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2022-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高强度运动对氧化-抗氧化内稳态的提升

收稿日期:2011-08-25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06B35604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8061)。

作者简介:刘刚(1983-),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运动疗法研究。

摘 要:为了探讨高强度训练对SD大鼠OAH品质的提高,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训练干预组与安静对照组。训练干预组以坡度10%、28 m/min、每次60 min、每天1次、每周5 d条件下于跑台上运动8周;安静对照组不施加运动干预措施。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72 h即刻进行腓肠肌与血清的取材。检测指标为骨骼肌与血清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 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RGSH)。结果发现:骨骼肌与血清中的RGSH含量和TSOD活性显著性增高;MDA在血清中显著性降低,但在骨骼肌中显著性升高;CAT活性在血清中显著性增高,但在骨骼肌中不变。实验表明:高强度训练能够实现SD大鼠OAH升级。

关 键 词:运动生物化学;氧化还原;内稳态;高强度运动;大鼠

Enhancement of oxidation–antioxidation homeostasis by high intensity exercising

LIU Gang1,PAN Hua-shan1,PENG Yi-hai2,FENG Yi-chong1,LIU Cheng-yi3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3.Laboratory of Laser Sports Medicin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Key words: sports biochemistry;redox; homeostasis;high intensity exercising;rats

内稳态是生理学[1]和功能医学[2]的经典概念之一,但表征方法的缺乏妨碍了广泛深入的应用。刘承宜等人[3-8]将稳定内环境的内稳态发展为稳定功能的功能内稳态(function-specific homeostasis,FSH)。FSH是维持功能充分稳定发挥的负反馈机制。FSH可以抵抗低于阈值的干扰,但超过阈值的应激(FSH-specific stress,FSS)则会打破FSH[9]。氧化还原是生物系统的一种功能,其充分稳定的发挥由氧化-抗氧化内稳态(oxidant-antioxidant homeostasis,OAH)来维持[10]。运动会引起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增加[10],运动强度越大,所产生的ROS水平越高。运动强度可以根据Bedford[11]的最大摄氧量模型确定。运动强度超过90%最大摄氧量为高强度运动,运动强度相当于60%~70%最大摄氧量为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引起的ROS水平增加低于OAH的干扰阈值,只能暂时干扰OAH,但随后会重新恢复。前文发现,中等强度运动后即刻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都有显著提高,但72 h后就恢复到安静组的水平[12]。本工作研究高强度运动对OAH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5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 只(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粤)2008-0085,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与运动干预组,每组15只,常规分笼喂养,自由饮水进食,动物室内温度21~24 ℃,相对湿度40%~55%,室内空气流通,光照时间l2 h。所有动物实验前均未进行过跑台跑运动。动物的处置符合山内钟平[13]所著《实验动物的环境与管理》要求。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相关教师认为该实验方案符合动物伦理学[14]要求。

1.2 运动干预方式

安静对照组: 正常生活状态,不进行运动训练;运动干预组大鼠运动条件为坡度10%、速度28 m/min,每次60 min,每天1次,每周训练5 d,共进行8周训练。在运动干预的第1、2和9天对运动干预组3、7、11和12号大鼠使用过声音和毛刷刺激方法刺激大鼠跑动。造模运动过程中7和9号大鼠死亡。

1.3 动物取材和标本制备

实验动物8周训练结束后72 h安静状态下处死。于大鼠左后肢相同部位腓肠肌取2块骨骼肌,约6 g 左右,用4 ℃生理盐水清洗,滤纸吸干,立即放入清洁干燥密闭小瓶中,-20 ℃保存备用。

实验动物8周训练结束后,安静对照组、运动干预组在最后1次训练结束72 h后安静状态下处死摘眼球采血后于室温下凝固,凝固后用竹签沿试管四周壁轻轻剥离血块,使血清尽快析出,然后于低温冷冻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5 min,倾出血清低温保存备用。

1.4 实验仪器与试剂

ZH-PT动物实验跑台(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JJ-1型组织研磨机(深圳天南海北公司)、TDL-5-A 型低速离心机、722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试剂盒、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RGSH)试剂盒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RGSH测定以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与巯基化合物反应,能产生黄色化合物而比色定量。

1.5 活性氧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MDA、TSOD、RGSH和CAT各项指标均严格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6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各组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及分析

表1和表2总结了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由表1可知,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干预组骨骼肌TSOD活性、RGSH质量分数均有升高(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干预组较安静对照组CAT活性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MDA质量摩尔浓度运动干预组低于安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由表2可知,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干预组血清TSOD活性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RGSH质量分数显著性升高(P<0.05);运动干预组较安静对照组CAT活性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MDA质量摩尔浓度运动干预组低于安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3.1 内稳态训练理论

