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职工安全培训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职工教育培训是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抓手,如何抓好职工教育琣训工作是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培训工作者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注重方法、探索新途径。关键词:职工教育培训;困境;应对措施面对当前煤炭企业困难的新常态,职工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安全生产新趋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煤电职工安全培训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煤电职工安全培训论文 篇1:

试析铁路煤碳运输企业培训模式创新的探索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煤炭企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煤炭行业对职工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尤其在煤炭的铁路运输方向。要想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要重视在员工队伍的培訓上,只有具备高素质的铁路煤炭运输职工,才能够更好的维护铁路煤炭运输秩序。本文就对当前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培训模式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铁路 煤炭运输 培训模式 创新

对于煤炭运输企业来说,员工在工作中的素质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发展水平和速度。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因而企业要想能够在运输这方面更好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当前如何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问题。

一、当前煤炭运输铁路职工培训现状和问题

1.职工培训管理体系效率过低。煤炭运输企业职工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整个煤炭运输工作的多个环节,同时还与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营联系密切。但是在现阶段,由于煤炭运输企业中的系统属于多级别模式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容易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在对煤企运输企业职工进行培训时,缺少明确的主导线索。对于这种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企业培训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实施的目的,还会直接导致整个煤炭运输铁路职工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和进行。

2. 煤炭运输铁路职工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当前的煤炭运输企业中,普遍在安全培训工作上严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培训课程层次不强、内容过时、缺乏新的理念、学员学习兴趣不足;另外,受煤炭运输企业职工的年龄、知识结构层次差异的影响,使其不同群体对于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接收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年龄大的职工学习起来不仅有一定的难度,且不愿意接收新的信息,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敷衍了事;而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的职工在潜意识中只会凭自身积累的经验,不愿意认真参与培训,而且部分职工的理论知识相对匮乏;不同类型的员工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而在培训工作中则缺乏针对性,给培训组织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煤炭运输企业培训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难以提高职工积极性。作为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其之所以要开展职工培训,不仅是为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经营服务。在实际培训模式上,大多都是流于形式。一些职工在对提升技能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其认为企业开展培训,只是给自己添加负担,进而这些职工不愿意主动培训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职工在培训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专业培训方式落后,内容单一。对于铁路职工而言,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用,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

而且企业中的相关部门也不希望通过培训来解决职工的技术力量,这就造成了培训搁置的状态,即使有充足培训的时间,一些被聘请来的教师,只是为了赚钱,而没有热心投入到具体的业务知识教育培训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当前的铁路职工,同时在内容上太深,不容易理解,这样铁路职工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当中运用得很少,进而严重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

二、对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培训模式创新对策进行分析

作为铁路煤炭运输企业,要想能够更好的开展培训,首先就要重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如何创新当前铁路企业培训模式,相关人员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引入师资力量,发展外向型人才流动机制。在通常情况下,铁路煤炭运输企业中的相关部门会聘请一些内部专业人士,来作为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老师,这种做法的虽然有一定的作用,可是内部的人员,其也是依据自身一定的实践经验来传授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当代铁路煤炭运输发展的需要,对此,改变企业要兼顾到外来人才的引进作用。对于当前的煤炭运输,其可以借鉴外国的铁路运输发展力量,向外国学习,或者聘请外国专家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讲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铁路煤炭运输技术的短板,还极大而促进了我国煤炭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

2.转变传统培训观念,进而提升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相关管理人员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首先就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对培训教育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要能够让这些职工认识到培训对煤炭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将职工培训制度化。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煤炭运输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转变传统观念。

3.进一步的完善铁路煤炭运输企业的培训制度。根据当前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发展要求,在职工培训工作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培训制度,同时在培训活动安排上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于培训内容,不仅要能够符合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训练方法和跟踪评价等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考核。

之所以要建立培训制度,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培训工作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而使得其培训不会过于形式。总之,在培训模式上健全培训制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还极大的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铁路煤炭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提供职工综合素质。对于培训方式,企业要能够积极的创新。对于创新方式,则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点:一是,积极开展与铁路职工的交流和帮扶,了解他们的生活动向,发挥好培训的作用,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知识技能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向企业主管部门反映实情。二是,确定培训师资,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编写不同的培训方案和培训的侧重点;三是,对学员的培训结果作出评估,尽快作出信息反馈。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从铁路运输管理方面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还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检验对职工技能,在此过程中,收集他们的学习心得,开展在铁路运输部门的工作轮换、 现场传授、 模拟操作、 多媒体教学、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研讨法等培训的好形式。只有发挥好铁路职工标兵的示范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其自身综合能力。

