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现代会计本质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摘要】 会计本质是会计内容(会计对象)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文章梳理了会计本质的不同观点,对现代会计本质从理论和实践视角进行了再探讨,认为现代会计本质是“三位一体”的广义管理活动。

【关键词】 会计本质;会计管理;管理活动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40年前关于会计本质的大讨论,解放了会计人员思想,开启了中国会计事业的转型和发展。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一论断必将对国家政治、经济及企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之际,对会计本质进行再探讨,是时代的需要,对于推动当代会计理论发展、指导会计实践、开创现代会计新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会计本质再探讨的必要性

认识会计首先要认识会计本质。会计本质是会计内容(会计对象)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对会计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会计本质是会计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关系到会计学者和会计实践工作者对会计的定位和认识。会计本质对会计学者的理论研究和会计工作者的实践活动都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也对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具有较大影响。

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始终存在不同的看法。将会计本质以“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管理系统)”进行区分是其的传统做法,这种认识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在会计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会计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会计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对于会计本质的探讨和认识也是如此。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各方面对会计的诉求也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诸多会计理论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指导会计实践的要求,长期如此还可能对会计实践活动产生误导。特别是作为对会计客观世界总反映的会计本质,是诸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的“定位系统”,它决定着会计的格局,关系到会计学者、会计人员对会计的基本看法。因此,有必要对新时期的会计本质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再探讨,给予科学回答非常必要。

为了分析和探讨的需要,本文所指的会计采用“大会计”的概念,会计对象为企业会计行为(一切会计实践活动)。

二、会计发展历史及会计本质认识的回顾

(一)从现代会计的发展历史考察会计本质变迁

历史经验证明,会计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现代会计发展也离不开环境。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和提高效率,社会和生产者关心投入情况和产出成果,就会自觉地对生产过程进行核算和管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如原始社会,其社会生产相对简单,加之剩余产品没有或者极少,人们对耗费和产品仅仅通过头脑或简单的结绳记事等进行反映。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逐渐增加,出现了社会化大分工,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交换成为了普遍现象,这时人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投入产出的关心日益增强,会计工作从最初的一种附带工作逐渐转变为专职工作,会计职业也正式出现并被确定下来。

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出于剥削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会计计算和会计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围绕着会计核算(记账、算账)创造了不少专门的方法,如“四注清册”“龙门账”等。当然,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不少专门会计著作,极大地推动了会计技术和会计职业的发展。在该时期较大的工场手工业中,已有专门的“账房”,设置账簿,考核费用、成本与利润等。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社会化分工进一步的细化,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利润,要求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使会计得到进一步发展。会计核算方法和技术日益丰富和完善,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天主教修道士帕乔利(luca pacioli)出版了《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系统论述了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及运用。此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机器设备生产代替了手工业,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科学管理客观上对会计的需求也提升到了新高度,会计成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折旧会计、成本管理等应运而生。而股份公司这一新兴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带来了管理上的革命,也为会计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实践基础。到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会计,管理会计逐渐形成。

从会计发展历史来考察,会计是以其特有方式、方法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进行核算与管理。这一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变得更加丰富,内容变得更加多样,手段变得更加先进,会计不仅从附带工作走向了专职,还从单纯的核算演变成核算与管理兼顾。

进入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生产资料公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会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管理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致力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会计工作面临新環境和新挑战。

从会计发展历史来考察,会计本质变化如表1所示。

(二)会计本质认识过程:各种流派

对会计本质的探讨历史较长,20世纪50和60年代,代表性观点为“会计工具论”和“会计方法论”。会计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会计方法论认为:会计是为了控制与监督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而采用的一种记账和算账的方法。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欧美会计理论引进和中国实践发展,会计本质讨论更加深入,形成了许多观点。总体来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综合论。

会计信息系统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目标是建立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是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分析、报告、考核,为有关方面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采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对会计进行区分是会计信息系统论的传统做法,并认为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用来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为企业内部服务并对内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核算也是经济管理的一部分;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与分析,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综合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会计是核算与管理相结合的一个系统。会计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既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又直接履行管理职能;即认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也是一项管理活动;社会主义会计是指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和核算的系统;或会计是以货币形式,采用现代化的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管理的系统。

此外,除上述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之外,还有会计科学论、会计受托责任论、产权契约论等,具体各种流派观点及代表性学者如表2所示。

上述关于会计本质的各种观点是会计学者运用不同理论,从不同方面对会计进行的全面考察和科学总结。这些观点影响深远,对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学科建设,指导会计实践活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三、现代会计本质的再认识:“三位一体”的广义管理活动

(一)会计本质“三位一体”广义管理活动的基本内涵

现代会计本质是由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的一项完整的管理活动,可称为“三位一体”的管理活动(广义管理活动,或称广义管理系统)。现代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环境和工作内容性质决定的。目前,会计学界对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存在一定共识,但对会计管理活动的内涵和外延,仍然存在分歧。

现代会计作为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其实质是对企业等单位经济活动(以资金运动为主)进行的管理活动。之所以称为广义管理活动是其包括三部分内容: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这三部分工作的本质属性是管理活动。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或称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就是通常所讲的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核算特点包括:(1)采用货币计量单位;(2)会计核算内容确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章第十条明确规定的“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等七项具体内容;(3)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4)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为载体;(5)核算要求明确,即真实、准确、完整、及时;(6)会计核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过程。

2.会计管理。会计管理是会计机构或部门按照一定的目标,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总称。会计管理的特点包括:(1)会计管理内容具有多样性,体现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但会计管理核心内容以资金、成本(费用)、利润、资产、收入等为主;(2)会计管理手段以会计方法为主,兼有其他学科的方法;(3)会计管理目标侧重价值(价值运动)管理;(4)会计管理与其他业务管理有交叉,有时可能完全交织在一起;(5)会计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但阶段性的特点比较突出;(6)会计管理的依据通常是企业自己制定的政策,国家很少干预。

