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科学认识和处理新时代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辩证关系

摘 要: 中国社会的发展根基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只有统筹好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发展破解难题;同时注重围绕中心、聚焦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推进经济发展领域的意识形态创新性演进、创造性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协调处理两者辩证关系中确保以经济上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坚实的根基,以意识形态上的加强指引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新時代;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辩证关系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吴文杰,陈家俊.科学认识和处理新时代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辩证关系[J].克拉玛依学刊,2020(5)46-51.

以党的十八大为重要节点,党在治国理政的时代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聚焦现实问题,注重统筹抓好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在始终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和重要功能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引,从而实现了一系列伟大变革。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必须同时科学校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立场,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演进和创造性发展引领中国经济进一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进一步为中国社会发展把航向、正方向、强动力。

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在集中精力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协调推进好意识形态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权提供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层面上的重要支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如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科学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总结了很多教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保持意气风发、生机勃勃提供历史镜鉴。

(一)科学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在整个人类社会演进进程中具有最基础的推动力。而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具有根本决定力量。作为上层建筑重要元素的意识形态,奠基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之上,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紧密联系的一系列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以其鲜明的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批判异己思想、巩固经济基础的重要媒介。然而,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的反映不是亦步亦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2]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始终置于经济发展的支配作用之下,对阶级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影响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辩证关系的理性认识和思考,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要实现社会的协调运转,必须通过摒弃上层建筑中落后的、腐朽的、消极的部分,使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相较于旧的社会意识形态更突出合理性和先进性。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发展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功能。

(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围绕经济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而党领导和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指导下的伟大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各个时期实际相结合,并贯穿于党的治国理政之中。其中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敌视和冲击,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3]的科学认识,指导全党全国通过推进各项工作、实行“三大改造”,努力补上历史遗留的发展差距,筑牢经济基石。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的统帅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拨乱反正、把航定向,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开辟了中国道路、规划了中国方案、谱写了中国故事。改革开放的40余年,我们之所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奇迹,正是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开辟光明的前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战略指向来保证党的坚强领导。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愈发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其中,党坚持把意识形态建设置于国家发展的突出地位,提醒全党在聚焦经济建设工作重心的同时,必须深刻研究新境遇下如何更高质量地开展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发生[4],从而保证中国道路不偏不倚,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建。

(三)新的历史方位上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

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对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哪前进、怎样作为、如何发展等重大课题,以基本方略的形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宏观来说,这一基本方略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视角和科学方法,对如何处理一系列新的问题作出回答,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指导下的具体谋划,是推动经济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微观上来讲,这一基本方略是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向深入的实践蓝图,是科学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辩证关系的科学遵循,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点工程。例如,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必须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通过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为经济建设提供科学强劲的发展动力,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进一步坚定广大军人的政治信仰和纯洁理想信念等。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科学处理经济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辩证关系的政治智慧和理论精华,为阐释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5]因此,始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全面自由发展的多元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贯彻和践行其战略要义、中心要义和价值要义过程中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强劲动力。

(一)战略要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政治高点、把握时代脉搏,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6]的战略研判,成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出发点。一方面,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应有之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个维度,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内含于其中并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础。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其他各项建设明确了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灵魂工程。另一方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极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搞建设、搞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7]。“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是把握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终极理想追求,着眼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贯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指示要求,突出抓好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力量支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心要义: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回顾我国发展足迹,展望新时代发展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8]。这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恪守的科学遵循。一方面,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其战略思想的根本举措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9]经济建设是其他各项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坚实保障。有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民的多元发展需求才有扎实的根基。另一方面,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4]要消灭贫困的问题,必须用好发展的“金钥匙”“重武器”。而我们所着眼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贫穷,还有精神上的贫瘠。从一定程度上讲,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精神文明发展程度,是衡量和评判现代化建设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持续增强,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支撑。因此,发展的问题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问题。

(三)价值要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10]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6]这个根本。其一,有利于批判新自由主义等多元社会思潮,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指导地位。当前社会中某些领域存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11]。其二,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前,某些领域存在的贪污腐败和某些个人出现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不力有一定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

三、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新时代,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逻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统筹起来,紧紧抓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以及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发展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2],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上的根本指导地位。当前,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引领作用,要从法治的高度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以巩固,确保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价值遵循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总结和吸收历史经验,关照现实问题,挖掘其发展特点和规律,不断强化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5],是一种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党员干部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抓细、抓小、抓实,大力营造全社会崇德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立场

一是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鲜明旗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和中国建设实际情况的,必须把握其时代内涵和根本要求,在坚持和贯彻基本路线上坚定立场。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引导,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科学性和真理性、强化其凝聚力和引领力,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始终尊重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这一科学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重要现实体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必须把社会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引领到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来,使社会生产重新回归它的本源、聚焦服务它的主体,坚持从人的需要出发。三是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15]必须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切实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厘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进行系统设计和科学谋划,区分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齐头并进。

