中卒位,是抑制对方马的重要阵地,是红方马过河后发动攻击的中转位置。需要车做前导先加以占领。卒林线和河界线是双方中局决战的场所,最重要的还是马的出路问题,因此有“卒林线车守最牢”的说法。其次是炮击中卒问题。进占卒林还为残局扫卒做准备。

我们在从起手看。赵庆阁大师在《楚汉风云》讲棋栏目中,曾讲过,第一手棋不能浪费。我的理解就是,第一手棋是战略方针表明棋手将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针或防守方针。除仙人指路和进马局外,一般起手都表明了对该棋局的态度。中炮局最为直白,直取中路。黑方应手也是五花八门,在低手下棋中经常还出现应飞象的,但屏风马最为稳正。士角炮(炮二平四)其目的不甚明确,但攻守兼备,存在着攻方面可伸炮串打马炮,实际上延缓对进正马方面起到了守的作用。另外,如果前有车,对方背补士,这一侧无马守护,再配合出帅,炮必换双士。或有车在前,这一侧有另一沉底车配合,发炮打士,立见杀局。可进六塞相眼。守方面可炮4进2顶马,可配合3路兵阻断马的另一进路。可进一打双车,可进一顶马守住卧槽,在4路原位可守卧槽,退一可守两面卧槽。保留了飞相的可能性。对付这一炮二平四的起手,专家讲最好的着法就炮2平5。实际上,较早的有卒7进1,迫使红方马二进一走边马。如强行走马二进三,按照贾题韬的说法,黑方应以炮8 平7,红方立见窘迫(愚形)。(本人倾向于走马8进7,好多软件也是这样走的。因为,黑方走卒7进1,然后再走炮8平7,将来马路就成问题。要么马8进9,此马必定迟出。因为马9进8还要一手卒9进1,如进7,在开中局阶段也未必有好的出路;或者马8进6走拐角马,但拐角马正好迎着红方的士角炮。所以还不如马8进7来得干脆,围棋里讲补棋宜一手补净。如既补不净,又留有那么多疑问,其本身就不是一手好棋,不知我的讲法妥否,望高手指正)。现在这一手卒7进1在早期是一步行之有效的着法,但有了炮二平五更好的着法后,已不多见了。但其基本思想已被飞相局对士角炮应所吸收:相三进五,炮2平4,兵七进一,马2进1。总之,士角炮目的不那么直接,但用途似也不少,也不攻马或攻象的效用。

再谈仙人指路,前面曾提及,仙人指路进一着三七兵,虽有投石问路的意思,但其最直接的目的却活通马路。但黑方最有针对性的着法却是炮2平3卒底炮小当头,瞄住马兼瞄象。如红方强行进马:兵七进一,炮2平3;马八进七,卒3进1,马七进六,卒3进行吃兵,马六进五,象7进5,下一步马8进6攻击此马,如红马退回,则结果是人家马进一步红方自己马退一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另外,人家多一吃了兵的过河卒。这里仍然围绕的是马的问题。实际上,反宫马炮8平6的目的也是限制红方马8进7上正马。

在顺炮布局中,贾题韬先生曾提及:

可以归结斗顺炮的几个要点:

1、以直车应付横车,巡河车的布置,于攻于守,均极关重要。

2、无论防守或进攻,双马正出都比单提马式有力。

3、在相互双马正出的布置中,巡河炮成为系铃解铃的重要手段。

4、夹炮屏风马系顺炮移步换形时易于出现的局面,但有主动整形与被迫整形 之分。

5、在一方因换形而撤离当头炮时,另一方应注意挺进中兵、连环夹马的运用。

在这里提到了车马炮,巡河车是防止出现先手天马行空,亦有拦马之用。双正马护中之用,关键的巡河炮则是用来打马。在顺炮直车两头蛇对双横车布局中好像也存在着黑方攻马以争先的情况。

