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酒标

2022-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拉菲酒标

130824-1页-揭开拉菲酒标后面的秘密

揭开拉菲酒标后面的秘密

拉菲是目前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纪录保持者。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汤马士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不单是总统,他还是十八世纪最出名的酒评家。相当于今天的派克(Robert Parker)。

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由Thomas Jefferson签名的拉菲以十万五千英镑的高价由Forbes杂志老板Malcolm Forbes投得。创下并保持了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纪录。

揭秘拉菲“五支箭”来源

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拉菲系列之一》中,我们讲过了“被暴发户的82拉菲”、“冒名顶替的小拉菲”以及“42款拉菲的中国式分级”……其实,要记住并认识清楚42款“拉菲”酒确实是一件难事,文章来源于酒之园不过要确认它们是否是拉菲酒却不难,因为所有的“拉菲”酒标上都有一个标志,那就是交叉在一起的“五支箭”LOGO。

几年前,一本叫《货币战争》的畅销书,在开篇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名叫“罗斯柴尔德”的犹太金融家族,但那个时候还少人把它和联系起来。直到今年,一个由罗斯柴尔德银行领导的团队帮助中国吉利汽车,完成了对沃尔沃轿车的收购,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拉菲的关系才逐渐露出水面,该家族就是拉菲的现任庄园主。

故事是这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一个著名的犹太金融家族,关於这个家族的传说有很多。一个令人乍舌的说法是,1850年左右,这个家族就积累了相当於6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不是因为一战,二战的原因,这笔财富今天应该价值50万亿美元。

的标志就是一只握紧的拳头和五只箭,其中五只箭代表该家族5个著名的银行家儿子,即“罗氏五虎”。他们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5个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

1868年8月8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拉菲前主人举行的公众拍卖会上,以当时的天价——450万法郎一举购得拉菲庄园,并拥有拉菲庄园至今,於是“五只箭”便从此出现在拉菲的酒标上。

为什麼五只箭要交叉在一起呢?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要坚持家族的和谐”。

商标之再解

一封罗斯柴尔德家信也如是说:“只要你们兄弟凝聚在一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够与你们竞争、伤害你们,或是从你们身上渔利。你们合在一起将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都要大的威力”。与吉利的合作只是罗斯柴尔德在中国的一个项目而已,其实罗斯柴尔德与中国的关系已由来已久,该家族的内部资料显示,时任清朝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於1896年访问英国时,就与该家族建立了私交,一封1899年的双方密信更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即李鸿章可能是罗斯柴尔德在华煤矿公司的股东,因为他以股东的身份谈到了该公司的管理问题,所以该公司实质上就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李鸿章直接投入了真金白银。直到今天,罗斯柴尔德银行驻上海的办事处的会议室里还挂有李鸿章的画像。

“我们的客户既有央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有民营企业小肥羊、阿里巴巴。作为财务顾问,我们曾参与了与中国相关的最大并购案,中国联通以240亿美元收购中国网通集团”。去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代传人大卫罗斯柴尔德访华时说。

扑朔迷离

拉菲集团出口部总监Michel坦言,目前侵权的企业多是盗用拉菲的形象、标识混淆消费者视觉。对此,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五支箭”商标代表的是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及五个分支机构,其中有两个儿子拥有庄园:一个是拉菲庄园,所以拉菲产品的商标是带“R”的“五支箭”;另一个是木桶庄园,所以木桶产品的商标是有“皇冠”的“五支箭”。非以上两种“五支箭”商标,就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名庄酒。

第2篇:拉菲

拉菲旗下庄拉菲罗氏传奇系列葡萄酒

拉菲罗氏传奇系列

Legende "R" 酒庄历史

现代精神融入古老技法

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de Rothschild)家族拥有拉菲堡已经有五代人的历史,其从未更改的心愿就是酿造名满天下的美酒。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尔多地区拥有罗斯柴尔德拉菲堡、迪阿米隆堡、乐王吉尔堡与留塞克堡数家酒庄。

很多年前,作为对酒庄声名赫赫的大牌酒的补充部分,罗斯柴尔德男爵发展出一些柔顺易饮的“男爵特选之酒”以招待亲朋聚会。

为续写这一美丽传统,今天的罗斯柴尔德拉菲集团将这一系列酒用波尔多地区四大名号进行标识,即波尔多、波尔多白、梅多克与波亚克。此系列酒不失经典波尔多风格而更适合人们日常饮用。

