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

2022-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

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研究

〔摘 要〕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基本依托和根本保障,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的战略选择。“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面临的重大机遇。协调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红色旅游适度开发的关系,协调好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区域发展的关系是实现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需要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 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良性互动

一、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概述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奋斗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具体包括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行为文化。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是有着丰富内涵,彰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基本依托和根本保障

其一,红色文化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决条件,没有红色文化就难以发展红色旅游;其二,红色文化的丰富程度是影响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是正相关关系。红色文化的丰富程度既取决于其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史的地位,也和红色文化挖掘程度联系密切。其三,传承红色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最终目的。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强调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不要搞偏了,如果搞成豪华游、休闲游、吃喝玩乐,那就南辕北辙了。”[2]产生红色文化的国情、世情虽然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红色文化并未过时,还发展了新的时代内涵,永远是宝贵财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的战略选择

其一,发展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远程学习,如通过课堂讲授、阅读,观看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网络学习。远程学习的优势在于有效规避时间、地点的影响,且覆盖面较大,受众群体广泛;不足之处是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另一种就是身临其境的近距离学习,而红色旅游很好地把受教育者和红色资源相结合,寓教于乐,受教育者在游览过程中了解红色历史,感知红色文化精神。充分发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选择性,有效避免了以往红色文化教条式学习和传承的情况,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其二,红色文化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得到保护、开发与传承。发展红色旅游首先就是要挖掘保护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就是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深深影响着红色文化的传承效果。丰富红色旅游项目,在红色旅游中融入现代科技和先进营销理念,发展智慧旅游,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红色之旅,增强视觉体验和心灵触动,传承红色精神。

二、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面临的机遇

(一)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3]红色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其社会效益的首位性,也决定了红色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发展红色旅游是实现红色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二)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上下五千年中国文明发展史,来自于党领导人民伟大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历史,认清历史虚无主义。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红色文化中包含着理想、信念教育因素。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也使得理想、信念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被受教育者接受。

(三)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5]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發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等内容。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招。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也大有裨益。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需要抓住重要节假日和纪念日的关键节点,放大品牌效应。

(四)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客观要求

党和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一,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根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全年旅游业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据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6]以山西省为例,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73.51 亿元[7],而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360.21亿元[8]。2018年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在继续做优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传统优势旅游品牌的基础上,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新的三大旅游板块。红色旅游是这三大旅游板块的共有交集,是打造三大板块的重要支点。其二,红色旅游在文化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十二五”末,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0.27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纪念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11.74亿元。”[9]其三,发展红色旅游顶层设计持续发力。从2004年开始,中办、国办先后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各地发展红色旅游作出了顶层设计。此外,以红色旅游为招牌,大力发展乡村游,工业游,全域游,使得地方旅游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三、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需要协调好两对关系

(一)协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红色旅游适度开发两个方面的关系

挖掘、保护、开发和合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守住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属性对于保证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至关重要。近年来,全国各地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市场逐利的冲击下,红色旅游业也面临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红色旅游的根是红色文化,具象为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行为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好红色文化的开发保护工作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更需要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挖掘红色文化在今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精神作用。同时将这一政治优势转化为革命老区的经济优势,通过完善红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二,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基础建设偏离了红色旅游的主题;其三,有些红色景区的开发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红色文化的首要属性是其政治属性,是其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其次才是红色资源的经济属性。在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中,既需要增加“旅游”因素,丰富产品类型,增强红色文化的亲和力,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同时也要把握好“度”,防止过分娱乐化。红色旅游的过度开发会严重影响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良性互动。

(二)协调好发展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区域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相比先进地区,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至今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大部分也是精准扶贫任务繁重区。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问题叠加,发展任务繁重。协调好发展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区域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共享红色文化滋养熏陶,共享红色旅游综合收益。以红色文化为品牌,红色旅游为先导,实现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把精准扶贫中扶贫、扶志、扶资、扶智紧紧结合起来。让扶贫工作搭乘红色旅游的“快车”,让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富民功能。以发展红色旅游增加老区人民就业,带动老区特色农副产品销售。笔者在这里特别指出是,实现红色旅游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需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不能完全交给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逐利性是不能保证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能解决精准扶贫问题。其二,以发展红色旅游为机遇,补齐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统筹城乡发展,将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紧紧结合起来,把发展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其三,以红色品牌引资、引智,实现区域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加快人才培养,在培养专业旅游人才的同时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实现乡村游、红色游共同发展。使革命老区各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最终实现百姓脱贫致富,地区加速发展。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作为彰显中国特色的靓丽“名片”,二者良性互动面临历史性机遇,是实现传承红色精神和追求区域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把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良性互动同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紧紧结合起来,焕发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光彩,展现新时代红色文化担当,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篇章。

[参考文献]

[1]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DB/OL].http://www.cctv.com/travel/special/C14171/20050620/101589.shtml,2005-06-20.

[2] 习近平总书记论红色旅游[DB/OL].http://www.cnta.gov.cn/ztwz/hsly/hyczjs/201609/t20160926_784696.shtml,2016-09-26.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5]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

89.htm,2013-12-23.

[6] 2017年全国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N].中国文化报,2018-02-08.

[7] 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DB/OL].http://www.stats-sx.gov.cn/tjsj/jdsj/201801/t20180123_90733.shtml,2018-01-23.

[8] 三大品牌助推旅游業成我省经济增长新引擎[N].山西日报,2018-01-19.

[9] 中国红色旅游收入超2600亿元 将重点发展300景区[D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12-29/8109

084.shtml,2016-12-29.

