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警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技强警

创新能力培养助力“改革强警、科技兴警”

摘 要:要将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推向深入,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公安创新人才队伍。公安院校是培养这支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践行该战略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将从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实践困境等方面入手,探讨提高公干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策略与建议,助力“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改革

作者简介:刘泉,女,博士,湖北警官学院,讲师。

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之基,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创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改革创新,在公安工作中要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公安机关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拥有与时俱进的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坚持可持续性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不动摇。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各种社会活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依靠人才。要将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推向深入,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公安创新人才队伍,和可持续发展的培育这些人才的机制。公安院校学生是这支队伍主要后备力量,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创新人才队伍的主要场所。创新人才主要的能力就是创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安院校践行“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的精神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一词在学术界暂未形成公认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创新是指新的、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1]。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是创新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创造某种符合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具有独创性或革新性产品的活动[2]。总结归纳起来,创新就是创造新的思想、新的事物。

创新能力主要是由创新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和创新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构成,但其定义也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3],创新能力是人类利用一定条件产生出的新颖独特、可行适用的产品的心理素质。有的人认为[4],创新能力不仅是作为人的一种智力或品质上的东西,更是人作为个体的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还有人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能力。从以上定义来看,创新能力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综合能力。

公安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始终都是将政治站位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因此,结合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校及实习期间,在对党忠诚、纪律严明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思维与知识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能为人民服务、为公正执法提供便利的能力。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

(一)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确保学校管理、培养方案、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与时俱进。目前大多数公安院校依然实行的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以课堂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且严格按照四年一修订的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培养方案中较少能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且传统课堂学生被动性吸收知识的形式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考试考核方面,依然是以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记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单纯追求高分,而忽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创新能力培养是综合性大学,或者基础学科占比较大的大学应重视的问题,作为公安这种特殊行业性院校,培养政治素养高,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就可以,从而导致公安院校中部分创新能力培养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公安院校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不足。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大多数学校主要是通过国家、公安部或公安厅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几个竞赛和毕业论文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赛结果对学生的平时考核、将来就业影响不大,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不仅如此,以上比赛主要偏向理工科,主要属于公安院校中网络安全专业和刑事技术专业学生可以涉及的领域,而其他如侦查、治安等专业的学生参与性就更低。毕业论文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不甚理想。大多数情况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准备是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由于最后一年,学生要参与各种招警考试,面试,体能测试,导致很多学生无暇顾及论文对他们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氛围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公安院校除了通过各种学生的科技创新比赛、论文大赛和少数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科研等形式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外,在日常教学和课外生活中缺乏对全校学生均有影响力的创新氛围。一方面是由于培养方案和日常教学中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和考核方案,另一方面没有形成老带新,学生自发组织参与的可持续创新氛围。现有的创新培养平台是比赛形式,是阶段性短时间内的参与形式,大多数学生凭借一时热情,通过几个月、半年时间作出可以为他们带来一定荣誉的成品。一旦目的达到,就不再开展后续工作。比赛形式的创新平台很重要,不可缺少,但仅有这种形式很难让创新思维深入学生意识,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只有在日常学习、课外生活中不断渗透创新意识,才能逐渐形成较好的创新氛围。

(四)学生创新动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安院校学生创新动力不足。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中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使得学生对创新的重要性和如何创新认识不足。第二,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学生入学后90%上能保障入警,就业压力不大,因此公安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完成课程,通过最后的招警考试即可顺利进入工作单位。而学生科研、科技创新成果这些对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影響的内容在就业评价体系中没有加分项,使得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热情。第三,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引路人,参与困难大,参与人数也较少,且有不少学生认为完成学业即可,或者把参与科技创新作为多获得一个证书的手段,如遇到困难,较难主动想办法解决,从而导致创新活动半途而废,这些均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热情的发挥。

(五)教师带领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教师,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耐心指导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对带领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热情不高。首先,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缺乏对科技创新教育与研究的评价,导致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其次,高校教师的主要创新活动是围绕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硬性指标的科研项目,从而忽视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热情和精力投入。第三,缺乏教师带领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工作量的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属于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竞赛还是让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科研课题,教师都要花费比传统教学形式和自己从事课题更多的精力。但目前大多公安院校没有对这类教师的活动工作进行工作量的计算,导致多数教师在课程之外的科技创新教育参与度低。

(六)在基础知识和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基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招录体制改革后,大多数公安院校重视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课时的压缩等多方面问题,仅依靠课堂教学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难支撑起创新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基础。学生想创新,但是不知道怎么创新,想到了点子,不知道怎么实施。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对公安实践不了解,都会导致公安院校学生创新活动的半途而废,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足够经费购买相关的材料,开展相关的实验,创新活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会让不少教师和学生望而生畏。

三、公安院校大學生创新能力培养发展建议

(一)健全大学生创新管理制度

公安院校应从科研、教学、学生管理、财务制度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立体式创新管理制度。这种立体式创新管理制度应包括学院的总体方针、教学部门对创新教学的相关规定和对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创新教育的考核制度,科研管理部门对学生参与创新的相关规定,学生管理部分对学生创新活动的安排,财务部门对创新所需的经费的保障,实验室对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支持,还有合作单位在学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参与等。全方面立体式创新管理制度有利于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保持创新主体的热情,有利于可持续性激励大学生创新,有利于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思路和具体要求。

(二)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要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必不可少。目前在部分院校已形成利用现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模式。如湖北警官学院除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部级以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学院内也有“李昌钰工作室杯”、“大学生论文大赛”等比赛。除此以外,还有部分院系自己组织的以学生文章发表为主的学术期刊等。这些形式无疑对促进学生创新很有意义。但这些平台基本都适合刑事技术专业和网络安全专业等理工科学生参与,仅有部分适合侦查、治安等文科为主的专业学生参与,从而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机会。而侦查、治安等文科为主的专业是公安系统中重要的人才背景组成。习总书记指出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多种创新[5]。公安院校的大学生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应有理论创新,还应在多方面全面促进大学生创新。因此,多建立各种形式的创新实践平台,不仅有利于科技创新,还应有利于理论创新,有利于科技与理论融合创新,从而打造适合公安专业全领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不仅如此,打通现有平台之间的界限,实现多警种之间的联合创新,也是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重要措施。

(三)构建大学生自主创新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公安院校大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与公安工作之间的关系,创新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激励和考核制度,让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果成为学业成绩,招警考试的组成部分,形成全体学生了解创新,大多数学生参与创新,重点奖励优秀创新的模式。充分开展大学生课余创新活动,成立大学生创新社团,让优秀的创新学生或学生干部带领新进的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与其他院校相关社团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有助于兴趣的培养,思维的交流,创新的开展和创新的传承。定期开展例如“科技文化月”[6]类型的活动,征集学生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宣传,让校园文化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帮助和指导学生创新的教师团队,团队中应有了解创新竞赛的管理人员,了解校企联合科研的相关人才,从事创新工作的各个专业的教师,能帮学生与外界协调的相关工作人员等,从各方面给予学生创新指导,为学生创新提供便利,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大学生自主创新氛围。