葡萄园

精选系列:经典风格之另类精神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酒世界中素有创新者之名,此拉菲精选系列又是一生动例证。由拉菲集团酿酒师迪阿纳·佛拉芒(Diane Flamand) 主理,集各方之力,付诸以酿造顶级酒般的精心与热情打造而成,拉菲精选系列中各款酒皆体现出其产区名号之特点。

拉菲精选系列中标有波亚克或梅多克名号的各款酒所选用葡萄产自拉菲堡及邻近葡萄园。标有波尔多名号的各款酒则是来自波尔多地区的优质葡萄,合作酒商依据拉菲集团规定的技术方法进行酿造调配。

波尔多红/白各款集中波尔多各地最好的葡萄酒调配而成,所来自地区有波尔多河谷,卡斯第戎河谷(Cotes de Castillon)、佛郎克河谷(Cotes de Francs)、布莱耶河谷(Cotes des Blaye)、两海之间(Entre-Deux-Mers)等。

每年葡萄收成后不久,罗斯柴尔德拉菲集团酿酒师便开始在各酒庄经多次盲品选出最好的部分,合作酒庄依据拉菲酿酒师的技术方法进行酿造调配,其间各个环节都有拉菲的酿酒师亲临检控,以令酒之“家族风格”得以忠实体现。 酿造工艺

突出地性、强调果味的纯净与平衡,避免过重木味与过于集中的酒体,“拉菲精选”彰显的是波尔多葡萄酒之优雅高贵的魅力。

木桶培养及装瓶后的陈年时间皆随年份与产区不同而有变化,在投放市场前都要经过至少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的陈放,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时酒已经达到适饮期,可随时开瓶享用。

拉菲精选中的拉菲罗氏传奇(Legende R)与拉菲罗氏家族传说(Saga R)两个系列每年共有约2百万瓶销往全世界20个国家

拉菲罗氏传奇波尔多红(Legende, Bordeaux Rouge)

或为家庭晚餐加一份情调,或为友朋私语添一点亲密,这款拉菲罗氏传奇波尔多红皆是理想之选择。主要以传统葡萄品种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与小维多酿造而成,调配方法根据年份不同而有差异,皆以获得最佳平衡为准。高比例的赤霞珠赋予此款酒优雅性格,正如家族所产各款传统型美酒,同时又圆润合口。

葡萄比例: 主要为赤霞珠与梅鹿辄,配以品丽珠、马尔贝克与小维多

橡木桶陈年: 40%木桶内培养9个月

平均年产量: 2万箱

拉菲罗氏传奇波尔多白(Legende, Bordeaux Blanc)

围炉闲话时刻,亲朋聚餐之际,都不应少了这瓶罗氏传奇波尔多白。拉菲罗氏传奇白由长相思、赛美蓉酿造,某些年份还加入麝香,采用最先进的酿造方法。入口清爽活泼,令人满心畅快,与拉菲集团另一酒庄留塞克堡产出的一款不甜型白葡萄酒留塞克R具有一致风格。

葡萄比例: 长相思、赛美蓉与麝香

平均年产量: 1万箱

拉菲罗氏传奇梅多克(Legende, Medoc)

拉菲罗氏传奇梅多克具有宝石红的颜色、浓郁的酒香与圆润的酒体,适于配搭多种佳肴。由拉菲酿酒师在梅多克产区各酒庄亲选出的葡萄酒在开始酿造前就已经过了产量控制、成熟度检测、保证果实完整健康的严格关口,再加以传统技术陈酿,令赤霞珠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其作为梅多克地区“葡萄之王”的魅力。所有爱波尔多佳酿的人们定是早已爱上它的非凡气质,享用美酒之乐怎容迟缓! 葡萄比例: 50%-70%赤霞珠、30%-40%梅鹿辄与5%-10%品丽珠

橡木桶陈年: 20%于木桶内培养3至9个月

平均年产量: 7千箱

拉菲罗氏传奇波亚克(Legende, Pauillac)

拉菲传奇波亚克所受“礼遇”完全与拉菲大牌酒一致。它产自拉菲集团自己的葡萄园,自始至终都受到特别关照,因此酒中优雅的古典主义风格清晰可辨。不过,较之拉菲的大牌酒,波亚克传奇的酒体没有那样集中,而是成长较快。与拉菲传奇梅多克同样,几个月的陈放即可发展至丰富完满。波亚克传奇的特有风格在波尔多佳酿中可谓独一无二。