(三)着力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保证和文化支撑

一是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统筹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它作为党治国理政工作中的重要范畴,主体是党、关键在党,必须贯彻党的指示精神、彰显党的执政意志、服务党的执政目的。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坚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经济建设指引正确的方向。切实推进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制度落地生根,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16],从而更好地把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统一、协调起来。二是以中国精神引领社会大众,培塑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7]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这一股力量更加具有“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7]的作用。因此必须“克服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的错误思想”[18],围绕发展中国精神、强化中国力量、培塑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弘扬主旋律、强化正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凝聚共识、引发共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思想体系为实践原点,绘就新时代各族人民的思想同心圆。三是以经济建设的社会效益反馈推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相互促进,不可偏废”[18]。而基于“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比我们在发展上的收获更有长远意义”[7],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正是经济建设实现和彰显其社会效益的实践载体和现实平台。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突出地位,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完善,推动文化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必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17],从而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加先进、更加优秀、更加丰富的文化供给,共享新时代文化。

四、结语

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上积累和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镜鉴。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亟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筑牢中国社会发展根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逻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统筹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航向、正方向、强动力。实践证明,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有机体中的“子系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只有完善自身结构、发挥应有功能,同时注重加强整体性规划、全面性设计、总体性安排,做到统筹兼顾、相得益彰,才能使整个社会有机体顺利运转。

总之,科学认识和处理新时代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辩证关系,一是必须强化“旗帜意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科学性和真理性,确保全党全社会凝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旗帜上来,从而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必须强化“法治意识”,切实发挥制度在解决问题上的功能和作用,切实推进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制度落地生根,以法治的刚性激发各级党组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學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总结和汲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经济建设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9.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116.

[5]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7]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5、83.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153.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6.

[1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1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4.

[1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14]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4、825.

[1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3.

[17]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2(1).

[18]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7.

作者:吴文杰 陈家俊

第2篇:计算数学研究中理论分析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摘要:从计算数学研究出发,阐述计算数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分为“计算数学源于实践” “计算数学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和“计算数学能够应用于实践”三个部分,强调数学不能做假大空的研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科学。

关键词:计算数学;实践检验;辩证关系

哲学是一些科学研究的根源,其思想具有宏观性,而数学的研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一种文化体系,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自然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类思维的结晶与提炼。正如文献[1]中论述,数学和哲学同为两门最古老的学科,在人们不断认识大自然,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学与哲学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古至今,数学都始终影响着哲学。数学的发展,加深了对哲学基本规律的理解,丰富了哲学的内容。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性,这使得哲学家都重视对逻辑的研究和运用,哲学家经常用数学的研究成果来论证他们的哲学思想,或者是对数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抽象概括,建立哲学理论,推动哲学的发展。反言之,数学历来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作为世界观,对数学发展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从古代常量数学到现代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哲学在揭示其内涵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都对数学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R. Murawski在文献[2]中对哲学家Bornstein的逻辑与数学品质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重述,如集合论的一些概念原理,以及欧式几何与非欧几何中的一些区别进行了阐述。文献 [3] 和 [4] 都是从数学史的角度介绍了数学与实践的关系。文献 [5] 对数学工作者提出加强数学素养的要求,注重数学的应用,不做伪科学。文献 [6] 主要突出数学基础研究与工科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强调数学基础课的讲授与教研一定要与工科应用结合起来,注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计算数学研究中,针对不同的实际模型问题,要给出相应数值算法的同时,须严格按照因果关系导出该数值解与精确解之间的误差,并找出计算网格剖分加密时,所增加的工作量与误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工作量增加时,所得到的误差精度也应该指数倍的提高,如果工作量增加了很多,误差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减小得不够剧烈,这说明算法也是不成功的。工作成本与误差精度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收敛阶,当收敛阶越高,说明我们的算法就越优越。另一方面,在实际研究中,必须利用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例子,按照给出的理论算法,编写程序验证该算法是否有效可行,与理论分析是否吻合。如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那就要检查是程序编写是否有误,理论分析是否严禁,并说明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直到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的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时,才能够说明该方法是可以被实践检验的,诚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实际上是认识的起点,最终也必将是认识的归宿所在。现将计算数学与实践的论证关系分三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 计算数学源于实践

目前,计算数学中经常针对一些重要的数学物理方程或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数值模拟,如计算数学中经常处理的二阶膜问题、四阶板问题、抛物方程、Maxwell方程、磁流体方程和最优控制问题等都是源于现实生活、工程领域及物理现象的,都有其实际的应用背景,即我们的研究是源于实践的。

关于数学演变的数学故事及数学研究已有很多,被数学教师经常用于课堂上的是关于数论的进化过程,由最初原始人用于对所获得猎物计数的自然数,到整数、分数,一直到现代文明中出现的无理数、虚数,还有近年来出现的四元数研究等等。而高等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微积分,是由数学家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完成的,他们的出发点分别是物理学和数学,所给出的引例和定理也是分别针对物理和数学的,但是框架和内容几乎是完全相同的,算法也一样,到目前为止,这也是科学界公认的奇迹之一。微积分最初给出的数学模型是导数,主要是由变化率导出的,源于物理中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切线斜率问题,给出导数的极限定义,进一步得出导数的运算方法和性质后,不仅可以求解上述问题,还可用来求其它变化率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积分知识,也是有其现实应用背景的。

上面提到的计算数学中针对的各类方程其实都有其理论背景,以最简单的二阶膜问题为例,模型方程为:

其经典研究背景是有一张边缘被固定的膜,当在其表面施加外力f时,求解其振动幅度u。由于膜的边缘被固定,故u在区域■的边缘■处的振幅都是0,也就是所谓的零边界条件。另外我们知道拉普拉斯算子■,这正是物理运动中的一个原理:“位移的变化率为速率,速率的变化率为加速度。”加速度正是与外界受力f有关的,拉普拉斯算子前面的负号“-”也正说明了薄膜的最大振幅正是与受力方向相反的。而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计算时,也是强制令边界单元部分取值为0,进而根据外力f来求解出u的近似解的,在有限元方法中经常是一个分片的多项式。理论上说来,多项式的次数越高,逼近的误差也就越小,但实际上,当多项式的次数增加过多时,必然给实际应用时的计算机工作量增加,我们在这里称之为自由度。当自由度增加过快时,由于计算机的硬件是有限制的,计算机可能无法承受,甚至死机,也就宣告了该算法是失败的。在实际计算中,有时会发现,当多项式的次数增加时,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计算,但误差却没有按照理论分析中那样减少的那么快,经常性的一个原因就是原问题解的正则性达不到多项式次数的要求。也就是说,增加多项式的次数也不是任意的,需要根据解的正则性确定合适的多项式空间,按照Sobolev插值定理,当精确解属于■时,最多只能选取k-1阶多项式空间即可,次数再高,也不会提高计算精度。

另外类似地,四阶板问题,研究的是薄板的弯曲幅度,原理与上面提到的二阶问题的类似;抛物问题加入了时间t的影响,称之为发展方程或非定常问题;Maxwell方程是针对电磁场给出的模型;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最优控制问题。实际上,最优控制问题在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来源于大气污染控制问题。目前对于大气污染的控制,一种思路是以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为手段,使得大气污染物浓度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段内保持在一个容许范围之内,同时又使得付出的代价最小。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偏微分方程控制问题。此外,一些大型挠性空间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大型柔性结构的波动控制研究、低温超导激光能量爆破的控制研究等都可以归结为偏微分方程描述的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最优控制问题在工程中的应用还包括复合材料设计问题,须要考虑怎样合理的配置具有不同结构和属性的材料使得得到的复合材料满足我们的需求。还有石油开采过程优化,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须要通过注水使得油田的油往出油口流动,而在很多情况下,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珍贵的水资源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需要合理的注水来达到最大的收益。此外还包括在温度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数控制(即参数辨识)、材料设计、形状设计、流体控制以及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等等,都是针对控制系统给出的。即我们在计算数学中所研究的模型问题都是有其应用背景的,所给出的数值算法都是有意义可循的。

事实上,很多著名的大数学家,如牛顿、笛卡尔、庞加莱等同时也是物理学家、力学家等,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总结为一类数学模型,只需将该数学模型处理好,它所对应的实际问题也被规范地解决完毕,并且能够形成统一模式去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基础数学还是应用数学,如果他所研究的模型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物理背景,或者找不到实际例子,更不要提其所给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了,他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假大空的内容,其研究可称为毫无意义的研究。

二、 计算数学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对于现有的数学模型,或者通过总结规律得到的数学模型,须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它。如果能够找到精确解(如欧式期权问题),就可以直接利用该精确解去处理相应问题,得到一些结果。

然而很多模型(如美式期权问题)只能证明其存在唯一精确解,但是求解其精确解非常困难,甚至根本就不解析,那么就要采用数值方法找到其数值解,有时称为近似解,这也是计算数学专业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然而,要想使得该求解方法可行,就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数值试验中,根据所设计的算法编制出能够直接处理问题的程序,对某一个或一类特定问题进行计算,检验结果是否有效。主要指的是在某一范数(模)意义下,所计算出来的数值解与精确解之间是否存在逼近关系,如果相差甚大,那么该计算方法显然是不适用的,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而如果该数值解确实是与精确解比较接近的,那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特别是当要求所给出数值解与精确解之间的误差足够小时,计算机运算能力是否能够达到,也就是说须要不断地改进算法,使得计算方法能够处理现实生活中足够大规模的问题,让工程界工作者能够直接利用该算法去解决问题。

三、计算数学能够应用于实践

计算数学方法所给出的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方法,还要能够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确实有其独道之处。数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严谨、逻辑性强,甚至让人窒息。然而,也正是有了这些优势,数学在目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才有其一席之地。

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时,邓小平同志就派人四处寻找华罗庚先生,希望从基础学科抓起,给以后的科学发展提供前期保障和理论支撑,以免走错路、走弯路。现在看来,邓小平同志的决定是英明的,是有先见之明的。如果基础理论不扎实,那么在具体的实践科学技术中,就容易出纰漏、出差错,保证不了其正确性,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和灾难。

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了避免这么严重的灾难和后果的发生,前提就必须要求基础学科的知识是完备的,经受住考验的,是能够应用于实践的。如果所提出的一些理论都是假大空的,根本就不能应用于实践,完全是自娱自乐、自圆其说,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研究不是我们需要的,完全可以称之为伪科学。计算数学所要求的,必须包括模型假设的合理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算法的应用性等方面,这也正是当今科研工作所必备的。

实际上,国际上也对我们国家的科研有着质疑,认为很多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伪科学,尽管没有学术造假行为,但是所给出的方法只能存在于理论研究,根本走不出实验室。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西南某高校的数学教授,根据自己的理论推导,证明了某种映射是具有不动点的,并据此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几年以后,一个数学专业大二的一个本科生。在国内一个一般性期刊上发表了仅仅两页的论文,说明这种假设下的映射只能针对只有一个点的集合,根本就不可能应用于实践。至此,说明该教授的系列研究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所以,我们的研究应该找到实际应用背景,并能够接受现实实践的检验,才能有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实验室的研究也应该向着能够用于生产的方向研究,不能仅限于促成偶然出现的小概率事件而沾沾自喜。

四、结束语

从上述论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实不仅仅是计算数学,乃至整个数学专业甚至于其他理工科的科学研究工作,都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研究内容必须有意义,研究过程必须科学严谨,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我们日常的科研工作中,从一篇科研论文的选题,经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一直到论文的定稿不断修改和录用,都必须与实践高度结合,这也正是应用数学学科与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郭翠花.浅议数学与哲学的关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26(3):107-111.