再谈飞相局,起手飞相,我想是因为,起手架中炮最大的弱点就是双相失去联系。这也是象棋的魅力所在,给了一方最大攻击力的同时,也给他留了一个最大隐患。我的一位叫严明的好友讲了他的一个心得:考量一个棋手中炮的实力就在于弃相的时机。另外,由此还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当中路中炮的进攻受阻,应当适当地卸中炮,这跟前面所第一手不能浪费的论断似乎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是一个相反相成命题。第一手中炮进攻是方针,但中路和其他路进攻受阻,强攻不下。这时,就应该弥补漏洞,以便寻机待敌或轻松求和。因为在急攻过程中肯定是留有许多没来得及补的漏洞。稍一软手,便为敌方所乘。我认为就是棋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方针。也就是说,形势变化,方针也随之改变。这也是个时机问题。可作为严先生论述的一个补充。但这不能作为对攻中士相残缺的情况。士相既已残缺,表明消极避让卸中炮无异于自杀。回到飞相局这个话题,飞相局因为一手就补掉了中炮所具有的先天缺陷,即被掉黑方两面攻相的可能。这实际上就是反攻象的思想。由于飞相具有消极性,它的先手效率究竟发挥了多少?这是因人而异的事了,书上讲较量中残,我的理解就是效率可能不太高,即在布局阶段对不败有相当的把握,但对求胜却把握不大。的确体现了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想。有网友指出,第一步不飞象,前五步就不要再飞象。这句话也确实有一定道理。针对飞相,据说,最有效的着法当数应付飞相十八法(胡荣华语)中的士角炮:相三进五,炮2平4。按照《表妹乱谈棋》的说法,此步士角炮具有针对性。即红方相眼即成,平炮士角就有了潜在的塞相眼的权利。笔者认为就是有了攻相的潜在的权利。笔者要补充的是:当红方相三进五后,就有了马二进四再马四进六将来跃相肩的可能。而这一步平炮既可单独进四堵住它,也可配合其他子力,兑掉它。也就是具有了潜在的攻击具有极大威胁的可能卧槽的马的可能。也就是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的走法。体现了古人“守江河必守于江河之外”的战略思想。真如你打太极我走八卦,你抱球我跑圈,似乎文不对题,却又暗藏机锋。 至于士四进五上士局,黑方一手炮二平三卒底炮暗瞄底相。

至于炮二平六过宫炮,据说最好的应手就是架中炮出9路横车,然后车9平4攻炮,逼迫红上一手士,然后伺机进盘头马。看上去黑方是攻炮,实际上暗攻马。因为黑方攻过宫炮,使得红炮不能腾挪,上七路正马则子力倾轧。马被迫飞边后,中路空虚,黑马活跃,中路盘出,实际上达到抑制彼马发扬我马的作用。针对起马局马二进三,卒7进1,这勿庸赘言,直接制马。

再多一句,我认为起马还是最完美的起手。其实,先贤们早有论述,还是引用贾题韬的论述

:论“起马局”

这原是已故甘肃名手彭述圣惯用的局面(开局),现在已经颇为流行了。19

56年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国比赛时,笔者(贾题韬本人)和彭老共同参加裁判工

作,话次间曾谈过他所喜欢这一布局的理由,他认为:“起马局”和“仙人指路

”都含有试探对方企图的意味,但后者易于受到对方立即平炮射兵的迫击,有失

掉先手的顾虑;前者先跳马,取得进三兵或七兵的选择权,比较灵活多变。我认

为他这一段话,确系对起马局很好和说明。

前面已经讲到许多起手。对过宫炮再多几句。表妹乱谈棋中讲:进攻不如中炮,灵活不如仙指,稳正不如飞相,这可能是最近几年不火的原因。过宫炮的作用类似士角炮,偏于进攻,但易使子力雍塞,不如士角炮攻守兼备。

陈松顺《棋术与棋理》中提到,三七路的开放性是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就与下三路线和两相之间即三七路线之间构成的成杀区域有关。凡是成杀,如果对九宫不构成威胁,不可能构成杀局。而成杀,往往与破象有关或马卧槽。另外,三七路线是攻马以得先的重要目标。因此,不管是中局扭杀,或中局成杀,三七路线是很重要的。攻炮一般较难,因为炮在初期机动性比马大,不大容易捉死。

