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专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农林专业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培养高校毕业的优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实施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第一篇:农林专业论文

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问题分析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英语语音学习受到了广泛关注。就目前来看,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在语音教学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对语音学习不够重视,影响了语音学习的效果。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语音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完善英语专业语音教学。

关键词:农林院校;英语;语音问题;实证分析

H319

在外语语言能力中,语音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学生的语音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好坏。对于农林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语音问题一直存在,继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受到了限制。通过对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教学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可以更好开展改善语音教学方式,达成一定的语音教学效果。

一、现阶段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教学问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为了研究现阶段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习的语音教学问题,本文对湖南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湖南农业大学拥有充足电子语音设备,并设立语言研究所。2014年,外国语学院为大一新生安排了一批语音助教,协助语音学习。受调查的学生共200名,分别为英语专业的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都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前期学习,也初步掌握了语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中,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语音测试和实验对比等方法。通过对200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语音测试,对湖南农业大学英语专业2013级和2014级的学生语音学习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研究结论

1.学生语音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在语音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语音的输出和感知受到学生不自信、怕出丑等心理因素的直接影响。学生对语音学习的重视度和兴趣度都将对语音学习情感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语音学习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相较于大一的学生,大二学生对语音课程显然不够感兴趣。根据调查结果,大一学生中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对语音学习感兴趣,但也有超过40%的学生表示对语音学习不感兴趣。而大二学生只有不到40%的学生对语音学习感兴趣,60%的学生表示对语音学习不感兴趣[1]。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音课程的兴趣。

2.学校语音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从语音教学模式来看,农林院校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模式主要是模仿外语类院校和一些老牌文科院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语音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起到较好的语音教学效果。通过调查,湖南农林大学主要采用的语音教学模式有三种,即教师讲解课本的模式、跟声朗读模式和游戏模式。从调查结果来看,大一和大二学生喜欢教师讲解课本的教学模式的人数均不足5%,而喜欢游戏模式的学生数量占到了总数的75%以上。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湖南农业大学的语音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采取了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僵硬教学模式[2]。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差,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较好完成语音学习的实践练习。

3.语音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在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语音课堂教学显得十分枯燥乏味,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除了进行课文的阅读,湖南农业大学的语音课堂上教师也会通过播放英文歌曲和观看英语节目或电影的方法完成语音练习。由于课程规划、课时设置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教学手段使用次数较少。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学生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观看英文节目或电影有助于提升语音学习效果,超过30%的学生认为听英文歌曲可以提高语音学习效果。大二的学生中,超过70%的学生认为观看英语节目或电影的效果好,超過20%的学生认为听英文歌曲的效果好[3]。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农林院校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较好的学习语音。

4.语音教学效果不明显

为了使语音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相较于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可以为教师使用多样化教学提供便利。通过播放真实的视频资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而通过录制和回放学生的发音,教师就可以完成学生发音的比较,给予学生指导。从湖南农业大学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语音习得效果来看,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无法带来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通过对200名学生进行语音测试发现,大一学生中有超过30%的学生的语音学习效果有明显变化,但超过65%的学生的语音学习效果没有明显变化[4]。而大二学生中有明显变化的学生不超过30%,接近70%的学生的语音学习效果没有明显变化。

二、解决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问题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认识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学习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语音学习产生兴趣。一方面,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口语能力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业、学位和求职与英语语音的学习联系起来,使学生切实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语音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句子和语段读音上,使学生了解语调和语流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语调和语流的敏感性得到培养,帮助学生系统的完成对语音课程的学习[5]。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专业英语课中的语音课的课时,为学生学习语音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充分重视语音的学习。