[2]Roman Murawski. Benedykt Bornstein’s Philosophy of Logic and Mathematics,Axiomathes[J],2014,(4): 549-558.

[3]董骏.从数学哲学看数学[J].数学之友, 2014,(16): 76-77.

[4]李卫.论数学的哲学思辨和社会实践[J],速读(教学研讨), 2014,(2): 54-55.

[5]杜其奎,宁连华,周兴和.浅谈数学与数学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11-14.

[6]关宏波,黄海洋. 高等数学与工科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若干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5-6.

编辑/宋 宇

作者:黄海洋 关宏波 刘泽

第3篇:1980年以来我国档案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

摘要:1980至2000年是我国档案实践迅速发展,档案理论创新极为活跃的一个历史时期,本文从档案学史角度追溯了引发这一时期档案理论发展的实践因素,择要分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理论,认为档案实践既是档案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也应成为档案创新理论转化的目的地,指出应以档案理论的实践转化作为档案学研究的最高追求,

关键词:档案学史 档案实践 档案理论

综观近年来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创新已成为响亮的主题。如何站在时代高度,立足于中国实践,以创新的视野挖掘和阐发档案学的当代价值,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档案学新形态,业已成为我国档案学研究的总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的研究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区别仅在于方法和重点的不同。本文截取1980年——2000年期间的档案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档案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档案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速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档案实践领域和重心发生重大变化: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又带来了档案学理论的关注与回应,致使这一时期的档案学表现出极具活力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变革局面。所以,回眸档案学这一时期所走出的这条技术革命与理论创新并行的学术轨迹,希望能帮助我们从档案学史的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揭示档案实践领域一次重要的拓展,记录档案思想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1、溯源——1980年以来引发档案理论发展的实践因素

首先是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和数字档案馆等在内的数字化档案实践的快速发展。从1980年开始,我国档案实践的发展首先在档案编目领域出现突破,带动了《档案著录规则》、《档案分类标引规则》和《档案主题词表》等国家规范的颁布。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政务的迅速崛起,对档案实践中电子文件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论证成为热点,数字化档案实践在全国展开并逐步深入,以深圳、青岛、杭州、天津泰达等数字档案馆为代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引发了相关学术研究的热情。同时。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与贯彻,不仅进一步激发了许多地方和政府机关数字化档案实践的规模扩张,而且也带动_,些地区开始了由分散管理模式到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这些实践上的变革,不仅引发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巨大关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传统档案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其次是国外相关技术实践在国内相同领域的快速渗透和融合。各发达国家数字化档案实践起步更早,很多对电子文件形成的机理及其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也发展了档案管理的领域。在实践上,体现为通过制定政策、确立原则、提供标准等方式。在高技术的支持下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功能。在管理制度方面,澳大利亚颁布了《作为文件的电子信息政策》、英国制定了《电子文件管理指南》、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局发布了《电子文件管理规范》等。在基本原则上,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长久保存和公众利用为宗旨,以数字文件的永久保存为目标。在技术标准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针对文件证据性原则和长期可读性的要求,长期致力于确立与推广电子文件形成与管理的统一标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文件保管模式、数据交换模式、数据结构信息及数据背景信息等标准。国外的这些实践模式和研究成果对我国同期的档案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们在国内或被借鉴,或被移植。或者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2、管窥——1980年以来我国档案理论的几个重要发展

如果对1980年以来我国异常活跃的档案理论研究进行简单的分类,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大致可归纳为经验问题研究和概念问题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涉及档案管理现象的归纳、解释、分析等;后者主要涉及档案管理普遍性理论及其所引申的具体档案理论。本文择要列举几个方面,挂一漏万,希望能略窥这一时期的档案理论发展概貌。

2.1 电子文件管理理论。这是一种貌似颠覆实则继承的理论。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证问题,我们理解为是档案属性问题在实践上的一种延伸,体现在以下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上: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电子文件归档方法、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电子档案利用等。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来源原则被广泛应用,成为超越整理范畴的一般性管理原则和根本途径。在这一点上,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因此,这一时期对来源原则的重新认识和广泛讨论,主客体全宗理论的创生,以及关于来源原则概念化的发展,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新型实践对传统理论的继承。这当然是一种发展的继承,是经过分析、综合和提炼后建立起来的更加进步和更具合理性的档案理论。

2.2 数字档案馆理论。数字档案馆理论是档案学研究搭上信息化这辆快车后快速拓展的一个研究领域。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带有较大程度的技术描述性质和经验总结特征,研究范畴也多集中在数字档案馆的功能、管理及建设等一般性问题上,其学术性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个研究领域的开发意义重大。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将促使传统档案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完成自身形态的转变,从而构建数字化时代新型的档案馆模式。它是使档案这坛美酒走出深巷、香飘万里的绝好历史平台。

