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以动物学科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动物学科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合理的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旨在培养新时期实用型创业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篇1:

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思考

摘要:自1983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经过26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学科体系。在21世纪初开始已有四所农林院校设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学校的发展、帮助学生成才既是高等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如何在现有学科体系下,发挥农林院校优势促进学科良性发展,是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点建设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院校优势;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陈遇春,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点负责人,教授;孙莉华,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1983年职业技术教育学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正式列入专业目录,标志着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学二级学科。至今为止的26年中,我国先后于1985年建成首个职业教育管理本科专业,1987年建成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2005年建成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2007年建成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逐步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学科体系,其人才培养工作已处于良性的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授权点的单位32家,其中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点48个[1]。学科点大多分布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和农林院校也占一定的比例。其中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农林院校共有四所,且都属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见表1)。

一、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现状

表1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从中可知,全国共有四所农林院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占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的12%;从地理位置上看,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位于我国的北部、西部和中部;从学科点建立时间看,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建立时间相对较晚,都于2000年以后建立;学科点组建多是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设置或挂靠在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职业技术教育原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管理等几个方面,招生人数总计50人,占全国比例的16%。

二、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我国职业教育迎来真正的大发展,始于2002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不仅对职业教育工作,而且对整个教育事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也因此得到推动,并且在第四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上,还提出应适当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比例。总的来说,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在其相对短暂的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如下特点:

(一)学科起步晚发展快

农林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成立时间都相对较晚,其中最早成立的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点,与我国第一个硕士点建立时间仍相距14年,学科起步晚,发展历史较短。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积累性工作,因此新兴的农林院校相比有较长历史的师范院校,肯定是有所欠缺的,学科积淀不够深厚。但农林院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抓住机遇,争取快速发展。吉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确认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承担了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任务,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四所学校都参与和主持了各级各类重点课题,科学研究短期内增长较快,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尤其对农业和农民教育研究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提升了农林院校已有的农业教育研究传统,填补了学科空白,是一门起步晚但发展快的新兴学科。

(二)学科服务面向确定

四所农林院校分别处于我国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大省,其中陕西杨凌是全国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农林院校深厚的农业文化优势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的结合,较大程度的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农业资源的交叉研究和资源整合。我国教育家劳凯声教授认为:“教育学注定会成为一个边界不断扩大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多学科的话语已经体现了教育学知识体系正在向开放的和多元的方面发展的趋势”。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在学科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结合自己的研究优势,承担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重任,培养为农村职教服务的人才,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学科交叉为生长点,逐渐形成了相对确定的服务面向。

(三)学科共生性强

所谓共生,是借用生物学上的概念,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利用,相互生存。广义理解,可看作是两个系统或多个系统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四所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一个共同点——多是依托高等教育研究所,整合现有的相关学科和师资资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共生性是在继承农业教育学传统的基础上,与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学科交叉的特色学科。社会学和管理学的介入,丰富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事实,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学提升了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研究空间,形成了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科共生局面。

(四)学科特色意识强

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在研究方向设置上,继承了师范院校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设有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向,符合学位点建设要以基础研究的发展为前提的原则[2]。但由于农林院校师资结构和体制的制约,很难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为此,四所农林院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紧扣农林院校的办学功能定位,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建立了以农民职业教育研究为特色的学科平台。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置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方向,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原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培养模式,突出学校特色、关注社会现实,是学界公认的按照学科的方式来研究农民教育问题的阵地。总的来说,农林院校这种“求同存异”的学科特色意识,适应了社会需要,又使农林院校在教育学研究方面有了立足点,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支持。

(五)生源学科基础相对薄弱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2007年起实行全国统考,在选拔方式上突出了公平竞争,因此同等条件下,高等农林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相比师范和综合类院校显得吸引力不足,报考学生通过统考形成了水平分流,具有良好教育学基础的优质生源难以进入。再加上全国目前只有天津工程师范大学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大多数学生都是跨专业招收而来,在入学前很少或从未接触过职业技术教育,所以农林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生学科基础相对薄弱。换个角度说,职业技术教育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正能够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强化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生存基础。

三、建设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点的深层思考

(一)紧扣社会需求是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动力之源

2009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中国农业大学,曾打过一个比方,就是“咱们国家就好比人的两条腿,那么工业和城市这条腿比较长,农业和农村这条腿比较短。那么国家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要建设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这块儿的发展肯定是不行的。”一直以来,农村职教(属中等职业教育层次)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例如,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育部统计截止2008年10月28日,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1813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计14890719人,其中农林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572913人,占全国比例3.8%,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社会需求是很大的。然而目前,学科设置有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但还没有明确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科设置。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社会服务在三大职能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只有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大学的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美国的大学在20世纪得到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引入了社会服务职能,走出象牙塔,强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国家对职教事业高度重视,世界职教系统的科研活动日益活跃,使我们加快职教学科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因此,农林院校应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以胸怀世界的视野和魄力,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一边培养人才,一边建设学科,从国家的全局利益出发,整合资源,建成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点。