葡萄比例: 50%-70%赤霞珠、30%-40%梅鹿辄、5%-10%品丽珠

橡木桶陈年: 橡木桶内培养3至9个月

平均年产量: 5千箱

第3篇:拉菲在中国

波尔多的众多酒庄都将眼光投向了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和规模绝非一般的市场可以比拟的。拉菲古堡作为波尔多一大顶级酒庄,又怎么能将中国葡萄酒市场拱手让人呢?据统计,仅2010年拉菲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就售出了1,100万瓶葡萄酒!在财力雄厚的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集团的支持下,集团旗下各个品牌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蒸蒸日上,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更成为了中国人眼中的珍宝。下面我们将拉菲在中国的部分大事件按照时间列出,见证拉菲在中国的成长历程。 2005年

10月底,拉菲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法国著名奢侈品牌展”,展览中拉菲古堡展出了几个颇有历史的葡萄酒年份,如1797年份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在展会上,酒庄宣传这款葡萄酒是“拉菲古堡至今所保存葡萄酒中年份最为古老的一瓶”。拉菲古堡还展出了1949年份葡萄酒,酒庄认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表示的崇高敬意”。1964年份酒,拉菲酒庄打的旗号是“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一年”。 这次展览为拉菲葡萄酒在中国名气的壮大大造声势,将拉菲的高贵形象深深烙入中国消费者心中。 2009年

3月26日,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集团与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在山东蓬莱共同投资兴建葡萄种植园和葡萄酒庄,其中第一期总投资额为1,464万美元,这不仅仅是拉菲集团向亚洲迈出的一大步,同时也让中国人对这个法国葡萄酒巨头的信仰更近一步,拉近了拉菲葡萄酒同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之间的距离。

10月29日,三瓶1869年份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成交价是182万港元/瓶,创单瓶葡萄酒世界拍卖最高价纪录,拉菲的高贵是身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拉菲之中国成长史 1869年拉菲

12月23日,央视曝光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制假售假事件,一瓶成本几块钱的酒经过灌装、贴牌、包装后就变成了档次不同的拉菲葡萄酒,甚至这些各种假冒伪劣的拉菲葡萄酒频繁出现在中国各地的葡萄酒品鉴会上。拉菲集团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中国市场内加大打假力度。 12月,拉菲集团将其在华的独家代理权由美夏(Summergate)转移至ASC精品酒业,但ASC精品酒业只代理拉菲集团旗下除拉菲古堡正副牌葡萄酒和波尔多古堡葡萄酒以外的其他子品牌葡萄酒。 2011年

5月,拉菲在中国投资兴建的葡萄园开始进行播种,第一批以赤霞珠为主要品种的嫁接葡萄树扎根中国山东,酒窖等酒庄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也已经完成,即将开始施工建设。 2008年份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酒标上加上了中国汉字的“八”。凭着中国人对“八”这个数字的迷恋,一瓶印着红色“八”字的拉菲,在节庆送礼这些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的场合中,应该会一路高歌。此外,拉菲集团精选系列为中国市场特别设计了拉菲传说波尔多红葡萄酒的外包装,瓶封和酒标都使用了红色,而不是此系列之前使用的蓝色。 拉菲之中国成长史 中国的拉菲现象 2012年

从2012年2月起,为了进一步加强拉菲古堡和拉菲珍宝葡萄酒的认证系统,拉菲古堡开始使用Prooftag公司研发的被称为“气泡密封章”的安全系统,密封章会直接在酒庄内被加贴在所有拉菲古堡和拉菲珍宝葡萄酒的酒瓶上。拉菲集团加大了在中国的打假力度,其所采用的拉菲最新防伪系统将有效抑制中国市场拉菲葡萄酒的造假行为。

第4篇:下一个“拉菲”在哪里?

由拉菲所创造的名庄效应,为游资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具有资源稀缺性特征的其它名庄酒,正在成为下一个热炒的对象,有望接过拉菲的“接力棒”。

有一则黑色幽默说,统计一下国际航班上乘客的身份,就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该时期的消费或投资热点。

在世纪之交时,每一趟从美国到上海的航班上,可能有1/3的人是某某网站的CEO,而近年来每一趟从巴黎飞往中国的航班上,则至少有10个人带着葡萄酒庄主或葡萄酒商的头衔。

“开一瓶82年的拉菲。”多年前香港电影的经典台词俨然成为中国富人选择葡萄酒的唯一标准。得名于加斯科术语,有“小山丘”(La Hit)含义的拉菲(Lafite)品牌葡萄酒在近10年间的价格增长率高达857%,甚至连空酒瓶都能卖到2000至3000元人民币。令人咋舌的投资魅力使得各路资本均“趋之若鹜”。

一个“拉菲”怎么够?