(四)深化“产学研”,多方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来源于实践也根植于实践。在各种创新比赛指导中,鼓励业内相关知名人士参与,给予学生指导,这会使得创新方向和成果更接地气。除了“请进来”,还可以通过“送出去”,将学生送出去参加技能提升的夏令营,或直接送到公司进行实习锻炼,或送到相关公安部门、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等地方进行学习,在实践中夯实创新基础,寻找科研点子。在校企业合作时可以推行“师徒制”的教学模式,高校在企业或合作单位中选择相关领域的精英到校内担任“创新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这也能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动。

(五)鼓励教师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除了前述所讨论的在制度上鼓励教师参与现有各种形式的创新教育外,还应鼓励教师研究创新教育,用先进的理念和开创性的方法进行创新教育。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想,因此应该在如何培养创新思想上多下功夫。如真正实施团队创新而非单打独斗,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调研,使用“IDEO”法[7]进行创新教育等都是目前创新团队所提倡的方法,可以探索性的将这些方法或是其它方法用于创新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施效果,也有利于创新团队、教师团队、创新制度的良性发展。从而真正从各个环节上鼓励以创新思维教育为中心的创新教育。

四、结语

公安创新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习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提出的要求,公安院校必须进一步重视创新教育,进一步着眼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工作模式,将创新教育与“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紧密结合,将创新教育成果用于服务公安工作,服务人民之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约瑟夫熊彼.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2]张璐,杨庆爱,王若维.护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6,30(10):1251-1253.

[3]张庆林,Robert J.Sternberg.创造性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5-9.

[4]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21.

[5]刘立.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十个重要论断[J].人民论坛,2017(28):20-22.

[6]刘晨.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实践路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7,32(06):90-94.

[7]赵冰,王锋,田思杨.基于IDEO模型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路径的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04):138-141.

作者:刘泉

第2篇:科技强警背景下的民警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需求探析

【摘 要】公安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我国警务改革的趋势,民警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計算机工具软件操作、信息网络操作信息装备应用、公安信息化系统应用、信息安全管理等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和公安信息化法律法规应用能力,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科技强警;信息化;警务;能力

科技强警、公安信息化是当前我国警务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坚持科技引领、服务实战,不断提升公安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为打击犯罪、公正执法、服务群众提供有力支撑。[1]自1996年3月3日公安部出台的《“九五”公安工作纲要》中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 “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以来,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科技强警战略,公安科技尤其是公安信息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盾工程工程建设实施之后,全国公安机关以“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为目标,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公安信息化应用已经深入到各项警务工作中。因此,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也成为了公安民警必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之一。无论是公安院校的信息化教育还是对于在职民警的公安信息化培训,都是警察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警察素质的有效途径。2010年7月,公安部制定了《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信息化应用技能训练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公安信息化的教育与培训来提升民警的战斗力和综合素质。因此,以提升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为导向,对现有的信息化教育与培训的模式进行改革,提升民警的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是适应当前警务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把公安信息化融合到教育培训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警的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是信息化时代民警履职的基本素质,根据公安工作现实需求和我国公安机关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民警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整体架构主要主要包括八个方面。(见图1)

一、计算机操作能力

这是民警需要掌握的信息化最基本的技能,各项公安机关信息化工作都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熟悉与应用。民警要对于计算机的硬件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启动、关机以及其他计算机正常使用的操作技能,对计算机的附属设备鼠标、键盘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能够熟练地操作和运用。

2.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熟悉与应用。因为目前我国公安机关所开发的各种警用平台基本上都是基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因此,要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能做到熟练操作,包括对于系统中软件的安装与卸载,资源管理器里文件的新建、复制、粘贴及其他基本操作等等。

二、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公安信息化的大量网上办公和网上办案,都要通过计算机的基本办公软件来进行编辑和制作。

1.电子文档的处理。目前通用的电子文档处理软件主要有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WORD和我国金山公司开发的WPS,这两种电子文档处理软件具有兼容性,因此,民警要掌握其中的一种电子文档处理软件的操作,包括对于电子文档的文字编辑、页面设置、排版打印等等。

2.文字的录入。民警掌握的文字录入主要是对于汉字与英文的录入,以汉字录入为主,特殊岗位的民警如出入境管理等承担外事任务的民警还要掌握相关语言的文字录入。一般民警至少要掌握拼音或者五笔等一种以上汉字的输入法,不包括语音或者手写输入。此外,文字的输入还有速度上的要求,根据公安部公安信息化应用技能训练的标准,民警汉字的输入的速度至少要达到(70-年龄)字/分钟,如民警年龄是30岁,则汉字输入速度应当要达到每分钟输入40个汉字。

3.PPT幻灯片的制作。PPT(微软PowerPoint软件)幻灯片主要功能是对案件和事务的直观展示,常用于公安机关的案例研判和工作流程介绍等。因此,民警要掌握PPT幻灯片的制作、编辑和播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各种多媒体软件来充分发挥其直观展示作用。

4.电子表格的运用。目前公安机关主要采用的是微软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拖过该软件对于公安信息化工作中形成的表格和数据进行运算和管理。民警要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对于表格和数据进行简单的管理和运用。

三、计算机工具软件应用能力

计算机工具软件是丰富公安信息化内容,方便公安资源流转的有利工具。

1.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民警要对PHOTOSHOP或者其他图像处理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图像处理软件对于公安信息化工作中形成的图形进行编辑、格式转换以及浏览等操作。

2.视频音频的应用。除了承担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的特殊岗位民警外,一般民警不需要掌握视频的后期编辑与制作,但必须要掌握视频的摄入和音频的录入,掌握各种视频、音频的播放方法,能够通过各种播放软件播放公安信息化所需的AVIMPGWMV等视频文件和MP3等音频文件。

3.文件压缩软件的应用。压缩软件为是公安电子文件尤其是大型文件流转提供了便利条件。民警要掌握能够把文档、图片等进行压缩的WinRAR或者ZIP等常用的压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能运用这些软件对于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进行压缩、解压缩等操作。

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当前社会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公安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1.网络浏览器的应用。当前网络上的浏览器五花八门,但功能大同小异。民警要熟练掌握其中一种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除了能利用网络浏览器输入IP地址或者网址对于指定网络进行访问之外,还应当能够对于网络浏览器进行主页设置、历史记录的查看与删除、收藏夹的添加与清理等操作。

2.电子邮件的应用。电子邮件(E-MAIL)在公安信息化工作中使用频率很高,大多数文件的流转都是通过电子邮件来实现的,因此,民警要能够熟悉电子邮箱的申请、登录以及退出,能够使用电子邮箱接收、发送各种电子邮件以及相关的附件。

3.FTP文件传输的应用。公安系统流转的很多文件是属于设计警务秘密的内部文件,这些文件不适合在互聯网上进行发送与接收,这些文件的传输主要是借助与公安内部网的FTP文件进行流转。因此,民警要掌握利用FTP建立文件夹,能够把文件通过FTP进行上传和下载,并把各种信息和资源保存到本地的硬盘或者移动存储介质之中。

4.搜索引擎的运用。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让民警查找到大量的网络资源,因此,民警要掌握利用互联网上常用的BAIDU百度、SOGO搜狗等搜索引擎对公安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搜索和查阅。