(二)优化语音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的开展语音教学,教师可以使语音教学模式得到优化。从本质上讲,语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交流更顺畅。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使语音课堂成为真实语音情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教师在采取该种教学模式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语音基础完成教学任务的安排,以便于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任务实施过程的监控,关注学生遇到的障碍,及时为学生提供支持。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更容易掌握语音教学的重点,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三)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开展语音教学,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语音的纠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夸张发音法、对比听辨法和手势模拟法等多种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使学生对语音学习的兴趣所有提高,对发音的记忆更加牢固。教师同样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以便完成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听歌曲填写歌词、表演话剧、读绕口令等,都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此外,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完成教学方法的制定,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语音教学。

(四)注重语音教学反馈

在学生学习语音的过程中,由于辨音能力有限,所以学生难以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发音与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别。教师要注重语音教学反馈,以便更加了解学生的语音学习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记录和回放学生的发音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发音的指导。另一方面,农林院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安排高年級助教,通过助教将每名学生的发音错误登记下来,更加具有针对性。利用早自习及课余时间,助教可以开展单独的发音教学,使学生的发音水平得到提高。

三、总结

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学习内容,语音学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农林院校应该加强对英语专业语音学习的重视度,帮助学生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语音教学反馈,使学生的语音学习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常静.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超音段音位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张晓翠,牛跃辉,吴嘉平.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04:118-120.

[3]黄雯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音问题分析——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刘伟.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错误分析——原因及其教学策略[D].山东大学,2012.

[5]褚瑞莉.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习得现状调查研究[J].海外英语,2010,05:239-240+243.

[6]那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现状与语音教学深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96-97.

作者:李婷玉 陈海苹

第二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大学教学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以改革精神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笔者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十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学校还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育人工程,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教育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思考

建设方向明确 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建设定位准确 面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新要求,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必须有准确定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知识结构须与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一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确立关键环节 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软硬件条件后,关键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这些软硬件条件综合运用效果,也直接决定特色专业建设成败。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务必从提高对建设特色专业重要性认识上入手,发挥学院一级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学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联系,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通过创建特色专业,增强专业生命力和竞争力,以特色专业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整体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作者:王平祥

第三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高校毕业的优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实施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就现在的教学情况下,我国高校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特点不鲜明、不适应社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问题。高校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作出改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产学研用”原则协同创新的角度实现各部门的资源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带动国家创新力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上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配备不均衡,生源数量增多,生源质量基础不统一,使得教师疲于教学,科研力量的不足,不能很好的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近几年来招生录取分数线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专业学生录取数量增加,虽然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注重人才的培养,集中实践教学在总学分的比重,但因为学生数量增加且基础质量不统一,导致学生实习的经费不足,实习基地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导致实习时间不足,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其他就业方向。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就业竞争力

为响应国家对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号召,很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来水涨船高,但生源质量、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毕业找工作来临之际,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成绩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导致很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旧模式,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提高人才的竞争力,保障就业。

(二)专业设置不对口,片面迎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

很多高校为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和彰显学校的优势,片面迎合需求多变的社会市场前景,开设热门但与学校发展规划和战略需求不相符的专业,不考虑专业是否能在学校软硬设施配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得到持续存在和发展积累,因此,在消耗了自身财力、物力的情况下也逐步失去了学校自身发展的信誉优势。

(三)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人才培养不保障

在目前的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都不具备与自身发展相对应的人才引进制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存在“近亲繁殖”的情况,即在各自学校内部进行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就失去了与相关科研院或教育机构进行人才交流,增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动力。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存在识人不清的情况,导致学校引进的人才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策略

(一)“产学研用”原则

“产学研用”原则是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研究和实践运用进行有机结合的系统合作过程。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对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独具特色的优势和特点。学校教育主要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而企业、科研单位等的教育以通过实践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背景下,如果三者能够进行有机结合,那么对于培养专业全能型人才,向国家输送有用人才提供了保障。

