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工作

2023-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备考工作

评高考化学试题 谈高考化学备考

从今年高考全国卷I理综化学试题来看,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8道化学选择题都是对重点基础知识的考查;4道化学非选择题除对利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推理以及计算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外(如今年第26、29题),还增加了对化学思维方法、思维素质、心理素质的考查(如今年第27、28题)。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这种考查能力的题型其实也是提高化学试题难度的一种措施。

鉴于今年化学试题出现了难度增加,突出能力考查的新特点,特对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复习内容上的安排

1、回归教材

高考化学试题可以说都是来自于教材,尤其是选择题全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我们平时要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非选择题则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更注重对各种能力的考查,但归根结底其实都是来自于教材的典型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各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必须掌握得既全面,又牢固、熟练。

2、整合知识

高考化学中的非选择题不管以何种题型出现,涉及的问题都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所以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整合这些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我们来说掌握基础知识是根本,提升、整合知识是关键,提升、整合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掌握的知识能否再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能否得到高分的关键。

3、能力培养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在对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及归纳、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对思维方法、思维素质甚至心理素质的考查。如第27题就考查了思维方法及思维的流畅性,按定势的正向思维结合基础知识来解此题,就可能陷入困境,然而我们变个思维方法,利用逆向思维,以气体X为突破点就不难推出固体V了,这样就可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至于固体V与O2反应生成W则是属于创新的范畴了,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有良好的思维素质,此步不难推出;第28题也必须采用逆向思维,从有C参加反应及澄清石灰水变浑,不难推出MZ中必含氧元素;第3问中的M元素是推不出的(因为这个知识可能取自大学教材或其他什么地方的一个偏僻点,不是普通高中学生所能掌握的),很多考生推不出确切的元素就不敢写化学方程式了,这就是一个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虽然平时考生也训练过一些字母题,但毕竟和这个题有些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十分重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性试题、字母题、不确定试题的专题讲座和专门训练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多了,对自己的答案也就不怀疑了(第一次谁不怀疑呢?),心理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复习时间的安排

在时间安排上,建议仍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以春节前结束为宜,此轮复习应以回归教材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虽然要注意知识面,但更应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重点的基础知识上,把握住重点,绝不能拖泥带水,在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过多纠缠,浪费时间。尤其是对多年来高考中涉及的重点、热点知识和题型放在重中之重,如离子共存的情况,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各物质浓度的比较等。

第二轮复习应在明年4月底前结束,在此轮两个多月的复习中,要整合、提升知识,进行专题复习,针对近年来高考化学题型进行专题训练。通过专题训练进行思维方法、思维素质、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第三轮复习在明年5月份进行,此轮复习以精选模拟题及近几年(至少应是近5年)高考试题的专题训练为主,通过此轮复习懂得如何审题,如何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答题,做完后如何进行复查,如何统筹时间,如何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准确性的问题。此轮训练要注意提供比较真实的考题、考试环境,本轮复习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通过训练使我们发挥出最佳水平。

总之,我们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既要回归课本,防止完全脱离基础知识的极端做法,更要统筹好时间,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中注重知识的整合,能力、方法的培养。只有那些能够做到统筹大局、目标清晰、方法得当、抓住关键、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不脱离实际的人,才能赢得明年的高考。

(注:本篇所列举的试题均为2008年高考全国卷I理综化学试题)

(责任编辑 谢启刚)

作者:陈彩华

第2篇:高考化学备考方案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但知识覆盖面大。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便于学生记忆、提高能力,参照考纲对考点、热点、难点进行重点破析、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一、措施方法:

1、既全面细致,又要重难点突出

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不留死角。要加强变知识点复习为考点复习的研究,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不少于100个,化学考试热点近30个,其中有近二十个考点重现率特别高,而综合考试中,化学试题的量比较小,所考的必然侧重于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应该着重研究,根据考点来组织化学高考总复习,可以缩短复习周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复习中要舍得在难点、重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为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当然对一般性考点也不容忽视,

2、正确处理“纲”与“本”关系

根据多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观察,化学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要善于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

3、强化规范、科学用语不手软

学生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应及时纠正,试想会做的题目因为书写不规范得不到分,更别想得高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注意:①督促学生注意解题格式 ,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 ②专题强化对各种化学用语的训练,在这里我要借用一句话“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③模拟考试决不手软,要狠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分数; ④给时间机会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迁移到文字表达能力上去;⑤教师作好示范工作,自己板书要规范。

4、认真把住复习中的三关键环节:精讲、精练、精评

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考纲、研究高考试题,板书设计尽可能的简捷、完整、明了,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讲来讲去,放手让学生归纳、整理,总之,重、难点突出,做到有目标地精讲。以便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提高复习效率。

月考试题主要针对当前复习内容,兼顾以前已复习过的薄弱内容,起到检测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同时起到滚雪球式的复习作用,确保已复习知识的保温和巩固。以训练基础题、中档题为主,回避偏、难、怪,体现一轮复习查漏补缺的真正意图,知识点的检测不求全面涵盖,但要“热点”突出兼顾“冰点”,“热点”最好为原高考题或改造题。