五、信息装备应用能力

信息化装备是公安机关为适应当前执法对信息化需求而配备的公安信息装备,公安机关各个岗位对信息装备的要求不一样,。目前公安信息化的装备主要包括用于现场执法的摄像机、录音笔等;用于信息化办公的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投影仪、移动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等等。民警要根据自身岗位和业务应用系统的需求,熟练运用各种相关的信息化设备,对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存储、传输、查询、浏览等操作。

六、公安信息化系统应用能力

经过多年的金盾工程建设,目前我国的公安信息化网络体系已比较完善,并融入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基层组织的公安执法工作当中。各个岗位的民警应当熟悉公安网、警务信息综合平台以及相关业务的应用系统,掌握其功能应用和操作方法。

1.公安业务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各个岗位的民警要明确本岗位相对应的公安业务系统各个模块对于信息采集和录入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能够按照标准来及时、全面、准确地采集和录入本岗位信息源的有效信息。

2.公安网信息的检索与查询。一是能够运用全国信息检索等公安网信息检索的工具,在全国的公安网范围内检索到自身业务所需的公安信息;二是使用专门的公安数字证书登录到公安网上的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公安信息资源库、各类业务系统等相关系统和资源库,查询业务工作所需的相关信息。

3.网上办公与网上办案。在掌握公安业务系统和平台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岗位相对应的系统和平台,开展网上审批、审核等网上办公或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等的网上办案。此外,民警还应当能够运用信息研判为岗位办公、办案服务。

4.网上训练、学习与考核。通过公安网上的远程教育训练系统和平台,门不出户地在网上进行自主的训练、学习,并根据系统的考评体系来检验训练和学习效果。

七、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公安机关的很多信息属于国家规定的秘密或者警务内部信息,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

1.计算机系统密码的设置与使用。要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对于开关机、屏幕保护等密码的设置和对敏感文档、电子表格、压缩文件以及演示文档等进行加密的方法。

2.计算机病毒的防护与查杀。一方面要掌握计算机防火墙的安装和使用,避免病毒的侵入;另一方面能运用计算机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和木马进行检测、查杀。

3.公安网“一机两用”客户端软件的应用。“一机两用”客户端软件是检测计算机是否存在公安网、互联网共用的软件,可以避免公安网信息的泄露。因此,民警要熟练使用公安网“一机两用”客户端软件来确保自己使用的公安网电脑的安全。对于该软件的应用要做到四会:会注册——公安网设备的联网注册、会注销——计算机退出公安网的注销、会送修——通过严格的申报手续进行报修、会补漏——利用“一机两用”软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检测和下载漏洞补丁进行安装。

4.公安数字身份证书的运用。对于公安机关专用的数字身份证书,一是要会用,能够通过公安网下载和安装相对应的驱动程序,使数字证书能在电脑中正常使用;二是要安全,要确保数字政府的安全,在熟悉密码操作的同时,掌握安全使用和保管数字身份政府的具体方法,避免数字证书的丢失或盗用。

八、公安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应用能力。

公安信息化也不能偏离法律的轨道,因此,民警在使用公安信息设备、公安网和公安信息平台时,必须要熟识信息安全、信息保密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利用法律法规来保障公安机关信息化执法的合法性,如利用《反恐怖主义法》来整合社会信息资源,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此外,熟悉公安信息化法律法规一方面避免出现危害信息安全或泄密等案件、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确保公安机关执法对象的隐私权等各项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以民警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需求为导向,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立足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公安信息化融合于公安院校教育与培训模式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确定民警教育培训模式的主导方向,探寻适应公安工作发展和现代警务实战需求的教育培训新路子,整合公安院校和各基层实践单位的信息化资源,这对提高民警的信息化教育训练水平,为广西公安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关决策、实施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郭声琨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物证鉴定中心调研时强调 不断提升公安工作科技化水平[N].法制日报,2014-8-27.

资金项目: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公安信息化平台的‘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2016JGB426);2015年度广西公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以提升信息化警务实战能力为导向的民警教育培训模式改革研究”(GAT2015-19)。

作者:周俊

第3篇:推动公安改革 实现强警兴国

2018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要根据公安机关性质任务和人民警察职业特点,尊重警务技术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完善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建立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于公安机关特别重要的两大改革文件:《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改革方案(试行)》和《公安机关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方案(试行)》,这标志着公安机关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已经从试点进入到正式拉开大幕,这也是全国200多万公安民警翘首企盼的利好消息。

改革要加快两个文件的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改革一直在不断取得新突破,解决了不少过去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激发了公安队伍生机活力。当前,两个文件的出台,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公安民警的高度关心关爱,对深入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众所周知,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既光荣神圣又艰苦危险。民警作为公安队伍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决定了公安工作发展的后劲活力和队伍战斗力的生成转化。从机制及管理层面把从优待警暖警工作和职业保障措施落地到位,有效增强民警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公安事业垒炉添薪,对公安民警切实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保障、思想上关爱、生活上体恤、人文上关怀、精神上慰藉,知警心、汇警智、聚警力,保护民警执法权威,加强值勤安全防护,为这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注入绵绵不断的活力,对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激励广大公安民警积极履职、更好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有关主管部门会抓紧制定两个改革方案的实施办法,细化政策措施和推进方案,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尽快推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实施,早日让广大基层民警享受改革成果、享受政策红利。

改革要把握方向和定力。两个文件的出台,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了一个新的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艰巨性将更加突出。为此,在改革中务必把稳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坚决做到“六个牢牢把握”:要牢牢把握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政治原则,坚决捍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政治建设,坚持“公安姓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要牢牢把握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的政治属性,坚决捍卫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牢牢把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一步营造和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上有新的更大作为;要满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治警新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公安队伍建设;要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党和人民满意的过硬公安队伍,为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之路;要精准辨识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新特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协同推进各项惠民与惠警改革举措的落实,不断把公安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要立足基层基础。当前,公安工作已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基本导向要坚持一切围绕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效能和战斗力,注重内涵式发展,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力量配置,理顺事权关系、层级关系和机构关系,重塑警务组织形态、实战流程形态和警力配置形态,坚持一切围绕激发基层活力、增强基层实力、提升基层战斗力,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要创新基层警务工作模式,把派出所置于基层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进一步规范职责任务,理顺所队关系,优化警力配置,强化警务保障,努力打造成为预防打击犯罪、保卫一方平安的基层多功能战斗实体。

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公安机关要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更有保障。要坚持以更好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为导向,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紧紧围绕让群众和企业到公安机关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打造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升级版,推进审批服务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服务效率和质量。

改革要協调有序推进。当前,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完成好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出入境管理机构和公安现役部队改革任务。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深入推进四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大力加强智慧公安建设,坚决打破部门警种壁垒,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警务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通讯员:王柱军)

作者:王冠中

第4篇:科技强警[模版]

充分发挥科技 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姓名:学号:201020610006

专业:公安管理学)

摘要: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 科技强警”意识, 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确立民警科技强警意识。 要抓组织领导、思想教育、人才建设、科技应用, 使科技尽快地转化为战斗力。 要在实施“ 科技强警” 方针中加强规划管理、装备管理和制度管理。还要及时总结、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强警;公安科技工作;科技创新