(二)立足院校优势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根本出路

学科,乃是学问的学术分类,即按照一定的学术标准将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积累划分成不同的类别。高等教育的学科划分和高等学校主要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是现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础[3]。一所大学的教育学学科水平标志着大学的成熟度。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学科与科研需要,高等农林院校均有进一步发展教育学科的强烈基础。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共生性,源于学校原有的农村教育学、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同时依赖于这些学科,学科共生性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科发展的优势所在,立足院校优势是高等农林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根本出路。

高等农林院校应从多学科的角度,来深究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特色学科意识,探索与学校特色学科的交叉互助式发展。立足农林院校特色,服务“三农”。

(三)促进学生成才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规模在迅速扩展,生源质量与就业需求的问题开始凸现。因此如何重新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处理好学术要求与就业需求、生源素质与培养目标、生源扩大与导师不足的矛盾,就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培养单位在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实行的“双师型”特色研究生培养工程,同济大学的“三元制”培养模式以及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技术职业教育“双硕士培训合作项目”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培养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学研究生。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成为人们主动争取社会流动机会的重要渠道。另外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也使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目的发生变化,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远远超越了学术性岗位的界限,呈现多元化趋势。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高素质的研究与从业人员,同样是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有着自己的劣势,比如生源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吸引力不足等;但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学科服务面向确定,学科特色意识强等。高等农林院校应取长补短,把握自己的定位,与行业结合,加强行业性研究和涉农研究,发挥农林院校的实践特色,弥补教育学学科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培养服务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型人才。

四、结论

学科发展是一项长期积累性工作,需要政府和大学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进行科学的、有步骤的学科战略发展规划。首先,农林院校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应借鉴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经验,主动发挥农林院校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着力把学科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职教事业发展的大局之中。其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校领导要高度支持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影响力,建设良好的学科文化。再次,学科成员要对学科忠诚,要有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致力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共同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EB/OL].http://yz.chsi.com.cn/.

[2]《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基字[2001]81号.

[3]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责任编辑徐惠军

作者:陈遇春 孙莉华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篇2:

动物学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

(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 以动物学科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动物学科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合理的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旨在培养新时期实用型创业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农林院校;创业教育

A

基金项目 2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572014EY022);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GJZ201301022)。

作者简介 玄凌(1979-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博士在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604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战略性的核心问题。2014年高校毕业生在2013年“最难就业季”基础上持续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动物学科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林类院校的传统专业之一,学科建立较早,发展历程较为久远。该学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动物及栖息地保护与管理;动物细胞与发育工程;濒危珍稀动物遗传多样性;资源动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4个方面,主要培养我国目前急需的从事动物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如何发挥农林类院校的研究特色,培养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用型创业人才成为农林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1]。

1 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核心,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人才是提升农业现代化的保证。农林类院校在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意义重大,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助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进步的重要源泉。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点关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把创新作为发展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战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投入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研发和转化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2]。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对科技强国战略的响应和支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1.2 有助于发展高等教育,提升农林院校学生素质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高等学校优质人才力量。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视农林院校建设发展十分关键。要发挥农林院校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借助农林院校固有的自身优势,搭建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实际效益转化,在创新教育中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帮助他们早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

1.3 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道路,势必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核心在于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加强农林院校创业教育有助于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升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培养一批有知识、会创新、有能力的农业人才队伍,使农林院校大学生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真正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4 有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打破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和选择,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指引,又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然举措。

2 动物学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动物学科专业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但人才培养方式上依然沿袭20世纪所谓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在现代社会显得过时老旧,专业知识教育偏重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对技能的培养,知识面也受到专业性限制显得偏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需求。当前动物学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如下。

2.1 在创业教育的观念上,就业重于创业

动物学科专业成立时间较早,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之一,专业性较强。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在就业时的选择也更多,多方面因素作用导致大众对动物学科专业之类的传统专业就业存在认知误区。这些偏见和误区在大学生专业选择上得到直接表现,一般情况下,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会首先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不会考虑传统“冷门”专业,即便就读于动物学科专业这样的传统专业,也只是为了拿到学历文凭,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自然不会选择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因此,即便是农林院校的动物学科专业大学生,在创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在就业时重新选择规划。同时,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观念上也存在误区,创业和创业教育观念滞后,高校一味追求就业率,仅仅把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率提升的手段,这样一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2.2 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专识重于通识

