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对肠造口病人开展“阳光之家”活动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各种造口并发症,以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每月进行1次“阳光之家”活动:采取讲座、造口病人经验交流、答疑等方式。结果70名造口病人对开展此类活动的平均满意度为96%。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篇1:

关于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

肠造口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可能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但它还有个通俗的名字叫人工肛门,通过把肠道引到腹部的某一位置做开口,从而达到患者排便或排出分泌物的作用,是治疗恶性肠胃疾病的必要治疗方式,患者在做完肠造口后,会暂时失去肛门功能,如果做的是永久性肠造口,那么患者会永久失去肛门功能。

对于肠造口病人而言,经历大病的折磨和手术的创伤,本身心理压力巨大,情绪紧张且局促不安,医护人员和家属一定要做好各个阶段的护理工作,辅助患者用积极心态正确看待肠造口,才能更好的促进病情好转。

1、对肠造口病人的手术前护理

人体的结构和外观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对于肠造口病人,做完手术后身体外观会有比较大的变动,所以很多人会抗拒接受这类手术,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允许自己的身体变成这样,所以手术前病人的情绪都会非常紧张、对手术的恐惧、对以后生活的担忧、对病情的绝望、对后遗症的疑虑等等精神表现。

1.1多做心理辅导

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当积极给患者和家属做相关的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多了解肠造口手术,介绍之前的成功案例,科普肠造口手术的成功率,介绍目前我国和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期许,鼓励患者把内心的烦闷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出来,从而减轻部分心理压力。

1.2让患者明确位置

一般来说,肠造口的位置大概会选择在左下腹,但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主张在肚脐的位置造口,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确定要造口的位置,让患者能清晰看到方便护理,同时所选的位置还不能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尽量避开凹陷、有切口的地方。

1.3正确看待肠造口

虽然说肠造口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但患者的接受程度普遍很低,有些人因为拒绝做造口从而耽误了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医护人员要给患者做好解释和医学常识教育,肠造口手术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没有影响的,只不过是把排泄器官从肛门移植到腹部,只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是对生活和社交无碍的,要正确看待肠造口的利弊。

在病人对肠造口手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心态也相对回归平和,愿意主动谈及手术,这是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间,进一步向患者讲解自我护理的知识,让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2、对肠造口病人的手术后护理

2.1让患者学习护理

在肠造口手术结束后,患者一时间还是难以接受身体的变化,之前做的心理防线可能一看到人工肛门就彻底瓦解,所以这个时候医护人员和家属都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慰,还要鼓励病人积极学习肠造口的日常护理方法,重拾患者回归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学习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多挖掘患者的興趣点,把学习的动机倾向于患者自身的学习欲望,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效率,让患者保持内心的理智,对未来生活更有信心。

2.2总结经验适应生活

刚做完手术,患者都是在适应阶段,学习了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对手术带来的身体改变接受程度提高,所以手术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在降低。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当帮助患者,总结护理经验,记录每个周期的身体变化,安排好日常的生活节奏。组织或鼓励患者去参加同类患者的联谊活动,相互之间分享经验,共同面对和解决术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难处。

2.3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由于人工肛门位置在腹部,所以造口处不及时处理排泄物,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患者闻到异味就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很脏,怕被人嫌弃,更不愿意参与其他的活动,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最好待在家里哪都别去,这样的心理会让患者更加孤僻,对生活没有信心。医护人员和家属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造瘘袋,帮助患者及时更换,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身上的异味,从而减轻心理的负担。

2.4对肠造口病人的社会支持

现在有很多社会福利机构和志愿者愿意为肠造口病人做相关的志愿服务,可以给患者提供一个信息互通的平台,组织各类同类疾病患者的社交活动,而社会支持不仅包含外界人员,还有患者的家属和亲人、朋友等,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支持系统的成员,让患者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被更多人关心、鼓励、支持。

总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人对于肠造口的接受程度都不同,患者对于手术前后的心理压力过大,均不利于病情恢复,医护人员要结合治疗方案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定期观察瘘口的吻合情况。在手术后家属要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共同制定恢复计划,生活中注意饮食搭配、均衡营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品质,让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障碍才能消除。