3.会计治理(以参与公司治理为主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治理是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利用自身在会计专业上的优势(技术、方法等专业知识),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公司治理活动(含公司治理的衍生活动),如为董事会和监事会运营、股权设计、股份发行及定向增发,股权质押及股权置换、债务结构设计、资产配置、资本收益规划、产品销售与质量保证中的会计安排、期权期货中的会计安排、激励机制中的会计规划、公司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设计、跨国和跨行业兼并重组、控制权争夺、风险管理、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战略中会计(财务)安排、危机公关(特别是财务危机公关)等提供决策支持,或者直接参与决策的治理行为(活动)。会计治理活动的特点包括:(1)会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但并不限于公司治理,还包括企业特定时期、特定目的和特殊情况下会计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战略和方法等行为。(2)会计治理的主体主要是单位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部分业务骨干,以及财务会计专家和高级人员。(3)会计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岗位:如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以及其他委员会)、监事会、管理层中的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等。特别是我国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到三公之一,且其中必须有一名财务会计人士(任职条件:具备会计学的博士及博士以上学历;会计学的教授、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以上技术职称)。在上市公司,通常由具备会计专业资格的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或召集人)。此外,企业监事会中一般也要有会计专业人士参与,有些企业甚至明确规定,外部监事必须由具备一定资格的会计专业人士担任。(4)会计治理的内容比较分散,涉及公司治理及非持续经营下的各项经济活动,而这些经济活动从专业的角度一般需要会计专家或者会计負责人的参与。(5)会计治理目的性一般比较明确,且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战略安排。(6)会计治理手段和方法通常是会计专业方法与其他管理方法相结合,具有相对灵活性。(7)由于会计治理的具体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治理的边界超越了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范围,也不同于企业对日常(常规)经济活动及资金运动的管理,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8)会计治理除遵守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遵循与会计治理具体内容相关的各项规定。(9)会计治理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它涉及到会计机构(部门)、会计人员、会计专家参与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公司战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会计问题及决策。

(二)现代会计本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1.现代会计本质的结构。现代会计本质结构由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管理系统、会计治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也可称为会计本质的三个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承担着会计核算的职能(记账、算账、报账,或者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管理系统承担会计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职能。会计治理系统承担公司治理和与公司治理相关会计方面职能。现代会计本质结构图如下页图所示。

2.现代会计本质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现代会计本质的三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会计核算是基础性和日常性的工作,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要任务,完成单位大部分的对外信息披露义务,并为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提供服务。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是以会计核算提供的各项会计信息为基础,开展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检查、考核、分析等活动,并以企业特定的利益、战略、风险控制为目标,进行的公司价值管理、价值创造、规划设计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从理论上讲,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等管理活动依赖会计核算的信息和资料。

在会计实践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会计治理虽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区别明显,但可能由于人员和岗位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这其中的某些工作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如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活动所涉及的资金运动,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专业处理(利用凭证、账簿、报表系统),又纳入會计信息系统,而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所涉及的设计、规划、控制、战略方案等管理活动,并不需要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是公司决策的一部分。可以说,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治理的“泛管理”是现代会计的本质的体现。

3.为什么将会计治理从本质上归入“管理活动”。之所以将会计治理表述为一种“管理活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会计治理行为可以理解为特定的或者特殊化的 “会计管理”活动,是传统会计管理工作随着会计职能拓展而新出现的会计工作,其本质是一种相对特殊的会计管理活动,也可以说是传统“会计管理”活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延伸与拓展。(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将“三位一体”第二部分“会计管理(管理系统)”与学界传统的会计管理(管理系统)内涵保持一致。所增加的“会计治理”是传统会计管理内容在公司治理领域(含其他特殊情况、特殊时期、特殊目的管理活动)的延伸。为区别于传统管理活动(管理系统)而使用了会计治理的概念。(3)由于会计治理行为的主体是具有一定专业资格和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主要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参与(或从事)公司治理活动,表现为非持续经营下的各种管理活动(使用会计治理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管理)。(4)现代会计本质需要高度概括,使用“三位一体的广义管理活动” 一个词更易于大家理解。当然,从其构成内容来看仍然是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治理三部分的有机结合,是“泛管理活动”(比传统“会计管理活动论”增加了会计治理活动)。

四、为什么用“三位一体”广义管理活动概括现代会计本质

会计本质要与现代会计实践相匹配,用“三位一体”广义管理活动来概括现代会计本质有其客观必然性。

(一)“三位一体”广义管理活动是会计环境决定的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但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会计,会计环境的变化给会计各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会计目标和会计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会计。

会计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管理环境、法制环境、文化环境等。我国的政治环境最鲜明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环境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科技环境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信息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日益普及并不断完善。管理环境已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现代治理阶段。法制环境上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文化环境方面我国正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文化自信。

物质(存在)决定意识,会计环境是认识的基础,可以说,会计环境影响会计工作的内容、形式,影响着会计的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实践,有什么样的会计实践就产生什么样的会计理论,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三位一体”广义管理活动由会计实践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会计理论源于会计实践。“三位一体”的广义管理活动的现代会计本质是由会计实践决定的。

现代会计较之传统会计相比不仅其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实践活动也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如企业新经济业务不断出现,会计工作内容逐渐扩大;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管理手段更加紧密地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企业管理、公司治理需求不断给会计提出挑战;资本市场和市场竞争方面会计要服务于利益相关者,满足股东、债权人、雇员、政府、社区、供应商、销售商等多方面的诉求。为适用环境变化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手段、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可以说,“三位一体”的广义管理活动能够在理论高度上概括这些日益变化与不断拓展的会计实践,是现代会计本质的客观反映。

(三)“三位一体”广义管理活动是会计顺应时代变化所决定的

当今,以5G、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数智经济”“数智社会”真正到来。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出想象,会计在这种科技进步与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不能为满足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以股东为代表的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必将为时代所淘汰,会计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跟上时代,自我改革图强以适应时代的挑战和各种要求,正是时代大变革改变了会计的实践,会计要顺应这一潮流。

从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本质,到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会计本质,再到以“三位一体”广义管理为中心的会计本质,是会计本质的一种必然演进,它是由会计环境、会计实践活动所决定的,也是会计顺应时代变化与发展的客观反映。

五、现代会计本质再探讨的时代意义

(一)现代会计本质再探讨的重要性

会计本质是会计的核心概念,它是会计理论中的理论,影响着其他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会计学科建设、会计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

