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但由于市场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企业的内部环境变化较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产生较多的风险,严重威胁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变化内部审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变化内部审计论文 篇1:

战略导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摘要】 随着内部审计发展到战略审计阶段,传统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有效评价和引导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并促使其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的统一。本文以平衡计分卡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企业战略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并根据新时期内部审计的特征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关键词】 战略导向;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企业经营环境迅速发生变化,企业经营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管理进入了以战略管理为主的时代。内部审计作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在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管理重心的演变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基于内部审计传统角色而建立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体现战略管理时代内部审计新的使命和角色,从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与组织的整体战略一致化。

一、战略审计对绩效评价的挑战

内部审计从产生初期的财务审计阶段到现代战略审计阶段,经历了缓慢的发展历程。但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阶段,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是内部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内部审计是确保内部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它的不同发展阶段体现了企业管理重心的变化和管理者对企业中不同受托责任的关注。反之,企业管理重心的演变也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改变。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方式,战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轨迹,因此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主要关心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一系列受托责任是否得到了充分地履行,受托人是否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为委托人谋求利益。这些变化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必须立足于企业战略,对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受托责任的履行进行管理控制。因而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不断拓展,以站在整个企业战略的角度,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并运用自身的优势,结合企业经营环境改进现有的程序,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价值增值提供服务。

IIA在其1999年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目标。这一定义将内部审计的对象由内部控制扩大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是内部审计职业界对企业管理重心转移作出的及时反应,内部审计被推向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沿和更高层次。外界因素的使然和内部条件的成熟,使内部审计逐渐进入了战略审计阶段。

根据Stanley Alan Farmer (2004)的观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必须符合以下三点:一是确保内部审计遵守职业准则;二是证明内部审计的价值;三是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基于内部审计传统角色和使命而建立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体现新的使命和角色,不能有效评价和引导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促进其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的统一。一方面,对于自身角色所发生的根本性改革和深远的变化,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有一个衡量自身绩效的框架来引导努力的方向,以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领域。另一方面,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管理当局开始审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推动了流程再造等管理创新。在流程重组的过程中,许多低附加值、对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没有贡献,不创造价值增值的业务流程纷纷被取消。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是否得以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价值贡献的判断。因此,在战略审计阶段,为了规范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统一内部审计部门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合理分配内部审计资源,完善内部审计激励机制,证明内部审计的价值,必须构建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

二、战略导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选择适合现代内部审计部门的特征,能够体现内部审计对组织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评价方法,必须遵循战略性原则、体现内部审计特征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平衡记分卡是当前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三种绩效评价方法。它们在应用于以战略为基础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时,各有其优劣之处。

目标管理是一种将企业的目标分解为员工目标的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它有很多优点,但是在评价现代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方面则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第一,目标管理在期初将组织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个体目标,缺乏应变性。现代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且多变,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战略,内部审计也要基于企业的战略适时调整自身的目标;第二,目标管理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第三,目标管理注重短期目标。内部审计的工作所产生的业绩具有长期性,给企业带来的贡献是长远的。短期目标容易约束内部审计工作,非但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而且还会扭曲内部审计的职能。

关键绩效指标是一个系统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它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提炼对企业战略目标有核心影响力的关键指标,再通过这些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形成部门核心战略目标和个体目标,有效传递了企业的价值导向,使部门和员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部门的战略目标驱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动态过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提供了一种管理的思路,但是在建立具体的绩效指标体系过程当中,并没有阐明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分解企业的整体战略。特别是对内部审计这样特殊的部门,从哪些维度来分解企业的战略,指标如何设定等问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平衡计分卡为企业战略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模型,并且克服了以往绩效评价的缺点,操作性强。它把企业战略的实施分解为四个方面来考核,即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内部业务流程方面,学习和创新方面。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重点综合了驱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因素。平衡计分卡的优势还在于,它可以应用于业务单元和部门,使业务单元和部门的战略与组织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并且促进业务单元之间、部门之间的战略目标的充分协调。平衡计分卡作为有效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工具,已经被许多组织和部门广泛运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其原因除了组织本身的因素以外,平衡计分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平衡计分卡基本模型中的财务维度是对组织或部门的成本和收益的衡量,在应用于非盈利组织或部门绩效的衡量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平衡计分卡提供了组织或部门绩效评价的基本模型,但是并没有详细阐述如何制定各个维度的指标体系;第三,平衡记分卡的战略分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忽视了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参与作用,不能激发员工提高其绩效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三种绩效评价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以及不足。本文认为,根据新时期内部审计特征和每种绩效评价方法的特点,应以平衡计分卡模型为依据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结构,以关键绩效指标(KPI)和目标管理为基本指导思想设计模型结构中每个维度的关键评价指标,从而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聚焦战略的绩效管理方法,它包括源自组织使命和战略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指标。它从四个方面来反映组织或部门的战略轨迹: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内部业务过程方面,学习和创新方面。综合这四个方面的绩效指标能够有效的驱动组织或部门的战略。在现有的研究中,已经有人将平衡计分卡基本模型引入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从内部审计部门的财务、客户、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学习和创新四个维度分别设计各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平衡计分卡是战略性绩效评价的方法,是将企业或部门的战略规划化为战略行动的工具。但是Kaplan 和Norton 发明的平衡计分卡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任何一个部门绩效评价。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结合内部审计部门的特征,才能真正的发挥平衡计分卡的作用。本文认为,内部审计部门财务维度指标并不能合理反映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因为: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实质上是一个服务于其它部门的独立评价和咨询部门,它对企业产生的效益是通过其他多个部门的努力和配合而得以实现的,是间接的增值;第二,内部审计部门基于企业的战略,关心的不仅仅是企业当期的业绩,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效益具有长远性。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直接、短期的业绩,不符合内部审计部门的特征;第三,内部审计很多时候扮演的是监督的角色,对受托者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这个威慑作用可以减少成本费用,提高生产率等,但是这些都是对企业隐性的价值增值,无法准确的度量;最后,内部审计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始终,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内部审计的足迹,如果计量内部审计在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绩效,这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在将平衡计分卡模型引入内部审计部门时,必须对其加以修正。