由于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这直接导致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倾向性上存在误区。高校单纯对学生实行灌输式的创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实践能力较弱,难以胜任社会化的需求。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高校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灌输。培养专业型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愈来愈高,全面发展成为大学生的最佳选择,故在专识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学生个性需求和实际需要,推行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专业知识在创新意识的催化下成为农业科技动力[3]。

2.3 在创业教育的方式上,形式重于实际

长期以来,动物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却始终停留在过去老套过时的所谓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重于实践,实践投入较少,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这就说明当前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依然占上风。随着国家对科技力量的重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和学生活动不断涌现,但是一些高校并没有将活动和课程落到实处,只停留在表面浅层次上,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2.4 在创业教育的投入上,硬件重于软件

在形式主义的困境中,高校盲目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孵化园区基地,在硬件设施上投入较多,而在专业教育队伍的设置上投入依旧缺乏。一方面是专业教师的自我素质不高,教育水平有限,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育,应付式的教学过程,加上高校教师大部分长期与社会生产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教师的实践说服力实在单薄。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专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表现得力不从心。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只能照本宣科,无法满足高效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3 提升动物学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

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足。改进不足,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推进教育实效性方面意义重大。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拟提出以下途径。

3.1 明确培养目标,强化生本教育

首先,要上好大学新生入学第一课,端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利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机,向他们普及正确的专业观念,纠正他们入校之前对本专业的认知误区,重新科学、正确地认识本专业,建立专业自信心和归属感。

其次,要上好学生生涯规划辅导课,帮助学生探索职业方向。一方面,要端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偏见,消除他们关于“专业决定就业”的不合理定位,引导大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就业发展道路,通过学业规划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就业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

再次,要上好学生创业教育指导课,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相关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结合动物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市场、认识环境,填补他们在创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漏洞。

3.2 优化课程设置,建构科学体系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创业动机、创业知识、创业方法、创业实践等方面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科特征形成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可以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普及和推广实行。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方面的课程和学时,邀请一线商业营销成功人士走进校园传经授道,答业解惑,以此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用实际经验为学生创业扫除障碍[4]。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关的公共选修和必修课程之外,设置更为灵活的学分机制,鼓励学生了解创业、学习创业、参与创业。加强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在保证传统传播平台功能正常实现的同时,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例如通过QQ、人人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媒介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接触频度,利用各种时机普及创业教育知识理念。坚持大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高学历、实用型农业人才。

再次,在文化氛围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风气。利用校园大众媒介进行创业宣传,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事迹和精神,用校园建设的蓬勃风气和创业典型榜样感染和促进大学创业教育的推广和践行。

3.3 转变培养方式,重视实践技能

坚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通过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课外学术论文竞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相关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和社会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人力保障支持。

坚持校外创业实训实习计划。通过联系与本学科相对应的校外企业,组织输送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生产实践实习,让学生在实训中发掘不足,增强兴趣。

坚持完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政策上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例如黑龙江大学自2004年起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在校大学生需要修满8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在学习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通过参与创新思维训练、创业管理等创新创业课程提高自我技能。

3.4 加大帮扶力度,组建专业队伍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直接保障。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师理论素养建设,通过传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渗透专业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创业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创业素养,邀请社会创业导师走进校园,用实战经历教育和影响学生。

同时也要克服创业教育理念上的误区,明确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更是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和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端正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态度,打造一支理论素养扎实,教学风格严谨,培养目标明确,教育方式得当,教学效果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4 结语

总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支持,要端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动机和理念,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完善教育体系,重视大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10):239.

[2]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3.

[4] 姬云涛,屈长青,姜双林.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2):126-127.

作者:玄凌 刘经纬 许张毅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篇3:

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 该研究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农林院校专业特点,认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通用的理论教材,教师学科知识广度亟待提高,学生基础薄弱,课堂上缺乏主动思考。《转基因生物安全》教学改革实践强调启发引导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PBL模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改革成绩考核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改革对提升农林院校通识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教学改革;PBL教学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 Transgenic organism safety; Teaching reform; Problembased learning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办学规模的迅猛发展也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重外延轻内涵,重形式轻机制,重硬件轻软件,教学质量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忧虑,教学改革由此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2]。理清改革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3]。农林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双创复合型”合格人才已成为农林院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转基因生物安全》现为国内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重点介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控制技术。由于农林院校与一般综合性、师范类及理工类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等方面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课程教学必须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由于《转基因生物安全》为众多农林院校近来才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尚少有经验可循,笔者分析了在前期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传统“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方法过于教条,模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师生互动缺乏,由此造成课堂教学效果欠佳[4-5]。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熟悉课程的系统框架,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实现书本知识的科学性、教师传授的艺术性、学生求知的兴趣性三者有机结合,笔者近来在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课程改革成果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提升农林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水平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通用的理论教材