运动员的主要FSH为项目内稳态(sport-specific homeostasis,SpSH)。按照刘承宜等人[6-9,15-16]提出的内稳态训练理论,大鼠的训练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超常训练(extraordinary training,ET),打破SpSH1,建立了SpSH2的必需子系统(SpSH2-essential subsystem,SES)的内稳态(SES-specific homeostasis,SESH);第2阶段是常规训练(ordinary training,OT)前期(OTA),维持SESH,建立SpSH2的非必需子系统(SpSH2-non-essential subsystem,SNS)的内稳态(SNS-specific homeostasis,SNSH)并进一步整合建立SpSH2;第3阶段是OT后期(OTB),维持SpSH2。SES包括项目必需的骨骼肌、神经元系统和氧化还原系统。SNS包括项目非必需的骨骼肌,神经元系统,氧化还原系统,植物神经,免疫、心理和精神系统等。本研究的腓肠肌OAH属于SESH,血清OAH属于SNSH。

血清氧化还原标志物的研究较多,骨骼肌氧化还原标志物研究较少,两者同时研究的就更少了。本工作同时研究了血清和骨骼肌的氧化还原标志物,结果发现,血清和骨骼肌大部分氧化还原标志物的变化一样,但MDA和CAT有区别。骨骼肌中CAT活性没有变化,血清CAT活性增加。骨骼肌中MDA上升,但血清MDA下降。前人也有运动不能引起骨骼肌CAT活性变化的报道。Higuchi等人[17]的人体实验研究了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他们发现,将线粒体酶活性增加2~3倍的运动可以增加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但不能改变CAT的活性。

3.2 内稳态品质

FSH的品质包括功能的复杂性和功能发挥的稳定性。负反馈机制所维持的稳定性越大,生物系统越复杂[18]。SpSH可以用代谢组学[19]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20]来评价,OAH的品质由ROS的水平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来表征。本研究发现,8周高强度运动后72 h安静状态下,血清OAH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RGSH水平、CAT和TSOD活性则高于对照组;腓肠肌OAH基本上也高于对照组,虽然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其CAT活性与对照组一样,但RGSH水平和TSOD活性高于对照组。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动物实验,血液OAH的研究较多。Dékány等人[21]将手球、水球和曲棍球的运动员分别与不运动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血液OAH的品质高于对照组,而且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也各不相同。他们发现,运动员的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CAT活性高于对照组,而且SOD活性与GPX活性呈正相关。Teixeira等人[22]对优秀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虽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但总的抗氧化能力低于对照组。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的肌酸激酶高于对照组。

对骨骼肌OAH的研究较少。Higuchi等人[17]对人体运动适应的研究发现,可以将骨骼肌线粒体酶活性增加2~3倍的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性,但不能改变CAT的活性。Sen等人[23]发现,猎兔犬55周和Wistar大鼠8周的耐力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GPX活性。

本研究同时测定了血清和骨骼肌的MDA与RGSH水平和TSOD与CAT活性,发现高强度运动对这两种OAH的提升是有区别的。

3.3 运动应激

FSH可以抵抗低于阈值的干扰,但超过阈值的应激(FSH-specific stress,FSS)则会打破FSH[9]。FSS也是生物系统的一种功能,存在相应的内稳态(FSS-specific homeostasis,FSSH)。远离FSSH的FSS称为不成功应激,只能破坏FSH。处于FSSH的FSS称为成功应激,在打破FSH1之后能够建立FSH2。本研究发现,8周高强度运动将低品质的OAH1提升为高品质的OAH2。显然,8周高强度运动是一种成功的运动应激。

不成功应激会影响OAH。优秀运动员的血清SOD活性虽然高于对照组,但血清总的抗氧化能力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血清的肌酸激酶高于对照组[22]。这说明损伤会影响OAH。急性运动或递增负荷没有足够的时间产生运动适应,其运动损伤也会影响OAH。李晖等[24]发现,递增负荷运动只能干扰肾脏OAH,SOD和MDA分别在运动后4和8 h就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Jimenez等人[25]研究了递增负荷对心脏移植患者(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HRT)和耐力训练健康对照组(endurance-trained healthy,age-matched control subject,HC)的影响。他们发现,HRT的红细胞GPX活性低于HC,但红细胞SOD高于HC。他们进一步发现递增负荷不影响血浆MDA和GPX。Elokda等人[26]发现递增负荷后60 min GSH就可以恢复。

此外,现有国内的一些递增负荷研究因为没有设计安静对照组无法得到比较肯定的结论。本研究的另一个实验特色是设计了安静对照组,首次发现SD大鼠高强度运动可以提升OAH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Cannon W B .The wisdom of the body[M].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1932.