二、抓好过程管理:抓落实、重细节

1、备课与教研

(1)、统一高考三轮复习进度。

第一轮复习:2016年6月中旬至2017年3月上旬;

第二轮复习:2017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

第三轮复习:2017年5月上旬至5月底。

(2)、明确各轮复习的常规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求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以《金太阳考案》为主,注意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在“实”中求活,在“实”中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重视学法指导,重在夯实基础。

第二轮复习:以化学学科知识为主线,构建化学学科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知识网络。要着重抓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抓综合学科考试方法,技巧的培养与提高,第二轮复习是以专题讲座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高,重在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阶段,在研究高考有关信息基础上,按高考要求,尽可能覆盖所有知识点,突出某些能力的训练,本阶段着重做各地模拟试题、信息卷,注意强化学生考试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考试技能与心理素质的训练,同时注重查漏补缺,重在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

(3)、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统”。“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统”:同层次学生的班级要求,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测试。

(4)、认真研究考纲,研究高考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2、上课:

(1)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讲练结合,要防止满堂灌、上课简单对答案、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做法。

(3)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严防三个误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要在复习讲授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加强训练、运用,要让学生对所讲所练的内容进行思考,领悟、消化、反思、订正。

(4)注重把握复习课的深度和广度。该讲就讲,该舍就舍,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备课组要有目的、有组织、有研究地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考点的复习展示课,以备学科教研研究。

3、作业及讲评:

(1)要加强练习与测试,要注意命题的科学性的研究,使练习数达到一定的量,完成备课组所下发的统一练习,但要防止题海战术。

(2)练习测试要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评突出重点,重点学生力求面批到位。

(3)试卷讲评要注意三个程序:一统,二找,三改。一统,即数据统计的数量分析;二找,即找出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引出错误的原因;三改,即制定改进措施。讲评尽量做到要及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有辐射性,有指导性,有诊断性。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精炼、迁移、升华,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

作者:刘丽梅

第3篇:高考作文备考四大误区

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作文备考与指导方面的文章、专著满天飞,讲座到处开,经验到处传,可是从每年高考考场反馈的情况看,作文成绩却不见进步或提高。以广东高考为例,数十年来,平均分一直在40分以下徘徊(2008年第一次突破40分)。为什么高考作文成绩上不去,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高考作文备考与指导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重应试轻生态

急功近利是高考作文备考的致命伤。不少高中教师都将学生的高考作文成绩寄望于一两本高考作文范文和一些高考作文辅导资料,以为只要读背一些高考满分作文,熟习一些高考作文技巧,就能夺取好成绩。殊不知,作为“急就章”高考作文,近年来,虽然命题的形式变化不大,但命题内容的随机性很大,除了需要平时的技能训练之外,还需要一种“量”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当然,这种“量”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量,背熟作文选的量,还有各种知识累积的量,各种思维融合的量,各种文化积淀的量,这些“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人文素养)的飞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就算是再高明的教师,如果没有学生文化内涵的“量”的累积,也无法使其作文成绩有很大的提升。平时为应试训练所做的一切,只能维持学生作文分数在中等程度,即“求稳”的层面上。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要使学生高考作文分数有实质性的突破,就得给学生提供一种良性的作文生态环境——广泛阅读的平台。近几年,粤西有多所中学高考语文成绩特别优秀,原因就是,从高一起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良性的作文生态环境: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到阅览室去阅读各类书籍;高中三年必须阅读完30部世界名著;人手一份自己喜欢阅读的报纸或杂志。而与之相反的是,不少教师看到学生读点课外书,就进行收缴,并语重心长地说:“将心收一下吧,高考重要。”在这样恶劣的语文生态下,焉有可能提高作文成绩?

误区之二:重经典轻鲜活

翻看近几年高考作文,特别是所谓的满分高分作文,往往在欣喜中有淡淡的悲哀,那就是华言丽句中陈述的素材,很少有“源头活水”,多数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屈原、司马迁、苏武、陶渊明、李白、李清照、苏轼、文天祥、林则徐、莎士比亚、霍金等。几千年的文明史,英雄辈出,豪杰如云,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的星星如恒河沙数,岂能止于这几个人物?再说,我们正处于风云变幻的时代,有多少人多少事可作为高考作文素材呀。比如2008年以来,发生过多少热点事件,如: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法国佳士得执意拍卖圆明园兽首、山寨现象、温家宝总理剑桥演讲遭干扰、节约型“两会”、厦门PX项目、神七飞天、人肉搜索、潘作良因公殉职、领导人在线与网友交流、“躲猫猫”事件、“王帅门”……这些事件及其涉及的人物,一经引用,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但2008年高考没有几人引用,2009年高考大约也没有几人引用。因为现在所谓的“封闭式”管理,不但封闭了学生与外面世界接触的通道,也封闭了学生的思维。如此一来,数百万的考生只有炒来炒去的几个经典,没有了时新东西,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素材趋同的现象,另一方面,没有耳目一新的东西,阅卷老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自然鲜有高分作文的出现。近年来,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原因,很难说与此没有关系。高考作文与其他产品一样,同样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误区之三:重积累轻灵变