主帅在三楼角上机动性与在底线角上一样最小,即只有两种选择。但在三楼角上危险性最大,无士相保护。其次在三楼中间。在九宫中间机动性最大,可有四个选择,但危险性与底线角上差不多。虽然,只有一相保护的可能性,但其有高度的机动性,能迅速归位,所以还比较安全。底线中间机动性仅次于九宫,与三楼中间相同,有三种选择,但其危险性最小。因为有完全的士相保护。底线与三楼相比较,不仅有完全的士相保护,而且底线以外,即中线的延伸线外是绝对完全。因此,在完全的士相保护下,暂不考虑其他如车马炮诸子的作用,将帅在底线,针对对方最

强子车和强子炮而言,三面是安全的。而将帅在三楼,针对对方车,最多两面安全,而且还缺乏相的保护,炮可对其进行四面攻击。即使无车一侧,如以士以外其他子如车炮马保护。中线即存在闷宫的可能。即三楼之将帅,无士之侧,还不宜近距离保护。先手,即时间问题,即兵法上所讲的兵贵神速。争先手,即打时间差。遵循子先势杀的规律。子是最基本的要素,先是打时间差。势,即空间问题是一定的子力通过打时间差,占据重要的相比较对方有利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力量分配状态。杀即由有利的力量分配状态所产生的势能,在一定的时机所集中产生的动能。所以兵法云,机不可失。子先势杀,每一个都是后一个的必要条件。

先手的大小可以四方面来比较:1,布局阶段,出动子力的大小和出动子力的个数。明车为最大,通马其次。2,双方所威胁的子力价值大小,所威胁的子力越大价值越大,如将帅。2,选择越多,对方的选择越少,也就是威胁越多,对方给自己的威胁越少先手越大。如打将,自己对对方的威胁是个不确定数,而对方给自己的威胁几乎为零(因为存在解将还将,解杀还杀的可能,对方的应将反倒使自己处于被威胁状态),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高手尽可能避免被打将了。因而,打将是这两方面的集中体现。而成杀是集中体现的集中体现。子先势杀因而就可这样理解,势为杀服务,而势由先所造成。先手越大,所造之势越好,导向成杀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得子又得先如先手吃子打将很好理解。同理失子同时失先如上述的反例被吃子打将也很好理解。失子得先就需要权衡了。所有的弃子局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最多的是弃马,其次是弃炮弃车。这样问题就归结为所弃之子与成杀速度来比较了。具体来说,在大子还剩四子以上时,得二先可以弃马或炮,先三先可弃车(三先相当于一马强一车弱),而得三先存四子基本可成杀。求其次是先弃后取,就是弃掉一子然后再得回,这样目标是一先。相当于兑子得先或先手得子。4,占领空间大小。占领空间大的先手。

虚必用奇,奇必精准,运子必速,临杀勿急(即林彪所说的三快一慢,准备要快,冲锋要快,追击要快,发动总要慢) 虚必用奇,在象战中即针对对方的弱点,通过运子,即机动,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虚者,即敌方的最重要的弱点,是切入敌方阵地,或借此切入对方阵地的缝隙,如果用正兵,虚也会变实。防御和佯攻一般为正兵.

孙子兵法讲,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还隐含着一点,即水的易变性,重在变。

势与形的区别与联系:势是一定的力量所组合后形成新的不同于原来力量相加的代数和,而是高于其代数和的所蕴含的能量。这种能量是看不见的。形即这种势在一定的时机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效果,是看得见的。在象棋中,杀形杀形,杀就是形。

势在战争准备期间完成,形在战争实施进行的,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势+机=形

虚实讲空间,奇正讲时间。

先手向势转化,是通过棋子的位置变化实现的,即通过不断的先手积累,形成处于某些位置下的子力之间的组合。位置蕴含着势能。因此,向有利情况转换的兑子即消去对方有利的位置,即消去有利的势能。

上一篇:艺术专业考察实习报告下一篇:部门经理助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