然而近期,拉菲遭遇“滑铁卢”,价格由牛转熊,2011年40%多的跌幅令人震惊。连一向“不愁嫁”的1982年拉菲也跌了将近20%。

目前一些投资热门酒价格走低,国内资深葡萄酒专家方军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经济危机导致的传统销售市场走软,如英国、美国市场销售疲软,消费减少;其次是汇率变动和吐货回利;最后是市场清理的需求,如打击投机小酒商并控制市场价格,以及为后续年份酒销售腾出空间。

从投资角度分析,方军认为目前的价格回落也许是个不错的时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促使很多投资人暂时观望,不过还是有些买家利用欧元疲软的优势在吃货。

《葡萄酒观察家》、《优质葡萄酒世界》的专栏作家Jeannie Cho Lee认为,在“满眼尽是拉菲”的市场中,中国高端消费人群对名庄酒的热情已被点燃,仅有一个拉菲怎么够?由拉菲所创造的名庄效应,为游资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具有资源稀缺性特征的其它名庄酒,正在成为下一个热炒的对象。

方军看好波尔多右岸圣爱美隆产区的三大头牌“白马、欧颂、金钟”,他认为这些品种已开始发力,同时美国加州的十大顶级名庄和意大利酒王巴罗洛也值得关注。

来自法国中部的勃艮第也有后起之秀的态势。据上海臻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2011年秋季葡萄酒投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勃艮第的Romanee-Conti 1996上涨114%,Roumier Bonnes Mares 1985上涨90%。

罗曼尼康帝潜力大

2011年12月的阿奇行香港拍卖会上,一组包括1952年至2007年共计55个连续年份的Romanée-Conti(罗曼尼康帝)“超级拍品”被中国买家拍得,创下当年全球佳酿拍卖单组拍品最高成交价,同时也是罗曼尼康帝的历史最高拍卖价。在同月举办的佳士得伦敦拍卖会及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1990年份罗曼尼康帝也成为最大赢家。

罗曼尼康帝是法国勃艮第地区一家顶级酒庄,葡萄种植面积仅4.3英亩,年产量约6000瓶,远远低于拉菲年产20万至25万瓶的产能,但酒的品质却毫不逊于拉菲。

市场对罗曼尼康帝的热情正在不断高涨。英国著名精品葡萄酒商Bordeaux Index的创始人、常务董事Gary Boom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罗曼尼康帝可能会成为亚洲市场的又一个“拉菲”。他认为,罗曼尼康帝的需求和价格均保持着稳步攀升,这可能与亚洲买家的兴趣转向勃艮第佳酿有关。“亚洲买家的兴趣在发生变化,中国和新加坡买家无疑更加开放,他们目前对罗曼尼康帝尤为钟情。”Gary Boom说。

勃艮第和波尔多均为法国著名产酒区,但勃艮第的葡萄园面积仅为波尔多的1/4,葡萄酒产量很少。如Dugat-Py的Chambertin年产量仅300瓶。

目前勃艮第在中国的名气还远不如波尔多,但对于真正的爱酒人士,勃艮第具有更大魅力。勃艮第的葡萄园布局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拼接种植,每一块土地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朝向,这种小气候的复杂多样,使其酿造的葡萄酒具有多元的个性,富于变化,“百步以内就是两种味道”。

关注“车库酒”

淘葡(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王丹睿认为,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畅销的产品应该还是法国葡萄酒,尤其是中高端酒。未来国内葡萄酒市场将按照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区域来划分,而无论是在国际酿酒师工会(IUO)的百分制或是酒评人Robert Parker所创的RP百分制葡萄酒评分系统中得到高分的品种均会成为投资者热捧的对象。此外,以量小质优闻名的“车库酒”也将是未来国内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车库酒多具有三个特色,首先产量极少,一般年产量不超过5000瓶,避免了“以量削价”。也因其产量少、酿酒厂规模很小,形同车库,才得名“车库”的雅号;其次,价格都较高,出厂价都至少在100美元以上;最后,强调口味必要浓郁至极,以便长年储存,也方便炒作,使一瓶酒在一二十年内能持续被推上拍卖桌。其酿制用的葡萄大都选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择劲道强、口味丰富的品种,醇化过程也刻意使用全新橡木桶,可说是不惜血本。