人类已在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成为体现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机关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科技强警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公安机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出科技强警战略是新世纪公安工作最重要的创新。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到来, 公安科技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将起到必不可少的支撑、保障、服务与推动作用[1]。 一 关于未来公安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保持我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是利用好、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宏伟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公安科技作为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的内在促进要素, 只有融入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才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科技强警在西方国家警务改革中早已施行。与此相比, 中国的科技强警研究刚刚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期。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公安机关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 但其警力不足等现实状况向公安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使国内警界认识到研究科技强警的重要性, 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科技强警研究的学者,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二 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大任务

到2002年, 我国GDP人均将从现在的1000美元上升到4000美元左右, 经济总量达到近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未来的综合预测表明, 这一时期将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最为活跃的阶段, 也对公安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3]。中央的《决定》对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出了重大任务, 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弘扬科技精神, 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 广泛运用先进技术, 提高公安工作水平。要加快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尊重科技人才, 用好科技人才。要加快“ 金盾工程” 建设, 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 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周永康部长在“ 二十公” 报告中将公安科技工作定位在为“ 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 提供有力保障” 。周部长还强调,“ 积极推进公安科技建设, 加快引进和转化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成果, 加强刑事司法科学体系、特种警用装备科学技术体系建设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4]。“ 建立跨警种、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重视社会科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加强公安理论研究, 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十公” 确定的“ 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实现新的跨越”的奋斗目标, 既令我们十分振奋, 又感到责任重大。为此, 公安部于年月颁布了《全国公安机关— 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强警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部署了实施“ 金盾工程” 建设、加强公安科技攻关、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强化公安科技人才建设、完善科技强警保障机制个方面的科技强警任务, 共涉及20项工作内容,简称“ 科技强警20条” 。我们要贯彻好“ 二十公” 对公安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 就要认真落实“ 科技强警20条” , 确保新世纪新阶段公安科技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三 关于当前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工作思路

在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过程中, 全面贯彻“ 二十公” 精神,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 立足公安工作实际, 以“ 金盾工程” 建设为龙头,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促进科学技术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紧密融合为核心, 集中力量, 突出重点, 加快推进科技强警的各项工作, 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6]。

第一, 对照公安科技工作, 认真学习周部长关于执法为民思想的论述, 加深对新时期公安工作的理解, 深化对公安科技工作的认识,从“ 转变执法思想” , “ 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上下工夫, 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充分理解执法为民的内涵, 充分认识科技是公安第一战斗力的论断, 重新审视公安科技在执法为民中的作用, 深人了解公安业务对科技工作的需求, 把科技强警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紧密相连, 把科技强警与公安机关切实提高执法水平紧密相连。科技强警工作要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人手, 认真贯彻落实执法为民思想。

第二, 应树立“ 以人为本” 的新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要在注重物质世界改造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坚持“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要以满足科技人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学事业的出发点,并通过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

[5]新老衔接、满足公安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 制定使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7]。坚持“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需要大幅度提高全体民警的科学素养, 将科学普及工作作为科技强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础, 不断提高民警获取、学习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第三, 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集成。要在科技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和再创新, 逐步增加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为提高公安战斗力提供更丰厚的科技支撑。同时, 要尽快形成有利于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组织机制[8]。公安科技发展的前途, 不仅取决于各类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 而且取决于宏观管理的能力。科技强警战略的贯彻落实, 必须建立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技术集成的基础之上。

第四, 应将实现重点突破作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新兴学科不断涌现[9]。这使得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 在广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努力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 解决公安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认为, 在科技强警工作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 金盾工程” 建设,完善公安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主要业务应用信息系统, 加强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与应用机制, 建成满足当前急需和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公安工作信息化框架体系, 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项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

公安科技创新是一项富于挑战的事业, 它使公安科技事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公安业务发展需求这一公安科技创新的不竭之源, 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制, 进一步扩大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乃至国际上的科技资源, 提高公安科技创新水平, 实现公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达到“科技强警”的目的

[10]

。 参考文献: [1]谈峰.安全预警: 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201- 202. [2]静丽.公安科技创新与科技强警[N].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总第71期. [3]张平.网络法律评论( 第4 卷) [C].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4:29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274. [5]周庆山.信息法教程[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2. [6]王志华.犯罪情报资料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 126- 127. [4]陈兴良. 刑法哲学[M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4. [5]立彦. 面对国家的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M ] . 山东: 泰山出版社, 1998 .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33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233. [8]拉德布鲁赫. 法学导论[M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2. [9]龚玉朝.科技强警研究综述[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11 [10]孙玉文.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N].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总第94期.

第5篇:科技强警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警力与任务、形势与能力、装备与需求、传统警务模式与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要求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突破困境,昆明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创建“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向“科技要警力、要效率、要战斗力、要控制力、要满意率”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打造人居最安全城市的核心战略,使“科技是第一战斗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强警是第一方略”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四抓工程”:保证科技强警建设稳步推进

为确保创建工作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组织有力、实施有序,昆明市重点实施了“四抓工程”。

抓理念统一思想。为破解长期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昆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杜敏于2006年5月率市公安局所有党委成员和14个分县(市)局、直属部门“一把手”赴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南京、芜湖、杭州学习考察,带头改变工作理念,并在2007年初提出“扭住信息化建设不放”和“报警监控系统建设不放”的工作思路,把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通过分层次召开创建工作启动会、组织建设协调会、项目攻关推进会、现场经验交流会、成果经验宣讲会等形式,不断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树立“科技强警是最经济、最大的节约”理念,强力实施“不懂科技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制度,自觉主动养成“上班必开机、开机必上网、上网必浏览、办案必查询”的习惯,真正使科技强警工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抓目标倒逼进度。为使创建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要求明细,昆明市制订了《昆明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建设进度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提出以整合科技资源为核心,以建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载体,对指挥调度、物证鉴定、现场勘查与处置、报警监控、智能交通等项目进行重点攻坚,全面提高公安工作科技含量。通过采用目标倒逼进度工作方法,逐一明确建设要求和时限,形成了“建设项目有人抓、建设进度有人管、建设任务有人干、建设成效有人查”的良好局面。

抓领导落实责任。昆明市政府专门成立由昆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杜敏任组长,市发改委、市信息办、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综治办、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各司其职、强力推进。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孟苏铁,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云南省副省长刘平,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

等省市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多次听取专题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并从政策、经费、装备等方面做出重要指示,极大地帮助公安机关解决了一大批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抓整体协作推进。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先后以文件、“市长令”、制度等形式出台《推进科技创安、打造平安昆明“十一五”建设规划》《昆明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关于聘请公安科技建设专家顾问的决定》等规范性文件,全方位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力量参与科技强警建设的积极性,主动建立与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项目咨询、论证、验收、评审制度,为整体推进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四项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要做好科技强警这一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靠科学管理、靠严格奖惩、靠全程监督、靠执行落实。为此,昆明市公安局逐步完善了“四项工作机制”。

建立科技项目规范管理机制。在创建工作中,必须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才能保障创建工作协调有序发展,也才能防止重复建设,杜绝资金浪费。为此,昆明市公安局先后制订了《科技建设管理规定》《科技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安科技建设项目、公安科技设备、公安科技人才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科技项目建设有章可循。