2.3 文件运动理论。这一理论具有比较典型的由表及里的科学认识特质,它将档案学的三大基础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和档案价值理论融为一体,将相互分离的、零散的认识发展为规律性的认识,由局部的认识形成为整体的认识。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在文档一体化管理中体现出来。文件运动理论是档案理论研究从现象的、分散的认识,到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的坚实一步。

2.4 二元档案理论。这一被称为具有原创性质的档案理论具有与生俱来的实践性特征。二元档案理论对档案物质结构双重构成的发现,源于电子档案整理。在厘清了“电子档案整理”与“档案信息处理”的关系之后,该理论指出档案是一个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文件历史关系记录共同构成的双重结构。这种结构特性不是电子档案所特有的,而是档案的一种共性。档案双重结构的阐释,对于在新的实践环境下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档案管理方法,在各个层面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也使我们看到,新的档案实践对档案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3、探究——档案实践变化与档案学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

首先,档案技术实践发展是档案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我们知道,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环境,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论的普遍规律。数字化档案技术的尝试和推广,为档案工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和巨大的实践空间,对传统档案管理方法产生了强烈冲击,加之同期外国档案技术手段的变革和技术体系的传播,引发档案管理新问题不断产生。这些问题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档案管理原则和方法,而且还进一步促使我们去反思和批判我国传统管理体制在当前实践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而对这些问题的发现、认识、讨论和解决,又构成了档案理论发展的物质条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管理模式的成熟,我们再透过这些具体问题去发掘其本质和规律,因此新的档案理论得以产生。所以纵观1980年以来我国档案理论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与实践发展互动的轨迹,反映了实践发展是档案理论创新的主要根源和基本动力,也再一次印证了实践是理论源泉这一亘古永恒的真理,

其次,档案创新理论的实践转化是创新的最大意义。档案学理论创新的结果必须通过在新技术手段、新技术体系下的档案实践环境中的应用得到检验和发展。创新档案理论对档案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与档案实践相适应的结果,另一种则不适应。前者对指导档案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在档案工作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成果。支持和保障档案工作实践的稳定发展:后者则会对档案实践带来迷惑,阻碍档案实践的进步,限制新技术在档案实践中的功效。因此,各种创新档案理论能否实现实践转化,能否应用于档案实践从而改良和变革现实的档案管理问题,是这一理论真伪的试金石,也是其意义的试金石。

分析1980年以来档案实践发展对档案学多种创新理论的影响,不仅强化了我们对档案学应用学科地位的认识,更应启发我们,档案学的根基建立在现实的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之中。作为应用学科的研究,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路径,是从现实历史的档案工作出发、从物质的档案实践出发来解释一些档案观念的形成,把思辨的问题转变为现实的问题,并在档案实践中予以解决。所以应改变我们档案学研究中一些从观念出发、以某种抽象的范畴为原则、以形成特定时期的某些概念体系为目标的研究方式。总之,应以档案理论的实践转化作为档案学创新研究的最高追求。

作者:李福君

第4篇:3.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知识点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意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5篇: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其中,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阐述和科学表达,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总体布局的思路内在闪烁着辩证、科学把握环保与发展关系的光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的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本载体和支撑。

但同时也要看到,单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粗放型的社会生产和浪费,往往造成自然资源的透支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而且直接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甚至使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也就是说,在不重视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片面和追求发展,即使短期内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还是会被“消除”。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是涸泽而渔。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目标、方式、路径上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种因素和变量:历史的和现实的、短期和长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总体布局说明,发展与环保之间并不是对立、先后和主次的关系,只要我们统筹兼顾、整体把握,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共生、协调融合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和阶段性,但总体特点是能耗高、污染重、创新低,可持续性较差。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而资源有限、耗能单位众多是我国发展工业化所面临的现实。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对能源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

因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现阶段突出环保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能倒逼经济转型,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逐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体量巨大。而且,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加强这方面工作,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破坏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这种严峻形势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直接威胁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往往是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长,充分说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相关,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正进入敏感时期。只有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优化需求,也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感受到不断实现中的美丽中国。可以说,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部分社会矛盾,提升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有利于凝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社会共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一起动手,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沟通,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环保与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对抗的关系,而是可以融合、共建、共赢和互助的关系。

对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辩证把握,需要我们统筹考虑发展、转型和环保,努力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需要我们立足服务发展、服务转型、服务民生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说,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战略层面,立足基本国情,按照五位一体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找好这几对关系中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找到实现共赢、双赢的现实路径和方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其他各项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是整体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梳理、编排各种要素,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基本框架和完整体系。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立足基本国情,特别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点,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总体规划重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中央财政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第二,在制度层面,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首先是责任制度。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包括节能减排指标、生态修复指标等,并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严格实行责任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其次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战略环评,突出抓好化工石化等高环境风险产业园区、流域梯级开发、重要航道建设等规划环评,加大环保重点城市规划环评试点力度,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强对石化、钢铁等行业项目环评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政策。探索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单和责任状制度,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继续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管,制定环境影响后评价办法。

再次是推进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建设。定期形成环境监测以及环保绩效状况的评估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对于未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下达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于超额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积极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在产业层面,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跳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老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保科技攻关,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生态环保工程。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明确方向、重点推进,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加强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结合起来,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在政策层面,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用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行为,引导环保措施的普及和推广。