[2] Jones D S. Textbook of functional medicine[M]. Gig Harbor,Wash:The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2006.

[3] Liu T C Y,Yuan J Q,Wang Y F,et al. Cellular rehabilitation of photobiomodulation[J]. Progress in Biomedical Optics and Imaging,2007,8(36):1-6.

[4] Liu T C Y,Liu R,Zhu L,et al. Homeostatic photobiomodulation[J]. Front Optoelectron China,2009,2(1):1-8.

[5] Liu X G,Zhou Y J,Liu T C,et al. Effects of low-level laser irradiation on rat skeletal muscle injury after eccentric exercise[J]. Photomed Laser Surg,2009,27(6):863-869.

[6] 刘承宜,袁建琴,陈少华. 科学训练、健康传播与奥运的平民化战略[J]. 体育学刊,2007,14(3):33-36.

[7] 刘承宜,袁建琴,付德荣,等. 以赛带练的内稳态研究[J]. 体育学刊,2008,15(5):81-84.

[8] 刘承宜,朱平. 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0-413.

[9] 刘承宜,任占兵. 生理经济学[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6.

[10] 张京红,卢健,陈彩珍,等. 运动中活性氧与抗氧化剂补充的内稳态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09,16(11):100-104.

[11] Bedford T G,Tipton C M,Wilson N C,et al. 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 of rats and its changes with various experimental procedures[J]. J Appl Physiol,1979,47(6):1278-1283.

[12] 潘华山,谭婧,刘刚. 同一稳态下自由基平衡系统移动调节因子的推测及实验[J]. 体育学刊,2010,17(7):86-89.

[13] 山内钟平. 实验动物的环境与管理[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14] 吴端生,张健. 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22-434.

[15] Liu T C,Li F H. Photonic homeostatics[J]. Proc SPIE,2010,7845:1-9.

[16] 付德荣,刘承宜,孙小华.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内稳态研究综述[J]. 体育学刊,2011,18(1):133-138.

[17] Higuchi M,Cartier L J,Chen M,et al.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in skeletal muscle: adaptive response to exercise[J]. J Gerontol,1985,40(3):281-286.

[18] Lestas I,Vinnicombe G,Paulsson J. Fundamental limits on the suppression of molecular fluctuations[J]. Nature,2010,467:174-178.

[19] 李江华,刘承宜,徐晓阳,等. 2006多哈亚运会短距离游泳男运动员代谢组学研究[J]. 体育科学,2008,28(2):42-46.

[20] 梁东梅,刘承宜,邱丽华,等. 不同级别中国象棋运动员脑功能成像研究[J]. 体育科学,2010,30(8):69-72.

[21] Dékány M,Nemeskéri V,Györe I,et al. Antioxidant status of interval-trained athletes in various sports[J]. Int J Sports Med,2006,27(2):112-116.

[22] Teixeira V,Valente H,Casal S,et al. Antioxidant status,oxidative stress,and damage in elite trained kayakers and canoeists and sedentary controls[J].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2009,9(5):443-456.

[23] Sen C K,Marin E,Kretzschmar M,et al. Skeletal muscle and liver glutathione homeostasis in response to training,exercise,and immobilization[J]. J Appl Physiol,1992,73(4):1265-1272.

[24] 李晖,辛东,李静先,等. 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大鼠肾脏自由基产生及氧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1):31-33.

[25] Jimenez L,Lefevre G,Richard R,et al. Exercise does not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in trained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J]. Med Sci Sports Exerc,2000,32(12):2018-2023.

[26] Elokda A S,Shields R K,Nielsen D H. Effects of a maximal graded exercise test on glutathione as a marker of acute oxidative stress[J]. J Cardiopulm Rehabil,2005,25(4):215-219.