责任编辑:徐 芳

作者:赵军

第2篇:红色军工走红2020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

7月25日,2020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湘潭首届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伟人故里韶山盛装开幕。中国兵器江麓集团携三款参加过五度阅兵、五届国际军事比赛的现代国防装备战车模型和企业文化宣传片,作为湘潭现代高技术红色产业的产品代表和省内各地州市,以及嘉兴、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广安等全国革命圣地、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100多家参展单位、企业,在韶山全域旅游咨询集散中心参加了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湘潭首届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

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宏森,副省长吴桂英,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迎春等省市领导,以及观展嘉宾、来往游客,纷纷在江麓集团的企业宣传片、战车模型展台前驻足观看,被氣势磅礴的战车受阅场面、冲击震撼的军事比赛视频所感染。江麓集团三款战车模型展台成为“红博会”活动期间,非常吸引眼球、令人津津乐道的红色展台之一。(王慧崎)

第3篇:隆化县 苔山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园红色旅游迎接休闲时代

隆化县始终把传承、弘扬好“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董存瑞精神作为全县文化建设的根本和总方向,坚持在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中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多年的宣传打造,董存瑞烈士陵園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

苔山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牺牲的地方,距县城仅1公里,海拔高度750米,气势雄伟,植被茂盛,在历史上曾有“伊水托蓝”、“西山塔影”、“古刹清钟”、“苔山老母庙”、“龙头崖”等文物古迹。苔山区域内,年平均气温7℃,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宜人,属承德市旅游避暑的中心区域。

依托董存瑞烈士陵园和苔山景区,隆化县正着力打造苔山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园区占地3210亩,总投资2亿元,把董存瑞烈士陵园旅游景区扩展到苔山和伊逊河两岸,通过恢复历史古迹、解放战争部分战场和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建设山林、人工湖、书法公园等项目,形成以展示英雄事迹,弘扬烈士精神为主体,集爱国主义教育、观光度假、会议会展、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综合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园区。

第4篇:桑植县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

院系班级:外国语学院英语6班姓名:朱凌静学号:20094031091

为了加强对桑植县红色旅游景点相关的革命知识的认知以及贺龙同志光辉革命事迹的学习,老师带领我们一众学生对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了参观。第一处参观点是贺龙纪念馆,贺龙纪念馆位于湖南桑植县洪家关村,里面陈列了许多实物和图片,纪念馆与贺龙故居、贺龙桥成犄角之势,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立于鲜花丛中的贺龙铜像,他身着任政府副总理时的服装,深情地望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望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前来参观的游人。贺龙故居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原是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午间修建的,正中一间为堂屋,门首红底金字匾额上的“贺龙故居”四个字为邓小平手书。

贺龙纪念馆大门上首的墨色大理石匾额上镌刻的“贺龙纪念馆”烫金大字,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馆内设有贵宾休息室、音像放映厅和展览陈列室,共展出贺龙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337幅,文物文献138件。展览共分“执着的救国救民抱负”、“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杰出的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者”、“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导人”、“贺龙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五个部分,全面地展现了贺龙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贺龙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1942年6月,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为陕甘宁和晋绥两个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1949年12月,贺龙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由陕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歼敌数十万人于成都地区。“文化大革命”中,贺龙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的残酷迫害,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对林彪、江青、康生一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气节和高尚品德。

这位活跃在川鄂湘黔的大元帅,是武陵山区革命火种的播种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贺龙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一生奋斗,出生入死,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的强大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桑植人民的优秀儿子,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

第二处参观点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陈列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陈列馆位于桑植县刘家坪乡干田坝,是省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张家界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内陈列着当年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前后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文献资料,陈列内容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红

二、六军团的会和与战略转移的准备;第二部分,转战湘黔滇,争取创建的根据地;第三部分,长征的伟大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创建

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1935年10月上、中旬,红

二、六军团(1936年7月由红

二、六军团和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了策应、配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并做好自身突围远征的准备,两军团所属部队集结在桑植县刘家坪一带。11月初,红

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等机关由桑植县城迁驻此地。11月4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军团及省委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红军战略转移的方针及突围行动计划。会后经过充分的准备,于11月19日,红

二、六军团在刘家坪冒雨召开誓师大会。由红二军团团长贺龙宣布突围远征的命令。当晚,3声炮响后,两军团的上万名红军官兵从刘家坪和干田坝、枫树塔出发,实行战略转移,出发长征。此后“刘家坪”与长征一同被载人史册。与陈列馆相邻的广场上矗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精嵌着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碑的四周立有象征“长征出发”、“胜利会师”等4块大理石浮雕。

第三处参观点是红

二、六军团指挥部,红

二、六军团指挥部是一栋并列四连环共三套天井栏式的大型吊脚楼,主要有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联席会议会场,红二军团的团部,贺龙故居等组成。1935年11月初,分别驻省委、省革委、中央军委分会、省军区及红

二、六军团总指挥部等领导机关。房屋右首伸出的两间吊脚楼,为任弼时政委、贺龙总指挥的卧室兼办公室。1935年11月4日,省委及红

二、六军团领导,在天井堂屋里举行会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北上长征。

通过对这些红色景点的参观了解,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中未提及的知识,纪念馆亦或是陈列馆里的珍贵文物经过战争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如今看来有了更有价值的教育意义,令我油然而生一股敬畏和珍惜之情。听着讲解员得讲解,我仿佛能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激烈和战果的华丽以及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无畏。桑植县是贺龙同志的故乡,他为家乡的革命事业做出的杰出的贡献,战争年代,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作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他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贺龙同志的这些生平事迹使我深深地折服于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只有对这些纪念馆进行亲身游览,认真思考和感受,我们才能真正地有所收获,才能获取到书本上没有告诉我们的知识。总之,这次参观令我受益匪浅。