内部审计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所以接受内部审计服务的客户是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重要维度。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的报告对象,即服务的客户主要有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外部的服务客户主要有外部审计师。所以本文把内部审计的客户维度分解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师,去除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财务维度,保留内部审计流程以及学习与创新维度,建立了修正的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模型,如图2所示。

四、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模型阐释

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模型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框架,它以内部审计部门特征为依据,是对内部审计部门战略的分解,并告诉人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

(一)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战略审计阶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降低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代表着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及其下属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客户之一,他们需要内部审计提供关于高级管理层职责履行情况的信息。内部审计服务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是完全站在股东利益立场上的,因此,内部审计在这一维度的目标是“我们如何贡献于股东?”

(二)高级管理层/被审计者

高级管理层既是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又是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当内部审计受托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时候,高级管理层就是被审计者,当内部审计受托于高级管理层而对各个业务或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时候,高级管理层就是内部审计的委托人。这个维度是内部审计贡献于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面临着如何在高级管理层面前扮演好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如何协调不同客户之间关系的问题。因此,这一维度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我们在管理层/被审计者面前应当如何表现?”

(三)外部审计师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范围的不断拓展,层次不断提升,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综合评价必将成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一个主要趋势。而选择外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绩效的外部评价者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他们有共同的理论基础。本文选择外部审计师作为外部评价者,因为外部审计是确保企业外部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基础,是构建良好公司治理框架的重要保障,而战略审计阶段内部审计的职能已经上升到公司治理的层次,对受托责任监督已经从企业内部延伸至企业外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新的合作领域,利用外部审计评价内部审计绩效更加合理和专业。其次,对上市公司而言,外部审计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评价来定夺对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程度;第三,外部审计师与内部审计师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所以外部审计师对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更为客观、专业。在这个维度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如何与外部审计师合作?

(四)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是内部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支撑,是内部审计绩效的“硬件”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先进的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的地位再高,独立性再强也不可能产生高的绩效。所以内部审计流程是内部审计绩效的基础,这个维度内部审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怎么做才能贡献于企业的战略?”

(五)学习与创新

内部审计贡献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必须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企业所生存的环境千变万化,因此企业的战略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对内部审计的流程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内部审计流程的革新离不开学习与创新。因此,学习与创新是内部审计绩效的深层驱动因素,是基础,没有创新和学习,就不能有先进的内部审计流程,没有先进的内部审计流程,就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内部审计服务,最终就不能促进企业的价值增值。所以,内部审计要贡献于企业动态的战略变化,就要考虑“如何持续提高竞争力并创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光远. 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 赵红英. 对现代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模式的探讨. 经济研究导刊, 2006,(4).

[3] 韩晓梅. 江苏省内部审计实况调查与标杆比较. 审计研究. 2005,(3).

[4] Stanley Alan Farmer.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 2004,121-130.

[5] Zeigenfuss, D.E. Measuring Performance. The Internal Auditor. 2000,(1). Vol.57:36-40..

