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管理的推进作用

2022-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引言

许可证制度也称许可制度,其多以凭证即许可证的形式进行,是一种针对企业相关活动进行审批和监督的行政管理制度,具体类型可包括规划、开发、生产销售和排污等许可证类型,主要管理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决定、监督、处理几部分,对于许可证本身还可被中止、吊销和废弃。

这方面制度的实施必须要在国家环境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经过审批批准,颁发给相应企业许可证后,才能从事各种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规划、工程建设、排污设施建设以及经营活动等,其中在环境管理中,相关性最高的是排污许可证,其对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1)制度间协调性比较差

在环境保护中,“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出台比较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独创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创立也已经有一段发展时间,并经过三个发展阶段日趋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以上两个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都是目前环境保护中比较重要的管理制度,是各项环保制度中的代表,虽然每项制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也导致制度的孤立性,很难发挥排污治理的综合性。

(2)组织管理方面工作很难具体落实

在环境管理中,水利部门、气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都要涉及到污染问题的监测、管理和保护,与环保部门存在很多的工作交叉,这也使得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中,一家企业需要履行多个部门的管理制度要求,并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导致具体的制度很难完全落实。这与制度体系的设计存在很大的关系,机构设置不合理就会导致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实现高效进行。

(3)偏行政管理,技术支撑比较不足

在环境管理制度实施中,我国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偏向于行政管理,在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创新方面比较不足,其中管理平台建设方面的技术运用、污染源排放的检测技术、环境污染的监测技术等,这些方面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比较欠缺,这也导致相关的数据来源可靠性难以完全保障,制度的具体落实效果比较差,很难做到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4)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环境管理中的问题

在企业生产和工程施工中,我国多年来一直强调绿色环保生产和施工,并要求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相关的一系列标准,加大企业工作运行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并要求企业能够做到全过程环境管理的策略实施,但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中,很多管理部门都只是针对末端的污染物排放环节进行监督检测管理,而在具体过程中则比较缺乏有效的监管服务,这也使得企业的很多环境管理问题很难全面得到有效反映。

2.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发展现状

排污许可制度在我国最早实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是在上海的水污染排放物许可方面的应用,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拓展到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在不同领域的污染物排放都有了相关排污许可制度。其中,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为制度的制定提供了相关的法律支撑,并依据《行政许可法》中的相关规定建立起来,但其中缺乏《环境保护法》方面的内容支撑,随着环境保护法方面的修订完善,为排污许可制度也提供了更全面的基础支撑,经过近年来的不断修订完善。

目前,2016年12月份开始执行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现已经废止,2018年发布,2019年开始执行的《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与环境评估制度有效衔接,提供了全面的管理平台,实现了系统科学、法制、精细、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对环境管理方面意义重大。

传统发展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一直以来在国家层面上,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度和许可证管理方法还是比较缺乏统一性的,在制度的具体推行中很多方面都难以进行实际落实,并受到严重的阻碍,全国各地区在许可证发放中,相关的标准、数量、种类等规范性也比较不足,都导致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实施连续性比较差,很难发挥相应的效果。

排污许可制度当前已经在很多城市得到广泛推行,在具体的实施中,专职从事许可证的申请、审核、发放等管理工作的人员还是比较缺乏的,这方面的工作主要被穿插于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活动中,确保许可制度的具体执行,但通常执行比较缺乏专业性,使得排污许可制度的独立性和明确性难以体现,造成制度的具体推广受到阻碍。

我国目前推行的排污许可制度方面,在具体的执行中仍比较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在奖惩措施实施中,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效益保障,导致惩罚力度严重不足,有些排污许可制度甚至出现与当地行政法规的冲突,导致法律纠纷,使得具体问题难以有效得到解决。在具体的惩罚方面,通常采取警告或者勒令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惩罚力度比较小,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作用。

3.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1)有助于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融合

在具体作用发挥中,主要是通过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可以更有效的实现污染源的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统一处理工作,并通过与企业的有效联系,掌握其生产和施工中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对排放进行更规范性的监督,也可使有许可证的企业有更全面的规范标准,实现环境管理有关数据与信息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对原有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也可更好的实现与环境评估制度的有效结合,以排污许可证为审核标准,将原有的“三同时”制度进行取代,实现污染源的许可数据、申报数据、环境状况统计数据等进行充分对接;此外,还可以实现对污染源信息进行公开,使环境监督执法和检查工作更透明,对环保设施的监管工作更有效。

(2)有助于实现精细化全程环境管理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中,还要做到充分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使具体的管理工作进行更具体化、数字化、精细化,这样有助于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可以确保对企业生产作业环境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使这一过程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污染物、产生污染物的环节、排放污染物的关键节点等都能够得到严格的监督,还可促使企业对原材料管理控制、能源的利用、生产施工中的工艺技术选择、成品效果呈现等全过程,提高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更好的完成排污许可规定的标准。通过全过程的数据信息采集,也能更有效的对企业的环保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更有效掌握企业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情况,进而判断企业是否满足许可制度和环境管理要求。

(3)有助于建设一体化污染源管理平台

在污染源管理平台完善中,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改革工作的进行,可以使人们对环保工作的意识提高,并充分认识到污染排放不合理对人和各种生物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增加下,也可使企业明白违法违规对企业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降低,这样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为一体化污染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贡献相应的力量。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整合,确保管理职能的全面覆盖,并避免了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较低和人员浪费现象;同时,还可以为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服务支撑,实现全过程管理工作进行中各种数据信息的有效记录,使对企业的检查工作更方便,进而为政府相关部门环保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还可有效的节约传统管理工作进行中的成本投入,使管理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提升。

4.结束语

总之,在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工作中,应做到通过与环境管理制度的逐步整合出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其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调整,使传统的工作流程得到转变,并通过管理组织机构的改革,使人员得到优化配置,让其在新的管理工作方式下逐步转变工作理念,实现工作模式的优化。

摘要: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各个国家在不同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压力,这也使得各种新的环境管理理念和措施被不断研究应用,其中排污许可制度在很多发达国家都被用来规范管理排污企业的污染行为,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中的问题,以及在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对现行的许可证制度进行重新定位,探究其在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环境管理,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发展现状,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皓月,邓伟,万丹,等.我国排污许可制改革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8,30(8):221-222.

[2] 郭艳.从暂行规定、管理办法到管理条例浅析我国排污许可管理的变迁之路[J].资源再生,2018,(12):18-23.

[3] 赵玉强,荆勇,苗永刚,等.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统领的环境管理概念重塑[J].环境保护科学,2016,42(5):40-44.

上一篇:穴位按揉乳房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下一篇:艺术小镇发展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