5.重视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价。关于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价,其不仅是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总结,而且也为下一轮培训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因而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在安全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价于要能够从两方面进行,即培训工作本身和学员这两方面进行评价。在培训结束后,企业相关人员要对培训形式、内容和教学技能的评价,同时还要发现并及时纠正存在错误和偏差,然后修改和提高安全培训计划。最后,要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在现阶段,由于传统的教学考试、资格培训证书等考核方式经常流于形式,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采取灵活实用的考核方式和手段,保证严格的质量控制,进而提高职工安全人员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综合上述,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当前铁路煤炭运输企业的发展,其必须要对当前职工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其竞争力。对于如何创新企业培训模式,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上述中的方式进行,如引入师资力量,发展外向型人才流动机制、转变传统培训观念,进而提升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以及进一步完善铁路企业的培训制度等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在职工培训中应用,不仅有效的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还极大的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推动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华.关于铁路客运企业培训模式创新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4,09:117-118.

[2]朱端豪.浅析现代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改进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4:57+89.

[3]魏晓棠.创新探索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模式的实践应用——西航公司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创新与探索[J].中国培训,2016,21:40-41.

[4]王晓飞.新背景下创新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2,06:265-266.

[5]周文,谈毅.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霍宇平,董跃中.关于电力职工教育培训师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作者:刘红英

煤电职工安全培训论文 篇2:

新常态下职工教育培训方法的探讨

摘 要:职工教育培训是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抓手,如何抓好职工教育琣训工作是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培训工作者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注重方法、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职工教育培训;困境;应对措施

面对当前煤炭企业困难的新常态,职工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安全生产新趋势。本文从分析当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途径及应对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工教育培训存在应付式、缺乏针对性

培训不能结合实情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内容脱节、方法僵化,导致职工学无所用,兴趣不高,使培训停滞在形式层面;二是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职工整天忙于工作,难以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技能演练。培训组织者因工作忙而简化或取消培训;三是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现有的培训主要精力都用在取证培训上,很少对职工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从公司选聘的78名专兼职教师、而操作教师只有6名,上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讲理论,很少聘请一线岗位工作的技师讲课,造成了学用脱节。

(二)培训场地建设与职工教育培训需求滞后

因企业困难、对培训场地建设投入不足,从公司配置专用教室28间、而没有一个规范的实作培训场地。教室就是技能培训场地,黑板就是操作设备,讲台就是操作岗位。

(三)培训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与人才培养要求差距较大

实际操作培训教师虽然在技能方面有专长,但文化低、只有初中文化,缺乏教学技巧,理论知识水平偏低,在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缺乏深度、广度;二是有些理论培训教师本身的知识更新不够,担负培训任务时,总是采取“拿来主义”,现学现卖。

二、新常态职工教育培训方法及途径的探索

再好的培训方案和内容,如果职工不感兴趣,就难以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职工参加培训的抵触情绪。因此,在新常态下职工教育培训,无论从内容设置上还是形式手段上都要有创新。

(一)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系统性强,见效周期长,必须通过科学的筹划,做到进程有序、阶段可控、效果可期。近年来本公司根据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工作的推进,结合职工的文化程度和专业分布,制定了3年送150名到高级技工学校机械一体化专业培训的中长规划,支撑企业的科学发展,达到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确定不同类别人员的培训内容,设置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块。三是科学计划,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即在时间、地点、参训人员、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规划,尽可能让所有人在工作任务较轻、不当误工作的时间段内,得到必要的、有效的培训。

(二)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培训体系运行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直接决定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公司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结构比例不当、能力不强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和提高。一是把好教师的入口关。选择责任心强、文化技能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进入培训教师队伍。根据工作考核情况,解聘了15名理论教师、从新选聘理论教师20名、操作培训教师209名。二是坚持素质提升锤炼。不论是理论教师还是操作技师,都要有计划地进行相关新知识的培训,如理论教师在强化理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实际操作教师要进行教育理论培训等。三是严把试教关。在每一次授课前,应组织专门的试教和考核,对教学内容、程序和方法等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教学效果与目标的一致性。