近几年高考,广东考生写议论文的比例一直高于90%,因此,关于素材方面的书籍卖得特别火。但另一方面,却是多数考生临考时搜索枯肠,一无所有,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数阅卷老师也反映,造成广东作文低分的主要原因,是议论文有理无据或者据不合理。

作为考生,一方面是积累了大量素材,一方面是临考时用不上。原因何在?主要是教师指导的失误,只知道一味强调积累,没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素材的方法。题目是万变的,如果不懂得将材料变换着使用,无异于刻舟求剑,即使“积”富五车,那材料也只是一堆废料。成功的做法是,教会学生多向运用材料,使材料成为“百变金刚”。某市有一间重点中学,每年5月份,基本停止了整篇文章的写作,取而代之的是灵活运用材料的文段训练,结果近几年的高考语文成绩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所以,高考冲刺阶段,不妨搜集一些热点素材,对学生进行灵活运用素材的训练。如下面一则材料:

2009年1月21日美国在国会山举行了隆重的总统就职典礼,一个黑人庄严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就是奥巴马。奥巴马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显赫的背景,他靠的是智慧和行动。从一个调皮的中学生起步到摘取四所名校的学位桂冠,从州参议员到联邦参议员,一直到问鼎白宫,他以睿智的思想和坚定的行动,一次次从失败中站立起来,把美国黑人的百年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当我们惊叹这个奇迹,惊叹梦想成真的时候,那艰难的寻梦之路令我们沉思——梦想可以成真,但十分艰难!

从马丁路德·金到奥巴马,这是一条梦想成真而又十分艰难的路。伟大的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那震撼人心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为了梦想,他付出了生命;从那时起,美国的黑人不停地争取人的权利,呼唤自由、平等和宽容,用智慧和力量展示黑人的美丽和梦想——当奥巴马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时,这个神话般的梦想成为了震撼世界的事实!

这则素材虽然不足400字,但它是由大量的报道压缩而成,所隐含的信息非常丰富,如果考生能对其进行多角度解读,就能多向运用其为高考服务。如:

一、从非裔美国人角度,适用的论题:①期待与关注;②门,永远是敞开的;③路是走出来的;④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二、从奥巴马角度,适用的论题:①自信与成功;②奋斗与成功;③信任与责任;④挑战与超越;⑤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美国金融危机给他的当选提供了客观条件);⑥不要让期望者失望;⑦把微笑送给自己。

三、从美国民众角度,适用的论题:①克服偏见,唯才是举;②打破传统,勇于创新;③摒弃歧视,彰显包容;③大国之民,大国风范。

如果教师平时教会学生多角度解读材料的方法技巧,能像上面这样,对一则材料进行几个角度10多个方面的解读,那么任何材料都是活的。考生一旦达到“精”积薄发、一以当十的境界,就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那么,还用担心他们“难为无米之炊”吗?还用担心他们的文章有理无据、据不合理吗?

误区之四:重数量轻效益

据了解,目前不少高三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多作”。有数据表明,一周两作者为50%左右,一周一作者占90%以上。为什么这么多高三教师喜欢自讨苦吃呢?一是希望通过多写侥幸碰到高考作文题;二是希望通过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达成提升学生高考作文成绩的目的。但这样做管用吗?我想,连教师自己对此也会表示怀疑。但为什么还苦苦坚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二是以写代讲、以写代评是最可操作的方法。虽然不省力,但对于多数作文教学能力欠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根救命稻草。其实,世间任何事物,都遵循“曲线原理(物极必反)”,一定的量产生一定峰值,但随着量的增加,其峰值不但不再上升,反而会下降。作文训练也遵循这一规律,当作文写作达到一定程度(大约每学期为14篇)时,其作文质量的峰值最高,超过这个量时,峰值就会下降。高三一年应该写多少次作文,应该由两种曲线图决定,一是全班作文的曲线图,一是每个个体学生的作文曲线图。

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处理好导、写、评的关系,不能以写代导,以写代评。导,是教师的指导,主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章法技巧方面的指导。少了导,学生就没有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收效甚微;评,是评点,包括批改、评价、总结与提升。少了评,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无法升华。所以导、写、评,不可或缺。二是科学地进行文体训练。目前,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文体选择自由度高,因此,一个年级的作文最好不是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训练,而是以文体特长生为群体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多快好省。三是进行立意的系统性训练。就目前高考而言,虽然命题形式五花八门,但其立意多是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几个方面,因此作为一名高三教师,应该就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性预测,然后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强化训练效果。

高考作文是一个多维延伸的开放性系统,命题、立意、走向,形式、语言、文体等都是多元不惟一的,而且向生活、向社会、向心灵、向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事、物、延伸与开放,试图通过猜题押题或依靠一招半式的作文套路获取高分,几无可能。因此,只有摒弃侥幸心理,克服备考误区,积淀文化素养,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游刃有余,获取高考作文好成绩。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萧田

作者:陈艳华

第4篇:如何做好高考备考工作

一、制定科学的备考方案,并严格执行实施。

高三年级地理整体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轮系统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三轮综合复习。复习策略要求:一紧二重三确保。