当前现代会计上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科学解释。如对会计工作方式、方法及内容拓展,理论上要给予回答。对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变化和各种诉求,要从根本理论上有一个合理解释。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如何满足和应对资本的诉求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完全满足资本的诉求,会计一定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不满足资本的诉求,会计在资本市场、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可能會被抑制。如何把握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度”成了一个原则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从理论的高度对会计本质,即会计实践的性质进行科学界定是极为必要的。

(二)新的会计实践活动需要会计本质的指导

现代社会由于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新的会计实践活动不断被创造出来,资本市场所带来的会计问题远超出了传统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边界,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成为普遍现象,如果在会计本质等核心理论上不进行必要的界定,容易给会计实践活动带来被动,也不能充分发挥会计进行管理和参与治理,不利于会计事业的发展。

(三)与时俱进,创新会计理论

随着现代“大智移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数智经济”“数智社会”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会计在信息处理技术、会计安全(会计风险)理念、内部控制、会计管理方法、会计参与公司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对会计本质进行符合时代的科学界定,不仅使会计理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限制会计在新时代的作用。

如何与时俱进推动以会计本质为核心的会计理论发展,是摆在会计学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对现代会计本质进行了初步再探讨,希望更多会计同仁参与讨论和研究,共同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的繁荣,希望收到引玉之效。J

【主要参考文献】

[ 1 ] 阎达五,杨纪琬.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并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J].会计研究,1980,(1).

[ 2 ] 葛家澍,吴水澎主编.建国以来会计基本理论文章摘编[J].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 3 ] 余绪缨.要从发展的观点,看会计学的科学属性[J].会计通讯,1980(增4).

[ 4 ] 于玉林.现代会计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5 ] 于玉林.广义会计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 6 ] 于玉林.现代会计哲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 7 ] 于玉林.会计系统研究方法[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 8 ] 于玉林.会计创新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 9 ] 田昆儒.企业产权会计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 10 ] 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封面人物:

田昆儒,男,1966年4月生,管理学博士(会计学方向)、管理学博士后。现任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现代会计》杂志主编,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先后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首届“天津市优秀青年人才奖”。

作者:田昆儒

第2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及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摘要:社会和谐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统一,即人类世界发展中真、善、美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体现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想和治国结果、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新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特征,表征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

关键词:和谐的属人特性;实践的对立面统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和谐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统一

马克思在创建他的新哲学时曾明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从实践理解问题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正确地界定社会和谐的本质。

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马克思认为首先应当确定的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对人类社会“和谐”的本质的理解,亦必须从实践去获得正确解析。

在人类实践产生以前,世界本没有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之分。自在世界是指尚未被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于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这样,“自在世界”是因其外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自在性,而获得了它的非人(不属人)的规定性。自在世界的长期发展孕育出了自己的对立物——人及其主观意识,世界就因实践而生成出一系列的、实践的对立面。人的主观世界在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否定和对自身需要的肯定,两者处于抽象的对立状态。

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不仅是自然世界发展的产物,而且是他自己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实践)的产物。人要改变外部世界的不合目的性,从而沟通单纯的客观世界和纯粹的主观世界的鸿沟,使自然世界及事物的存在发展满足人类自身生成发展的合目的性的需要,就必须以实践这个“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双重对象化的活动”为中介。人在实践活动中,并非仅仅接受自然世界及其规律,而是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自然世界的现存状况;同时人在实践活动中,也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是要遵循和利用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去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理想,使之改造成为合人的目的要求的新状态和新的存在方式,即使它转变成自为(属人)世界。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指向自己的主观世界,“而且为了通过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方面、特征、现象)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这样,人的实践又联结和改造了主客观世界。人类正是通过实践,创造出了一个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人类世界。相对自然世界的自在性而言,人类世界就是具有自为性的“属人世界”。

显然,人类世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使实践中的对立面双重对象化所建构的世界。正是人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与它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从而才不断使世界二重化为人类实践中一系列的对立面。自在世界因其内在的自然法则导致的对立面的统一,是一种不具有属人属性的自然状况。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分化基础上所建构的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是一种具有属人属性的“和谐状况”。所以,“和谐”是一种表征属人性和客观性统一的哲学范畴,它揭示了实践在赋予主观世界的客观性、客观世界的主观性的同时,也使由客观世界、自然世界转变而来的人化自然、人类思维等人类世界都深深地烙上了“人”的络印。这就是从实践理解的“和谐”的属人特性。

人类世界是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自身和人类思维的对立统一所构成的人的现实世界,其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构成社会和谐的两个最为基本的方面。

自然与人作为对立的两极,在人类产生后,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不仅人应理解为人化自然的存在,而且自然也应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所改造并为社会的人所占有的自然界”。一方面,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生,开始了面向自然界的旨在满足自己生成发展需要的过程,从而使自在自然开始了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历程、使自然界不断地被人化。另一方面,人的实践对象的自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的存在及其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实践活动必须反映并受制于自然的本性和规律。这样,对象自然又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人和人类社会,使人和社会日益自然化。

“人的自然化”强调的是实践使客体主体化,而“自然的人化”强调的是实践使主体客体化,两者是统一的实践对象化过程的两个方面。自然是人类的存在之家,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类为求得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要创造一个更好的宜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而欲达到此目的,人类就必须如实地反映自然的本来面貌,科学地利用自然所能提供的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尊重自然的本性和规律,精心善意地创造“人化自然”。这就是人与自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成的“和谐”。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实践起初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互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从事实践改造自然对象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对象——社会联系、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等。在人类社会中,合理地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成的“和谐”。

人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存在和發展的源泉、基础和根据。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的有机系统,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要素进行统筹,综合地解决它们之间的对立、达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人类自身对人类社会的改造。这种改造,就是求社会系统运行的“和谐”或去建构社会系统运行的“和谐”。实际上,它既是实践主体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协调和有序化,又是对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和有序化。可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对立面统一。

社会和谐的实践本质,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世界发展中真、善、美统一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研究人类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