作者:何春兰

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篇2:

开展“阳光之家”活动对提高肠造口手术后病人自护能力的探讨和体会

【摘要】 目的 对肠造口病人开展“阳光之家”活动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各种造口并发症,以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方法 每月进行1次“阳光之家”活动:采取讲座、造口病人经验交流、答疑等方式。 结果 70名造口病人对开展此类活动的平均满意度为96%。 结论 充分利用医院和造口专科的优势,将开展“阳光之家”活动作为健康教育的平台,对病人进行持续及延续的健康教育,对提高造口病人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阳光之家”活动;造口病人;自护能力;持续和延续健康教育;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约10万例,目前累计约100万例[1]。由于肠造口无正常的控便能力,这个特殊的群体即要面对癌症的挑战,又要承受肠造口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的巨大打击,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2]。肠造口病人由于排便由原来隐蔽的会阴部移至腹部,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且不能随意控制,需终身佩带人工肛门袋;因担心自身形象受损而不愿让别人知道有造口,产生焦虑恐惧、厌世不合作、悲观失望、不敢面对现实、不能正视腹部造口、感觉自己身体出现残障[3];肠造口不仅改变患者的体形,对自尊也是一种不良的影响,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压力,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注,难以愈合的伤口和长期使用肠造口袋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如何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恢复社会职能是护理工作的新目标。

虽然近年来我国肠造口护理得到迅速发展,专业的造口治疗师越来越多,病人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通过门诊复诊都能够得到专业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但如何让造口病人护理造口、生活、社交和工作更好仍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我科自2012年5月以来,共开展了7次“阳光之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和好评。现报道如下:

1 组织与安排

“阳光之家”活动是一项有组织、有程序、有内容的活动,所以事先必须进行周密的策划、组织。我科的“阳光之家”活动主要由护士长牵头组织,科室医师、专科护士现场指导答疑,主要程序如下:

1.1 “阳光之家”活动人员组成

科室医师、护士长、专科护士。

1.2 病人来源

在我科住院的造口病人、出院后复诊的造口病人、病友互相介绍来的外院手术后造口病人及所有病人家属。大部分来自本市区,部分来自近郊,每期10个病人,截止目前参加病人共70人,包括家属共约100人。

1.3 使用的护理用品

康乐保公司提供的各种造口护理用品、造口模型、其他类型的造口产品。

1.4 时间安排

“阳光之家”活动每月举行一次,通常安排在月初的第一个星期四下午4四点,截止目前我科共举办了7期“阳光之家”活动。

1.5 “阳光之家”活动方式

1.5.1 电话或短信邀请

活动前1周安排专科护士通过电话或短信与病人或家属联系,说明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让病人考虑是否同意参加。另外还要明确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内容等事项,活动前3天再次与病人或家属进行电话沟通,确认参加人员。

1.5.2 发放相关资料及活动安排

发放肠造口护理包、《肠造口患者出院指导》插页。腸造口护理包内有造口护理操作光碟及《肠造口护理手册》其内容包括:造口基础知识、造口护理常见问题、造口护理用品介绍、日常生活及旅游注意事项等;《肠造口患者出院指导》插页内容包括:造口护理知识、会阴部创面护理知识、饮食指导、每次“阳光之家”活动地点、时间、预约电话、个人备忘录等。

1.6 活动内容

1.6.1 造口相关知识讲座

首先请科室医师、护士长、专科护士进行30min左右的造口相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肠造口基本知识、造口并发症的防治、造口患者的生活饮食指导;再让肠造口病人及家属观看电视视频10分钟:已康复的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造口、日常生活运动片段、社交和工作场景视频等。

1.6.2 造口病人经验交流和分享

每次活动根据病人自己的意愿安排1~2名造口病人或家属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技巧,讲述自己的造口护理心得。

1.6.3 开展义诊活动及现场答疑

由科室医师、护士长、专科护士共同参与,参加“阳光之家”活动的病人就日常生活中或造口护理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或难题、饮食注意事项向医护人员进行咨询,并且由专业人员为其免费进行造口复查。