一轮复习年前结束,我们认为一轮复习不易拖得太久时间太长,否则学生对综合处理时间就会缩短,整体来讲对高考不利,因此一轮复习我们尽量缩短时间、抓紧时间。

二轮复习即专题复习阶段是对地理主干知识、高考热点知识重点复习及对高考题型集中训练阶段,是关键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我们将会通过突破重点、难点、典型例题导入课堂,进行小专题总结等多项措施作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复习。

三轮复习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是提高成绩的最关键阶段,因此一定要确保复习效果。我们将精心选择各地试卷进行组合,最后也将组织出自己的内参卷。

备课组长作为学科第一责任人是备考方案落实的有力保障。 1. 教案学案化、习题试卷化是我们一轮复习效果的保证,是我们学校教学的亮点

本届高三学校不允许定资料,我们学校从去年高考中得出经验,不使用现成的资料、上课使用学案是向40分钟要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为使用资料学生较为懒惰,学生课前往往不准备而是等到课堂上跟着老师走,不是主动学习,是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太差,而我们制得的学案上有目标要求,知识填空,和针对性问题,老师将提前一天把学案发放、收取,批阅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接受老师监督,老师也能够了解本节课的问题、难点,讲课更有针对性,也就避免了满堂灌。学生会有针对性的听课。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使得课堂非常高效,一轮复习效果很扎实。

2.使用纠错本是学生学习课本由厚变薄最终解决常见错误的重要举措

大家都知道错误的知识点下次还是会出错,对错误知识点的纠正需要几个轮回的反复,因此从高三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做纠错本(也有些现成的纠错资料但不一定是每一个学生的错误,所以学生不一定感兴趣),要求学生课上对自己的重要错误进行记录,特别对每次考试和练习中的典型错误、错题进行整理,老师一定要检查督促。对学生使用纠错本的要求:十天之内要看一次纠错本,每次考试前要看一边纠错本,高考前十天要看两遍纠错本。经过这样的长期、反复的纠错,最后常见错误一定会得到解决。

3.使用读卡机和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平时的综合训练中选择题使用读卡机读答题卡,统计正答率,课堂上只对正答率较低的选择题讲解,大大增强了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中选择题讲课的针对性,减少了无谓的时间浪费,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使用使得复习课的课堂容量大幅度提高,我们在集体备课中通过精选典型例题、课堂练习制成课件,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实现了解决问题的最大化,因此坚持使用多媒体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下一步进行二轮三轮复习的举措 1.让学生明明白白进行二轮专题复习

大家知道,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题型和热点非常固定,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学生不一定清楚或者不一定能够长期的注意,因此我们在二轮开始前,专门给学生开会,介绍如何进行二轮复习,地理科就各板块的分值分配、地理主干知识、热点知识、Ⅱ卷题型等进行讲解并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明明白白复习,清楚二轮复习应该干什么,重点在哪里,热点有哪些,高考试卷中有哪些题型。 2.重视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突破热点和难点 如果说一轮复习注重知识网络化,在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二轮复习则要对重要的知识和规律做到深层次的、细致的复习,在主干知识、重点、热点的深度上下功夫。

对重要知识点、热点要重点测练、变式训练、对多个重要知识点要精编典型例题,进行基础与能力的整合。特别要针对地理选择题考察知识点比较稳定的特点,把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作为地理选择题备考的四个基本点,帮助学生把常考的热点一一突破。

3.要深入地搞好小专题,把备考工作做深入做细致

面对紧张的复习时间,把工作做细、深入、扎实非常重要。我们对高考试卷Ⅱ卷中题型通过训练搞了一些专题总结,并在下一步进一步加强小专题总结训练。

4.进一步加强规范答题(特别是地理用语)、纠错(纠错本的使用)、审题能力提高等 重要问题的解决

(1)强化读题、审题训练,形成信息素养

从审题角度看,地理试题的特征是“三多”:信息源多、信息类型多、信息加工方式多。审题目的,要明确求解问题,找出解题条件(表面信息、隐含信息),发现条件跟问题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遇到的障碍。如关键文字、图和表、解题说明、题中数据、转化框图等。

总之,就是要特别注重养成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关键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2)严格规范性训练,降低失误失分;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

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对简答题,要注意将地理原理表达正确,现象要完整、准确。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要力求做到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尽量多得分,不强求自已在难题上得多少分;但不轻易放弃某一小问,因为一道大题中往往有

一、两问是能做的。

(3)要反复纠错

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 “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查错寻因,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做好“错题归类”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纠错”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地理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常错点;然后因人而异地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总之,在剩下的有限时间内,只有通过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做深入,搞好针对性专题总结,抓住主干知识、热点知识复习、高考题型训练,精选试题搞好综合训练是做好下一阶段复习的有效方法。

第5篇: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高考是一场拼杀激烈的战斗,要取得胜利,策略是关键。没有科学的备考策略,就不可能取得备考实战的胜利。如何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高考背景,从宏观层面上和微观层面上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是冲破备考的“高原状态”,确保高考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目标激励策略。

1、学科抓高分人平分

,培养学科尖子生;班级抓上一类(或二类)数,培养总分尖子生,扶持临界生。

2、健全激励机制,修订高考奖励条例,拿出高考奖的2/3作为激励奖金。

3)超额奖金

在年级完成指标前提下,某班上一类人数超出年级规定该班指标,按照每超一人奖给该班2000元来计算超额奖。

(二)有形管理策略

备考管理状态决定备考的效益,只有落实有形化的管理,才能深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管理无形变有形,关键是使管理具体化、任务化,重视管理的过程性和可操作性。