作者:刘刚 潘华山 彭贻海 等

第2篇:运动与健康(生命在于运动)

色树坟家保:生命在于运动

1、体育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爱的项目、适宜的负荷、优美的环境、美妙的音乐,能使锻炼者享受到无比的快乐。

2.体育运动对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在体育活动中,当你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一个动作或一项活动后,你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运动过程中,你可以尽量展现自己的技术、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断认识自己。这种认可感和成功感有助于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

3.体育运动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培养积极向上、不怕艰苦、敢于挑战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还能有效地激发斗志、增强心理承受力。

4.体育运动对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

体育活动,尤其是集体性运动项目有助于: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交流信息、相互帮助克服孤独和寂寞感,养合作性

5.体育运动对提高适应能力的作用:

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强生理功能和抵抗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加体育运动能培养豁达的胸怀和

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社会和人

际环境的适应。

身体活动能有效地消除精神疲劳,降低焦虑水平和

沮丧感,使头脑更清醒,反应更敏捷,工作效率更高。

6.体育运动对精神恢复和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

体育活动具有宣泄功能,在身体活动时你可以释

放内心的压抑、忘却烦恼,同时也能给你带来身

心上的愉悦,加之运动能使身体发热、出汗,都

有助于心理压力的减轻。

怎样科学合理地

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目的要明确是健身,不是比赛。不要做危险动作。

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运动负荷安排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适宜的运动量原则:一定要根据自己当时的身体情况掌握运动量。

持之以恒原则:锻炼要持之以恒,但生病期间不要勉强。

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最好结伴锻炼。

锻炼要与生活方式相结合才更有效。

(1)有氧锻炼法

有氧锻炼法 是指锻炼者在锻炼过程中没有负氧的情况下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这种锻炼方法运动负荷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血管和呼吸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并能减少脂肪的积累。如长跑、竞走、游泳、骑自行车、耐力体操及节律操、徒步旅行等。

(2):娱乐消遣法

娱乐消遣法 是指为了寻求生理上的放松,欢度余暇而进行的锻炼方法。这种锻炼方法没,运动强度不大,令人轻松愉快,具有消除疲劳的特殊功能。这些活动有利于体质较弱者来选择,终身坚持活动能够促进集体的发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散步、旅游、郊游、踏青、登山、日光浴等。

(3):保健养生法

保健养生法 我国古代流传下很多保健养生法如气功、导引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健身强体上流传至今,深受广大锻炼者的喜爱。这种锻炼方法讲究内外统一,神形兼顾,要求身体的外部活动与内在气血运行一致,使身体与卫生保健结合,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4):睡前锻炼法

睡前锻炼也收效甚佳。这是因为,睡前身体活动的作用,能在睡眠全过程中得到维持,尤其是做一些加深呼吸的运动,如活动膈肌或扩胸动脉。这种运动能使人体整个系统充氧,处于较好充氧状态的人,不仅睡眠好,而且对解除白天疲劳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使身体得以很好的恢复。

中医养生十二宜

一 目宜常运

二 耳宜常搓

三 津宜常咽

一 目宜常运

是保养眼睛的方法。运目,是指活动眼球。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高于几十年前,吃的东西变得更加精细,不像以前吃粗糙的食物那样需要大量的咀嚼,所以咀嚼肌缺乏了锻炼,这也使得整个面部肌肉缺少锻炼。面部肌肉的松弛,不仅影响形象,而且会造成眼睫肌松弛,视力就容易受到影响。面部肌肉的松弛,可以通过锻炼咀嚼肌,比如吃耐嚼的东西(不是铁蚕豆那样非常硬的,像老玉米,牛蹄筋,生萝卜那样的就很好了)来锻炼。而眼部周围的肌肉,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活动眼球来锻炼。活动的时候可以左转右转上看下看让眼球来回动,也可以顺时针逆时针绕圈。开始的时候会很累,活动上不到一分钟就累了,就需要闭目养神,让眼睛周围的肌肉得到滋养。也可以用毛巾热敷(毛巾和水一定要干净),按摩穴道(眼保健操就可以)来加强血液循环。久而久之,眼睛周围的肌肉结实

了,就可以活动很长时间。这种活动会让眼睛疲劳,所以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来让眼睛得到休息。最后补充一点,对眼睛来说,最好的眼药水就是眼泪,开个玩笑说,没事哭一哭对眼睛是很好的滋养。看看什么感人的爱情剧什么也可以保养眼睛。

二 耳宜常搓

指的是常常用手指搓耳朵,用手指对耳朵进行温暖和按摩。养生的一大内容就是自我按摩,一般来说古人注重在穴道经络集中的地方自我按摩,效果比较明显。穴道集中的部位有头部,耳朵,足底,后背,腹部等。其中,我认为耳朵是最需要多按摩的。耳朵虽然有很多穴位,但是由于其血流量少,上面又不分布肌肉和脂肪,温度通常低于体温,尤其是在冬天,很多人的耳朵常常冻得通红。这些很不利于耳朵的血液循环和经络的疏通。按摩耳朵的时候,要将耳朵的内外两面都按到,捏,搓并用,让耳朵感受到手指的温度和力度,最后以发红发热为好。中医上有耳针的治疗方法,对假性近视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实按摩耳朵也有助于视力的保护。