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变革外部对象的活动,必然要受到来自客观对象的规律性的制约,要获取实践的成功,实现人类的发展,便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性。为此,人就必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把握真理。真理性认识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只有合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实践的对立面统一即和谐状态,从而保证再实践的成功和人类的发展。这样,作为人类实践结果的人类世界发展,亦即作为实践的对立面统一的“和谐”。便是“真”的生成发展的运动。

在人类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主体不仅要面对世界既成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积极地去创造价值,把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对象化到客体中,使自然“人化”和使人“自然化”,使社会的发展合于人对自身实践本质的占有和充分发挥。只有在人类世界中,主观需要与客观物质过程、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价值(功利的、伦理的、审美的)与认识,才能实现现实的和谐统一。人类世界的运动才真正趋向于“善”。这样,作为人类实践结果的实践的对立面统一的“和谐”,便是“善”的生成发展的运动。

人类世界发展既是实践主体自由自觉活动的历史过程,又是实践主体自由自觉活动的历史成果。人不仅“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种在人类世界发展中所实现的“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真与善等对立面统一的“和谐”,便是“美”的生成发展的运动。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社会的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既是人们的实践动机、实践内容,又是人们的实践过程、实践目的。社会和谐的理念根植于实践,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中,真正自觉而正确意识到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则始于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理论意蕴和诉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21世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目标和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体现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治国理想和治国结果的统一。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失,是实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运行基本和谐的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最先展开这一探索进程。邓小平揭示了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有机统一的社会。江泽民明确地提出要把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贯彻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方面的要求。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新世纪初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目标和发展道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以和谐为本质性特征的中国社会主义。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高的实践观念即治国理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中,“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把作为理论和实践观念统一的治国理想即实践观念对象化,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物质形态的统一,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达到改造实际的目的,这就是治国理想变为治国现实的过程。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种治国结果。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把它看作是与治国理想相适应的最终价值追求目标,即追求共产主义高度和谐社会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把我们在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阶段所发展到的实际程度、所取得的进步成果都当作是一种治国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具体的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认识、去构建、去追求。马克思、恩格斯都反对脱离现实实际去追求所谓绝对的真理、正义和永恒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进行不懈的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构想,是我党执政的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蕴涵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治国方略。这些方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新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蕴涵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治国机制,因而在社会结构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有机的、各种因素能协调运行的模式和力量,以不断解决矛盾、化解冲突。这些机制主要有: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流动使得现代社会中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能够松散化,缓和了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释放了由社会不公平的能量形成的社会张力,使社会阶层结构更具有弹性。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双赢,在冲突中求共存,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价值观。相应的经济制度会呈现出两方面的期望:建立抑制利益独占性的均衡机制以及确立自律自立和宽容共存的理性诉求。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谐社会是能够保护全体成员权益的社会。政府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层倾斜,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四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否定矛盾,而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改革和自我发展,产生出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追求的富裕群体与困难群体之间的和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和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之间和城乡居民、城乡发展之间的和谐,劳方与资方之间的和谐,权力

与权利之间的和谐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和新发展道路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发展战略构想,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认识,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构想的社会主义,是从生产高度社会化、工业化,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脱胎而来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成员占有社会的全部生产资料;社会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低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和劳动的差别,消灭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国家;人对自己本质充分占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些表明马、恩理论构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种消除了现实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不平等和不公平,在历史长河中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否定的肯定的和谐社会形态。

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构想中,他们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在经济方面,生产资料归全社会的人占有,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在政治方面,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文化方面,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环境方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社会生活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只是不具有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抗性质。这些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描述,仅仅是指导人们未来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些大致的、原则性的规定,并不是指称从生产力不发达的非资本主义国家中转化而来的社会主义的应当确立的社会状况。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虽然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在经济、道德、精神方面的不和谐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它的本质特征是相对资本主义基本不和谐的一种基本和谐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则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和谐的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充分占有和发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高度和谐的社会形态。

在中国这样生产力水平很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远未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及工业化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无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改革开放前,我们既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也有“左倾冒进”、“刮共产风”、“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既取得了建成相对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成就,也陷于人民普遍贫穷、国家很不富裕的艰难境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執政的共产党人主观思想指导脱离我国国情的具体实际,没有把中国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在邓小平看来,“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生产力很低,人口多,底子薄是最大的实际。我国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个初级阶段从建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解决主要矛盾、完成根本任务应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坚持的基本路线。

依据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思考,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主义,本质上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发达地区带动扶助落后地区,先富带动扶助后富,发展壮大公有经济实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完善国家的调控、保障体系,以逐步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显然,首先,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其实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实践论、建设论。其次,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自身的问题、困难和矛盾,逐步消除地区、阶层和贫富的差别,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的认识,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的思想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着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的实践诠释和丰富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构想的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转化而来的、基本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不断探寻和建构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的、使社会主义社会有序运行的和谐状况。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特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重要特征。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富强、民主、文明的旨向在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规定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因而和谐社会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特征。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和发展,它既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新本质论,又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新实践论。

责任编辑 陈剑

作者:倪志安 王永崇

第3篇: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摘 要: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论争主要可以归结为七类观点,即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说、言语说、文化说、悬置说和消解说。本文对各类观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 课程 性质

语文性质问题是关乎语文教育工作“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核心问题,是指导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语文性质问题也是我国学科性质上争论最为持久的一个问题。笔者就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语文性质观进行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主要存在以下七大“流派”:

一、工具说

“工具说”是语文性质问题争论的开端,也是关于语文性质学说中最持久的一种观点。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1]吕叔湘先生对此也有相关论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吕叔湘先生的论述表明了,叶老语文工具说的核心思想,点明了语文工具说思想的来源。吕叔湘先生认为,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2]吕老的“语言文字”所指的就是语文。之后,张志公先生多次论述“语文是工具”这一思想,并在其文章《说工具》中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张志公先生还准确地指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概念,“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3]。经过三老的论述,语文工具说的思想也逐渐稳定下来,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

这里需要注意,三老主张要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需要经过科学的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是机械的掌握字、词、句法就足够。他们认为,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是与思想紧密相关的。叶老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4]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不是生产工具,而是人们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就道出了三老语文工具论的特殊之处,语文工具是“活”的,是具有“思想”的工具。在工具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不能丢弃思想,要注意工具本身承载的意义。但是,目前语文教育界将语文教学过度强调机械训练,死板、毫无生气的现象归咎于语文工具说,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语文工具说的本质。