①班级管理:

管理班级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真诚相待。

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热情饱满的驱动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点班要做到“学生行为表率化,学习水平一流化”;普通班要求是“班级考核制度化,处理问题军事化,常规管理边角化(要加强就寝纪律整治),教育教学情感化”。

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人的精神、同情心、真诚和严格要求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这既是一种精神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做中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以身作则(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恪尽职守,细致入微,稳打稳扎,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

抓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抓好两操和体锻课。做学生思想工作、学习指导及心理疏导的教师谈话要量化管理;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咨询指导会制度化。班主任应对本班每一位同学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存档分析,确定名牌生、一类生、本科生、临界生名单,以便在给学生指导时有的放矢。

②备课组管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每月一次的本学科知识、方法、考试技巧答疑课。每次考试后订错本(错题从错误过程、错误原因、规范解答、心得等方面总结)的检查。落实备课组活动专题化,要求各个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实践,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试卷分析,提高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各学科应研究制约学生学科高考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想方设法突破,提高成绩。

实行“下水上岸”制,提高练习质量。要求每位高三教师每周必须完成规定的下水作业量,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月度业务检查。“下水”是为了“上岸”,教师做题是为了选题,为此,我们加强对选题工作的管理,明确规定练习材料不得照搬现成资料,必须经过专人筛选、备课组集体研讨而成;要先改造,后使用,力求做到选题精当,以中低档题为主,切实减轻学生过于繁重而且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负担。

继续进行讲评课的研究:讲评点拨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的发生过程与准确获得正确答案;知识的发展及其综合运用;学生掌握解题的有效方法与技能;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积累、总结提升、归纳分类。要“点问题、点过程、点方法、点规律、点能力、点发展”。

认真组织和抓好专题复习工作,从选题、分工到实施、时间、训练、验收要具体,要落实。达到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整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审题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能力结构)。

③年级组管理:检查制度化,工作量化,情况通报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晚读或听力练习制度,一月一次的工作检查反馈总结会,综合科一周一考,半月一大考。对每一次统一考试,年级要做质量分析。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加强教学反馈。定期召开学生大会,进行动员、鼓劲,提出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举行高考前备考指导或辅导讲座活动。

(三)时间管理策略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教师少讲、精讲,着重学法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学会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应对高考的上上之策。更不得吵闹影响他人看书。

(四)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因材备考,分类推进是解决大班教学,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标高难以定位,备考效益低的问题,使每一层次学

第6篇: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高考是一场拼杀激烈的战斗,要取得胜利,策略是关键。没有科学的备考策略,就不可能取得备考实战的胜利。如何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高考背景,从宏观层面上和微观层面上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是冲破备考的“高原状态”,确保高考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目标激励策略。

1、学科抓高分人平分,培养学科尖子生;班级抓上一类(或二类)数,培养总分尖子生,扶持临界生。

2、健全激励机制,修订高考奖励条例,拿出高考奖的2/3作为激励奖金。

3)超额奖金

在年级完成指标前提下,某班上一类人数超出年级规定该班指标,按照每超一人奖给该班XX元来计算超额奖。

(二)有形管理策略

备考管理状态决定备考的效益,只有落实有形化的管理,才能深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管理无形变有形,关键是使管理具体化、任务化,重视管理的过程性和可操作性。

①班级管理:

管理班级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真诚相待。

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热情饱满的驱动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点班要做到“学生行为表率化,学习水平一流化”;普通班要求是“班级考核制度化,处理问题军事化,常规管理边角化(要加强就寝纪律整治),教育教学情感化”。

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人的精神、同情心、真诚和严格要求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这既是一种精神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做中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以身作则(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恪尽职守,细致入微,稳打稳扎,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

抓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抓好两操和体锻课。做学生思想工作、学习指导及心理疏导的教师谈话要量化管理;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咨询指导会制度化。班主任应对本班每一位同学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存档分析,确定名牌生、一类生、本科生、临界生名单,以便在给学生指导时有的放矢。

②备课组管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每月一次的本学科知识、方法、考试技巧答疑课。每次考试后订错本(错题从错误过程、错误原因、规范解答、心得等方面总结)的检查。落实备课组活动专题化,要求各个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实践,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试卷分析,提高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各学科应研究制约学生学科高考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想方设法突破,提高成绩。

实行“下水上岸”制,提高练习质量。要求每位高三教师每周必须完成规定的下水作业量,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月度业务检查。“下水”是为了“上岸”,教师做题是为了选题,为此,我们加强对选题工作的管理,明确规定练习材料不得照搬现成资料,必须经过专人筛癣备课组集体研讨而成;要先改造,后使用,力求做到选题精当,以中低档题为主,切实减轻学生过于繁重而且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负担。

继续进行讲评课的研究:讲评点拨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的发生过程与准确获得正确答案;知识的发展及其综合运用;学生掌握解题的有效方法与技能;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积累、总结提升、归纳分类。要“点问题、点过程、点方法、点规律、点能力、点发展”。