建立全程追踪考核奖惩机制。科技强警的成败取决于全体民警的创新意识、执行效果和工作积极性,为深度挖掘潜能、激发工作热情、培育创新意识,昆明市公安局制订出台《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评选表彰暂行办法》,每年至少对5个基层科、所、队及40余名从事公安科技工作的民警进行表彰奖励,对创建工作进行全程追踪考核评估,使民警正确面对压力,主动寻求动力,激发创建活力。

建立督察倒逼落实工作机制。2007年,昆明市公安局将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项目和电子监控报警系统建设纳入市政府、市公安局重点工作考核,并进行分解立项督办,切实强化督察、问效、问责三大手段,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监督,做到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察倒逼落实,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计划、按要求实现。

建立科技人才重点培养机制。通过选拔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派出业务骨干跟班学习、加强科技人才招录等方式,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大幅提高。目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25名,占全市总警力的8.25%%。2年来,在信息技术、行动技术、刑事科学、智能交通等方面分别获省、部、市科技进步奖。全面落

实基层科、所、队配备信息员(科技协管员)制度,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部公安业务部门和基层科所队室及点、线、面均有科技强警人才储备的立体格局。

“四个加强”:服务实战和群众满意是目的

在科技强警工作中,人员素质是基础,经费投入是保障,规范制度是支撑,应用效果是关键,服务实战和群众满意是目的。为确保创建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开展,昆明市重点突出了“四个全面加强”。

全面加强教育培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科技大练兵,并投入上百万元培训资金,累计组织251期16513人次的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集中培训,使每名民警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同时,通过召开举办丰富多彩的培训会、演示会、宣讲会、博览会和科技活动周等方式,不断提升民警科技素质和应用水平,为全面推进科技强警工作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全面加强经费投入。昆明市公安局相继出台《昆明市公安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昆明市公安局“金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等文件,以落实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制度为抓手,狠抓科技强警经费保障落实。近2年来,昆明市共投入科技建设资金2.4亿元,争取省、市两级科技部门2000多万元的立项资助,为全面推进科技强警工作提供了充足资金。全面加强标准制订。为确保科技强警创建工作统一标准、规范运作,市政府和市局制订下发《昆明市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昆明市公安机关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采集工作的规定》《信息采集室建设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让各级各部门和一线民警“瞄得准目标、看得清标准、抓得住关键、找得到措施”,为全面推进科技强警工作提供准确的参照。全面加强基础建设。现已完成2000兆接入公安二级网和四城区分局、直属部门千兆网的改造。昆明市公安机关各级各部门共开设443个局域网网站;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已全部完成“三台合一”建设;百名民警专网计算机拥有量由创建前的42台增加至76.5台;全警数字身份证的拥有率从创建前的54%增加至100%;基层一线民警350兆集群电台配备率由创建前的52.6%提升至61%;信息中心已建成数据库服务、应用服务、网页服务三层运行支撑体系,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1.8亿条,信息资源库的年访问量超过280万次;新建143个标准信息采集室,覆盖全市243个基层所队;全市14个刑事技术室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建成容量为100万枚的市局中心指纹库,已采集30万枚现场指纹,比对速度提升到10万枚/秒,指纹活体采集占全市采集总量的80%以上;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启动建设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自建3458个报警监控探头和78个三级监控中心,利用社会资源建设63603个监控探头。

“八个促进”:

增强科技强警建设示范效果

科技强警的成效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实战应用水平的高低上和服务群众质量的好坏上,为使科技强警的效果最大化,昆明市集中用“八个促进”增强科技强警的示范效果。用科技促进侦查破案。建立贴近基层、突出实战业务需求的流程化、规范化、角色化的“刑事案件管理系统”,实现业务工作和信息工作的双向促进。利用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网络化审核审批,以执法操作标准化促进执法办案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整合系统信息资源,实现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指纹信息的关联采集和应用,为信息应用、分析研判、指导侦查创造了条件。2007年以来,全市利用网上信息资料协破案件2275起,同比增加206起;利用指纹查中案件首次突破千起大关,同比上升了15.4%。

用科技手段促进信息研判。昆明市公安局设立信息研判专门机构,制订配套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基于警务信息平台、省厅研判平台和110警情自动分析系统的日报送、周汇总、月分析和突出问题适时研判、适时分色预警的工作模式,为基层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有力推动了“警力跟着警情走”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新型警务模式的形成。用科技支撑促进平台建设。昆明市公安局从2006年底筹资1437.4万元建设连通所有公安应用系统和八大资源库、集网上办公办案和警情预警等功能为一体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全力构造“全警参与、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格局。通过采取强行推进和强力入轨等措施,初步实现了警务工作程序化、法制监督全程化、民警考核智能化、岗位工作数字化、管理结构扁平化的目标。目前,近90%的基层民警在网上办理日常业务工作。

用科技成果促进禁毒斗争。全力加大了车载式、便携式X光机,个人防护装备,毒品微量检测,取证设备等装备投入,3年共破获贩毒案件13912起,其中万克以上案件63起,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向实战部门和派出所发放9000余份新型毒品、毒物快速检测板。全市呈现出无毒县乡增多、毒品犯罪下降、社会吸毒减少、毒品市场萎缩的良好态势。2008年9月19日,昆明市强制戒毒所研发的新型毒品成瘾戒断药物新毒康胶囊正式获得生产批文,结束了我国在新型毒品成瘾者戒断过程中没有戒断药物的历史,填补了我国在新型毒品成瘾戒断药物领域的空白。

用科技促进治安管理。准备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20万个报警监控探头,目前,已经建立完成67061个。通过近一年打防“两抢”犯罪的工作,不仅打破了历年来“两抢”警情频发,刑事、治安警情持续上升的历史,还提前实现了市局制订的下半年每天“两抢”警情控制在个位数的目标。4244家旅店安装完成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安装率达99.6%。该系统建成以来,通过系统自动报警共抓获公安部网上通缉在逃人员598人,使用效果排名全省第一位。通过二代证办证信息的碰撞比对,共抓获了41名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利用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收集80余万条治安基础业务工作信息。

用科技创新促进交通管理。针对昆明市混合交通模式及交通供求严重失衡的现状,应用科技手段对交通管理进行整体谋划,对昆明市内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周密、详实的调研,在昆明主城区采用了路口“禁左”措施及部分路段实施“绿波信号控制”等科学管理方式,改善了昆明主城区交通拥堵的状况,高峰时段通行车速由此前的不足10公里每小时提高到了21公里每小时。

用科技导侦促进精确打击。市局共投入了653万余元专项建设经费,率先在全国城市公安行动技术部门建成了技侦侦控系统;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先后完成了“移动侦查取证指挥车”等多个技侦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其中,“移动侦查取证指挥车”获第三届全国公安技侦技术革新成果三等奖和2006全省公安技侦技术革新成果一等奖,“技侦地理信息系统”获2007全省公安技侦技术革新成果一等奖。

用科技措施促进便民利民。市局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户口迁移网上办理,并通过电话查询、手机短信、互联网门户网站等方式,不断拓宽与公众联系、沟通的渠道,提供服务群众新方式。