二、人文说

语文当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仅仅以工具而论无形之中忽视了语文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为了追寻语文“美”的境界,学术界也有诸多学者对语文的人文意义进行了探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文说的观点。

王尚文立足于语文等于语言,从听说读写的动机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来论述语文人文性,认为人文性一直都存在于语文之中。此时,王尚文关于语文性质的论述尚未深入到语文课程内部。之后,他又提出了“语感中心说”,认为语言是人精神的表现,是人的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他对基于工具论的“知识中心说”进行了批判。在对“知识中心说”的批判过程中,他引入了“言语”的概念,并通过对语言和言语关系的论述,使得人文说对工具说的反驳进入课程内部,对语文性质的论述更加接近语文课程性质的本质。他认为,只有从言语形式上来把握语文的人文性,才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才能真正理解语文的人文性,人文才能够真正照亮语文,激活语文。[5]

韩军同样是基于“语文等于语言”的基本理念来论述语文的人文精神的,但是韩军比王尚文进步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对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论述,分析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他提出了“新语文”的主张,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对人来说,语言是人精神意义上的存在,没有语言人的精神就没有依靠。语文教育的本体论是“立人的精神为本,先精神、后应用,精神第一、应用第二”。韩军还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工作思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6]。他对语文人文精神的论述更加全面,并且自成体系,对于语文教育的改革中重视语文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尚文和韩军的语文人文说为理解语文以及语文课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他们都是立足于语文等于语言,这样不免会引起质疑“语文是否完全等同于语言”,有些学者认为语文包括语言,有些认为语言包括语文。总之,进一步思考,会发现在论述语文性质的问题上,语言与语文的关系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说,探讨语文的性质却站在语言的角度来进行论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

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本质。于漪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习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7]语文学科应该是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主张二者要有机融合。董菊初认为,在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要力求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8]巢宗祺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体,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这两个目标。官方文件的表达也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主流,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是以辩证的方法来看待语文性质的,是对语文进行的全面解释。它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双重属性,指明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程有工具性,同时也有人文学科的共性——人文性,这两种属性不能简单的分开,而是统一的关系。从基础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它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具体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看语文教育,应该在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训练过程中体现语文的人文意义,而不是将两者分裂开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是相互融合,统一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的。

四、言语说

“言语说”以潘新和、李海林、李维鼎为代表。潘新和认为言语性道出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不同,言语性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了语文的本体。他认为,人文性是语文与其他课程共有的特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言语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用言语性去容纳、彰显人文性。良好的言语性势必内隐着丰富的人文性。”[9]李海林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关系角度论述了言语性,认为语文教育通过语言与人产生联接、产生关系。[10]李维鼎认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是在学生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内化,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他明确的提出,言语不论是行为,还是作品,都是“言”与“意”的矛盾统一。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求得“言”与“意”的互相转换。这种互转性便是语文课的性质,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11]

言语说将语言与言语分开,将语文教学等同于言语教学,认为言语性就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这种观点概括出了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对于进一步认识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但是完全将语文等同于言语不免引起质疑。如果承认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言语作品,那么这些言语作品也都是含有人文思想的言语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人文思想从本质上来看并不是言语,这样来看,言语只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的载体,并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归为言语性的观点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五、文化说

“文化说”的代表人物是曹明海。他认为,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具有文化的特性与功能。他从两方面对此观点进行了解释,“一是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和存在形式,它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是一种意义和价值体系,是存在的家园。语文与文化具有同构性,二者都是民族情感、精神和智慧的凝结;二是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与人文性特质浑然天成,有如血肉同构的生命机体,二者是语文本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相互渗透和融注的整合体。”[12]文化说认为语文是文化的存在,语文就是文化。其从文化的角度探求语文的本质,是追求语文精神的代表,为解释语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更好的理解语文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但是文化视野下无形之中扩大了语文的含义,从语言领域一跃来到了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的覆盖范围太宽泛了。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依据此就将其本质视为文化,不免存在概念泛化的问题。若按照此种说法,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都可以列入文化说的行列,文化说并不能区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不同。

六、悬置说和消解说

王荣生和甘其勋是“悬置说”的代表人物,王荣生主张避开语文性质的问题,以“课程取向”的概念来开展语文教育研究,并提出了“层叠蕴含”的解释框架。甘其勋也主张不直接谈论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注重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消解说”的代表人物是于源溟、荣维东等。荣维东提出,语文学科性质不是唯一的,企图给语文学科进行唯一的定位可能是徒劳的。他认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要转化成语文课程理解问题。于源溟认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学术假问题,要消解语文学科性质这一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13]

“悬置说”和“消解说”是在语文性质长期存在争论但是并无统一认识的情况下产生的。无论是“悬置说”还是“消解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避开语文性质问题。“悬置说”将其暂时搁置,转而探讨其他方面,“消解说”直接否认语文学科存在性质,认为关于语文学科的争论是一个伪问题。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课程,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教育工作之中。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必然有其特殊性,也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否则语文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消解说”和“悬置说”只是为我们关注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打开了一扇窗。关于语文性质的探讨仍旧是始终不能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就像一杆旗帜引导着语文教学。

七、结语

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语文,导致了语文性质的多方争论。其实,探究语文的本质应该从语文本身出发。长久以来,语文一直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的。从教育的角度切入,以课程论为基点来探究语文性质应该是最接近语文本质的一种视角,而不是将语文扩大为“文化”或者缩小为“工具”。这样的扩大或缩小,不免会存在语文概念的泛化或转移。所以,抓住语文的核心关键在于从课程论角度再出发探究其性质。

注释: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张志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全国中语学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85年版。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4页。

[5]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2期。

[6]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兼论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的三重误区》,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第5期。

[7]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8]董菊初:《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9]潘新和:《语文到底姓什么?——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5期。

[10]李海林:《关于“新语文教育”的通信》,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3期。

[11]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再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 ,第1期。

[12]曹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第6期。

[13]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聊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刘静波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100037)