认真组织和抓好专题复习工作,从选题、分工到实施、时间、训练、验收要具体,要落实。达到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整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审题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能力结构)。

③年级组管理:检查制度化,工作量化,情况通报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晚读或听力练习制度,一月一次的工作检查反馈总结会,综合科一周一考,半月一大考。对每一次统一考试,年级要做质量分析。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加强教学反溃定期召开学生大会,进行动员、鼓劲,提出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举行高考前备考指导或辅导讲座活动。

(三)时间管理策略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教师少讲、精讲,着重学法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学会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应对高考的上上之策。更不得吵闹影响他人看书。

(四)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因材备考,分类推进是解决大班教学,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标高难以定位,备考效益低的问题,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有效备考策略,应切实抓实、抓细、抓好。

①对各班前3名尖子作精细指导,推行“诊断式”辅导,针对尖子学生的拖后腿学科,要求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每次考试的试卷进行一对一的评讲,针对其知识缺陷,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学校确定的尖子生要给予更多的自主时间去探索。让优秀学生广泛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②每班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活动。既强调教师对学生作有准备的辅导,又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并以学习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案例交流,互相激励,形成竞争的氛围。

③各科任教师对临界生的弱科辅导采用家教式、问诊式的形式。

④晚自习第三节严禁教师讲课。特重班、复读班语数外

各拿一节课作为学生自习(周五下午)。

(五)诱发冲刺策略。

“一模”考后是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段,如何经营好这个时段,对备考进行深加工,挖掘学生的潜力,诱发学生的暴发力冲刺高考是成败的关键。我们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细化备考策略。

1.智力因素:

①提出以巩固基储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线精致教学的教学方略。巩固基础强调抓主干知识的强化记忆,强调回到课本,强调查漏补缺;专题训练强调抓重点、热点;综合训练强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结构,强调方法指导。

②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题,加强信息和外地模拟考试题的研究,注重信息转化,把握高考方向,将信息动向题目化,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

③对每位学生每次大考的成绩进行跟踪分析,让学生明确深加工的方向。

④在高考前一个月组织一次“诊断性试题”考试,起查漏补缺作用;在高考前一周组织一次模拟考试,进行赛前的热身,以诱发学生“冲刺心态”,激活学生记忆、想象、思维及综合建构的能力。

2.非智力因素:

考试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考前考生的心理准备,心理状态对考试的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在重视学生双基掌握,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心理的调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关注学生心态,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年级组配合政教处、教务处、科教处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总体要求》、《最后阶段学习的心理准备及情绪调控》、《高考期的心理对策》等心理辅导,请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的备课组长分别向学生开设“高考备考策略和心理”讲座。

②关心学生生活。指导学生合理的安排时间。班主任要加强学生个案的分析,切实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临考前的一两个晚上班主任都到学生宿舍看望学生,着力营造轻松的氛围。高考每场考试前,班主任都在通往考室的路口目送学生进入考室,给学生以真诚的祝愿与鼓励。

第7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备考工作建议

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复习已基本结束,学生已形成基本的、一般的应用能力。第二轮复习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中较为凌乱的、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建立起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才能在该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结合省市研讨会及县、兰州市模拟、省一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二轮复习中应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二轮复习中教师方面的问题

1、没有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指导。教师没有明晰的后期备考思路,没有针对不同班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可行策略和学案。

2、资料问题。选择的资料的蓝本可能不够科学和切合学生实际。

3、教师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处理资料和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对教材整合不够;习题质量不高;例题组织性不强,目的性、中心性不突出。由于以上的问题,使得二轮复习会出现以下倾向:

1、无限加深

2、滥做习题

3、机械灌输

4、盲目指导

5、阻碍个性、抹平层次

6、学生大脑疲惫,缺乏体验、小结。解题能力下降

7、教师无备课时间

8、讲练不合

9、习题以量制胜

10、方法繁多,精要缺失

(二)、二轮复习中学生方面的问题:经一轮的复习,学生知识不成体系,方法不成套路,能力不高,形成平台区,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即为“高原反应”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负效应,尤其综合之后,自信心尤为

不足。

二、复习建议:

(一)抓住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因此复习的重点是抓住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09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多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场: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13%,年年都考。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1)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2)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3) 利用牛顿定律及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全电路欧姆定律结合左右手定则及双杆模型仍然是今年考查的热点。

5、图象问题:《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图象、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图象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年年必考,所以正确运用图象,是备考的重要课题。

6、串、并联电路规律与电学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2)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3)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二)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专项训练。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以下两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有学生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丢分,甚至还有些学生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得有用信息。)这些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忽略了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

(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两物体在追击过程中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或最小”;“用绳拉住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单独提供向心力”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行成一种潜意识。

(3)干扰因素的排除。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的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他们排除,题目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达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每次考试阅卷时,老师们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了了几句就完事。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者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字母和方程书写要规范,解题步骤要规范齐全,结论的正确表达等等。

(1)必要的文字说明应有: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方式进行说明。

② 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 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所描述的过程。

④ 写出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 说明计算结果中正负的物理意义。

⑥ 对题目所求、所问的要有明确的答复。

(2)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

① 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

② 要用字母表达式,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③ 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例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R=mv/qB ,而应该写成mv2/R=qvB等等。

