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

摘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著名论断。长江经济带总人口6亿左右,占全国的42.9%;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生产总值的43.7%、44.1%、46.2%。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国家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长江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其生态环境修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积极进展,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但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区的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如何打好长江经济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牢筑长江经济带水环境生态屏障将是破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打造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1]。作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与规制工具,水环境审计对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影响不言而喻。2008年,审计署出台《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将环境审计列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而水环境审计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2009年审计署发布《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引领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开展水环境审计探索;2017年底至2018年3月,审计署发布首份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审计公告,就沿江11省(市)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等情况出具了审计“体检报告”。随着环境审计的逐步发展,特别是在长江经济带这类流域型环境审计工作中,水环境审计的地位也愈发凸显。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空间整体性极强的区域,流域内上中下游之间、干支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极其显著。因此,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政策、分散实施、各自为战的水环境审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优化长江经济带跨区域、跨部门、分层次的水环境审计协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相关问题并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切入点,尝试全面优化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以期为推进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工作、健全水环境审计协同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体来说,文章包括六个部分。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水环境审计及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并简要阐述了水环境审计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为水环境审计协同优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基于审计署公告的数据支持,剖析水环境审计现状及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及其协同现状,瞄准影响水环境审计及其协同治理效率的关键点;然后,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掌握长江经济带内核心区域——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审计协同现状,分析整理出当前水环境审计协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后续优化设计审计协同奠定基础;最后,基于全面性、系统性、联动性的要求,主要从审计协同内容体系、运行机制、技术方法、结果运用和人才培养等角度,系统梳理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和审计实务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审计协同;问卷调查

学科专业:会计专硕(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水环境审计内涵及内容框架

2.1.2 水环境审计作用机制及模式

2.1.3 水环境审计协同及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2.2.2 国家治理与审计监督

2.2.3 协同理论与审计协同

第3章 水环境审计现状及问题:基于审计公告的分析

3.1 基于审计公告的水环境审计实施方案

3.1.1 水环境审计的主体客体

3.1.2 水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3.1.3 水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

3.2 基于审计公告的水环境审计结果分析

3.2.1 水环境审计数量分析

3.2.2 水环境审计质量分析

3.3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及其协同现状

3.3.1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实施现状

3.3.2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现状

第4章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案例分析:以三峡库区为例

4.1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及水质情况

4.1.1 三峡库区经济概况

4.1.2 三峡库区水质情况

4.2 三峡库区水环境审计协同现状调查

4.2.1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

4.2.2 问卷调查具体实施

4.2.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4.3 三峡库区水环境审计协同结果分析

4.3.1 水环境审计协同认知程度不够

4.3.2 水环境审计协同运行基础薄弱

4.3.3 水环境审计协同技术方法落后

4.3.4 水环境审计结果协同运用不佳

4.3.5 水环境审计协同配套措施缺位

第5章 优化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的对策建议

5.1 厘清水环境审计协同内容体系

5.1.1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战略协同

5.1.2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管理协同

5.1.3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操作协同

5.2 完善水环境审计协同运行机制

5.2.1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决策机制

5.2.2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执行机制

5.2.3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激励机制

5.3 创新水环境审计协同技术方法

5.3.1 搭建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协同云平台

5.3.2 搭建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大数据系统

5.4 着力水环境审计结果应用协同

5.4.1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协同

5.4.2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结果整改协同

5.4.3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结果问责协同

5.5 培养水环境审计协同专业人才

5.5.1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协同

5.5.2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审计队伍优化建设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三峡库区水环境审计协同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三峡库区水环境审计协同现状调研的截图

致谢

上一篇:游戏教学法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成本核算流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