作者:刘静波

第4篇: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第5篇:马原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马克思之一认识论区别于其他认识论的根本标志: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认识到实践有哪些条件: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第6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功能,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一理论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说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那么,富裕就一定是社会主义吗?不一定。富裕、生产力发达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还要看与其相配套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单纯地、一般地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也有这个本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不同。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突出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讲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然后紧接着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毕竟是一种理论。理论要靠人的实践,才会显现出价值。理论也往往会与实践脱节,与实际有差距。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生产力依然存在被束缚的现象,。东西部的差距在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底层民众的收入在下降、购买力在下降,腐败依然十分严重,“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就业率较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当今的重要问题,也是重要的矛盾。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与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没有公正与平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这句俗话说明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公正与平等的理念和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端平中国这碗水。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不只是生产力的单方面发展。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生产力也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发达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属性,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和现实课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社会和谐,以至社会公正,都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第7篇:对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0 引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最危险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发生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企业相比,仍然是触目惊心,所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迫在眉睫。神华宁煤集团提出用3-5年的时间创建“五型企业”(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其中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五型”之首,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机制,创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是抑制各类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煤矿安全生产不单纯只是人员、装备、环境、管理、技术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相互牵连的组合体。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境、制度、管理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和制度规范、管理科学,以减少和消除伤亡事故。

1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涵

本质安全这一概念最初用于区别煤矿电气、仪器设备的隔爆构造设计。若将其内涵扩大,将人、装备、作业环境上升到本质安全范畴内,就形成了全新的本质安全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二是物装备、设施、原材料等的本质安全。三是系统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煤矿有提升、运输、通风、压风、排水、供电等主要系统及分枝的单元系统,这些系统本身应该没有隐患或缺陷,且有良好的配合。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狭义上的本质安全是指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 1

物(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等。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本质安全型矿井是通过追求人、机和环境的安全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人员无“三违”、安全无事故的恒久性安全目标。

广义上的本质安全,则是将上述人、物、环境、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本质安全有机地融合起来组成的集合体,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

2、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途径

2.1 推行质量标准化作业,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炭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形象工程,也是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其实质在于规范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完善安全保护,有效遏止重特大事故,使安全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质量、设备运行质量和工作质量基础之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打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化,是企业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之举。我们应结合矿井实际,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

首先,从人的行为标准化入手,制定各工种、各岗位操作标准,在班组中开展了作业规程标准化、生产工艺标准化,生产装备现代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作业环境人性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明星班组”创建活动,在全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质量标准化成为职工潜意识的自觉行为。

其次,对装备、设施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严格的矿井设备检测制度,加大对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测,消灭电气设备和器材失爆,确保安全运转。

最后,对生产环境进行标准化整治,使职工的工作环境保持安全状况。即在各工作面推行文明化、标准化、洁净化和有序化生产,实行人性化管理,陶冶职工的情操,凝聚职工的力量。

2.2 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进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 当前矿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职工的本质安全化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①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针对现今煤炭企业的一线生产职工,大多是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的现状,应该采用集中培训、班前会学习、现场提问和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岗位及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员工知识,培养员工学习能力,提高员工素质。注重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位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操作基本知识,具有安全技能,具有专业岗位知识,能遵守制度,能正确操作设备,明确辨识危险源、预防化解危险源、科学处置危险源,创造安全环境。②严把领导干部选拔关:领导担负着安全管理的组织、指挥、执行、监督责任,干部违章指挥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说领导干部因素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真正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对此,我矿在科、队、班干部任用上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对煤矿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等准入条件的规定,从德、能、勤、安、绩、廉6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使全矿各级干部都重视安全,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3 先进的装备是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前提 一个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矿井安全系数的高低。设备、设施、安全系统应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消除故障部件而同时启用备用部件或实现安全制动并发出警示,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保障煤矿现场的安全生产。所以实现矿井生产系统完善与最优是本质安全的根本保证,新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本质安全的最佳手段。

2.4 建立合理、高效运作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

制度,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上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进行完善,做到“一职一责”、“一岗一责”、责权明确具体。

3 结束语

随着煤矿企业近年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煤矿安全监察力度的加大,煤矿实现本质安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矿山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井下作业人员多、作业分散、自然条件恶劣、作业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我们仍需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以构建数字化矿山、安全管理新模式为主线,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环节、创优环境、精细管理,确保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围绕人、物、系统、管理四大要素,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只有经过长期的分阶段的努力和创新,本质安全型矿井最终才能实现。

第8篇: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都非常严峻。如何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人苦苦思索的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重大课题。本文我结合自己工作的经历,就如何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本质安全型;矿井;文化

1前言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又是一个高危行业,长期以来,安全形势都非常严峻。据相关资料说明,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却是世界的80%,矿难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百万吨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保障和日益提高的基础,是矿区社会稳定的前提。如何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人苦苦思索的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一些专家将“本质安全”理念引入煤炭行业这一领域,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拔云劈雾,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作业场所,为企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本文我结合自己工作的经历,就如何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2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内涵

本质安全这一概念最初用于区别煤矿电气、仪器设备的隔爆构造设计。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本质安全是指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等,也就是说要保证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广义上的本质安全,则是将上述人、机、环境、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本质安全有机地融合起来组成的集合体,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

所谓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指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追求矿井生产过程中人、机(设备)、环境和管理优化匹配,矿井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对重大安全隐患能够有效控制,从而能够保证煤矿持久安全生产,实现生产人员无失误、生产系统无缺陷、生产设备无故障、企业管理无漏洞的目标。其基本特征有四点: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二是物的安