三 津宜常咽

这里首先要讲一个基本概念,津指的是干净的口水,和痰要区别开来。痰是身体排出的废物,是要吐出去的。津在中医里是十分宝贵的,是人体的重要体液。在西医里,口水的作用一样很重要,可以清洁口腔和牙齿,帮助消化食物,润滑消化道等等。而在道家气功里,津被看作练精化气的必须材料。这里讲一个咽津养生的小方法。吃饱喝足之后(这一点很重要,津液是消化液,肚子空着越运越饿,不喝水的话口感不容易分泌津液),静坐,舌顶上腭,闭口不言,几分钟后,口中会积攒半口左右的津液,然后漱漱口,分两三次咽下。对于口腔的清洁,整个消化系统都很有好处。口臭,胃酸过多的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这里同时也要提到,咬了之后吐壳吐渣的东西,例如瓜子,甘蔗,都会带走津液,所以手剥瓜子,用榨汁机榨甘蔗汁,都要比直接吃对身体好。另外,中医给出了一些止渴生津的药物,例如梅子等,这些药物确实可以刺激口腔分泌津液,但是容易造成人的错觉,让人感觉不到渴,所以吃这些东西也不能忘了多喝水。

第3篇: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说课稿

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

中职二年级德育课《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

一、 说教材

本课程题目选自国家规划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 第2课内容。该教材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这学基础知识,并阐述了哲学原理对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作用。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属于唯物论部分,是学习哲学基础知识的开篇。

二、 说学情

本节课面对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全班28为同学均为女生。课前,我通过“问卷星”做了个简单调查,60%多的学生对于哲学道理的理解需求不大,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实践活动,能够提高职业活动效率。

经过调查了解,这个班女孩子预备天真活泼、渴望成功、表现欲强、熟悉网络等优势,但也有缺陷,比如,缺乏理性认识和推理能力,知识水平差,缺乏辩证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特点以及德育课《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要求,本节课设置以下三个方面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运动含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 能掌握规律及其特性。

2.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运动客观规律处理生活中的具体事情。

3.素养目标:懂得规律就像规则,通过分析人生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因,能够自觉遵循客观规律。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需求,本节课重点突破掌握认识事物运动发展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根据理论只是能够指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将探索发现人生职业活动中的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实践活动设为本节课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将采取观看视频分析案例、情境模拟表演、分组评价讨论等方式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法主要采用新课讲授、比较分析、组织活动、案例分析法。学生学法采用分组讨论、自主设计、表演展示、分组评价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整个学习过程为1课时,即40分钟。共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评价总结五个环节

首先,播放动画《拔苗助长》寓言故事导入课程,引发思考:任何物质存在状态是怎样的,运动发展是否有规律,违背规律会有什么后果。

其次,引导同学们理解哲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运动的客观规律原理指导人生运动,能够分析得出制约人生运动的因素。

接下来,结合幼师专业特点,让学生分析典型案例:幼儿园里孩子们吃饭难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并观看视频《幼儿园里排队听口令打饭》的内容,得出幼儿吃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再次,根据案例情境,假设自己就是幼儿园老师,模拟表演在幼儿园里解决孩子吃饭难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表演方案,通过手机终端登录网络平台互相答疑解惑,从而更有效的将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哲学原理应用在幼师职业活动中。

方案设计完成,各小组边讨论边分组练习,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表演效果,成功解决幼儿不爱吃饭的难题。

最后,学生对以上表演环节以及解决案例实际问题进行评价,强化对知识和能力的理解。这时,再次观看视频《幼儿园里排队听口令打饭》,总结运动、规律以及运用客观规律解决问题的效果。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分组讨论案例、情境表演、评价总结等环节达到了明知识、悟哲理、方法指导实际行动的目的,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有亮点也有不足,亮点比如充分发挥了学生好动、爱表演、表现欲的特点,在活动中领悟哲学原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环境,通过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过多关注学生在个别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对于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密切程度还不够,有些脱节,对于运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技巧仍需提高。

第4篇:平抛运动及运动合成与分解]

闽侯二中物理周练习2016 04 28

运动合成与分解及平抛运动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B.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3、一质点做曲线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关于它在运动过程中P点时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描述准确的图是(

)

A.