1.6.4 自己练习

活动最后,让目前住院的造口病人和家属利用模型自己动手练习造口护理,一边练习一边向医护人员及出院的病人或家属取经。

1.6.5 发放病人或家属对“阳光之家”活动满意度调查表,赠送造口护理小礼品。

包括: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参与者人数是否恰当、知识讲座内容是否容易被接受;咨询答疑是否满意;自己练习是否有进步;希望“阳光之家”活动多长时间举办一次;是否自愿加入造口探访者行列、有无意愿参加造口者联谊会、对本次活动的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赠送造口护理小礼品。

2 效果

我科举办“阳光之家”活动7期,共接受了各类咨询100余人次,发放《肠造口护理包》和《肠造口患者出院指导》插页共80份,进行造口复查70人次,解决了病人的实际问题,受到了病人真诚的欢迎,也得到了科主任的认可。经问卷调查:96%的病人认为举办此类活动很有意义,这种形式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信心、勇气和力量。关于“阳光之家”活动的举办时间:32%的病人希望2个月举办1次,65%病人希望1个月举办1次,3%的病人希望3个月举办1次。

3 探讨与体会

“阳光之家”活动最早是在丹麦开展,目前类似的活动形式已经遍布全球许多国家。

“阳光之家”活动形式在中国最早开展于2003年,当时称为造口人之家,后来改称为康乐保造口人之家,由于后来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参与到帮助病人术后恢复的过程中来,所以重新将其定名为“阳光之家”活动,延续之今。

“阳光之家”活动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康乐保公司在各地的办事处组织召开;另一种是医护人员组织住院和出院的患者和家属来进行。

开展“阳光之家”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提供医护工作者与患者以及患者和患者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以便帮助病人术后生理与心理的更快康复,以及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和造口并发症等问题,通过出院病人带动住院病人,能够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3.1 科主任、护士长的支持是保证“阳光之家”活动成功举办的前提和关键

我科举办的7期“阳光之家”活动均得到了科主任、护士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和发挥的作用,给了我们鼓励与鞭策。

3.2 时间、人力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活动顺利举行的条件 举办“阳光之家”活动需要时间、人力。活动成功举办,需要周密策划、组织,这就需要提前做准备,在时间、人力上给予保证,一般提前半个月开始策划,提前1周电话联系,提前3天再次电话确认,根据收到回执情况再作具体安排。根据临床工作现状,每1月举办一次“阳光之家”活动比较合适。

3.3 “阳光之家”活动构建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阳光之家”活动构建了病人之间、亲属之间以及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由于患相同的疾病使病人从相遇到相识,最后到相知,很多病人在活动结束后仍保持联系,她们互相交流战胜疾病的体会。有些病人在收到应邀参加“阳光之家”活动的电话时,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激动,因为这不仅给他们创造了见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种关注健康,以病人为中心的平台。

3.4 “阳光之家”活动让我们更加关注病人的健康,提高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通过举办“阳光之家”活动可以更好、更直接地关注造口病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比如:通过活动对病人进行随访、发放问卷调查表,从而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诱导和教育。

3.5 “阳光之家”活动增强了住院造口病人及其家属自己动手练习的能力 在活动现场利用模型自己动手,不会暴露病人的隐私部位不显尴尬,又能很好的现问现答,即刻解决平常他们认为棘手的问题。

3.6 “阳光之家”活动也起到了宣传医院、扩大影响、吸引病人的作用 参加“阳光之家”活动的病人来自不同的地域,疾病治疗的成功与否以及医院的环境、服务在其周围都具有辐射作用。来参加活动的病人多数来自曾在我院诊疗过的病人,少数来自在外院做了手术而在我院行放、化疗的病人,因为看到横幅得知我们要举办“阳光之家”活动,就主动来参加。我省造口护理工作正在起步,造口护理工作正逐渐迈向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病人来我院就诊。