第5篇:红色旅游观后感

遵义习水土城红色旅游观后感 程晓春

7月17日,我校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带领全校28位党员来到习水,我们漫步习水土城,干净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先后参观了青杠坡战役烈士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会议会址、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等

一、追念历史;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 遵义会议后,红军执行渡江作战计划,准备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调集大批军队围追堵截。 为了顺利渡长江,红军以土城为中心区域, 1935年1月28日凌晨,青杠坡战斗打响,此次战斗的目的是牵制敌军,保证红军能顺利北渡长江,由于对川军力量估计不足,一是其兵力比预先估计的4个团增加了一倍多,二是其川军的实力太强,而且红军地处劣势,所以战斗打响后,双方伤亡都很大,于是军委于下午3时在土城爱华商店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分析敌情,果断地作出放弃原定于攻占赤水,经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从土城挥师一渡赤水河的重大战略决策。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土城亲自指挥青杠坡阻击战,红

一、

三、五军团和干部团参加战斗,战斗十分惨烈。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和两百多位将军当年亲自参加战斗,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前线指挥。下午,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改变行军计划。1月29日拂晓,红军以土城浑溪口为主要渡口,挥师一渡赤水河,揭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辉篇章。土城是四渡赤水河第一渡口。先后在官渡河等处与敌作战。在中心战场青杠坡,将帅云集战斗惨烈。这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第一大战,为了避开强敌,红军撤出战斗本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河的序幕。作为四渡赤水的诱因,理当重书,而且在战斗中红军所付出的血的代价,不失为一个革命历史教育的好题材

四渡赤水纪念馆,收集长征时期红军文物的展出,专题展示毛泽东亲自指挥中央红军打的第一个战役,点击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中的“得意之笔”,该馆抓住四渡赤水的全部过程、史实,利用声、光、电多种手段,体现这次战役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思想,重墨力书革命战争史上此次以少胜多的光辉典范。

二、感悟当今;

通过这次参观,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首要的是树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最前沿,当好走在时代前列的尖兵。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懂业务,尽职尽责,勇于创新,努力创造一流工作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区教育作出贡献。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不顾身。忘我工作,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和错误思潮作斗争,当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在日常生活中,忠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好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

第6篇:红色旅游观后感

遵义之旅观后感

2011年6月19日早晨,我们参加学院组织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百多位师生分乘两辆大巴和一辆中巴车从学校大门出发,前往遵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车上,导游小姐给大家介绍了贵州的旅游景点及贵州的地貌,还介绍了贵州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组织大家唱歌等等。一路上同学们兴致勃勃〃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参观学习的第一站:遵义会议会址及其展馆。

我们从大门走进去,看到了会议会址,它是一座二层楼房,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进入了展馆,看着陈列在“红军政治部旧址”内红军当年留下的物品:宣传红军政策主张的《红星报》;书写在老百姓门板上的宣传标语;记录战绩的《战功表》;红军作战用过的步枪、手雷、草鞋、草帽;还有那台十分珍贵的石印机等等,这些原物原件的展示,带领我们渐渐穿越70余年的历史烟云,将我们带回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

通过解说员的详细讲解,我们了解到遵义会议是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召开的,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高超智慧和神奇用兵下,红军四渡赤水河,迂回穿插于敌重兵包围之间。随后,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等。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共行二万五千里,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将全部的军事力量投入到抗日救国洪流中。由此,遵义这个地方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色圣地,遵义会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参观完会址展馆,我们穿过红军街,爬上红军山,来到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那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让我们心情沉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在太阳光下闪耀着它不朽的光芒。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驻足陵园的红土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革命先辈,我们的红军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换来最后的胜利,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不朽的。

在这次活动中,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坚强,老一辈用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做斗争;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遵义之行使我们牢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学习中把红军精神牢记在心,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生活!无论今天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委屈,想一想,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的革命老前辈,我们的红军战士及家属,我们还有什么抱怨和牢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忘我学习、不去无私奉献?通过参观,我们还感悟到,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建设时期,实事求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找准和修正前进的方向,是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市场风云变化无穷的情况下,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中,都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实事求是,不断修正我们前进过程中的偏差,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去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描绘的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将深感光荣和自豪。

第7篇:红色旅游景点方案

达三祠堂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方案

一、“达三祠堂”现状

“达三祠堂”位于诏安县建设乡月港村。近年来,建设乡发展迅速,工业强乡实现新的突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前行,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村容整洁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0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4626元。

月港村“达三祠堂”建于1920年,在革命战争年代,达三祠堂是中共云和诏县委机关所在地,也是原中共闽粤边特委和闽粤边独立营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1937年7月16日震惊国内外的“月港事件”发生地。原特委代书记张敏、委员许大贵、诏安县委书记李才炎、委员文永亲、张崇、罗贵炎、纪力侯、曾益效、诏安城内线工作组成员许辉星、交通员吴老师、保卫队长陈老诏及一名无名烈士共12个同志被捕牺牲。2006年受台风暴雨的侵袭,“达三祠堂”倒塌,为了缅怀先烈,省、市、县高度重视,投入50多万元重建了“达三祠堂”和“月港事件纪念馆”,把“达三祠堂”和“月港事件纪念馆”融为一体并进行了简单的宣传布置。“月港事件”已载入闽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史和诏安县人民革命斗争史,“达三祠堂”已成为市级爱国主义基地和诏安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达三祠堂”旅游开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是环