第6篇:论科技强警大全

浅谈科技强警

本文试从当前科技强警在公安机关实施的现状,分析其发展必然性,剖析在岗民警在科技强警方面的不足,在把握科技强警在我国公安战线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公安院校在这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利用这种倒逼机制,实现在警察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培养好科技强警所要达到的素质与能力,使公安院校学子能更好地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才智,服务社会。

关键词:科技强警

实际情况

学生角度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教强国正是我国为应对 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警务工作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安部党委根据国家总体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公安工作的现实情况及时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工作指导方针,这项方针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意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全面促进公安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必要性。

向科技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已经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面促进公安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科技强警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社会特征。新的犯罪形式,特别是高科技犯罪大量涌现,给我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定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国内外反华势力,逐渐并越来越广泛使用互联网和现代卫星信息传播技术对我国实施破坏行为,而公安机关正是与这些反对势力作斗争的先锋、正是保护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稳定的金盾卫士,如果公安机关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和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不能将科技转化成御敌的利剑,保护我国各方面的安全只能是空谈。

(二)、科技强警是落实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法治社会,公安机关必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依法行政。同时,对执法程序的合法性特别是证据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广大公安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不仅对提高破案数量、质量有积极作用,而且让执法者的行为可以更加文明、得体,更易被群众所接受。因此,公安科技工作必须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必须真正实现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同步发展。

(三)、科技强警是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一,公安机关有权力、有法定义务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任何企图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应受到制止,但是由于金融贸易、IT等行业大量运用现代高科技,公安机关传统的管理技术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新的冲击。因此,公安机关主动掌握高新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实现对那些高技术犯罪以严厉打击,对我国经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公安科技在公安机关的现状、原因分析及相关解决措施。

2003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庆祝公安大学建校5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代表部党委要求公安大学“发挥全国公安机关最高学府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努力把公安大学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和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阵地,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由周永康同志的讲话我们可知,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对公安科技的实质学习和运用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这两方面与公安科技发展的要求并不相协调,理论与实战的矛盾;整体民警、学警思想懈怠问题;公安科技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问题。

(一)、从从事公安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分析

1、在我国现有的200万人民警察中,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不到10%。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缺失严重;现有科技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现象严重;学非所用现象较为普遍;高素质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受公安机关现有条件的限制,科技人员在外部市场中容易找到待遇更为优越的工作,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也不例外。经济条件更为落后的中西部公安机关更是人才极度匮乏。二是针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广大科技人员在立功受奖、选拔任用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寻找一切机会调离科技工作的岗位,科研成果的产生更是凤毛麟角。

2、由于公安机关现有管理体制的制约,面向公安科技人员的管理政策和制度一直得不到落实。一是职称评定政策不稳定,公安科技人员的职称由谁评定,多长时间评定一次,警衔问题如何解决等等。目前,在公安院校的教师同时基本都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项目,其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较为完善,但公安机关这方面较差。

(二)、从公安机关民警整体科技素质分析 有些民警的科技强警意识不强,只有提高他们的科技强警意识,才能更好地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目前存在这些现象:耗费巨资购买的设备长期闲置不用;遇到实际问题时采用的仍是传统思维,没有运用先进的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有些购买的设备只是在上级或领导检查时演示,形成不了战斗力,对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排斥心理。原因分析可知,由于中国经济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快速发展起来,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不需要太多的科技设备支持,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思维习惯化。民警只有在充分认识公安机关需要科技的急迫性上,改变观念、提高意识、勇于创新才能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三、结合公安部党委关于科技强警的思想指导和公安机关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公安院校学警在科技强警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国警察教育的一条原则就是,通过系统全面的大学本科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在公安实战中用己所学为我国公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同志在2014年新年寄语中说到,“把公安大学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教育训练的主阵地、提高民警素质的大熔炉、对外警务交流的新窗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就是新世纪公大人的公大梦!”以科学技术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科技能力。

(一)、学校组织的学习科技强警方面的讲座、观影等学习机会较少。同学在学校里接受的政治纪律教育较多,但科技强警方面差强人意。学生获取这方面的渠道主要有一些有关公共选修课和自学。

(二)、同学与老师在科研方面的联系较少。公安大学的每位老师基本上都有科研项目在身,他们也希望有同学可以和他们一起进行科研,但由于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老师的课业量较大,无心也无力向同学讲授科研知识。

(三)、警务化管理与教务系统的冲突。警校不同于一般大学的地方就是有警务化管理,学生一日生活的各个时间段都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这样对培养同学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有很好的作用,但因本科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较研究生相比还不够严密,在警务化管理的框架下,很难允许潜下心来做研究。

(四)、同学很少有机会在实训中使用新的科技设备。在校学习期间,多以理论为主。即使在大三学时进行基层派出所实习时,也缺少必要的科技知识培训,而多以主动向带队民警学习为主,但如前所述,目前,公安机关民警在新科技面前也往往掌握不足,这就容易陷入新科技难以掌握的泥沼。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校与同学的实际条件和情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学校在实际上真正重视起来,在全校营造起一种良好的学习、研讨、进步的氛围。适当增加相关讲座的数量,鼓励同学自主或跟老师进行科研活动。另外,可以考虑建设中国警用装备展示馆,采购最先进的信息化、微电子、新材料、安全防范、特种设备或模型,配有专业讲解、操作人员。仅以警用特种装备为例,可以购进一批52式手枪、冲锋枪、专业战术索降设备、特种单警防护装备,在校特警队中装备。配以警体系老师指导,并充分利用北京地理地理资源优势,与北京市蓝剑突击队合作,全面促进同学在特种装备方面的学习与掌握。

(二)、调整老师的课业量,定量设置相关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让老师从疲于应付庞大的课业量中解脱,有时间有精力准备相关课程。同时,制定《学生科研具体实施方案》,帮助同学们在警务化管理的框架下较为自由的进行研究。

(三)、同学要转变思想,重视公安科技,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科技实践证明,观念的落后是最根本的落后,只有解放思想,改变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敢于创新,才能不使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某一点、某一块,才能让我们把视野放在更加宽广、更加深刻的层次,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全面发展自己,弥补不足,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4

2、 边培忠等.《通用公安科技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8

3、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

4、 张惠文.《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2

第7篇: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文章标题: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前不久,**县公安局计算机安全监察科科长兼“金盾办”主任刘新生因为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上大胆创新,科学管理,成为一名出色的科技强警排头兵,被评为2006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精:技术创新抓获案犯80人

去年6月,接市公安局通报:2名涉黑上网逃犯可

能潜逃至**,除几个上网QQ号码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网上追踪的重任自然落在了“金盾办”主任刘新生身上。他接到任务后,进行认真分析和技术比对,随即对一即时IP锁定软件进行了修改,使之具备自动锁定报警功能。接到任务第二天、第四天晚上,逃犯张某、钟某相继出现在网上,一出现即被守候在电脑旁的刘新生锁定所在位置IP,断定张某、钟某分别在县城两家网吧内。面对如神兵天降似的出现在面前的公安民警,张某、钟某发出哀叹:自己的神机妙算还是在这位网警面前失算了。这一事例是刘新生大胆探索,创新技术,灵活应用科技,加强科技建设为公安实战服务的众多事例中的一例。