全可靠性;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四是制度健全、管理科学。

3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科学管理

“先进的技术弥补不了落后的管理,而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技术的落后”,这句话道出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矿山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井下作业人员多、作业分散、自然条件恶劣、作业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控制,保证创建活动科学、有效运作,进而实现煤炭企业本质安全最大化,必须加强领导。在加强领导的同时,管理手段必须要创新;各类管理制度要完善,要实现煤矿管理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转变,实现安全生产不断改进。另外还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显现制度执行的刚性,通过考核体现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态度。建立“以责任为中心”的管理模块,推行层次管理,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各科室、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职责,要充分发挥生产管理人员和安监队伍的作用,把安全排查的触角延伸到井下各个头面,杜绝安全管理中的盲区和空白点,及时发现井下现场隐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2)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一个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矿井安全系数的高低。要根据预防灾害情况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通过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设备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淘汰老化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进一步提高矿井机械化和安全装备水平,从而确保在减少井下人员投入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严把设备安全准入关,坚持根据矿井自身实际情况选用性能优良又具有较高安全可靠性的设备,以此来减少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故事的概率。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安全综合信息为内容的矿井安全计算机管理系统,把各种保护设施安全信息形成可视可控的无缝网,将现场安全变化情况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置于安全管理的掌控之中,加强矿井安全系统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生产。另外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以优化生产要素、创造“本质安全型环境”为目的,积极与相关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有机结合,要以提高装备安全可靠性、降低故障率为目的,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

(3)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实现人员本质安全化

据相关资料分析,90%以上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只要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将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人是本质安全矿井建设中的第一要素,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员工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必须坚持强化安全技术技能的培训,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法律法规、有关行业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安全生产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专业岗位知识,提升全员操作技能。在抓职工教育培训上,应坚持突出重点、不拘形式、班前宣誓、班中警示、班后分析考核落实的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入矿工人的教育培训。

(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意识塑造且为全体员工接受并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的全方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和推动企业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基础,它取决于企业生产力水平、劳动者素质、社会整体安全意识和文化背景。晋城煤业集团作为全国知名的现代化煤炭企业,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用安全理念统一员工的思想,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二是以班组建设为基础,提高企业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促使产生安全群体效应,规范员工行为;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综合素质与技能;四是通过推广标准化作业,培养员工良好的作业习惯;五是在煤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各环节,实施以文化为中心的安全策略。

4结束语

煤矿本质安全是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根本体现,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煤矿的生死存亡。抓安全生产决非一朝一夕,要通过长期的、艰

苦的努力,才能确保人-机-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这是矿山企业提高事故预防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零事故、证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员工的本质安全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我国矿井的安全生产状况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晓宁,伍永平。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途径[J]。陕西煤炭,2008,(3)

[2]徐德蜀,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3]王占飞。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研究与实践[J]。陕西煤炭,2006,(1)

第9篇:如何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

文章标题:如何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

乡镇政府采购作为县级政府采购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全县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着县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本人就乡镇政府采购涉及的相关问题,结合本县实际与乡镇长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匡正。

一、政府采购是什么?

大家

知道,采购是商品交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买进或租借。自从人类社会开始从事商品交换活动,采购活动也就随之产生。当时的采购主体主要是个人、家庭和原始部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20码麻布=1件上衣”就是采购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采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包括政权机构、企业、团体、家庭和个人。当时的政权机构的采购就是现在政府采购的雏形。在我国,《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代宫庭所需要的物品,由各地官府采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当时朝庭采购形为的一个缩影。“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则是对宫使到集市变象地掠夺欺压百姓的真实写照。不难看出,自政权机构出现后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只是存在政府采购行为,而不是一种制度。而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最早始于18世纪末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特点就是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法制化的管理。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1996年起在深圳、上海等地开始试行并建立地方法规,以后全国一些省、市积极探索并逐步开展工作。2002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并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那么什么是政府采购呢?《政府采购法》第一章第二条中有这么一段表述:“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那么,我们怎么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政府采购是一项制度,它是一项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使政府采购工作上升到一种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一种法律规范。

它是一项政治制度。《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的目的;政府采购制度重在建立相互监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的一种机制,一种政治性的规定;政府采购的行为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和意志。所以说它是一项政治制度。

它是一项经济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完成本单位管理职能或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购买商品、设备、货物以及进行工程建设和接受服务,使政府消费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从而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政府采购是公共部门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它的特征表现为经济行为,所以政府采购是规定机制与体制、预算编制、程序设定、资金支付、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综合体现。

它是一项财政制度。政府采购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过去单一的货币分配形式,转化为货币、实物、劳务等多种分配形式,它把财政监督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延伸,从资金的分配到消费,有效地实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从而改变财政监督乏力、支出管理弱化的状况。它与细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制度改革配套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促互动,密不可分的。所以说它是一项财政制度。

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制度,其功能的体现是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通过行为的规范来提高效率,并且是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第二,政府采购是一种手段。政府采购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政府采购是最大的购买者。按国际水平,政府采购规模一般要占GDP的10,财政支出的30。因而对调节社会需求,启动内需等具有直接作用。通过政府采购手段,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支持国内企业发展,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促进再就业,调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政府采购是财政改革的手段。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体系之一,对财政领域内其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如帮助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细化预算编制、制定公用经费配置标准,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节约支出,促进国库集中支付的建立和实现等都具有支持和互动作用。一些国家将财政支出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转移支付,一块为政府采购支出。

政府采购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手段。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公平竞争、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根本措施。

第三,政府采购是一种服务。通过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完成管理职能和开展业务活动,按照法定程序购买商品、设备、工程和货

物提供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服务,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服务。

二、政府采购干什么?

政府采购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保证。政府的运作需要采购来支持,政府的活动通过采购来体现,所以政府采购第一要为政府运作提供人力和物力保障。政府机构要存在,

要开展工作,首先要购买人力,即公务员。除了购买人力资源以外,还要购买公务员开展工作所需的设备、设施、器具及其他各种办公用品。第二,承担着贯彻落实政府的方针政策任务。比如说宏观调控政策,保护民族产业政策,促进再就业政策,财政管理政策、稳定物价政策、保护环境政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政策、促进国际贸易政策等等。可以说,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第三,是体现政府责任的方式。政府采购作为政府职能之一,可以理解为政府受纳税人的委托,代表纳税人采购公共产品。通过政府采购这种方式,使作为社会主人的纳税人能够全面了解政府想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做得如何。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到廉洁、透明、高效行政、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三、乡镇政府采购目前状况:

我县乡镇政府采购工作是在2004年7月结合乡财县管财政综合改革的实施,作为县政府采购工作的延伸逐步开展起来的。几年来,乡镇党委和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不少乡镇还专门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符合本乡实际的管理办法,按制度办事,按程序运作,逐步形成共识。从而使乡镇政府采购规模逐步扩大,效果日益显现。乡镇政府采购额由2004年的278.6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836.5万元,增长2倍,净增557.9万元,环比增幅分别为150.6和19.8,累计实现采购额达1813.3万元,节约资金363.9万元,综合节约率为16.7。乡镇政府采购占全县政府采购总额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11.5,上升到2006年的23.8,为节约经费支出,落实廉政建设,促进乡镇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四、乡镇政府采购今后如何干?