(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创新培训新模式,创设培训新情景、激发培训新兴趣,是提升职工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随着基层一线劳动力越来越紧缺,培训与生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要处理好工学矛盾,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变革。公司投入近千万建立了“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和12个工种77个实作场地。系统设置了安全法规模块、安全培训模块、案例教育模块。安全培训模块共收集、编录了煤矿47类工种基本安全知识题34270题,培训课件109个,培训视频152个,培训问答题6762题,利用该模块,职工可以随时上线参加知识的自学培训和自我测试,实现了网上培训,打破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有效地解决了一线职工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通过“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开展了“手机短信每日一题”答题培训,受到了职工们的欢迎;三是以“名师带徒”、“技师评聘”、“每月一考”、竞赛比武“系列练兵舞台为载体,搭建了职工快速成长平台。通过“名师带徒”工程的实施,公司新进职工48名在名师的带领下,虚心好学,迅速成长,很快成为生产骨干;中青年职工15名在2013年参加川煤集团“打雷比武”,2名职工荣获采煤司机、采掘电钳工种第一名、4名职工荣获第二名、6名职工荣获第三名。通过“打雷比武”的锻炼,几年功夫已有2名职工提职为机电副矿长、已有8名职工成为区队管理人员。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安全业务技能培训,职工从业素质得以不断提升,公司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达100%;2013年公司实现了零死亡的历史最佳记录,2014年与2013年相比,公司重伤下降30%,轻伤下降14.2%。多个基层班组、区队实现零轻伤、零事故,职工素质提升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明明.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与管理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9).

[2]石维力,张峰.拓宽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法[J].商业经济,2013(16).

作者:刘勤忠

煤电职工安全培训论文 篇3:

简析当前我国煤矿安全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 要:我国的煤矿历来就被认为就是劳动密集,技术落后的地方。煤矿安全培训的一直是安全培训盲区,该文描述了目前一些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对煤矿安全培训的应用和发展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问题;误区;建设性意义

我国的煤炭是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能源结构对煤的依赖大,从我国能源结构看,煤炭将长期是主要能源。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紧缺,导致煤炭开采的异常迅猛,煤矿事故的频发,安全培训被国家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自从国家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将安全培训法律化以来,并要求全国煤矿经营单位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力度,以实现全员培训,全国安全培训工作如火如荼,但是煤矿安全培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培训的现状

(一)把培训机构视为安置单位

有相当多的矿井,甚至一些集团的培训机构,并没有将其列为煤矿企业的业务保安单位,而是将其视为地面一般性的服务单位,不但对设施的投入十分轻视,甚至配备的人员也是与矿井业务无关的女工,很多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对口,就是将那些老弱病残的调到培训单位,培训单位实际上已经成为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安置性”单位,导致培训业务力不从心,甚至仅仅成为虚设的“装置”。表面上看有这么个单位,实际上只起到应付作用。这样的培训机构,看上去存在,实际上作用不大,根本无法起到打造“本质安全人”的作用。

(二)安全培训投入明显不足

在煤矿生产的历史上,煤炭市场长期低迷,煤炭企业效益低下,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安全基础设施的装备上,安全投入欠账越来越多,加上人员素质低下,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落后,安全培训工作被置于世人遗忘的角落。 而2001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煤炭的需要十分旺盛,煤价上涨很快。但是煤矿人员素质,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远远不能满足煤矿产量的高速发展,导致仍然存在人海战术的误区。而新投入的人员素质与发达行业相比依旧低下。

(三)安全培训的意识不强

煤矿历史上安全培训欠帐较多,尽管这几年加大了投入,仍然远远不够。另外某些领导由于短期思维的束缚,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依旧倾向于生产,而不是安全培训。

作为隐性成本的安全培训投入,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有时甚至感觉不到它们的好处,忽视了显效期较长的“培训”投资,使得好多煤矿企业都不愿意在安全方面予以足够的投入。

更多的煤矿企业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降低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能省则省,在企业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甚少,而不是象高明的领导者所认为的“培训付出很多,不培训付出更多”。

(四)安全培训与企业长期发展脱节

安全培训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然而某些煤矿企业的领导对培训认识不清,认为安全培训只要讲目前需要的技术,无需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企业领导没有将安全培训放在组织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在经费紧张时首先削减培训经费。与此相应,许多员工也就认为安全培训就是离开工作做短期休息,培训没有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联系;企业的安全培训由这种旧的观念引导,没有将安全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仅仅着眼于企业的短期需求,没有长远的目光,显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将培训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让培训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知识帮助,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领导花钱实施培训的目的。