产学研结合的本质,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中国产学研结合走过的道路表明,要使产学研结合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教师往往因为缺乏实践应用经验,只能结合前辈经验和课本内容进行“纸上谈兵”,特别是刚刚是投入教育事业工作岗位上的年轻教师,更需要通过加强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的借鉴,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实践基地建设、跨请农林专业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充实教资队伍,并建立有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三)因地制宜,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与之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师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增加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感性认识所学专业,可以加强其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现代化农业的出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方向。像黑龙江垦区是目前来说,中国现代化农业水平的最高水准。从根本上来说,这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向黑龙江垦区输送大量的专业和管理人才是分不开的。但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垦区经济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垦区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变化。黑龙江八一農垦大学也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着力培养适应垦区的应用型人才,为垦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培养符适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要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和人才输出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作者:王琳

第四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摘 要: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经管类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不断向好。然而,由于社会大众对农业抱有落后的刻板印象,导致考生不愿意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招生宣传、优化课程体系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专业招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总产值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传授农(林)业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开展现代农(林)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的综合性本科专业,多年来为我国农(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在我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之下,“三农”工作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质和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熟悉并掌握经营管理、组织策划、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知識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农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这对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农(林)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避免低效或不合理的人才供应链消耗,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瓶颈,为农(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成为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1.1 招生困难

随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均需要大批量相关人才,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却面临“招生难”甚至是专业被撤销的困境。多年以来,我国的农业遵循陈旧的生产模式,经营粗放,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村发展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就业环境差”、“干农业没有前途”是当今大部分年轻学子对农业抱有的刻板印象,在填报志愿时,更多关注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行业利润较高的“热门”专业,鲜少选择“冷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眼下,我国对农业农村的重视程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由此衍生出一大批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类和管理类工作岗位,且薪资、待遇、就业环境等均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受对传统农业刻板印象的限制,考生不了解现代农业的社会性和多功能性,缺少主动探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积极性,认为该专业社会需求少、就业面窄、行业回报低。同时,年轻学子的就业意愿呈现出明显的“悖农”倾向,即理想的就业地区在城市、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较低。鉴于城市的经济基础更好、发展空间更广,为最大限度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准,多数人选择在城市工作而非回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因此,考生较少选择与农业农村联系紧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1.2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有59所。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均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基础科学知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几大部分。为拓宽毕业生就业范围,诸多院校均开设有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证券投资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万金油”课程,却鲜少根据“三农”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调整教学内容或开设新课,如农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构成和演化的深入探讨,农村金融学课程未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紧密联系,兼具生产者和商人双重身份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进步的“领头羊”,但是目前尚未有专业课程对之进行科学详细地阐述。此外,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置的专业课程之间缺少逻辑性和系统性,如部分高校将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设为专业限选课,但农产品营销和农产品贸易则为专业任选课,课程与课程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1.3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后能迅速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助其顺利投入调研、策划、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操作性。然而,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下的理论课程门数多、课时长,通常开设有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农业企业管理、农业政策学等逾20门理论课,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下的实践课程数量少、课时短,仅少数理论课配备有实践课,如农业推广学对应农业推广管理实验、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对应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实验,但其他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且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未设置实践课程。此外,诸多高校均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有“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实训就业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意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然而,此类合作协议并未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利用未成态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对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

2.1 强化招生宣传

为扭转社会大众对农业农村的刻板印象,培养青年一代对现代农业的正确认识与浓厚兴趣,调动学生投身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高校应重视招生宣传工作,采用多样化手段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第一,设立“校园开放日”,邀请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及院系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发展情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借“校园开放日”机会,开设专业介绍的独立展台,将“三农”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内涵特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学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等信息,利用视频短片、宣传画或是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第二,应依托各地现代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强化招生宣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布局规划,指导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驱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增加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为此,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的方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引导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选择的考生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2.2 优化课程体系