境优美,空气新鲜,自然生态好,已在建开发的月港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集休闲、旅游、农业于一体,有较好的基础发展乡村农家乐;二是距离乌山风景区仅有10多公里,可以和乌山风景区组成红色旅游路线;三是优越的区域位置,有较大的客源,位于汕头经济特区与厦门经济特区中间,闽南、粤东地区经济发达,人民消费水平较高,旅游尤其是节假日自驾车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四是景点外部通达能力较好。附近有省道,国道,高速公里,在建的高铁等,交通方便。

二、“达三祠堂”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由于 “达三祠堂” 所在建设乡月港村,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各项资金较少,防火防盗等安防设施、给排水工程、垃圾处理、供电工程、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步行道等都处于规划阶段,尚无资金开展。

(二)“达三祠堂”周边是村民居住地,周边在建项目难以开展,特别是征地。

(三)原革命先烈的生活用品、战器由于年代已久,收集较难。

三、“达三祠堂”规划情况

“达三祠堂”地处建设乡月港村,与乌山风景名胜区仅有10余公里的距离,可以作为乌山风景名胜区辐射区,与乌山风景区连为一条旅游线路。现“达三祠堂”已是漳州市

德育基地和诏安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重点打造成青少年和党员革命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旅游景点。

四、“达三祠堂”拟实施项目与投资估算

拟投资项目:

(一)设计制作“月港事件纪念馆”宣传小册子,主要内容包括月港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及精神。“达三祠堂”重建和“月港事件纪念馆修建的过程;投资约为10万元。

(二)“达三祠堂”室内布置:主要增添原革命先烈用过的生活用品,战器等;投资约为10万元。

(三)配备专职讲解员并进行培训;工资及培训费每年约1.5万元*5年(以十二五规划年限计算)=7.5万元。

(四)在月港事件纪念馆路口立一块宣传石碑,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宣传标语,特别是毛主席的宣传标语;投资约为10万元。

(五)配套一块让游客休闲、购物的地方,利用月港水库,在水库边征地50亩,配好绿化,路灯,水泥路等;投资约为60万元。

(六)修建“达三祠堂”至乌山风景区水泥路,将“达三祠堂”与乌山风景区连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路线长10公里,投资约为600万元。

(七)把“达三祠堂”和“月港事件纪念馆”分开,重新修建“月港事件纪念馆”及室内布置设置;投资约为150

万元。

(八)在“达三祠堂”边上征地5亩 修建停车场和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约为50万元。

(九)周边环境整治;投资约为50万元。

投资估算:

以上八项拟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为947.5万元。由于建设乡属于经济欠发达乡镇,乡财与村财都十分匮乏,资金主要开源依靠向上争取资金。

第8篇:浅析如何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

【摘要】红色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成果。红色旅游是以党领导人民革命、改革、建设国家的历史作为主题开展的旅游活动,让人们在休闲旅游中接受教育,得到启发,寓教于乐,使干部群众们坚定对党的信任,坚定对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 【关键词】红色旅游;内涵;拓展;红色资源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在2000年江西省首先制定了“红色之旅”的线路,将“红色”同“旅游”相结合,在随后一年里,江西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宣传口号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浙江嘉兴等地成为了旅游的热门。可以说,红色旅游是有利于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是利民、利党且利国的举措。

1.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的意义和作用

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有助于加强革命传统的教育,启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对于培养、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现实意义以及深刻的历史意义。在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下,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急需创新和改进。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打造红色名片,以城市名片的方式将革命的历史、革命的精神、革命的传统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达,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使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多样化,增强教育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人民群众思想和道德素质,使人民群众的知识得到补充、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激励、思想得到启迪,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充满信心,积极投入其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以打造红色名片的方式,充分利用红色革命的历史遗产,给予其管理和保护,能够保护、巩固红色思想的文化阵地,对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推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封建腐朽的文化,改变落后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拓展红色旅游内容,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旅游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旅游的产品和内容的消费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需要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完善,以达到人民群众对旅游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而红色旅游就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项目。 [2]

[1]2.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景点的规划和设计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上级政策的刺激之下,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就盲目进行项目的开发,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大量的物力、人力的浪费,甚至破坏了一些红色旅游的资源。此外,一些红色旅游的景点中资源整合的效率较低、特色模糊、服务的产品单一。具体表现在,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物品、图片展示、遗址的参观,内容雷同,方式僵硬、单调;此外,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设计没有能够和本土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弱化了经济利用的价值。 2.2利益驱使下造成红色旅游的乱象

在红色旅游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管理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一些红色景区发生了经营走样的问题。红色旅游的本意是将党领导人民在各历史时期留下印迹的标志物、纪念地为吸引点,将这些吸引点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作为内涵,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与学习缅怀,实现身心放松、增长阅历、学习革命知识、振奋精神的旅游活动。但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受利益的驱使,违背了开展红色旅游的最初意图,为了哗众取宠招揽游客,将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进行改造,歪曲历史。这些行为容易误导青少年,使青少年不能正确的认识革命老区的历史,影响其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其健康的发展。 2.3红色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