首先,要把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保持合理增长幅度。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都要增加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保障必要的运行和维护经费。进一步扩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调动环境整治的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抓紧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和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环保税促进企业强化环保举措的积极效应,强化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意识和责任。

再次,试点和实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政策,不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相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把政府强制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减排行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最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强化经济杠杆对生态保护的基础性作用。抓紧研究论证,区别电、水、气等涉及民生的资源产品的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逐步实行有区别的价格政策,推进阶梯式资源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引导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与合力。

第五,在社会文化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一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构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党员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严守法律意识。将生态文明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宣教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传播贯穿工作始终。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公共参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只有参与,才能真正激发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热情。加强生态质量、生态水平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三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由此形成社会性的、强大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与政策建议

第6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材料一: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等重大疫情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而滥食野生动物是人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人说,在卫生健康领域,有研究表明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尽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源于野生动物的致病风险始终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确凿无疑的。

1.

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1.“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原始自然界、人化自然界、人身自然界和生态自然界;社会系统是由现实的生产组成的,即物质生产系统、人的生产系统和精神生产系统。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同样,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

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持续劳动使得人类能够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们的环境。

2.辩证关系(有机统一)

相互区别和互不可分,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从历史主体与客体角度看。两者是同一个活动、同一个过程。人是历史主体,环境是历史客体。“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是人与环境、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方向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两种运动,即人向环境、历史主体向历史客体的运动,以及环境向人、历史客体向历史主体的运动。

一是环境对人的生成,即所谓客体的主体化、非对象化。

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

二是人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即所谓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

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环境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比如,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人和环境之间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统一运动,构成了人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内部运行机制。因此,人改造环境和环境改造人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分离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即阶段性)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历史上,每一代人都在前辈创造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从事活动,把前一代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同时又超越前辈们创造的环境,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新创造。诚然,这些新创造受到已有的环境即

前辈们活动的结果(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他们也能动地改变这些条件,并在改变这些条件的同时改变人类自身。这样,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新贡献加入到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且锻造出自己的新的品格、新的力量和新的面貌。这就是“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有机统一。

总之,人与环境总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创造的。“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这是人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两种方向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活动。人的活动受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环境又不是游离于人的活动之外孤立存在、精致不变的。

三、意义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第7篇: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终结性考试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80分)

材料一: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等重大疫情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而滥食野生动物是人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人说,在卫生健康领域,有研究表明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尽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源于野生动物的致病风险始终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确凿无疑的。

材料二: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范围、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健全执法管理体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请回答:

1.

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答: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在创造力,它创造了地球上适合于生命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创造了各种生物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视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理想。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如果人的行为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如何。

因此,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第8篇:1.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人类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但首先是自然的人。马克思曾领悟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像母亲,无私地哺育人类,慷慨地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

第二,大自然给人类以物质滋养,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大自然。

第三,大自然是人类的审美对象,山河大地、草木泉林等都是重要的构景因素,给人类以陶治精神的美感。

第四,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给人类以智慧的启迪。

第五,大自然是人类生命回归的故乡。人类的生命最终将以无机的形式重新回归到大自然当中,与山河大地、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人类与地球母亲之间关系的演化正是人类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成长、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人类才能享受真正的绿水青山和臻于美善、和谐的生态体验之境。

在人类诞生的早期,如远古社会或原始文明时期,因为个体和群落在自然面前都显得极度弱小,所以人类非常敬畏自然。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后,人类仍然十分依赖自然,懂得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不误农时、因地制宜。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随着自身实力的迅速提升,人类开始忘乎所以,凭借对新兴技术和先进工具的不断开发和掌握,大胆地试图战胜自然,甚至主宰自然。对物质需求的贪婪,使得人们开始掠夺性地开采自然资源,大肆向环境中排放各类污染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身处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回归到人类原本的生态位上,优化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第9篇:《和谐社会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实践》

课题研究信息

第 14 期

———————————————————————————

2010年10月31日

本期要目

【校际交流】

▲七省七校银川再相聚,城东人宁夏展风采 ▲相约古都,品味经典

▲“2010年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活动后记 【研究动态】

▲名师工作室示范活动系列一 —— 向40分钟要效率

▲海陵区小学语文教师“三个一”读书竞赛活动在我校圆满举行▲“全国七省七校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活动”学校小结会圆满成功 【在线研讨】

▲学身边的语文,享生活的乐趣 【博客采风】

▲和他们一起的日子 【好书推荐】 ▲《让学生主动说心里话--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

【校际交流】

七省七校银川再相聚,城东人宁夏展风采

2010年9月26日下午,第七届全国七省七校小学教育发展联盟研讨会开幕式在宁夏宁夏银川二十一小湖畔分校举行。作为结盟学校之一,我校代表在陈岚校长、魏斌书记的带领下参与了本次活动。

27日下午,21小体育馆内歌声激荡、快乐飞扬。王莹莹老师在这里向七省七校的同行们展示了一节音乐课——《都市变奏》。课后,宁夏教育厅音乐教研员汪芳对该课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28日上午张敏老师在河畔分校的多功能厅执教了语文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张老师以“回归生活”为课堂教学理念,以生活中最平常的交流方式——对话,层层深入,让师生在语文课堂上品读、交流、合作,明晰课文的语言内涵,探究语文的“生活化”,进而促进了学生的灵动发展。课后宁夏教育厅语文教研员马兰老师给予这堂课高度的评价。

28日下午乔青山副校长和张燕老师在两个分会场参与了管理论坛和班主任论坛。 在和台上,我校现充分展会领导和 活“中华风

联谊学校同台竞技、交流切磋的平代表凭借充分的准备和出色的表示了城东人的整体素养,赢得了与老师们的高度赞许。

动结束后,全体与会代表在银川情园”举行了联谊活动,来自七省七校的老师们共同欢庆本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并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下一届活动的承办学校四川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老师们向大家发出热情的邀请:成都欢迎您!