B. C.

D.

- 1

A.

B. C. D.

1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长为L,在顶端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刚好落在斜面的底端,那么,小球初速度v0的大小为(

)

A.

12、将一个物体以 B.的速度从

C. D.

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 角为(不计空气阻力,取A. B. C. D.

1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最后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14、如图所示,P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B、C、D在一条竖直线上,且AB=BC=CD.从A、B、C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vC为(

)

闽侯二中物理周练习2016 04 28

A.::

B.1::

C.1:2:3 D.1:1:1 二多项选择

22、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o=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A、B两点间用时B.小球通过A、B两点间用时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l0m D.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m

23、 将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物体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

B. 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0

- 5

18、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m处,某时刻将一小球A以初速度v0=40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水平地面同方向滑出,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A、B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求: (1)A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

19、如图所示,水平台面AB距地面的高度h=0.80m.有一滑块从A点以v0 =6.0m/s的初速度在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滑块运动到平台边缘的B点后水平飞出.已知AB=2.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求:

(1)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闽侯二中物理周练习2016 04 2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解:A、由图示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不能是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度,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速度方向应该是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4、D

5、解: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和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其中,合速度v合方向已知,大小未知,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v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已知,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的速度v船大小和方向都未知,合速度与分速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如图

当v合与v船垂直时,v船最小,由几何关系得到v船的最小值为

- 9

(2)物体从抛出到撞斜面发生的位移的大小S是

5m.

16、答案:(1)3 m/s(2)1.2 m(3)2.4 s 解析:(1)由题意可知:小球落到斜面上并沿斜面下滑,说明此时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否则小球会弹起,所以vy=v0tan 53°

v=2gh代入数据,得vy=4 m/s,v0=3 m/s。

(2)由vy=gt1得t1=0.4 s x=v0t1=3×0.4 m=1.2 m。

(3)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8 m/s

2初速度v=代入数据, =5 m/s =vt2+at

解得t2=2 s或t2′=-s(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t=t1+t2=2.4 s。

闽侯二中物理周练习2016 04 28

17、

解:(1)把滑雪爱好者着地时的速度vt分解为如图所示的v0、v┴两个分量

由 h=gt 2得:t=则 v┴=gt=5m/s v0=v┴tan45°=5m/s =0.5s 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v0t=2.5m (2)滑雪者在平台上滑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减速度,由动能定理:

得:v=7m/s,即滑雪者的初速度为7m/s.

答:(1)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2.5m;(2)滑雪者的初速度为7m/s.2.5m,7m/s

18、(1)50m/s

(6分) (2)18m

(6分)

19、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

μ m g = m a

- 13 -

运动学公式

vt -v0 = -2 a x

(2分) 解得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v t = 5.0 m/s (2分)

2

2 (2) 由平抛运动公式

x = vt t

(2分)

解得滑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x = 2.0 m

(2分)

三、实验,探究题

20、1.0

21、①2

②-10,-1.25

③2.5

四、多项选择

22、AD

23、BCD

第5篇:《人体与运动》教案

《人体与运动》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相应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a、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骨骼、关节、骨骼各肌的构

造和功能;掌握青少年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 b、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运动分为三种: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想出一种发展身体某一肌肉群的方法。能力目标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大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并体验到成功。这种积极的体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精彩视频与直观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情绪。适当将竞赛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②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

三、教学对象:

九年制初中八年级学生。初中八年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两者的概念与联系不是很清楚,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运动的基本原理,为今后的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资源:《人体与运动》一课,是全日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中的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体育理论课。教材由“骨骼和关节”、“肌肉”、“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系统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

四、课程资源:

教材资源: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多媒体资源:《人体与运动》演示课件、幻灯片课件 教具资源:人体骨骼模型、体操垫。

五、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课由于在教室内进行,场地受到限制,教材内容又显得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根据新体育课标的要求,我通过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试一试,动口问答,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由动而乐,在乐中学。

八年级学生因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并且又特别活泼好动。因此我对他们不进行过深的理论讲授,只讲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内容。在讲授时也不是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使内容生动、形象,创设语言和练习情境,使讲练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我想通过讲清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

一个整体使人能够运动,从而为初中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在七年级第一次体育理论课就安排了《人体与运动》。想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开学的第一节体育理论课,培养对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了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试验式教学法、总结归纳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及分组合作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七、教学模式: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八、教学过程:

(一)、给同学展示NBA顶尖球星在赛场上的精彩视频,引出讨论问题:他们在赛场上自由驰骋,是依靠自身的什么完成的?