科技强警就是要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为侦破案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等公安实战服务,贴近公安业务管理需求开展公安科技建设。在计算机专业里,刘新生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自学,掌握了研制开发软件的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他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先后开发了OA办公系统、**县公安综合业务系统,为“网上破案”、公安工作信息化提供了快捷的手段。近年来,全局通过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抓获嫌疑人80人,其中网上逃犯17人,这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让80名案犯无处可逃。

细:科学管理年节约经费3万元

科技强警从何着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全凭探索和创新,作为县级公安机关“金盾办”主任,刘新生不仅以精湛的本领创新,运用公安科技,更注重周密细致,加强和完善科技管理。

自上任“金盾办”主任后,刘新生积极转变角色,大胆管理,探索出一条公安信息通信运行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全新管理路子。在他的努力下,**县公安局实现了“金盾办”实体化管理,在全市公安机关中建立了第一个信息中心。中心专门负责全局通信网络,特别是四级网的运行管理,对全局通信网络运行情况实行日记录、周检查、月通报。加强了网络和信息安全内部防范,建立全局有关单位、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和用户的三级信息安全责任制,从整体上来构筑**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在前两年全球爆发“冲击波”和“蠕虫”等网络计算机病毒期间,刘新生总是带领技术人员白天坚守信息中心机房,晚上加班加点,密切监视病毒的动态,研究杀毒办法。

由于已形成的管理机制和日常的有效管理和有效防范措施,全县公安机关网络及100余台计算机终端无一受到感染,有效地保护了全局信息通信正常运转和公安业务数据服务器的安全。“三分投入,七分管理”。目前,**县公安局平均2人就有一台电脑,通信装备、局端信息中心机房设备多,为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刘新生发挥自身技术力量自行进行整合和维护,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为局里节约设备维护、维修费用3万余元。

专:一“网”情深10余年

“不是所有民警都能经历惊天动地的场面。作为一个从事公安科技建设工作的民警,自己所能做到的全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平凡的工作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刘新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公安信息通信运行保障工作业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派出所信息网络设备、350M无线通信系统转信台、公安专网电话、机关局域网设备的维护,公安科技建设规划、实施,公安业务系统应用指导,公安综合信息网维护等等这些任务的具体落实,都压在刘新生的肩上,他不辞辛苦,自我加压,一项一项地安排、布置,身体力行不停地在穿梭忙碌。2005年4月,治安防控体系道路监控系统及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建设启动后,他率领全办人员全力以赴,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其他非工作时间,都予以全过程配合。在短短的一个星期,治安防控体系道路监控系统及指挥中心“三台合一”中心端设备在没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在7天里,刘新生白天与建设工程队在道路现场一起进行设备安装,晚上加班加点在中心机房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最长的一次有30多小时没合眼。到最后关键的日子,他偏偏患了重感冒,还发起高烧,领导劝他休息一下,但他知道此时的工作更需要他。于是,他吃了点药、拿块毛巾在额头上敷一下就过去了。

有耕耘就有收获,汗水也给刘新生带来诸多的荣誉,他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110报警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优秀人民警察”等10项荣誉。(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2007年4月7日)

《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第8篇: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文章标题: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前不久,**县公安局计算机安全监察科科长兼“金盾办”主任刘新生因为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上大胆创新,科学管理,成为一名出色的科技强警排头兵,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精:技术创新抓获案犯80人

去年6月,接市公安局通报:2名涉黑上网逃犯可

能潜逃至**,除几个上网QQ号码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网上追踪的重任自然落在了“金盾办”主任刘新生身上。他接到任务后,进行认真分析和技术比对,随即对一即时IP锁定软件进行了修改,使之具备自动锁定报警功能。接到任务第二天、第四天晚上,逃犯张某、钟某相继出现在网上,一出现即被守候在电脑旁的刘新生锁定所在位置IP,断定张某、钟某分别在县城两家网吧内。面对如神兵天降似的出现在面前的公安民警,张某、钟某发出哀叹:自己的神机妙算还是在这位网警面前失算了。这一事例是刘新生大胆探索,创新技术,灵活应用科技,加强科技建设为公安实战服务的众多事例中的一例。

科技强警就是要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为侦破案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等公安实战服务,贴近公安业务管理需求开展公安科技建设。在计算机专业里,刘新生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自学,掌握了研制开发软件的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他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先后开发了OA办公系统、**县公安综合业务系统,为“网上破案”、公安工作信息化提供了快捷的手段。近年来,全局通过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抓获嫌疑人80人,其中网上逃犯17人,这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让80名案犯无处可逃。

细:科学管理年节约经费3万元

科技强警从何着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全凭探索和创新,作为县级公安机关“金盾办”主任,刘新生不仅以精湛的本领创新,运用公安科技,更注重周密细致,加强和完善科技管理。

自上任“金盾办”主任后,刘新生积极转变角色,大胆管理,探索出一条公安信息通信运行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全新管理路子。在他的努力下,**县公安局实现了“金盾办”实体化管理,在全市公安机关中建立了第一个信息中心。中心专门负责全局通信网络,特别是四级网的运行管理,对全局通信网络运行情况实行日记录、周检查、月通报。加强了网络和信息安全内部防范,建立全局有关单位、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和用户的三级信息安全责任制,从整体上来构筑**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在前两年全球爆发“冲击波”和“蠕虫”等网络计算机病毒期间,刘新生总是带领技术人员白天坚守信息中心机房,晚上加班加点,密切监视病毒的动态,研究杀毒办法。

由于已形成的管理机制和日常的有效管理和有效防范措施,全县公安机关网络及100余台计算机终端无一受到感染,有效地保护了全局信息通信正常运转和公安业务数据服务器的安全。“三分投入,七分管理”。目前,**县公安局平均2人就有一台电脑,通信装备、局端信息中心机房设备多,为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刘新生发挥自身技术力量自行进行整合和维护,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为局里节约设备维护、维修费用3万余元。

专:一“网”情深10余年

“不是所有民警都能经历惊天动地的场面。作为一个从事公安科技建设工作的民警,自己所能做到的全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平凡的工作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刘新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公安信息通信运行保障工作业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派出所信息网络设备、350M无线通信系统转信台、公安专网电话、机关局域网设备的维护,公安科技建设规划、实施,公安业务系统应用指导,公安综合信息网维护等等这些任务的具体落实,都压在刘新生的肩上,他不辞辛苦,自我加压,一项一项地安排、布置,身体力行不停地在穿梭忙碌。2005年4月,治安防控体系道路监控系统及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建设启动后,他率领全办人员全力以赴,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其他非工作时间,都予以全过程配合。在短短的一个星期,治安防控体系道路监控系统及指挥中心“三台合一”中心端设备在没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在7天里,刘新生白天与建设工程队在道路现场一起进行设备安装,晚上加班加点在中心机房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最长的一次有30多小时没合眼。到最后关键的日子,他偏偏患了重感冒,还发起高烧,领导劝他休息一下,但他知道此时的工作更需要他。于是,他吃了点药、拿块毛巾在额头上敷一下就过去了。

有耕耘就有收获,汗水也给刘新生带来诸多的荣誉,他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110报警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优秀人民警察”等10项荣誉。(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2007年4月7日)

《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公安科技强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第9篇:浅谈科技强警在公安领域的发展

现代科技概论

浅谈科技强警在公安领域的发展

( 201020710040 涉外警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强警这一理念的提出和意义,并指出科技对公安领域的巨大作用和现实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在未来,科技会对公安领域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改变公安工作的格局。最后对科技如何强警,如何在公安领域大放异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科技 强警 公安

一.何为科技强警?