以安徽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专业为例,学生必须修完专业规定的174.5个学分后才能毕业,课程涵盖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众多环节。选修课不仅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转基因生物安全》近来作为安徽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共1.5个学分(24学时)。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一直缺乏通用的理论教材,课程教学均采用相关参考书,例如刘谦和朱鑫泉主编的生物高科技丛书《生物安全》、王永飞和马三梅编著的大学通识教育教材《转基因植物及其应用》、曾北危编著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等[6-8]。刘谦等主编的《生物安全》由于容量偏大,24学时显然难以满足课堂教学之需。王永飞等编著的《转基因植物及其应用》又缺乏对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动物相关内容的介绍,而曾北危编著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内容过于深奥,也不太适宜大学本科教学之需。此外,现有参考书知识体系也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系统引导,重点不突出且部分内容交叉重复,难以适应本科教学之需。

1.2 教师学科知识广度亟待提高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前沿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检索、获取和选择知识。目前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任课教师多为植物保护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等相关中青年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学科知识背景多局限于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由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而且还涉及医药及兽药转基因生物制品、转基因食品、基因武器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内容,基本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面,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

1.3 课程涵盖面广,学生基础薄弱

《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要求学生前期不仅要有扎实的普通生物学基础,而且对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课程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国内农林院校众多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之前,部分课程尚未涉入,或因课时有限而掌握欠佳,这就给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延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学生课堂提问少,缺乏主动思考

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或偶尔提问,只有20%的学生经常提问。在最初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一方面,现在多数学生本身没有提问的习惯,另一方面,由于课堂容量相对有限,没有那么多的提问机会,即使教师提问,也少有学生积极回答。如何从教师提问学生更多地向学生提问老师转变,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课堂上大量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多从问题开始。创设问题情景,达到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效果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笔者在课堂上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融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提问学生向学生提问转变。只有让学生提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例如,针对转基因农产品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重点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玉米、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奶牛等问题进行抛砖引玉,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转基因技术的利弊问题。

此外,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开展了学生讲课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例如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由学生提前预习准备,课堂由学生来讲授,讲课学生由各小组学生预习后推荐而成。这样就把“苦学”转变为“乐学”,把“单向灌输”变为“多向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富有吸引力。教师最后根据学生的讲课情况进行拾遗补漏。该教学方法的学生参与度高,教学互动效果好,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适度采用PBL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習兴趣,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则难以调动[9]。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适度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10]。PBL教学法可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变为“群言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重点针对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争论,如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美国的“帝王蝶事件”和墨西哥的“转基因玉米事件”等,要求学生基于某一问题预先自主学习,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辩论,得到自己的答案,把课堂的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和纠正,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3 有效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提高离不开新技术,课堂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使学生胜任更复杂的任务。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形象,信息量大,趣味性强且通俗易懂,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可以提供更为逼真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转基因生物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各大媒体就其正反两方面也有诸多报道。笔者从互联网下载一些典型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报道事件,在适当章节的课堂上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进行穿插播放、点评,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2.4 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内容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的内容和体系,并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笔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全局出发,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配合,并尽可能对重复部分进行技术处理,如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问题,或在课程之间协调安排,某些内容作为重点,有些仅点到为止。此外,在制订教学大纲时,笔者坚持理论与实践一致,观点与材料统一,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既保持教学大纲的相对稳定性,又不断更新大纲内容。

2.5 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面 学习是发展之本、提高之策、进步之源。在掌握知识,特别是现代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不走在前面,则难为人师。苏霍姆林基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方面,除了依靠学校加强课堂督导及学生评教工作外,教师个人在思想方面也要充分重视,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此外,学科教研室在课程安排方面尽量保持授课教师的相对稳定性,避免出现同一课程多人轮流授课的现象。

2.6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农林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结合专业实际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课程特点,适量改革期末考试占主导的考核方式,重视平时考核,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出勤(占10%)、课堂讨论(占20%)、课后作业(占10%)等内容,注重课堂讨论环节,强调考核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综合分析及知识运用能力。此外大力加强试题库建设,试题除了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更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使最终的考核成绩更能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环节,而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则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课程教学改革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农林院校专业特点,针对当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课堂大力启发和引导师生互动,采用PBL模式教学,适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内容,改革成绩考核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该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对提升农林院校通识教育水平及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永刚,樊建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4):7-9.

[2]董志峰.互動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4):88-91.

[3]黄衍章,葛永竹,江俊起,等.农业院校《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6):97-99.

[4]邓汉卿.新形势下高校生物教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31):26-28.

[5]李浪.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提高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132-134.

[6]刘谦,朱鑫泉.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王永飞,马三梅.转基因植物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8]曾北危.转基因生物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严冬梅.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624-625.

[10]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104-105.

[11]汪红.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法与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0):11-12.

作者:黄衍章 陈莉 葛永竹 李淼

上一篇:安全生产检查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干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