总结:无论是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一般人,只要从事体育运动,就必需依赖与自身的运动系统。2002年教育部颁发《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后,学生的体育运动伤害行为处理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参照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了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规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责任。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7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渗透法律法规知识)

(二)、一边展示刘翔跨栏的视频一边告诉学生:奥运冠军刘翔就具备非常适应于跨栏的运动系统!如此高强度的运动,这一切都要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三)、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最后在黑板上写出运动系统的分支图:人体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

(四)、介绍骨骼

1、在幻灯片上展示人体骨骼的正面示意图。

骨骼: 正常成年人的骨骼数为206块,可以分为附肢骨骼和中轴骨骼两部分,其中附肢骨骼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中轴骨包括椎骨、胸廓骨和颅骨。(主要人学生能了解什么是中轴骨什么是附肢骨)

2、概念传授:骨骼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分别向学生展示四种骨头的形状,介绍各种骨头的特点与特定的作用: 长骨:由股骨所代表的那种长大的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

短骨: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五)、介绍关节

1、试一试:膝盖不弯曲跑步,手指不弯曲写字。从中体会关节的重要性。

2、关节的基本分类:球窝关节、滑车关节与微动关节。

在幻灯片上依次展示三种关节的图片。

先介绍球窝关节:播放动态FLASH,让学生理解球窝关节的特殊型: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或旋转。

思考:为什么球窝关节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或旋转? 关节头呈圆形,关节窝为项应的凹面.圆球体的接口为关节的旋转提供了良好的形态基础。 再滑车关节:只能向前或后转动,让学生自己找找身体上哪些是球窝关节哪些是滑车关节?球窝关节与滑车关节的明显区别在哪里? 最后讲微动关节的特点:只允许平面间或往返的运动。 思考:是不是微动关节活动的范围小就表示此关节不如前面两种关节?它有什么特定的作用?

(六)、介绍肌肉:

1、依次展示三种肌肉的图片,依次介绍三种肌肉。

先讲骨骼肌:骨骼肌通过收缩,牵拉骨绕关节运动轴转动,因而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源。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大多数骨骼肌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

(以上内容不需讲得太细,但重点是要让学生知道骨骼肌对人体运动的重要性) 再讲平滑肌:平滑肌广泛分布于血管壁和许多内脏器官 ,又称内脏肌。主要功能: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食物通过消化道。

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平滑肌广泛分布于血管壁和许多内脏器官,又称内脏肌。主要分布于血管、气管、胃、肠等壁内。

最后介绍心肌:心肌是组成心脏的一种特殊的肌肉,它一天24小时都在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遍全身。

算一算:如果一个人心脏每分钟跳60次,那么:每个小时跳:3600次。一昼夜夜跳:86400次。每年跳:31536000次。如果这个人的寿命是80年,那么他的心一共跳了:2522880000次

(通过运算,体会心肌的重要性,知道体育锻炼能提高心肌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延缓了一个人的寿命。)

(七)、总结:

骨骼 : 赋予了人体基本形态,并起着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关节: 人体的骨骼主要以关节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关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肌肉 : 大部分的运动都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得以实现,同时肌肉还起到了保护骨骼、关节及其他器官的功能。

(八)、思考: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

如射门动作,首先是以大腿的股骨以髋关节为轴转动,同时带动小腿转动,当转动到一定的程度时髋关节运动幅度达到了极限,就由股四头肌带动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以膝关节为轴转动,带动脚去踢球。(展示射门的慢动作视频,同时自己也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九)、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促进作用

首先是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1、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改善骨的营养供给及新陈代谢加强,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2、改善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现:举重运动员的肱骨骨体横径较粗,骨体外侧壁明显增厚。跳跃运动员下肢骨明显增粗、骨壁明显增厚。 联系实际:骨质好的人摔一跤可能之是一点皮外伤,骨质差的人可能一点点磕磕碰碰就会骨折或扭伤。

再讲体育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增大关节的稳固性,在系统的锻炼中,提高了关节的缓冲能力,抗拉伸能力增强。(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便于理解,同时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课前要做准备活动,知道保护关节的重要性与基本方法。)

2、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坚持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拉伸方法,提高关节运动幅度,以提高运动幅度。

注:发展关节稳固性与灵活性是矛盾且统一的;如武术,我们应该都看过,那是钢柔并进的。

最后讲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1、改变骨骼肌形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正常人骨骼肌重量约占体重的40%,而某些运动员可达45%—50%。