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具有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贫困人口较多、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等特点,在红色景区中的直接表现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旅游景区拉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能力。因红色旅游具有微利性,在红色景点的开发及建设中政府是主要的资金来源,而红色旅游的高风险性令民间资本不敢将资金投入,造成红色旅游融资方式较少,严重缺乏建设资金。除此之外,红色旅游注重人文精神的宣传、传递和继承,并不能像度假旅游一般长时间的留住游客,增加收入,其独特的公益性质要求其不能有太高价的门票。一方面,红色景点难以实现自身的高收益,一方面难以吸引到资金进行再投资,这些都导致了红色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

2.4红色旅游的市场波动较大

红色旅游的发展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推动,政治色彩较为明显,红色旅游的市场需求部分是受到政治舆论的影响,因而,红色旅游的需求市场波动要比传统的旅游业大,周期性较强[5]

[4]

[3]。研究显示,红色旅游的市场需求波动表现为五年出现一个小高潮,十年出现一个中高潮,五十年、一百年出现一个大高潮的规律,一年之中,旅游接待的高潮主要是黄金周、纪念日前后。市场波动影响了红色旅游的稳定发展、持续发展,在一般人眼里,红色景区的作用是学习革命历史和感受革命精神,和其他的旅游景点相比较,红色景区不容易吸引到年轻的消费群体,满足其多样化的要求,使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限制。此外,探险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等形式特殊的产品正在兴起,进一步限制了红色旅游发展的空间。 3.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的建议 3.1增强红色旅游的时代性

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在党领导人民前行的道路上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足迹,创造了越来多的丰硕成果,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应及时将这些资源加入到红色旅游的范畴之中,丰富红色旅游的体系。红色旅游的内容体系应包含:①以延安、韶山、遵义、西柏坡、井冈山等遗址为革命标志地的代表,表现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②以大庆油田、“两弹一星”等创业时期标志地为代表,表现党创造性地将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艰苦奋斗的历程。③以东北老工业振兴基地、西部大开发、浦东新区的开发、深圳特区建设等改革开放时期代表标志地,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时期,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孕育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从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到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再到奥运精神、救灾精神,这些事件形成了核心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应该将党领导人民在各时期艰苦奋斗留下的印迹标志在中华大地之上,将这些宝贵的精神传达到各族人民心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升华,给予其新的内涵,使这些精神得以传承下去。 3.2优化红色旅游的运行方式

(1)丰富红色旅游的项目,满足游客对其他旅游活动的需求。注重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体验结合起来,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的趣味性。(2)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化技术,通过声、光、动画、雕塑、电影等表现手法和保护遗址、再现情景等手段重现历史,使其具有真实感,使展览将思想、教育、艺术、趣味完美结合起来,使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下升华思想、净化心灵,使红色旅游真正实现寓教于乐。(3)布设与完善景区广播网、监控系统、解说器、卫生设施、导引系统等设备,使景区的管理现代化、人性化,减少员工数量,方便游客游览,降低运营的成本,提高景区管理的效率。(4)围绕红色景区的特色,与地区特色相结合,挖掘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打破传统,创新思维,生产出受游客喜爱的有时代色彩与历史意义的纪念品,使游客购物的需求得以满足,增加红色景区的经济效益。(5)优化游览的路线,让游客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项目,使效益最大化。加强景点间的联系,侧重精品路线的建构。(6)对景区的管理、业务流程重新整合、梳理,突出核心业务,非核心的部分可采取外包的形式,降低经营的成本,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7)改良讲解内容。在解说员进行讲解时,应根据旅游群体的不同对讲解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当的讲解方式和语气进行讲解,在进行红色历史的讲述时,可适当地加入一些趣闻故事,将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结合起来,使革命传统的教育新颖有趣。 4.讨论

当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状况良好,红色旅游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都得到了成功体现。大部分的游客对红色景点中的展陈方式、讲解服务等总体的印象较好,通过红色旅游,大部分的游客均接受到了程度不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且表达了愿意再次参加红色旅游的愿望,其中也有不少青少年。这些情况说明了红色旅游在经过数年的经营和发展已被人们接受并且受欢迎程度较好,可见红色旅游已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了中央鼓励红色旅游发展的目的。在红色景区实行免费开放后,为了增加收入,各景区都积极创新,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了景区的发展,使游客受益。

综上所述,红色旅游的开展方向是正确的,发展情况是良好的。但红色旅游仍然需要坚持不断创新,创新方式主要表现为: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使红色旅游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性;不断进行红色旅游中精神财富的挖掘,丰富其思想内涵;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使红色旅游具有吸引力;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使红色旅游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不断加强教育的效果,使红色旅游发挥其社会效益。因此,需从内容、商品开发、市场营销、融资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实现红色旅游的生态、文化、政治、经济效益,确保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宇方.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发与建设--以古田会议旧址景区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81-82. [2]孙莹,董磊.哈尔滨红色旅游现状及纪念品设计开发探索[J].艺术科技,2014(06):30. [3]王盼春.整合旅游资源助推遵义县红色旅游发展[J].中文信息,2015(06):87+89. [4]徐丹.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研究--以振兴发展赣南苏区为背景[J].体育时空,2014(22):93. [5]许水平,黄细嘉,沈胤.基于系统基模的红色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2014(06):63-68.