“未来国内市场究竟会否出现第二个拉菲?我觉得不排除这个可能,但即使出现,其‘疯狂’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毕竟有了拉菲的教训,无论消费者还是炒作者,都会谨慎对待。”王丹睿说。

木桐酒庄不可小觑

香港威肯斯公司总经理史蒂芬·威肯斯(Stephen Wicken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交易最频繁的葡萄酒产自一级名庄木桐·罗斯乔德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简称木桐酒庄)以及拉菲酒庄。不过,木桐酒庄所产的葡萄酒风味完全不同——如果说拉菲代表了阴柔,那么木桐酒则更为阳刚。

木桐在波尔多的波亚克,目前已成为波尔多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爱好者在这里不仅能买到路易十四爱喝的顶级好酒,还能参观酒庄著名的藏画和珍贵的酒标原作。酒庄精选20种酒标制成30欧元一套的明信片,每天竟能卖掉几百套,其人气可见一斑。

据资料显示,木桐酒庄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由法国文化部长安德鲁·梅瑞斯在1962年主持开幕,专收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类艺术品,包括金银餐具、绘画、陶瓷器、象牙雕刻和编织艺术品收藏。

木桐的红葡萄酒以赤霞珠葡萄(Cabernet Sauvignon)为主,根据年份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美乐(Merlot) 和味而多(Petit Verdot)。木桐的酒具有典型的赤霞珠

特征,需在瓶中陈年7至15年方可饮用。

史蒂芬·威肯斯表示,木桐酒庄虽然目前不及拉菲,但可以肯定其价值已经达到拉菲的40%至50%。如果有机会,投资者也可考虑出手投资。

玛歌的快跑

据资料显示,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是法国葡萄酒五大名庄之一,玛歌(Margaux)在法语中有着女性的韵律,而玛歌庄葡萄酒恰以优雅、细腻、温柔著称。

玛歌酒庄的城堡建于拿破仑时期,是梅多克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玛歌酒庄的总产量大约每年2万箱,其中40%是正牌酒Chateau Margaux,50%是副牌酒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10% 是白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当下,在葡萄酒圈子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当年一些中国政要出访法国时,法方曾以玛歌酒招待并得到好评,于是在政界和军界,玛歌开始流行。在利好消息的推波助澜之下,玛歌有望起步快跑。

旁地卡内蓄势待发

另一个后起之秀当属拉菲的“邻居”——和其同属一个村庄且风格接近的旁地卡内(Pontet-Canet)酒。该酒使用的葡萄品种中有60%的赤霞珠,平均树龄为35年。旁地卡内以引起微妙的口感著称,酒液呈现紫色并散发成熟的黑醋栗果香,酒体丰满且余味丰富浓烈。酒庄的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幅度提升,而2005年以后,酒庄的评价几乎青云直上。

据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分析资料,近几年帕克评分系统给其评分多在95分以上,甚至超过了玛歌。在2009年和2010年,旁地卡内被帕克评分系统破天荒地连续两次评到几近满分的程度,这在五级酒庄里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在近十年里获得进步和评价最高的五级庄园。

而旁地卡内的价格,还远远没有和它的质量相匹配。目前它的市值仍旧被严重低估。近两年的旁地卡内年均涨幅多在20%以上,处于价格上升的启动阶段,因此用“蓄势待发”来形容并不为过。

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分析资料显示,旁地卡内已连续两年上涨,且获利后可通过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进行出货,对于投资者的变现非常方便。加之旁地卡内价格普遍不高,因此未来上升空间大,目前或是投资者的入市良机。尤其是市场流通量大的200

8、2009年份产品,更为业内所看好。

百年老藤不甘寂寞

大量涌入的资本,一直在寻找和制造着新热点。“酒愈陈愈香”,越是有年头的东西,越容易被资本所追逐。一些业内人士发现,下一个与名庄酒同样稀缺的资源型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存量很少的“百年老藤葡萄酒”——用树龄高达百年的老藤葡萄树所产葡萄酿造的酒。