为提高教育与职场的衔接度和适应性,首先,在保证经济类和管理类基础学科课程的课时量能支撑学生完成基本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专业核心课程或开设新课程,如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与农业供给侧改革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相关课程等。其次,应结合各地区实际,开设具有地区差异化的涉农经管类课程。西部地区气候环境多样、人文禀赋独特,可开设与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环保等相关的课程。中部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可开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等课程。东部地区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带,可重点考虑开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农业项目融资等课程。最后,应合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与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維虚拟现实环境良好互动,亲身体验农业企业管理、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等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学会在过程中获取信息并对决策模拟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在将来有效开展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2.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为解决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适当增加理论课的配套实践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现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调查、研究、策划、分析、经营和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应用于模拟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应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来说,第一,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实地参观调研环节,如带领学生参观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等,为学生创造与经营者、现代农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第二,邀请行业专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对农(林)行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讲授,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了解行业,借此加深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第三,建立假期实习制度,将学生的社会实习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到基层部门、农业企业、科研单位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直观感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究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锻炼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前积累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颜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5):35-38.

[2]张建国.构建“服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农业教育研究,2017(02):37-40.

[3]李广梅,栾敬东.涉农就业导向下的农经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48-51.

作者:覃梦妮

第五篇: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摘 要: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对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1.010

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指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1]。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确立了创新体制机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目标。2014年贵州大学申报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获得了省教育厅的立项,经过近二年的实践和摸索,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启示,现介绍如下。

一、科学定位,確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学专业的培养体系属于复合应用型,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生产与咨询、推广与开发、企业创建、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服务“三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3]。

二、以能力要求为重点,制定人才培养要求

农学专业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素质要求

包括人文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要求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爱心、责任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业务素质要求具有牢固的数理化知识、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扎实的作物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熟悉农业生物遗传与发育规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育种方法。

(二)能力要求

要求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科研、管理所必备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包括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能较熟练进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理化特性、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等的相关实验操作技能等;要求具备参与农业项目申报、实施及管理的能力,熟悉相关农业国家、行业及地方政策与法规;要求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较宏观地掌握农业领域某一方面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科学问题,创新性地开展某个具体内容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知识要求

要求掌握数理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工具类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学知识;具备经济管理知识、政策和法规知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信息科学知识、农业特色课程知识等。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下面从培养思路、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改革措施四个方面阐述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的新模式。

(一)培养思路

如何培养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是每一个作物学科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结合贵州大学现行的招生方案,农学专业属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学生进校经过一年的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将结合学生成绩和个人志愿,进行专业分流。首先需要选拔学生,自大一下学期专业分流后,通过自愿报名和考试办法,选拔富有进取心、专业思想稳固、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并立志从事农学的学生,参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其次采用“双师制”的培养方法,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教学,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行业部分生产实践,并且分阶段制定培养目标和阶段考核标准,培养人文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简称“一高四强”)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模式

结合农学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采取“2.5+0.5+1”的培养模式,前2.5年进行校内培养,后0.5年去校外实践基地、企业进行校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最后1年又回到学校校内培养。

(三)培养机制

采取择优进入机制、分流机制和滚动机制。择优进入机制指选拔采取自愿报名、综合考核、面试择优录取;分流机制指分阶段考核中对不适应“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可以转出到本专业普通班;滚动机制指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保送方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四)改革措施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产生方式

与农业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生产部门、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2制定分阶段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第一阶段(大一):通识教育,掌握数理化、英语、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于人文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基础知识考核、人文素质考核和自主学习能力考核。

第二阶段(大二、大三上学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重点是适应能力培养。考核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合作、交流、沟通、表达能力考核。

第三阶段(大三下学期、大四):专业知识学习,个性化培养;重点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标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改革课程体系,采用一主三翼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采取一主三翼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一主是指设置具有时代感的理论课程体系,三翼指课程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和行业部门生产实践,四位一体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行业部门的生产实践四个环节的一体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围绕“一高四强”的人才培养定位,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重新考虑课程衔接,重新安排教学过程。压缩课内学时,加大实践内容,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将其占总学分比例提高至35%以上。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用或编著出版高水平的围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系列化系统集成性教材。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建设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课件、实验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资料等,整合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