2、优化骨骼肌结构

3、增强骨骼肌功能:最大收缩力和张力增加、持续收缩时间延长。 以举哑铃为实例,让学生思考,增加了最大收缩力与张力对运动效果的影响。(能够举起更重的哑铃,能够举更多的次数。)

结束语:经常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你的运动系统!(强调科学二字,想一想:如果要锻炼肱二头肌的话是以肘关节为轴向上举哑铃好还是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让学生在课后体验,去了解,教师准备在下一堂课公布答案。) 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第6篇:运动与静止教案

《运动与静止》

教学设计

会宁县韩集中学

张明宪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⑵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⑶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机械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及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⑵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物体运动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脑经急转弯及课本上的小故事,然后通过音乐家,画家和诗人对运动的描述和赞美来创设教学情景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解决疑问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择一个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⑴观看动画:①以树为对照物,人是运动的。②以人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

提出问题:你通过动画能总结出如何判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相互讨论)

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发生变化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就说是静止的。

(2)提出问题:你知道如何选择参照物吗?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总结方法) (课件:)选择参照物的方法:

①对于这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都可以做为它的参照物。

②我们选定一个物体做为参照物,就假设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③选择参照物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其中最简单的,但不能选择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3)迁移运用: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____为对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为参照物。

(4)观察图片,总结归纳

①运动是绝对的。

②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③静止是相对的。

3、机械运动的分类:

提出问题:上面我们所看到的这些运动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规律) 观看图像:①冲刺的运动员

②弯曲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观看图像,相互讨论)

提问:你能说出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吗?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3)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所见到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举出例子)

五、个性练习 开拓思维(课件):

例1.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若以______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____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2、法国飞行员抓子弹的故事,你可能听说过,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

六、归纳总结 完善自我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对你以后学习物理有何帮助?

(学生活动:讨论,分组回答)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

二、参照物:

1、什么是参照物?

2、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三、机械运动分类:

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八 作业布置 课本 P40

1、

2、3题

2010-10-18

第7篇:运动与健康讲座

【临漳县医院健康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

◎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健康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与健康

中国有句古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现象,但是揭示了一个真理:“用进废退”。对于健康而言,说运动是金一点也不夸张。按中医理论,运动可使全身气机条达,血脉流通,所以不生疾病或少生病。肌肉在运动中变得发达有力,骨骼在运动中变得坚强和结实。所以说,最好的保健秘方,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运动。

1.运动与防病

(1)运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运动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血液的输出量,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全身的血液供给。 (2)运动能防治糖尿病。有人说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其实,糖尿病的确是由于缺乏运动引起的疾病,运动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细胞对糖的氧化和利用。另外,运动也加速脂肪的氧化,故而少得肥胖病。(3)运动能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威胁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而运动是增强钙吸收的最有效办法。缺钙者只有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提高补钙的效果。通过运动锻炼,增强骨承受负荷及肌肉牵张的能力。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4)运动能防癌。有关研究指出,经常性的

1 运动锻炼可使大肠癌的发生率减少一半。因为久坐不动必然导致肠蠕动缓慢,形成便秘,运动能增强肠蠕动,有利于体内毒素及时排出,此外,由于大便畅通,减少了毒素的再吸收,也减少了乳腺癌、肺癌和其它癌症的发病率。(5)运动能健脑防衰老。锻炼有增强记忆力、活跃思维的功效,也可直接对脑产生影响。锻炼可增加“脑源性神经因子”的形成量,这种物质能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而且能提高脑细胞抑制氧化物和毒素的能力。

2、运动多少为适宜呢?

运动健身其实也不需要太大的运动量就能达到十分明显的效果,如果我们每天坚持10分钟的散步,身体状况将大大改善。如果每天坚持一小时的步行,那么每周可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2000卡路里的热量,我们的预期寿命将会延长整整2年。运动健身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达不到目的的。

3、选择运动项目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车、越野滑雪、打网球等等。在健美运动中,健美操以及在跑步机、登山机、划船器、滑雪机、拉力马等器械上的运动也都属有氧代谢运动。所以它是目前健身强体和减肥的最有效运动方法。

还有无氧运动的项目举重、拳击、短跑以及田径项目中的竞技运动。

在我们日常进行的运动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既不属有氧运动,也不属无氧运动,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如足球、篮球、排球、体操、中距离跑、游泳及摔跤等。是耐力和力量的综合体现。这种运动同样有健身减肥的作用。

临漳县医院护理部

2010年8月25日

上一篇:散文教学之我见下一篇:初中必背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