现今存世量极少的百年老藤葡萄树,其挂果率已极低,而其出产的葡萄酒量则更少,因此这类产品一旦受到市场追捧,其升值空间和盈利能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据资料显示,此前国内市场对于老藤葡萄酒的概念已有过一轮炒作,其炒作的核心和重点主要集中在树龄概念,如云南红曾推出“老树葡萄酒1968”,即以1968年开垦的葡萄园基地树种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香格里拉酒业和龙徽酒业也曾分别推出70年老树葡萄酒和30年、20年、15年树龄的红葡萄酒。以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看,真正能够拥有30年以上葡萄树的酒厂并不多。

显然,“百年老藤葡萄酒”已经具备了一个鲜明的市场卖点,进入市场炒家的视线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资料来源:进口葡萄酒 红酒代理

第5篇:解密中国市场拉菲现状

英国品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是个猎奇者,对于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和消费人群,她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除了品酒师特有的舌头之外,她的眼睛也很敏锐,在上海匆 匆停留后,她就总结出了中国成功人士的行为范式:在昂贵的西餐厅里高谈阔论,当然,手里一定要举着1982年份的拉菲 (ChteauLafiteRothschild)。

如果说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人的梦,那么,现在应该是梦碎的时候了:“不要说1982年的拉菲了,中国目前市场上的拉菲、小拉菲(CarruadesdeLafite)有90%都是假的。”法国葡萄酒网的刘艺说。

有新闻为依据。近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里,曝光了全国最大的假红酒产地——河北昌黎,除了拉菲,那儿还出产长城。所有的假酒成本均不到5元,酒精加色 素加水,甚至不用一滴葡萄汁,灌装之后再以动辄几千上万的高价销往全国各地——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个拉菲的空瓶都能卖出上千元了。 失衡的供求

名牌红酒造假在业内早已是一个公开秘密,10年前在青岛就开始出现了。而现在,不光是昌黎,烟台、深圳都有这样的制假窝点存在,市场上卖得好的名酒他们都 造。“早前的假酒还能通过条形码鉴别,当时造假者比较业余。现在想要买到真酒,只能依靠可信任的渠道了。”刘艺说,酒庄方面对于中国市场的造假有所耳闻, 一直以来也试图在包装上设置些玄机,比如微调某些年份酒的包装颜色,但效果并不好,“一旦一个中国人拿到了一瓶真酒,就会出现一批假酒。”

物以稀为贵。就算在波尔多,拉菲酒庄也算不上规模很大的酒庄,其中的葡萄园占地仅103公顷,平均每年产酒大约20万瓶左右,除了酒庄长期合作的全球各个王室的定单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在葡萄酒装瓶前,就被蜂拥而来的投资客以购买期酒的方式提前瓜分了。

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狂热的消费群体出现之前,拉菲以及其他著名列级酒庄的酒在欧美市场是一个相对平衡的供求状态,但供应量毕竟有限,中国人的需求逐年成 倍的放大,必然会破坏供求平衡。多出来的这部分需求漏洞是假酒存在的原因,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真拉菲身价暴涨的根源。中法庄园总酿酒师李德美举了个例子, “在波尔多,2008年份的拉菲,居然卖到1700多欧元。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即使是行家,对于拉菲在国内的售价,李德美也表示说不好。行情最好的82年正牌拉菲,目前售价在4万元至6万元不等,中间价差在于渠道,如果是背酒族,从 酒价相对合理香港或欧洲淘到一两瓶。但如果中间转了两三手才弄到的酒,这瓶酒的价格就很难定义了。不过现在,背酒族途径已经断了,因为似乎全世界的拉菲, 一夜之间都到了中国。

相对于农产品或生活消费品,李德美更愿意将拉菲定义为投资品。“拉菲的兴起几乎与中国经济起飞的曲线一致,大概是2006年开始,投资客介入红酒业中。其实拉菲热与中国楼市在热根本上没有区别,都是由某种投资行为所引发的。” 有“Lafite”就是好酒?