(教科室

撰稿)

相约古都

品味经典

——走进名师,聆听“现代与经典”

2 10月22日至10月24日,我校来自教学一线的六位语文老师踏上南京这片丰厚的土壤,有幸参加了以“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众多大师,各具风采;真实课堂,睿智引领:陈金才老师的沉稳大气,王崧舟老师的自我挑战,周益民老师的智慧灵动,林莘老师的美丽才气,薛法根老师的质朴平淡,孙双金老师的深刻睿智,赵志祥老师的文才激情……

三场报告也是精彩纷呈:吴永军老师的《有效提问》,引导我们提高教学的技巧;韩兴娥老师的《走上阅读快车道》,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丰富的阅读;薛瑞萍老师的满腹诗书,吟诵引领,更使我们明白语文老师肩负的责任!

闻名遐迩的六朝古都,美丽圣洁的百年校园,飘散着浓重的人文气息。回味精彩无穷的经典,托起心中梦想的翅膀:让教育人生更绚丽!

(倪粉华 撰稿)

“2010年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活动后记

10月22日上午,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教育局、白下区教育局协办的“2010年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300多位科学教育方面的领导、专家和教师参加了活动。论坛上,两岸科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台北教育大学自然科学系熊召弟教授、台湾大学王美芬教授、新竹教育大学数理教育研究所施惠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萧耐园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俊副教授、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科学教研员卢新祁先生等十多位在海峡两岸科学教育界的著名专家,分别献上了内容精彩的演讲。

本届活动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认识科学教育教学真谛的心窗。

(朱志桂撰稿)

【研究动态】

名师工作室示范活动系列一 —— 向40分钟要效率

3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10月22日下午,我校名师工作室领头人吉桂凤主任为全校英语教师执教《6A Unit4 Review and check》示范课。

吉主任将三个单元的知识重点自然串联起来,知识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重、难点逐个击破。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吉主任教态形象、风趣、自然,学生反应积极,课堂气氛很融洽。竞赛和口头表扬的方式激励了学生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之间、生有了更多的将所学内容转本节课简洁的教学设扎实的语言训练,反映了吉学方案设计有层次、有坡度,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化为语言表达的机会。 计、务实的教学过程、主任深入钻研教材,教简洁平实,易学易仿。

(程立

我校陈娟老师获得第一名

撰稿) 海陵区小学语文教师“三个一”读书竞赛活动在我校圆满举行

9月26日下午,海陵区小学语文教师“我与经典有约”“三个一”读书竞赛活动在我校拉开帷幕。来自区内各所小学的14名语文教师参加了角逐,比赛现场可谓精彩纷呈。选手们深情的诵读、生动的感言、自然大方的现场交流,加之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给与会者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

“三个一”竞赛活动内容为现场进行读书知识的抽答、诵读一段课外阅读经典、自谈阅读经典感言,即“一次知识选答 、一段经典诵读、一则阅读感言”。

比赛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委由各校分管语文教学的负责人担任,采取活动与评委打分、算分同时进行的方式。会后,评委在场,随即决出了名次。我校陈娟老师参加了比赛,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表现,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陈艳 撰稿) 2004~2010“全国七省七校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活动”

学校小结会圆满成功

10月19日下午,我校在六楼报告厅举行了“全国七省七校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活动”学校小结会。本次活动由学校名师工作室策划组织,王晓云副校长主持,2004-2010年参与活动的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有意今后参与此项活动的教师参加了小结会。

首先,王校长简介了“全国七省七校小学教育发展联盟”组建的初衷、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历届参与的人员以及地点。第二板块主要由历届参与老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陈红芳老师、张敏老师、王文静老师、张燕老师、乔青山校长等精彩、深情、鼓动的发言,让所有教师信心倍增,激起了参与的热潮。

魏书记对参与宁夏银川活动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有意今后参加“七省七校”活动的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要有热情、有才艺、有口才、有勇气、有共识;要关注学科,关注课程;要善于把握机会,不懈追求。

最后,陈校长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第一轮的体会:感动、变化和希望。感动于一批睿智、执着的校长,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七年中,参与教师的推荐方式从指定到校内选拔,内心感受从自卑到自信,评价从不起眼到专家领导的高度赞誉,这样的历程和变化是不断努力的结果;能者把握机会,庸者丢失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希望教师好好把握。

虽然天色已晚,但大家意犹未尽,因为此时此刻,每个人心中都点燃了希望之火,心中都有努力前进的方向。“全国七省七校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活动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更带给我们美好的憧憬,与会教师都对明年川大附小的再相聚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团队,城东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张小琪 撰稿)

【在线研讨】

学身边的语文 享生活的乐趣

10月29日上午第三节课,四年级组的顾梅老师为我校和大冯中心校的语文老师上了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示范课——《马路边的语文》。顾老师把语文