科技强警是指在公安活动大力推进公安科研投入、科技创新,形成以现代科学技术,高精尖设备,信息化系统支撑公安工作新格局。

从本质上讲, 科技强警就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意识, 把公安科技摆在公安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 通过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切实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提高公安机关预防、打击犯罪能力和公安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早在1996 年中央就提出科技强警战略,2003 年,按照中央十三号文件对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出的总体要求,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对公安科技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走科技强警之路已成为公安机关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

科技强警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公安机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出科技强警战略是新世纪公安工作最重要的创新。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到来, 公安科技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将起到必不可少的支撑、保障、服务与推动作用。在公安工作大讨论中,关于科技强警,周永康同志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 强什么?怎么强? 科技强警的一系列研究正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于2010年4月23日参观了第五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理念,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科技含量和装备保障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强警在西方国家警务改革中早已施行。与此相比, 中国的科技强警研究刚刚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期。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公安机关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 但其警力不足等现实状况向公安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科技强警的关键是科技,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 包括科学和技术, 分解开来就是科学强警和技术强警。科学被认为是一种发展着的知识体系, 又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科学强警与知识有关, 需要使用科学知识去提高警务水平, 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技术被认为是人们变革或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 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设计和制造用于生产、运输、通讯、战争、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医学、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

当然这里的工具和手段也包括警务方面的, 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去改进和提高警务水平,提高警务各方面的工作效率。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统一的体

现代科技概论

系, 科技虽然分为科学和技术, 但是他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 ]11因此科技强警也不能割裂成科学强警和技术强警的单方面内容, 在科技强警中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是同等重要的, 是相辅相成的。

二.为何要科技强警?

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公安系统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科技强警,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 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是新形势对公安机关提出的必然要求。科技兴, 则国家兴, 科技强, 则警力强。周永康部长在《2003年全国公安科技管理工作要点》上批示:“ 科技强警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 望抓好各项实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实践证明,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被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实施科技强警战略, 就是要把公安科技作为公安工作的第一推动力量, 使之成为公安工作的内在促进要素, 努力实现公安工作从依靠经验向依靠科技转变, 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从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 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转变, 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

同时,科技强警是公安系统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公安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力量, 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实施科技强警战略, 既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认真贯彻“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思想, 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最重要的一点,科学技术在推动公安战斗力的各要素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也推动各要素内部和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变化, 推动警务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例如, 信息化建设改变了警务人员的组织方式, 推动公安机关重组建立新的工作体系, 优化机构和人员配置, 把更多的警力投向基层、投向实战。信息化与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还改变了公安战斗力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 使警务人员能够运用高技术的装备和手段对更多警务活动对象开展工作。公安科技对公安战斗力要素的组织形式的改变, 推动着警务工作机制按照变化着的要素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创新, 以适应各要素能量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三.科技强警的现实应用

科技强警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创新,在全国各地的公安系统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1.200

6、2007两年中,在绍兴市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绍兴全市上下真正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安为主、社会支持的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模式。

为鼓励民警开展科技应用,绍兴市公安局每年对计算机通信技术、公安交通科技、技术安全侦察等6个专业开展技术资格评审活动,按时发放职称补贴;特别是在全市刑侦系统,连续开展了两届专家、行家、能手评选活动,每月给予特殊补贴。建立同等表彰奖励政策,每年列出50万元专项奖励经费,奖励科技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和科技信

现代科技概论

息化应用示范单位。

市局总结提炼了最为简单、适合全体基层民警使用的《基层信息化应用六步打击法》和《基层信息化应用三类防控法》两套基本战法。六步打击法围绕案、人、物三个最为基本的要素,从网上找疑点出证据,实现精确打击,从而将信息化应用工作转变为民警的日常工作方法。

2. 自 2003 年9 月全国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金盾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广西省柳州市各级公安机关以“金盾工程”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按照公安部的总体部署,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加快“金盾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区公安接入网现已建成开通2096 个基层所队,接入网覆盖率达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覆盖率;全区14 个市、76 个县(市)公安局机关全部开通局域网,建设率达100%,高于公安部建设任务书下达指标;全区14 个市都成立了具有实际管理功能的信息中心,基本具备了公安信息网络和设备资源的运行管理、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利用、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测的能力;以人口信息、刑侦信息、违法犯罪信息、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出入境人员信息等重点应用系统为主的30 多个最基础、最常用的公安应用信息系统已投入运行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公安信息应用已渗透到各个公安业务领域;全区八大资源库基本建成并向全警开放查询,各市公安机关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资源库或应用数据库,全区公安机关各类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记录超过亿条,为公安信息化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3.昆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杜敏于2006年5月率市公安局所有党委成员和14个分县(市)局、直属部门“一把手”赴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南京、芜湖、杭州学习考察,带头改变工作理念,并在2007年初提出“扭住信息化建设不放”和“报警监控系统建设不放”的工作思路,把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通过分层次召开创建工作启动会、组织建设协调会、项目攻关推进会、现场经验交流会、成果经验宣讲会等形式,不断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树立“科技强警是最经济、最大的节约”理念,强力实施“不懂科技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制度,自觉主动养成“上班必开机、开机必上网、上网必浏览、办案必查询”的习惯,真正使科技强警工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昆明市制订了《昆明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建设进度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提出以整合科技资源为核心,以建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载体,对指挥调度、物证鉴定、现场勘查与处置、报警监控、智能交通等项目进行重点攻坚,全面提高公安工作科技含量。通过采用目标倒逼进度工作方法,逐一明确建设要求和时限,形成了“建设项目有人抓、建设进度有人管、建设任务有人干、建设成效有人查”的良好局面。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是公安战斗力的核心, 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必须走科技强誓之路。我们必须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贯彻到各项公安工作中, 全面实施科技强誓战略,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不断提高公安战斗力, 努力增强打造平安和谐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玉朝. 科技强警研究综述[J].求是2010. [2]朱明 科技强警与公安科技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9. [3]马杰. “枫桥经验”为科技强警“导航”——浙江省绍兴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纪实[J].2010.

现代科技概论

[4]邱国定,庄阿刚. 知识管理在公安科技强警中的应用[R].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 [5]宁连瑶. 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走科技强警之路[J].发展论坛,1999. [6]刘亚. 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走科技强警之路[A]. 黔西南日报,2008. [7]韦轶柳. 科技强警金盾生辉[N]. 广西日报,2007. [8]邵清滢,赵飞. 重视科技人才推进科技强警[J]. 人民公安报,2002 [9]陈健. 探索基层公安机关科技强警之路[J]. 公安学刊,1998 [10]渔河. 试谈科技强警的要素[M]. 广东公安科技,2006 [11]朱印生. 浅谈科技强警[M]. 论点摘登,2007 [12]王俭. 科技强警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M]. 公安研究,2003 [13]陈敬华. 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M]. 公安研究,2005

上一篇:电气专业英语单词汇总下一篇:精细化工企业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