对于中国人来说,拉菲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葡萄酒,而不是“最好”之一。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领域,为所有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就那么几个,这是市场规律。如同服饰品牌,中国人脱口而出的无非LV、GUCCI等,而到了葡萄酒领域,许多人想半天就只能想起一个拉菲。

在去年10月底的苏富比秋拍上,举行了“拉菲窖藏”专场。这是拉菲第一次直接委托拍卖公司拍卖其酒窖藏品。近2000件拍品拍卖的估价为1500万港元左右,中国买家踊跃竞价,最后拍出了5000多万港币的总价。

中国人的拉菲情结在大大小小的各路宴会上每天上演,最常见的桥段是:如果没有拉菲,就会问有没有“小拉菲”?也即拉菲副牌,小拉菲酒标酷似正牌,还带个 “Lafite”。如果连“小拉菲”也没有,店员就会试探地问,要不来一瓶“拉菲传奇波亚克”(LégendeRPauil-lac)、“拉菲传说梅多 克”(SagaRMedoc)听名字似乎比“小拉菲”还要厉害。不太懂酒的人此时会犹豫,店员看出来了,马上指着酒标上那个好像还发着光的图案说:你看这 不是罗斯柴尔德男爵家族的五簇箭头嘛?上面标有“Lafite”的…… 如果不是身在中国,很难想象“Lafite”这个名称附着了这么多本意之外的内容。对这个品牌的“超级待遇”使得比拉菲差了很多的副牌酒,竟比一些紧邻拉菲的真正好的二级酒庄卖出更高的价格。因为每个酒庄的正牌酒对于原料或窖藏都有着很多严格限制,所谓副牌酒,实际上是酒庄创收的自留地,指用达不到正牌酒生产标准的葡萄所酿出的酒,或者酿制后检验达不到规格的酒,小拉菲的原料用的就是树龄不到20年的葡萄。 拉菲旗下还有一系列的葡萄酒,譬如此前提到的拉菲传奇等,是酒庄在法国、南非等产区收购的酒庄,在出品上允许标注“五支箭”。其中不乏次品,也就人民币 100多块钱的价值,趁着这股东风多赚了几十倍,被香港人称为“乞丐拉菲”。除了自灌贴牌的假拉菲,拉菲现在在中国的处境有点像十几年前的华伦天奴。看看 各种 “拉斐”、“拉菲儿”在

二、三级市场的活跃,也真有许多不懂行的,图个虚荣,自以为喝上了好酒。 中国人为什么爱拉菲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拉菲?究竟是拉菲的品牌价值被高估了,还是其他名庄酒在中国仍得不到正确估计?

有人解释,因为在1855波尔多列级酒庄的一级酒庄里,除拉菲外,奥比安酒庄(Chateau Haut Brion)、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穆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在法语发音中都带有小舌音,一般中国人还真发不出来,拉菲不存在这种问题,不懂法文的大款们在向朋友们炫耀时,可以没有顾虑。

李德美并不认同这种类似开玩笑的猜测,他觉得真正的原因在于拉菲背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2009年,《货币战争》一书卖得很好,高居金融类题材的前几位,这本书主要描绘的对象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拉菲酒庄的持有者。

据书中观点,罗斯柴尔德家族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即便书中说的没错,但那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9世纪最鼎盛时的情景,现在,这个家族势力大大削弱,主要的金融业务集中在资产管理和并购重组上,在香港设有办公室。据说前几年在全球从事此类业务的公司的排行榜上排在第13位。不论如何,目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仍然可以称得上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金融界的人士是他们能直接影响到的一群人,社会精英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拉菲地位的保障,别的酒庄无法与之竞争。在欧洲在中国都是如此。早在十几年 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与中国的金融界有过接触,将自家的酒介绍过来顺理成章,拉菲是中国文化上最外向的一群人最早喝到的好酒,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力,在中 国更容易持续和放大。这也是拉菲在中国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李德美说。

拉菲和所有奢侈品没有区别,它们已经跳脱原本属性,在中国特有氛围的浸淫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功能。比如,可以成为在饭局上快速判断一个人经济状况的 有效方式。挥金如土的致辞:“今晚,让我们喝拉菲就像喝啤酒一样!”次一点的,“整两瓶拉菲”,最不济的会拿着酒单一直在踌躇,看着价格后面的数个零心跳 加速。 太有钱的红酒观

刘艺一般不给客户推荐拉菲,但总有很多直接点名要买拉菲的人。有一个人从她那买了两瓶拉菲,喝了之后问刘艺说,怎么和之前喝的口感不一样?刘艺回答,“那是因为你没喝过真的。”

这么多有钱人真的喝不出真假?每年大约有40万箱假酒流入市场,中国懂红酒的人还是少,技术稍微高超点的造假者,蒙过这群人的味蕾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购买 者和品尝者的微妙心理,导致了假名酒这件事儿不太容易在台面上暴露。高价面前,一般来

上一篇:小班幼儿区域活动反思下一篇:劳务派遣公司制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