第9篇:保护红色文物 发展红色旅游

编辑: 陈宁 来源: 江西政协新闻网 : 2008-11-18 11:15

最近结合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参加了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关于我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调研,感到江西是红色资源强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策源地、人民军队摇篮南昌、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革命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保”单位中有9处、“省保”单位中有76处为革命旧址。全省有19个革命纪念馆,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67个,其中国家级的9个。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涉及江西的有4条,保护红色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实践证明,依托红色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大大促进革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增强全民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保护文物最关键是提高全民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思想意识,使保护文物成为全民自觉的行动和日常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并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而且对提高干部、群众的文物、文化意识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上饶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上饶集中营、闽浙赣省委机关、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长期驻扎于此,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红色文物可以说遍布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过去由于观念滞后,旅游、文化意识淡漠,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相当薄弱,挖掘利用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更是缺乏概念。近几年上饶市及所属县、区大力倡导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完善交通设施,改善参观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短短的几年就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红色旅游亮丽的风景。2007年仅上饶集中营红色旅游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600多万,一扫过去门可罗雀的冷落景况。红色旅游的繁荣发展,外地观众的络绎不绝,使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大大发生了转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身边习以为常的革命旧居、革命遗址竟能引领这么多的外地游客来这里参观瞻仰,更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和实惠。干部的思想观念变了,从抓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到重视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群众的观念变了,视野更开阔了,从经营土地的精耕细作,到尝试旅游接待的各种服务。更主要的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爱护革命文物、保护革命文物的极大热情和积极性。事实充分说明,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能促进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和奋斗历程,重新认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培育全民保护革命文物的法制意识和行动意识。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促进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红色旅游”是一项重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是国家文物保护的新重点,许多景区在编制红色旅游细则时都充分考虑到如何去保护革命文化遗产。现有的状况是目前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旅游”资源还不多,许多遗址、旧居等革命文物还没有得到有力保护,并且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往往散见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加以发掘、保护和很好的利用,这就造成了文物资源的浪费和消失。就拿横峰葛源来说,这里曾经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区,革命遗迹遗址星罗棋布,革命文物资料相当丰富,但目前仅有闽浙赣省委机关、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红军操场司令台等旧址得以保护,其他如少共委、团省委、邮局旧址等红色文物由于经费缺乏、人力所限等诸方面原因,较长时间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受到极大的人为破坏,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历史文物为资源,以红色历史为内核开展的旅游参观活动和传统教育活动,是寓教于游,是更时尚、更现代、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色旅游要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深入挖掘红色文物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宣传教育内容才能永葆青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文物保护,两者并行不悖,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旅游产业,改善参观环境,配套服务设施是使红色文物充分发挥效益的根本保证。红色旅游产品的展示必须在深入研究革命历史、红色文物的基础上汲取灵感,从而获得技术手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设计理念的创新。实践证明,红色旅游不仅为红色文物保护事业拓展了空间,而且为红色文物的陈列展示、宣传教育、保护研究探索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好经验和方法。比如陈列展示,许多成功的红色旅游景区现在大都采用声、光、电、雕塑、绘画等现代陈列手段来吸引观众,采用多媒体情景剧、多媒体历史场景等现代展示手法再现革命历史和革命英雄人物;在展陈红色文物资料方面通过烘托气氛、再现原貌等艺术夸张等展陈手段增强红色文物魅力。宣传教育方面,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为红色文物从“深闺”走向社会,从“神坛”走向人民创造了条件,架起了桥梁,开辟了道路。红色旅游建设的过程,同样是革命纪念文物的征集过程、研究过程和保存的过程。做好红色文物的登记、注册、入藏和保管,为红色旅游提供文物基础,有了更多的文物展品,陈列展览才有历史感,红色旅游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不可否认的是,发展红色旅游同样对传统红色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增加了不少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经验,从而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红色旅游激活了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我省目前大部分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用旅游、市场的机制来激活它、带动它,这对革命纪念馆建设,对红色文物保护事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现在我省红色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是完全靠政府扶持、大包大揽的一种形式,由于政府经费所限,直接影响事业发展和工作开展。“红色旅游”的兴起,门票和其它收入成为十分重要的资金来源,对解决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等单位资金困难和改善其宣传、展示、保护、管理状况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虽然博物馆、纪念馆不以盈利为目的,但适当地增加服务渠道,取得一定的费用,也是红色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创收措施。比如红色图书、红色歌曲、红色旅游商品的销售;红色电影、节庆专题活动的组织和举办;红色文物的相互交流,文物图片资料的复制、拓印等。另外红色文物可以培育一些非物质文化,一些实景式文化载体,都可拓宽我们革命文物事业的服务空间,收取一定的费用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红色旅游注重市场营销、产品包装,同样值得我们红色文物单位加以借鉴。现在不少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地在管理体制上除原有的专门机构外,另设市场营销部和社会公关部、商业服务部等大大增强为社会为普通观众服务功能,同时也拓展了业务,增加了收入。

总之,红色文物与旅游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促进红色文物保护;加强红色文物保护,红色旅游会越来越火,越做越强。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国华)

红色旅游发展遇难题红色文物保护亟待加强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8 月25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当看到红色革命遗迹被当作猪圈和杂货铺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手里拿着日记和随行笔录,端坐在椅子上的张勇昂着头,一脸严肃地对记者说。

张勇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8月1日,他与河大“河南省红色旅游调研服务团”的100多名师生一道,来到豫东南的确山、新县、罗山、光山等地,通过发放问卷、采访、座谈等形式,对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专题调研。8月18日,身为团长的张勇与同伴刚回到学校,就投入到紧张的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中。张勇和同伴们感慨地说:“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刻不容缓,人人有责!” 遗迹受损严重急需修缮