④ 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可能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而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3)解题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① 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② 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

③ 重要的中间结论的字母表达式要写出来。

(4)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① 注意延用习惯用法,要和教材中的一致。

② 尊重题目所给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另立符号。

③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达一个物理量,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④ 用好角标。

(5)题目答案的规范表达: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注意带单位。 ④如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至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

四舍五入。

⑤ 如果题目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三)精读课本,不留死角。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底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然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看懂、看透,绝对不能 留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

(四)瞄准中档题。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精选精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占50%左右(高考难、中、易的比例大致为3:5:2),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物理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对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几部分内容针对性的做题(例如:原子核、机械波、天体运动、磁偏转、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等);也可以找一本有详细解答的资料,对上述几部分内容针对性地去看资料中是如何求解的,力求提高复习效率,在该学科上少失分。

(五)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第二轮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个专题复习结束时,对本专题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的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领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及时补救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1、动员学生上“岸”

2、帮助学生把书看薄。

3、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4、从哲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综合中的平衡,懂得取舍,学会放弃。

5、向规范、识记、经验要30分

6、不钻牛角尖,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

分析、推理能力是关键。应避免两个倾向:即偏难,忽略基础和空洞,忙考试,忙进度,忽略主题;宜少讲多练,强调落实;分层教学,针对中层,注重基础,抓准得分点,提高应得分数。

第8篇:德江积极做好高考备考服务工作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高考服务工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前着手为我县考点考生做好备考服务工作”5月29日,德江县高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如是告诉笔者。

据了解,在高考来临之际,该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县四家班子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教育、公安、卫生食品、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考工作领导小组。从相关执法部门抽人组成综合执法组,对该县住宿、餐饮、营运等服务行业开展地毯式专项督查,确保考生吃、住、行安全。并倡导广大出租车司机、青年志愿者参与“爱心高考”活动,积极为各位考生提供免费服务。同时,在高考期间,该县明确高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抽调专门警力,除加强对该县试卷保管室和考点各考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各考场的值勤巡逻外,认真做好考生出入考场主要交通要道的巡逻、管制等疏导工作,全力引导预防考生家长及与高考无关人员在考点附近聚集、逗留。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教育引导广大高考学生及家长不信谣、不传谣,自觉维护高考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招摇撞骗、散布不良信息、制造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

截止目前,该县已开展综合安全督查4次,检查餐饮、住宿、零售、营运等服务行业71家次,查处过期食品经营零售商1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专题宣传11期次;据统计,该县今年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报考人数人,设1个考点,考场个。由于多年来一贯重视抓好高考备战工作,到2011年止,该县实现连续33年平安高考。

第9篇:XX届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教育局、教务处、教研处等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下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本着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教学程序为手段,全面梳理主干知识,侧重于“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进行了三个轮次的复习以及高考最后冲刺的备考工作。这一学期全组所有历史教师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全组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在课堂效率上下功夫,深挖巩固提高及应试环节,共同奋斗,确保了XX届高考我校再一次创造辉煌。

一、备考方向及备考思路总结:

通过对XX年各地区15套高考试题的分析得出我们历史组的三轮备考工作的方向性非常正确,复习也非常具有针对性,尤其是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在通史复习的基本前提下,穿插了老教材的相关内容,2104高考无论是新课标一新课标二还是其它地区的高考试题基本侧重了这样一种脉络,例如:两套新课标的41题,题目设计新颖,是对不同时期版本的的教材目录进行删减、整合,这就涉及到我们老教材的内容;又如:我们在二轮复习采取了通史阶段特征的复习方法,浙江卷的

38、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对外恰恰是考察了阶段特征;我们在复习中侧重了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以及马歇尔计划的复习。在XX高考中有三个省区的主观题都有涉及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两个省区涉及马歇尔计划;在热点复习中,我们认为XX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强调中法关系的发展,浙江卷的39题考察就是中法关系的发展演变;拿破仑的评价;总之我们XX年高考备考的思路是非常适应高考要求的。

二、各阶段的安排

我们的备考复习安排为三个轮次一个冲刺四个阶段。

、一轮复习基本按照教材顺序进行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通过“低起点、小梯度、高密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科体系。”帮助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并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完成了知识目标的掌握。通过学科基础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考纲上所要求的各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完成了能力目标的培养。

2、二轮复习采取通史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几段历史进行宏观、系统的把握,按照“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概括、拓展、升华教材,,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掌握各个单元及各专题的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穿插补充了一些人民版教材没有设计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构建主干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认识、理解和评析材料,注意会用历史的语言叙述历史规律和历史过程,同时注意解题的规范性。促使学生自己形成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3、注重三轮复习和冲刺阶段的辅导

在三轮复习中除了按照年级的安排进行九轮正式考试再加上考前的保温训练,总计10套模拟试题。学校就、会提供4套试题,我们自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历史专题组织5-6套试题,但因学校安排的试题也可能有不适合之处,需要历史组的老师们每人搜集整理一套试题,这样可以发挥大家智慧,使我们的备考更加具有针对性,除了组织的十次模拟考试外进行了两个重要的内容:

一是自主性回归(考前主干知识强化)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归教材;督促学生对错题、重点题型重新研究整理,适时组织重做或变形重做;速记内容,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抢记,除主干知识外。还要加强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记忆,组织教师编写记忆提纲,知道学生利用早晚自习和边角时间加强记忆,保证重点知识方法记得住、想得起、用得上、用得准,提高准备性。;每轮次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矫正,总结反思,针对训练暴漏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二是高考最后三天对XX—XX年三年高考试题再次回归,重点是体会高考试题出题的难度、涉及的考查角度以及核心能力要求、规范表述等相关能力。

三、资料的编选

我们在参考江西金天阳的两轮复习资料之余,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历史组全体老师参与编制了通史复习相关资料,包括主干知识的回顾,重点分析的解析突破及针对训练,巩固训练几部分,感觉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四、团队合作

高三历史组是一个特别团结、特别努力的集体,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唯一的愿望就是提升学生的成绩,保证历史学科为学生的高考做出最大的贡献。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统一思路、统一复习学案、统一复习试题;最可取的地方就是在二次个人备课中遇到疑难问题,在办公室的几位老师都能聚在一起,及时沟通交流。我们更是高度重视对考情的分析。包括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和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解读确定复习的重点,以及通过对学生对中方式的反馈确定复习的难点,全面理解新课程高考的指导思想和能力要求。

本组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勤于钻研,勤于总结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种教育教研评比活动;加强对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对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

五、操作中的几点有效做法

.重视集体备课。集体统一备课和个别交流相结合。

2.重视考情分析:包括课标、考纲解读;近三年高考试题分析,总结高频考点考过的角度及未涉及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高考备考方向,尝试对XX高考的预测。

3.重视网络构建。对于每个专题,都要尽量涉及网络结构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网络,明确主干知识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4.重视学生作用。在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笔写,多交流、多讨论,在交流讨论中开阔自己视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反思、不断提升自己。

5.重视科学训练

在训练中,强化对学生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及注重快速阅读、快速思考、快速书写的训练,在提高答题速度的同时保证答题的质量。除了文科综合训练外,还要加强历史学科的专项限时训练,历史课及历史自习进行限时的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等专项训练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6.重视实质讲评

无论是平时的练习,大型的考试或是强化性考试,针对性讲评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讲评注意及时性,突出针对性,强调层次性,讲究激励性,落实总结性。在进行有效训练的前提下,加大讲评的力度。做到有练必讲、有讲必评,及时点拨思路、总结方法。

讲评前需要做的工作:

学生:课前改错,自查自纠,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能解决的做好标记。根据答案找失分;针对失分找差距;对照差距找不足;依据不足找改进。

教师:首先要对答题情况进行系统归纳整理才能是讲评具有针对性;其次是认真研究试题,确定讲什么,如何讲。再次是怎样能够最大限度挖掘试题的功能,如何做好变式训练。讲好题是关键,讲评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做过试题得分率低的问题、审题失误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问题、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差、对材料理解不到位,不能把握主旨。

对于重要的题型及主干知识进行题型变换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可以对习题的条件、范围、角度进行改一改的训练;对习题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的扩一扩训练;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的变一变的训练;把题肢和设问反过来问,增强设问敏感度的反一反的训练。尽最大能力发挥典型试题的试题功能。

7.注重专题补充

在复习中除了训练之外必须辅以专题补充,包括历史学科的长期热点和与时政密切相关的热点专题。共设计十个专题,尤其是大国崛起与兴衰、社会转型两个专题和XX高考试题方向一致。

8.注重针对辅导

考前最后一个月对推进生的辅导除了应主要侧重心理辅导与心理疏导上。课堂上多鼓励、多肯定千方百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下,多谈心,多交流尤其是对优生中的历史待优生,我们除了面批面改他们的作业外,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走近它们的内心。另外就是建立动态的管理档案,要不断的针对每个待优生的实际及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它们的历史成绩有所提高、绝不能成为制约总分的学科。

六、对XX年高考备考的几点建议。

、砸实基础、灵活运用。

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准确掌握。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就是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并且能够对题目进行灵活的变通,尝试“变一变”“改一改”,对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训练。教学中应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巩固,应该在主干知识的记忆、理解上引导学生多下功夫,教师主要发挥点拨、督促、检查的作用,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平时记得住、考试想得起,用得上。

2、审清设问,明确问题。

强化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无论是练习还是考试,“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如果审题出现失误或偏差,导致答题方向、角度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重视在网评的条件下,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答案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书写用语要规范。

3、材料教学,紧跟潮流。

在平时的教学、测试中一定要注重搜集新情境的材料,注重新角度、设计新问题,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尽快适应这样的新题型。

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正确性、语言表述的概括性、准确性上下功夫,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平时可以教师设计、或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部分资料,让他们自己设计问题,进行讲解、分析,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这是现在高考需要的能力

4、强化训练,提升技能。

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技能的指导。如对材料解析题的分析,最基本的分层训练、缩句训练、角度训练,以及归纳法、演绎法等基本方法的训练应该是我们XX届高三备考的重点,也是我们基础年级教学参考的一个方向。注意教科书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尤其是迁移延伸,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上一篇: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下一篇: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