(五)安全培训设置不科学

许多企业的安全培训教师,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火候不足;而一些安全培训的老师,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

在培训方法上,企业大多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培训员讲,学员听”,从而产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员工失去对培训的兴趣。许多培训讲师根本没有分清培训与教育的界限,企业培训应该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而关键在于改变学院的技能。我们还需要研究能够切实改变学员技能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手段,国外探索出的讨论式、学习式、讲演式、游戏式、案例分析、模块培训等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六)培训方式过于简单

在培训方式上,许多企业都运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有些企业怕麻烦,往往采取“培训师讲,学员听”的方式。这种方式举办的少了还可以,时间长了,员工就会感到厌倦,提不起兴趣。还有些企业采取放录像的方式,认为这样做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可以灵活掌握培训内容,使员工认为“培训就是放录像”。这些方式都很容易使员工对培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培训效果和培训效益大打折扣。国外探索出的讨论式、学习式、讲演式、游戏式、案例分析、模块培训、拓展训练等方法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结合企业实际,将多种培训方式有机结合,会使培训效果更好。?

二、安全培训的误区

(一)管理人员不需要培训

某些煤矿企业的主要领导人错误地认为:培训只是针对基层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而高层管理人员不需要培训。其理由是:他们都很忙,他们经验丰富,他们本来就是人才。 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应该说,一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因而高层管理人员更需更新知识,改变观念。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就作出这样的规定:越是高层管理者,参加的培训就越多,有的甚至把培训作为一项福利按职级进行分配。

(二)安全培训的投入是竹篮打水

由于煤矿企业是高危行业,一线工作条件异常艰苦,所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特别是在生产最艰苦,最危险的采掘工人。令煤矿企业头疼的是:不培训,职工素质跟不上,影响企业效益;培训后,职工带着技术和证书,跳槽到别的单位。结果是“铁打的企业,流水的职工”对待这个问题,很多煤矿企业无奈地选择了这样的做法:只培训眼前必须的内容。

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成本,人员流动是企业的经营成本之一,没有办法回避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极面的人,感受到的总是压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面的人,感受到的就是动力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充分分析员工跳槽的原因,一方面要不断改变自己的认识,因为许多时候就是因为管理者的失误才造成了员工的离职!管理者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并切实改善,相信会减少员工的流失。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培训并不是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

(三)不需要发展信息化

煤矿由于历史的原因,安全培训的教学手段与全日制的教学相比差距较大。煤矿培训机构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现代化浪潮,存在观念陈旧落后、理论准备不足、惰性意识影响、实践条件欠缺和整体发展失衡等问题。好多单位对安全培训的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不力、利用率低,甚至是管理混乱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局限和使用管理上的高耗低效,严重制约了安全培训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信息化管理软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各自为政,不同软件之间接口不好,数据不能互相倒入。②数据只能作为上报国家安全监察部门使用,不能作为培训机构管理使用。培训机构的下属单位不能通过信息化软件向培训机构保送数据,只能用其他原始的方面进行。③数据查询不方便。客户端只能向服务器查询,客户端之间不能互相。

2.不应过分强调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学员的注意力,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3.不应重设备、轻教师,不能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应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甚至使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播放员,学员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员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

(四)潜存着上岗后再培训的现象

由于煤炭形势的迅猛发展,一线职工来源紧张,加上这些人员中的临时工较多,素质明显比其他辅助人员较差,所以一线职工的培训应该是安全培训的重中之重。但是有些单位,为了充实生产一线,新工人匆忙培训几天,就仓促推向工作岗位,甚至有的一天都没培训,就让他们走上岗位。只有等到上面来检查,才应付性的培训了事。广大职工没学习到真正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从而为安全生产的隐患埋下了定时炸弹。

要走出企业安全培训的误区,就必须从系统思考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培训。企业决策者切勿陷入误区。培训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任何情况都需要采取培训的方式解决。企业决策者必须改变观念,把培训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培训理念和机制,使企业培训真正发挥促进企业发展的应有作用。

(编辑:ZK)

作者:蔡全胜

上一篇:农信社工作汇报下一篇:八月份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