5 学科课程与语文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打开了生活语文的源头活水。构建了自主式、开放式、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主题帖:

研讨话题:

1、说说您听课后的收获和随感,可就课堂上的某一个亮点或不足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3、语文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4、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您有哪些金点子和好建议? 跟帖集锦:

顾梅老师与同组老师积极探究,自主开发并大胆实践,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精神可嘉。一节课的背后是多少辛劳,从学生的高度投入,可见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只要我们做了,我们就会有所得。(尤梅)

顾梅老师真是一位有心的老师!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的思考设计,无不体现了顾梅老师用心与匠心。不过,课堂有一个细节,顾老师留心处理一下效果会更好。课堂上老师问:“生活中的语文还体现在哪里?”第一位站起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在厕所里——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老师笑了。如果老师再接上去一句:“是的,就连厕所里都能通过这有趣的的语言,作文明的提醒,看来语文真是无处不在呀!”(倪粉华)

顾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三进”课堂的理念。一是普通话进课堂,师生交流时全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二是诵读进课堂,顾老师带着孩子们诵读交通标语和对联,激发了孩子们诵读的兴趣;三是书法进课堂,顾老师介绍到我们看到的景点门前对联上那些不认识的字,其实就是书法艺术。(陈启琴)

(摘自校园网论坛)

【博客采风】

和他们一起的日子

因为要上一节校内习作研究课,所以今天准备先在五(10)班试教一下。一大早来到五(10)班拷贝课件,忙碌完毕一抬头,看见他惊喜的脸庞——我以前颇为得意的学生朱闻达。他小心翼翼地问:“肖老师,今天的作文课是你上吗?”我点点头,他激动地跑上了座位,边跑边雀跃着。

6 上课了,虽然对10班的情况不算了解,但是孩子们还是很配合的,教学环节按照课前预设的目标顺利地进行着。该学生口述自己的内容了,我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理所当然把这个机会给了他,然而口才一下很出色的他今天有点结结巴巴,他说:“我今天想写喜,因为今天我又能回到肖老师的课堂,想起以前和肖老师一起的快乐日子,我很激动。”也许真的是太激动了,他后面的话有一半出来了还有一半留在了喉咙里。他的激动也引发了另外一名我不熟悉的孩子的同感,那位孩子说:“肖老师,你以前教过我品德课,我很喜欢上你的课,今天我又能听你讲课,我很开心。”

课继续进行着,到了把自己想写的说具体的环节了。又是他第一个勇敢地走上了讲台,他讲述了今天一大早看到我的喜悦,又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三四年级的日子,还表达了对现任老师的感谢。说着说着,孩子的眼圈红了,眼泪从眼眶里渗出来,但是他还是拼命地忍着,想把自己内心的那份喜悦、那份伤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的眼角也湿润了,真想走过去给孩子一个拥抱。我了解这个孩子,虽然外表很粗犷但是内心的情感很纤弱。教室里安静极了,我看见了我以前班上的另一个孩子也在悄悄地擦拭自己的眼角,还有不是我班上的其他孩子眼圈也红了……

这就是孩子,他们用他们的纯真让我的灵魂不敢世俗。于是,我只能和他们一样相信有天堂一样的地方,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天使,相信童话里那些故事会是真的。就连偶然的犯错也会让我诚惶诚恐,唯恐自己丢失了做他们老师的身份。

这学期,除了教语文我还担任了四年级六个班的音乐课。(以前也曾教过音乐,那是还没有碟片,没有录音机,我也勉强能弹着风琴教他们课本上还算简单的儿童歌曲)因为我不是专职,所以只能带他们跟着碟片后面学唱歌曲,这学期我教会他们《美丽的黄昏》的三声部轮唱和《恰利利恰利》两声部合唱,看着孩子们音乐课上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自然甜美的歌声,不知怎么的,很有点飘飘然,就像那首《银色的桦树林》的意境:“水乡这地方没有声响,湖水清清,我又到这里来,水乡这地方,没有声响,湖水清清,我又到这里来,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蓬蓬……”

(摘自肖晓兰的博客)

【好书推荐】

《让学生主动说心里话——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

作者:李燕

推荐理由:人若缺少沟通,就不能很好地相处,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只有教师主动的并采取有技巧性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学生 7 学会主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这对我们的教学,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过程。本书所列举的案例均为教师所熟悉的方面,但方法却有其独辟蹊径之处,特别是很多经典的沟通案例和精辟的分析,更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很强的启发性与帮助性。

全书共有三十七种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用实际案例来说明核心思想,特别突出每种桥梁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要点摘录:

名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之一:家访,不能遗弃的沟通传统

了解学生背后的故事,对学生才会有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

“动之以情”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只有“动之以情”,才能达到“晓之以理”。 名师与学生有效沟通

在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沟通时,最忌教师先入为主,凭自己的经验主观地下结论,或把自己的原则强加到学生头上。

名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之四:留点空白进行“冷”处理

当老师遇到某些棘手的事情时,暂时的“冷却”比急切的“热攻”的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如果找到了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切入点,就好比将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池塘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心扉自然而然就会为你敞开了!……

(史明娟推荐)

8 审编:

尤 梅

编辑:张燕

冯凡

电子邮箱: ktyjxx@ sina.com

(共印280份)

上一篇:中药学课本下一篇: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