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大门,各种“烧烤、卤乳鸡”的招牌赫然醒目,而雕满花纹的墙上,蜘蛛网似的电线纵横交错。在许世友故居,部分地面建筑已经损坏,墙上的泥坯已经脱落,地面上堆放着杂物,一旁还晾晒着衣物。其他国家级革命遗迹如新县首府路的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军委旧址、军委航空局旧址、省税务总局旧址,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破坏和损毁。

在新县箭河乡,不少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房屋倒塌了,一些红军题材字画面临脱落。由于白蚁蛀蚀等原因,许多革命圣地的木质结构房屋已经岌岌可危,急需抢修。

在箭河乡二洼村的红军被服厂旧址,只见污垢满地,窗户被破报纸塞住,青苔一直长到房檐上。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周围,许多革命遗迹无人照管,杂物堆放很多,有的还养猪喂羊,地面上一片狼藉。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所见场景同样令人痛心———中国共产党第一架战斗机“列宁号”和红军当年使用过的榴弹炮,被置放在露天广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在豫东南红色旅游区,许多遗址、遗物、遗迹都能反映、折射战争年月鲜活的历史。然而,这些„红色文物‟历经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坏,失去了原生态的历史质感和文化韵味。”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文物保护专家程遂营教授无奈地说。

红色旅游区面临难题

豫东南的大别山地区,有着479处革命历史遗址和178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红色遗迹、遗址。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及烈士陵园、新县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确山竹沟“小延安”革命纪念馆、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许世友故居、杨靖宇故居,等等。然而,这些红色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启用的还不到20%,红色旅游收入只占到区域旅游收入的3%。以新县为例,红色旅游区多达360多处,但规划建设的只有70处左右,可接待游人的不足40处。

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旅游事业,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资金问题解决不了,发展旅游难度较大。确山竹沟烈士陵园园长刘杰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去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但门票收入只有1.6万多元,而当年支付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就达1.5万多元,陵园日常开支都难以维持……”

在调查中,师生们发现,红色旅游区的管理体制也存在弊端,如陵园、纪念馆、水库、林地,分归民政局、文化局、水利局、林业局管辖,多个部门都来搞红色旅游,“多龙治水”、“各自为战”,造成旅游局协调工作难以开展。

此次调查还发现,红色旅游区面临最多的困惑仍是“免门票”和“接待旅游”问题。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经常遇到一些开了“证明”和“介绍信”或上级“打过招呼”的单位,他们想尽办法免交门票费,以学习党史为由,带上妻儿老小参观游玩,由此也就出现了“人气旺,但收入少得可怜”的怪现象。

保护“红色文物”人人有责

“红色文物”集中了现代珍稀典籍、文献资料、革命文物等记述历史文化、文明进程的文化传播实物,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加紧抢救搜集革命文物,修缮保护现存的革命遗迹,已是刻不容缓。”程遂营说。

现在的问题是,“红色文物”不像历史文物那样可以集中展示。它们多散落民间,如一幅标语,可能就写在农户院子的墙上;一个重大决议,可能就在一所民居中形成。同时,多数农民对“红色文物”重视不够,甚至不把“红色文物”当回事。怎么办?调研服务团的师生认为,保护红色旅游资源,首先要引导和教育群众,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红色文物”的意义和价值。

河南大学团委书记周保平说:我们在调研中受到很大触动,保护“红色文物”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工程,不仅农民群众要增强保护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城市居民、广大青年学生也要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关爱、保护“红色文物”的环境和氛围。

河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则从另一层面阐述了如何保护红色旅游区的“红色文物”。他们认为,到目前为止,红色旅游区的文物保护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因此,要从产权体制、管理机制和投入机制等方面入手来保护“红色文物”。其中,搜集、整理、恢复历史遗迹原貌等工程更需要制度和机制作保障。(王明浩、郭文强)

保护革命文物 建设精神家园 ——江西省保护革命文物纪实

江西是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文物强省。以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血染的丰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等为代表的著名革命圣地,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目前,全省文物系统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址1936余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558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108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余处,市县保445处,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378处;以革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纪念馆30余座,馆藏红色文物数万件。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物,成为江西文物工作的显著特点和一大优势。近几年来,江西省文物局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充分利用全国、全省大力发展红色文物旅游的契机,以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着力点,以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为着眼点,以发展红色文物旅游为增长点,把红色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列为全省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红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好人们的精神家园。

一、创新思路,有效保护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是江西辉煌灿烂革命史的载体和实物体现。目前,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编制或正在编制保护规划,有107处编制了编修方案,共筹集资金11090万元,对164处文物点进行了维修。

第一,积极探索革命文物的保护模式。一是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模式。二是以瑞金为代表的文物保护与基地建设并举模式。先后动员全国总工会、最高人民法院、新华社、解放军总参等41个单位前来寻“根”问“祖”,续红色家谱,并投资对其前身的旧址进行修复,资金总计约达5000多万元,全市已登记“认护”的中小学生班级有150个,“认护”单位70多个,“认护”市民300多人。

第二,抓好革命旧址的抢救维修。一是广泛筹集资金,争取上级拨一点,请求财政挤一点,发动群众捐一点;二是集中财力,统一部署,确定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革命旧址为重点项目,优先立项安排,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一般;三是发挥省与县(市)两个积极性,坚持省和当地政府共同负担红色文物保护维修经费的原则;四是为配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工作,对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央苏区、八一南昌起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新余罗坊会议旧址等在内的革命旧居旧址进行全面维修;五是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个“80周年”纪念活动,广筹资金,积极开展革命旧居旧址维修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我们共争取资金11090万元,对164处革命旧居旧址进行维修。