目前我省范围内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阳光之家”活动为南大一附院普外五科,不仅住院病人对于参加活动抱有很大的兴趣,参加之后普遍反映良好,而且很多出院甚至外地病人也都会顶着酷暑和寒冬前来参与,他们除了能来向科里的护士长以及专科护士咨询相关问题之外,同样很乐意把自己健康的心态传递给正在住院的病患。

4 结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开展“阳光之家”活动后,参与活动的病人及家属增强了自我护理造口的意识,熟练掌握了自我护理造口的方法,提高了病人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减少了造口并发症,增强了造口病人回归工作岗位和社会的信心。今后笔者将继续努力办好各种形式的“阳光之家”活动,为造口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陈苏红,陈慧敏,徐玲芳,杜伟丽,张贵阳,黄玉桃,谢新芳.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3-14

[2] 喻德洪.腸造口治疗进展[J].实用外科杂志,1990,10(8):394-395

[3] 云红,聂红霞,赵红. 直肠癌Miles 手术后患者焦虑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现代护理,2004,10(10):892-893

[4] 曾凡林* *,王 霄,张晓昕 . 上海市“阳光之家”智障人士生活质量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2008,97(7):3-9

[5] 许瑞华,文艳秋. 265例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造口情况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现代护理,2007,13(17):1593-1594

[6] 刘丽萍,陈蕴鉑. 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

24(3):133-134

[7] 宋梅,陈焱. 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

27-29

[8] 徐秋英. 院外延续护理在社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与康复,2012,

11(2):189-190

作者:郑莉兰

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篇3:

延续护理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出更好的提高末端回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等形式行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造口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延续护理; 末端回肠造口; 预防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Terminal ileostomy; Pre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Jiu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ujiang 3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21

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了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选择保肛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根治手术。但末端回肠造口排泄物稀、量多,无明显排出规律,出院后患者及其家属难于护理,容易出现造口并发症,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及影响生活质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出更好的提高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的患者;(2)所有患者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未发现其他脏器转移,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病例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严重心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辖区以外因位置偏远导致交通不便者,网络不通者,不愿意配合者,存在手术并发症。在患者同意的情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20例。观察组(延续护理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5~70岁,中位年龄62岁。对照组(常规护理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2~71岁,中位年龄60.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随机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

1.2.1 观察组 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由造口专科护士、专科医生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微信指导、家庭访视、专家讲座、组织造口联谊会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

1.2.1.1 电话访问 由造口专科护士定期电话回访,1次/周,15~30 min/次。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提问,了解回肠造口患者生活及身体情况,做好健康指导并帮助患者解决发现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必要时可以增加电话访问的次数,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1.2.1.2 微信指导 建立微信群,对于回肠造口患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急需解决,可以通过微信与造口专科护士进行在线咨询。护理人员认真阅读并分析患者在自我护理过程中的疑点,对存在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进行个性化指导,及时解决患者自我护理中的问题。

1.2.1.3 家庭访视 如增加电话随访的次数及微信指导患者问题尚未能自行解决,患者到院就诊存在困难时,实施家庭访视。

1.2.1.4 专家讲座及造口患者联谊会 每月组织造口专家及专科医生进行1次造口专业知识讲座,指导合理的运动和饮食;讲解最新的造口知识;进行心理调节;培养自我管理的理念;解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疑问等。在专家讲座后,组织造口患者联谊会,并促进患者之間的交流。

1.2.2 对照组 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饮食及活动指导、造口护理等。患者出院时由医生制定并告知患者后续治疗方案,嘱患者分别于出院后1、2、3个月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护理能力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测定。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采用5分制评分,共有43个条目。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2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测定。该量表由1个总体生活质量维度,5个功能维度、3个症状维度和6个单项条目构成。功能维度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症状维度包括疲倦、疼痛、恶心与呕吐。单项条目包括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各领域经标准线性转换后得分为0~100分。总体生活质量维度和功能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和功能越好,症状领域和单项条目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1]。

1.3.3 造口并发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出院时,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4个维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出院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两组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10例(50.00%)发生并发症,造口周围皮肤炎6例,造口黏膜分离2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出血1例,观察组2例(10.00%)发生并发症,造口周围皮肤炎1例,造口出血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62,P<0.05)。