4改革教学模式

(1)实行双师制: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为入选学生选定责任心强,业务优秀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担任校内导师,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进入专业学习(大三)后,根据学生特点指定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从事相应的农业生产实践训练,并对学生表现作出考核评价。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对部分重要的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

四、夯实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卓越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师资力量配备

任课教师配备:优先选择教学经验、科研实践丰富的中青年学术、教学骨干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校内导师选择: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实践能力强是导师入选的基本标准。召开学生、导师见面会,在师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

校外导师选择:聘请贵州省农业管理、科研、生产或企业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作为导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导师。

(二)多种措施增强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经验

1以纵向科研促教学,增强教师科研实践能力,把科研促教学纳入教师考核标准

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指定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为青年教师科研申报进行指导和铺路搭桥。将教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比例、实践案例占教学的比例和科研培养本科生比例和质量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科研促教学。

2以横向项目促教学,加强教师与生产、管理部门、企业的融合,增强教师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与生产、管理部门协作,承担相应的农业调查、规划、作业设计、科技支撑等横向课题,指导学生参与,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实行教师轮训制度,加强教师对外的合作和交流。

按课程的相似性分类组建教学团队,同类课程的教师采取轮训、轮流上课制度,使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主讲教师有事时能够有人及时补岗。通过定期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其它农林高校学习交流,可以及时掌握国内外教学、科研动态,学习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取长补短。

(2)定期聘请农业生产、管理、科研、企业具有丰富高级职称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团队。

(3)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组建生产实践教师队伍。聘请实习基地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学生实践技能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内外结合,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搭建多元化的實验教学平台

依托贵州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实验平台和贵州省粮油作物遗佳改良与生理生态特色重点实验室及其它农科各类特色实验室,完善学科交叉、多专业共享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

(二)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贵州大学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基本能满足农学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实习、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但要满足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培养,条件还欠缺。学院拟结合专业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设备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将之建成设备先进、管理规范、高效使用的农林类专业一流实践教学基地。

(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建设[4,5]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和基地所属单位双方共同的财富。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不能过分地依赖基地所属单位、一味地增加基地所属单位的负担,否则会降低他们对基地建设的热情。因此,可以通过科研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与所属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把现有实习基地建成集科研试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宣传、生产示范、接纳学生实践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园。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机制,把基地办成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全面合作的基地,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从而保证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制定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通过召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的形式,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生产部门、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贵州大学现行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发生了变化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新方案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培养要求分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3个方面。其中能力要求是核心,要求学生具备参与农业项目申报、实施及管理的能力。

(二)设置了20个学分的行业课程板块

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20个学分的行业课程板块,该行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农业生产实践、科技论文与项目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专题。选修课程有农学科研实践、农学学科专题实践、农业政策与法规讲座、农业创业与经营专题讲座、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互联网”+农业、三农问题专题讲座,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2个学分。行业课程中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互联网”+农业的设置,体现了贵州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开设了暑期小学期课程

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貴州大学实行了三学期制,即除实行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外,在春季学期结束后,增加一个暑期小学期,时间为一个月,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现行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在暑期小学期中,开设了《农业技能训练》、《作物病虫害防治》、《农学科研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将科技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设置为必修课程

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原方案中,科技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均为选修课程,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同学均不愿选修这两门课程。为提高同学的写作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在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科技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为必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农业项目申报的能力、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 http://www.ahgj.gov.cn/72/view/2397.

[2] 黄金光,袁忠林,赵洪海,等.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改革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6 (1).

[3] 高志强.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工程, 2014 (5).

[4] 张全国,何松林,宋安东,等. 实施综合改革工程——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 (7).

[5] 李燕凌,胡扬名,张云英,等. 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J]. 高等教育管理, 2013 (4).

(责任编辑:赵广示)

作者:冯跃华 赵致 宋碧 任明见 王巩 秦建权 田山君

上一篇:连锁经营与管理论文下一篇:精细化学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