第三,做好革命旧址的保护规划。严格遵循工作程序,切实加强革命旧居旧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不仅注重文物本体的保护,而且把保护理念扩展到文物本体周边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目前,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的保护规划已通过国家评审,瑞金革命遗址、上饶集中营旧址、井冈山革命遗址、罗坊会议旧址等已经或正在制订全面的保护规划。

第四,加强红色文物的调查征集工作。开展对流散红色文物的调查征集。拓宽征集面,组织人员走村串户细致普查,走访参加过革命斗争的老同志及其后代,抢救了大量的活资料,还重新发掘、恢复了大批重要的遗址、旧居。

第五,加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个“80周年”纪念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工作,全省掀起了革命纪念馆建设新高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放,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重新开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和铜鼓纪念馆经过重新布展也相继开放,井冈山“一号工程”主体建设项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方志敏纪念馆等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率先向公众免费开放,社会反响强烈,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十分显著。

二、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江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发展江西省旅游的突破口。2004年12月,江西省政府批转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2006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若干意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主题形象已成为响亮的品牌和江西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成为推动全国红色旅游进程的重要生力军。2007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28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44%,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8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3%,相当于全省GDP的3.42%,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5.2万人,比上年增长20%。作为全省红色资源的保护者和管理者,我们把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红色文物资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江西省发展红色旅游的最主要的生力军。

一是加强了红色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打造经典品牌景区。对全省红色文物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报了《2005-2007年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重点建设井冈山、南昌、瑞金、萍乡市秋收起义、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红色旅游系列六大精品景区。

二是突出特色,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井冈山为龙头,以南昌、瑞金、萍乡、上饶为基点,深度开发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访习游、红色古都寻访游、长征之路体验游、人民军队寻根游、秋收起义探访游等红色文物旅游主题,精心打造省内、省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再现艺术魅力,增强红色旅游文化感召力。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结合独特的革命历史,把红色旅游与历史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与艺术表现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红色旅游文化感召力与艺术魅力。井冈山景区推出“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等六个一活动模式,深受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瑞金各红色景点深表演唱《十送红军》歌曲,把游客带入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展长征的历史场景。省文化厅隆重推出气势恢弘的大型红色情景歌舞剧《井冈山》,赴全省各地和省外巡回演出,反响强烈。

四是紧扣时代主题,拓展红色旅游影响力。2005年,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红色旅游发展。2006年将发展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75周年紧密结合起来,保护了红色文物资源,促进红色旅游再兴热潮。2007年又牢牢把握南昌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三个80周年的契机,与中央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市联合,举办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共开行红色旅游包机80架次、红色旅游专列80列、组织红色旅游团队800个,推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2005年、2006年、2007年又配合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共同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宏大的规模、活泼的形式,使江西红色旅游在全国影响深远。同时,还积极参与“放歌井冈”和中国红歌会活动,使江西红色文物资源通过歌声响彻大江南北。

五是强化队伍培训,提高讲解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加强了讲解员队伍的培训力度,举办了多期全省讲解员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老师前来讲课,积极参加全国讲解员比赛。2001年8月,江西省代表队荣获了“延安杯”全国讲解员大赛团体二等奖的佳绩;2004年,荣获了“雷锋杯”全国讲解员大赛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举办培训班和参加全国、全省讲解员比赛,全面提高了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各博物馆、纪念馆和讲解员对讲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讲解员对讲解工作的钻研精神,提高了讲解员的讲解水平。

三、进一步做好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路

保护红色文物,发挥红色文物资源优势,是当前和今后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做好江西省红色文物保护工作,我们的思路是:

一是加大对红色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江西省的红色文物资源,基本上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距今已有70到80年的历史。这些红色文物几乎全部为干打垒或砖木建筑,建筑物正常寿命也就几十年,加之江西省地处江南,多雨潮湿,四季和昼夜温差大,更影响建筑物的寿命。江西省现存的红色文物,已过了它们的自然寿命,编制保护规划、及时的维修和日常保养成为红色文物保存至今的关键。从目前江西省红色文物资源保存的现状来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最好,其次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和新发现尚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保护现状不理想,维修保护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是加大红色文物资源保护规划力度。科学的保护规划,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红色文物资源保护规划先行,既是国家文物局的要求,也是江西省红色文物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当前,江西省红色文物资源保护规划工作还待加强,目前只有八一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7处旧居旧址正在编制或准备编制,其他旧居旧址还未编制,下一步的重点应是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规划通过国家评审后,再根据保护规划来实施具体的维修项目。

三是做好红色文物的维修保护工作。鉴于江西省红色文物点多面广、维修任务重的实际,在做好红色文物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红色文物的全面维修工作。我们的思路一是积极宣传,争取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政府加大对文物工作投入的力度,把红色文物维修与农村建设、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二是在江西省基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向红色文物倾斜;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加大对江西省红色文物维修经费的投入,着力把红色文物保护与利用打造成江西文物工作靓丽品牌。

四是大力开发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江西省红色文化资源独具优势,大力开发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是红色旅游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精心打造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江西是个好地方》,继续完善实景演出《井冈山》,让游客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各革命旧居旧址根据当地红色文物资源特色策划、推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编排新颖、表演水准高的大型红色文艺节目,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大力开发反映当地红色历史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链得到延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功能得到强化,产业效益得到提高。

红色文物是中国人民血与火革命斗争历史的见证物,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实际证明,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红色文物是一笔得天独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物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江西省人民的共识,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力促全省红色文物保护与利用取得双丰收。

上一篇:施工安全汇报工作总结下一篇:送花礼仪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