作者:韩晓梅 韩朝莉

环境变化内部审计论文 篇2: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但由于市场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企业的内部环境变化较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产生较多的风险,严重威胁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电力企业要对当前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文章主要对电力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以及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论述,并针对内部审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防范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14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動作用。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快速识别风险并有效控制风险,将风险对电力企业发展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以及作用

1.1 内部审计概述

随着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内容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优化,内部审计的目标由纠察错误转变成了协助企业增加经济价值,内部审计内容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全面优化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1.2 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是针对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是电力企业实施监督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监督评价企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完整性,还能够动态监督企业的内部制度,及时发现制度中的缺陷。另外,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评价相关的财会信息,并将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1]。

2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2.1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弱

结合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现状来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企业其他部门的配合,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的部门层级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同,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对不配合工作的业务部门强制要求,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电力企业的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弱是产生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受到其他部门和企业管理层的限制,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内部审计风险增加。

2.2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人员是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也是提升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目前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管理现状来看,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足,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消极怠工,缺乏责任意识,而且内部审计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也未能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实力,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较多纰漏,审计风险的发生频率增加。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审计人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人才的管控,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2.3 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增以及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原内部审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反而会制约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甚至带来内部审计风险。少数电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认识不准确,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实施监督的一种手段,忽视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更新,内部审计的相关岗位职责不明确,未能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原则设置,存在财务人员兼职内部审计工作的情况,内部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考量[2]。

2.4 内部审计方式落后

少数电力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将查账作为切入点展开审计工作,在查账时重点对电力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目以及相关票据进行核实。但是审计工作覆盖范围较广,并没有针对某一业务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内部审计工作也忽略了企业的运营程序以及制度管理方面的内容,难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关键性意见。

3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控对策

3.1 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电力企业若是要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企业管理层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二是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地位,使其高于其他的业务部门,便于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要求其他的业务部门,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由企业管理层或者董事会直接管控,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不会受到其他部门或者人员的影响;三是将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和业务彻底分离,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审计工作。

3.2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要求,制订妥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训,使其能够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自主学习,树立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意识。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且培训效果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一定的惩处,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提高参与内部审计培训的积极性[3]。

3.3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支持和约束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要素,不仅可以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协助企业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的重视,基于企业的整体情况指导内部审计制度的改进和优化,要求审计部门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制度中的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确保内部审计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其作用。另外,电力企业要根据内部审计的需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内部审计岗位,杜绝出现一人身兼多职,或者其他部门人员兼顾内部审计职责的情况。

3.4 改革内部审计方式

电力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明确内部审计的重点。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下,核查会计信息是内部审计的重点,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应当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为内部审计重点。电力企业通过优化内部审计的方式,能够快速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控制风险,电力企业将传统的事后审计拓展为全过程审计,在进行事后审计的基础上进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对经济业务跟踪管理,避免产生审计风险,全面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同时内部审计风险也随之产生,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控制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减少内部审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全面推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29):105-106.

[2]罗二庚.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2):114,117.

[3]潘育林.电力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36):43,45.

作者:桑瑞

环境变化内部审计论文 篇3:

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摘要: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上,是实务中两大热点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紧密联系,以及内部审计如何改善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并对加强内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

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1从理论基础上来看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实际上建立在同一种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这种委托代理机制导致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经营者和所有者各自追求自己的效用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则产生了道德风险和代理人问题,为此所有者需要一种有效的监管方式来降低代理成本。

内部审计就是这样一种有力的监管、监督方式。导致SOA出台的企业会计丑闻在很多方面都是组织高层爆出的丑闻。各级高层及外部中介机构的联手,导致了丑闻的频频发生。高管团队制定自己的规则,而恰恰是那些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对此视而不见,由此而导致的SOA的公布,将监管重点放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即代理人身上。

因此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目标和关注群体,从基础上两者就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1.2从实践趋势来看

内部审计本身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实践中,董事会行使职责需要内部审计协助,管理层解除委托代理关系也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外部审计也一直需要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以达到最大效用、最高效率。因此,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高管层以及外审人员的助手,已经成为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治理机制。很多企业在治理结构体系中增设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活动归其领导,这样内部审计本身就属于董事会这以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了。

2 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2.1从不同着眼点来看

从审计的不同对象和内容来看,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和促进作用表现为其对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审计。前者对企业的战略活动及内部控制系统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后者通过对董事会的结构、成员等团体关系进行保证,以及通过管理责任审计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审计方式,对公司治理的改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从其作用力来看

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独立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和充分披露进行约束,缓解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信息不均衡问题,以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同時,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满足了所有者、管理层、潜在投资者、外部审计及监管机构等多方需求,以此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为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我们注意到,内部审计需站在全局的高度,它的作用发挥如何取决于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如何,如果内部审计部门受制于高层管理人员,则无法对公司治理的改善有所促进。

3 加强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变化和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我国企业强化内部审计、健全公司治理的步伐应越迈越大。

我国可以通过立法促使企业自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大对高管个人的处罚力度使其意识到违规的严重性;完善监督机构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与监事会相结合;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并改进内部审计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努力为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的职能应从单纯检查型向监督控制乃至服务型转变,在加强财务监控的同时,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紧紧围绕企业的经济工作中心,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管理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具有日趋完善的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完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内部审计的完善意味着公司治理的有效,同时这一点也要求公司治理过程中对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给予充分的空间。

作者:张 超

上一篇:社会实践情况报告3篇下一篇:工作与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