(一)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采购管理对象和范围

《霍邱县乡镇政府采购管理实施意见》(霍政办[2004]57号)文件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指纳入乡镇综合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的有关单位。政府采购范围主要包括:办公设备、教学设备、医疗设备、文化体育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专用材料、低值易耗品、消耗性材料、办公(教学)场所房屋、建筑物、设备维修、未纳入基本建设计划的工程项目,以及与公务活动直接相关的有关服务等,对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社会公布政府采购目录,明确当年纳入管理的范围和额度。

(二)熟悉乡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方法

2007政府采购目录,县政府办以霍政办[2007]6号文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1)货物类:

1、电器设备:摄影、摄像器材、空调以及采购批量在0.5万元以上(含0.5万元)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其他办公电器设备;

2、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速印机、投影仪、扫描仪以及采购批量在0.5万元以上的电话机、碎纸机等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

3、家具:批量采购金额在0.5万元以上的办公家具;

4、专用材料:批量采购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图书资料、实验室用品、复印纸、专业制服、应用软件等;

5、专用设备:通讯设备、印刷设备、网络设备、医疗设备、计划生育设备、交通管理设备、消防设备、工程设备、园艺设备、消防设备、警用设备、广播电视设备、水利设备及施工机械、音响、灯光设备、办公场所设备、文艺设备、影像设备、体育设备等以及单项采购量在1万元以上的档案、保密设备、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等;

6、物资:用于办公的专项物资,以及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且批量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支农物资、防汛物资和救灾物资等;

7、交通工具:各类公务车辆、警务车辆、船只及其他交通工具。

(2)工程类:

1、单项在10万元以上的市政建设项目;

2、单项在3万元以上装修、装饰、改建、扩建等工程;

3、单项在2万元以上的系统集成、网络工程。

(3)服务类:

1、车辆保险;

2、一次性在0.6万元以上的会议、接待、培训项目;

3、一次性在0.5万元以上的印刷、出版项目;

4、一次性在0.8万元以上的汽车维修项目。

同时,规定了公开招标数额标准:

(一)货物类: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汽车采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工程类:市政工程项目在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办公场所维修、装饰工程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单项项目;

(三)服务类:单项采购总额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项目。

文件同时强调:采购人采购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必须事前提出申请,并落实资金来源,由政府采购中心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实施。对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可以按照一定程序,报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批准后,由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对集中采购范围内的项目和达到集中采购限额的项目,未经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授权,不得自行采购,更不得化整为零擅自采购。违者将依照有关政策法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政府采购按其管理形式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乡镇政府采购管理实施意见》(霍政办[2004]57号)中规定,集中采购是指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组织的采购;分散采购是指由需要购买货物、工程和接受服务的项目达不到集中采购限额的经县政府采购中心批准后由购买单位自行组织的采购。

政府采购的方法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公开发布采购信息,吸收符合投标资格的供应商参加投标,并按照法定程序择优选定供应商的采购方法。一般适用于采购数量较大(合同价值在10万元以上)、质量不易确定或者采购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或者接受等值的服务。

邀请招标是指直接邀请5个以上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加投标,并按照法定程序择优选定供应商的采购方法。一般适用于质量与价格等容易确定的商品或者接受等值的服务。

竞争性谈判是指邀请3个以上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按照法定程序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择优选定供应商的采购方法。一般适用于通过公开招标,有效投标供应商达不到三家以上或所采购物品、设备技术复杂、情况特殊等所采取的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向供应商直接购买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所购商品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或属原有采购项目的后续扩充、合同的追加以及发生不可预见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情况。

询价采购是指对3家以上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一般适用于采购的物品、货物规格、标准统一,价格变化幅度较小的项目。

(三)掌握乡镇政府采购运作程序

1、预算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项目、资金的计划,同时也是部门综合财政预算的重要组织部分。乡镇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和节约的原则,结合财力可能、审核和充分论证购买单位拟定的采购计划,编制本级政府采购预算,经乡镇人代会批准后,报县政府采购中心。

2、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乡镇财政报账员,根据批准的采购预算和购买单位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名称、规格、数量、技术、质量和购买时间等要求,及时编制汇总表,报送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对其资金来源进行审核,审核后交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这里所指的及时汇总报送申报表,在财政局印发的《霍邱县乡镇政府采购操作规程》(财购[2004]89号)中明确规定:“需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提前30天报送,询价采购的提前15天报送,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的提前7天报送。申请表应由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数额较大的应附相关文件依据”。

3、采购的实施。县政府采购中心在受理采购申请后,依据当年政府采购目录规定,根据申报项目及额度确定采购方式,对达到集中采购限额的,依法组织实施招标采购。达不到集中采购限额的,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签署意见,由乡镇组织实施。

自行采购作为分散采购形式之一,县政府办以霍政办[2006]12号文件,就其操作程序、管理与监督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霍邱县乡镇政府采购管理实施意见》第四章第十一条做了强调:“乡镇政府应加强对自行采购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财政分局(所)、党政办、纪委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的采购小组,按照公开、公平、公证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先选择质优、价廉、信誉好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4、合同的订立。采购合同由采购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招标程序和《合同法》规定,与中标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其合同文本一式四份,其中供货方、需货方、财政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各执一份。

5、验收与结算。采购项目的验收由采购单位组织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验收小组,对所购货物、工程等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交县政府采购中心。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凭审批后的“政府采购申请表”。招标采购合同、政府采购移交表、拨款通知书及有效发票,将货款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实行报账列支(对额度较小、零星办公物品购买),涉及到固定资产的货物、工程等进行资产登记等相关账务处理。

《如何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来源于,欢迎阅读如何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

上一篇:外科医生每月工作小结下一篇:计量经济学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