3 讨论

3.1 末端回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新辅助治疗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保肛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根治手术,这样就可以大幅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2]。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是通过外科手术,于右下腹将末端回肠拉出,并将末端回肠缝于腹壁切口上,肠腔1期开放造口,用以排泄粪便[3]。末端回肠造口与结肠造口相比具有排泄物不成形、量多、排泄物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类物质等特点,无明显排出规律,每天排出次数多,患者出院后难以掌握末端回肠造口的护理技能。有研究表明,末端回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或低等水平[4-5]。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一般在手术后3~6个月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造口回纳,由于肠造口改变了患者的身体形态及正常的排便方式,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这样的变化而选择逃避,造口护理工作则大多数交由配偶或者其他家人完成,这样不但不能解决此类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增加了照顾者的生活及心理负担。

国内有研究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回肠造口护理技能、功能锻炼以及社交情况4个维度调查分析显示,25.0%回肠造口患者认为造口袋的更换和处理比较困难,35.0%因此避免娱乐活动和社交,56.7%出院后发生不同程度的造口并发症,这样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延长了末端回肠造口回纳间期[6]。Erwin-Toth等[7]对743例造口患者随访,发现只有13%患者常规咨询造口师,而32%患者从来没有咨询过,这增加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因此主动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专科护理和指导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医院应加大对此类人群出院的特殊护理,也就是延续护理,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3.2 延续护理可提高末端回肠造口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疗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医疗护理的目的不再单纯是保存与延长患者的生命,同时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延续护理就是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互动,为患者提供由医院返回家庭、社会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过渡期照顾,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9-12]。延续护理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登门造访等方式进行开放式延伸式健康教育,它能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13]。末端回肠造口出院患者出院后,需自己独自或家属协助完成造口的护理,当遇到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造口感染、出血等问题处理时,由于造口护理知识缺乏,患者遇到以上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研究通过电话访问、微信指导、家庭访视等延续护理,了解患者对造口的自理情况,指导患者学会对造口的观察,提高造口自我护理技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实施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延续护理可提高末端回肠造口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3.3 延续护理可提高末端回肠造口出院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末端回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易导致患者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4]。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使其活得愉快和有尊严[15]。有研究发现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排便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婚姻状况等[16]。本研究通过延续护理做好健康指导并帮助患者解决发现的问题,指导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减轻了精神压力,使身心健康,并传授造口护理技能,让其正确护理造口,使其能较快的、更自信地参与到正常的社交活动中去,甚至可恢复既往的工作。由表4可以看出,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均要优于未实施延续护理的患者,随着延续护理的开展,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因此,通过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末端回肠造口出院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延续护理的干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造口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并及时帮助患者解决了所发现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Codd R J,Evans M D,Davies I,et al.Permanent stoma rates,a misleading marker of quality in rectal cancer surgery[J].Colorectal Disease,2014,16(4):276-280.

[2]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76-279.

[3]傅佶泓,陈卫,杜鹏,等.保护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5(4):421-425.

[4]韩舒,陆连芳.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2):161-164.

[5]王俊霞,李书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26-27.

[6]沙丁冉,刘小明,蔡益民,等.回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5,13(5):393-395.

[7] Erwin-Toth P,Thompson S J,Davis J S,et al.Factors impa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with an ostomy in North America:results from the doalogue stud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4):417-422.

[8]白麗华,吕英慧,曹玉晶,等.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1):52-5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S].2012.

[10]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3):89.

[11]刘敏杰,张兰凤,刘谆谆,等.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实施延续护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74-78.

[12]辛明珠.以“一站式患者资源中心”为依托探索肿瘤延续护理新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573-1576.

[13]张积慧,杜莉萍,叶绿,等.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14-16.

[14]魏青,王永媛,朱蓓.全程化护理管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6(30):1098-1100.

[15]王万玲,张咏梅,卢美玲,等.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8-10.

[16]罗宝嘉,覃惠英,郑美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38-142.

(收稿日期:2016-10-31) (本文编辑:程旭然)

作者:魏桂花 黄健 石春红

上一篇:乡镇人大工作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行政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